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十年精华-第7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5岁。查理斯·林德柏格首次单独不停地飞越了大西洋。

  28岁。比利·珍尼成为第一名职业网球女运动员。

  35岁。著名音乐家莫扎特由于心脏病,离开人间。

  39岁。钢琴家肖邦死于肺结核。

  40岁。有人说是“中年”的开始。然而,芭蕾舞蹈家玛戈特·芳廷42岁才开始与芭蕾舞著名男演员鲁道夫·纳勒耶夫合作同登舞台。

  43岁。约翰肯尼迪当选为美国最年轻的总统。

  50岁。亨利·福特采用“流水装配线”,首次实现了汽车价格低廉的大规模生产。

  53岁。玛格丽特·撒切尔成为英国第一任女首相。

  64岁。弗朗西斯·奇切斯特独自乘53英尺长的游艇周游世界。

  65岁。丘吉尔首次成为英国首相,开始与希特勒作划时代的斗争。

  75岁。加利福尼亚的埃德·迪拉诺用33天半的时间,骑自行车3100英里,前往马萨诸塞州沃尔塞斯特参加他的大学50周年校庆。

  76岁。红衣主教安吉洛·龙卡利成为约翰23世教皇,于5年内进行了重要改革,为罗马天主教廷开创了新纪元。

  80岁。摩西“奶奶”(安娜·玛丽·罗伯逊)在她75岁以后开始作画,80岁举行了首次女画家个人画展。

  81岁。本杰明·富兰克林巧妙地协调了议会众代表的分歧意见,使美国宪法得以通过。

  84岁。丘吉尔二任首相告退,回到下议院,又一次获得议会选举,并展出他的画作。

  88岁。大提琴家帕布罗·卡萨尔斯照常举行音乐会。96岁逝世。

  100岁。美国黑人早期爵士音乐的钢琴演奏家兼作曲家尤比·布莱克1983年逝世,他在去世前5天过生日时说:“如果我早知道我能活这么长,我一定会更好地保养自己。”

Number:3664

Title:中国公学十八年级毕业赠言

作者:胡适

出处《读者》:总第49期

Provenance:

Date:

Nation:

Translator: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有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掉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须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十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三千六百多页书;三十年读十一万页书。

  诸位,十一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半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要看你们十年之后成什么器。

  十八,六,廿五

Number:3665

Title:从待业到“最佳”

作者:曾利明

出处《读者》:总第49期

Provenance:新闻与成才

Date:1985。3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是命运女神的钟爱?还是天赋之灵的馈赠?

  香港《快报》记者曾慧燕一个温文尔雅、秀丽端庄的姑娘,在1984年5月10日香港报业公会举办的“1983年度最佳记者比赛”中,竟夺得三项“最佳记者”的金牌。

  这位连中三元的姑娘,年仅27岁。1978年除夕,她还在广东省吴川县城“待业”呢!从“待业青年”到“最佳记者”之间的道路,应该说是漫长的,而她只用了四年。

  她生不逢时,来到人间不到两个月就成了“右派”的女儿。在澳大利亚长大的妈妈,当时无法理解转眼间变成“人民罪人”的丈夫,被迫分道扬镳,移居香港。失去了母爱的小慧燕只好离开广州回到老家湛江吴川县梅佳镇,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她经历坎坷。小学毕业时,正值“文化大革命”的高潮,全县城的中学都对这个“右派”的女儿关上了大门。她跑遍了县里的所有有关部门,直到第二年才以社会青年的身分挤进县城中学。1975年,她读完高中。因祖父母膝下无人,被留城待业。1978年恢复高考,给她带来希望。她满怀信心参加了考试,成绩也超过了录取线,但父亲的“帽子”,又使她名落孙山。移居香港的母亲一直孑然一身,盼望与女儿团聚,为女儿办理了来港探亲的手续。1979年元旦,曾慧燕来到了母亲的身边。

