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后21个月里,维多克以犯人的身份在铁窗里了解各种犯罪情况,向亨利通风报信,使警方有效地抓获了许多罪犯。从狱中放出后,他获得了自由,并被任命为警察,享有逮捕权力。但他没有薪水,靠委托办案人的报酬为生。

  在逃亡的年代中,维多克练就了一身化装的本领,现在他把这种才能用于为法律服务了。他曾以朱利斯的名字在杀人犯出没之处昂首阔步;曾以销赃商人的身份搜寻贼盗团伙;曾装扮成步履蹒跚的年老绅士寻找年轻妻子,赢得了罪犯的妻子和了解内情的妓女们的同情和信任。他的这些角色取得了十分惊人的成就,很快就被提升为正式警官,得到了薪水。此后,他协助警察当局,有系统地建立了犯罪档案,按罪犯姓名、犯罪类型、惯用手法分类编选成册,这种制度至今还为各个侦探机构所采用。

   现代犯罪学的大师

  拿破仑失败后的和平时期,巴黎这个繁华的城市如同闪光的宝石一般,使世界各个角落的罪犯都涌向这里。维多克认为,当时通用的方法已不足以控制犯罪。他提出建议,允许他仿照拿破仑的政治警察方式建立一个对付犯罪的特别机构,这个机构具有武装力量,进行秘密活动,并雇用许多改造好的罪犯,这就是保安部。在组建这一机构时,征募了原来知名的强盗、诈骗犯、赌徒、盗贼等30多个深谙犯罪方法的专家。从1812年这个机构创立到1820年8年时间中,巴黎犯罪率下降了40%。由于维多克的成就和名声,他早年的所谓伪造罪得到了法王路易十八的正式赦免。

  52岁时,维多克撰写了第一部关于犯罪学的专著。1834年,维多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私人侦探的咨询机构,委托人很快就达到3000多人。他的威望越来越高,苏格兰场曾专门派一个代表团来要求他帮助英国建立罪犯调查机构。他还是警方和私人侦探的咨询顾问,帮助解决疑难案件。

  维多克办理的最后一个案件是在他80岁的时候。一家出口公司请他查找一笔去向不明的钱。他会见了有关人员,并问了几个问题后,指着一个45岁的记帐员说,这个老处女就是罪犯。果然她曾用这笔钱养男妓。事后顾主惊讶地问他怎么知道的。他的回答是:“一个早上9点钟就浑身是贵重香水气味的女人,一定是为了引起男人的注意。如果这个女人有个情人,这只能是她为他花钱的那个人。”

  文学巨匠名著中的不朽形象

  维多克在侦探生涯中的辉煌成就,使他成为几乎所有最著名侦探小说家的模特儿。从侦探小说鼻祖爱仑·坡的《卢莫街凶杀案》中的杜宾和一代侦探小说大师柯南道尔笔下的歇洛克·福尔摩斯,到现代作家阿格莎·克里斯蒂塑造的比利时大侦探波洛,所有这些难忘的天才侦探形象的身上都有维多克的经历和影子。

  他的不凡经历也使他成为许多与他同时代的伟大作家仰慕的英雄。巴尔扎克、大仲马、雨果这些文学巨匠都是维多克的好友,并曾从他那里得到丰富的创作灵感和素材,使他们的著作增色生辉。巴尔扎克曾像小学生一样倾听维多克讲述自己惊人的故事,并把许多情节写入他那反映广阔社会生活画面的《人间喜剧》中。大仲马的著名小说《基督山伯爵》中的主人公也反映了维多克早年蒙冤受难生活和在逃亡中不屈不挠地寻找仇人报复的经历。雨果的不朽名著《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的不幸命运,几乎就是维多克作为逃犯的冒险生活经历的再现;而维多克后来追捕罪犯的侦探生涯,又使雨果在同一部书中塑造出追捕冉阿·让的警察沙威。

  在一个宁静明媚的清晨,维多克走完了艰辛的82年生涯,溘然长逝了。他没有子嗣和亲属。人们翻开他的遗嘱,上面只是说,把他的全部财产都留给照料他多年的老管家。然而他留给后人的却是现代犯罪学和侦探术的科学基础,还有他那传奇般的经历和永远为后人所敬仰的名字。

Number : 105 

Title :绑架莫罗

作者 :李小林 刘亚洲

出处《读者》 : 总第 13期

Provenance :《时代的报告》

Date :1982。4、5

Nation :

