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这个曲线如何,它必然有一个顶点。图中的X点就是一个人一天中所能学到的东西有一个最大极限,或者说最佳效果,最佳适度点。人会感到疲劳,这是必然的。谁都不能摆脱或忽视它。如果你想感受一下你疲劳后的学习状况,你可以硬使自己的学习时间超过最佳适度点,那时就会发现你的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得到的仅仅是疲劳。

  当一名好学生的诀窍在于使自己一天的学习尽量接近最佳适度点。我无法告诉你的最佳适度点是多少,它同学习方法有关,而且因人而异,即便是同一个人,每周之间情况也有所不同。这要靠自己去摸索、发现和总结。方法之一就是在你学习的时候,把最佳效果的原理记在心中并且留心观察,当你逐渐感到疲劳的时候,若坚持继续学完一页,结果发现什么也没记住,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迹象,说明你已达到了顶点,应该放下书本了。

  大多数学生发现他们的最佳适度是一天连续学习只可在5个小时左右,也许你可以超过5个小时或者少于5个小时,但只要你五小时内认真学习,那你会进步得很快。

  当你没有学习的时候,你又在干些什么呢?有些学生考试前什么事都不做,只坐在椅子上发愁,想让大脑得到充分休息,这是不对的。人的大脑是不会休息的,甚至在睡觉时,你也会做梦,当然你可能记不得梦见了什么。人们只能通过不同的外界活动来使大脑放松。当你达到最佳工作时数时,你就该停止学习了。你可以到室外,或者干点别的事,干什么都行,只是要积极地进行其他活动而不是学习。

Number:59

Title:问心无愧

作者:JeromeWeidman

出处《读者》:总第1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在真相肯定永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

  汤姆斯·麦考莱

  

  约30年前,在纽约贫民区某公立学校里,奥尼尔夫人所教的三年级学生举行算术考试。阅卷时,她发现有12个男孩子对某一题的答案错得完全一样。

  奥尼尔夫人叫这12个男孩子在放学后留下来。她不问任何问题,也不做任何责备,只在黑板上写下本文篇首引述的那句话和那位伟大作者的姓名,叫他们抄100次。

  我不知其他11个有何感想,只知道自己,可以说: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教训。

  老师把麦考莱的名言告诉我们已经是30年前的事了,我至今仍认为那是我所见到的最好准绳之一。不是因为它可以使我们衡量别人,而是因为它使我们可以衡量自己。

  我们中间需要决定宣战或其他国家大事的人不多。但我们每人每天都必须作出许多个人的决定。在街上捡到一个钱包,该把钱吞没呢,还是送交警察呢?这笔交易本是别人的功劳,可以把它据为己有,列在自己的推销纪录里吗?

  没有人会知道。除你之外,没有人知道。但是你必须对得住自己,最好能问心无愧。因为问心无愧可生自信。而自信远胜于宽心。

Number:60

Title:一篇只用标点符号写成的《自传》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在一次宴会上,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博士提议,每人使用最简短的话写一篇《自传》,行文用句要短到甚至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于是乎大家凝神苦思,伸纸命笔。

  其中一个满脸沮丧神情的青年,交给巴尔肯一纸通篇只有3个标点符号的“自传”:一个破折号“”,一个感叹号“!”和一个句号“。”

  巴尔肯问他是什么意思,年轻人凄然作色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巴尔肯略一沉思,提笔在这篇“自传”的下边有力地划了3个标点符号:一个顿号“、”,一个删节号“……”和一个大问号“?”。

  接着博士用他那特有的鼓励口吻,对这位自暴自弃的青年说:“青年时期是人生一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Number:61

Title:你想了解一个人的阅读兴趣吗?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期

Provenance:《语文报》

Date:1982。3。20

Nation:

Translator:

  了解一个人的阅读兴趣,有一定的方法。目前;世界上流行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勃宁创造的“不完全句子的投射测验法”。这种方法使用起来很简单。要了解一个人的阅读兴趣,就请这个人围绕书籍的阅读情况去完成以下13句不完整的句子:

