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为台湾代表性畅销金曲作者的梁弘志,二十几年前只不过是一个新音乐的创作型歌手而已。决定起用他的是邓丽君和香港唱片公司的制作人员。邓丽君已在自己的专辑中唱过梁弘志就读于高中时所创作的《恰似你的温柔》,于是邓丽君主动向梁弘志邀曲。那时的梁弘志还是个带有学生气息的年轻人,他说:“邓锡泉突然打电话拜托我写歌。要我以自己的感觉谱曲即可,他的要求只有如此而已。小时候家父曾带领我进入古典文学的世界,因此苏轼的词拿到手上并未手足无措。耳熟能详的词句,觉得更有亲切感。”
梁弘志为表现出苏轼词的优雅美感,有意避开了演歌式的旋律,针对邓丽君的音质特色从事谱曲工作。“由于不同于现代歌词,因此,曲子如何搭配段落、如何以现代的方式展现词句的优美,这两点令我最为伤神。”谱曲后的《但愿人长久》是一首叙事曲,钢琴与弦乐的演奏将邓丽君怡然自得的声音衬托得非常完美,而且把美丽的月色、时光的悠远与人生一瞬间的绚烂表达得淋漓尽致。
相当喜爱这首曲子的邓丽君很希望再度与梁弘志合作。邓丽君在1985年参加NHK红白歌合战时还邀请梁弘志前往,请他观看日本音乐节目,并向他多方请教。梁弘志在回忆他们相处的日子的时候说:“她对年纪较轻的我也非常谦虚。我告诉她她的声音很美,的确很适合唱民谣,不过还是应该多方发挥,尝试更新的节奏与风格。譬如我提议为她写Reggae(瑞格舞,西印度群岛的一种舞蹈及舞曲)节奏的新曲时,她非常高兴,宣称这是个好提案,改天一定要尝试。1987或1988年,再度将古诗词的曲子交给唱片公司,然而不知为何一直毫无下文……她定居巴黎后我们就未曾联络,然而工作人员告诉我她在演唱会或各项活动中唱起《但愿人长久》这首歌时都会提到我,所以我想她大概没忘了我们的约定。我相信等她身体状况、对歌曲的热忱等条件完全齐备时,一定会再回来。直到今天,没实现那个约定仍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
第五部分:何人不识君《淡淡幽情》(2)
邓锡泉在谈及这一点时也说:“我很后悔,自己当初应该作更多方面一点的尝试。我们可能都把邓丽君的形象塑造得过于固定。由于歌声甜美,所以总是让她唱情歌。其实她本人很想尝试别种挑战……”
《淡淡幽情》是邓丽君努力尝试的另一种演唱方式,一种不同于艺术性歌曲的方式,其中寄托了她对艺术的新感悟和期望。这张唱片的特殊之处在于,邓丽君以一种独特而前卫的手法,诠释了中国古典文学的新脉动,让中国人乃至世界各地的华人感受到古老中华民族的温柔情怀,让世人明白再现传统艺术的精华不一定非要限制在艺术歌曲的条条框框中;同时这种以概念贯穿整体的制作风格、这种刻意忘却流行、把商业放在其次的大胆尝试、这种古今结合、重点借助古典树立新乐风的手法,都表明这张专辑是试验性作品和前卫之作。而在娱乐和商业上,邓丽君又完全成功地把这张唱片塑造成了台湾流行音乐上的里程碑。邓丽君对这张力作的期冀和厚望、她旺盛的创作力也充分表现了出来。
邓丽君能够试验性地创作出《淡淡幽情》这张传统与流行两者融合无间的作品,也是由于她在通俗乐坛努力多年、深谙中国词曲的转音与变换方法的缘故。邓丽君个人是成长于中国传统歌曲、民谣、小调盛行的时代,因此从小就熏陶出相当完整的传统唱腔与演绎方式,所以,她能够熟练地驾驭传统音乐,同时轻松地游刃于传统和现代之间。
但令人欢欣鼓舞却又无比悲哀的是,在这张梦幻专辑之后,包括邓丽君在内,国语歌坛从此再也没有人有足够的能力与高度,创作出这种传统与流行有机结合的作品。另外,虽然这张专辑中的歌曲备受肯定,但由于需要极高的演唱技巧,因此后继歌手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来翻唱这张概念性专辑的也是寥若晨星。在邓丽君之后,由于再也没有歌手有她那样的成长背景,像她那样在传统乐风背景的前提下逐步建立起自身的流行乐风导向,然后在成熟的歌唱技巧、极强的歌唱实力和一定的高度上把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因此邓丽君创造出的这种流行趋势,也就成了独一无二的存在。只不过空谷佳人回音优美如昔,邓丽君毕竟为这个时代留下了太多的痕迹,记忆和怀念的痕迹。
