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就这样站着,”我说,立即意识到我在自己一生中还没有说过这样的话。这样我俩就毫无目的地站着,她半睡半醒地摇晃着身体,与此同时,几百个虔诚的声音达到了高峰,经过那湿冷的英国之夜,继续向我们汹涌澎湃地压过来。
在我们打定主意之前,主旋律轻轻地停顿了。我拨开帷幕向外窥视,只见唱诗班全体小心谨慎地越过树篱与栅栏,像小人国地居民返回蘑菇阴下似的消失在黑夜中,显而易见,他们为总算将歌声送入玛丽莲·梦露的美梦而感到心满意足。
第四部分第八章 阿瑟·米勒(6)
总之,玛丽莲每到一处,都受到公众的围观,他们竞相争睹这位好莱坞红星的风采,还争先恐后地请她签名。
影片《王子与歌女》拍摄期间,米勒夫妇住在英格汉姆的园林院落里,地处温沙公园附近。那里碧树参天,绿草如阴。每到傍晚,他们都会到幽静而美丽地公园里散步、放松。
终于,《王子与歌女》开拍了。劳伦斯也已经听过一些和玛丽莲·梦露合作的一些头痛的事情,但他认为他能够应付。他跟曾经与玛丽莲合作过的三位导演约翰·赫斯顿、比利·王尔德和乔舒亚·洛根打听过玛丽莲的情况。洛根曾经反复写信给劳伦斯,警告他:“请你千万别告诉她如何表演,她可能是世界上最懂得表演的人,不要去向她下命令,这会使她甩手不干,你就什么也得不到了。”
《王子与歌女》是一部古装喜剧片,以乔治五世加冕之际,英国王子与美国歌女之间的爱情故事为情节。这部作品原为舞台剧,由劳伦斯·奥立佛及其夫人费雯丽主演,他们的舞台表演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这部电影搬上银幕的时候,女主角由费雯丽换成了玛丽莲·梦露。在四个月的拍摄过程中,和以往一样,葆拉·斯特拉斯伯格和梦露一起呆在拍摄现场,对梦露进行现场指导。但是影片的导演、男主角扮演者奥立佛希望她的表演能够贴近英国古典戏剧的风格。梦露的丈夫米勒也认为斯特拉斯伯格的“无意识”表演,对于玛丽莲成为一个“演技功力”深厚的大演员,没有什么好处。但是玛丽莲坚持留葆拉在身边,对奥立佛的指导听不进去,最终使得他们两人所演的角色神色各异,像是不在“同一情景”之中。三人各执己见,各不相让,使得玛丽莲·梦露的精神大为紧张。最后,不得不把她的精神分析医生———玛格丽特·霍恩博格从纽约专程请来。
关于这个表演艺术上的争执,也很难说谁是谁非。但好莱坞著名导演比利·王尔德对玛丽莲的表演评价中可见一斑,他说:“如果玛丽莲要演戏,那还需要她对角色进行更深入、广泛地理解。她是继卓别林之后好莱坞最出色的喜剧演员。她的表演特点是:只要告诉她所扮演的角色和台词,而不用理解镜头如何,让她轻松自如地表演,就能很好地体现角色的性格,并且能演得相当精彩。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她就像是儿童演员和动物演员一样,是靠本色表演的。而斯特拉斯伯格对她所传授的,并不是演技,而是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本能地表现角色的性格。”
在四个月的拍摄过程中,劳伦斯为玛丽莲的迟到、在镜头前的不知所措;有时不友好的合作而烦恼透顶。他试图帮助梦露克服怯场的毛病,但操之过急。他让玛丽莲坐好以后数到三然后念台词。但这样做失败之后,他终于不耐烦地朝她大喊大叫:“你连数数都不会了?!”梦露认为这损害了他们之间相互尊重的关系。玛丽莲在几年后说:“劳伦斯爵士试着和我友好地合作,但他做不到,就好像将我当做从贫民窟来的人一样对待我,我就存心和他作对,我总是迟到,他最恨我迟到,我想你既然不尊重你的艺术伙伴,你也不会和她合作得好。尊重别人是每个人应该做到的。”
