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专注-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货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多品牌战略能得到有效实施,发挥多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集聚效应。    
    有许多企业在多品牌经营中做出了成绩,使企业得到了发展,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当心多品牌经营过程中的陷阱。首先,品牌要有民族性。成功进入到中国的国际品牌,很多都有一个既雅致又达意的中文名字,如可口可乐、百事可乐、万宝路、麦当劳、三星等。反观许多国内品牌,却追求洋名,取的名字不伦不类、拗口、生硬、难记,可以说是对国内品牌名称的一大污染。洋名满天飞的企业,成功的极少,因为对品牌来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其次,成功运作品牌非靠一日之功,而要有一个系统的策划。目前许多企业创建名牌很多是硬性广告投入或讲求轰动效应,从长远看,应该软硬广告相结合,更为重要的是提升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美誉度,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多品牌创建达到目的。    
    ●品牌延伸诱惑    
    品牌延伸是指企业在创立了一个成功的品牌后,不断推出新产品,即企业对产品组合中全部产品项目采用同一个品牌名称的“家族品牌名称”策略。成功的品牌延伸有助于充分挖掘品牌价值,提高新产品的市场认知率,减少新产品的市场导入费用;并能进一步增加原品牌的市场覆盖率,使更多的消费者接触、了解该品牌,从而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消费者使用新产品的良好体验和感受,又会扩大原品牌的声誉,产生积极的影响,提升原品牌的地位。    
    正因为品牌延伸带来的巨大价值,使一些企业挡不住诱惑,纷纷进行品牌延伸策略,结果轻则使产品市场占有率降低,重则可能淡化、损害原品牌的形象,弱化其竞争地位,甚至使企业破产。品牌延伸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品牌延伸会使消费者产生负面心理反射    
    延伸产品可能引发心理冲突,对原品牌产生负面影响。美国Scott公司生产的舒洁牌卫生纸,是卫生纸市场的头号品牌,但随着舒洁餐巾纸的出现,消费者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美国广告学专家曾经幽默的评价“舒洁餐巾纸与舒洁卫生纸,究竟哪个品牌才是为鼻子策划的?”结果,舒洁卫生纸的头牌位置很快被宝洁公司的Charmin牌卫生纸所取代。    
    三九集团以“999”胃泰创品牌打天下,企业的品牌经营非常成功。提起“999”,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这种药。然而,三九集团随后将“999”延伸到啤酒。虽然广告上说的是“九九九冰啤酒,四季伴君好享受”,但消费者喝着“999”冰啤时,总是会感觉到有胃药的味道,胃药护胃、啤酒伤胃,两者之间这种互为抵消的负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所幸的是,“999”啤酒最终只在河北少数地区有售,假如在全国实行高空广告轰炸,后果将可想而知。而“999”品牌扩展到皮炎平、感冒灵等这些专业药品就非常成功。    
    2、众多产品使用统一品牌,导致其独特性被淡化甚至消失。    
    品牌延伸可能会使原品牌产品的清晰定位变得模糊,逐渐被消费者淡忘,留下来的心理空隙被别的产品代替。比如,美能公司推出一种洗发精和润发乳二合一的产品,取名“蛋白21”,很快在市场上打开销路,并取得了13%的市场占有率。公司受到品牌延伸的诱惑,在这一品牌的基础上推出蛋白21发胶、浓缩洗发精等产品。结果事与愿违,品牌延伸淡化了蛋白21作为二合一洗法护发用品的特征,从而也淡化了消费者对它的独特偏好,市场占有率由13%下降到2%。    
    3、延伸成功,却打垮了自己原有的品牌。    
    在美国,Heinz原本是淹菜的品牌,而且它占有最大的市场份额。后来,公司生产Heinz蕃茄酱,做得也十分成功,使Heinz成为蕃茄酱品牌的第一位。然而,Heinz却丧失了淹菜市场上的头把交椅,被Vlasic取代。可悲的是,堡垒从内部被攻破了,竞争对手费尽心机也没能够把Heinz从淹菜第一品牌的位置上挤掉,而Heinz却自己搞掉了自己。这就是跷跷板效应:一个名称不能同时代表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一上则一下。    
