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16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哥在县城民政局,到广州上过两年党校,有文化,写端正字,不干力气活时衣裤鞋袜齐整,头也梳得站不住小虫,真帅。

  二哥成亲完全按乡下习俗,爸说大哥大姐结婚都新事新办,现在家里宽松,趁此把所有人情还清了事。二嫂方面亦极赞成,于是前门后院摆满喜酒敬亲朋,吉日鸳鸯福之类的对联,红纸金字,一派传统风光,二哥很满意。

  准备迎亲那几天,全家上下焦头烂额。

  小镇跟城市不同,城里人结婚,客人上酒楼,一切现成,吃完还可趁人不注意带一小包牙签走,至少可供全家掏一个月牙缝。小镇没酒家,只好卷自己袖口,另请叔伯、姨婶,再由他们拉一伙,一军人马,后院设锅炉,磨刀霍霍向猪羊。

  真有猪羊,请人宰的,猪小姐最后的呐喊震撼人心,羊抽泣着就死,就算拿出全部的同情也不能救它们性命,因那拿刀的跟中风差不多。至于鸡鸭鹅鱼,毫无个性,一刀下去便人事不省。

  鸡鸭鹅鱼、蛋菜瓜果、碗碟杯筷是爸雇人送来,都是一担一担地从前门进,往后院去,个个汗湿衣衫,胸扣全开,放了担子,捏住一边衣角一下一下地扇,爸这时是真正地主派头。

  大哥大嫂,大姐姐夫全有任务,我一向懒做不好吃,爸没派我具体活,我便四处荡。

  二哥新房古今中外作派,墙上挂着西装白婚纱大彩照,书桌上点两盏煤油灯,取于乡俗夫妻长相守。妈信这个。二哥二嫂是同学,自愿组合,点长明灯浪费煤油,几次欲下手弄灭,均因妈瞪视而未遂。只有放弃。

  后院的人最苦,两个耍勺的半老头,一个总鞠躬,大概年轻时候干重活压坏了背;一个黄板牙,估计土霉素多,嘴里都刁烟,烟头半灭半着。鞠躬老头拿个大铲翻动锅里的肉,一边还哼哼。女人们都围在井边,有些洗菜,有些泡木耳,个个手里有活,沿裤头露出一节腰。这些女人年轻时候都很严实,嫁人生了孩子就两样,站哪坐哪不拘,露出哪儿也不在乎,但若钱财上吃点小亏,便谁都不是她们对手。请她们帮忙,妈早有安排。

  忙到第三天接新娘。一早,大门挤满亲戚朋友,男女老少,外带两个瘸子,没几个近亲。大家聚一块,认识不认识都十分亲热,彼此不住地递烟,抽两口就举起一个巴掌,同时一点头,转身跟另外一个说两句,离开时就又是刚才那套动作,也不知道从哪里学得。

  爸请的镇长、小学校长、乡长之流若干,进门个个昂头四望。爸是侨联主任,官儿讲官道,得请,而且让在上座。

  有拼命往爸面前推孩子的,大概是香火,穿着崭新衣裤,袖口裤口均卷起两层,隐约见着几只黑手指头,新凉鞋满是干黄泥,看得出来,若不是来做客,这孩子吃饭一定不使筷子。他的父亲则一脸骄傲。有个大脸汉冲我喊,都认不出来了啊,啊啊,真是女大十八变。那个响亮,真要捂耳朵,并且要躲开他那呵呵喷气的大嘴。一个老妇说是我大嫂的大姨妈的小婶娘,一嘴银牙指着我,我掉头就往后院跑。

  从前门到后院有50米远,这是我们镇的遗产,前屋、中屋、后屋。后院串肠子一样直下,中后屋设席。大姐负责借的桌凳,上席较像样,一人一凳,下席就委屈,三四人一条长凳。我看有座已算不错,这么多的人口。

  中屋放着大哥弄回来的四喇叭收录机,那群爱音乐的晚辈围着它一盒接一盒地放唱带,也不管录音带明显变音。都是乡亲,男男女女,酒未喝先把两脚搁上凳,他们爱这么似坐似蹲。菜未上齐已吃喝得碗翻杯倒,而且骨头菜渣桌面上留一些,桌底下丢一半。话多嗓门大,嘴角挂着粉丝也不觉察,兴致直冲云霄。有个吃醉了,站起来唱戏,唱过一段又坐下来喝,跟他一桌的人全跑开围成半圈看他。后来叫人把他架走,他哭哭啼啼,心伤透的样子,大家笑他。我跟在他后头,送出大门。

