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化力-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革?绝不能重演〃改革者没有好下场〃的历史悲剧。

    微调法是针对〃刮风〃而言,针对〃折腾〃而讲,针对忽左忽右、忽高忽低、忽冷忽热、两端跟踪式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提出的。提倡微调法有什么好处呢?它有利于政策的稳定性,有利于〃双百〃方针的连续性,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有利于发挥专家、学者及广大群众的创造性。只要不来回刮风,不今儿整这个,明儿整那个,我国的事业就能够长期、稳定、持续、协调地发展。

    微调,具体到某事,某项工作或某个问题,调整的幅度会不同。微调是由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在微调中前进,就是在微调中不断扬弃,推陈出新;在微调中不断克服前进中的不足;在微调中逐步完善政策,使我们的改革、我们的事业逐步地、积极地阔步向前发展。

    学会微调,渐进而行。善于微调,才致平衡。

第二部分 第27节:第十五章文化钝感力(2)

    〃始〃是当初,慎始慎终是钝感力。

    成功者不在心急如焚,而在于心静如水。

    丁肇中因发现了粒子而获得诺贝尔奖。但他当初用技术复杂、造价昂贵的探测器做实验时,却遭到了非难。原因之一是,一位教授已经做过类似实验,并没有发现任何新奇的东西。丁肇中力排众议,坚持实验,终于获得了成功。他说:〃不论反对意见是多么不可一世,我始终坚持对我的科学观点的探求。〃

    有两种勇敢,即智者的勇敢和头脑一热的勇敢。不同的性格,决定了人的不同命运。

    3学者的钝感力是一种专注

    美国《创造学》的作者奥斯本,把一个本子和一支铅笔作为心爱的劳动工具。他每想到一个观念就把它记下来,他像其他有成就的人一样,能花费时间去从事思考和研究他所关注的问题。这位创造学的鼻祖道出了自己成功的奥秘,他说:〃每个人都有一些创造力,但是大多数人没有学会去应用它。〃

    爱迪生的脑子里只有〃发明〃二字。这就是他的注意力资源。爱迪生身上带着个笔记本,只要有个新的想法,他就记在本子上,跟朋友一起吃饭时,他会记;散步时,他会记;交谈时,有了灵感也要记。他一生记了3400个笔记本。可以说,有了3400个笔记本的专注,才有爱迪生的2000个发明。

    伟大的科学家,哪个不是专注于探索客观世界的真理?没有麦克斯韦的专注,哪有精彩而美妙的电磁场方程组?没有爱因斯坦的专注,哪有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和1915年的广义相对论?他们的专注得到了回报。

    不限于〃安分守己〃,不拘于〃言有出处〃,不囿于〃经验定势〃,〃专注〃与〃启发〃是生机和活力的希望所在。

    4〃悔后制己〃是聪明之人

    悔,是人们内心深处的一种感觉,是良心发现之后的自我谴责,是叩问自身的一种心态,是趋吉避凶的重要前提,是道德力量的自觉回归。

    弥天的罪过,当不过一个〃悔〃字。超群的智慧,敌不过一个〃悟〃字。〃悔〃、〃悟〃二字,是〃去恶迁善之门,起死回生之路〃。

    利比里亚的女总统瑟利夫,在未当上总统之前,曾经三次流亡几内亚。每一次走在流亡的路上,她都在想,有朝一日必将卷土重来,搞垮她的政敌,使曾经让她饱尝艰辛的人也尝一尝颠沛流离的滋味。但一次不平凡的经历改变了她的想法。

    她发现维撒的妈妈去给阿撒的妈妈送粮食。她问维撒的妈妈为何要这样做,维撒的妈妈回答:〃阿撒身负重罪逃走后,13年来杳无音信。阿撒独身的妈妈穷困潦倒,现在又病了,家里揭不开锅……〃瑟利夫不禁提醒这位善良的老妈妈:〃他们不是我们的敌人吗?〃老妈妈的回答再次让她吃惊:〃那都过去了。以怨报怨,只能增加更多的怨恨。〃老妈妈的话,深深地教育了她。饱经战乱的利比里亚需要的不是仇恨,它需要的是宽恕!

