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家,父女俩生活极有规律。何君也曾谈过一个女朋友,女方要求他将女儿送回老家,他说自己过惯了这种生活,意见不统一,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何君说,为了女儿,暂时不考虑再婚的问题。他说,当妈其实也不难,不就下班后抓紧时间干家务,让孩子吃好穿暖吗?他自己买了不少幼儿营养及教育的书,认真地读,仔细地实践,他的知识和经验远远超出了一般妈妈的水平。所以,要给孩子找个合格的妈妈并不容易。
中部 夫妻兵法第十二章 人约黄昏后(3)
此外,离婚后独身的母亲更是不计其数。
单亲家庭是在新的时代里出现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说它新,是说它已成为一种现象。随着社会离婚率的上升,越来越多的离婚夫妇选择了单亲家庭这种生活方式。这种家庭模式的优点在于家庭的基点放在了人间最永恒的情——亲情之上,其间充满了人类亲情的温馨和谐,更增添了儿女和父亲或母亲的依偎感。对大人而言,又免去了许多不必要又难以避免的夫妻纠纷。
天上有个太阳地上有个月亮
结婚是实实在在一辈子的事情,爱情应该是家庭中自始至终的生长素。既然如此,爱情不只是一首作业式的小诗,也不是一个浪漫的雨夜,它有着许多我们无法回避的实实在在的东西。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终有一天我们都会知道,浪漫只是维系婚姻的一条空中彩虹,彩虹虽美,但终会消失,可蓝天依旧,绿水长流,这才构成了一个平凡但却是最真实的世界。“天上有个太阳,地上有个月亮,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哪个更亮哪个更新。”
在中国的传统家庭中经济都是实行“共有制”,于是乎,为钱的战争在家庭中时有发生。尤其是那些家庭生活没经验的年轻夫妻,挣多少?用多少?根本是一本糊涂账。一旦家庭经济出现了缺口,双方也就有了指责对方的借口。家也开始硝烟弥漫,早已没有把钱放一起时的潇洒。于是乎,由于机关工资发放办法的改革,引发了一场家庭经济革命。
张先生和夫人结婚后相互体贴,工资不分你我。一日夫人去发廊做头发用了140元钱,张先生便说夫人不会讲价,上当受骗。夫人立即指责丈夫喝酒花钱,说与其把钱扔到酒桶里,倒不如我去美化一下自己。话是越来越不中听……他们开始向朋友取经,终于取回了“AA制”这一经。
他们平时都在各自单位的食堂就餐,便决定每人每月拿出200元作日常家用,不够再适当添加,其余由自己掌握。一来二去,夫妻俩都觉得很好,再也不用为钱争吵了。另外,由于自己的钱自己管,逐渐学会了计划用手中的钱,逢节过生日,买个礼品使夫妻二人两情缱绻。
李总经理常年在外为生意奔波,根本无暇照顾家,只好把家全部交给了夫人阿佳。李总每月给夫人上交两笔钱,一笔是孩子和家庭的日常开支,一笔是夫人阿佳的工资。他的夫人阿佳振振有词地说:家务也是有价值的,我每天干的一切,当然要付给工资,按劳取酬嘛。李总和阿佳是同一所大学的校友,阿佳聪明能干,在事业上也是一把好手。为了丈夫的事业和保全一个完美的家,阿佳只好退职回家,对此李总又不无真诚地说:希望太太过得更好。他不喜欢那种一旦走回家庭连自我都失去的女人,你说那种没有性格、没有独立人格的女人,又怎么能让家庭生活丰富多彩呢?