    4、过度品牌延伸会弱化原品牌的影响。    
    要成功实现品牌延伸就必须综合考虑所涉及核心价值与品牌个性、延伸产品与原有产品属性、延伸产品的市场前景、竞争状况等等。成功的品牌有其独特的核心价值,一般来说,若这一核心价值能包容延伸产品且属性不相冲突,才可以进行品牌延伸。皮尔·卡丹从服装延伸到饰物、香水、家具、食品、酒店、汽车;海尔延伸到白色家电;登喜路、华伦天奴等麾下的产品一般都有西装、衬衫、领带、皮鞋、皮带等,但是有的还延伸到眼镜、手表、打火机、钢笔等价格跨度大、关联度低的产品。这些产品虽然原始用途相差甚远,但都有一个共同利益点支撑着,即都是身份的象征、尊贵的标志,能让人获得高度的“自尊”和满足感。但是如果延伸品牌与母品牌的核心价值相冲突就会产生负效应。比如:金利来定位是男人的世界,其男士衬衣、腰带、皮包都畅销于中高收入家庭的男人,金利来也曾经涉足到女士皮衣,但是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延伸产品与原有品牌核心价值相违背;造成品牌稀释。    
    5、品牌延伸追求数量,不追求质量。    
    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的资源,用同一强势品牌引领不同品类的产品,既减少了品牌认知的过程,又降低了产品的经营风险。在企业快速发展阶段,延伸品牌经常会被广泛使用,但任何品牌的内涵都不是无穷尽的,品牌决不是一个能够无所不装的魔筐,品牌延伸也需要“度”,要谨慎和适度。经营品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个品牌的确立,是建立在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和使用过程中,是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而获得的。作为一个品牌来讲,产品定位、人员、价格、服务、渠道及购物体验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娃哈哈品牌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驰名商标,但有关人士已经开始对其广泛的产品延伸表示了担忧之情。    
    ●做品牌还是做OEM    
    当今的市场,从某种意义上讲,买与卖都存在着巨大的空间。由于产业的转移和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OEM(贴牌)这种做法在国际上早已有成功的经验。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由于在中国或在中国的某些地区在加工资源上存在明显的比较优势,产生了大一批专门为品牌企业提供生产加工服务的企业。有一种错误的认识,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品牌才是品牌。这种诱惑使那些加工企业忧心忡忡、跃跃欲试,企图直接杀入终端市场。其实,专门从事OEM的加工企业也能够在行业内根据自己的优势去细分市场,并不断提升自己在加工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创建直接面对上游客户的加工品牌。


第一部分 诱惑——难以抗拒的罂粟第8节 诱惑的11种“美丽”表情(6)

    9、营销诱惑/技巧真的那么重要吗?    
    卡尔·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里曾说,从产品到商品,需要经过“惊险的一跳”。而营销正是这个惊险动作的踏板。从市场分析、市场选择,到产品开发、定价以及分销和促销,这一切过程,无不是为商品价值的实现服务的。这一跳,跳过去,商品就实现了价值,企业获得了盈利;跳不过去,企业就会蒙受损失、遭遇困境。因此,市场营销对于企业而言,确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我们可以从市场营销成为近年来全国人才市场最热门的专业、招聘数量始终排在第一位的现象中略窥一斑。营销诱惑有如下表现:    
    ●广告诱惑。    
    通过各种媒体发布广告,是企业宣传自身、品牌和产品,迅速提高其知名度的有效方式。但是在一些企业眼里广告的作用被无限放大,成了品牌和产品的全部,对广告几乎到了顶礼膜拜的地步。    