    从那以后,瑟利夫以宽恕的心态来面对过去的对手,赢得了利比里亚人民的理解和支持。

    悔中求悟是人生之宝。一个人只有善于从悔悟中觉醒,才会以新的热情、新的力量、新的乐趣去拥抱美好的明天。

    5钝感者切忌快刀斩乱麻

    我国素有誉〃快〃之传统。翻开史书便知,古时称做事效率高的人为〃快手〃,称敏捷能干的属吏为〃快吏〃,称豪放直爽的人为〃快士〃,称称心如意的女婿为〃快婿〃。

    我们的老一辈革命家,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在暴风骤雨的舞台上,运用〃快刀斩乱麻〃的指挥艺术,导演了一出出威武雄壮的英雄壮举。

    当我们跨入新的时期,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均应随之而变。

    敏感力如斩乱麻,钝感力如理乱麻。

    乱麻当〃理〃不当〃斩〃。乱麻的特征是矛盾多、头绪乱,常常是〃真真假假绞一起,是是非非各一端〃。在此种情况下挥刀一斩,结果一团乱麻倒成了两团乱麻,可谓越斩头绪越乱,越斩矛盾越多,正像〃抽刀断水水更流〃一样,举刀斩麻麻更乱。君不见,有的事情被〃斩〃错了,酿成了冤假错案,埋下了不幸的种子;有的感情被〃斩〃伤了,心头罩上了阴云,思想上结下了疙瘩,朋友间积下了怨气。当时〃快刀〃一斩,痛快一时,尔后却要用几倍、十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时间与精力,去处理〃斩乱麻〃所留下的后遗症。其结果,正像孔子对性情急躁、理事〃欲速〃的子夏讲的那样:〃欲速则不达。〃

第二部分 第28节:第十五章文化钝感力(3)

    应倡导将〃快刀斩乱麻〃转变为〃快手理乱麻〃。

    〃理乱麻〃有鲜明的目的性:那就是把客观存在的〃乱麻〃理开,然后将这些理顺了的〃麻〃拧成一股绳,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来。

    斩乱麻是感性,理乱麻是理性;斩乱麻动手,理乱麻动脑;斩乱麻靠敏感力,理乱麻靠钝感力。

    〃理乱麻〃比〃斩乱麻〃高明得多。

    兵书上所说的〃韬晦之术〃也可理解是一种隐性超越,它是将战胜对手的真实意图和动机掩盖起来,蒙骗竞争对手,等待良机,再行超越。

    新大陆的发现,正是因为探险者多坚持了短短的三天,而北极的发现,更仅仅在于多坚持了几个小时。最后关头的坚持就意味着成功。

    钝感力就是拥有迟钝而坚强的〃神经〃。

    钝感力的底蕴是文化、知识、智慧,故称之为文化钝感力。

    第二节钝感力表现之二:大智若愚

    1〃拙愚〃亦是大智若愚

    第一次看到〃拙政园〃的园名,第一次读到〃抱朴守拙〃这一成语时,对〃拙〃不甚理解:〃拙〃就是笨,就是愚,为什么还要守它?读白居易的《咏拙》诗和洪应明关于〃守拙全真〃、〃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个拙字就有无限意味〃的论述后,豁然开朗,理解了〃抱朴守拙〃的奥妙——旨在要求人们要保持和坚守纯真朴实、秉直憨厚之本性。明代隐士洪应明在《菜根谭》中,把〃抱朴守拙〃作为〃涉世之道〃。

    陶渊明诗云:〃守拙田园归。〃

    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曾自号抱朴子,以示崇尚抱朴守拙之意。明正德四年,当朝御史王献臣,因官场失意,守拙还乡,承认自己拙笨。当他将大弘寺原址扩建为园时,便取《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为政也〃之意,将园名定名为〃拙政园〃。从此,王献臣便以〃拙〃而秀于世,醒于人。

    清代石成金撰集的《传家宝全集》中,就有《守拙歌》和《学拙歌》。稍加整理合璧为《守拙歌》:

    世人笑我拙,谁知拙为贵。

    口拙无是非,事拙无冤怼。

    手拙不挥拳,时常笼袖内。

    脚拙不妄行,邪行早避回。

    举止不轻狂,银钱不浪费。

    菜饭充我饥,不想珍馐味。

    布衣暖我身,不想绫罗被。

    须择君子友,不入奸猾队。

    胸中有主张,只推聋与聩。

    日里安稳坐,夜里安稳睡。

    随他使聪明,反被聪明累。

    行止有天良,俯仰都不愧。

    我这守拙法,人人学得会。

    这种〃拙之力〃,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种钝感力。其效果是文以拙进,道以拙成,才以拙长,事以拙兴。一个人如真正做到抱朴守拙,那就有益于使自己成为一个像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讲的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的聪明人。这也许就是我们平时赞扬智者时常说的〃大智若愚〃吧!