“AA制家庭”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新一代人生活观念更新的产物。这说明,现代人在讲究衣食住行的同时,更讲究夫妻之间的双向理解。人们处在一种全方位开放的时代,人们都需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流,也就是说人们在渴望温馨的家居生活外,能拥有一份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自在的空间。
对于一个幸福的家庭,总有一天我们都能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或许它根本就不像书本及诗歌编织的那般绚丽和美好,但却是真实可靠的。实际上,理智的人们只能在油盐酱醋的困扰中,在为家庭的操劳中,在一页一页翻过的平淡岁月里,找到维系夫妻感情最坚实的绳索。
篱笆下的影子咋那么长
关玉是一位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在大都市一家三资企业工作,工作不错,薪水也不错,也有不少城市姑娘向他频频传情,但他总有那么一种不理解的感觉。后来,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一位名叫小芳的村姑,可以说是一见钟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城里寻她千百度,原来她在乡村绿荫处。
关玉的择偶标准再简单不过了,只是一个“缘”字。所谓“缘”,他的解释就是人与人沟通之后达成的理解与共识。至于具体的要求,那就是德、才、貌三方面。所谓德,就是女方要善良、温柔、贤惠、体贴、善解人意;所谓才,就是有一定的文化修养,一定的事业追求。“我的小芳可以说百分之百具备这方面的要求。所以,我们很幸福。”
胡国是一位仪表堂堂的大学毕业生,在校时就被摩登女生尊为白马王子。毕业前去农村搞社会调查,乡里派一名高中毕业的村姑陪他工作。短短3个月的相处,他深深地被那位温柔恬静的姑娘所打动。返校后,他拒绝那些过去常约他玩的女生,关在寝室写了许多赞美心中美神、思念他梦中情人——村姑的诗。同学们只当他一时兴趣,没想到毕业分配他要求去了离那位村姑最近的天津市工作,实现了他的城乡婚姻梦。他说:“我这人有些浪漫,一直向往诗意的生活。都市太做作,姑娘们大多太厉害又太实际,我在乡下找到了那种田园诗般的感觉。结婚3年了,我们觉得很安宁很舒适,这就叫幸福吧!”
小慧是一位京都小姐,在京城一家建筑部门当会计,在工作过程中结识了在建筑队当施工员的小崔,两人一见如故。当小慧向小崔吐露心声时,小崔一阵狂喜之后又沉默不语。小慧问小崔,为什么不说话?小崔说他是农村来的打工仔。小慧笑了,“我不管你是什么,农村怎么了,我就是喜欢你。”当初小慧的父母有点不大同意,后来一见小崔,小伙子不但长得英俊,而且勤快,于是也就默认了。去年,小慧买了不少京城的名食品专程赶到内蒙古农村看望当农民的公公婆婆,并和小崔办理婚事。小慧充满幸福感地说:“现在的城里人,离婚的人特多,再好的对象一离婚又有什么意义。农村小伙差什么,不就差个城市户口,户口的作用也越来越不明显。和城市青年相比,农村小伙聪明能干,诚实厚道,心眼好,和他结婚靠得住。”
中部 夫妻兵法第十二章 人约黄昏后(4)
有一家报纸报道:“郑州消息:‘不攀金,不爱银,京城妹恋上了农村人’。近年来,有100多名首都女青年和这里的民工喜结良缘,这是发生在豫南泌阳农村的新鲜事。”
在中国社会走过来的人都知道,在过去,乡里妹子向往城市人的生活,城市那些被女性淘汰的光棍汉无奈才娶了农家女。而进了城的农村小伙子退土对象、甩农村老婆的人则被称之为现代陈世美,并屡屡见诸报端。大城市里的小姐是无论如何也不会爱上农村的“焦大”的,其原因主要在于城乡差别这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进入90年代,城里的小伙子,而且是一些素质高、条件好的小伙子把择偶的目光从城市靓女转向乡间村姑,在保留传统生活方式的乡村纯朴女性身上,发现了诱人的魅力。特别是一些城市小姐扩大了自己的择偶视野,也把触角伸向了乡村。
据国家有关部门透露,这种城乡新型婚姻较稳定。尽管这种婚姻的比例目前还不大,但却表现了当今婚姻形态的多元性,体现了现代青年对传统美德的认同和渴求。也反映出部分人抛开了传统意义上的婚姻要求,放弃以爱情为主的考虑,而是切合实际地考虑双方是否融洽,是否能建立稳定的家庭关系。
