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圆你一个清华梦-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何雪冰    
    提笔之间,才发觉时光飞逝;距高考结束,已有整整半年时间。    
    6个月前的那一刻,放下手中那只飞跑了150分钟的笔时,考场的广播很适时地放起了《童年》。在老师走到我身旁之前,我抓紧时间,对试卷作最后的道别——眼看着最后一页试卷如蝴蝶般在轻快而又伤感的音乐旋律下被老师收走时,心中忍不住轻叹:中学生活,这一次真的结束了。    
    我无所顾忌地抬起了眼,向这个考场,向这个考场中与我并肩作战了两天的同学做最后的回顾。他们中有与我一同度过了难忘的复读岁月的,有因为高考方才知道彼此来自同一个学校的,更多的则是素不相识的过客。我看见有的脸上挂着无奈,有的眉间微露轻松,有的泰然自若,有的若有所思,还有的眼神和我一样在四处游荡。当老师收到我前面的一位女生的草稿纸时,不禁发出了一声惊叹:“唉呀!”接着是大度宽容的笑——在那张草稿纸上,画着一位大眼汪汪的美少女!几乎整个考场的人都笑了。    
    再然后,大家起立,慢慢走出考场。许多人顺手撕掉了贴在考场考桌上的考号与照片。我已记不清我是否也这样做了——很可能没有,因为我曾很喜欢在每个学年开学之初去看那些残留在课桌上的高考考号与考生照片,看他们的学校,看是否有曾经耳闻的学长——猜想他们如今去了哪里;更多的是祝福,在心中祝福他们一路走好。走出教室取回自己的存物,我稍微停留了一下,等待那位熟识的“难友”出来。当我们再度相遇在考场门口时,我俩都笑了!那时真的已是如释重负。对于一个高四的学生而言,结果早已不那么重要。当应届生们或意犹未尽地讨论试卷答案,或兴致勃勃地商量将去哪儿度假时;我们这些复读生见面后说得更多的一句话是:“终于考完了!打死我也不复读了!”心中荡漾着一股豪迈之气,尤其是走出校门,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我们考生身上之时。    
    三中的校园也很有意思,依山而建,成阶梯状,一进校门便是高高的台阶,与水平成七八十度。上了几十级,才有一个百米见方的操场。所以当考生们被放出考场如洪水般涌下时,真有“飞流直下三千尺”之势!对于我们,看见的是密集的人头,是闪光的DV、相机——家长们都忙着寻找自己的孩子,“翘首以待”这词用在这里毫不夸张!    
    我试图同时以一个亲历者与旁观者的身份去观看这一切。如果说前几场考完还无心留意这些的话,现在则可以尽情来观看这一年一度的全国盛事了!许多家庭在悬挂着“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黄石三中考点”横幅的校门前合影——趁着人群还未散去。很多好朋友在欢呼拥抱,共同在烈日下度过了两天守候时光的家长们则相互握手、告别、互留联系方式——这两天中他们惺惺相惜,同病相怜,一同聊天打发等待的时间,相互安慰对方的焦虑,已由互不相识成了相互帮助的朋友……我乐呵呵地蹦来蹦去,在人群中拨开一条路,向不远处的校车冲去——在那儿,母亲在等我,在等我平平安安地走出考场。我突然有了一种冲动,想马上和所有的亲人、老师、好友在一起,向他们倾诉我这两天的感触。这并不是因为我自我感觉考得不错;其实每次大考小考,一般考完后大脑都暂时空白,姑且把试卷当作满分而不去理会,等到所有的考试结束了,再细细检查,一分分去减,心中说道:“嗯,还剩100多分呢,加起来该有600多分了!”高考,也同样如此。    
    那天晚上,我并没有随母亲回家,而是回到了学校。许多家长与同学正忙着撤退——肩上扛的被子,地上骨碌骨碌跑的箱子,三年前进校门的水瓶脸盆都在向校门外流动。我一转身与他们做起了同向运动。一路上,我走得很慢——也许是太累的缘故。夜开始黑了,路两边有许多与我一样的同学,三三两两,一时间不知该如何面对这暂时的轻松。    
    当我再度回到宿舍时,才发现昔日热闹的楼中,竟只剩我一人!四周一片漆黑,我打开了所有可以开的灯——寝室的、客厅的、洗手间的——让灯光陪伴我度过这一夜。寝室里一片狼藉,我就在这一片狼藉之中翻出了一摞信,抱着它们我爬到了床上。这些信是这一年中我的朋友们寄自各个大学的,每一封都写满了思念、回忆、鼓励、信任与支持。许多记忆又随着它们的展开而启封了,过去一年的种种又呈现在眼前。    