  1.今天,我感到……

  2.如果我应该读书,我……

  3.当我长大时……

  4.我最大的收获是……

  5.这个周末……

  6.当我阅读……

  7.我喜欢花一天时间……

  8.当……时,我喜欢读书。

  9.我打算……

  10.能教给人一些东西的书……

  11.使人感到欢乐的书……

  12.我期望……

  13.我遗憾的是……

  这些句子完成后,这个人的阅读兴趣就一目了然。有兴趣的同志,不妨在有空之时试一试。

Number:62

Title:维纳斯是怎样来到巴黎的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期

Provenance:《航海》

Date:1982。2

Nation:晓萍

Translator:中国

  巴黎罗浮宫里陈列的维纳斯雕像可谓传世奇宝,然而,你是否知道她的来历呢?

  在米洛岛的村民中,约尔戈斯是一个人人讨厌的家伙。因为他是一个孤僻而吝啬的财迷,老是背着人在那瓦砾成堆的废墟中觅宝。他佩在腰际的那把镶有红宝石的弯月刀,就是在一次挖掘中发现的。这些,在古董商那里,可值大价钱了。

  约尔戈斯在一座峭壁前站住了。凭着他那秃鹰般的锐利眼睛,他看得出那不是一块巨石,而是一个被千百年的沙土、植物所封掉的山洞口。他的镢头一次又一次地向着峭壁击去。洞口,终于被掘开了。里面简直是个小小的广场。显然,那里曾经有过一座小庙堂。因为在倒塌的建筑物的沙土堆中,有着好些金银祭器和古希腊文物。他把挖出的金银祭器罗列在一起,一共是14件。天己傍晚,该回家了。他望着自己刚才还坐着的那个隆起的沙堆,一种觅宝的欲望又一次攫住了他:“再试一次吧!”

  扒开沙堆并不费力,但是,扒出来的东西却并不引起约尔戈斯的兴趣。原来,那只是一座女人的石雕像,而且还断了两条手臂。

  “这个断了手臂的俊女人,明天还得找几个人来抬呀!”他嘟哝着,摇摇晃晃地下山了。

  这一年春天--1820年4月,一艘法兰西军舰在米洛岛浅浅的港湾里抛锚。船刚拢岸,官兵们便蜂拥下地,找刺激、寻消遣去了。

  海军准尉乌蒂埃,慢悠悠地踱入了一家小小的酒巴。他一边品尝着岛上居民自酿的酸葡萄酒,一边玩味着放在一张圆桌上的古董。约尔戈斯正在兜生意。

  他的目光转向立在墙角的一尊断臂的雕像,即刻便被吸引住了。这是一座高2米、由一块半透明的白云石雕就的塑像,姿态优美,表情传神。呵,真是美极了!出身于富商家庭、对希腊文化颇有研究的乌蒂埃,一下子就认出了这正是爱和美之神--维纳斯。他迫不及待地向约尔戈斯招呼道:“我要这个阿美罗狄特(此为希腊神话中的称呼,维纳斯系罗马神话中的称呼)!多少钱,你说吧!”

  狡黠的约尔戈斯从乌蒂埃的眼睛中已掂出了雕像的价值,于是他冷冷地开价道:“两千银币。”

  乌蒂埃随即去找法国驻米洛岛领事于勒,请他筹款卖雕像。哪知于勒是个糊涂虫,二话没说他就把乌蒂埃给打发走了。乌蒂埃倾囊而出,却只有100多银币。他赶回小酒馆,向约尔戈斯付了100银币作为定金,约尔戈斯允诺了。

  几天后,军舰驶抵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缆绳刚套上岸桩,准尉便直奔法国驻土耳其大使馆。

  大使利维埃尔侯爵是一个很有艺术修养的人。他听了乌蒂埃的一番叙说,深深懂得这尊雕像的艺术价值,马上指派使馆参赞偕同乌蒂埃去办理成交手续。

  “米洛岛的约尔戈斯为一个破雕像漫天要价!”这个消息已传到了英国人的耳朵里。当他们探明这尊雕像乃是稀世之宝时,马上派出军舰悄悄地直奔米洛岛,想抢在法国人前面买下这座雕像。

  英国、法国的军舰日夜兼程,先后到达米洛岛。

  不料,情况已发生了变化,约尔戈斯不见了,那雕像正在往一艘土耳其商船上搬。原来,一个希腊庙宇总管西立姆已抢先一步,以3000银币的高价买下了雕像。他是准备拿这份厚礼去向土耳其苏丹献媚的。

  这一手,对英、法的海军掠夺者是一个沉重的打击。英军大失所望,法军则怒火冲天,它怎么肯放掉这块已到嘴边的肥肉呢?

