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式婚姻-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促成这个事。就这么简单,哪有什么设想啊?李长安说:“要继续努力,不过得注意身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他还说,“看看办事处的其他账目,也不能随意放弃,该要的一定要要回来!办事处有什么困难,尽管提。”    
    天马酒水公司代理了大磨坊酒后,运作很好,秦福来也天天在那边,薛恒涛甚至在自己办公室里给秦福来安排了一张办公桌,两人一起研究怎么开拓市场。秦福来觉得自己是被天马高看了,因为自己根本不懂市场,更是没有任何销售经验。薛恒涛订出了走以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暂时不做城里的国有酒水公司,因为跟这些公司合作,形势对自己很不利,几乎都是欠款放货,并且他们做的品牌太多,根本不会在大磨坊酒上投主要精力,等等。说白了,就是先做中低档市场。半年后,天马酒水公司的大磨坊酒销售已成红火之势。    
    烟台办事处的成绩震动了大磨坊酒厂的上上下下,这可是多年来没有的事情。秦福来一下子成了全厂的明星,时来运转了。与此同时,秦福来与罗青梅也进入了“冷战”时期。


第四部分第32节 竞标(1)

    一年半以后,秦福来接替了唐元强的位置。厂里之所以作出此决定,缘于烟台市场的出色业绩。作为烟台办事处主任,秦福来应该感谢两个人,一个是大磨坊酒经销商天马酒水公司经理薛恒涛,他们走的“以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取得极大成功,最终让大磨坊酒登上了烟台最高档次酒店的吧台,并销售火暴。天马乘胜扩展市场,逐步伸向整个胶东半岛。当秦福来离开烟台回厂就任销售科长的时候,大磨坊酒在天马公司的成功运作下,销售收入已占大磨坊酒厂总销售收入的半壁江山。这是一个奇迹!秦福来要感谢的第二个人是常治国,常治国主动要求到烟台办事处来。没想到这个在别人眼里是土蛋一个的常治国业务办得还真帅,拿常治国的话来说,他来到烟台简直如鱼得水,感觉有了活头。与秦福来分工,秦福来主抓天马公司的销售,常治国带领两位老办专门清账,同样取得极大成功。常治国真是个很有办法的人,他来烟台的这一段时间,很快调动起了两位老办的工作积极性,清账工作捷报频传。当秦福来离开烟台时,一百多万的欠账已经收回百分之七十,这已让人很满足。在总结工作的时候,得出过去销售失败的原因,一是销售人员责任心不强,认为反正公家事,赚了赔了与自己关系不大,疏于市场监督,懒于登门结算,遇到困难便不愿去应对了;二是销售人员不能很好地分析市场、钻研客户,只认国有公司,不屑于与个体户打交道,而大多国有公司三角债太多,官僚作风太重,造成市场萎缩,欠账普遍;三是……。秦福来调任科长后,常治国便顺理成章地接任了办事处主任的位子。    
    销售业绩大增,没有给原销售科长唐元强带来好运,反而陷入糟糕的境地。原来常治国在清账的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很多欠款单竟然是虚假的,客户已经结清了账,可还是挂着。最后查明,竟是唐元强钻企业管理混乱的空子,这些回款没及时上报,而是被挪用,投入了其妻弟开的酒店。这样事情就大了,有关部门已经介入。    
