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去?
沙龙马上表示一定完成任务,格劳鲍夫非常高兴,说他早就认定沙龙会是一个大有出息的小伙子,这次当教官也是他竭力推荐的,他希望沙龙能不辱使命。然后交给他一个10人名单,那是沙龙要带去的教官人员。
次日上午,沙龙带领10名部属教官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到卡法马拉勒农业学校,受到校长的热烈欢迎。
负责训练科目的教官阿尔蒙格仗着年岁比沙龙大,很不情愿地把科目训练教材交给沙龙,沙龙只看一眼就弃置一旁,按照他的想法布置训练。
阿尔蒙格问沙龙,这是各地“哈里纳”都行之有效的教材,为什么你不用呢?
沙龙大发雷霆训斥说他是总负责人,自有他的安排,你少说话,没有人把你当成哑巴!
阿尔蒙格嘟囔着说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固执己见的人,沙龙回应他:“这没有什么奇怪的,你和我共事时间长了,自然就习惯了!”
阿尔蒙格原来根本看不起这个毛头小子,但是慢慢发现沙龙在军事训练上确实有一套,不但本人的军事技术样样精通,而且吃苦耐劳,以身作则。沙龙特有的训练方式和高超的军事技术,逐渐得到大家的称赞,大家开始对沙龙口服心服了。阿尔蒙格后来回忆说:
沙龙宁愿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而从不采用现有的课程教材,沙龙在驾驶技术方面也有天赋,在晚上的演习中更为突出。他过于凶猛,以至于在刺刀操练中,有些人竭力想避开他,但在巡逻和进行演习时,大家又都愿意跟他在一起。
有一天,阿尔蒙格从总部接受任务回来,把总部命令和一把手枪交给沙龙,说是总部命令将这把手枪送到另一个犹太人的定居点。沙龙看了总部命令,放在一旁置之不理,阿尔蒙格催促沙龙尽快执行总部命令。
沙龙向阿尔蒙格解释说,这里仍然处于英国人统治之下,公然转移一把普通手枪没有重大意义,为这样一件区区小事招致英国人报复,会耽误更重要的任务;再说他当警察的时候,也宣誓为英国人效忠啊!
阿尔蒙格担心如果总部怪罪下来不好办,沙龙说有什么事情他会顶着,决不推诿他人。阿尔蒙格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派另一个教官悄悄办了此事。后来阿尔蒙格对此事曾发表过如下看法:
沙龙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因为他胆小怕事,而是与他的性格有关。沙龙是一个非常孤僻的人,就像他的父亲一样情绪反复无常。离开加得纳后,阿里克参加了“编外警察”,而这需要对英国政府宣誓效忠。
14岁参加巴勒斯坦犹太防卫组织欢呼以巴分治
1945年的10月,中东地区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鼓舞,犹太复国运动风起云涌。
一天深夜,沙龙正在熟睡,突然被一阵激烈的敲门声惊醒。他披上衣服开门一看,竟是格劳鲍夫,他用激动的语调低声通知沙龙:
“奉上级通知,哈里纳要举行反对英国统治的武装暴动,快跟我走!”
一路之上,格劳鲍夫告诉沙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捞足了油水的美国,竭力插手中东事务,罗斯福总统主张巴勒斯坦的大门应为犹太人开放,犹太复国运动得到美国的大力支持。
沙龙不解地问道:“美国人为什么支持我们犹太人建立以色列国呢?”
格劳鲍夫告诉沙龙,犹太人在美国有一个颇有实力的犹太人财团,在美国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在1944年的美国大选中,共和党主张在纳粹迫害中幸存的犹太人可以移居巴勒斯坦,罗斯福总统对此做出回应,美国将帮助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194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赞成在巴勒斯坦无限制移民和建立犹太人国家的决议和宣言。杜鲁门总统给英国施加压力,要英国批准10万名居住在德国的无家可归的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
英国在美国的压力下,看到巴勒斯坦地区形势错综复杂,便决定把这一问题提交联合国讨论,企图在联合国通不过任何决议的情况下,继续维持英国在巴勒斯坦的统治。
然而,在美国的操纵下,联合国不顾广大阿拉伯国家的强烈反对,竟于1947年11月29日通过了巴以分治的方案,即《关于巴勒斯坦未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第181(二)号决议〗,规定1948年结束英国的委任统治,分别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
格劳鲍夫问沙龙:“你发现近来犹太人明显增多了吗?”
