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军进攻时,蒋介石的正规军从华北地区一直撤到武汉,然后又一枪不放,撤到了大西南,叫做日败百里。华北地区的敌军八年来完全在抗战有功的八路军的包围之中,平津敌军的局部受降天经地义应由八路军负责,怎么能劳驾美军的两个海军陆战师从琉球岛上大陆解除日军的武装?有这个必要吗?事实上,美军的登陆有战略意义,是帮助蒋介石反对八路军占领平津,进而反对华北所有的八路军,是赤裸裸地干涉中国内政,赤裸裸地支持蒋介石打内战。正是美国的行动增长了蒋介石的反动气焰,加深了中国社会内部的分裂,增强了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实力,促进蒋介石加快脚步发动内战。重庆谈判签字的墨迹未干,蒋介石第一件大事就是布置他的几路大军大举向解放区进攻,他与何应钦、陈诚等亲信连续召开了一系列军事会议。毛泽东还在重庆时,《剿匪手本》和〃剿匪〃密令已经从〃军委会〃和〃委座〃那里发了出来,〃手本〃大量翻印,密令满天飞舞,不宣而战的空前大规模的内战就此爆发。
《双十协议》只是一颗烟幕弹,是一个假幌子。这是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无可置疑的真凭实据。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说:〃三个月到半年消灭共军。〃10月13日,即毛泽东离开重庆的第二天,蒋介石命令傅作义集结6万余人于归绥、集宁、大同之线,待他的陆运、空运、海运兵力集中北平、天津、秦皇岛等地,即配合傅作义部队进攻晋察冀解放区的张垣(张家口),控制平绥线,并进攻沈阳、承德,切断我军东北、西北之道路。
10月14日,毛泽东从重庆回来的第3天,我作战部情报局获悉:国民党第11战区司令长官孙连仲部的7个师的半机械化部队从河南新乡沿平汉路浩浩荡荡兼程北进。蒋介石的如意算盘是让孙连仲迅速北上与进占石家庄的他的嫡系胡宗南第1战区的第3、第16军会师平汉路,然后两部队沿平汉路直上平津,占领平津。
可是,蒋介石应该清楚,他的军队北上平津要路过平汉路,平汉路上有200多里的铁路在我解放区内,是我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控制的。得首先问问共产党和八路军同意不同意你过去。然后是李品仙国民党军由徐州沿津浦路北上,在日军和伪军的掩护下,进占济南,侵占解放区,企图控制津浦路南京至济南段,而后向天津、北平、东北推进。风雨交加,洪水暴涨,三股巨大的洪流冲击平津。平津要冲,志在必得,这是蒋介石的如意算盘。
延安的山峁上山菊化黄灿灿的。毛泽东披着一件夹衣服,抽着贺龙从前线送来的雪茄,批阅电文。
平汉路、平绥路、津浦路,三条大路上的战争迫在眉睫。他在重庆与蒋介石打交道43天,对蒋介石的奸诈体会尤深。蒋介石是一定要发动战争抢占平津,抢占东北的。他的天下缺了华北,缺了东北,就缺了一大半。
毛泽东在枣园洞烛其奸,蒋介石这几步棋都在他的预料之内。我党我军当前的战略任务就是坚决封死平绥路、津浦路、平汉路。军情紧急,刻不容缓。他昼夜不停地开会,批阅文件,草拟电文。因为紧急军情一个接一个,都需要他立即处理,他殚精竭虑,鞠躬尽瘁,头发很长,胡子顾不上刮,脸上黄黄的。他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连续几天几夜开军事会议,研究对付蒋介石部队通过平津、平汉、平绥北上平津的对策。
9月下旬,刘少奇已经给各战略区军事领导人发出指示电,分工包干:〃由山东及新四军主力对付沿津浦路北上之顽,以冀鲁豫主力及太行一部对付沿平汉路北上之孙连仲,以太行、太岳主力(陈赓)及赵尔陆部对付沿同蒲路、正太路北进之胡宗南。
