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打开天窗说靓话-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慢慢地,我体会到女人的轻声细语与柔和抚摸比训斥拒绝强大千万倍,“男人败倒在石榴裙下”从另一方面证实了女人温柔的力量。有一回,我脚扭伤了,他背着我从5楼爬上爬下。我做人流那天,他站在手术室门口掉眼泪。结果闹得医院里的姐妹们追着问我怎么调教的夫君?我告诉她们对男人要温柔一些,温柔“杀手”能够让男人乖乖投降!    
    女人的温柔饱含抚慰与期待。中国的太极拳的奥妙之处在于棉里藏针。女人的温柔是一种力量,不仅可以化险为夷,还能促进男人奋发向上。温柔并不是女性受虐倾向的自然流露,而是出于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理性认识。爱是同情与悲怜的化身,也是满载着苦痛的神圣情怀。任何感情上的随意都不可能真正而长久地激发男性的生理欲望,只有关怀备至才能渗入男人的心灵。绝大多数女性认为比起精致、脆弱的女性来,男性应该是坚强意志,是不怕被伤害的。男性和女性一样害怕伤害,只不过作为男人,他所受到的教育不允许他在女子和其他人面前轻易表露悲伤。所以,妻子要学会用自己的身体温柔地接纳,女人的温柔令男人刻骨铭心,他们不会对曾经的温柔失去记忆。    
    夫妻同步的婚姻幸福    
    曹振强    
    与一律师朋友闲聊,问及如何处理夫妻关系,她说夫妻同步,婚姻幸福。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她讲了一个案例──女子长得很美丽,上大学的时候就和男方相恋相爱,大学毕业后不久就结婚了。男的很能干,在一家独资的美国公司做进出口贸易。到女的生小孩的时候,他们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和汽车。但男方在孩子才一岁多的时候就开始往家里带女孩子,最后不欢而散。    
    女律师说问题出在女子的落伍。有了小孩之后,男方让女人在家里照顾孩子,女方很快辞退工作,一心一意做起贤妻良母,看孩子成了生命的唯一。但危机却由此而来,一是男方在外边接触面宽,思想活跃,而女方整天圈在家里,信息不但没增加,反而在老化减弱,于是,差距在无形之中拉大,尽管他们过去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却因环境改变而发生变化。二是女方的主流生活有了本质改变,这种改变又使得她把带孩子做饭看作是自己的全部,心甘情愿地放弃学习。现在面临的社会是知识更新,信息爆炸,一天不跟着走一天就会落后,观念的落后老化让人变得迂腐蠢笨,吸引力也会衰弱。女人与男人相处的重要条件就是思想,夫妻双方谁也不会轻视一个有思想的对方。    
    女律师说自己正是看多了这种悲剧,才提出要“夫妻同步。”    
    也许有人会不以为然,觉得自己是一介草民,不会遇到“小蜜傍大款或婚外情”一类的事。但夫妻之间倘若有一方整天打麻将,侃大山,不操持家务事或泡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甭多了,几天就会出现矛盾。婚姻的特性之一是要求夫妻一起走,如果有一方拉下半拍,对方就会感到不适应,会别扭,会看不顺眼,那种厌恶和疲惫不是身体,而是心灵和感觉。如果感觉一旦不舒服,问题就会产生。    
    无论从事哪行哪业,身处什么位置,夫妻之间只有同步向前,才有可能找到一种相对平衡,婚姻才能牢固久长。    
    婚姻与激情无关    
    至今,我仍然清楚地记得曾经亲历的情感风波。那时,女儿才3岁半,可我却觉得婚姻与书中描述的浪漫与温馨相差甚远,自己苦苦追寻的婚姻生活竟然是一天到完的买菜做饭伺候小孩,简直是无聊透顶、俗不可耐,心中淤积了很多无奈的厌倦和焦虑,为身处死水一般沉闷状态而悲哀。更为严重的是不仅觉得婚姻乏味,甚至认为活着都没有意思。在一个闷热的夜晚,为小事与妻子吵起来,争辩中恼羞成怒将妻子推倒在地……    
    实际上,婚后的激情疲惫是正常的,引发疲惫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从社会学角度来看,5…7年正是夫妻的情感疲惫期,容易发生问题。婚姻作为一种制度,对人有约束,而男人在受约束的情况下渴望自由。他们进入婚姻后不久就有可能感到束缚,恨不得立即远离,哪有心情继续酝酿妻子渴望的温柔。    