邓丽君在这张专辑之后,就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演唱会和日本通俗歌曲的表演上,而结合中国传统要素进行新创作的歌唱实践也被取消了,再加上时代的迅速变化,美式乐风与消费形态已经以更快的速度与动力主导了流行乐坛,《淡淡幽情》也就成了绝响。后来,邓丽君也曾经计划进一步制作《淡淡幽情》的续辑,她花了五年的时间向自己创作的古诗词曲挑战,但由于大陆和台湾的社会变迁、歌坛环境的剧变、个人心境的变化、身体状况的恶化以及心力交瘁,她最终也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个未完的续辑也成了音乐人梁弘志和歌迷心中永远的遗憾。
《淡淡幽情》专辑以《独上西楼》为开端,邓丽君开篇即唱出了贯穿整张唱片的幽雅气氛: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邓丽君以行板的速度演唱这首如真似幻而且全是高音的作品,在真音与假音之间自由转换的情况下,把这首歌的寂寥气氛演绎得十足,既兼顾了艺术歌曲的技巧,又不失流行的气氛。这种独特的唱工,贯穿了整张唱片,营造出邓丽君风格的特殊情调,并表现在随后的《水调歌头》这首歌上。
当邓丽君以略微轻快的节奏,唱着“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时,歌曲呈现出一番清平的景象。邓丽君淡淡的唱法,把歌曲的前半部分的气氛营造得相当闲淡。但随着“何似在人间”的歌声一落,邓丽君又以突出孤高、节劲的快板登场: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邓丽君在高低歌声中婉转自如,以转音充分表现出天上人间的瞬间与无常。同时以拉高长音的曲调为这一段收尾,表现出对人世间万事无常的无奈。在结尾部分,邓丽君重新又以行板唱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种平稳的节奏、舒缓的曲调,唱出了千古悠远与乐观豁达的感觉。相对于大诗人苏轼的多情与潇洒,邓丽君的演绎方式却带有几许婉约与柔弱,把一股思古怀世的幽情,转换为对情人、爱情的憧憬与怀念,明显有歌者邓丽君个人的心情折射。
第五部分:何人不识君《淡淡幽情》(3)
邓丽君一生倾情演绎过那么多给人愉悦遐想的歌曲,那都是给别人听的。只有《淡淡幽情》中的歌,邓丽君是唱给自己的。创作《淡淡幽情》期间,正是邓丽君生死绝恋的时候,她遇到了足以托付终身的人,她的感情有了归宿。然而,推出这张专辑的同时,那只爱情鸟也就飞离了她。很早以来她就全力以赴于歌唱事业,在这之后,她更是将全部感情贯注于工作。她刻骨铭心的爱恋都倾注在这部作品中了,她的个人体验也都体现在这张唱片中了。邓丽君借着传唱高度含蕴的歌词,间接地表达出了面对冥冥之中的命运,个人只能无奈地接受、体验的悲剧。因此,《淡淡幽情》反映的是邓丽君的孤寂、缺憾,以及一种封闭在中国情怀中的无奈,反映出了邓丽君始终坎坷、流离,却又期待完美恋情的不完美人生。《淡淡幽情》中所体现的才是真实的孤独而忧伤的邓丽君。
《淡淡幽情》面世至今已二十多年,岁月的滚滚红尘并未能遮掩它美丽的光华,反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愈显出非凡的魅力。