“大姐,让科学为我们作媒”
穆和莉在人们的惊讶和不解中,于去年国庆节结为秦晋之好。莉比穆大6岁。她俩的结合纯属是一个偶然的巧合。1995年8月,莉因祖母遗产继承纠纷问题到律师事务所去咨询,接待莉的正好是穆。短短1个小时律师和当事人的接触,莉已对穆渊博的法律知识、独到的见解和幽默的谈吐钦佩万分。正值青春年少的穆对莉出众的外表和良好的素质也有一丝爱慕,只是谁也不知道对方的底细,都把秘密藏在心里。以后又有几次,莉借故去找穆请教法律方面的问题。终于两人谈话的范围从法律转到了家庭和生活,当穆得知莉比自己大6岁,又没有对象时,心里更是荡起了阵阵涟漪:科学不是给人类的寿命作了女人比男人平均寿命长5—6岁的结论吗?于是穆鼓起勇气,向莉发出了求爱的信号:“大姐,让科学为我们作媒。”
芳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的公关小姐,事业上,芳可谓是一帆风顺。在择偶上,芳又自有她心中的模式:“爱因斯坦+肖伯纳+高仓健”,也就是意中人要同时具备爱因斯坦的聪明、肖伯纳的幽默和高仓健的外表,她按照这一模式在爱情的道路上苦苦地寻求。结果,时光如水,一晃已过了而立之年,可她要寻找的“知音”还渺无音信。于是便在一家杂志上登了征婚启事,谁知应征者都是“清一色”比自己小的男人。无奈,芳只好在茫茫人海中找了一个“小弟弟”。
芸具有倔强的性格,在事业上也进入了辉煌的岁月,接近而立之年,她就坐上了一个拥有500多名员工、资产总额近亿元的大酒店总经理的宝座。一年四季,鞍马劳顿,为大酒店的生意兴隆,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和汗水。可在婚姻上却是一路“红灯”。原来,芸对自己的终身大事早有了谱:自己不可能小鸟依人,必须找一个比自己小的男人,以便显示她独有的性格。碰巧,她在一次无意的外交场合中,邂逅了一位刚毕业的年轻大学生,两颗心灵的碰撞,共同对事业的追求,使他们鬼使神差般地相恋了。相恋过程中,在所有的社会交往中,芸以她丰富的阅历和社会经验棋高一筹。所以,芸对她的白马王子得意地说:“小弟,你跟大姐没错。”婚后,芸不但在酒店可以统率一切,回到家里仍是发号施令的决策者,她丈夫也乐于接受妻子的呵护和指挥。
一般来说,女大于男对婚姻家庭生活均没有什么特别影响。在我国北方有“女大三,抱金砖”之说。在世界范围内,燕妮比马克思大4岁,但他们婚后生活很幸福;我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大钊,其妻也比他大8岁,但夫妻互敬互爱被传为佳话;我国著名作家丁玲,比她的丈夫陈明大15岁,夫妻也十分恩爱。丁玲在弥留之际,两次立下遗嘱,“要为陈明找一个伴”。
从科学的角度看,女子比男子长寿,如果女方适当大于男方,夫妻双方就能相伴到终。
从社会学来看,女大男小的婚姻观念的流行,能够大大增加大龄女青年的择偶面。据统计,现在我国台湾的台北,就有20%的大龄女青年找比自己小的男青年;法国有6%。社会学家调查表明,这样的婚龄结构中离婚率最低,这大概是因为女的年龄比较大,在家中比较宽容吧。一句话,我们不要做婚龄的奴隶,而要做爱情的主人。
花红柳绿春最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着有序化发展,人们的婚恋观念也走向理性的彼岸。许多发了财的男子开始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新眼光,审视着当今的女性世界。于是乎,他们像发现新大陆般惊呼——才女的世界很精彩。
刘姗和周芸同进一家公司。刘姗长得冰清玉洁,属于那种人见人怜的靓姐儿。周芸虽貌不惊人,却聪慧机敏,办事果断干练。两人同居一间宿舍,倒也和睦相处。可经过一段时间后,人们发现刘姗和老板眉来眼去,出双入对,在明眼人看来大有入主“东宫”之势。周芸仍然尽心竭力做好自己的每一件工作。正在这时,下属公司的承包人私自出走,签的合同、欠的货款一下子落在了总公司头上。整个公司乱成了一锅粥,老板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此事如若处理不当,总公司必倒无疑。
中部 夫妻兵法第十二章 人约黄昏后(5)