沙龙很为这一消息欢欣鼓舞,他对格劳鲍夫说已经从各方面知道,二次大战中从德国法西斯屠刀下逃脱性命的100万犹太人,已经陆续进入巴勒斯坦。“以色列之父”本•;古里安号召发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武装叛乱,“哈里纳”成员到处破坏铁路、桥梁,炸毁英国军队用来截击非法移民船只的海岸警卫艇,斗争已经如火如荼,形势令人兴奋,沙龙请求格劳鲍夫下达战斗任务。
格劳鲍夫指着巴勒斯坦的夜空对沙龙说:“你看,整个巴勒斯坦已经沸腾了,我们怎么能落后呢?”
沙龙看到巴勒斯坦大街上一片欢腾,犹太人大都跑上街头,采取各种方式热烈庆祝联合国分治决议。
沙龙兴冲冲地跑去找好朋友奥迪德•;扎尔曼逊,看见他家大门紧闭,就把格劳鲍夫给的一根雷管扔到他家的菜园里。
一声巨响把扎尔曼逊惊醒,连忙紧张地起来,开门一看,原来是沙龙搞的恶作剧,正要责怪沙龙胡闹,却被一阵阵“以色列万岁”的口号声惊呆了,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马上跟随沙龙投入“哈里纳”争取建立以色列国的庆祝活动之中。
第一次中东战争尖刀排长显才能积极投身独立战争
对青年沙龙来说,1948年5月14日,又是难忘的一天。
就在这天,在耶路撒冷飘扬了30年的英国国旗从市政府大厦降下;下午4时,也就是在太阳落山、安息日开始前的一个小时,沙龙听到“以色列开国之父”本•;古里安激动地宣读《以色列国立国宣言》的声音:
以色列国土是犹太人出生的地方,他们的精神、宗教和种族都是在这里形成的。在这里,他们取得了独立并创造了一种具有民族意义和世界意义的文化;在这里,他们写出并给予全世界以《圣经》……我们特此宣布巴勒斯坦犹太国的建立,并命名为麦迪加以色列(以色列国)。
沙龙希望以色列国的成立,能够成为犹太人命运的转折点,然而他没有想到,阿拉伯联盟宣布不承认这个犹太人国家,把以色列移民看成闯入他们家园的入侵者,是试图攫取他们土地、篡改历史的小偷。
就在5月15日凌晨,阿拉伯国际联盟七个成员国中的埃及、外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五国军队,一起向刚成立的以色列国发起了进攻,四万(后来增至六万)大军从东、北、南三个方位向以色列发起进攻,揭开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的序幕。此次战争又称“第一次阿以战争”、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之为“独立战争”。
沙龙和以色列人没有想到这么快就爆发了战争,在宣布建国的第二天,就要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投入战争。
当时以色列没有正规军队,只有一支三万人的非正规武装,没有什么飞机、大炮,实际上只是一支没有统一指挥的游击队。
因此,巴勒斯坦战争一开始,阿拉伯联军便长驱直入,逼近以色列临时首都特拉维夫,攻占了圣城耶路撒冷的一部分,耶路撒冷城内的犹太人只得举手投降,阿拉伯联军声称不到十天就会拿下整个以色列!
沙龙和以色列非正规武装人员一起在各地与阿拉伯联军作战,到处都有战斗发生,规模都不大,形成胶着状态。
沙龙看到以色列士兵在绝对劣势情况下士气不高,指挥官谨小慎微,只派战斗力最强的摩西•;兰西特排去骚扰隐蔽在卡法沙瓦附近一个村庄的阿拉伯人,他便主动请缨,找到兰西特要求加入他的排,共同执行这一任务。
兰西特知道沙龙有军事指挥才能,但是骄傲自大不好相处,便不愿意让他参加;沙龙保证只以普通士兵资格参加,保证听从指挥,兰西特这才勉强答应。
到达目的地之后,沙龙发现兰西特按照教科书条例进行作战部署,几次想提出修改意见都没敢提出;后来他们被阿拉伯人发现,遭到炮火射击,处于极其被动的处境,兰西特仍然犹豫不决。
在这关键时刻,沙龙开口请求兰西特开火,然后带头发起冲锋,经过猛冲猛打,终于将对手全部消灭,兰西特也因此战役受到表扬。
兰西特佩服沙龙思路敏捷,称赞沙龙具有迅速而准确的洞察力和善于观察地形以增加作战优势的天赋,事后心服口服地说:
“沙龙孤僻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坚定的个性,沙龙是一个真正的战士,战场是他的军事天才和创造力得以发挥的最好舞台!”