  新的生活环境对曾慧燕来说是陌生的,也是不利的。香港人虽然不受“政治运动”的冲击,却要受着金钱的控制,人与人之间的亲疏远近是以钱袋的重量为依据的。她与母亲相依相守,既无背景后台,又无产业资本。为了生活,也是为了适应环境,她到一家电子工厂做了装配工。香港人对内地来的人抱有严重的偏见,作为从内地来的“打工仔”,她当然少看不了人家的白眼。

  然而,这并没能使她消沉。她白天上工,晚上自修英语,并开始利用工余时间写些杂感式的小文章,试着向报纸投稿。她的第一篇文章是在香港《明报》“大家谈”专栏上刊出的,这对她鼓舞很大。从此,署名曾慧燕的文章便经常出现在报端。

  1980年,香港《中报》刊出招聘广告,她抱着试一下的心情将自己的经历和发表过的文章寄给《中报》。这成为她走入新闻圈的第一步。她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说:“到《中报》上班的第一天,老板给两份工作让我挑选:一是资料员,一是校对。我认为校对工作对我今后的事业会有好处,通过这项工作,我可以掌握在内地所不熟悉的知识。”校对是香港报馆中地位最低的工作,工资也比资料员少300元。曾慧燕选择了校对。

  在校对的同时,《中报》为她和她的另一位同事开辟了一个名为《大城小景》的专栏,让她们每天撰写一篇短文。每天500字的专栏稿,磨炼了她的笔锋,活跃了她的思想,为她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香港的报馆没有“铁饭碗”,你乐意在这家干就干,不乐意可以走;同时你也随时都有被解雇的危险。正当曾慧燕的工作渐入佳境时,《香港日报》创刊。经《中报》老板推荐,她转入《香港日报》做了正式记者。履职后接受的第一个任务,是调查内地外流人才在港的情况。编辑部要求她每天采访一人,写成千字左右的文章并配上照片,由《乡情版》刊出。这对她这个初出茅庐的记者来说,无疑是一次考验,曾慧燕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她采访了100人,并将其中30人的材料编辑成《外流人才列传》(第一集)一书在港出版。这不仅在香港读者中引起了轰动,而且引起了内地有关部门的重视。曾慧燕也因此而成名。

  曾慧燕在回顾这段工作时,充满感情地说:我也是从内地来的,每次采访都谈得亲切融洽;那一百多天的采访所得,使我受惠终生。

  就在曾慧燕春风得意的时候,《香港日报》突然倒闭,原定续出的《外流人才列传》第二、三集胎死腹中。她只得改换门庭,投奔到香港《新报》做经济版记者。经济新闻离不开“地产”、“股票”、“行情”。而她当时对一些基本的经济学名词都不大懂,对香港的经济界人士不熟,地形也不熟,困难是可以想见的,但她虚心向同行们请教,边学边干。来到《新报》不满三个月,就赢得报馆的赞许和褒奖,同时也招致了不少同事的嫉妒和排挤“认为我抢了他们的饭碗!”

  1982年初,香港《快报》招聘三名记者。参加应聘的七个人中,除了曾慧燕,其他六人都是专攻新闻专业的名牌大学毕业生。为了离开让人不愉快的《新报》,她硬着头皮上考场,并考中了。

  《快报》在用人方面也堪称“不拘一格、放手使用”。1982年4月,中国民航的一架客机在广西失事,机上有不少港澳同胞罹难,海内外读者极为关注。香港一些大报纷纷派资深的骨干记者赴现场采访,而《快报》却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曾慧燕。她单枪匹马往返桂林与广州,进行穿梭式的采访。在空难现场被严密封锁、无法进入的情况下,她积极进行外围报道,主动追寻一切有关线索,采访了一切与空难有关的港澳读者所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获得了极大成功。此后,《快报》又将“中英香港问题谈判”、“全国政协、全国人大会议”、“广东三水沉船事件”等重大采访任务委派给她。这一次次的采访,如一块块阶石,为她攀登上“最佳记者”的宝座铺平了道路。

