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one·一个 文章合集_韩寒-第3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她是最后一个知道的,立铭一直没有给她提示哪怕一点点征兆。



 



事情的大概经过,是她后来慢慢从那些吞吞吐吐不愿意说的朋友那里拼凑出来的。那些人看着她,表情奇怪,他们不知道要表示同情,还是若无其事,还是别的什么情绪。对方是一位很多人的女神,多年来传各种绯闻但多年未嫁。女神比立铭大十岁,和他同乡。据说立铭上大学之前,就暗恋她。她太有名了,立铭没有机会。不知道他们怎么就遇上了,天雷地火,很快那位女神就将立铭带到香港,秘密结婚。他们在香港住了两个月。偏偏就在这两个月中,她忙于节目,忙于理顺调离之前需要处理的各种事情,完全被蒙在鼓里。



 



他也从来没有当她面提到这个女神的名字,当然这个名字实在太熟悉了,太有名了,她也不会想到他和这个名字有任何关系。



 



事后,无论她怎么多方打听,最重要的细节却无法得知,就是他们到底是怎么勾搭上的。作为前出镜记者,后来的主持人,她迷恋事件的细节,可是偏偏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人愿意帮她,或者没有人能够帮她。有一点她心知肚明,那就是,立铭这样的摄影师对女人有致命杀伤力。后来也有几个女名人在经历过无数绯闻和丑闻之后,最终嫁给了摄影师,她说她对这种事一点也不觉得惊奇。世上没有任何人比一个追求艺术同时有足够修养的摄影师更性感,没有。



 



她在得知噩耗时没有采取什么行动,一点也没有,连一个短信也没有发过。不过,他们现在是朋友,很好的朋友那种,不提过去的任何事,当过去没有发生过,就当04到08年这五年从日历撕下扔进垃圾桶里被卖废品的人捡走了,回炉了。



 



她按照计划进了京,进了台里。



 



立铭和女神结婚不到一年,女神就怀孕了,然后媒体和网络铺天盖地的新闻。然后就出现了微博,然后她就成了微博名人。还有一阵子,微博上有一些人热衷于泼女神的脏水,将立铭也翻出来了。不过,没有人会想到女神老公的前女友是她。



 



她的网名叫哑巴。那时如此,现在也如此。



 



偶尔,在台里,他的豪华宾利欧陆就停在她的奥拓边上。有人问她为什么不买一个像样的车,那样才配得上她的主持人身份。她笑笑,说,我哪里买得起。



 



她就当过去什么也没有发生过。此后在她的生活中出现过若干个前男友,有的有钱,有的不怎么有钱。有的帅,有的丑。有人问她为什么喜欢丑的,她说她对男人的长相没什么要求,别看她成天在微博上表现得像个花痴。有人问她交过这么多前男友是为了报复?她说不是,她一点报复心也没有,她不是女屌丝,那样做没有意义。再说,输给一位比她有名的人没有什么好抱怨的。她说,你看他生活得多好啊,人胖了不止几圈,远远看过去,就像一只大橄榄,橄榄上还串了个樱桃。近看,原来橄榄形的身体上安了个胖脑袋。堕落啊,文青一旦没追求了就这样了。好在明星心甘情愿地养着他,他也有一份不错的工作。



 



她有过大款,有过正太,有过网络名人,也有过低调但过得不错的人。她喜欢他们不是为了他们的身份标志,完全是因为当时的感觉。这些人和她分手后,有的结婚了,有的还生子了,有的仍然单身。他们不过是她一路走过的路标,立铭是第一个路标,她不介意回顾过去的事,不介意他现在的生活,只是对他放任自己体形一天天走样变形感到一点点遗憾。不过,那是那个女神自己的事,与她何关?



 



她现在终于名花有主了,结婚了,就差生孩子了。她的男人就是原先那个“我男人”,也是个摄影师,踢后卫的。他依然话不多,就像踢球,只防守不进攻。这是安全感的保证。她称他“我男人”,这三个字就是安全感的同义词。



 



除了安全感,她跟比较近的朋友常提起的另一个词是命运。


c o m



VOL。530 你可以不坚强

t*xt…小%说^天。堂!