Translator :

  意大利“红色旅”创建于1969年。该组织成立后,即以绑架、暗杀等恐怖活动闻名于世,给意大利政界造成严重威胁。1978年,“红色旅”成功地绑架了意大利前总理莫罗,这一事件震惊了西方。“红色旅”在这次行动中显示出严密的组织、顽强的态度和残忍的手段,使人们至今记忆犹新。

  事情要从1975年说起。这一年,“红色旅”头子库乔偶然被捕。其后3年,“红色旅”几经营救,未能得逞。正当意大利官方定于1978年3月17日对库乔进行新的审判的时候……

  一

  1978年3月16日凌晨4点半,意大利前总理莫罗就起床了。他蹑手蹑脚地从妻子依列娜卧室前穿过,到阳台上去做柔软体操。

  对于他来说,今天是他30年政治生涯中最重要的日子。不久前,他解决了意大利战后最大的政治危机数月来的无政府状态行将结束,各党派在他的斡旋下达成协议,组成联合政府。今天,国会将讨论这个协议。事先他已得到许多头面人物的保证:协议一定会获准通过。

  在当今意大利政坛上,莫罗是最举足轻重的人物。他是天主教民主党的主席,曾五度出任总理,解决过不少政治危机,但从来没有一次像这次这样引人注目。人们都说,没有莫罗,意大利早就四分五裂了。现在他们尤其体会到这一点。年底的总统竞选,他是最炙手可热的人选。

  7点半,他同妻子共进早餐。

  早餐同往常一样简单。想起协议的事,他嘴边绽出一丝笑意。

  依列娜说:“你高兴得有些早吧。”

  “我坚信国会一定会通过的。”

  依列娜叹了口气,一时无语,过了片刻才慢慢说了这样一句话:“国会能否通过,我不管,我只知道,政治是那样自私自利,而且没有人性。”

  8点半,莫罗准备离家。在门口,他同妻子深情地吻别,每次出去他都要这样做。

  “早点回来。”依列娜叮嘱道。

  “我知道。”莫罗笑着,“你怎样打发这一天,依列娜?”

  “ ,摆弄它们。”依列娜指指楼前的庭院,那里没有草坪,却种满了蕃茄、大豆和辣椒。初升的太阳为它们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金光。

  莫罗走向菲亚特。莫罗的保镖…警官里奇早已在司机旁坐好。另外4个保镖坐在随车里。

  汽车启动。莫罗从反光镜里看到依列娜瘦削的身影在尘埃中一点一点地缩小。

  二

  四名“红色旅”罗马小组的成员,静静地站在玛利奥夫尼街和斯特里街的交叉处。

  他们化装成意大利航空公司的雇员,身穿制服,提着旅行包,像是在等候去机场的班车。

  他们当中有一个美貌的金发女郎,她名叫安娜,现在她打扮成空中小姐模样。别看她长得娇小玲珑,楚楚动人,却是“红色旅”的创始人之一。她也曾就读于特伦多大学,是库乔的同窗和挚友。她是今天行动的总指挥。

  这个行动的代号是:“宝石行动”。

  筹备工作从半年前开始实施,安娜和她的伙伴们多次到这里勘察地形,选择路线,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实战演练,甚至连最微小的细节也没有放过。譬如,安娜发现,就在他们要下手的地点,每天早晨8点半,有一个花匠便开车来这里贩花。为了不让他妨碍“宝石行动”,昨天夜里,她派几个人潜入花匠的家,把他的汽车轮胎全部刺破。今天,花匠消失了。为了在得手后顺利逃跑,她命人偷来一辆警车。在罗马,唯有警车才能畅行无阻。

  马路对面站着几个身穿电话公司制服的人,那也是“红色旅”的人。他们的任务是在行动的同时破坏这一带的电话线。

  9点整。

  莫罗的轿车沿着斯特里大街驰来,保镖的随车紧跟在后面。

  安娜轻轻咳了一声,另一个成员安东尼奥将帽子取下。布置在四周的“红色旅”的成员们看见这个暗号,马上明白:“宝石行动”正式开始!