    1、 广告泛滥效果差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广告业以平均每年递增40%的速度发展,电视、报纸、杂志、电台、路牌、灯箱等广告媒体各显神通。打开电视,广告如轰炸机般狂轰乱炸,摊开报纸,长篇累牍或是中缝夹缝中都是一个相同的口号——“快来买我的产品吧!”甚至进了电影院,人们也逃不过广告的追踪轰炸。随着广告的激增,消费者普遍感到被喂饱了。这也就难怪当迪斯尼公司宣布,在其电影院放映电影前不再播放广告时,赢得了疲于广告的顾客们的热烈掌声。    
    诚然,在中国民众的消费理念尚不成熟、主流媒体市场化程度不高等现状下,媒体广告的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正常界限。很长一段时间,只要做广告什么都能卖出去,只要让全国老百姓知道了就成了名牌产品。广告制造了一个又一个产品神话。    
    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前些年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广告竞标的“标王”、万众瞩目的山东秦池酒厂。1995年11月,秦池酒厂以6666万元夺得1996年标王,一鸣惊人,结果秦池酒销量剧增,夺标后仅两个月,其订货额已经相当于过去一年的水平。秦池酒也走出国门,远销港澳台和新马泰地区,势不可挡。这真是令人喜出望外,初尝甜头的秦池酒厂领导难免有些头脑发热了。于是,1996年底,秦池酒厂又斥资3。2亿,再夺1997年标王。3。2亿元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它意味着为秦池酒厂每天要支付近百万元的广告费用。二次中标,作为一个县办企业的秦池酒厂表面上风风光光,实则身负重压、苦不堪言。另外,秦池酒厂用从外地进购原酒勾兑白酒销售的事实被新闻媒介披露后,受到消费者的抵触,更是加剧产品积压,生产经营已经陷入困境。真是:成也广告,败也广告。秦池酒厂过分追求和倚重广告效应,最终引火烧身。    
    由于广告对市场销售的显著效果,一些企业在广告投放上的投机心理也日趋严重,仍然笃信只要通过广告进行强力空袭,就可以诱使消费者像被催眠似地采取购买行动,因此广告预算不断追加、广告手段层出不穷、产品宣传夸大其词,渐有泛滥之势。2005年3月,宝洁SK…Ⅱ产品遭遇起诉风波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江西消费者吕萍及其全权代理人唐伟直接质疑SK…Ⅱ中文产品说明隐瞒含有烧碱成分以及“连续使用28天细纹及皱纹明显减少47%、肌肤年轻12年”的广告用语“涉嫌虚假广告”。    
    可以预见,相当多的广告声音将变得越来越微弱,顾客们甚至会忘掉某一广告到底是推销哪种产品,分不清某一产品与其他产品在质量和特性上有什么不同之处。    
    在这一点上,人们可以借鉴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广告在可口可乐身上施展了其无穷的魅力。自从1886年可口可乐问世以来,40多种语言文字的宣传广告,持续不断地重复出现在全世界的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及体育场、街道、公园等公共场合的广告牌上。它甚至伴着美国青年走上战场,获得在战地上生产的特权。从表面上看,可口可乐公司的广告也是一掷千金,无孔不入;实际上,它的广告均经过精心策划,并非单纯的狂轰滥炸。所有的时尚、潮流,无一不是由青年的喜好决定的;可口可乐公司深谙此道,其广告宣传非常注重青年。另外,可口可乐公司强调广告必须高尚和简洁,总是选择一个优秀的宣传口号,在一定时间里反复使用,务求深入每一个人的心中;当它达到一定的限度时,马上再改用另一条动人的宣传辞语。不过,万变不离其宗,其宣传无不围绕着其基本原则进行,那就是“怡神”和“清爽”、“简洁”而“有力”。正是这些多方位、多形式、针对性强的广告宣传攻势,使得可口可乐的名声在全世界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程度。    
    2、名人广告喧宾夺主。    
    大凡名人都有其良好的公众形象,一举一动影响着一大批人。加上“爱屋及乌”的传统文化影响,名人的吆喝自然最具蛊惑力、号召力和影响力。于是,请名人作广告便蔚然成风。企业企图依靠名人在公众中的知名度和信任感来推销自己的产品。然而,名人效应并不一定是营销的灵丹妙药。不可否认,妙用名人广告确能达到一般广告达不到的效果,但同时利用不好也会带来不少副作用,比如名人的光芒太盛盖过了产品本身,名人的负面新闻毁坏了产品名声等等。    
