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每天学点中医养生-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吸、呕吐、肠鸣和病气等,医生是通过这些声音的异样来确诊病情的。
    人体发出声音,是口、舌、齿、唇、鼻、喉、会厌以及肺等器官协调工作的结果,健康人的声音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发音自然、音调和畅、刚柔相济。表示人体气血充盈,发声器官和脏腑功能正常。其中又因性别、年龄、体质、情绪的不同,在发出的声音上也存在差异。
    比如男性的声音较粗而低沉,女性的声音较细而清脆,儿童的声音尖利,老人的声音浑厚,瘦弱的人声音轻细,强壮的人声音高昂;喜悦时发出的声音轻快而舒畅;发怒时声音严厉而重,悲哀时声音凄惨而断续,畏惧时声音轻微而颤抖,喜爱时声音温柔而和缓等。
    1声音
    正常的声音自然、音调和谐、语言表达清楚。
    病变声音
    (1)嘶哑:包括声嘶和失音,声嘶是嗓子干涩发音困难,失音是完全不能发音。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寒热相交伤肺所致。
    (2)鼾声:如昏睡不醒、鼾声不断,多因神志昏迷、气道不利及睡姿不当所致。多见热入心包或中风入脏之危证。
    (3)呻吟:身有痛处或胀满时,口中发出哼哼声。多为头痛、胸痛、腹痛、齿痛。
    (4)喷嚏:喷嚏是由肺气上冲所致,外感风寒多见此证。外邪入表日久不愈,忽有喷嚏者,为病愈之兆。
    (5)惊呼:突然发出惊呼声,多为剧痛或惊恐所致。
    (6)呵欠:张口吸气,微有响声,多为体虚阴盛阳衰之故。
    2语言
    心主神明,心病则语言错乱。
    (1)语言蹇涩:说话不流利、含糊不清、缓慢、词不达意,多见于中风后遗症或热病后期。
    (2)谵语: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多为实证。
    (3)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语言不连续、声音低弱,多为虚证。
    (4)独语:自言自语、喃喃不休,多见于急性热病,或老年人久病心血亏虚。
    (5)错语:病人语言颠倒、错乱,自知说错不能自主,多为心气不足或痰浊、瘀血、气滞阻碍心窍所致。
    (6)狂言:声嘶力竭、语言快、声音高、骂人或狂言,多见于痰火扰心的狂症。
    3呼吸
    呼吸与肺肾等脏器有关,通过呼吸变化可推测脏腑的虚实。
    (1)喘:呼吸困难,短促急迫,甚者不能平卧。喘分虚实。实喘发作急,一般为形体壮实,脉实有力,多属肺有实热,痰饮内停。虚喘发病缓慢,吸少呼多,一般为形体虚弱者脉虚无力,属肺肾虚损或心阴气虚。
    (2)哮:呼吸急促伴有喘;喉中痰鸣似哨声,反复发作。多因痰饮又外感风寒所致。久居寒湿地区,或食过多酸咸生冷也可诱发哮。临床上哮与喘常同时出现。
    (3)短气:呼吸气急而短、气短而渴、四肢关节痛属实证;气短无力、小便不利,则属虚证。
    4咳嗽
    咳嗽发生与肺脏关系密切。
    (1)咳声重浊:痰色清白,鼻塞不通,多因外感风寒。
    (2)咳有痰声:痰多易咳出,多为寒咳,因痰湿阻肺,肺失宣降。
    (3)咳声如犬吠:声如犬吠伴有音哑,多为白喉症。因肺肾阴虚,疫毒攻喉。


天44天ZN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中医看病之“闻”(2)