邓丽君是20世纪最令人怀念的华人歌手,也是国际公认的最成功和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歌星。她在二十多年的演唱生涯中,出版专辑唱片过百张,唱过的歌曲上千首;她在80年代前后近二十年的辉煌岁月正是中文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而《淡淡幽情》则是她个人演艺事业处于颠峰时期的经典之作,也是她亲身参与策划的第一张唱片。与其它专辑不同,这张碟中的文学精品,配上现代流行音乐后,由邓丽君用她与生俱来的幽幽情怀唱出来,典雅、庄重又温柔、多情,颇具唐宋风范。这是一张最具邓氏特色的专辑,充分彰显出邓丽君情歌演唱的绝代才情和旷世才华,专辑中的歌曲除了《但愿人长久》这首较为中性的歌有歌星能够翻唱外,迄今尚未发现有过得去的翻唱版本。多年来,这张唱片一直被发烧友们作为完美人声的试音碟。从音效上看,整张碟以人声为主,配乐的音量较低,乐队的位置也明显靠后,《独上西楼》出场时的清唱如真似幻,具有极好的表现力和空间感,歌者的身高、姿势和口型仿佛历历在目;人声如水晶般纯净,音色温暖清丽;配乐方面亦表现不俗,民乐和管弦伴奏音质平滑而有光泽,那两段不疾不徐富有节奏的梆子声带有清亮的回音,周围空气似乎都在流动。而这张唱片从作词到作曲、演唱,前后经历了上千年的时间,凝聚着十几代文艺人杰的超卓才华。
《淡淡幽情》专辑目前共有八个版本:香港宝丽金一家就出了四个版本:黑胶(LP、磁带)版、普通CD、88极品和XRCD版。相比之下,以黑胶和普通版为首选,因为它们附送了更多的信息,尤其是那套以邓丽君本人为主题的黑白照以及第一策划人谢弘中手写的该专辑的整个策划过程,从而更具收藏价值。其次有台湾和德国宝丽金出版的黑胶版(LP)。这大概是邓丽君的唱片得以进入台湾百佳唱片的主要原因(因为自从70年代初邓丽君走出台湾以后,她的专辑唱片均由台湾以外的唱片制作)。第三是日本金牛宫(TAURUS)出版的两个版本:1995年7月出版了普通版CD,基本上与香港宝丽金的初版CD相同,但是又有重要不同:最大的区别是歌词本上的照片是彩色的、蝶面上印有彩色的邓丽君图片!歌词及翻译解说部分采用中日对照,除增加了日本评论家的乐论外,还将宝记初版中谢宏中有些模糊的手写小楷也全部变成了印刷体的日文。2001年,该公司出版了XRCD版,售价高达人民币400元以上。
另外,该专辑推出后,还催生了《淡淡幽情》的电视版——《淡淡幽情》电视特辑,而且是香港、台湾两个版本!在香港版中,邓丽君以蓝色古装亮相,登山临水、挥毫弄墨,仿如飘飘欲仙的天上佳人;台湾版则是主持兼演员,穿着现代时装作讲解,然后以大红的古裙边演边唱。该特辑被邓迷们誉为邓丽君影像之“后”(“影像之王”为1985年日本NHK演唱会),可惜一直没有出正版!
2002年8月,邓丽君文教基金会发表了邓丽君从未发表过的歌曲《问世间情是何物》。《问世间情是何物》是《春梦秋云》中收录的一首歌,由音乐人小虫重新编曲。邓丽君专辑之一《淡淡幽情》,曾经策划第二集,名称是《春梦秋云》,当时词曲一切都已完备,但邓丽君却觉得,这些歌曲的总和不过是第一集的延续,没有超越,所以这张专辑也就没有发表。为了歌迷听歌声思人,基金会还特地将邓丽君在1983年新年时,为《淡淡幽情》拍摄的MTV画面重新剪辑成新的《问世间情是何物》 MTV。
第五部分:何人不识君1983年(1)
1983年,邓丽君再次成为世界的焦点,她的事业已经迈向了巅峰。
1983年1月,邓丽君在香港富豪酒店开设生日派对,与歌迷同庆30岁生日。这一年是邓丽君正式踏入演艺圈第15年。
1983年2月,邓丽君应邀前往美国赌城拉斯维加斯最大的凯撒皇宫酒店演唱,成为第一位在此签约演唱的中国歌星。
邓丽君的巨幅彩照早已悬挂在闻名遐迩的凯撒皇宫的大门口,在法兰克辛那屈和汤姆·琼斯的照片中间。她那自信的微笑、传神的黑眼睛、微微上扬的嘴角,展示着东方古老而神秘的美丽。这次演出与上次巡美演唱很不同,因为赌城不是纽约,这里是冒险和娱乐的天堂,汇聚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所以,邓丽君这次面对的是整个世界的观众,这些外国人根本就不会华语,甚至也不会英语。这也就成了表现歌手真正实力的关键时刻。
