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逼走。这类男人极端希望能和一个具有耐心的女人结合,他能依赖她,并逐渐让他产生一种对她的强烈需要。只有这样,和这种男人的恋爱才会成功。
纸上谈兵的男人
这种男人在女人面前是侃侃而谈的,女人会因他的精辟、前卫的论述而迷上他。他对于女人,像一个完美的补充物,他接受女人的感情,鼓励女人要表现本性,要让人看到她的温柔、感性,易受伤害、富于表情。因此,女人觉得他是一种受欢迎的,一个会共享情爱的男人。女人即使觉得这类男人的表现太过分,却并不想离开他,她对男人比较富于表现和比较受伤害加以容忍,她轻易不跑。
这类男人对如何能使他和女人的关系更好一些,并不感兴趣,他似乎要的只是一个听众,能够听他滔滔不绝地谈论他的人生洞察。
一个女人说:“他在我面前总是不停地说话,并看着我征求我对他说的表示赞成。他喜欢谈我们的关系和他自己,却不喜欢谈其它事情,他总是不停地谈,不停地要求注意,不停地分析,我们的恋爱到什么程度了。最后,我感到筋疲力尽了,觉得他只是一块情感的沙漠,只是一个索求者。”
这种男人表现自己的时候,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使自己的不安和需要合法化,他并不了解自己是只取不给的。他相信自己在情感上的敏捷表现,觉得那是自己美好的天赋,他把自己的恐惧和被动藏在温柔和感性的虚伪外衣之下,他知道女人一时是不会看穿他的伪装的。
这种善于表现的男人非常耀眼。他的言词上的表达会使一个女人感动,而他却小心地把自己的需求藏在内心里。他感兴趣的谈话内容,只是他自己或两人之间的关系。她想要喜欢他,可是喜欢不起来,虽然他富于表现,却使她内心枯竭。最后她明白了,他只想谈论关系,并不想拥有关系。
这类男人很感性,他会给人一种新鲜感,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问题就出现了,他的感性只是单方面的,总是越来越明显地指向他自己。
每个女人都想确切知道一个男人对自己的感觉,她不想一天到晚都听他的叙述,她内心在呐喊:“为什么不闭上你的嘴过来拉起我的手!”或“不要再和我无止境地讨论了,我们已经发展到……”不论女人怎样想,这类男人依然故我地谈论有关他对她的感觉,他通常只是谈论而已,却不愿去实践它。
这类男人在感情上是无可救药的,聪明的女人会越过这类男人,不管他在表面上多么令人感兴趣或令人兴奋,和他相处长了,就会使女人陷入深深的失望。
上部 爱情程序第六章 建筑爱巢的基础(1)
初恋——实力参照物
很多已有恋人的女孩子都会怀念她的初恋情人,有的情人在目前恋爱不如意时,甚至会深感痛苦。
初恋所以美,主要原因是初恋多半都没有结果。在有些小说里,把初恋写的妙不可言,美丽无比,其实是很片面的。初恋如果真有结果,难保那男人做了丈夫后不会昏天胡地,不会一言不和拳脚相加。
得不到的失去的东西总是最好,实际上究竟哪个好,有时往往当局者迷。现在恋爱自由,有很多选择的机会,所以女孩子稍不如意,就会想起最初的那一个对她如何如何,尽想好处,不想坏处。
据专家分析,崇尚恋爱的女人有75%以上都会在恋爱时怀念她过去的恋人。即使她现在的恋爱很成功,她也会怀念不已。
怀念虽然怀念,但毕竟事过境迁,她们只能拿第一个恋人来做参照物以印证如今恋人的能力。
如果不如前一个,那么现在恋人的境况则会危在旦夕。如果比前一个胜一筹,很可能会使恋情更牢靠。
做这种女人恋爱对象的男人,当然无法去了解女朋友以前的初恋男友的情况。只有拼命努力,来扩充自己的实力,使得自己在女友的比较中获胜。
这山望着那山高,是女人易有的毛病,但只要你做到“绝无仅有”的优秀,你的恋爱还是会成功的。
因为女人都是想法太多,但真正去做的太少。
沽名亦钓誉
《三国演义》里赵云有句话:“大丈夫只患事业不立,何患无妻?”
这句话说得女人钦佩,男人舒服。
爱情虽然不是事业的附属品,却和事业有很大关系。有哪个女人肯嫁给一个平庸的人?
