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5年前的事情了,当时我在香港。有位好友开着一家诊所,治好了不少疑难杂症,很有名气。我每次去香港,只要有空,都会去他那里聊聊天。有一次,这个朋友对我说起他最近遇到的一个棘手的病。病人是一位美国的中年女士,她的症状很简单,就是肚子不舒服,经常感觉有个拳头大小的东西从小肚子那里冒出来,咕嘟咕嘟往上蹿,一直蹿到嗓子眼儿,非常难受。每当发作的时候,她会感觉心慌意乱,烦躁不安,甚至有自杀的冲动。她先是在港找了很多顶级的医院,结果越治疗越严重。接着她又回美国医治,也没有效果。后来听说我这位朋友善治疑难杂症,就慕名而来。朋友给她开中药,一连四诊,收到了一些效果,各方面的症状减轻了很多,但是还没有根治。现在她还在吃着中药,不过也快没信心了。
我说:〃这不是《金匮要略》里说的奔豚吗?真有那么难治?〃
〃我知道啊!〃朋友一脸无奈,说,〃我给她开的就是奔豚汤啊,后来又开了桂枝加桂汤啊,脉象、舌象、主证、方药都对,但就是没有根本的效果,要不把她叫来让你看看吧。〃
事情有时候往往就是这么巧,就在这时候,那位女士来电话了,说病情加剧,很难受,需要马上治疗。朋友说:〃可以啊,你现在就可以来。〃那边说:〃我已经到你门口了。〃电话刚挂上,那位女士进来了。
我给病人摸了脉,看了看舌象,并在她腹部做了一些简单的触诊,心里马上有底了。原来,她还不仅仅是简单的肝肾之气上逆或水寒之气上逆的奔豚,她肚子里有一大堆莫名的损伤和淤滞。
怎么办呢?我决定先打通她腹部的经络、气血,于是自然就想到了公孙穴。它是足太阴脾经上的重要穴位,同时又与冲脉相通,所以它既能调治脾经,又能调治冲脉。脾属土,在人体居正中,主管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周身;而冲脉则从上到下贯穿人体,与任脉并行,又与督脉相通。所谓〃冲〃,就是要冲、要道的意思,《灵枢经》说,冲脉是〃十二经之海〃,是〃五脏六腑之海〃,是〃血海〃,说白了,冲脉之气既能上贯于头部而为阳,又能下渗于下肢而为阴,是十二经脉和五脏六腑气血的要道。公孙穴是脾经和冲脉的能量的汇集点和调控中心,其作用之大,自不待言。
实际上,这个穴位之所以叫〃公孙〃,是有其深义的。《史记·五帝本纪》一开头就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公孙就是黄帝,黄帝居中央而统治四方,正如公孙穴总督脾经和冲脉,统领全身。这个统领全身的穴位,最直接、最明显的效果体现在胸腹部。胸部、腹部的一切问题,比如腹胀、不明腹痛、心痛、胃痛、胸痛,都可以通过公孙穴来治疗或缓解。
我让她脱下鞋子,在她公孙穴上试探了一下,感觉那一块很僵硬。我每只手按住她的一个公孙穴,突然间用力按下去!这位女士疼得在椅子上缩成一团,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对我说:〃谢谢您,大夫!我舒服多了。〃
我也很高兴,说:〃刚才按的这个穴位就足以治你的病了。这个穴在你身上的地位,也就相当于你在你们公司的地位,就是每一个部门的气血调度都由它管。以后你自己按吧。如果嫌力度不够,可以用一只脚的脚跟去踩或者顶这个位置,适可而止,有酸胀感就行。这样一直坚持。〃鉴于她发病的时候容易出现心烦、心慌,我又教她按压内关。内关在手臂内侧,手腕上方两寸左右的地方,她在此处也有明显的压痛。内关是治心养心的,她是个经络敏感的人,手指一按上去,她就觉得心中有说不出的轻松。
〃这样就完了?您不开点药吗?〃她又问。
我给她开了点生甘草,让她平时泡在杯子里当茶喝。因为她此前吃了数不清的各式各样的药,应该清洗一下,解解药毒了,如此而已。她的体内也有湿气,于是我又建议她在饮食方面多喝薏米红豆粥。
在治病方面,公孙穴通治人的胸腹部。后来我将此穴引入养生实践,又体会到了它更多的妙用。有经验的古代良医总是说:〃治病要抓主证。〃在养生方面,我们也可以仿效这句话,说:〃养生要抓核心。〃人体的核心在哪里呢?有人说是脑,有人说是心,有人说是脾,有人说是肾。其实哪个都非常重要,哪个都不能少。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人体的胸腹部,是人体的相对中心位置,是我们养生的核心。怎么养这个核心呢?方法太多了,可以扩胸,可以揉腹,效果都是有的。但我还是要追问:有没有更核心的方法?当然有,那就是按揉公孙穴,一个穴就有扩胸、推腹等一竿子的作用了。
我们平时为调节胸腹而找公孙穴,没有必要按照书本规定的位置去找,要以自己的压痛为准。我一般把公孙穴看作一个区域,在脚拇趾跟后,有一块很大的脚掌骨,我们在脚内侧沿着这个骨头按压,压到最有酸胀或酸痛感觉的那一点,那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公孙穴了。如果要做养生保健,这就是核心。