每路主力兵团须各有3万到5万人,组织得力的野战指挥机关和政治机关(最好由伯承指挥同蒲路,李达指挥平汉路)。〃10月12日,以中央军委的名义指示陈毅、罗荣桓(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目前山东与华中的中心任务(除出兵东北外)就是截断津浦路,阻止顽军北上,并力求消灭北上顽军之一部或大部。〃平汉路上蒋军的力量更强,是蒋介石北进的主要方向。
10月14日,中央军委指示晋冀鲁豫军区:〃阻碍和迟滞顽军北上,是当前严重的战略任务。〃平绥路上的傅作义,力量相对弱一些。10月18日,中央军委指示聂荣臻和贺龙两军区集结兵力,进行绥远战役,歼灭傅作义已经出动的部队。毛泽东完全肯定了刘少奇的这一战略分工。就是要各负其责。
10月15日,毛泽东向各战略区发出指示:〃对于经平汉、津浦、同蒲、正太和平绥等路前进之国民党军队,必须坚决加以打击和阻止。因此,目前华北、华中解放区作战的重心,应放在铁路线上,作战的主要目的是消灭和阻止北进之顽军。〃使他觉得很欣慰的是在这4个方向指挥作战的刘伯承、邓小平、罗荣桓、陈毅、陈赓、贺龙、聂荣臻等将领都是信得过的,他们肩负重任,指挥有方,正在有效地阻止蒋军北上,中央的战略靠他们去实施,已经取得很大成效。
到10月19日,《双十协议》签订不到一个星期,蒋介石向解放区进攻的兵力已经达到80万。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在《双十协议》签订后忠实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命令江南新四军迅速北撤,表现了言行一致、相忍为国的伟大精神。可是半个月来,蒋介石提拔汉奸,收编日寇,委任土匪,派军队对解放区的包围进攻,不但没有停止,规模反而日益扩大。
《毛泽东的艰难决策》 二蒋军从四个战略方向进犯平津(3)
10月30日《解放日报》社论作了很有力有趣的描述,社论说:我第18集团军,八年来,坚守在抗战的第一线,与日军伪军硬拼苦拼死拼,血肉染红了祖国锦绣的山河,抗击了百分之六十五的日军,百分之九十五的伪军,没有像胡宗南之流多年没有见过一个敌人,没有像汤恩伯之流日失一城,日蹙百里。但是,对有功的第18集团军,《双十协议》半个月来,国民党军队对18集团军,大张挞伐。对解放区的包围进攻,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扩大规模,南自广东,北至察绥,有80万以上的国民党军队向各解放区进攻。在平汉路上集结了20万兵力,在胡宗南、孙连仲的指挥下,日伪军配合,汹涌北上,连续夺去了汤阴、获嘉、辉县、磁县等解放区的县城。傅作义部10万人进攻张垣(张家口)。
李延年、陈大庆部数万之众大举进犯我山东解放区,李品仙部进犯两淮。阎锡山、胡宗南部进攻太行以及正太路沿线的解放区。
我豫西、鄂东八路军、新四军和东江抗日纵队,都被大举围攻。国民党开了第一枪,和平建国眼看成为泡影。毛泽东在窑洞里考虑,我党是真诚希望实现和平建国的,是真诚希望进入和平民主新阶段的。
目前,在几个方向发生的军事冲突都是自卫性质的,是不得已而为之。对在战争生活中度过了18年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来说,和平建设过渡阶段的形势和任务问题,是一个新鲜事物,党内许多同志不是很清楚明了,有很多误解,就是当团长、旅长的也不是十分明了。
为了统一思想,10月22日,毛泽东以中共中央的名义,给各中央局、各大战略区发出指示:〃目前开始的6个月左右期间,是为抗日阶段转变至和平建设阶段的过渡期间。〃并说:〃今后6个月的斗争,是我们在将来整个和平阶段中的政治地位的决定关键。〃首先明确了所谓〃和平建设阶段〃的时间是6个月。这6个月是十分重要十分关键的6个月。6个月的时间应该是到1946年3月。中共中央的指示明确解放区的中心任务是毫不动摇地坚决彻底干净地消灭蒋军:〃我党在解放区的中心任务,是集中一切力量反对顽军的进攻及尽量扩大解放区。为此目的,除移动大量军队和干部去东北及热河等地,并在那里组织人民,扩大军队,阻止与粉碎顽军侵入外,在一切解放区,是组织强大的野战军,有计划地歼灭向我进攻的顽军,歼灭的愈多愈干净愈彻底愈好。〃