    2急流勇退是大智慧

    功名历来是人生难处的关节。当一个人正处于功高可居、春风得意之时,则最容易盲目自信,即被胜利和成功冲昏了头脑。人贵自明,如自知难以在急流中搏击奋进,不如急流勇退。人生变故,犹如环流;进退得宜,亦悦亦福;势盛则衰,物极必反,当退不退必受其乱。这是辩证法,是生活规律。因而我们在鲜花、掌声、功名面前不仅要知足,而且要知止,有自知之明。

    我写过《世眼》一诗:

    花显富贵叶显穷,世眼花叶两不同。

    花虽占尽风流韵,岂知花凋叶送终。

    在风口浪尖上偃旗息鼓、收帆泊船,并非悲观消极,放弃目标和追求,而是明智地退出矛盾的焦点,从而理智地掌握和操纵自身的前途和个人命运的发展。在现实社会中,作为一个领导者勇敢地让出自己的位子,是为了让后来者脱颖而出;作为一名艺术家让出自己的舞台,是为了让新星新秀展露才华;作为一个运动员让出自己的赛场,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为国争光。退却不是失败,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艺术家可以做老师,运动员可以当教练,政治家可以著书立说,开拓出一片〃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新境界。如果说急流勇进需要非凡的胆识,那么急流勇退则需要超人的睿智。

第二部分 第29节:第十五章文化钝感力(4)

    在权衡进退得失的时候,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做到适可而止,见好即收。正是:美酒饮至微醺处,好花看到半开时。

    急流勇进是一种勇敢,急流勇退是一种智慧。急流勇进固然很难,但急流勇退更加不易。故急流勇退者,实为大勇大智者也。

    积累起丰富的知识,才能成为专家。

    美国学者海斯研究了许许多多国际象棋、音乐和美术大师的传记资料后发现,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曾经过10年左右时间的勤学苦练。

    沙里淘金,需要的是巨大的热情、韧劲和毅力。

    3文学创作亦需钝感力

    作家、艺术家常常凭借敏感性去捕捉生活中的灵光。正因为〃敏感甚至过于敏感而招来一些麻烦乃至灾难。这麻烦和灾难又常常泯灭了一些有才华人的灵感〃。

    作家、艺术家不仅需要有敏感力而且需要有钝感力。

    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完全取决于才能。也就是说有才能的人并不一定就能成功。

    文坛上,成功的必要条件,那就是敏感力与钝感力的和谐统一。让才华经过磨炼熠熠生辉的正是坚忍的钝感力。

    反思形成看法,会有鲜活的思想产生。

    创造力就像是个不易开采的矿石。

    文学艺术创作的突破有些是从沃土中诞生,有些则从贫瘠的土地中萌芽。

    钝感力就是一种能让人的才华开花结果、发扬光大的力量。

    4成功者背后隐藏钝感力

    有钝感力的凡人不凡。

    法拉第当年在印刷厂当工人时,很有耐心,他把废纸订成本,用来记读书笔记。把各种书籍里关于电学方面的只言片语的论述抄录下来,分门别类整理成系统材料,加以研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丹斯来无意中发现法拉第的一些自学笔记,对他十分赏识,皇家学会著名科学家戴维看了法拉第的笔记,深感他才智超群,便推荐他任皇家学院实验室助理员。法拉第踏进了科学的大门,从而使电力时代降临人间,而成为伟大的科学家。

    日新月异。〃日〃就是太阳,日出日落,有黑夜、有白天,落差在创新。

    列夫·托尔斯泰写作用的是〃比较法〃。《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有10种写法,通过比较,终于有了满意的开头。