  四叔一直闲着,直到被吃喝完的队伍包围才知道他是什么角色。他管收份子钱,拿个大本,背个短带包。四叔当过兵,管过帐,大家对他放心。

  吃过三批,大约两百来人,四叔的大本才记全所有参加二哥婚宴的亲戚朋友以及他们的份子钱。帐目简单明了,有名有姓的是朋友,10、20、30元不等;有姓没名的是远亲,如西镇李家,欲知与我们家关系,得费点劲找那根线,五六元不等;没姓没名的是真正亲戚,如文昌婆,大嫂的妈,爸妈的亲家,积坡婆婆,二嫂的外婆,龙滚公公,大姐夫的公公,这些人给的份子钱较大,20、30、40元不等,但得给回一半的。

  我们镇的婚习是先照料亲戚朋友吃喝完再接新娘。忙人吃喝完了,要办自己事的便先走,愿看热闹的就留下来等新娘,还有一些是从很远的村子来,因为路遥也先走了,实际留下的就是本镇或住附近的人,不算很多。倒是在前门后院的孩子们热烈,不断起哄争着帮点爆竹,为此撞倒一个刚会走路不久的光屁股孩子,放开嗓门哭叫,没人裁判。

  新娘是用小面包车接来的,嫁妆有一台洗衣机,一辆自行车,一套沙发,一台电风扇,还有桶、脸盆……全让在场的人过目。二嫂长得不算十分好,涂上粉,点了红嘴唇,眉眼光芒四射,害得二哥站都站不稳,拿照相机的不住叫二哥站好:“照啦,照啦!”

  二哥二嫂在中屋给爸妈跪递甜茶一类,仪式开始时,我觉得饿,跑到后院。用门板搭做的桌上摆满大盆,一盆一样菜,所剩不多。碗碟杯筷都已洗刷分盛在几个大箩筐里,几个帮厨骨干正吃饭,四叔也在,给我两只鹅掌。一心想吃那像狗的羊,从十几个菜盆里找半天未发现有羊肉。四婶说羊太小,早分吃光了,我万分失望。回头捡四叔的鹅掌,四叔来精神了,一副惊讶地问我手上拿的什么。这四叔总逼我找地缝,还挑拨,刚才有人死活不吃鹅掌,哎,现在不知道吃没吃,叫我吃不得也扔不得,拼命跺脚。

  婚后三天,二哥携二嫂回县城,我和爸妈送他们上车,心想:二哥你臭美个屁。车走远了,对着车后尾:呸,滚蛋!”

 

Number : 8484 

Title :似“新”实“旧”

作者 :

出处《读者》 : 总第 102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有些事物在未出现之前,相应的英文词却早已出笼了。例如:飞机虽然到二十世纪初才出现,但“空中小姐”这个词却早在1631年就已经有了。

  下面就列举几个似“新”实“旧”的英语词:

  太空人1926年出现

  官僚主义1811年出现

  隐形眼镜1888年出现

  曲棍球1527年出现

  降落伞1785年出现

  人造卫星1548年出现

  潜水艇1648年出现

  水  床1853年出现

 

Number : 8485 

Title :缺点

作者 :巴特尔

出处《读者》 : 总第 102期

Provenance :

Date :

Nation :

Translator :

  一

  美国著名整形外科医生马克斯韦尔·莫尔兹博士曾说:“许多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悲剧之一,是渴望自己完美无缺。”

  正像美丽并不等于美德,缺点也并非就是缺德。有趣的倒是,一个承认有缺点的人,其优点往往更真实,更有说服力;而越是伟大的人物越如此。另外,我们也常常有这样的经验:从别人的缺点中比从优点中往往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学得更快。换句话说,即人们有时更容易从缺点中觉悟。

  二

  缺点和优点有时是一线之隔,诸如勇敢和鲁莽、聪明和狡黠、自信和自负……由此,缺点又不简单地是一种消极因素,其实世界上并没有纯粹和全然的鲁莽、狡黠和自负,而生活中倒是常常有这样的事,即有些人往往由于某种缺点而成功。

 

Number : 8486 

Title :真正的快乐

作者 :丹尼斯·普莱格

出处《读者》 : 总第 102期

Provenance :[美]《读者文摘》

Date :

Nation :美国

Translator :