    时光是多么奇妙,一天前的这个时候还在直面黎明前的黑暗,此刻,高考又一次走到了身后;一年零两天前的这个时候,还对高考充满了好奇与神秘感;此时却又一次觉得不过如此嘛!想起了第一次高考前,我面对考试规则与严格的考场纪律充满了陌生与神秘,找老师要来高考考场纪律手册,细细地研究了一个下午,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临进考场前,还生怕自己会犯上一不小心成千古恨的错误;进了考场,埋头做题,突然间发觉那番研究似是枉然,只要跟平常一样老实就够了。进考场之前,因被老师反复强调了一定要对监考老师有礼貌,万不可有小动作,便把监考老师当作面目可憎的巡捕;进了考场,才发现监考老师跟平常考试的监考没什么两样,甚至比平常考试时更加关怀考生——有的亲自逐一为我们贴上准考证号码(扫描用),贴得端端正正;有的很仔细核对试卷上考生基本信息,小心翼翼地指出漏填部分;有的用温和而充满信任的目光巡视考场,似是确信无会违纪;有的委婉地提醒我们每一步做什么,要避免哪些犯规;还有的及时为笔临时不能用的考生递上自己的笔……你只要和平时一样去答题就行了,所有其他事情都早已有人替你安排得很好,你只要按部就班遵照老师的话去做即可。    
    今年,老师再一次向我们宣读考纪考风时,我并没有怎么听;确切地说,我是很轻松地听着,确认了一下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当看到应届同学如我们去年一样如临大敌,再三向我们确认考纪事宜,每一项规章每一个细节都问上好几遍时,我们总是说:“没什么啦,没什么啦!”我们回答得很认真,他们却多半不相信——大概是媒体将高考连同严格的考风考纪炒作得太厉害,因而太紧张的缘故。不经历高考,真的很难以知道高考有多么平常!    
    但有时也的确得小心!那年考试坐窗边,一阵风将身后考生的试卷吹到我脚边,正欲拾起归还——突然想到要避免误会,连忙举起手向老师报告;老师“唉呀”了一声,赶紧拾起。事后想想:好险!也许只有经历过高考才体会得到另一番感受,那绝非媒体所能阐述的!第一年高考,早早地来到了考场。在考场外面,与朋友们小聚在一起,我们沿着台阶坐成一排,静静地看书。周围是9株参天大树,晨光透过茂密叶间的缝隙,斑驳地落在我们身上。一个,两个,更多的人在我们身前身后的台阶上坐下了,一本本书被打开,轻轻地搁在双膝上。看书,在此时已然是一种慰藉。那次高考,我的考场在三中食堂旁。两天中,卤鸭的香味缭绕在附近,我又偏偏坐在窗边。每考完一场出教室后,把手伸到友人鼻下;他们嗅嗅,都说“好香”……    
    


矢志不渝篇轻舟已过万重山(1)

    刘  伟    
    2004年1月31日,一个还残留些寒意的日子,虽然阳光已很明媚。很早我便赶到了学校,这已是我的习惯。校园还很安静,只有高三的师生在此时此地出现。    
    过了一个不甚愉快的寒假——高三上学期期末市里的统一模拟考试中一败涂地,也是我在整个高中考得最差的一次。在同学眼里战无不胜的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挫折:无论我走到哪里,总有人以略带揶揄的神色对我指指点点。得知考试成绩后的那一天夜里,我辗转难眠,泪水悄然滑过脸庞却又悄然风干。窗外只是呼啸的北风,寒冷而无情。待到黎明破晓,却又好似那昨夜的一场噩梦,迟迟不敢相信。面对同学的揶揄、师长的责问、父母的安慰,我无言以对。而几乎整个冬天,我都在反思这场惨败。    
    而现在,我又重回学校,开始了最后的高中征程,心中不免感慨万千:那传说中恐怖之极的高考就要到来了,也许人生就要从此转变,驶向另一个未知的方向。    
    最初的几日,我总是无法摆脱那个阴影。也许,我并非一个坚强的人。在整个高中生涯里,我一直被认为是要在高考中“为校争光”的角色。而且,我内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好强,推动着我去追求考场上的自信。也许,那是我自卑心在作怪——我的身体很差,又不善言辞,拙于交际,这一切都可以是我自卑的来由;于是从初中开始,我就一直在追求某种自信,能让我摆脱这些阴影。然而,这种所谓的用分数堆积起来的自信却又是如此的不堪一击。    