    女人却需要抚慰;女人的生理特点决定她们要依赖并依靠男人,由此滋生的占有男人的欲望对于女人来说也是正常的。她们的激情消融是被男人化解的。一些进入婚姻的女子情感经历非常简单,夫君就是她的初恋,对于男性及爱情的感受都很单纯。因为单纯,她甚至无法把真正的情投意合与正值青春的身体需要区别开来,换句话说,她根本不具备能够平淡对待爱情与婚姻的能力,婚后仍然需要无微不至的呵护与前呼后拥的关爱。与此同时,女子的生理欲望得到满足会将注意力转移。    
    长期以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文化灌输给男人武断地支配女人,他们进入婚姻后根本容不得女方撒娇使性耍大小姐脾气。然而,女性在恋爱期间普遍受到过给足面子的待遇,一旦遭到冷落不仅不满还会不安。孰不知,男人在恋爱过程中都是表演艺术家,百分之百的男生曾为将心仪女子邀请出来绞尽脑汁,然后又为自己的小谋深算窃窃私喜。如果女人看到雄性动物在求偶季节里死掐和极尽取悦讨好献媚之能事的场面,就不会责怪男人为什么在得手后不知道珍惜的德性了。当初的追求出自生物本能,而后的冷漠同样出自本能。    
    激情一旦消失会给婚姻带来致命的伤害,没有激情便不愿与对方交流,一种冷冰冰的感觉弥漫在夫妻双方心灵的天空,原来的恩爱气氛被相互抱怨取代了,一点小事都有可能引起一场剧烈冲突。女人在矛盾初始阶段是忍让的,一旦大举反攻,男人百分之百会被打败。女人一旦发现婚姻中存在着某些问题,不会善罢甘休!我曾应朋友之邀当过劝说其妻的说客,但任凭我掰开揉碎地讲,那女人一句“我寒心了!哀大莫过于心死!”就令我再无继续的信心。女子在反攻中还会拒绝男人的身体要求,当初的白马王子变了,不配了!于是,男人在被冷落中寻找出路,诸如红杏出墙和沾花惹草都发生在情感疲惫时。    
    其实,情感疲软并不可怕。激情瞬间即逝,好比再强壮的男人也无法长期处在勃起状态。如果夫妻双方没有致命的和非得分开不可的冲突,即便有矛盾也没关系,毕竟婚前曾经爱过,有一定婚姻基础,婚后又有爱情结晶。关键问题在于端正认识,如果夫妻双方都不奢望从婚姻中得到更多幸福,婚姻肯定长久。一对男女在一起过日子,上班挣钱,下班做饭,养育下代就是婚姻的本来面目。夫妻会在看上去平淡的岁月中形成一种及其宝贵的亲情,婚姻也因此具有了爱情初期所不具备的神奇力量。    
    在传统观念中,婚姻是两颗心灵的神圣结合,现在却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视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生活方式,诸如同居、试婚、异性合租、婚后分居已经成为时尚。然而,把对爱情追求这一层面和婚姻这一现实情况混淆在一起本身就是错位,检索一下古今中外的经典浪漫故事,便会发现牵手进入婚姻的男女少而又少。爱情可以浪漫张扬死去活来,可以相拥流泪,而婚姻却需要理性和收敛,破碎的婚姻令人心中淌血。生活的魅力在于来自四面八方的致命诱惑和对美好情怀的热烈向往,沉醉于幻想并为激情消失而陷入悲哀的人纯粹是自寻烦恼,婚姻与爱的激情并没多少关系。    
    


第四辑第4节 结婚照

    我这个人一直不太喜欢照相,总觉得自己面对镜头时特别不自在,印象中除了各种证件和毕业证书所必须的正面免冠一寸或二寸的黑白照片之外,什么与人合影或到哪儿游逛时拍照则非常少。但如今面对自己那稀疏的影集,却又为照片的数量之少感到有些遗憾。毕竟那种固定的场面对现在来说成了永远,从前的一瞬间,在今天能引出很多回忆,比方说结婚照——    
    我和妻子的结婚登记照在天坛公园南门外的虹影照相馆,那个照相馆离我们两个人的工作单位不远。虽说平常总是从那儿路过,但进去照相还是第一次。照相馆不大,只有一个拍摄室,进门之后就是柜台,没什么讲究。我们是下班之后才去的,照相馆里没有其他顾客。我在柜台开了票,就和妻子走到隔壁的房间拍照。大概也就是一分钟吧,我和妻子的第一张人生合影就产生了。    
    现在,妻子仍然保存着装照片用的小纸口袋,上边贴着一张 写有“照相工作单,”的薄纸片,时间是1984年4月17日。取照片的日子在23日。    
    我自己取回了照片,记得当时一看照片就笑了。照片上的我穿着一件当时很盛行的纯毛华达呢中山装,神情严肃。不是我不爱笑,而是面对镜头的确笑不出来,其实,我的内心还是蛮欢喜的,一个说话就奔30岁的男人马上就要娶媳妇了能不高兴吗?    