爱情的价值和事业的成败是密不可分的,爱情在事业面前常常会变得很苍白,有时它像高贵的神仙,有时不如一只蝙蝠。
古时候,有很多人为了“事业”有成,订婚以后就去外地经商,数年不归,音信全无,结果演绎出很多佳话。
爱情和事业之间的纠葛,是人生难以解决的矛盾。一个人不努力追求事业的成功,难以让人敬爱。去追求事业,又容易冷落了爱情。有人说:爱情和事业是婚姻的两个翅膀,缺一不可。
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如何,常常决定一个人是否被别人喜欢。在恋爱中,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更能引起对方的偏爱。
女人在选择恋爱对象时,她们会选择那些职业好地位高的男人,如律师、医生。她们多半不会去选择职业不好地位又低的男人,如看门人和小商贩。
女人的这种选择与她们的人格特征和外貌特征有关。外貌美的有吸引力的女人比一般的平凡女人更喜欢有地位的男人。她们要求的标准比较高一些,她们觉得很需要职业好地位高的男人,只有这样的男人才不致辱没了她们。
社会地位可以分为两种形式,即“权力”、“名望”和“声誉”、“财力”。很多女人都热切地追求有社会地位的男人,即使和他们在一起是非常乏味的,她们也乐此不疲。因为她们的虚荣心和信赖感,促使她们做这种“明星式”的崇拜,她们同时也希望能藉此提高自己的人际声誉。
读懂女人
给一个女友介绍了一个男朋友,两个人见了三次面就分手了。问那个男的,男的说:“是女的提出分手的。”又去问女的为什么?女的说:“他一点也不懂我,哪怕能读懂我一半呢?”女友熟读诗书,秉性浪漫。男的脾气温和,很忠实的一类,他做梦也想不到女朋友和他分手,是因为读不懂这个原因。
在这个世界上,又有谁敢说了解女人呢?古龙说:“世界上绝没有任何一个男人能真的了解女人。若有谁认为自己很了解女人,他吃的苦头一定比别的人更大。”
一个女人做了一件很贵的衣服,却只穿了一次就放进衣箱,问她为什么不穿了,她说她不喜欢。
女人是凭感觉和激情生活与恋爱的。她激动的时候说她爱你,那是真爱。她失落的时候说不爱你了,那也是真的。
女人说话总有很多水分,张爱玲的《谈女人》里说:“你向女人猛然提出一个问句,她的第一个回答大约是正史,第二个就是小说了。”女人说你“对”的时候,你应该考虑她是不是在说你“错”。
一个女人在和王某恋爱,一提起他们共同的朋友李某,她就很不屑的样子。后来她和王某恋爱告吹,不久竟嫁给了李某。
女人说讨厌你时,并不一定是真的讨厌你,也许是一种打情骂俏。
因此,想读女人,不要希望你能读懂,你只要按常理去推论她的言行,而根据她的直觉去判断她就行了。
她要求的读懂也不外乎你风流潇洒、谈吐不凡。她喜欢音乐,你偏偏会弹琴唱歌,她喜欢小说诗歌,你偏偏能写两篇三首,她喜欢电影,你又看过很多经典名片。如此这般,你想让她不爱你都难了,因为她会和你说:你是世上惟一能读懂她的男人。
书中自有颜如玉
文学知识的悬殊,人生境界的不同,是爱情最大的障碍。
孔孟学说里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说的是女人无才,便没有了慧眼,没有慧眼便不会挑三挑四,嫁人时便如瞎子下山,随便,只要是男人就行。
上部 爱情程序第六章 建筑爱巢的基础(2)
“孔孟”虽然口头上说女子无才好,实际上他们希望能和妻妾们共剪西窗烛、把酒话芭蕉的。女子无才,何来《浮生六记》的家庭乐趣。李清照、蔡文姬无才,她们的情爱佳话恐怕也不能一直流传到“现代”。
女子无才是男人允可的,男人无才连“无才”的女子都不允可,何况当今社会女子,非但不无才,而且多才多艺,胸腹中墨水不多的土豹子,是不会被才女欣赏的。
咏西施的诗有一句“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女人是如此奇货可居。而她身边的恋人,却只是初中程度,不识文学,不懂诗书,不懂电影,难解风情,无任何骄傲可言。恋人不可能成为女人心中的骄傲,女人岂能心甘情愿爱你。即使你爱她爱得要死,她终会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