  一辆白色的菲亚特128型旅行车从一条小巷里开出来,在斯特里大街中央缓缓而行。

  莫罗的车恰在此时来到,被迫减速,里奇有些警觉,但当他看到那辆旅行车挂的是外交牌照,陡然放下一颗心。他哪里晓得这辆车是“红色旅”从委内瑞拉大使馆偷的。莫罗的车跟在旅行车后面缓缓行驶了100多米,来到了两条大街的交叉处。里奇瞥见了站在路旁的4个穿民航制服的人。

  他看表,9点03分,国会的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他对司机说:“超车!”

  司机正要加速,意外发生了。前面的旅行车骤然刹住。莫罗的司机猛踩刹车,汽车发出刺耳的怪叫,但终于没有撞上去。里奇猝不及防,脑袋在风挡玻璃上狠狠碰了一下,眼冒金花。

  随车司机没有来得及刹车,哐地一声撞到莫罗的车上。车内一片混乱。保镖们都不同程度地负了伤。

  安娜一挥手,4个人同时打开旅行包。转瞬间,乌亮的冲锋枪出现在他们手中。他们闪电般地向莫罗的汽车冲来。

  这一切发生得是那么突然,以至于最有经验并受过特殊训练的警官里奇都被惊得目瞪口呆。直到安娜冲到汽车跟前,他才伸手掏枪。迟了!

  安挪用枪托猛击风挡玻璃,玻璃哗啦啦地碎了。

  安娜端着冲锋枪对准前排座位乱扫。里奇和莫罗的司机全身被打得像马蜂窝一样,连叫都没叫一声就死去。

  随车的情形一点也不比这里好。4个保镖看见有人端枪冲过来,情知中伏,刚要拉开车门冲出去,一阵弹雨铺天盖地而来。3个保镖俱被打中要害,死在车里。最后一个身材比较壮实的保镖勉强能打开门冲到外面,踉跄数步,被一排更为猛烈的子弹打倒。

  从撞车到所有的保镖被击毙,只有几十秒钟。

  安娜拉开“菲亚特”的后门,用冲锋枪指着里面,喝道:“出来!”

  另外几个同伙也跑过来。他们以为莫罗一定会蜷缩在车尾瑟瑟发抖,没想到这位前总理却静静地、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宛如一尊大理石像。他那张溅满了司机和里奇的血的脸上没有一点表情。

  莫罗出来了,双手紧紧抓着公文包。面对恐怖分子黑黝黝的枪口,他故意把头昂得好高。

  “跟我们走!”安娜指指路旁的一辆警车。

  莫罗回首望了望司机和里奇的尸体,眼中含着一缕痛苦和悲凉,然后走向警车。

  然而,当莫罗来到警车旁,被人推搡着行将登车之际,他忽然把皮包扔在地上,用恳切的、哀求般的口吻说:

  “求求你们,放走我吧。”

  安娜厉声命令:“上去!”

  他顺从了。

  警车呼啸而去。

  有人打电话报警,无论如何也拨不出去电话线被割断了。几十分钟后,警察才赶到现场。

  三

  意大利举国震动,世界也被震动了。

  罗马戒严。全国戒严。警察倾巢出动,开始了空前规模的大搜捕。次日,政府又调来5万军队加入搜捕的行列。

  其实,莫罗并没有离开罗马,他所在的地点甚至距他被绑架的斯特里街不太远。安娜和伙伴们早在1年前就选好了这个地点,一座地下停车场的修理库。他们用了大半年时间在那里盖了一座隔音的密室。就在莫罗被绑架的当天,警察便对修理库进行过搜查,却没有发现密室,真是件天大的憾事!

  “红色旅”不断发表公告,不断提出要求,然而,所有这些,均遭到意大利政府的拒绝。

  接着,“红色旅”又发表了莫罗的亲笔信。莫罗以个人名义向政府呼吁:同“红色旅”谈判,释放库乔等人。不错,那是莫罗的手迹,但仍为政府所拒。理由很简单:这些信一定是莫罗在饱受折磨后被迫写的,甚至受了药物的影响,也未可知。

  依列娜也多方奔走,希望政府能同“红色旅”对话,拯救莫罗的生命,政府置之不理。

  她又来到天主教民主党总部,声泪俱下地对党的领袖们说:

  “为了你们这个党,莫罗献出了他毕生的精力,你们不能见死不救呀!”