    几天后,妻子又提议照“结婚纪念照,”还说她的同学在中国照相馆,又快又便宜。尽管我不乐意照相,但为了不扫妻子的兴,还是答应了。那种结婚纪念照可能就是现在极其昂贵的“婚纱摄影。”当时,我们照了两张6寸的黑白照片只不过花了九元四角钱。    
    我们去的是中国照相馆分馆,在东单北大街128号。负责摄影的一位师傅建议我到对面的理发馆吹一吹头发,他说一辈子就这么一档子事,尽量弄好一些。我听了却不以为然,心说人这一辈子光是把结婚照弄好一点管什么?(那会儿,我正喜爱文学,狂妄得除了文学之外,对什么都不屑一顾)那时候,照相馆也提供拍照用的礼服。我是西装领带,妻子是白色的拖地纱裙。那些礼服远瞧没什么,近看并不干净。我手里攥的那付白手套都有些黑了。我们站在一个半圆形的木台子上,妻子的拖地长裙被扯开,正好将那木台子盖住。妻子捧着一束盛开的马蹄莲,我的身边是一个插满牡丹花的大花篮,可惜那些花都是塑料花。尽管摄影师一个劲儿地动员我笑一笑,我就是笑不出来,妻子倒是笑得蛮开心。    
    后来,我把照片拿到前门大街的中原照相馆“放大加色。”我和妻子的脸被涂红了,显得喜气洋洋,把我那改不了的严肃神情给遮盖住了。    
    虽说照了结婚照,但一直没有摆挂出来,而是放在相册里躺了这么多年。写这篇小文的时候,我将那几张照片翻了出来,不由得感慨万端……    
    女儿看见后在一旁嚷:“哇塞!老爸,你那会儿真年轻,比现在帅多了!”    
    笑对“狡猾”    
    “我走了,老公多辛苦。”妻子拍了拍坐在电脑前的我,走了。她又出差了,一走又是好几天。妻子在单位是那种有点小地位的白领,加班加点和出差是常事,把精力毫无保留地投放到工作中而无暇照顾家庭。于是,在很多时候,(尤其是近几年来)诸如买菜做饭照顾孩子一类的家务活就几乎全部落到了我的头上。    
    然而,妻子很狡猾,经常往我头上扣高帽,总是叫我“当家的”,面子给得很足,不仅极大地调动了我当家作主的精神,也堵住了我的牢骚。每个月初,她把工资卡填好后递给我:“掌柜的,明天去银行取钱。”    
    因为比较特殊的成长经历,我的生活能力比较强。曾对妻子不善家务埋怨了几回,结果引得她顺水推舟,不止一次当着亲朋好友的面公开承认自己生活能力差,在家里完全仰仗老公挑大梁。    
    一开始,我还喜气洋洋觉得自己什么都行,家里家外一把手。然而,慢慢地我觉得这种状态很不自在,感到妻子把自己给装进了“能干”的口袋中。一个大男人整天和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忒琐碎,日子一长,耐心没有了,做家务不仅占用了大量时间,还有一种危险就是将自己的写作激情淹没了,便渐渐有了怨气。有一天妻子在单位值班,女儿放学回来就嚷不舒服,一试表低烧,我给她吃了退烧药就让她躺下了,可到了夜里居然烧到了将近40度,便慌忙带她去了医院,折腾了大半夜累得人困马乏,但还有一篇稿件要在第二天中午之前传走,只好又是喝浓茶又是抹风油拼命刺激着精神才没有失信。    
    晚上,妻子进门后,我沉着脸说:“这个家可不是我一个人的,我一天到晚看孩子做饭,算干什么的?”妻子到女儿的房间看了看,然后才拍着我的肩膀说:“我知道老公最不容易?谁让我命好找了一个能干的男人?挨累不也是为了咱们这个家嘛,行了——”我仍不甘示弱,就告诉她应该想办法分担一些家务。妻子笑眯眯地说:“没问题,我不是知道自己能力差才把表现机会让出去嘛。”我说:“能力可以培养。”    