    没有名人照样可以做好广告,万宝路就是一个典型。随着戒烟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瘾君子”抛弃了烟草业市场,制烟业日益感到难以为继。但美国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销售额却在不断上升,令人刮目相看。其名牌产品香烟“万宝路”在1991年创下了94亿美元销售额的记录。“万宝路”的成功,得益于其广告宣传,以及由广告宣传所塑造出来的“万宝路”形象。目前,这一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成了美国文化的象征,人们这样形容:“如果一个美国人想欧洲化,他必须去买一部奔驰,如果一个人想美国化,那他只需抽万宝路,穿牛仔服就可以了。”     
    刚开始,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用马车夫、潜水员、农夫等作为广告男主角,都觉得不够令人满意。最后,理想男子汉的形象最后集中到美国牛仔身上——一个目光深沉,皮肤粗糙、浑身散发粗犷、豪气的英雄男子汉,马上就迷倒了世人。该广告仅问世一年,公司香烟销售量就提高了三倍,一跃进入全美前十大香烟品牌之列。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从1955年至今的40多年内,万宝路从不选用那些出名的“男子汉模特”,而是经常派人到美国最偏僻的大牧场去物色土生土长的“真正的牛仔”,终于在人们的心目中树立起了“哪里有男子汉,哪里就有了万宝路”的名牌形象,那粗犷豪放、自由自在,纵横驰骋、四海为家的牛仔代表了在美国开拓事业中不屈不挠的男子汉精神。现在,万宝路香烟每年在世界上销售3000亿支。世界上每抽掉4支烟,就有一支是万宝路,万宝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渠道诱惑    
    如同血管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通道一样,渠道是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成功搏击的生命之河。河道的畅通与否,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企业的成败。渠道是产品顺利分销的关键,也是许多营销人员头疼的一道营销难题。在实战中渠道运筹失误往往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    
    1、自建网络比利用中间商好。    
    很多企业不甘心利润被别人“瓜分”,企图通过自身力量建立销售网络,执行分销职能。如广泛设立分公司、办事处或专卖店,绕过中间商,直接将产品销售给最终用户和消费者。并认为这样做有许多好处,如便于控制指挥、安全灵活、节约成本等。其实,在实际操作中未必能够达到这样理想的结果。由于路途遥远和信息阻隔,总部未必完全清楚分支机构的所有情况;以区域市场为基础建立的各分支机构只对总部负责,相互间缺少协调,经常画地为牢、互成壁垒、各自为政;损公肥私、死帐呆帐、携款出逃的现象比比皆是;摊子铺得太大、体态臃肿、信息传递及决策缓慢,一有情况往往很难作出迅速反应;实际运作中的人员开支、广告、市场推广等费用的浪费现象屡见不鲜。    
    2、中间商越多越好。    
    “分销商越多,销量也越大”,这是许多企业的逻辑。如果真的按照这种逻辑来营造渠道网络,很可能会面临以下问题:市场狭小,僧多肉少,经常出现“同室操戈”(窜货、恶性降价等)的现象;渠道政策难以统一;服务标准难以规范。    
    3、渠道越长越好。    
    渠道长有长的好处。如日用消费品的消费对象高度分散,产品购买频率较高,销售环节较多,因而长渠道比较合适;但这并不意味着渠道越长越好,原因是:战线拉得过长,业务人员和经销商的管理难度加大;交货时间会被延长;产品损耗会随渠道的加长而增加;信息传递不畅,企业难以有效掌握终端市场信息;渠道各环节的利润被摊薄。事实上,以行业特点和企业实际的渠道扁平化是当今渠道营销的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 诱惑——难以抗拒的罂粟第9节 诱惑的11种“美丽”表情(7)

    4、覆盖面越宽越好。    
    渠道覆盖面并不是越宽越好,重在精耕细作,不断整合。在这个问题上,企业需要考虑以下问题:由于建设和维持网络运作的费用往往相当高,因此企业需要有足够的资源、能力去关注每一个结点的运作;企业渠道管理水平要与之相匹配,包括经销商管理、资金管理、物流管理、信息流管理水平;单纯追求覆盖面,难免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