就在这部影片快要拍摄完毕的前夕,奇迹真的像一些先前与玛丽莲合作过的导演所体会过的一样,劳伦斯也体会到了,那就是玛丽莲竟然变得非常合作,使得最后的一些拍摄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劳伦斯自己也在回忆录中写道:“玛丽莲是太奇妙了,是所有演员中最好的一个。”
1957年,影片《王子与歌女》拍摄完毕并上映。尽管这部电影的票房价值不高,玛丽莲本人也认为这次的表现与在《公共汽车站》中的相比,倒退了一大步,但她仍然在英国是轰动一时的人物。在离开英国以前,在一个为皇家放映这部电影的晚会上,伊丽莎白女皇接见了她。玛丽莲显得格外谦恭有礼。在劳伦斯的坚持下她向摄制组的全体工作人员道歉:“我希望你们大家都能原谅我,但这不全是我的过错,我是病了。”
关于这部影片,影评界的人士还算认可。评论家诺埃尔·科沃德在他的日记中写道:“劳伦斯的演技是超等的,玛丽莲非常漂亮可爱,但太强调了胸部和臀部,不过对我来说它还是一部媚人的片子。”
1958年,玛丽莲·梦露凭借《王子与歌女》中的歌女一角,获得了意大利艾尔西表演奖。而在伦敦著名的塔桑德夫人蜡像馆里,玛丽莲有了一个不朽的蜡像。“她”穿了一件富有魅力的长袍,手中拿了一杯香槟酒。
米勒在回忆这次合作的前后经过时写道:
新闻界对玛丽莲·梦露一会儿捧上天,一会儿又打落在地。我的出现势必激怒了诸如《纽约每日新闻》这类报纸。因此在玛丽莲拍完《公共汽车站》回来后,这些报纸就认为,不仅必须诋毁她,而且要中伤她的美貌。这些在当前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据说她与著名莎剧演员劳伦斯·奥立佛联袂主演的梦就要实现了。她不再置身于无数想要脱颖而出的新星之列,而且可能在我们婚后不久就要去英国,拍摄《王子与歌女》。因此他们必须采取行动!
我们立即准备去英国。玛丽莲将与也许是世界上最受瞩目的男演员劳伦斯·奥立佛共同主演新影片《王子与歌女》。奥立佛还将出任导演。
我俩乘飞机飞了整整20个小时,才横跨大西洋到达英国,然后就是出席记者招待会。据说这次记者招待会是英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有大约400名来自全英国的新闻记者出席。至于问了什么,回答了什么,我当然忘记得一干二净,回忆不起来了。因为当时所有人都因为玛丽莲·梦露出现在他们中间而惊诧不已,仿佛看到一位女神从英伦三岛周围冰凉的海水中浮现出来。
我们到达伦敦后的第一天,奥立佛就来拜访我们。在晴朗的日子里进行礼节性拜访看来充满着希望,阳光洒入窗内,空气清新。他显然为玛丽莲所陶醉,殷勤地向她展示了她拍片所需要的爱德华时代的时装以及场景照片。但玛丽莲把一切都归还给他,渴望在一周左右开始拍片前痛痛快快地休息一下。她看来心事重重,而且比我意识到的还要疲劳。
玛丽莲很快就意识到,奥立佛所以要来接她来,仅仅是因为他需要钱,同她主演一部电影能赚钱。我对此只相信一半。即使奥立佛的动机不纯,他不会降低他的艺术鉴赏水平来让玛丽莲饰演这个角色。现在到了必须维护奥立佛的时候,我所以如此做是要她正视现实,否则我就是支持了处于幻想中的玛丽莲。但这却导致了她开始怀疑我对她那绝对的忠诚。这种摩擦逐渐使我意识到她再次预感到要被冷落。她不能忍受别人反对她的主张,而奥立佛有意使她的期望落空。
但更糟的是,她绞尽脑汁也要找出在这件使她失望的事情中我的立场。我不得不为自身利益而惊恐地反驳她,同时也是为了我所看到的事实。我坚定的立场使她不再固执己见。过去谁要是反对她,她就不能爱他。尽管如此,也还是有“美好”的日子。我们骑车破雾穿行于树木参天的温莎公园之中,或者我们乘车去布莱顿,流连忘返于风景如画的海滨大道上。玛丽莲尽力使自己看起来不像是一个需要别人小心服侍的病人。
我俩谈论未来,准备在乡下购买一幢住宅。她梦想拍完这部电影就做一个妻子,过平静的生活。在拍摄影片的日子里,她不吃药就根本睡不着———这种镇静药比我当时所知道的更危险。我自己也吃过几次药片,确实有半天时间都是迷迷糊糊的。我相信玛丽莲在白天不得不为了保持头脑清醒而努力。但这一切立即该结束了。我们只要努力坚持到底争取到电影摄制完成,然后,真正的生活就能开始。