    妻子在第二天下班时顺道买回一大把香蕉。我问多少钱一斤?她说:“三块五。”我一听就嚷道:“嘿!市场上价格最高的不过两块五,到你这居然长价了,您倒是先问问价再买呀?”妻子睁大眼睛说:“问了。”“多问几个摊儿,比较一下。”“嗨,我不是惦记着赶紧回来嘛,对不起啦,下次一定注意。”我知道妻子的话是那么说,下次肯定照样上当受骗,因为市场里的小贩非常精明,专门在傍晚时分黑那些衣饰光鲜的下班女性,就说:“算了,算了,有告诉你的功夫,我自己都买回来了。”妻子笑眯眯地分辩道:“让你说,我是不是一走就一整天?我怎么就不想多干一些家务?我知道你心里不平衡……”碰上这样的老婆哪个男人能有脾气。    
    平心而论,妻子并不是一无是处,偶尔休息一天也是马不停蹄地洗洗涮涮。她常问我的一句话是:“你没发现我在家一天,咱这房间里里外外都显得透灵?”有时候女儿挑食,妻子就板起面孔说:“你老爸辛辛苦苦做好了,咱们坐享其成就不应该埋怨。”那时候,我的心里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知道妻子的好话是“糖衣炮弹,”也曾对她说:“你当我是三岁小孩子,几句好话就给打发掉?”但妻子依然“恶习不改”,仍旧实施自己的“狡猾。”我估计妻子那么做的目的是既能让我得到心理满足,又能让自己接受着我的尖酸刻薄的牢骚,柔顺外表下边的委曲求全里充满着宽容与体谅。    
    家庭生活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但妻子的“狡猾”却像润滑油一样抚平我们在运转中的磨损,让夫妻间的心态趋于平和,而我则靠在共同生活中产生的理解,甘心情愿地接受妻子的“狡猾,”并且笑对。    
         
    父亲、女儿、小鸡    
    女儿喜欢小动物,先后养过巴西龟、荷兰猪、岩鼠、麻雀,但养得最多的却是小鸡,可能是卖小鸡的比较多。她从小到大究竟养过多少只小鸡我没有算过,只记得养大的就有3只。    
    一只大了,每天早晨天蒙蒙亮就“喔喔”啼叫,扰民。我说杀了吃肉,女儿不干,只好送人;另一只大了还叫,也送了人;再一只大了,我便趁女儿周末外出上英语班之时给宰了,扔干净鸡毛和内脏,将肉冻在冰箱里,外面罩了个“华都肉鸡”的塑料袋。女儿回来后,我告诉那只鸡被一只大猫给叼走了,并且绘声绘色地说猫叼着鸡一下子就窜到房顶上了,动作特敏捷……    
    没有长大的小鸡全部是在中途夭折。小鸡一死,女儿就伤心落泪,自己动手将死去的小鸡埋在院落中的香椿树下。也许是得到了小鸡的滋养,香椿树异常青翠茁壮。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搞不明白女儿为什么如此喜欢养小鸡。她给每只小鸡都起个诸如“黄黄、大眼睛”一类的名字。做功课时,她将小鸡放在写字台的桌灯旁。看动画片,小鸡就卧在她的膝头。有一次,她在放学的路上又买回两只小鸡,正好暖气刚停,房间里冰窖般阴凉。她怕小鸡冷,便用棉花垫在纸盒下边,又用手绢把小鸡包上,只露出一个毛茸茸的小脑袋。可是,小鸡太小,太娇嫩了,到了晚上,一只连站也站不住了。她就坐在纸盒边上用双手捂着小鸡,直到我提醒她该睡觉了才恋恋不舍地把小鸡重新裹好,并放在纸盒的一角,用棉花围上。然而,第二天一早,两只小鸡还是死掉了。她用手拨动着小鸡耷拉着的小脑袋“嘤嘤”地哭开了。我在一旁说:“大早晨起来哭多不吉利,死就死了,不就是两只破小鸡吗!”女儿狠狠瞪了我一眼,端着纸盒向香椿树出去……    
    因为养小动物,在我和女儿之间爆发过无数次战争。我告诉她小动物普遍娇嫩,很难养大,但女儿却说:“您不就怕我耽误学习吗!”女儿的一针见血让我觉得很没面子,只得睁一眼闭一只眼地放松限制,她的确并没有因养小动物而让学习成绩下降。然而,小鸡要在房间和院落里走动,弄得到处都是鸡屎,极不卫生,一旦振翅追逐,房间里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