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盾与剑 作者:[苏] 瓦季姆·科热夫尼柯夫-第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是一个英国人。”
  “我们是德国人。”
  “你们是法西斯。”
  “你们是民主派。”
  “我不愿和您讨论我国人民内部的事情。。”
  “如果有人长期用你们的内做带血的煎肉排,您也会因为这种肉排是英国人的肉做的而称它是最上等的吗?”
  “听着,”道格拉斯恼了,“我讨厌跟您用舌头。把您的那帮特工都叫进来吧。”
  “用不着您来指点我,”魏斯说。“您暂时还能坐在这张舒适的安乐椅上,应该为此感到高兴。”
  “是的,听说你们让囚犯坐在香槟酒瓶子上,就象从前亚洲人把俘虏插在木橛子上一样。”
  “您可以提出请求:用英国威士忌酒瓶子代替法国香槟酒瓶子。”
  “干吗拖延时间?您要我干什么?!”道格拉斯气愤地嚷道。
  “我要知道,您到这儿来的目的是什么,”魏斯说。“让我们心平气和地谈一谈吧。”他把一支雪茄塞在道格拉斯嘴里,揿燃打火机。停了一会儿,魏斯说:“在您拉我入伙的时候——我发现您使用的方法太陈旧——事情说明白了:您是对奥斯威辛某化工厂新型合成产品的技术资料很感兴趣。是这样吗?”
  “是的,我接受了一道严格的指令:在此地仅仅获取技术资料,不得从事任何别的活动。”
  “这可是一次复杂的行动,贵国政府要付出不少代价。”
  “看样子,值得。至于我个人,如果能搞到‘法本’的资料,就给我一大笔钱。就是这么回事,您明白了?”
  一阵短暂的沉默过后,道格拉斯难过地说:“我还从来没陷入过这样的窘境。唉,要是能一枪把您打死,平生这一段可悲的遭遇就没有见证人了。”
  “您这么爱虚荣吗?”
  “我是个专业人员,有自己的荣誉观。”
  “为了保全一个间谍的好名声,就不惜杀人吗?”
  “干吗说得这么难听呢?不过是扫除障碍而已。”他问魏斯:“您显然不是一个人来的吧?”
  “当然不是。我采取了某些措施,使您觉得同我在一起非常安全。”
  “您不认为最好是把我干掉吗?”
  “看您说的!”魏斯的语气中带有责备的意味。“难道能这样疑神疑鬼吗?”他提出;“既然您这么神经过敏,我们就此分手吧。”
  道格拉斯犹豫起来:“您就这样同我分手吗?”
  “看来您在这里干,倒不是为了损害我们德国人,而是在替本国一些公司谋利益,因为它们对德国的发明专利权感兴趣。您对我们没有什么害处。但是我也许还会用得着您。现在坐好,我给您去手铐,不许乱动。记住,您是在我手心里。”
  一分钟后,魏斯带上门,走了。
  魏斯第二天听说:施密特先生突然离开了华沙,大概公司有急事把他召回去了。
第四十七章
 
  最近埃莉扎的气色很不好,她面容憔悴,人瘦多了。每天晚上有两场演出,她的体力消耗很大。
  她跟魏斯谈起祖鲍夫时,只讲一些与工作直接有关的情况。看她说话时那种矜持的态度和脸上忧郁的神情,魏斯知道,祖鲍夫遵照她的指示与布丽基达建立的关系现在使她内心很痛苦。
  祖鲍夫离开了夜酒店,就失去了演员免服兵役的权利。关于这项权利,戈培尔曾在一份通告里说:“演员的使命就是维持人民的良好情绪。”布丽基达通过熟人关系,使祖鲍夫在希特勒青年团组织里当上一名体训视察员。最近他正想搞一次较大的行动。
  祖鲍夫向埃莉扎诉苦,说布丽基达嫉妒心大重。
  晚上他常常外出,和自己的新同志——五个波兰人,一个德侨。两个斯洛伐克人和一个匈牙利人,用他的话说,是一个国际团体——一起去呼吸某种“很不新鲜的空气”。他们所到之处,燃料基地烈焰冲天,弹药仓库硝烟滚滚,枪炮之声不绝于耳……那里的空气是不大好闻的。
  天亮前他回到家里,布丽基达总是彻夜不眠、惴惴不安地等着他,并且用醋意十足的目光在他脸上寻找口红的印迹,又闻闻他那满是灰尘的衣服,唯恐上面有别人的香水气味。
  这种毫不掩饰的吃醋倒没有让祖鲍夫怎么苦恼,甚至使他的男性自尊心得到某些满足。
  祖鲍夫认为埃莉扎的德语比自己强,同她见面时,常常从她说的话中吸取一些陌生的词语,反复学说,牢牢记住。他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德语课使埃莉扎很痛苦。
  有一回埃莉扎轻蔑地谈到了他的德国女人,他就反驳道:“不,她毕竟不坏。她那上校老头子倒是个地道的坏蛋,把她当成洋娃娃,还逼她干种种下流事。”
  “别说了!”埃莉扎央求了一句。“我不要听这个!”
