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是否懂得提高自己的能力、拓宽其可能性的方法,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积极参加与本职工作有关的专业讲座、讲演会,或搜集相关情报,也将拓展自己的能力。即使是工作之余的兴趣爱好,也不要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而应深入探讨。这样,必然会成为自身的才干积累起来。
根据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应该可以探查到自己的精神状态。
第一章 通往成功之门成功的五个条件 (1)
下面介绍成功的五个条件。
成功的五个条件为:
(1)精神得到解放。
(2)身心健康、充满活力。
(3)从人际关系的烦恼中解放出来,构筑良好的人际网络。
(4)在设计人生的基础上构筑经济基础。
(5)将人生理念贯穿人生始终。
(1)精神得到解放
这里讲的是从恐惧、愤怒、罪恶感等负面感情中解放出来,具有自由精神。有的人不论多么有钱,多么有地位、名誉,精神上并不感到满足和安逸,而且对人抱有很深的仇视,比如:“对那个人就是不能原谅!”,这样的人绝非少数。这些人将过去发生的事情一直记到现在,心灵上形成了阴影。
这里,想请你务必不要忘记:事实与解释是不同的。比如将杯子里倒进半杯水。看到这一现象,你会怎样想?是觉得“水只差一半了”,还是认为“还差一半呢”?
对事实来讲,怎么想都不错。由于解释的不同,理解方法随之不同。任何一种解释,都没有改变水只倒进一半这一事实。但怎样接受事实,如何进行解释,决定人生是向积极方向发展,还是向消极方向发展。进行选择的只有自己,任何人替代不了。
过去发生的事情都是事实。
比如,大概有人经历过双亲离婚吧?或者大概有人借钱给朋友后,朋友去向不明了吧?或自己想物质和精神两方面都富有,和多数人都相处得好,但由于过去发生的事情,失去了对人的信任。这种例子很多。
当然,不能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但是对于那些事实如何进行解释,是可以根据自己的思想做出选择的。关于这一点不少人都没有注意到,但这是绝对真理。也就是说,凡是不利于自己追求人生目的的解释一概不做。
图1…4事实与解释因为过去被人骗过,所以“已经不相信任何人了”,还是“正因为被骗,自己决不骗人,要老老实实地做人”。解释方法自己可以选择。
对于过去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那些无法改变的事实,要原原本本地接受下来,改变一下解释方法试试如何?仅此一举,你的精神状态就会得到改观。
始终正面思考的伟大经营者
这里介绍一个实例。
“我很穷,没上过什么学,而且病魔缠身,所以成功了。”
这段听起来有点儿矛盾的话,是著名的松下电器的创始人、作为经营之神、集众多威望于一身的松下幸之助先生说的。
众所周知,松下先生只有小学4年级的学历。尽管如此,在他享尽天年之时,已成为日本首富,创造出足以遍及全世界的大跨国公司。他是一位活的证人,用自己的实践活生生地证明:作为事业家获得成功,成为富翁,并不一定需要学历等。他给了众多的人以希望、勇气,从而铭感在心。
为什么他会获得如此伟大的成功呢?简单地讲,就是因为进行解释的不同。不是“因为贫穷什么都不会”,而是认为“因为贫穷,才要珍惜钱财”;不是断定“因为没有学历,将为无用之人”,而是“因为没有学历,故而努力,善于听取有学识人的意见”;不是“因为疾病缠身,做什么什么不成”,而是果断地“因为抱病在身,故而采取事业部制,不断地任用新人”。所有这一切选择的都是正面解释,因而成为伟大的成功者。
(2)身心健康、充满活力
无论多么想赚钱,多么想得到地位、名誉,一旦身体垮了,则本利皆输。健康、精力充沛、充满活力地平凡度日,是人生最大的前提。
健康是每天通过饮食摄取营养保持的。暴饮暴食,生活没有规律,不但有损健康,更谈不上养精蓄锐。
注意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营养要平衡,运动要适当,愉快、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3)从人际关系的烦恼中解放出来,构筑良好的
人际网络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课题。把爱置于人生中心位置的人和把金钱置于人生中心位置的人,由于中心的质的不同,人生所呈现出来的特色也不同。
就婚姻生活是否幸福,美国做过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回答婚姻生活幸福的人只占5%,回答“马马虎虎”的人占10%,而剩下85%的人则感慨“希望重来一次”。
第一章 通往成功之门成功的五个条件 (2)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是因为彼此心中还没等到将爱培育起来的“时候”就已失去信心。而且可以推测,夫妻的某一方肯定有想改变对方的想法。
不尊重对方,而且想要改变对方,这种心理在人际关系中是最应该慎之又慎的。只要有想改变人、想支配人的心思,就不可能建立起幸福的夫妇关系。相反,以包容、宽容,将对方原原本本地接受下来,没有任何“订购”的念头,爱的是那个人的人格本身,这才是真正的爱。