沙龙以此典型战例,向他的士兵说明,以色列军事力量虽然弱小,但是只要用正确方法勇敢作战,仍然可以取得胜利,以此鼓舞战斗士气。
第一次中东战争尖刀排长显才能机智灵活炸大桥
在接着进行的战斗中,排长沙龙一马当先,善于战斗,总能以少胜多取得胜利,沙龙排的士兵便都乐于听从他的号令,因此在巴勒斯坦山谷地带的小型伏击战斗中捷报频传,使沙龙赢得了“让阿拉伯士兵害怕的战士”的名声。
正因为如此,旅指挥官把炸断卡尔凯亚镇大桥的任务交给沙龙排,指出此举,可以起到切断阿拉伯人继续快速前进道路的作用,对于扭转极其不利的战局关系重大。
沙龙带领本排士兵乘着夜幕悄悄接近大桥,不妙的是有个手下士兵不小心撞上一棵小树,被守桥的阿拉伯士兵发现后猛烈射击,使沙龙排受到极大压力,大家都感到炸桥任务很难完成了。
沙龙并不灰心,他吩咐两个炸药手做好跃进准备,命令心里发虚的士兵勇敢开火:“黑夜里敌人看不清我们有多少人,打得越猛,我们就越安全!”
于是全排火力一齐发射,形成巨大火力压向桥头,打得守桥的阿拉伯士兵不敢抬头;沙龙命令两个炸药手火速前进。
这时候,对手已派来大批援军,帮助守桥士兵镇守大桥,沙龙排的士兵见状暗暗叫苦。但沙龙并不惊慌,因为他平日经常带领两个炸药手苦练攀登大桥的本领,估计两个炸药手攀登这座大桥不成问题,因此边指挥全排猛烈射击,边注意观察两个炸药手的攀登位置。
沙龙看到两个炸药手已经拉着电线翻滚到了安全位置,低声下令:“拉火,爆炸!”
只听一声巨响,大桥被炸成两节,桥上敌人被炸得鬼哭狼嚎,沙龙一声呼啸,带着全排士兵得胜回还。
第一次中东战争尖刀排长显才能尖刀排长初显军事才能
1948年5月23日上午,亚历山大旅旅长得到沙龙排一人未伤炸毁阿拉伯人重兵把守的大桥的报告,便把沙龙传到司令部,又把一个艰巨任务交给了他:我们旅要执行代号“宾…诺温行动”的任务,出奇兵占领约旦军团的拉特鲁恩警察总部,你们担任尖刀排!”
旅长强调这次作战是以色列最高领导人本•;古里安亲自决定的,由哈里纳总参谋部直接下达命令,希望由此扭转以色列战局的不利局面。
沙龙对照作战地图仔细研究双方对峙形势,很快明白了以色列最高领导人的作战意图:约旦军团驻扎的拉特鲁恩,控制着通向耶路撒冷的要冲,威胁着耶路撒冷的安全,以色列如果完全丢掉耶路撒冷,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拿下拉特鲁恩至关重要。
沙龙雄赳赳地赶回部队,带着即将投入决定性战斗的喜悦之情,告诉全排士兵:“弟兄们,我们要成为全军的尖刀排了!这是‘以色列之父’本•;古里安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这是我们排的光荣,也是我们排的骄傲!我们决不能辜负本•;古里安的重托,一定要圆满地完成任务!”
经沙龙一番鼓动,全排士兵作战士气高昂,这时候传令兵送来命令,沙龙接过高声传达:“指挥部命令,尖刀排做大队前导,为大部队开道!”