和平必须靠枪杆子来争取,靠枪杆子来保证。毛泽东考虑党内军内许多同志,对目前阶段认识得并不是十分清楚,因此,他又指示说:〃国民党力图在最近几个月内控制更多的地方,力求他们在华北、东北占优势,力图削弱我党我军,以便在有利于他们的条件下实现和平妥协。故在目前过渡阶段上发生了大规模的猛烈的军事斗争(不能把目前这种大规模的军事斗争误认为内战阶段已经到来),这一不可避免与已经到来的当前形势,我党必须认识清楚,必须坚持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之手段达到团结之目的这一方针,毫不动摇地争取目前的胜利,以便有利地转到和平发展的新阶段。
目前斗争的胜利愈伟大,和平实现的时间将愈迅速,愈对全中国人民有利。〃向全党全军阐明了目前作战与和平的关系。毛泽东在青年时期就经过〃野蛮其体魄〃的艰苦锻炼,后来在长期的战争生活中,与天斗,与地斗,与蒋介石的中央军斗,形成了顽强的意志。
毛泽东作为统帅的性格一个是自信,一个是敢于斗争,一个是有高超的策略。毛泽东的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他藐视蒋介石的才干和谋略,他不怕同国民党斗,和平的和军事的都不怕,不斗,能建设一个新中国吗!在井冈山时,才那么几条破枪,都不怕,现在共产党八路军在八年抗战中成长壮大起来了,19块根据地,100多万正规军,200多万民兵,还怕吗?我军在山东、在上党、在平绥,都打了胜仗,说明我军的劣势装备是可以打败蒋军的优势装备的。人的因素第一!
10月25日,毛泽东充满信心和希望地在抗大七分校作报告,欢送上前方去的学员。他亮了中国共产党的家底儿。
他很轻松很幽默很欣慰地扳着指头告诉要上前线的同志们:我们解放区,华北、华中、东北、陕甘宁边区共有15000万人口地方,130万军队,250万以上民兵。国民党进攻解放区的军队共有80万,包围陕甘宁边区的还不算在内。已经打了好几仗,头几次他们都没有争到面子。仗还要打下去,恐怕半年还不一定。如果我们打赢了,我们派代表和他说:蒋委员长,我们从前谈过,我们还是和平吧!那时候就可以和平了。如果是他打赢了,解放区就要变成黑暗的地方。你们上前线,是件好事情,你们在抗大学了政治、学了文化、学了军事,到前线有了用武之地呀!他心里很清楚,打不赢蒋介石,共产党、解放区可能就不存在了,蒋介石是要消灭共产党的。不用说夺取政权,能不能存在都是问题了。
到10月底,延安一带山区十分萧瑟寒冷。几天来,毛泽东在窑洞里更是觉得寒冷。他就那样坚持着,不是与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人开会,就是一个人在窑洞里批阅电文,或者手拿麻油灯在看墙上的作战地图。他在工作上也是集中精力打歼灭战。这几天就是布置打归绥、平汉、津浦3个方面的战役。
凡成就一番政治大业者,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要会用将。秦始皇用的是王翦、李斯等;唐
太宗用的是长孙无忌、尉迟敬德、魏徵等;朱元璋有刘基、徐达、常遇春等;封建帝王开国定鼎是如此,共产党人为了人民的政权,在用人上也必须是如此。无大功,当不了方面大员。无韬略,领不了帅印。帅印都是用性命换来的!毛泽东信任倚赖的4个方面的大将,都是18年来在革命战争中百战功高打出来的,都是有雄才大略的,都有强烈的个性,用兵战术特点不尽相同,各有千秋的。
建国后,除一个当了党的书记处总书记外,其他都是元帅、大将、国务院副总理。他手拿着麻油灯心想,陈庚在同蒲,贺龙、聂荣臻在平绥,刘伯承、邓小平在平汉,罗荣桓、陈毅在津浦,不算陕甘宁的彭德怀,彭真、林彪的东北应该是第五个方向。郑位三、李先念的鄂豫皖中原局是第六个方面。