  “为什么?你应该详细了解她们那班人,”祖鲍夫分辩道。“其实布丽基达是很好的……她没读完中学就糊里糊涂被嫁出去。有时候我真可怜她。”
  “你看看!”埃莉扎愤愤地说。“你快要成为一个女法西斯的模范丈夫了。”
  “她不是女法西斯,她是个善良而有些不幸的女人。不过,现在她好象很幸福。”他夸口道:“我甚至相信;要是她最近再次守寡,那她会打心里感到悲痛的。”
  “这么说,她爱你?”
  “问题就在这儿。我自己也没料到,”祖鲍夫耸耸他那强壮的肩膀,脸上的表情有些茫然。
  “看来,你在她那儿完全资产阶级化了。”埃莉扎怒冲冲地说。“她会把你养成一身老爷气的。”
  “啊不,她是个挺好的女人,”祖鲍夫顶了她一句。“只是有些时运不济。她也不是什么破烂货。她对我说:‘咱俩逃到瑞士去,远离人世,到深山里住一间茅屋……”
  “跟心上人在一起,住窝棚也是天堂,”埃莉扎气忿地打断他。
  祖鲍夫若有所思地说:“的确,现在我对她似乎有了好感。你明白吗,最近我发现,她时常背着我哭。出了什么事呢?我想:糟了,准是把我出卖了。我一再追问,她才说出来。她跪在地上请求我饶恕。说也可笑,原来,她的某个先辈的曾祖母不是雅利安人。她承认,这件事她在忏悔的时候也没说过。”
  “你想说,她对你特别信任吗?”
  “是的,她是讲原则的女人,不愿欺骗我。她以为我是个纯粹、标准的雅利安人。”
  “这与你有何相于?”
  “我是她丈夫,自然涉及到今后的事情,没有什么奇怪。”
  “你爱上她了吗?”
  “你不应该这么讲,”祖鲍夫说。“第一,是你自己命令我这样做的。第二,我再说一遍,我对她是真心诚意的。第三,由于我处境安全,目前可以更加积极地行动。和我一起的那个匈牙利人安塔尔·希蒙,从前在贝奇干过矿工,我们对奥斯威辛近郊的富尔斯腾格鲁宾废矿井制定了一个行动计划。那里藏有‘法本’最需要的原料。有的井可以利用洪水淹掉,有的井可以炸毁。”
  “夜间你们还单枪匹马地搞惩罚行动吗?”
  “捷克人扬·希什卡是出色的狙击手。”
  “你呢?”
  祖鲍夫冷笑一声:“体育竞技,略知一二。不久前在妇女竟技俱乐部作了一场表演。有个盖世太保党卫队二级下士,曾获慕尼黑自由式摔交冠军,你知道他吗?你瞧,我从肩上一下子把他摔倒在地,弄得他一条腿骨折,住进了医院。我给他妻子寄了一笔钱,想用这种人道行为博得地方公众的好感。”
  “空中炸毁轰炸机的事怎么样?”
  “这事我没有参加。魏斯从他们学校的什么专家那里搞到一些安 ,一经震动就会爆炸。另外,我的那位德国同志是汽车场的司机,他把一箱雷管运进了车库。就这些。你知道,我们的办法不会让希特勒的那些好飞行员太吃亏。有些人甚至可以顺利地跳伞着陆,由苏联给饭吃,等到战争结束。”
  埃莉扎突然问道:“你什么时候也想到我吗?我总算是你的朋友,而且,在这儿过得并不快乐。”
  祖鲍夫低下头,勉强地嘟哝道:“尽量不去想……”
  “为什么?”