    (4)阵发性咳嗽:咳声不断且咳后有鸡鸣样回声,甚则咳血。称为顿咳、百日咳。因风邪与痰热搏结所致。
    5呕吐
    胃中食物、痰、水液冲出口的一种表现。
    (1)呕吐声音微弱,吐势缓慢,吐物以清痰水:多为虚证、寒症。
    (2)呕吐声音宏大,吐物痰黏黄,或酸苦:多属实证。
    (3)呕吐酸腐:多因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食滞胃中所致。
    6肠鸣
    腹中鸣响。
    (1)肠鸣在胃部:如囊中水,振动有声,行走时以手按之,为痰饮阻滞。
    (2)肠鸣在腹部:吃东西就会缓和,受寒或饥饿加重,多因久病不愈或过食生冷或腹部受寒,是胃肠气机不和所致。
    二、人体对声音到底有什么影响
    一种声音一般都具有四个属性,那就是音调、音质、音强和音量。声音的任何一个属性的变化,都和体内的物质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就分别来看看人体的各种物质对声音到底有什么影响。
    1音调
    音调高则声音清脆、尖细,音调低则声音粗大、低沉。一般认为,音调的高低和人体声带的形质有直接关系。声带长、松、厚的,音调就低,男性的声带就属于这一种;声带短、紧、薄的,音调就高,女性的声带就属于这一种。但事实上,声带的长短、松紧与厚薄的特性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举个大家熟悉的例子,封建社会中的宦官因为生殖器被阉割会导致声音变尖细,出现类似女性声带的特性。中医认为,对音调的高低起决定作用的是体内元阴(如雌性激素等)和元阳(如雄性激素等)的对比关系。如果元阴相对旺盛,则声音多尖细清脆,如女性;如果元阳相对旺盛,则声音多粗大低沉,如男性。当元阴和元阳的对比关系发生变化,则音调的高低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上面的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2音质
    音质主要指声音的圆润程度。音质好,则声音圆润动听、丰富饱满;音质差,则声音沙哑粗钝、干涩单薄。音质好主要和元阴、津液、血的滋润作用有关。津液和阴血充足,则声音圆润;津液和阴血亏耗,则声音沙哑。我们肯定有这样的体会,当讲话过多或时间过长后,会口干舌燥,甚至声音沙哑,这就是讲话耗损了体内的津液,发音器官失去滋润所致。这时我们喝点水,润润喉咙,声音又会慢慢恢复原来的圆润。因此,津液、阴血对发音器官的滋润作用是保证音质圆润的重要因素,而我们也可以根据声音音质的好坏来判断体内阴血、津液等滋润性物质的充足程度。
    3音强
    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它取决于引起物体振动的外力大小。比如我们拨琴弦,用力轻则发出的声音弱,用力重则发出的声音强。对人体来说,主要就是发音时呼出的气流的大小以及气流对发音器官的压力大小。气流大,对发音器官的压力大,声音就强;气流小,对发音器官的压力小,声音就弱。气流的大小、气流对发音器官压力的大小和气有关。气是元阴和元阳两种物质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人体内物质与分子的一种运动,并且通过物质与分子的运动,将元阴和元阳相互作用产生的效能传递到各个脏腑器官,从而产生各种生命活动。而人体发音时所需要的能量,正是来源于这个气。气足,那么产生的气流就大,对发音器官的压力也就大,产生的声音强度就强,反之声音就弱。所以通过声音的强弱,我们可以判断体内气的充足程度。由于气是元阴与元阳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通过声音的强弱还可以反映出人体元阴和元阳的充足程度。


天NB天B8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中医看病之“闻”(3)