沙龙一声令下,带领全排乘坐汽车,担负起为大部队开道的任务,小心翼翼引导大部队前进。
突然,他们上空升起一颗照明弹,霎时间如同白昼,整个部队暴露无遗。
沙龙当机立断,命令尖刀排趴下隐蔽,随即对方的炮弹雨点一般打了过来。沙龙提醒战士们不要着慌,选择有利地形躲避炮弹袭击,使尖刀排几乎没有遭到损失。
沙龙排继续引导大部队前进,越过通往耶路撒冷的主要公路,迅速来到拉特鲁恩警察总部附近,沙龙下令赶快修筑工事。
战斗很快打响,埃及、约旦等阿拉伯国际联盟军队为保卫家园勇猛进攻,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为正义而战士气高昂,游击队水平的以色列非正规军哪是他们的对手,很快被打得溃不成军。
天亮之后,沙龙觉得形势更加不利,果断地向营长阿什尔•;列维提出改变战术的建议:我们要避开正面,从侧面进攻拉特鲁恩警察总部。
营长接受了沙龙的建议,命令尖刀排做掩护,集中全营兵力展开攻势,一时间形势有所改变,但是,更多的约旦部队蜂拥而至,沙龙选择一块大石头做掩护,指挥尖刀排奋勇杀敌,打退约旦军队的一次次进攻,但自己部队也损伤严重,80个人的尖刀排只剩下几个人了。
第一次中东战争尖刀排长显才能战争取胜负伤住院
沙龙忙把幸存的几个士兵集中起来,利用他平时多次作战取胜得到的较高威信,指挥尖刀排继续奋战。
这时沙龙突然觉得腰部有些不舒服,用手一摸全是鲜血,这才明白自己受伤了,不一会儿就昏迷过去。
当炮声再次把沙龙震醒的时候,医务人员告诉他不要着急,以色列总参谋部正向这里调集援军。沙龙虽然感到伤口剧痛,但是凭借丰富的实战经验,感到敌我形势已经发生极大变化,约旦方面的炮声变弱,以色列方面的炮声则越来越大了!
沙龙深受鼓舞,想到应该组织尖刀排再次发起冲锋,但伤口使他又昏迷过去。
沙龙再次醒来时,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医生见他苏醒过来,便开玩笑说:“好悬哪,你当时身子若是再低一点儿,就彻底完蛋了!”
沙龙虽然庆幸自己命大,但是担心受伤过重,今后再也不能上战场了。医生告诉他虽然伤势很重,但是没有根本性大伤,三个月之内保证让他重返战场。
病床上的沙龙,充满了对返回战场的期盼。
沙龙从犹太复国主义的民族偏见出发,看不到阿拉伯国家为保卫家园奋战的英雄气概,而认为在这一次战斗中,一个堂堂的以色列加强旅,竟然败在约旦军队手里,可谓以色列国防军的最大失败,完全是以色列政府和军队领导人错误指挥的结果。
连长兹维•;格尔曼到医院来探望沙龙,两人一致认为以色列军队遭受重大挫折的根本原因,在于高级军官的平庸无能、作战计划混乱、组织能力低下,以色列国防军必须提高军事素质,应该把真正能够打仗的人提拔上来,才能战胜阿拉伯人,赢得战争的胜利。
格尔曼再次来探望沙龙时,带来一个好消息:尽管以色列四面受敌陷入重围,但是在美国和西方势力支援下,大批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源源不断赶到以色列,加入以色列国防军,形成四万名以色列士兵、对付两万五千阿拉伯士兵的有利局面;加之本•;古里安亲自担任国防军总司令,利用美国通过联合国达成停火协议的短暂机会,把分散在以色列国各地的游击队统一改编,正式建立起一支正规的以色列国防军,重新任命了海军和空军司令,一支现代化的以色列军正在逐渐形成。
沙龙坐不住了,暗中悄悄准备出院,但是因为伤口没有痊愈,行动仍然不太方便,只得再忍耐数日。
到1948年12月初,以色列在美国的帮助下节节取胜,基本上改变了不利态势。
沙龙再也不愿住院了,伤口刚刚痊愈,就迫不及待出院返回部队。
沙龙渴望能够亲自指挥一支部队,在独立战争中大干一场,没有想到自己只被任命为巡逻队队长,这让沙龙大失所望。但是12月23日开始的规模最大的“霍雷夫行动”,吸引了沙龙的注意力,他作为巡逻队长参加了这一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