作者张佳玮



 



你被人欺负时,咬着嘴唇,没哭;熬过难关后,见到自己人,听到句软语安慰,却会忍不住,“哇”的一声号出来,哭个痛快。



 



类似经历,大概非只我一个人有。



 



以我所见,此时心情大概如此:你被人欺负时,知道对方怀有恶意,知道哭出来后,对方便确定你软弱可欺,更恶意的欺负便会来,于是跟自己说,不能示弱,否则所受伤害,势必加倍,所以熬着,不哭。等事完了,似乎安全了,面对一个可倾诉的人,也来得及审视自己的情状,觉得自己真惨,于是哭了。



 



人很少会在机器或刀刃的迫害之前,凭空号啕大哭。人哭,大多数时候,是看对象的。许多时候,对面站个有血有肉、能听自己倾诉、能反馈的对象,人就容易哭出来。



 



我爸老家乡下,以前有种习俗。老人死了,有专门的老阿婆来哭。老阿婆嗓子响亮、声气悠扬,一嗓子哭一下午,还能和军乐队的乐曲相和,哭声绕梁三日。我爷爷过世时,有两位老阿婆恪尽职守。我亲眼见她们俩,吃完午饭,彼此商量:“再哭两声吧?”“好。”然后就扑到灵前:“哎呀,他老爷子,你怎么走得这么早啊!”



 



我爸和我叔叔,丧事上都铁青着脸,没怎么哭。因为他们是当家的,得请人,得招待亲戚,得联系火葬场,得包车,得供饭,得搭棚,很累人。那段时间,他俩睡得少,基本不吃东西。到丧事最后一天,两位阿婆又浩浩荡荡地哭了一遭,我爸和我叔叔好像忽然释放了似的,也哭了一场。哭完之后,我叔叔累睡着了,起来就肯吃东西了:还要吃蹄髈!



 



有些哭是假的,就像背景音乐;有些哭是真的,哭出来了,就是一口积食,都呕出来了。



 



我明白他们的心情,是在几年之后了。我外婆过世了。我奔前走后,颇为躁郁。外婆进火葬场了,那时我的心情,与其说是悲伤,不如说是愤怒。心里有无名火,不知该往哪里撒。吃饭时,看见远房亲戚谈笑自若,心里就恼恨得慌,想找由头,骂他们几声去——虽然知道,这些亲戚八竿子打不着,肯来吊丧,已是情分,但就是觉得,想找事儿骂骂。最后给外婆下葬时,我听妈一哭,就被传染了——哭和呕吐一样,看了听了,就会传染——于是我号啕大哭了一场。那会儿的心情,我现在还记得:



 



“人世无常,再也见不着外婆了;难过得很;大家都要死,怕得很;为什么偏是外婆遭了病?委屈恼怒得很。”



 



哭完了,无名火也就散了。



 



马里兰大学有位先生说,哭能抵消皮质醇和肾上腺素的影响,缓解压力。生物化学的事儿不提,但哭,是能表达情绪的。委屈了,“为什么偏偏是我”,要表达出来。郁积于心,容易犯病。



 



我们小时候受的教育,总是“不哭噢,乖,不哭”。江南小孩,小名普遍叫囡囡,妈妈总会说:“哎哟,囡囡跌跤啦,不哭不哭,都怪这台阶,台阶坏,囡囡不哭……”这招数,哄小孩子很有用。如果仔细想,会发现家长的逻辑是这样的:小孩哭,代表有事;只要小孩不哭,就代表平安无事;所以,只要小孩不哭了,就没事了……当然,小孩本身很单纯,饿了、委屈了,哭;给点东西吃就不哭了。但如果小孩年纪大一点儿,有心事了,你翻来覆去念“不哭”,恐怕就是另一回事。因为不哭,并不代表问题解决了。



 



如果你安慰过人,也被人安慰过,一定有这体验:安慰者说的那些道理,什么要看开点、什么要节哀,你都懂,但你自己说服不了自己;得听别人说了,才句句入心,说得你哭一场,就会好些。本来嘛,道理谁都明白,大家都会讲。人需要的,只是一个肯听自己倾诉的对象。你可以安全地袒露自己的软弱,听别人安慰。



 