    前苏联作家富尔曼诺夫的作品写出后,不是马上发表,而是采用搁置法再深思。小说付印前,再揣摩,反复琢磨,臻于完善。

    阿·托尔斯泰写小说《诱惑》,用〃触类旁通法〃。他总觉自己语言贫乏,后得一本法院审问笔录,汲取养料,充实自己。

    白居易用的是〃老妪解诗法〃。

    提起〃迟钝〃这个词,人们头脑中联想到的都不是好事。

    实际上,〃那个人好迟钝〃和〃那个人很敏锐〃,可谓是天差地别。相比之下,二者若能中和,便〃如日中天〃。

    〃迟钝的家伙〃占绝对优势,更值得信赖的还是钝感的一方。

    第三节钝感力表现之三:难得糊涂

    1内向型人呆头不呆脑

    达尔文学习数学呆头呆脑,研究生物却焕发灵光;杜甫考进士名落孙山,却成了唐代〃诗圣〃;爱迪生非常健忘,却精于发明;陈景润不谙于教学,却长于科研;柯南道尔行医并不出色,写〃福尔摩斯〃却名扬四海……

    世间许多〃非常的成功〃,是以〃非常的手段〃达成的,那么动手之前的思考谋划是否正确,决定了最终的失败与成功。

    作家刘绍棠写作时,常常用较长时间构思,构思好了提起笔来一写到底,然后便把写好的稿子锁在抽屉里而去忙别的事。过上几天,他又把稿子拿出来修改加工,接着又再把它放进抽屉里。经过这样几次反复,他才最后把改好的作品正式誊清。他的《瓜棚柳巷》、《花街》、《草莽》等小说都是这样完成的。他的这种〃热处理〃和〃冷处理〃,就是敏感力与钝感力相结合的写作方式。

    越出〃正统〃,发现陌生世界。

    日本发明大王松义郎,专门辟了两个房间,一间挂山水画,一间放音响和照相机,每天在这两间房内待上两三个小时。愚钝引发奇妙构想。他曾获得2360个发明专利。

第二部分 第30节:第十五章文化钝感力(5)

    主观世界呆头不呆脑,是因为从认识角度看客观世界既是模糊的又是不模糊的。

    1965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查德发表了著名的论文〃模糊集合〃。1981年,我国的《模糊数学》创刊。

    模糊数学在自动控制、癌细胞识别、计算机诊断、中医辩证和临床费料的压缩、能源规划、物理探矿、气象预报、环境保护、小麦亲本分类、河流分类、岩石分类、亲缘与遗传分类、地貌形态、心理模糊性测量等方面都得到了运用。

    模糊哲学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因为〃模糊哲学〃常常比〃清楚哲学〃更准确。

    2〃难得糊涂〃是明白人

    面向前方,却把球向后踢向对方,就是化腐朽为神奇,这是〃球王〃贝利创造的〃倒挂金钩〃。

    美国夏威夷大学一位心理学家指出,〃有限度〃的糊涂对于引发个人的创造力、导致事业成功,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都有益处。实际上,不少成功的行政主管、科学家、艺术家乃至生活美满的家庭主妇,成功的重大因素之一便是〃难得糊涂〃。

    在〃二战〃中,美国小罗奇福特领导的一个班子破译了日本人的密码,获悉了日本在海上作战部署的确切情报。但此时一个多事的记者获悉此情,便作为独家新闻登了报。这很可能促成日本人换用密码并调整作战部署,可以说是惹了大祸。但罗斯福总统来了个糊涂之计,对这泄密事件一不派人追查,也不兴师问罪。这则独家新闻虽被日军首脑看到,但见美国对此泄密事件毫不追查,便误认为是美国在报上使用诈骗计,谎称美军破译日本密码。这便是〃假作真时真亦假〃。这样,罗斯福骗过了日本人,日本人继续使用原来的密码,不断被美国破译。罗斯福对日军行动了如指掌,所以在中途岛之战中大获全胜。

    在生活中〃得中求得〃,这是任何人都做得到的。真正重要的是在〃失中求得〃,这需要智慧,这就是聪明人与平凡人的不同之处。

    3〃忍〃是钝感力的表现

    司马迁被处腐刑,之所以没有引颈自裁,因为他有信念——写完《史记》。祖冲之被辱丹墀,之所以没有惊慌失措,他有信念——要推行《大明历》。

    许多身遭厄运而能渡过难关者常常得益于忍。正如白居易所说:〃孔子之忍饥,颜子之忍贫,闵子之忍寒,淮阴之忍辱,张公之忍居,娄公之忍侮;古之为圣为贤,建功树业,立身处世,未有不得力于忍也。〃

    良好的宁静心态,就是钝感力。

    历史上的相忍为国之士,无不识大体,顾大局,以忍让求进取,以忍让利社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