第四部分第八章 阿瑟·米勒(7)
四、真正的生活
《王子与歌女》一片不成功,米勒夫妇回到纽约,玛丽莲·梦露电影公司宣告解体。米勒夫妇期待的“真正的生活”开始了。
米勒夫妇在纽约购买了东57街444号的一套公寓,那里客厅、起居室、卧房、书房、客房、健身房、餐厅、健身房、汽车房等一应俱全,玛丽莲将它装饰得舒适、典雅。平日里,他们住在这里,到周末的时候就会到康涅狄格州———米勒家的农场去。
米勒先生喜欢一大早就开始在书房里工作。他通常早晨6:00起床,关起书房的门独自写作。书房里很安静,因为玛丽莲为了丈夫能够安心写作,特意在书房里装了隔音设备。中午,他也只是在厨房里小憩一下,然后又继续写作。玛丽莲则喜欢在8∶30起床,在等厨娘做早餐的空挡里,牵着狗到外面遛一圈。如果厨娘不能来,她就亲自做早餐,并一一摆在餐桌上,与丈夫共进早餐。
吃完早餐,她会来到浴室,在浴缸里放满水,然后将身体泡在浴缸里,一边看报,一边听音乐。如果要去电影公司拍片,玛丽莲便提早到浴室中冲个淋浴,水温先热后凉,为的是抖擞精神,能拍出好戏。
在家居的日子里,玛丽莲总是随意地穿着一条裙子、一件上衣、一双平底鞋,一派随意、清纯,不施粉黛,显得年轻而漂亮。
每到星期二、五,玛丽莲到表演训练班,听李·斯特拉斯伯格授课。
中午,她匆匆赶回家,和米勒共进午餐,边吃边聊当天的所见所闻。下午,玛丽莲通常同米勒与前妻所生的两个孩子玩耍,给他们讲故事,孩子们也喜欢她。然后,玛丽莲亲自下厨做饭。她喜欢烤出各种面包,或者做出面条和其他菜肴。米勒一家常在舒缓的古典音乐中共进晚餐。在晚餐之后,米勒夫妇到幽静的街道或中央公园散步;或去剧院听歌剧,去电影院看电影;有的时候也在家里开派对。
米勒对妻子也爱护有加。他很理解妻子厌恶小动物被人杀戮,便每周陪她去一个公园,用5角钱的价格买下被捕捉的鸽子,然后将鸽子放飞。有一次他们在回农场的路上,下着大雨,玛丽莲看到路边有一头牛在淋雨,心生怜悯,一直将牛牵到他们的住房避雨。米勒没有丝毫不快。
米勒对玛丽莲的着装也从不刻意限制。他陪同玛丽莲出席各种首映式或大型聚会,当衣着艳丽、醒目的玛丽莲和身躯高大、典雅含蓄的米勒站在一起时,显得很和谐。
1958年初,米勒夫妇来到长岛的阿曼甘赛特,租用海滩边的一间小屋居住。在这里,米勒开始为玛丽莲创作电影剧本《不合时宜的人》。
米勒回忆道:
我在那天下午回到书桌旁开始撰写电影剧本《不合时宜的人》。这个剧本叙述了三个无家可归、无事可做的男人抓野马,宰杀加工之后做成狗食罐头,此外,还有一个同样无家可归的姑娘,感情纯真地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
我俩从英国回来后,日常生活逐渐走上正轨,玛丽莲在我租的公寓里学习烹调,自制的面条挂在椅子靠背上用电吹风吹干。她还兴致勃勃地给我理发。我俩在空旷的海滩上自由自在的散步,没有观众来围观,我们能与为数不多的渔民交谈。
第四部分第八章 阿瑟·米勒(8)
五、并非《热情似火》
是年7月,玛丽莲收到导演比利·王尔德来自好莱坞的邀请。他希望她能够出演电影《热情似火》。这时的玛丽莲已经有了身孕,此时她已经32岁了,很想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她很敬重比利·王尔德导演,但是她不愿意扮演这部电影中的那种“漂亮而没有头脑的金发女郎”的角色了。但米勒认为这是她作为一个喜剧演员的好时机。梦露很不情愿地作出了让步,但她感到自己想要改变戏路的希望落空了,与剧作家的结合一点也没有帮上她的忙。她最终还是飞往洛杉矶,投入了影片的拍摄。而此时,米勒则留在了长岛,继续《不合时宜的人》的创作。