实际上,在我看来,当一个人,尤其是成年人,遭遇不幸、压力极大的时候,安慰他“不哭”,叫他“别伤心”,都不顶用。如果对方遭逢大变,不哭、不伤心、很坚强,那是他的本分,但这并不代表问题获得了解决。就像相声里的段子:富人发愿,方圆二十里,不能见到一个穷人,有一天,真见着穷人了,一捂眼睛:“快把这人给拽走,我心都碎了!”同理,当一个人难过时,你不能单纯要求他“不哭”,然后让他脸色铁青,把不安和委屈憋在心里。



 



一个人经受灾难之后,心情普遍如下:害怕(害怕自己或亲人受伤,害怕自己崩溃,害怕灾难重来);无助感(觉得孤单,前途茫茫,软弱无力,委屈);愤怒(为什么偏偏是我?为什么你们不帮我?);失望和希望交替出现。而贯穿其中的,总是委屈:为什么偏偏是我倒霉?!



 



你知道哭泣是有传染性的,一个人的哭泣,可以带动许多人一起哭泣,但如果你想安慰这么个人,就得让他倾诉,让他说。你如果要求他“一定要坚强”“不哭”之类,是堵,而不是疏。如果有人一边难过、一边强忍着不哭,你可以赞美感佩于他们的坚强,但说到底,那并非他们的责任。要表达支持有许多法子,给他们再施加任何一点儿压力,都是最不好的法子。



 



所以,如果你真心要安慰或支持一个遭遇了厄运的人,说“不哭”“要坚强”之类,很像是在下意识地摆家长范儿。你不能要求一个人经受了不幸,还得独自在心里承担一切。如果你诚心想安慰一个人,可以考虑这么告诉他:



 



你可以哭,你可以悲伤,你可以不坚强,你可以说你有多难过、多害怕、多委屈。在我面前,做这些是安全的,这些我都听着,而且愿意帮你想辙,而且,你哭过、悲伤过、软弱过之后,我依然会守在你身旁。



 



(本文选自张佳玮新书《我这个普通人的生活》)



 



 



 



张佳玮,作家。已在「一个」app发表《长颈鹿在超市做导购》、《你喜欢折东西吗》等文。


w w w。x iaoshu otx t。c o m



VOL。531 我不能总是跟屌丝在一起

t(xT小说〃天;堂

作者坏蓝眼睛



 



这是我近期听过最伤感的故事了。



 



一个大龄女中年,年轻的时候一直走文艺路线,旅行,抑郁症,呓语,刻薄,尖酸,自以为是,样样都尝试过,推崇与众不同的人生,但是困于自身条件的局限,人生主旋律变成“奋不顾身做小三”的过程,后来她爱过的“有品质,有趣味”的男性都纷纷回归家庭或者另觅新欢,跟她差不多年纪的女性都已经开始为孩子的教育发愁,她还在每夜每夜为“寂寞的子宫”写诗,但是因为习惯性清高,这里那里什么都看不顺眼,终于变成传说中的“奇怪的老姑婆”。



 



记得在一次聚会中,一个著名的大v调侃说,最害怕没姿色的文艺女青年,动不动就扑过来要死要活跟你恋爱,推都推不开,大家当这是笑话,哈哈大笑,笑完之后觉得挺凄凉,什么时候“文艺女青年”已经变成如此可怜的代名词。



 



这个资深文艺女青年因为年纪大了,恋爱不好谈了,又没其他什么事可做,所以赶时髦满世界去行走了,行走途中,她还没忘记网恋,她用特立独行的气质和勇敢走天涯的热情感染了一个工科男人,这个男人在我们的城市中属于不好不坏的类型,收入尚可,但是没房没车,生活简朴,情怀浪漫,为人诚恳,未来也许有无限的可能性。



 



也许是因为恐慌感,也许是因为寂寞,或者是异域行走时候的莫名激情,这个清高的文艺女中年突然浪漫大发,在电话里跟网恋的男朋友求婚,男朋友本来就仰慕文艺女友的独特气质,虽然面都没见过,他答应了她的求婚,电话挂了之后,他激动得一夜无眠,是惊喜,是怀疑,是担忧,还是其他?未得而知,总之,一个不好不坏,不上不下,不温不火,规规矩矩的好青年就这样跟他从未谋面的女友结婚了。



 