9。 对心脑血管疾病釜底抽薪再探合谷穴
治病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高手治病,就像把玩一件艺术品,心之所致,意之所及,境随心转,时时自得,处处如意。我虽非妙手,却也能把玩一二。但如果要问最快意的治病方法是什么,我会说:〃釜底抽薪。〃妙用合谷,把疾病扼杀在萌芽阶段,就是这样!
有很多脑中风病人,治疗起来颇费工夫。自然就有人问:〃脑中风太可怕了,中风前有没有什么先兆?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吗?〃
当然有!中风前最明显的征兆是在大便上。如果你心脑血管存在问题,或者血压偏高,忽然有一天,又出现了大便干燥,或者干脆就便秘了,这时就得非常小心,因为中风很可能马上就要光顾了,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惊慌,咱们有防患于未然的办法,那就是:按揉合谷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虎口〃。
至于原因,那就说来话长了。
我们知道,大便是从大肠中排出来的,大肠中的津液能起到润滑剂的作用,使大便软硬适度,顺利畅通地排出来。一旦大肠中有多余的热,热盛伤津,这层津液就少了或者没有了,于是大便就变得干燥,甚至秘结在大肠中,排不出来了。大肠中有热,其实就是手阳明大肠经上有热。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大肠经有热上冲,肺气势必不能肃降,于是,一股热气上冲脑门,脑必然出问题。最严重的就是上面说的脑中风,头脑对身体的一部分控制功能直接失灵;比较轻微的呢,就是头晕、头痛、头脑昏沉。
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原穴就是原气出入之穴,按揉大肠经的原穴就能激发大肠经的原气,原气足了,病气就消除了,大肠经上的实热也就随之慢慢退去,这么一来,脑门子就会清凉下来,头脑也变得清醒而理性了。
再进一层,从五行的角度看,肺和大肠属金,金克木,肝属木。当肺和大肠功能失调的时候,肝木失去约束,进而产生与肝相关的病症,如中风、抽搐、口眼歪斜、头晕、眩晕等。《黄帝内经》中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大肠经有热必然导致肝火旺,金不能克木,所以肝火得不到控制。肝主筋,肝火得不到克制,人体的筋就会松的松、紧的紧,松紧不均,自然就歪到一边去了。所以,就会产生病人脑中风后经常出现的口眼歪斜、偏瘫等症。因此,手阳明大肠经上有热,是大多数脑中风病的根源。
中老年人应该随时注意观察自己的大便,从中获得大肠经上的消息。一旦有干燥、便秘的预兆,马上揉合谷,是完全可以补救的。揉合谷会泻掉大肠经的热,肺和大肠的气机顺畅了,肝火就会平下来,就不会出现与肝相关的那一系列病症了。
当然,人体是有一定的反应速度的,这种连锁反应的快慢因人而异,在有的人身上会慢一点,这时候,我推荐合谷配上太冲,两对穴同时用,仍采取按揉的方法,既清大肠之热,又泻肝火,首尾夹击,效果更为迅速。太冲在脚拇趾与脚食趾间向后的位置,肝火旺者压上去会有酸胀疼痛的感觉。
其实,大便干燥或便秘,不仅是脑中风的前兆,而且也是小儿惊风、精神病等症的前兆,这些疾病无不与阳明有热相关。无论如何,方便时,花一两秒钟观察一下自己的大便,实在应成为我们每天养生的必做功课。当发现大便干燥或秘结的时候,用合谷或者合谷配太冲来帮忙就可以了。当然,这时候更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见风就是雨,实际上,很多难愈的慢性疾病都可以通过我们的手消解于无形之中。
除了穴位调节,还得注意饮食。大便跟饮食的关系最密切。首先,不要吃油炸食品,要多喝热粥,以确保肠胃中的津液。其次,要多吃水果蔬菜。在所有的水果中,我最推崇香蕉和柚子。香蕉可以软化大便,是通便的佳品;柚子的力量更强大,它甚至有催泻的功能。不过,不用害怕,柚子在这时候是不会泄掉人体原气的,而它泄掉的不仅是体内的粪便残渣,而且还是大肠里面的燥热。
治病养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高手治病养生,就像把玩一件艺术品,心之所至,意之所及,境随心转,时时自得,处处如意。但如果要问最快意的治病方法是什么,我会说:〃釜底抽薪。〃妙用合谷,把疾病扼杀在萌芽阶段,就是这样!