    于是,好几天,我都努力沉默着,用习题来填补心中的空虚;而在内心深处,却又期盼另一场考试——另一场能让我重新拾起自信的考试。因为,我不想就这样放弃,不忍心再看到双亲痛苦而无奈的眼神。    
    机会很快就来了。一进高三,模拟考试便铺天盖地而来。于是,刚返校才一个星期,2月份的月考便开始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在月考期间有嚣张的样子,我变得沉默多了。我知道这次考试对于我的意义:假如我能考出好成绩,我便能重新拾起自己的信心,继而对高考有更大的信心;否则,或许……    
    尽管如此,我并不想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上次的惨败却恰恰是因为压力太大,自己内心过于紧张,以至于发挥失常。我不停地安慰自己,鼓励自己,用曾经的成败得失来告诫自己:“保持心境的平和,往往是成功的开端。”于是,最后我差不多已经忘了曾经的成败,只不过将其作为一场好玩的游戏,顺其自然。每科考完之后,我都避免再去回想刚考完的科目,而继续为下一场考试做准备。    
    当初的面无表情变为自信的微笑,我不想再让自己愁眉苦脸;我要用微笑迎接每一天,无论阳光明媚还是乌云密布。一切似乎都很顺利,月考成绩恢复为我以往的水平,尽管有几门不是很理想。最为重要的是,沉闷了许久的心终于得以暂时的解脱,自己终于重又捡起了往日的自信。    
    自信心是敲开成功之门的第一块砖,而坚忍是第二块砖。高三总是压抑的代名词。在那几百个日日夜夜,千千万万的学子都在高考泥泞的征程上苦苦地跋涉。在这场“长征”中,每个高三学生都必须学会坚忍。日复一日地,机械式地生活,机械式地复习,机械式地做题,如山的课本和复习书、似雪的试卷铺天盖地,淹没了每一个高三学生。这时候,坚忍是通往成功最远却又最近的路径。至今,仍记得那个寓言:两个犯人透过铁窗望窗外的风景,一人只看到路边的泥泞,另一人却看到了漫天璀璨的星辰。也许,对高三学生而言,“既然无法拥有选择的美丽,那就坦然地接受吧!”高考是我们必须要走的一段路,无论路是多么泥泞。人生总是充满了我们无法改变的事物,因此不必再去怨天尤人,应该去学着适应这一切。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命运强加在我们身上的种种挫折、种种阻碍、种种伤痛,但是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怡然自得。因此,尽管作业一天多于一天,我依旧不忘去放松一下自己——翻翻报纸、散散闲步、看看夕阳——这时仿佛觉得生活并非如此枯涩单调,高三也可以是闲淡美好的。    
    日子永远流逝,征程还得继续。一场又一场的模拟考试,一份又一份的模拟试题,一叠又一叠的复习资料,每天早起——上课——做题——午休——上课——做题——晚自习——放学,每天寝室——食堂——教室——食堂——教室——食堂——教室——寝室,“高考倒计时榜”划去了一天又一天:“离高考还剩100天……90天……80天……50天……40天……20天……10天……8天……5天……”    
    


矢志不渝篇轻舟已过万重山(2)

    2004年6月6日,天气好得很,很凉爽。一整天都很闲,心情也好得很。下午熟悉考场后,学校放假了。于是,我便很自在地散散步,碰到每一位朋友都微笑不已。毕竟,我们终于走到了这一天,离高考的最后一日。    
    路过操场时,碰到了几位正在踢球的老友;我便一时脚痒,上去和他们踢了好一会儿球。虽然踢得很差劲,但是我高兴得很,不禁回忆起高一、高二和朋友们一起踢球的种种美好。抬头仰望,云卷云舒,煞是美丽;再加上已是近黄昏,斜晖脉脉,美得令人无法呼吸。继而一笑,继续散步,尽情享受这份久违的温馨与感动。    
    那天晚上,夜自修一结束,我便听见各种各样的吹呼声,慢慢汇合成一阵又一阵汹涌的波涛。每个人面带着微笑,兴奋地互相祝愿明天好运。    
    当我躺上床,很欣慰地笑了笑:“祝你好运,伙计!”    