19、20日两天是邓丽君的演唱会,并且只演出两场,可是1月底票已售完。凯撒皇宫原本只有1100个座位,后来千方百计加座,加到1500个,连两旁的走道、中间的阶梯,都卖了站票。然而仍有许多听众被挡在门外。为了亲眼看一看邓丽君的风采,现场听一听她的歌曲,这些人有身居美国的,也有从香港、日本、新加坡特意赶来的。凯撒皇宫的警卫从未见过这样的盛况,他们忙得一团糟。到演出那天,有些人干脆贿赂带坐员,塞给一百美元、一百五十美元的钞票,硬挤进去。见此情形,凯撒皇宫的警卫说:“这里从来没有这种现象发生,这简直使人不可置信!”八点钟才演出,六点半人已爆满。
为这次演出,邓丽君专门带来了一个17人的乐队,2名合音,4名伴唱,还有灯光、舞台美术设计等一共三十多人。
灯光明灭,邓丽君身着粉红色的旗袍出现在乐台中央,剧场里旋即爆发出疯狂的热浪。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一曲《几多愁…虞美人》,观众已是如痴如醉。美国是个开放的国度,对艺术有着多元的接受和欣赏。那些听惯了乡村音乐,跳惯了爵士舞的人们听到了邓丽君的歌声,仿佛聆听着另一个世界的声音,那样的柔肠百转、清新悠然、灵动俏皮。她跟着乐曲和歌词要表达的感情自歌唱,是那样的自然和真实。她的人已经融入她的歌声,现场的人已经完全为邓丽君的风采和歌声陶醉。在袅袅婷婷和余音缭绕中,他们得到了从未有过的享受。
久久不息的喝彩声将邓丽君的演出频频推向高潮。现场的人们情绪激昂,场外的数百人还是硬往里挤,他们情愿以高出门票数十倍的价钱来买得一张可以进入的站票。于是,守门和卖票的工作人员,也就意外地发了一笔小财。当这场演唱会将近尾声的时候,富丽堂皇的凯撒皇宫大厅的后面,已经组成了数百人站着听歌的人墙。
那些在后台工作的人员,演出过程中,不断夸赞邓丽君唱得甜美、亲切。而90分钟的演唱会,他们一直站着欣赏。这些见过大世面的人,他们挑剔的眼神中对邓丽君有的只是赞叹和惊讶。当有人问他们:“你们总是这样致函仔后台,欣赏台上艺人的表演吗?”他们说:“从来没有这样从开始看到结束,我们实在对这位中国女孩,充满好奇和兴趣,实在喜欢她的歌。虽然我们不懂中文,但听她唱歌,实在让人舒服。”
赌城演唱会的高潮是那首百唱不厌的《何日君再来》。轻柔的音乐,轻柔的歌声,坐中的华人已经不约而同地和着她大声唱了起来。那种难舍、那份痴迷,全都在“何日君再来”的歌声里了。一曲终了,该是谢幕的时候了,邓丽君先后三次向观众道别,但观众的狂热情绪久久无法平静下来,他们拼命地向邓丽君鼓掌,“再来一个”的呼声不断。谢到最后,她自己已是泪眼朦胧。
演出一结束,据说,首先拥过来的就是凯撒皇宫的工作人员。第一个是警卫,他拥抱着邓丽君,连说:“好极了!好极了!”而仅这两场演出,凯撒皇宫的工作人员得的小费,就比他们四星期工作的工资还多。凯撒皇宫的经理也一再要求邓丽君要挤时间再到凯撒皇宫来。
第二天,美国《内华达州报》上报道:“谁也没有想到一位年纪轻轻的中国女孩,她在世界上有名的拉斯维加斯竟然能够掀起一股以她为中心的旋风!可是这件事却真正地在赌城里发生了,昨天夜里是凯撒宫有史以来没有过的一场演出,那么多听不懂中国话的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和一些来自非洲大陆的旅行者,他们来到凯撒宫的门前请求入场。可是门票早已经在1月中旬就卖完了,一千余张坐席上早已坐满了当地的邓丽君崇拜者,后来的人又怎么可以进入凯撒宫听这位中国小姐的演唱呢?凯撒宫的守门人增加了一倍,售票员忍不住惊呼:邓丽君是谁呀?她怎么有如此神力把那些来此玩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