他们目前的任务是要集中起来,王树声、戴季英河南军区部队与新四军的第5师部队会合桐柏山区,集中强大的野战军打几个大胜仗,方能有助于整个局势。他考虑聂荣臻晋察冀方面要立即成立第二个野战军,增强兵力,由晋冀、冀中、平北现有的精干地方兵团抽调3万人,编成12个至15个大团,限于两星期至多三星期内,集中平北军区,完成作战准备。其任务是协同热河、冀东部队,坚决歼灭向承德进攻之蒋军,巩固热河及平北。
《毛泽东的艰难决策》 三中央在晋冀热察建立基本根据地的构想(1)
在马林诺夫斯基的苏联红军占领了张北和多伦以后,8月16日清晨,中央在枣园作战室召开的紧急会议结束,研究了绥远方面的形势。
绥远地区的战略地位也很重要。抗日战争时期龟缩在西蒙地区的傅作义和龟缩在黄河东
岸的阎锡山可以从同蒲线转从包头、呼和浩特(归绥)、大同直上平津。
在中央看来,这个方向与津浦、平汉方向同样重要。月到中天,月光像霜一样,枣园的山谷清幽寂静。毛泽东在窑洞内抽着烟,不住地徘徊。他与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研究,绝不能让傅作义拿下大同,直下平津。他指示晋绥野战军的贺龙、吕正操、林枫:〃我绥远主力速包围大同,我必须和傅作义(国民党第12战区司令长官)争大同。〃
他进一步指示,我主力必须切断汾阳、孝义与太原间的联系,占领据点,构筑工事,准备与阎(锡山)决战。我陈赓的太岳部队集中后,迅速向平遥、介休前进。你们须用自己的力量和太岳的力量解决太原问题。毛泽东指示贺龙要与傅作义争大同,与阎锡山争太原,要控制山西和绥蒙。当时,大同和太原都还被日本鬼子占领着。这是从我党我军保卫华北,争取东北,必须占领山西大部和绥蒙全部的战略考虑的。傅作义和阎锡山在蒋介石的严令下已经在行动。
贺龙了解中央的战略部署,明白这样的历史转折关头,谁先走一步,谁得先机,谁就能赢得时间,赢得胜利。他两把菜刀闹革命,行武出身,是个很机敏很痛快很豪爽的人。他走出枣园的小作战室,警卫员问他干什么,他说,过黄河。根据中央的部署,晋绥军区对日本的反攻作战,在山西、绥蒙的南北两线同时展开。南线,以夺取太原为重点;北线,着重于阻止傅作义东进平津,争取攻占归绥(呼和浩特)。贺龙直接到晋中指挥南线部队。吕正操先期到北线去指挥北线部队作战。
长篇小说《烈火金钢》中描写了吕正操将军抗日战争中在河北冀中指挥作战的情况。他是辽宁海城人,1922年加入东北军,1925年毕业于东北讲武堂,曾任张学良的副官,曾参加张学良、杨虎城发动的西安事变。卢沟桥抗战爆发后,率国民党军691团在河北坚持抗战,创建了冀中抗日根据地。1938年起,任八路军冀中军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东北民主联军副司令员。张学良晚年,他曾经到美国看过张学良。狼烟四起,军情紧迫。贺龙骑马在晋中的土地上奔驰着,要赶往汾阳前线,傅作义、阎锡山进到什么部位,一直是他心中惦记的问题。到汾阳后,得知阎锡山集结晋西南的九个师正在向太原疾进,先头部队已经到达太原郊区。
妈的,真快呀!阎锡山最让国人不能原谅的是他的汉奸行为,他一路上不解除日本人的武装,而是〃收编〃日寇,为他所用,一直到太原解放,我军还俘虏了日军将校军官。北线晋绥军区部队集中兵力,以夺取归绥(呼和浩特)为目标,向平绥(北平至呼和浩特)铁路西段的日伪军发起反攻,官兵士气高涨,横扫千军,一路奏凯,收复了十多个市镇,攻进北方大城市归绥。这时,国民党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指挥第35军、暂3军、第67军、骑兵4师等6万余人,趁机侵占了我八路军解放的武川、陶林、丰镇、⑿撕系瘸钦颍日及罚保溉眨执庸樗缒厦娼ィ笸记蓝嵴偶铱冢刂票逼街梁艉秃铺氐奶贰?/p》
我军一看不利,不得已迅速从归绥撤兵,回师保卫张家口。这样,我军夺取太原、控制归绥,已经失去先机,毛泽东的作战计划无法实现。
贺龙很直爽,说:〃太原、归绥,我们都进不去了。得想个新的办法来。〃我情报部在李克农的领导下,有很多能人,这时已能破译敌军的全部电报,他们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