谁也不知道他们在以结婚为前提的第一次见面中都有什么样的感受,总之不管什么感受,都没阻碍他们疯狂相爱结合的念头,两人领到结婚证那天,文艺女中年似乎扬眉吐气,跟各路人马汇报结婚的消息,包括前男友,失散的小学同学,仿佛结婚变成了成功的标志,之前蹉跎的无情岁月也顺势变成“姐不是没人要,姐是要求高”,纷纷的祝福声中,他们大步流星地告别了过去,她恶狠狠地脱掉了对女人来讲类似羞辱的单身帽子,虽然前几天她还在鄙视所谓人间团圆,讥讽那些年纪轻轻就结婚生子的女性,抨击她们没有追求,宛如一摊烂泥,而孤身的自己则是高洁明月,脱俗地悬挂。



 



故事如果到此为止,算是团圆愉快美满的故事了。可惜,这才是故事的开始。



 



开始的时候还是新鲜的,文艺女开始按照自己的想象中的丈夫的样子去改造实际中的丈夫,她让他看小众电影,困得他差点把口水流到她肩膀上,她逼着他吃西餐喝咖啡,不允许他看上去没气质,让他换手机,写微博,买单反,穿潮牌,连走路的姿势都要私人定制,一两句话里必须要用几个英文单词作为点缀,一两个外国人名作为装饰,一两部外国小众作品作为注脚。虽然他不懂这样做的必要,他都一一地听从她的建议,在他看来,这是新奇世界给他打开的一扇窗,而她就是窗边的天使,哪怕这个天使的爱好是“不好好说话,不好好吃饭,不好好走路,不好好活着”。



 



新婚的兴奋感过后,文艺女积极地把自己融入到同类(她以前看不起的已婚女性)中去。积极跟大家聚会,网上网下不断@一些熟人,合群地晒幸福,晒心情,晒小抱怨。幸福如果不晒就没有存在的意义,才华晒了这些年,无人喝过彩,该晒魅力了,她瞬间倒戈,大谈“一个女人的魅力绝对是建立在无数男人追求的基础上,若没有一个男人愿意娶回家,这魅力就是笑谈”,她的微博一向没几个人看,也从来没人留言,但是这句话引起了很多的人的反感,有人说她肤浅无知,她剑拔弩张,傲慢地一一回复过去,大意就是所有对她不屑一顾的人都是嫉妒她的才华和好运,一边拉黑难听的留言,一边安慰自己“人红是非多”,她取得了变态的平衡感。



 



就这样,“结婚”变成了她的尚方宝剑,“才华”变成了防身护体的武器,她一天到晚在网上跟人战斗,底气十足,威风凛凛,出言不逊,一剑封喉,像个宣扬邪教的斗士,不,强悍匪盗般的教主。直到有一天,一个前男友看不过眼,说她,结婚就结婚了,何必这么骄傲,难道是嫁给玉皇大帝了?



 



一句话,把她深深刺伤,她竟无语应对。



 



前男友就是前男友,见光死再也不联系已经是罪不可赦,现在又冒出来看她笑话,果然最可恶的敌人就是曾经最亲近的人。



 



他说得没错,她骄傲什么呢?结婚是结婚了,可是值得拿出来显摆的条件不多,当时只觉得结婚是第一重要的事,当作一个珠穆朗玛峰给跨过去了,竟然高兴地忘乎所以,回头一看,人人胯下一座珠峰,爬不过去的毕竟是少数。



 



可是,晒幸福的人各有幸福,结婚已经不再是值得愉快的事,大家表面晒幸福,其实是在晒实力,a的丈夫有房有车,b的丈夫有背景有职权,c的丈夫帅气新潮,d的丈夫个性突出,再回头看看自己拉出来向全世界炫耀的丈夫,相貌平平,收入一般,身材和气质放在人群中一下就会淹没,虽然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改造,但是底子摆在那里,怎么改造,也没办法塑成一个完美理想男。最关键的是,他没房没车,文艺女这才意识到房和车对于一个婚姻的意义,不亚于上了“幸福牌保险锁”,她可以粉饰先生的气质,可以改变先生的衣着品位,甚至可以引导先生的精神层次,唯独改变不了的是,她没办法送给先生一辆车一座房来改善他们的婚姻生活以及能拿得出手的实力。



 



然后她就开始变脸了,对他提出了形象气质内涵之外的更深的要求,比如说要上进,给自己制定五年目标以及详细的职业规划,她也加入到他的规划中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