Number:3666

Title:双重间谍之死

作者:张小川天佑

出处《读者》:总第49期

Provenance:新观察

Date:1984。20

Nation:中国

Translator:

  一

  1983年6月17日上午8时许,莫斯科列宁大街外国人公寓大楼旁的通道上,发现了一具死尸。12层的一扇玻璃窗敞开着,似乎此人是跳楼自杀。

  紧接着,一辆救护车鸣笛疾驶而来。警方封锁了现场,救护人员很快将尸体搬上车。不久,苏联官方公布调查结论:死者丹尼斯·斯金纳,54岁,英国米兰银行驻莫斯科办事处首席代表。1968年来苏,1975年回国一年,之后再次来苏,任职迄今。斯金纳之死“非犯罪活动所致”。

  6月24日,英国大使馆抗议苏方未通知英国使馆就进行了初步验尸。当天,在英国使馆派一名大夫在场的情况下,对斯金纳的尸体再一次进行了全面检验。随后,英方把斯金纳的尸体运回伦敦。

  7月初,英方组织了一个6人调查组,其中包括验尸官、病理学家等。然而,由于得不到苏方合作,致使调查难以顺利进行。英方等待未果,只得在证据不全的情况下公布调查结论:死者生前受到撞击,体内有溢血现象,身上有多处伤迹。斯金纳之死“不是自杀,而是他杀”。

  然而事有蹊跷。英方悄悄地将斯金纳的遗体交给英罗兰兄弟殡仪馆,要求他们将遗体秘密埋葬,并不得向外界泄露埋葬地点。之后,又叮嘱米兰银行不得再谈论斯金纳之死。

  斯金纳到底是什么人?英方此举用意何在?事情还得从头说起。

  二

  1964年,斯金纳受雇于英国有名的国际电子计算机有限公司工作。1968年,出任驻莫斯科办事处主任。公司办事处开张经营后,苏方为他配了一位女秘书。此人名叫柳德米拉,时年24岁,已是位有夫之妇。从这以后,斯金纳与柳德米拉眉来眼去,关系渐趋暧昧。1970年,斯金纳与其妻离婚,并于4月离开莫斯科短期回国。同时,柳德米拉也与丈夫分道扬镳。二人的关系已难掩众人耳目。

  一双用意阴险的眼睛悄悄地盯住了柳德米拉。

  克格勃早已注意到斯金纳,认为下手的机会已经成熟。他们找到柳德米拉,告诉她说她的父母已知道他俩的关系,此事已非秘密,以此胁迫柳德米拉听从克格勃指令,诱逼斯金纳入彀。柳德米拉对此颇不情愿,又不敢违抗克格勃的要求。

  于是,柳德米拉约斯金纳回莫斯科见面。

  那是在莫斯科郊外一处僻静的河畔。柳德米拉故意把话题扯到克格勃身上,然后对斯金纳讲了事情的经过,说完,柳德米拉建议说:

  “咱们公开吵场架算了,免得人家飞短流长,说咱们要结婚了。要不,你就回英国去,这样也就不会有什么麻烦了。”

  斯金纳听了却淡然一笑,说:“没关系,我挺乐意跟他们谈谈。”

  柳德米拉听到此话顿觉意外,然而,更出乎她意料的事还在后面。斯金纳淡淡地说了一阵之后,突然说:“我可以用一种办法帮苏联从国外搞到大功率电子计算机。”

  于是,斯金纳便与克格勃官员阿列克取得了联系。没想到两人一拍即合。从此,斯金纳对克格勃唯命是从,尽效犬马之劳。1973年,斯金纳与柳德米拉结婚,终成月下之盟。

  三

  斯金纳在莫斯科任职多年,讲得一口流利的俄语。他按时与阿列克联系,博得了克格勃的信任。他经常乘工作之便走访克里姆林宫,接近苏联的部长和其他高级官员,在莫斯科官场左右逢源,成为颇受欢迎、颇受尊敬的人物。苏方甚至给他长期有效的签证,允许自由来往于莫斯科与伦敦之间。象他这样的厚遇,使其他西方商人望尘莫及。