    如果说当年秦福来当上厂长是让人“一愣”,那么现在秦福来被委认为销售科一把手,那就是让人“一惊”——像秦福来这样的人怎么能胜任销售科一把手呢?要知道销售可是绝对重要的部门啊!首先提出质疑的是除厂长李长安以外的班子成员。他们说烟台的成功不能全算是秦福来的功劳,只是他幸运罢了,如果不是遇到天马这样有实力有干劲的公司(还是人家找上门来的),那烟台会有这样的业绩吗?说到烟台的清账工作,那就更不能算秦福来的功劳了,如果非要给一个人记功的话,那只能记在常治国身上,秦福来根本没干多少实际工作。李长安却不这么想,他说:“我看秦福来有韧劲,办事执著,很务实,也很肯干,更重要的是他比其他业务人员更有责任心,更知道珍惜钱。旧有的体制磨掉了很多人的责任心,大家不觉得现在销售科更需要有责任心有主人翁意识的带头人吗?再说幸运,为什么其他人没有这么幸运呢?”质疑归质疑,但企业实行的是厂长负责制,所以最后还是李长安拍板。其次质疑的是经委领导。经委下属企业中层正职以上任命必须报经委批准,所以李长安将关于任命秦福来为销售科长的申请报上去了,经委书记陆光荣先后找李长安谈过三次话,希望慎重考虑对秦福来的任命问题。秦福来是个特殊人物,本来让他当了八十三天厂长就已经闹了笑话,搞得经委工作一度被动,如果这次让他做销售科长这么重要的职位,弄不好要再闹笑话,搞得厂里工作很被动。李长安却就认上秦福来了,努力说服经委书记陆光荣,最后陆建议让秦福来先做“代理科长”,这样有回旋余地,至于正式任命,观察一下再说。无奈之下,李长安做出让步,同意陆光荣的建议。第三个提出质疑的是大部分职工。虽没有下任命书,但厂里也开了会,宣布让秦福来做代理科长,当即引起轰动。职工们惊愕之后,认为上面领导又在瞎胡闹,以至于传得沸沸扬扬,说什么的都有。最后一个提出质疑的是秦福来本人,当李长安找秦福来谈话的时候,秦福来的第一反应便是马上拒绝:“不行,不行,我不行!”李长安说:“我看你行!”秦福来说:“饶了我吧,真干不了,你就不要再让我难堪了。”李长安为此跟秦福来通了四次电话,两次面谈,秦福来最终说:“那我试试吧!”    
    就这样秦福来成为领导四个办事处(二十个业务员)的销售科长。第一次销售会议秦福来就很没底气,“就职演说”搞得磕磕绊绊的,弄得业务员们直偷笑。秦福来长时间没进入工作状态,很多业务员,特别是办事处主任对他不是很信服。他的安排常常是让他们一个耳朵听一个耳朵冒,根本不当回事儿。上任一个月后,济南办事处主任就给秦福来出了考题,说那边有一个县副食品公司,原来一直销售大磨坊酒,并且业绩很好,对其实行的结算政策是“批销批结”,可副食品公司突然要放弃大磨坊酒,而将主要精力转向销售四川的一个酒。办事处去做了很多工作,也没有什么起色。现在他们还欠着七万块钱货款没给,一直拖着。这位办事处主任的意思是希望秦福来能去看一看。    
    确实是个难题,要收回七万块钱,并说动副食品公司重新选择销售大磨坊品牌。秦福来是销售科长,是必须要去的,这对他来说是困难,也是机会。可他没底,严重没底。秦福来先让办事处主任约请副食品公司酒水部经理到厂里来参观,可是人家根本不给面子,没来。秦福来就去了,由办事处主任陪同,可是连续吃了三次闭门羹,人家经理很忙,总是有理由推掉不见。这让秦福来很难堪,真不知该如何收场。很多业务员眼巴巴地看着自己呢!秦福来最后决定玩个笨办法。这次没让办事处主任陪同去,而是自己去的。去了以后一问还是不在,秦福来没急着走,而是在经理办公室附近坐下来等着。上午没有来,下午也迟迟不见,要下班时终于见上了这位经理。秦福来看到一个男子去开经理办公室的门,便跟了过去,问:“请问你是经理吗?”那人回过头来,两人都愣住了。    
    秦福来怎么那么幸运哪?这位经理竟然是一个熟人!    
    “秦福来?!”    
    “林继平?!”