  明白了欢乐并不等于快乐,最能令我们得到解脱

  我住在好莱坞和迪斯尼乐园所在的地方,一年到头阳光充沛。或许你会以为,住在这样一个欢乐的地方,一定比别人快乐。如果你这样想,你的看法就不免有些错误了。

  许多聪明人认为欢乐就等于快乐,但事实上,它们两者之间并没有共通之处,就算有也很少。欢乐是我们在进行一种活动时的感受;快乐则是活动结束之后才会感受到的。快乐是更深入、更持久的情绪。

  到游乐场去游玩,去看球赛或电影,或者看电视,全都是欢乐的活动,能帮助我们松驰身心,忘却烦恼,甚至哈哈大笑。但是,它们不一定会带来快乐。

  我常常认为,如果说好莱坞的电影明星对我们有什么影响的话,那就是他们让我们知道了快乐和欢乐的区别。这群既富有又漂亮的人经常参加盛大的宴会,坐豪华的汽车,住金碧辉煌的房子,这一切都意味着“欢乐”。可是,这些名人一个又一个地在他们的回忆录中,揭露他们欢乐背后隐藏着的不快乐:情绪消沉、酗酒、吸毒、离婚、子女行为有问题、极度孤寂。

  可惜的是许多人相信,只要下一次参加的盛大宴会更盛大,坐的汽车更豪华,度假享受更高级,买的房子更堂皇,那么,他们就可以得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许多人执迷不悟,认为生活中充满了欢乐就等于快乐,其实,这种观念只能减低他们得到真正快乐的机会。如果寻欢作乐就等于快乐的话,那么痛苦就该等于不快乐了。然而,事实却刚好相反:能带来人生快乐的事物往往都含着一些痛苦。

  许多人都逃避那些快乐之源的事情。他们对于结婚、生儿育女、争取专业成就、助人行善等等事情所带来的痛苦,都感到害怕。

  不妨问一下单身汉,为什么他和异性约会已越来越腻味,还不肯结婚?如果他老实,他会说他害怕承担责任。承担责任事实上是痛苦的。独身生活充满欢乐、新鲜和刺激;婚姻生活中虽然也有欢乐,但它们却不是最显著的特征。

  同样的,一双夫妇不想生儿育女,只想得到全无痛苦的欢乐,不想得到有痛苦的快乐。他们可以随时上馆子,旅行,想睡多晚就多晚。但子女尚在襁褓之中的夫妻,能有一晚好睡或者有三天假期,真可以说是万幸。我从未听过一个做父母的人说带孩子是欢乐事。

  可是,不生孩子的夫妻不会体验到搂抱孩子或者安顿孩子上床睡觉的乐趣。他们也不会体验到看着孩子长大或者含饴弄孙的乐趣。

  我当然也爱好寻欢作乐。我喜欢打网球,爱和儿童(以及任何人)开玩笑,而且,我还有许多嗜好。

  可是,这些作乐方式并未真正能令我快乐。一些比较困难的事情例如写作、抚育子女、促进夫妻关系、尝试做好事等带给我的快乐,大于我从那短暂的欢乐中所能获得的。

  明白和承认了欢乐并不等于快乐,可使我们得到解脱,使我们更好地利用时间干快乐的事。使金钱得以善用:不去买并不能增加我们的快乐的新汽车或者漂亮的服装。还有,能使我们免受嫉妒之苦。所有那些富有而漂亮的人之所以被认为是快乐的,只是因为他们永远有很多的欢乐,而事实上,他们可能并不快乐。

  我们一旦明白了欢乐并不一定会带来快乐,我们的生活就会开始改变。这样,可能是名副其实的改造人生。

 

Number : 8487 

Title :留在我心底的眼睛

作者 :苏叔阳

出处《读者》 : 总第 102期

Provenance :《语文报》

Date :1987。6。1

Nation :

Translator :

  今天的少年,不会知道那时候……

  那时候,是1966年的8月。谁也说不清,为什么一夜之间,就卷起了“横扫一切”的风暴;谁也不知道这风暴将要刮到什么时候。许多人睡下的时候还是个革命者,醒来却成了“反革命”。亲人不再相认,同志间不再有真诚。疯狂、颠倒,整个社会混乱了,人的心也倒悬起来。

  那时候,我是个27岁的青年,在大学里教书。可我却不明不白地成了“反革命分子”。在这风暴刚刚腾起的时候,我就被列为“横扫”的对象,挨了无数次“批斗”。我不知道为什么,别人也不知道,连同那些批斗我的人。他们说我是“漏网右派”,但是,我怎样的“右”法,又是怎样“漏网”的,谁也说不清。