    2004年6月7日,天稍阴,微凉,不闷,绝好的天气。燕子斜飞四处,呢喃满天际。一切似乎都是那样的新奇,那样的令人兴奋。    
    当我走进考场,坐下,兴奋与紧张四处袭来,尽管我一直努力保持着微笑。不管怎样,这毕竟是可能关系到一生命运的高考。但很快地,我习惯了这种氛围;毕竟,我们已模拟过N次了。来不及多想其他事,“祝你好运!”自己不停地在心里念叨着。    
    似乎也很快,考试完毕的铃声便响了。长长松了一口气,我欣慰地笑了笑,轻轻走出了考场。似乎一切都像以往一样,很平常;只不过多了一种异样的氛围:大家都不再如以往一样热衷于讨论考题,只说些“考得不怎么样”、“马马虎虎”诸如之类的话。此时大家都不敢说如何过分的话,因为我们都无法明了命运的列车将驶向哪条轨道。    
    就这样,高考的两天波澜不惊地度过,仿佛梦中一般,与之前我们所想像过N次的高考全然不同。高考就像独木桥——未过桥之前,单单听桥下流水湍急,我们都有点战战兢兢;待到小心翼翼过了桥之后,才知道其实也不过如此!2004年6月8日下午,当最后一门考试的终止铃声准时响起,整个教学区都沸腾了,无数的欢呼声汇成一条河流四处泛滥,汹涌而至。    
    激动,非同一般的激动,我甚至有一种流泪的冲动,虽然笑意如潮水一波又一波地袭来。无论怎样,我都认为:我们都是胜利者,不管最终结果如何。    
    当我们如潮水般涌向校门时,看到校门外已是黑压压的一片,将道路堵得严严实实——都是期盼了许久的家长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个孩子疲惫的身影背后都隐藏着父母更加艰辛的背影!    
    等待成绩的日子里,心情并非如先前所想的那般轻松。一下子从试卷堆里解脱下来,我真的不知如何面对这些空白的日子。最重要的是,成绩未出,心中总是忐忑不安;尤其当得到标准答案手册后,不停地想自己犯下的错误,心中很是难过。这一段空白的日子更加难熬、更加紧张。谁能预料明天是阳光明媚还是满天阴霾?第一次,我觉得自己的命运并非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明天,我将驶向何处?    
    2004年6月22日,在忐忑不安中,我终于得知了自己的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我已很满足,最重要的对于父母那是莫大安慰。一颗悬了许久的心终于可以坦然落下,我终于可以无所顾忌地尽情享受这莫大的喜悦!    
    两个月后,我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了清华园,开始了大学生活——轻舟已过万重山!    
    


矢志不渝篇一切皆有可能(1)

    孙晓莹    
    走进清华已经有半年了,习惯了大学生活;陡然回忆起高三生活,发觉高三竟是那样的紧张充实、那样的充满激情与梦想。那是一段寻梦与追梦的日子,为理想中的大学而勤奋学习是一种实在的幸福。    
    在高三的前半段,我的成绩十分稳定地停留在班级五到八名,全校十名左右,超模拟重点线20多分。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成绩着实让我父母很伤脑筋,报好的大学实在太难了。爸爸要我考虑北师大和南开。面对成绩,我不得不低头;高二时狂吹要考北大清华的大话已随现实的成绩不知飘落何处。    
    说实话,当时我并没有高考临近的感觉,虽然班主任再三强调:“现在已经是高三了,12点以前睡的同学很不正常了!你们要利用一切时间去学习了。”我还是十分地不屑,依旧慢条斯理地学习,享受精致的生活,从来没有12点后睡过。也许比起我们班上那几名成绩在我之上的同学,我的努力的确不是很够;但我觉得这却为我高三下半学期的崛起和超越提供了必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