    4音量
    音量指声音的响度,音量的大小和音强有着直接关系,音强强则音量大,音强弱则音量小,所以音量的大小也和人体内的气有密切关系。我们平时形容一个人声音响亮,往往称之为“中气足”,就是这个道理。此外,对人体来说,还有一个器官和音量有关,那就是肺。肺类似于乐器中的共鸣箱,有了它,就能使声音音量有效地放大。因此,当肺的共鸣作用减弱时,也会导致音壁的变化而出现声音嘶哑,甚至失音。这种因为肺的原因导致的音量变小或失音,常见有两种情况:一是感冒咳嗽时出现的声音嘶哑甚至失音;二是久病体虚而出现的声音嘶哑和失音。这两种情况在中医上分别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称,前者叫“金实不鸣”,后者叫“金破不鸣”,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知道,肺在五行中属金,就好像是古代的铜钟,铜钟是中空的,以保证敲打的时候能产生足够的共鸣,使声音洪亮悠远。而当我们感冒时,外界的风寒、风热邪气或自身的痰浊物质就会壅塞在肺部,导致肺的共鸣作用下降或消失,引起音哑或失音,就好比铜钟中间的空腔被其他物体给填塞满了,再敲打时就不能发出原先洪亮悠远的声音,而取代的是沉闷而短促的声音,所以中医将这种情况称为“金实不鸣”。铜钟要发出洪亮悠远的钟声,还要依赖钟壁的完整,这样才能在空腔形成有效的共鸣,如果钟壁出现缺损,那么它的共鸣作用电就会遭到破坏,而导致出现“破声”。对肺来讲,气的固摄作用是保证肺能形成一个完整的共鸣箱的重要因素。如果久病体虚,过度耗损体内正气,使气的固摄作用遭到破坏,就好像是铜钟的钟壁被敲碎,势必会导致共鸣作用减弱或消失,引起音哑或失音,所以中医称这种情况为“金破不鸣”。
    三、为什么美女的体味是“天香”
    古典文学里把女人美比作“国色天香”,在这里“天香”即人的体味,这也说明,如果一个人是健康的,那么他的体味应该是有一种香味的。
    体味是人类及其他肢体生物散发出特殊而天然的气味,与人体的健康关系非常密切。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闻到异样的体味,就要提防是不是生病了。这里我们介绍13种常见的异味,患者不妨自己试试:
    1身体有点烂苹果味
    糖尿病病人病情严重时,大量脂肪在肝脏里氧化而产生酮体,并扩散到血液中,致使呼出的气息中带有丙酮,患者呼出的气体就会带有烂苹果味。烂苹果味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特征之一。
    2身体有点尿臊味
    患有慢性肾炎或肾病的病人,病程进展到慢性肾功能衰竭阶段(俗称尿毒症),由于无尿,某些毒性物质(如尿素氮、肌酐等)不能排出体外而潴留于血中,就会使病人呼出的气体散发出尿味或氨味,它是病情趋于危重的一个信号。另外,脐尿管尿瘘的病人的尿从脐部瘘管漏出来,尿失禁的病人不能控制小便,其身上也可散发出难闻的尿臊味。
    3身体有烂白菜味
    由于体内缺乏酪氨酸转化酶,导致酪氨酸代谢障碍而潴留于血液中,身体便会发出一种类似烂白菜的怪味。病人一般表现为生长发育缓慢,并且容易并发佝偻病、肝功能不全以及低血糖症,常可发生低血糖晕厥或抽风。
    4身体有点鱼腥臭味
    鱼腥臭味主要见于鱼腥臭综合征,这是一种先天性隐性遗传病,由于人体肝脏缺乏三甲基胺氧化酶,致使三甲基胺在体内不能被肝脏代谢,大量蓄积。病人的汗液、尿液、呼出气体中排出大量具有鱼腥臭味的物质——三甲基胺。
    5身体有点肝臭味
    患爆发性肝炎或者其他原因导致的肝功能严重损害的患者,常呼出一种特殊性臭味,俗称肝臭。由于甲基硫醇和二甲基二硫化物不能被肝脏代谢,在体内发出的一种特殊气味。肝臭味表明肝脏功能受到严重损害,是病情危重的表现。
    6身体有点粪臭味
    患有膀胱结肠瘘的病人,肠道里的粪便可通过瘘管进入膀胱,溶于尿液中,因而排出的尿通常带有粪臭味。此外,脐尿管粪瘘的病人粪便从脐部瘘管漏出来,大便失禁的病人不能控制大便,其身体也可散发出难闻的粪臭味。
    7身体有点枫糖味
    枫糖味又称烧焦糖味,是枫糖尿症的病人最常散发出的气味。枫糖尿症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它的危害在于可毒害脑细胞,造成脑组织严重损伤,引起病人智力显著减退,甚至成为白痴。
    8身体略有猫尿味
    身体有猫尿味常见于高甘氨酸血症,这是一种氨基酸代谢障碍疾病。病人表现为智力低下,骨质疏松,血液中白细胞与血小板减少,易发生感染或出血。
    9身体有点脚汗味
    脚汗味又称汗足臭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特殊脚汗气味,智力低下和共济失调等症状。病人的呕吐物、呼气、尿液、皮肤乃至血液均散发出一股特殊气味,为一种乳酪气味或者汗足的强烈臭味。
    10身体有点狐臭味
    身体有狐臭味常见于腋臭的病人,由于腋窝的皮脂腺分泌的皮脂经细菌的作用,散发出特殊的狐臭味。在青壮年时期,皮脂腺分泌旺盛,狐臭味也尤其浓重。
    11身体有点大蒜味
    身体有大蒜味常见于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其呼出的气体、呕吐物可散发出刺激性蒜味。
    12身体有点酒味
    身体散发着酒味,或者口中散发着浓烈的酒味见于大量饮酒后或者醉酒者。
    13其他怪味
    呕吐的内容物呈酸味提示食物在胃内滞留时间长而发酵,常见于幽门梗阻的病人;呕吐物呈现粪臭味应考虑肠梗阻的存在;大便带腐败性臭味,多由于消化不良或者慢性胰腺炎引起胰腺功能不全,大便带腥臭味常见于痢疾的病人;痰液呈现血腥味,多见于大量咯血的病人,如果痰液具有恶臭,多见于肺脓肿或者支气管扩张症的病人。
    总之,当您发现自己或者周围人出现上述异常体味时,应该警惕可能是疾病的信号,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以期早期发现疾病,早期治疗,避免病情被贻误。
    