在此公司危急关头,周芸沉着冷静,仍和往常一样努力工作,为此事到处奔波,抓证据,找资料,上法院,找客户,明查暗访,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几个月忙活总算有了结果,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公司度过了一场劫难。
在庆功宴上,老板在祝酒时发表一通高见:“在我们公司的这次危机中,从周芸身上我看到了才女的价值。正所谓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事实告诉我,只有高素质的知识女性才真正懂得什么叫竞争,什么叫活着。”不久,老板向公司员工宣布:他将要结婚。婚宴上,人们看到的新娘并不是刘姗,而是周芸,个中缘由想必不言自明。
吴明少年得志,而立之年就成了近亿元资产的老板,30多岁仍孑然一身。他和一位靓女有过一段令他心有余悸的初恋。所以,一提靓女,他就会摇头不止。去年,在父母的催促下,他见了一位30岁的才女,几经接触,他那已熄灭的爱情之火又燃烧起来。
谈起这一段姻缘时,他说:“我喜欢她是因为她善良、有才华。要说貌就谈不上啦!市里的靓女满街都是,只要我肯花钱,送上来的又何止是几个、十几个。可我找的是太太,是能和我同舟共济的妻子。‘靓’谁不喜欢?可和那些毫无内涵的靓女在一起,生活能丰富吗?说到底,我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婚姻,不是脸蛋。”
从现实来看,一方面,由于才女们大多经历过生活的磨砺,活生生的现实使她们对爱情更趋于冷静和理智,对婚姻的选择更为审慎;而另一方面,飞速变化的时代,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人生竞争的加剧,使她们深感心力交瘁,迫切想有一个家,一个使她们能够在人生的搏击后舒展身心的栖息地,有一个和她们相扶着的臂膀,以便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去发展自身。“财郎”们的存在恰恰为她们提供了这样一种满足。况且,对财富的拥有也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所以,才女选择财郎,是在寻求一份实实在在的拥有。
就女性心理来讲,靓女们最关注的便是貌。这种以貌为第一的心理,使女性变得相当脆弱,一旦失去美丽,她们的人生支柱便也倒塌,而才女们的立足点在于自身素质的挖掘,这种内在的素质却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加亮丽。面对激烈竞争的社会,她们成了人生风浪中的游泳健儿,因而才女们仍有着十分的自信。
财郎们面对激烈竞争的生活,精神负载过重,他们渴望有个温馨的家,一个可以理解他并随时可以和他并肩作战的妻子。希望从女性那儿得到心灵的沟通和精神上的愉悦,而才女们正如一方绿洲,对财郎们充满着挡不住的诱惑。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看,财郎加才女的家庭模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已跨出了传统婚姻将女性当作“花瓶”的落后模式,它体现了女性自身的角色转换,它体现的是一种平等式的现代婚姻,是现代人对女性价值在更高层次上的认识,因而它的出现具有必然性。
春华秋实的日子模糊又清晰
我们不会把同居的日子作为一个童话,尽管它的爱里有一种憧憬;也不会作为无法兑现的旅行支票,尽管两人的生活踏上无期的行程。不过,我和你在心灵的碰撞中,是否也知道这是今天无法写作的故事,即使匆匆落笔或是笔走如飞也难以润色。
同居这种新的社会现象,藐视尘世间的炊烟,凭着当事人想象的翅膀,将生活变成了一种模糊又清晰的日子,只有生活本身在静静地观望着爱的命运。同居家庭,尽管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清高得意,但无法永存。
于发仁在天津一家广告公司的策划部工作。他原是学英语的,毕业后分到物资储运公司搞翻译,可四五年时间也没什么外事活动,无奈,他调到了广告公司。
广告公司虽然不怎么用英语,但天天接触新东西,所以,他的业务进步很快。27岁的于先生在策划精彩广告的同时,也为自己精心地策划了爱情。
于先生告诉我,他的女友在一家外资企业工作,从恋爱一年后,他俩就同居到现在。他说:“我是非常爱她的,正因为我非常爱她,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