  那些领袖大都是莫罗一手提拔的,与他私人感情极深,但这件事委实是他们力所不能及的。他们沉痛地说:“党的立场不能改变。我们绝不同恐怖分子对话。这样,即使莫罗遇害,亦等于意大利精神上的胜利。”

  至此,“红色旅”明白不可能以莫罗为人质要挟政府了,决定利用莫罗给政府以严重打击。

  四

  今天是莫罗住进这间与世隔绝的密室的第55天。

  密室虽小,设备却不差,澡堂、厕所、电视机、电冰箱,一应俱全。还有很多书籍,不过那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被“红色旅”称为“革命文学”的书籍。

  电视机里播放着正在阿根廷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实况。如果换一个环境,狂热的足球迷莫罗定会津津有味地观看,不吃饭、不睡觉都可以。现在他没这个兴趣了。

  “红色旅”在密室里设立了“人民法庭”,几乎每天都要对他进行“审判”。莫罗觉得这一切就像是小孩开玩笑一样,荒诞、无聊、甚至有点有趣,但他不得不聆听安娜等人对他的“指控”。起初,他根本不把这出闹剧当回事,姑妄听之嘛!莫罗从政30年,最大的本领就是忍耐力极强。他可以滴水不沾唇,从早到晚发表冗长的讲话;可以连续举行十几个小时的会议,这种“审判”算得了什么!同时,一个信念在支持着他:终究可以从这里出去。当他知道政府一再拒绝同“红色旅”对话以后,开始变得惴然起来。他的忍耐力也受到了影响。除了“审判”,“红色旅”还对他进行所谓的“疲劳轰炸”强迫他阅读“革命文学”和“红色旅”的“文献”:文件、大事纪、公告等等,还专门找来攻击他的书籍让他看。这一切,渐渐变成了一种精神折磨。

  安娜把这种手段叫做“心理战”。

  他们天天对莫罗“作战”,一共55天!

  “心理战”起了效果。从第10天开始,莫罗每晚都做恶梦。

  “红色旅”要求他给政府写信,重复他们的要求。他想拒绝,但求生的欲望很强烈。他写了。

  写毕,一个念头从心里掠过:政府会不会为了国家制度的尊严而抛弃我呢?

  他知道自己的想法有些自私。如果他们为了制度的尊严抛弃他,也无可非议。那种制度正是他用了毕生的心血来建立的啊。他不禁怅然。

  他写了一封又一封信,封封遭到拒绝。

  当他的第80封信遭到拒绝时,他彻底绝望了。他明白自己的一切都完结了生命和政治生命。

  他开始等待死亡的来临。

  五

  下午1点,安娜领着几个人来了。他们向莫罗宣读了“人民法庭”的判决:对前总理、资产阶级的代表莫罗的一切指控都成立,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莫罗凝注着安娜。安娜那张有着惊人的美丽的面孔上现出神圣、庄严的表情。莫罗觉得这样漂亮的姑娘是应当有恻隐之心的,可她恰恰连一点人性都没有!莫罗想起了她端着冲锋枪扫射的情景。

  唉,现在这些青年人!

  在这一刻里,莫罗心里平静极了,甚至轻舒了一口气。这一天终于来了。是否意味着折磨的结束?

  “你还有什么要求?”安娜问。

  莫罗想了想,说:

  “可否请一个神父来,为我做祈祷?”他声音沙哑。

  “完全可以。”

  不一会儿,一个蒙着眼睛的神父被领到这里,为他做祈祷。接着,安娜亲自替他理发。安娜的手那么柔软,可这是一双杀人的手。

  理完发,他开始洗澡,换衣服。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几个“红色旅”的成员就在一旁监视着他。他尽量使自己显得镇静、从容,但内心紊乱极了。他把袜子穿反了。

  他换上了被绑架时穿的衣服:白底蓝条衬衣、瑞士毛衣和浅蓝色的外套,并结上那条有白色图案的领带。这衣服又令他想起妻子。离家那天,衣服是妻子为他挑选的。

  他想她,不可抑止地想她。他力图不那样做,却办不到。他终于认识到,自己一生致力于政治,可并未练就一副铁石心肠,在这个最需要坚定的时刻,控制不了意志。

  他想到了依列娜在庭院里种的那些蕃茄和辣椒。如今它们长势怎样?那全是他喜爱吃的东西,今后再也不可能吃到了。他心里一酸,眼湿了。

  晚餐是极其丰盛的。这是名副其实“最后的晚餐”。他一点也吃不下去。

  安娜说:“给你服一点镇静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