第四部分第33节 竞标(2)

    这位经理竟然是秦福来的儿时伙伴林继平,已经有多年没见了。两个儿时玩伴相遇当然要好好聊聊。晚上,林继平请秦福来到他家里,让妻子炒了几个好菜,两人边喝酒边聊。秦福来儿时玩伴很少,因某些原因,他们不乐意跟秦福来玩,林继平却不管那些,他跟他玩。不过好景不长,林继平后来到城里去上学了。林继平给秦福来留下了很深的童年印象。以前秦福来听说林继平上了大学,至于毕业后去了哪里他不太清楚,因为这些年他很少回家。林继平也由于分配到了外地,再说爸妈也不在老家住了,回老家次数更是稀罕,所以两人也就失去了联系。没想到,两人因为业务又碰到了一起。林继平告诉秦福来他是化工专业毕业的,在学校里谈了女朋友,毕业后就分到了女朋友老家所在地。刚开始是在化工厂当技术员,可化工厂效益不好,他就通过关系调进了副食品公司,一干七八年。秦福来也向林继平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    
    为什么就决定放弃大磨坊酒呢?秦福来的话锋一下转到业务上。林继平说:“你这家伙,咱今天不谈这个好吗?”秦福来说:“我现在是大磨坊销售科长了,你说我能不跟你谈这个吗?”林继平说:“你们的业务员素质太差,代理意识也太差了!不止差,而且差得很。你知道我跟四川酒厂是怎么签的合同吗?这个地区的市场由我独家经营,不允许第二家,这样我才能好好运作市场。将市场打开以后那是我独家掌控,独家享受啊!当初你们办事处的人来跟我谈时,我也是这么说的,只是没有签合同,但是他们也答应得好好的,可是我费力气将市场打开了,你们的人就将酒给了第二家,第三家,甚至更多。你这个市场我做着还有什么意思?”秦福来问:“真有这事?”林继平说:“这事不假。现在你们的办事处,是谁去要货都发,什么都乱套了。你说我该怎么办?也怪我,当初没有跟你们签合同。放心吧,福来,既然你来了,欠你们的货款我可以给你们结清。我们公司有资金,也有实力,这些钱我们也不想欠,别人还以为我们要赖货款,让业务单位知道了对我们影响也不好,可是就是忍不了这口气。当初虽没有签合同,可是他们是答应的呀!”秦福来好一会儿没吭声。林继平说:“来,喝酒。”秦福来说:“不忙,我问你一句,如果我现在就决定将这个市场还给你,你还做吗?”林继平说:“当然做,不过我只能将你这个品牌和四川的酒一起做,因为我们合同都已经签了。”秦福来说:“好吧!”    
    林继平留秦福来在他家住一晚,两人又聊了一个晚上。    
    第二天上午,林继平派车将秦福来送到济南办事处。秦福来在办事处说了林继平的情况。办事处主任面露难色,说:“另几家也欠着咱们钱呢,如果让他们不卖了,那他们也赖着不结怎么办?其实林继平也太霸道了,这不是要垄断市场吗?如果只有他一家搞,那他还不牛死?就是他搞了鬼咱不也没办法?有个几家他如果捣鬼,那咱还有办法呀?再说还可以有个竞争啊!”秦福来觉得济南办事处主任的话也有道理。秦福来想了两天,后来从杂志上看到一篇关于代理经营的文章,深受启发,马上决定对这个市场狠下刀子。济南办事处主任却说:“这个事恐怕真的很难办,如果让林继平一家做,那其他几家的款就很难收,我们是真没办法收上来了。”    
    秦福来知道济办主任是将他推到了浪尖上,看他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秦福来也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来,但到了这一步,看来要亲自去解决。林继平则向他倒出一些内幕,说其他两家酒水商与你们厂有关系,其中一家是济办主任的亲戚,这两家都是新开的,是看着我将市场打开了,坐享其成。秦福来明白了。林继平还给秦福来出了个主意,说其实让我一家做,他们因为有亲戚关系,这款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对你来说就不是太好了,因为这样势必触动他们的利益,你跟这个办事处主任的关系可能就微妙了。这样,开一个招标会,让这三家或者更多家参加投标,谁胜出那谁当然就是这个地区的总代理。没竟上标的可以成为总代理的分销商,但参加竞标必须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先将过去的货款结清。这样他们也就说不出别的来了!秦福来觉得这主意行。    