10。 怪病就靠膈俞收,只生欢喜不生愁
如果做了好事总想让别人知道,总想让别人感恩戴德,那么,当别人稍有怠慢的时候,我们就会不高兴了。仅仅是这一念之差,天长日久,也有可能导致疾病。
在脊柱两侧一寸半、与肩胛骨最下端平齐的地方,有一对非常好用的穴,叫膈俞。我们可以试着自己用手去按一按。可能有些朋友的手摸不到这个地方,那是因为太胖或者身体柔韧性不够好,可以让别人帮着找到这两个穴位按一按。按的时候请用力,如果有酸痛感,那说明什么呢?我还真不好直接说,还是请看下面的故事吧:
香港有位慈善家,对中医推崇备至。有一次,他听说我到了香港,就把我请到他家里做客,顺便看看他的家人。
老先生的夫人比他略小几岁,慈眉善目,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只有20来岁,都是很有出息的孩子。我看不出他们有任何健康方面的问题,所以也没跟他们聊健康、医学方面的话题。但很快,老先生的夫人对我说了,她和女儿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四肢容易发青,稍微在桌子或者什么地方碰一下,马上就青一块,有时候甚至没碰到什么,身上也会青一块、紫一块,除此之外,身体没有任何其他不适的感觉。还有,她的儿子身体有些虚弱,消化一直不太好。这些,都是他们家的健康难题。他们看了国内外很多名医,吃过很多种药,试过很多民间偏方,都没能完全解决。
真实、忠厚、诚恳的他们,把心里想说的都说了。这些信息对于我来说,确实太重要了,它可以让我对他们身上这些看似简单的症状进行深层次的考虑。身上发青,那是血瘀;无缘无故发青,那叫不明血瘀,说明这个人的血液循环有问题;至于他们家的公子消化一直不佳,那是因为脾虚。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情况的呢?如果不除掉病根,光用药物调整,恐怕即使暂时调整过来了,用不了多久又得反弹。于是我开始考虑情志方面的原因。我想:是不是家庭方面、情绪方面的原因导致他们的身体出现问题呢?