  “我也没法让你过得轻松些。”
  “可是我想到你,”埃莉扎不客气地说,“而且想得很多。”
  “这是何苦,”祖鲍夫说。“现在我会谨慎从事了。再说我在这儿有了个保险的家……”
  “和心爱的德国女人在一起……”
  祖鲍夫抬头望着埃莉扎的眼睛,正色说道:“对我来说,她是个人。不瞒你说,有许多事我还得感谢她。”
  “可不是吗!”埃莉扎冷冷一笑。“她整夜不合眼,要等到她的情人回家以后,向她说一些从我这儿学去的甜言蜜语呢。”
  “那有什么?”祖鲍夫说。“这些词句都挺好,挺诚恳的。”
  “算了,”埃莉扎站起来,命令道:“你走吧!以后没有紧急情况别来找我。”
  “可是我毕竟有些想你……”祖鲍夫用央求的口气说。
  “你知道,长时间见不到苏联人多难受啊!老没见你,我人都瘦了。”
  “这看得出来!”埃莉扎没好气地说。她冷淡地握握祖鲍夫的手,叮嘱了一句:“你还是要多保重。随后又小声说:“也免得你太太第二次守寡。”
  祖鲍夫走了。他感到莫名其妙;埃莉扎的态度近来为何这样古怪—一说话带刺,满腹委屈,好象还有什么难言的苦衷。
  他对埃莉扎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因为埃莉扎曾冒着生命危险使他逃脱了盖世太保的追捕,后来又安排他在夜酒店同自己搭档演出。和一个年青女子交往而只限于敬爱她的嘉言 行——这可不符合祖鲍夫的性格。因此,每逢他们排练技巧节目,埃莉扎腾空旋转,祖鲍夫在下抛接,他总是不大想把她从怀里放开。有一回,埃莉扎为此打了他一个嘴巴。他只好说,他服从这使人清醒的一巴掌,仅仅是由于她的职位比他高,而他必须毫无怨言地遵守军队中的上下级关系。尽管这种对待下级的行为在苏联军队中会受到严惩,但此时此刻他俩是在敌国境内,这么做也就无可非议了。
  布丽基达亡夫的熟人常来拜访她。他们当中有些人担任的职务为收集情报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可惜祖鲍夫不大健谈,不会在交谈中巧妙地涉及我方情报部门感兴趣的问题。有个从东线回来的师长,富尔斯特上校,过去是国防军军官,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他用短短数语,非常郑重地评论了俄国士兵的惊人顽强和苏联军官的镇定无畏。祖鲍夫听了,好不容易才掩饰住自己的满心欢喜。上校说,俄国有一种新式武器,用女人的名字命名,叫“卡秋莎”,这是一种可怕的毁灭性武器。拿德国的火焰喷射器同苏联的“卡秋莎”相比,就等于用汽油打火机去比铝热烧夷弹。
  上校甚至讽刺说,德军总参谋部谎报军情,大肆渲染俄国人在苏芬战争中如何失利,绝口不提他们突破不亚于马奇诺防线的马涅尔盖姆防线所取得的战果。他主张把未能及时探明敌方虚实的卡纳里斯海军上将和他那班无能的谍报人员统统吊死在勃兰登堡门上。
  富尔斯特顺便提到,由于苏联舰队及时接到了一号战备命令,德国海空军在战争第一日向它发动的突袭未能奏效。
  “由于上述这些原因,我认为,”富尔斯特作出了结论,“同俄国的战争将是一场持久战。这就要求我们的将军们保持极大的镇定,要求全民族作出最大的自我牺牲。”
  祖鲍夫立即兴高采烈地提议为上校的健康干杯,结果倒把上校弄得有点不好意思。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一师人马在叶尔尼亚地区几乎全军覆没,他还能受到人家如此的尊敬。
  富尔斯特望着斟满酒的亮晶晶的杯子,忧愁地说:“在第聂伯河的索洛维约夫斯克渡口区,苏军一个高炮连长竟用高射炮打我的坦克分队。我方损失严重。我遇到了某些困难。但是我认为,把这件令人难堪的怪事报告给集团军司令冯·博克元帅是不怎么合适的。后来在通往图拉的要冲地带,俄国高射炮使那个暴发户、元首的宠儿、坦克大王古德里安所受的损失要大得多,我才得到一点安慰。拿我的损失和古德里安出的丑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他自我慰藉地说:“但愿德国的兵器天才比俄国的兵器设计家更胜一筹。要是我们的‘豹式’、‘虎式’坦克同它们带有浪漫色彩的名字相符的话,准能把俄国军队打个落花流水,象马戏场的出笼猛兽去撕咬那些吓破了胆的观众一样。至少,我们都坚信会有这种效果。”
  “您见过这些新式坦克吗?”祖鲍夫问。
  “噢,没有。这些坦克的生产和试验都绝对保密。”
  由于布丽基达的努力,祖鲍夫又在帝国部长托德博士属下的一个建筑机构里谋到了新差事。现在祖鲍夫领导着一支准军事部队。它的成员是在德军各种建筑工地上服劳役的德国公民。祖鲍夫见机行事,很快就在这个机构里站稳了脚跟。
  非常意外的是,他发现自己是个精明强于,目光远大,富有经营才干的人。例如,当地的盖世太保头子、党卫队头子以及帝国特派员之流,为了在私邸修建宽敞舒适的避弹室,每每私下请求拨给上等水泥和钢材,对此祖鲍夫总是一口答应,照发不误。然后,他让这些人证明上述前线紧缺材料由于铁路运输事故而无法运达,或者索性换成不适于造防御工事的次等品。
  魏斯夸奖他工作有起色,有成效。祖鲍夫叹了口气说:“我不过是改行做生意罢了。原先以为,德国人在这种事情上一定是井井有条,哪目清楚,纪律严明。可实际上怎么样呢?他们把没藏好的东西全偷走了。这帮骗子!”