《热情似火》以20年代末美国经济大萧条的前夜,美国还没有解除禁酒令为背景,故事情节既“搞笑”又幽默:萨克斯手乔(托尼·柯蒂斯饰)和大提琴手杰利(杰克·莱蒙饰)好不容易在一家酒吧找到一份工作,可正巧遇上了来酒吧追捕走私威士忌酒黑帮的警察,警察们的追捕行动使得他们又丢掉了工作。在前往佛罗里达州的途中,他们又因为目睹了一桩谋杀案而被黑道追杀。
为了逃命,两人男扮女装,混进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女子交响乐团,乔在乐队中吹萨克斯,并改名叫约瑟芬;杰利拉大提琴,更名为达芙芮。两人小心异常,好歹没有露出马脚。
乔为乐团里的歌手苏嘉(玛丽莲·梦露饰)所倾倒。为了接近苏嘉,他们想方设法,费尽心机。除了保证自己的男儿之身不被识破之外,还要找机会耍弄任何想接近苏嘉的人。没想到,石油大王奥斯古德却对杰利假扮的达芙芮一见钟情,并送给“她”钻石、项链以表达他的爱慕之情。奥斯古德的表现使乔受到了启发,他也假扮百万富翁的儿子向苏嘉大献殷勤。
后来四人在奥斯古德的游船上相遇。两对情侣依依惜别时,乔向苏嘉坦白了真情。乔说他欺骗了苏嘉,他只是一个萨克斯手。为了苏嘉的幸福,希望她去找一个真正的百万富翁。但苏嘉并不是嫌贫爱富的人,已经坠入爱河的她准备和乔百年好合。而另一方面,杰利遇到了更大的麻烦。为了不让奥斯古德伤心,他一再暗示“她”配不上他。执着的奥斯古德却坚持要娶达芙芮。杰利只好摘下假发,恢复了男人的嗓音说:“你不明白,我是个男人。”奥斯古德听后,却微微一笑:“人无完人嘛!”
《热情似火》上映后,获得了非常高的票房收入,是玛丽莲从影生涯中最卖座的一部影片,为梦露的演艺生涯再创辉煌。由于它的剧情充满了诙谐的智慧,使影片获得了奥斯卡的最佳剧本奖,同时还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杰克·莱蒙)和最佳摄影奖的提名。
在世纪之交的新千年,由美国电影机构评选出的20世纪100部最佳喜剧片中,《热情似火》战胜了美国喜剧之王查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而荣登榜首。这也说明了观众对玛丽莲·梦露和其他几位主演表现的肯定。
然而,这部电影在拍摄过程中却历经艰险,拍摄现场气氛十分紧张。刚开拍时,玛丽莲并没有告诉她的拍摄伙伴,她已经有了身孕。早孕反应加之紧张的拍摄使得玛丽莲苦不堪言,力不从心。两位男演员托尼·柯蒂斯和杰克·莱蒙十分反感玛丽莲·梦露的每个镜头都要拍摄多遍,有时甚至达15次之多。而玛丽莲因为妊娠反应,记忆力下降,总是记不住台词,情绪十分烦躁,甚至放声大哭。这让两位男演员简直忍无可忍。一个镜头常常需要三次才能完成。玛丽莲·梦露被剧组人员看成是一位“痛苦的傻瓜”。
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她每天必然迟到,由于她的姗姗来迟,剧组的全体人员都要“静坐等候多时”。有一次,为了拍好一个镜头,在玛丽莲的要求下,反复重排,使托尼不得不一气吃了42次鸡腿;两位男演员在拍摄乔装女人的镜头时,穿着高跟鞋站了一整天。尽管托尼和杰克都比玛丽莲大一岁,玛丽莲却总是哭诉自己老了。托尼在和玛丽莲拍“吻戏”的时候,看到她流露出来的颓废情绪,也很难迸发激情。当记者问他对这位性感女神的看法时,他坦言:“吻玛丽莲·梦露就如同‘吻希特勒’一样!”
紧张的拍摄使玛丽莲腹中的胎儿终于流产了。她极度沮丧,开始不分昼夜地服用药物,拍戏更是一团糟。导演比利·王尔德甚至怀疑,此片是否能够拍成?为此,阿瑟·米勒特地从长岛赶来。终于使得玛丽莲的情绪平和下来,拍摄终于顺利完成了。但她同剧组创作人员相处得不融洽,最终导致导演和剧组其他人员竟然没有邀请她参加为完成拍摄而举行的传统聚餐会。但不管怎样,《热情似火》是1959年最卖座的电影,连续三个月高居票房收入榜首,仅首映就赚了1250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