天86天PP网   每天进步一点点   txtpub



◎中医看病之“问”(1)

    中医中的问诊是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系统而有目的的询问。包括病人的体质、生活习惯、起病原因、发病及治疗经过、现在的症状及过去的病史、家族史等。具体来讲,可以包括问寒热、问汗、问疼痛、问睡眠、问饮食口味、问二便等。
    一、问寒热;有病及时发现
    寒热的产生,主要决定于病邪的性质和机体的阴阳盛衰,是机体正邪相争的表现。临床上常见的寒热症状有:但寒不热、但热不寒、恶寒发热、寒热往来。
    但寒不热:如果你感觉寒冷而不发热,属于阳气不足的虚寒症。
    但热不寒:如果你发热,不感觉冷或反而怕热,为里热症。若高热伴见口渴喜冷饮、出汗、大便秘结为实热症。若午后低热,伴有手足心发热、夜间出汗、两颧发红者为里虚热症。
    恶寒发热:如果你自觉怕冷而体温升高,表示外邪侵袭肌表。
    寒热往来:寒与热交替出现。寒热往来定时者,为疟疾;寒热往来不定时者,伴两胁胀痛、口苦,为肝胆病。
    二、问出汗,看准病的虚实
    汗出与阳气盛衰、津液盈亏相关。
    无汗:如果发热、恶寒、头痛无汗,为表实症。
    出汗:如果外感风邪,发热、怕风汗出者,为表虚症。
    自汗:如果白天稍活动即出汗,常伴疲劳乏力、气短畏寒,阳气虚损所致,多为内伤病。
    盗汗:指夜间睡着后出汗,伴有发热、颧红、心烦、失眠多梦、口干舌燥,为阴虚内热所致,多为内伤病。
    三、问疼痛,找准病的位置
    有人把“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来比作是死搬硬套,这一点儿也不假。大部分情况下,头痛并不一定是头出了毛病,而可能是身体的其他部位出毛病了,同样,脚痛,除了外伤之外的痛,也不一定是脚自身出毛病了。
    问头痛主要是询问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以观察病情。
    头痛:突然头痛,痛无休止,伴有怕寒发热,多为外感实症。头痛时发时止,有胀痛,劳累后加重,或伴有眩晕者,多为内伤虚症。
    胸痛:肺热之胸痛以一侧为多,发热咳嗽、痰黄而稠;胸痹症之胸痛前心区有重压感或刺痛,反复发作,伴有心悸气短。
    肝胆病疼痛表现为两胁胀痛不适。
    胃病疼痛表现为胃脘胀满疼痛,伴有嗳气吐酸水。
    四、“睡不着”还是“睡不醒”要问清
    有俗语说“三十岁之前睡不醒,三十岁之后睡不着”。这说明,人在不同的年龄共睡眠状况是不一样的。而对中医来说,在看病时,一定会问清楚,“是睡不着还是睡不醒”。睡不着属“失眠”,睡不醒属“嗜睡”。这二者在病理上相差很大。
    1失眠
    入睡难或睡中易醒,醒后难以入睡或易惊醒,或彻夜不眠,多为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常伴有心悸、多梦、耳鸣、潮热等症。如因积食上火而失眠,常伴有面红、气短、口渴、胃部不适等症。
    2嗜睡
    睡意很浓,经常不由自主地入睡。若年高体虚者多属心肾阳虚;肥胖者多伴有腹胀、痰多,为脾虚湿盛、清阳不升所致。
    五、细问饮食口味
    饮食口味的异常与津液盈亏、脾胃运化失常有关。
    女人在怀孕的时候,一会儿想吃酸,一会儿想吃辣,当你给她准备好了后,她又想吃别的了。这其实就是口味对人体的影响。孕妇的这种症状也正说明,口味是可以诊出病理的。一般说来,通过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