以我的例子讲,若看当年的履历表,怕是没有人想和我结婚的。但为什么现在的妻子选择了没有学历、没有保证的我呢?我坚信那是因为有了爱。妻子是将本来的我、寄希望于未来的我、满腔热情的我以及我对她的纯真的爱,都最大限度地接受了下来。
我本身也执意想通过自己的人生,尽可能地努力使家庭幸福。我活着的目的当中,当然存在使家庭幸福的成分。所谓爱,是使爱的对象的愿望得以实现;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使对方快活;要珍视这种生活方式,带着对家人的谢意过日子。
当然,无论遇到多大的商机,有悖于这一目的的工作就不做。常常问问自己:有什么方法能使家庭幸福呢?我认为,对此孜孜以求,也是人生真正获取成功的重要一环。
(4)在设计人生的基础上构筑经济基础
抱有某种目的时,或某种机遇到来时,为了实现该目的、把握住这一机会,需要相应的资金,即所谓先行投资。为此,平时养成存钱的习惯也很重要,即所谓“有备无患”。
任凭自己的意愿,为所欲为地挥霍,无限度地奢侈,什么时候也积攒不下钱财。平时构筑起坚实的经济基础是取得关键性成功的必备条件。为摆脱经济上的困扰,至少也要考虑储存年收入2—3倍的积蓄。
(5)将人生理念贯穿人生始终
所谓人生理念,是指具有价值的人生目的。所谓有价值的目的,不仅是为自己,而且是有助于大家的目的。让我们时时重新确认一下:自己确立的目的是否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生活中,“将来我想成为这样”,抱着高尚的理想生活,是所有的人所追求的。“生活在有价值的目的和理想中的人生”是具有生存意义、且蓬勃向上的人生。
植根于人生理念的小小成功,也会给人带来充实感和成就感,内心会感到“活着真好”。同时带来一种自我肯定的积极性,使人觉得“自己也什么都行”。
总觉得仿佛有什么好事要发生似的而激动不已,应以这种昂扬的精神状态面对人生。对过去发生的事情,须作为好的回忆加以重新审视。这样无论发生过多么不好的事情,也会觉得幸好这件事的缘故,才有了现在的自己,保持一种感激的心态。
从内心爱现在的自己吧,积极地、保持本来面目地生存。对将来抱更大的希望吧,成功者没有失败,他的经历全部都成为经验。
满足上述五项条件的生活方式,叫做成功状态。
第一章 通往成功之门成功的定义
这里我们进一步分析一下成功。生意场上的成功和财富的积累能随心所欲是最好不过了。但是,为此以他人作为牺牲,失去了赤诚相见的朋友,那能叫做成功么?
成功的本来意义,是自己,当然也是周围的人能感到幸福。但仅仅这样理解总令人觉得有些含糊。
那么,所谓成功具体指的是什么样的状态呢?我认为,这里既然给成功下了定义,自然有其内在的涵义。
成功的定义:
(1)满意地达到追求的目标;
(2)满足人们的需要;
(3)最大限度地达到自己的可能;
(4)有步骤地实现有价值的目标;
(5)满意地一天天地积累。
(1)所谓成功,是满意地达到追求的目标
目标永远是拼命“追求的目标”,这一点很关键。那种抱有侥幸心理、突然萌发的念头,不能说是目标。“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真正想干什么?”等等,平心静气地想清楚。重要的是目标和目的要一致。
(2)所谓成功,是满足人们的需要
所有商品、所有服务,都是为满足人的需要而提供的。经常想想:能满足更多人需要的是什么?而且经常提醒一下自己:为满足更多人的需要,你能做些什么?
(3)所谓成功,是最大限度地达到自己的可能
根据多年的经验,大部分人害怕失败,倾向于保守地给自己设定目标。可如果害怕失败,永远也达不到自己真正可能达到的最大极限。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脱离现实,设定过高的目标。好好地分析一下现在的自己,在现实的延长线上,有自知之明地设定认为最恰到好处的目标。而且,要永远竭尽全力地面对目标。请不要忘了:若干达到的小目标累积起来,就会成为巨大的成功。
(4)所谓成功,是有步骤地实现有价值的目标
目标并不限于一个,一个目标达到了,接着确立下一步的目标。比如,设定开始学习商业英语会话这一目标。为此,必须要背单词、记语法。如上所述,阶段性地达到若干个小目标后,大的目标也就完成了。
(5)所谓成功,是满意地一天天积累
所谓达到目的和为达到目的而按部就班地工作好比硬币的正反两面。如果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不对头,即使获图1…5真正成功的状态得成功,从根本意义上讲也只能是昙花一现。一味地将焦点对准目标,家庭的事情一概不管,只是埋头工作。这样工作目标大概可以如期完成,但这种状况长期持续下去,用不多久,恐怕家庭就会走向崩溃。所谓完成目标的过程,是一天一天的生活方式本身。回顾每一天时,是否因为“没有时间”、“忙”而忽视了和家里人在一起的时间、和最在乎的人在一起的时间?有否失魂落魄、拖拖拉拉地浪费时间,结果荒废了一天的光景?每天都要尽最大限度地过好。
以上,就成功的定义例举了五点。根据该定义,所谓真正的成功,如图1…5所示,应该是“本人自身的成功”与“奉献他人”合二为一的状态。
第一章 通往成功之门成功类型和失败类型
成功类型和失败类型分为以下四种:
(1)成功型;
(2)贫乏的自我满足型;
(3)孤独的物质拥有型;
(4)失败型。
将上述四种类型做成矩阵表示。
纵轴表示热情,横轴表示协调性和爱心。
(1)成功型
有热情,与周围人的关系也协调,具有奉献精神,有人缘,对目的、目标执著。而且各方面都真正达到富有的类型。
(2)贫乏的自我满足型
老好人,属于自我牺牲的懦弱类型,总爱发泄不满。做事情更倾向于跟着当时的感觉走。
(3)孤独的物质拥有型
这种有热情,但没有协调性,缺乏奉献意识,自私、以我为中心、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这种类型的人虽然有钱,朋友却很少。竞争意识很强的人,结交的真正朋友不会多。因为他觉得周围都是敌人,对谁都不能谅解。这种人一旦成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也是“知道吗!不能服输!”这样一来,孩子将形成“绝不服输”的观念。成年后,人格上出现缺陷。如果不想把孩子培养成人格有缺陷的人,那么,要教育孩子如何“与别人一道进步”,这才是父母的至爱。
(4)失败型
是缺乏热情、竞争意识非常强的人。之所以说缺乏热情,是因为对自己的工作没有执著的追求。以自己的工作为荣,总是谋求发展的人是脚踏实地的、非常执著的。
那么,现在的你属于哪种类型呢?请老老实实地重新审视一下本来的自己。即使你曾是失败型也没有必要担心。因为掌握了切合实际的目标设定方法,研究确定最佳落实所定目标的方法,任何人都将成为成功型。关于这一点,下一章将逐步深入浅出地进行介绍。
第二章 确立人生理念转换观念的重要性
倘若人生的目的变了,人生的质量也将改变
你大概听说过“paradigam”这个词。作为商业用语可以是“产业结构”、“行业状态”,或者“器皿”、“框架”等意思;也用于规范的迁移,如基础工业已从制造业迁移到信息产业等等。用我们的范畴来讲“paradigam”,表示某人自身对事物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把握方法、知觉等。而且,可以置换为“既成概念”这一词。当然,10个人有10种概念。因为每个人生长的环境、学过的东西、遇到过的人是不同的。从心理学的角度上讲,实际上那些经验给人各种影响。根据那些影响,决定那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形成既成概念。
比如大家一起观察飘在天空中的一片云。有人问:“云的形状看上去象什么?”回答因人而异。有的说:“看上去像人的脸”,也有的说:“看上去像动物”。即使是同样说看上去像人脸的也不尽相同,说像是男人的脸的和强调怎么看也像是女人的脸的。大家一致认为是“男人的脸”的情况下,也有仿佛“在发怒”、“在哭”、“在笑”的不同。
这个“怎么看”表现出那个人的既成概念。日常生活中也一样。比如对某人或某社会现象怎么看,或对工作的看法、或对矛盾的处理方式等等,既成概念给所有事物都会带来影响。也是左右人生的“思维框架”。
既成概念也有正负之分。只考虑存钱不尊重家人的人、工作懒散且对公司做不出成绩的人、不以自己的工作为荣的人等,可以说是具有负面的既成概念的人。如果有获得成功的强烈愿望,首先,需要转换这种负面的既成概念。
为此,首先要牢固建立起成为人的既成概念基础的“价值观”。因为,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着人的既成概念。
机遇、契机是可以改变人生的,使人生向更好的方面发展的这些机遇、契机因人而异,千差万别。越是抱住负面观念不放,人生越是不会富有。因此,需要自己有意识地努力进行“观念转换=价值观的转换”。当然,必须靠自己的意志来决定有获得成功把握的转换观念的时机。为此,首先要注意大量接触好的事物。
我本身的“观念转换”是29岁得到《圣经》的启示以后。
那以前,我作为优秀推销员,每一天过得也算顺利。要说生活方式,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竞争意识很强、也从不服输。因此,周围情况很糟,似乎尽是敌人,怎么工作都是孤立的,当然也没有什么朋友。就是这样一种类型的人。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和圣书相遇了。接触到那里讲述的真理,冷静地回顾了以前自己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方法,深刻反省了自己以我为中心的生活态度,决定痛改前非。以此为契机,我经历了“观念转换”。所谓观念的转换,意思就是“价值的转换”。
请回想一下第一章介绍的成功金字塔。相当于金字塔基础的部分是“人生理念(价值观、信条、统一原则)”。我虽在该基础上加上了“爱”、“出色”、“贡献”、“最佳”、“至诚”等,但并非开始就有这样的价值观。圣经使我改变了以往的价值观。
了解好的事物后,价值观会改变
比如你公司附近大概有一家很差的“荞麦面馆”,“价格高、味道差、服务不周、也不卫生”。虽然明知不好吃,可仅此一家,也只好将就。
如果有一天,朋友邀请你说:“去比这更好的店!”你便会毫不犹豫地去那家店。到那里一尝,好吃极了!价格便宜、服务也好。这样你还会去以前的店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