    于是秦福来让办事处去说动其他两家参加竞标。竞标结果是副食品公司胜出,因为那些小批发商根本没有这个实力。秦福来在这个市场搞竞标,一下子解决了尴尬问题,厂长李长安对此大加赞赏,说他没看错秦福来,并马上就这个市场竞标的情况举行一个讨论会。销售科业务员们也很赞同这个做法,觉得秦福来还真是有两把刷子!这时候,秦福来决定将烟台天马酒水公司的销售经验搬过来,先后组织了多次学习会,还邀请了天马公司经理薛恒涛,以及提出代理销售政策的林继平来厂做报告。经过讨论,总结出了“经销商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的理论。秦福来还提出一句:“不要将眼光只盯着壳子大的国营酒水公司,更要放眼于那些积极肯干的个体户,他们更容易成为大磨坊酒销售上的新生力量。”


第四部分第34节 再登厂长宝座

    经过几年经营上的摔打,秦福来变得较以前自信多了。他的仕途也是扶摇直上,三年迈了三大步,一九九二年任销售科长,一九九三年任分管经营的副厂长,一九九四年冬天,秦福来再度登上了大磨坊酒厂厂长的宝座,但这次的“厂长”与当年那个只当了八十三天的“厂长”已经是大不一样了,那个厂长是海市蜃楼,缺乏根基,而今天的厂长却是一步一个台阶砌成的。大磨坊酒厂也是变化大了,当年秦福来当上那个“海市蜃楼”厂长的时候,大磨坊酒厂年销售收入才四百万元,而一九九四年再次当上厂长时已达到八千万元,绝对是天壤之别。一九九三年,秦福来成为分管经营副厂长后,还兼着代理销售科长一职,直到一九九四年再度扶正后,销售科长位子才由常治国继任。这几年,常治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心目中的“流氓加土蛋”是变得越发精神了。    
    企业效益上去了,职工的腰包也充实了,物质生活的改变让职工们有了安逸感,也不得不认可这位当年的笑料是自己真正的厂长了。但同时,职工们也看出了一点,那就是秦福来在用人上的特点。重要职位上的人,一般都是有农村背景的,也就是说都是在农村长大,后来混到城里的。秦福来也承认这个事实,他有自己的想法:用这样的人可以让自己增强信心,用那些有优越感的城里人他心里没底。不光是用人上,业务上,秦福来也喜欢跟有农村背景的经销商打交道,一个是因为实践证明他们的大磨房酒更适合于农村,或城市中低档市场,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秦福来跟他们打交道心里踏实,心理上稳定。但同时这种用人标准也给那些城里人以不小的打击,他们背地里说大磨坊酒厂让农村游击队占领了。    
    当然,秦福来能够有今天的成绩,神奇般崛起,有赖于好领导李长安,慧眼识福来,力排众议,坚持任用,顶住了很大压力,在要离开酒厂到经委主任位子上就任时,极力推荐秦福来做酒厂一把手,以他的话来说,我就是看秦福来行!    
    有人说秦福来幸运,赶上了好时候,如果是在前些年大磨坊酒厂陷入低谷的时候,他不一定就会让酒厂立起来。秦福来也承认幸运。有领导也客观地对秦福来的成功作了分析:一是秦福来用的人行,谁知道土匪样的常治国会是一个业务好手?二是秦福来的市场定位碰巧了,原来大磨房酒一个劲地往大酒店里拱,却忽略了中低档市场,结果让秦给抓住了。这两点成就了今天的秦福来。    
    林继平是在秦福来当上酒厂一把手的第二年调到酒厂来的。因为有业务关系,两人保持着密切联系。有一天,两人喝酒时,林继平向秦福来倒了一肚子苦水,说副食公司内部如何勾心斗角,说他公司老总如何昏庸腐败,如何给他小鞋穿,说他是外地人在那里很难混,说他感觉在副食公司越来越没什么前途了,说了很多很多,后来就说到他想调回老家来,但做了很多努力,跨市调动很难办,问秦福来有没有办法。秦福来很同情林继平的境遇,同情之余又很高兴,问林继平愿不愿意调到大磨坊酒厂来,并开玩笑说如果愿来帮我,那我百分之百帮你办,如果不愿来我这里,那我不想瞎费工夫。林继平说:“好啊,我求之不得呢。不过让我来酒厂干什么?”秦福来反问他:“你想干什么?”林继平笑笑说:“我在那边大小也是个分公司经理,总得让我干个厂长吧?”秦福来说:“那好,就给你个经营厂长干!”办了两个月,林继平成功调入酒厂。但是秦福来说:“我改变主意了,决定让你到灌装车间当一名搬运工。”林继平一愣,说:“你没开玩笑吧?”秦福来笑笑说:“没开玩笑。”林继平懵着头半天没说话。后来秦福来说:“想多了吧?我突然有个想法,希望你能支持我,那就是所有新调入酒厂的,无论是多么厉害的人物,都必须先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