  我的心充满了迷惘和痛苦。但我却因此而出了“名”。当我的名字被大大地写在纸上倒挂而又划上红×的时候,当我被拽到台上被人扭起手臂弯腰低头的时候,我在学校和宿舍区是个妇孺皆知的“名人”。人人远离我,仿佛我是个传染病患者。

  当批斗者也玩腻了的时候,我被打发去拔草,从晨至昏,蹲在热地里拔草,是难受的,尤其是心里难受的时候。

  一天中午,太阳正毒。我蹲在校园的铁栏墙边拔草,铁栏外,是一条通往近郊农村的小道。小道上有来来往往的行人。骑车的,步行的,凡看到我们这些拔草者,都会停下来,或者默默地看一阵,或者高声地讽刺,低声议论一番。我以为这是种污辱,我的心淌血了。

  不知道什么时候,在铁栏外站了一群小学生。他们是去参加义务劳动,还是劳动归来,我说不清。也许,他们是列席参加了一次“批斗反革命分子”大会归来。他们站在铁栏外,指手划脚地议论我们,用最纯洁的心诅咒我们,还有几个男孩子用土块、小石头砸我们。

  我不能违犯“纪律”离开铁栏杆。我只有忍受那咒骂、那石块,我觉得整个世界都坍了,四周是一片黑暗。假如连纯洁的孩子都疯狂了,生活还有什么希望。

  就在这时候,一声轻轻的、甜甜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叔叔!”

  我抬起头,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站在铁栏外面对着我。她乌黑的短发下有一双明澈的眼睛,清秀的脸颊上滴着汗水,手里捏着两根冰棍儿。

  “叔叔,给!”她把一根冰棍儿从铁栏外伸过来,两只眼里全是真诚和期待。

  周围的孩子们哄地发出一片嘲笑和指责。她连头也不回,只是伸着那只拿冰棍儿的手,期待地望着我。

  在我从睡梦中被人拉起推到学校的时候,在我被草绳捆住,头上被罩上厕所里的便纸篓的时候,我没有一滴泪,这时候,我却止不住泪水了。我的泪泉被一个小姑娘的心捅开了。

  我不敢吃,也实在不愿吃那根冰棍儿,这将会给那个小姑娘带来灾祸。我抬起泪眼凝望着她。她却固执地伸着那只拿冰棍儿的手。周围一片寂静,那些哄笑的孩子们也噤了声,所有的人都看着她,连同那些过路的人。

  小姑娘也凝视着我,给我以鼓励和安慰。我终于忍不住,伸过头去,咬了一口那冰凉、甘甜的冰棍儿,然后,伸出脏手,捏住那冰棍儿,把它递给一位现在已经告别这个世界的历史学老教授。那老教授也泪眼模糊,抖颤着手接过这孩子最珍贵的赠予。

  当我再回过头来的时候,那小姑娘已经走了,只有她洗得褪色的蓝布上衣在小路上飘摆……

  啊,你这清秀的小姑娘,你的姓名我不曾知道,但是你的爱心,你的正直,你的透澈的眼睛给了我希望,给了我力量,使我度过了那疯狂、颠倒的岁月。我永远感谢你。

  也许你今天已经步入中年,成了国家的栋梁;也许,你早已经把这件小事遗忘。可是,你的那双眼睛永远留在我心底,它将伴随我走完生命的路程。

 

Number : 8488 

Title :我在人民大会堂司厨

作者 :吴正格

出处《读者》 : 总第 102期

Provenance :《海南纪实》

Date :1980。9

Nation :

Translator :

  1958年,人民大会堂建筑工程刚开始破土动工,出于以后宴请工作的需要,就从四川、江苏、广东、天津、湖北以及东北三省精选了一批优秀厨师来到北京。他们各怀绝技,在司厨国宴的生涯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如今,他们都已年过花甲,有的衣锦还乡、有的退居“二线”。

  我是1983年春天调到人民大会堂工作的,分配在热菜组做领班师傅,专司国宴。在人民大会堂国宴厅工作的几年里,我共参予了156次各类国宴的制作。叶剑英元帅因年迈原因,一般不到大会堂来,我无幸给他做菜,其他的国家领导人,可以说,都品尝过我做的菜。我在这段工作时间里,还为众多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如齐奥塞斯库、尼克松、布什、铃木、金日成、卡扎菲、撒切尔夫人等烹制了宴席,并受到好评。这对一位中国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