  另一方面,由于斯金纳在莫斯科把公司的业务开展得卓有成效,国内的大亨们对他也备加宠爱。1974年底,英国政府为表彰他在工作中的成绩,特授予帝国勋章。不久,英国著名银行米兰银行“相中”这个“奇才”,对他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培训,然后任命他为驻莫斯科首席代表。斯金纳摇身一变,俨然成了一个“银行家”。

  然而,事情开始复杂起来。斯金纳此次返苏任职时柳德米拉未曾同行。他已将她安排到伦敦北区哈罗地方住下。起初克格勃没有在意。1978年,柳德米拉带着孩子回到莫斯科与他团聚。1981年,斯金纳利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征得阿列克同意后,又把妻小送回伦敦,使他们永远定居在英国。阿列克则为此受到克格勃机关的纪律处分。

  克格勃开始怀疑斯金纳可能要洗手不干。阿列克一再向斯金纳施加压力。要他把妻子弄回苏联。而斯金纳则一再叮嘱柳德米拉不要回苏联。显然,斯金纳已在“料理后事”。至此,克格勃不得不转而对他采取强硬手段,威胁要对他下手。斯金纳觉得大势不妙,他心情沉重,经常神情紧张、举止失常。他向苏方提出要回伦敦处理商务,想借此逃出虎口,可是阿列克威胁斯金纳说:“你的家无论在哪儿都休想安宁。”

  6月14日深夜,他给住在伦敦的柳德米拉打了最后一次长途电话,告诉对方最近要回伦敦。斯金纳说:“我会很快出现在你面前,比你想得还快。下两周内回家。再见!亲爱的,很快会见到你。”谁知,克格勃窃听了全部通话内容。

  6月15日,斯金纳神情紧张,不敢出楼。白天他用便笺写了封短信,悄悄地敲开同楼邻居凯恩家的房门。凯恩上班去了,只有他夫人在家,斯把手指放在嘴边,示意她不要出声,请她赶紧把这封信转交英国使馆。凯恩夫人立即到她丈夫办公地点英国兰克…塞罗克斯公司驻莫斯科办公处。凯恩接信后即驱车前往使馆,当面把信交给了使馆负责安全事务的一等秘书约翰·伯内特。

  两小时之后,在伯内特的安排下,斯金纳坐车到了英国使馆,伯内特为安全起见,又把他送到莫斯科市郊的使馆乡间别墅。

  6月16日清晨,斯金纳又被带回大使馆,在一间密室里,同副大使戴维·拉特福德和伯内特进行了长达五小时的谈话。斯金纳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和盘托出。

  四

  斯金纳是英国情报机关M16打入克格勃的间谍,十几年来,他骗取了克格勃的信任,以此为掩护,刺探苏联的情报。近来,克格勃似乎已察觉了他M16的身份。他说,英国安全机构里有内奸。他计划三天内返回伦敦,但是担心克格勃在他登机之前下手。他要求使馆把他藏起来,躲一个时期。

  伯内特和拉特福德对斯金纳的安全表示担心,但认为躲起来也无济于事,还是让他按原订计划于6月20日飞回伦敦去。

  第二天,6月17日,斯金纳暴死在公寓楼外的通道上。斯金纳死前三小时曾不顾被窃听的危险打电话告诉拉特福德:他们给我的罪名已定,是从事间谍活动。

  斯金纳之死,说明克格勃已掌握了他的真实身份,同时也证明斯金纳的情报是可靠的。那么叛徒是谁呢?英国情报机关迅即采用各种特殊手段进行了全面的侦破工作。很快,焦点集中在M15K部苏联处处长迈克尔·贝坦尼身上。

  贝坦尼,34岁。1975年被招募到M15工作。七年后,被提升到该局(M15即军情五局)六个部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