  “你可不要拒绝受礼,”魏斯一本正经地说。
  “你在教我受贿吗?”
  “正是,这才符合你的身份,别人才尊重你。”
  “受贿才尊重吗?”
  “不光是受贿,”魏斯尽量把口气放温和些,“你要时时想着巩固自己的威望,不要因小失大。”
  祖鲍夫把一直不好意思地屈着的两个指头伸出来,上面戴着两只钻戒。他难为情地说:“看我搞到了什么地步?”
  魏斯查看着戒指,警告他说:“当心人家把假货塞给你。这儿的人可不大喜欢傻瓜。记住,再有人送戒指的话,你就朝钻石上滴一滴水,水珠散碎了,就是假的。最好的办法是在酸溶液里浸泡一会,钻石不失去光泽就是真的。在这个社会里,一个对宝石内行的人,要比满腹经纶的书呆子更受人尊敬。”
  “我要这些钻石有什么用!”祖鲍夫愤怒地说。
  “别说傻话!”魏斯发火了。“用这样一枚钻石可以在集中营里换个活人,甚至还不止换一个呢。”
第四十八章
 
  现在,亚历山大·别洛夫已完全彻底地变成了军事情报局军官约翰·魏斯。他已习惯于用深得德国谍报机关上级长官信任的那个约翰·魏斯的方式去思想和行动。他不仅忠于职守,而且富于创见——后一种品质在德国军官中并不多见——因而赢得了上司级的器重。慢慢地,约翰·魏斯获得了善于完成最棘手、最严格的任务的好名声,同时他又始终是那样谦逊和无私,并对下达任务的人表现出绝对的忠诚。
  魏斯并没看错,兰斯道夫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物,要博得他的好感并不容易,得多费一番功夫才行。
  从前魏斯对兰斯道夫的论断只是唯唯诺诺,如今他却冒险发表一些不同的见解,当然是很有分寸的。
  比如,魏斯婉转但很坚决地向兰斯道夫表示,军事情报局的工作在东线失利,并不是因为选派间谍不够仔细及训练上有所疏忽。
  根本的原因是形势,不久前红军的胜利使占领区和后方的苏联居民兴高采烈,欢欣鼓舞,而党卫队、盖世太保和德国军队的所作所为又引起他们极端仇视,其结果是,实际上所有俄国人都好象成了苏联反间谍机关的志愿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德国谍报机关最优秀的特工也难免失败。这倒不是因为他们训练得不够充分。他们就象突然置身于另一个星球的居民之中,风俗习惯都不一样,显得格格不入。
  魏斯举出一个叫拜因的间谍作为例子,讲了他不久前的一段遭遇。
  这是一个很有经验的间谍,三十年代就打进了科隆的一个共产主义组织。为了潜入苏联后方,他经过了长期严格的训练。拜因在一家高级医院里吃一种特别的伙食,身体急剧消瘦,变得活象一个囚犯。在集中营里他的体重又减了约十八公斤,然后在局部麻醉下鞭挞他的身体,留下受刑的证据。
  后来专门为他组织了一次集体越狱,他随集中营的囚犯顺利抵达了苏军驻地。拜因伪称受德国地下组织的委托,建议苏军指挥部伪造一些食品供应卡空投到德国,以破坏居民的定量供应,制造饥饿。他这项建议引起了怀疑。随后,苏联反间谍机关断定拜因是德国间谍。
  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