  经过谈判,法国终于以8000银币的昂贵价格,买下了这件稀世之宝。雕像被装上由波旁王朝派来的船只,经历了地中海汹涌的波涛,长途跋涉,总算平安抵达巴黎。她,作为海军的礼物,被奉献给了法国皇帝路易十八。

  这尊优美而又典雅的断臂女神,究竟两千年以前古希腊的雕刻家给她的手臂是什么姿式呢?也许她的左手是搁在一个小天使的肩膀上,右手正拉着出浴后的披巾;也可能她正手扶战神的盾牌在当镜子照。

  啊,米洛的维纳斯,妙就妙在断了两条臂膀!

  (原载《航海))1982年第2期)

Number:63

Title:有记忆力的神奇合金

作者:凯文·桑德斯

出处《读者》:总第12期

Provenance:《环球》

Date:1982。4

Nation:

Translator:肖九丁宏熙

  在美国加里福尼亚州的道格拉斯宇航用品公司里,有一台发动机正在运转。它不烧油,不烧天然气也不用电,而是单靠温水就能工作。

  这台发动机的动力部件,是一组用叫做“镍钛诺”的镍和钛的合金制成的环状物。这种合金有可能深刻改变我们这个急于寻求新能源的世界的命运。研制这台发动机的科学家估计,镍钛诺发电,在成本上与用石油、天然气和核燃料发电相比,具有压倒优势。

  近20年来,全世界有几十个实验室,默默地,有时甚至是秘密地,对镍钛诺的性能进行研究。大家公认它是最引人注意的一种金属材料。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对镍钛诺既感兴趣,又迷惑不解。

  在室温下,一根镍钛诺丝像钢一样坚硬;但一浸入冷水,它就突然变得柔软,一扭就弯。折弯后,可以保持弯度。再浸人热水中时,它会突然像苏醒过来的样子,狠狠地弹回到原来的形状。简而言之,它有一种形状记忆的反应能力,是一种固态能源转换系统,只要由冷变热,每平方英寸就能产生55吨的力量。

  镍钛诺的奇特性质是美国海军军械实验室于1958年发现的。这项发现很偶然。当第一批镍钛诺锭从炉中冶炼出来时,美国海军冶炼合金钢的冶金专家威廉·巴克勒照常拿起两根手指粗细的金属锭互相敲了敲,它们发出单调、 哑的声音,毫无值得惊异的地方。但是,几分钟以后,巴克勒发现,另外两根同一批出炉的镍钛诺锭相敲时,却发出银铃般的声响。唯一的区别在于温度:第二对镍钛诺锭刚从炉中取出,温度较高。

  不久以后,在一次美国海军科学家的会议上,巴克勒展示了镍钛诺的另一种特性:无论你把它弯曲多少次,它一点也不表现出通常金属要呈现的“疲劳”现象。同其他合金一样,镍钛诺被弯曲时,弯曲地方的温度升高,恢复原状时,弯曲的地方的温度也随即降低。

  一位与会的科学家在点燃烟斗以后,用打火机把一根弯成蛇腹形的镍钛诺丝烘烤了一下,它立即弹开变直。“这就是事情的转折点,”巴克勒说。

  虽然它具有这些无敌的特性,但一直到1973年,才由加州伯克利的劳伦斯实验室的发明家里奇韦·班克斯利用它获得了一个重要但未引人注意的突破:他制造出一台镍钛诺热能发动机的样机。

  班克斯的新发明是一个平放在中心轴上的轮盘,轮盘的每根辐条上都悬挂着一根U形的镍钛诺丝,其末端都连接着一个能沿辐条滑动的套筒。当U形丝浸入轮下水槽的热水中时,它就弹开,产生的能量推动轮子旋转。