我在他们每个人的后背膈俞穴上轻轻地按压,反应都非常强烈,感觉很痛。我心里马上有了底,因为,人一旦情志上出现问题,心情不舒服了,都会在这个穴上出现反应。我问:〃我感觉你们这些问题的根源都在情绪方面,不然,这么小的问题,医药不至于不能根治。但我也看到,您家里的氛围很好,大家在一起相处得很愉快……〃
〃对!〃老先生骄傲地接过话茬,〃我家里氛围确实很好。您知道,我是做慈善的,从不与人交恶,我们家里也非常重视家规家教,我规定,不管谁跟谁,无论什么事情,都要忍让,决不许有纷争。〃
观察一个人说话的内容和神情,也是中医〃闻诊〃的内容之一。一听这话,我心里就有谱了,希望的苗头已经出现。我笑着说:〃这非常好啊!我家就不同了,我家的家规是,不管是谁,有脾气就发,不要忍让。唉,惭愧啊。〃
〃这样的家规?那家里岂不是要乱套?〃
〃没有啊,因为大家心态都很好,总觉得没有脾气可发,也没有什么需要忍让。〃
这位老先生真是聪明而豪爽的人,一听我说这话,马上就说:〃你实在是高啊!我明白了,我家里的这些毛病啊,都是忍出来的,包括我上次的那个病,也跟这个有关系,我明白了。咱们这个家规得取消了,咱们家也按武大夫的家规来!〃
我给他们家的健康建议就是:大家互相按压膈俞。不仅是按这个穴所在的那一点,而且连这个穴周围都要按到,哪里按上去最酸或最疼,哪里就是最需要按的地方,每天坚持按压,一直按到不疼了,身体就会大大改善。当然,改善了以后,还得隔三差五互相按一按,一旦谁又被按疼了,大家就得问他:〃你最近是怎么啦?心里哪儿闹别扭啦?别憋着,说出来我们听听吧。〃老先生一家人听着新鲜,真的互相按起来了,由于对穴位还没有感觉,不知道怎么用力,所以手法都很重,大家疼得直咧嘴,我便教他们注意力度,初压的时候会很疼,要放轻一点,以后慢慢加重手法。或者干脆就用拔罐的方法,在两个膈俞上各拔上一个罐子。
疗效在我意料之中。一年以后,这位先生来京办事,专程来谢我。他待在我家里,迟迟不肯走,聊到深处,他跟我推心置腹说,其实他自己还有很多心理方面的缺点,比如工作方面,虽然是做着慈善事业,有时候却非常计较社会反响。当然,慈善事业是要进行宣传的,让大家都知道,可以带动社会上更多的人向善,但有时候,他进行宣传的目的却不仅仅在此。如果有的义举宣传不到位,他会觉得挺吃亏的,他承认,在潜意识里,有标榜自己的冲动,一旦标榜不成功,他会很难受。他能对我如此深谈,我真的很感动。
我把一位高僧送给我的对联,转送给了这位慈善家:〃佛祖无奇,但作阴功不作孽;神仙有法,只生欢喜不生愁。〃什么是阴功呢?就?做了好事还不让别人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呢?因为,如果做了好事总想让别人知道,总想让别人感恩戴德,那么,当别人稍有怠慢的时候,我们就会不高兴了。仅仅是这一念之差,天长日久,也有可能导致疾病。
我有一个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浸淫甚久,又得到一些民间〃劝病〃法的真传,对情志与疾病的关系有着非常深入的理解,并能用于治病。他用这种劝病法治病,有时候甚至不需用药,完全用一番话,调动人的情志,扭转人的心态,把人长期以来心理郁积的病疏散开去,效果非常神奇。我在这里,可以说也借鉴了他的一些经验。其实,老师也罢,学生也罢,面对医学,面对病人,都是学无止境,教学相长,能为病人解除痛苦,乃是唯一的目的。
11。 人体老生寒,太溪定生暖
凡是寒凉体质的人,都不妨通过常炙太溪穴,让温暖的生机进入寒体之内,让〃体内的冰雪〃变成春天的涓涓细流……
太溪,是肾经上的穴位,在脚踝内侧后跟骨上动脉凹陷处,当我们用手指按在这个位置上时,马上可以感觉到这里动脉的跳动。古代很多大医面对病垂的病人,就是用这个穴〃补肾气〃、断生死。如果在这个穴位上仍能摸到跳动的动脉,说明病人肾气未竭,还可救治;如果这里没有跳动,就说明病人阴气缠身,比较危险了。
太溪穴,它是人体阳气汇聚的一个重要之地。
北京的西城有位名老中医张士杰,临床最擅长使用太溪穴,无论什么病,他都会取太溪穴进行治疗,效果非常好,所以人送外号〃张太溪〃。我也曾用太溪治疗过不少疑难杂症,这里说一个真实的故事:
有位女士,是一家大公司的部门经理,工作十分出色,家庭也很幸福,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好几年前就想要个孩子,但一直未能如愿。去医院检查,夫妻双方都正常,吃了很多药,试了很多民间偏方,也没有作用。找到我的时候,她急迫地说:〃武老师,我都33岁了,再不能生小孩就是高龄产妇了,求求您,您无论如何要帮帮我!〃
我看她的脸,完全是一派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