  围观的科学工作者敏锐地预感到这项发明的划时代的意义。当时,劳伦斯实验室主任、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埃德温·麦克米伦顺手拿了一只装擦手纸的盒子,挥笔快速计算了一下:这台小机器产生的功率约为半瓦。今天,这个盒子已经成为这台镍钛诺热能机的非正式档案的一部分。

  班克斯使机器连续运转,想对环状镍钛诺丝的疲劳迹象进行观察。奇怪的是,在旋转了几十万圈之后,机器竟然越转越快。原因是镍钛诺将“记忆力”发展成为双程的,它“学会”了在冷水中恢复它原来的U形的形状。这样一来,在水槽的热水一侧镍钛诺弹开时产生的能量,就可以少消耗一些用于压弯水槽冷水一侧的镍钛诺丝,因而净得的能量就增多了。

  美国能源局和世界银行对镍钛资源在全球的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认为这两种元素储量丰富,价格也不贵(每磅10美元左右),同时分布均匀。因此有人认为,到本世纪末,将会出现一个镍钛诺工艺学和镍钛工业;也许在世界上一些地方还会有镍钛诺经济学问世。石油、煤等化学燃料时代的爆裂轰鸣声,将被数以百万计的镍钛诺热能机上的无数镍钛丝、杠杆、圆圈、滑轮、弹簧、叶片、鳍片、皮带轮等连续地在热水和冷水中循环的轻柔的溅水声所代替,通过这种金属晶体的晶格振动产生的某种神秘的力量,使这些金属记忆、忘却,再记忆、再忘却,再记忆……从而取得无限的安全而清洁的再生能源。

Number:64

Title:铅笔的故事

作者:

出处《读者》:总第12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文晓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所以我们经常要用铅笔做算术,做记录,留言等等。在学习、工作过程中,我们要经常和它交朋友呢。

  不过,每天当你拿起铅笔要进行工作时,你可曾知道它的家史?

  铅笔的祖先诞生在英国,但英语“铅笔”一字“pencil”却来自古罗马语“pencinus”。

  1564年,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袭击了英国,吹倒了坎伯兰郡的一棵大树,一片像煤一样黑色的东西在过去的树根所在处露了出来,那是一个石墨母矿。

  当地的牧羊人就用一条条这样的东西,在羊身上涂划,给它们做标记。

  不久,精明的城里人就把石墨切成一条条,称做“印石”在街上叫卖。

  初期的石墨印石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染污手指;二是容易折断。一位不知名的天才解决了染污的问题。办法是像给石墨印石穿件衣服似的,用线绳子把它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易断的问题则是由德国巴伐利亚的一个工匠、业余化学家卡斯帕费勃在1761年解决的。他把石墨粉和硫磺、锑、树脂搅拌在一起,把这粘糊糊的混合物做成棍棒体。这样成形后的混合体要比纯石墨的印石的硬度强得多。

  1790年,正当拿破仑·波拿巴侵略欧洲的时候,从他的敌对国英国、德国那里得到了这种他喜爱的小玩意,但由于这小玩意是他的敌对国发明的,所以他总有些不以为然。

  于是,尼可勒斯·杰库斯·康特,法国一个著名的化学家、发明家受命去完成寻找法国石墨,制造铅笔的任务。不知是被失败的恐慌所刺激,还是被引人瞩目的尊敬所鼓舞,康特下了赌注。

  由于只有很少的劣质石墨原料,尼可勒斯就加了些粘土增加数量,然后再在土窑里焙烤,这一切比人们梦想的还要好,他们制成了世界上最好的“标印棍”。

  通过掌握混合粘土的比例,尼可勒斯使他生产的铅笔在等级上从硬到软;在颜色上,使铅笔所划出的线由浅灰到深黑。

  后来,一个纯美国血统的细木工威廉姆·门罗,在自己的店里发明了一种可以制造大约6…7英寸标准木板条的机器。每块木板条都由机器从头至尾冲槽,槽深正好是石墨圆柱体的半径。然后用两片冲过槽、松紧合适的木片把石墨粘合起来,这就是第一支现代铅笔。

  它物美价廉、易于携带,很快就被一批文书、手工匠以及由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经理们所接受。鹅毛笔、墨水只得退居第二位了。

  现在生产的标准铅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