有一对恋人,男的文化程度不高,平时也不喜欢读书。女的大学毕业,酷爱文学,颇有才气,诗书音律,无一不精而且勤于读书,学问日进。盛世鸳鸯,无“乱”之外力来撮合,两人恋情总若悬丝。男的爱女的,要死要活。但自卑感常浮脑际,整日提心吊胆,恐女的移情别恋。这个恋爱,若女的“移情”受挫,悲痛之余,或女人天生母性颇重,或可成功,不然哪有知音可通,哪有痴恋可讲,成功只能在万分之一。
男人的知识和境界是勤学而来,无论任何时候都要高过女人,女人一旦超过男人,这一对恋人之间就亮起红灯。
爱,锻造了成功
因学术上的交流,他爱上了她。于是他给她写了第一封爱情信。她收到信后,对他真诚的爱意很感动,但又隐隐然觉得他似乎缺少点什么。她在学术上已小有成就,而他才刚刚起步。她很认真地写一封回信,信中委婉地拒绝了他的爱情。
他虽然没有得到对方正面的回答,但她给他的回信使他坚定了信念。他一面努力在学术上钻研,一面不间断地与她通信。寒来暑往,三年时间,他给她写了一千页的爱情信。他得到的却总是一些模棱两可的答复。
这时,他在学术上已经成就沛然。这与她这几年在回信中的鼓励是分不开的。她写信鼓励他,却巧妙地回避爱情方面的问题。
他有些绝望,认为这段爱情经过三年的书信交往仍无进展,多半是没希望了。他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又写了一页爱情信,几天后,他终于得到了她的爱情。
其实,在收到他的信一年以后,她就爱上了他。她有意不流露出来,使他的相思和痴恋化为他事业上进步的动力。
三年来,他在这段爱情的长跑中,锻炼了顽强的耐力,也造就了他在爱情生活方面的实力。
他的执着和韧力,由她激发。使他既完成了自己,又拥有了理想的爱情。
挑剔使你回到起点
对恋爱对象太挑剔的人,往往会因挑剔而错过很多机遇,结果挑来挑去,越挑越差,越挑越不如意。
挑剔的人会拿现在的人去和以前挑过的人比,这种比较使他们觉得现在的不如以前的好,于是拼命去找和以前那个类似的,结果是几年后现在的人又变成了“以前”的,如此下去,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条件每况愈下,他们却生成了一种畸形心态,找不到心目中的那一个宁可不结婚。
在外国有一个选择恋爱对象的婚姻介绍所,这个介绍所在顾客登记择偶时,如果发现顾客的要求太高,就会把顾客领到登记室隔壁的房间去进行认知自身测验。下面是一个男人对认知自身测验的感受:“一位穿戴雅致的女士老练地对我说:‘现在,请您到隔壁的房间去,那里有许多门,每一个门上都写着您所需要的恋爱对象的资料,供您选择。亲爱的先生,您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您自己的手里。’我谢了她,向隔壁的房间走去。一位身穿浅蓝色制服的年轻守门人在门口迎接我,向我深深地鞠了躬,伸手请我进房间。
“里面的房间里有两个门,第一个门上写着‘终生的伴侣’,第二个门上写的是‘至死不变心’。我忌讳这个‘死’字,于是进了第一个门。接着,又看见两个门,右侧写着‘淡黄色的头发’,左侧写着‘乌黑的头发’。因为我比较喜爱淡黄色头发的女性,于是便推开了右侧那扇门。进屋以后,里面还有两个门,左门上写‘美丽、年轻的姑娘’,右边写‘富有经验的成熟的女人和离过婚的女人’。我当然要选美丽年轻的姑娘。但进门以后,又有两个门。上面分别写着‘苗条的身体’和‘略胖和稍有缺陷者’。用不着多想苗条的姑娘更中我的意。于是我进了第五个房间,里面还有两个门,上面写的是‘双亲健在’和‘举目无亲’。进了‘双亲健在’门后,又看见两个门,一个门是‘爱织毛衣,会做衣服,擅长烹调’,另一个门是‘爱打扑克、喜欢旅游、需要保姆’。当然,爱织毛衣的姑娘又赢得了我的心。我推开了门,岂料又遇到两个门。这一次左侧的门上写‘忠诚、多情、缺乏经验’,右边门写‘有天赋具有高度的智力’。我确信自己的才能足够应付全家的生活,便迈进了左边门。里面还是两扇门,右门写着‘疼爱自己的丈夫’,右门写着‘需要丈夫随时陪伴她’。我当然需要一个疼爱我的妻子,下面的两个门对我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选择:上面分别写的是‘生活富裕,有一幢漂亮的住宅’和‘凭工资吃饭’,我理所当然地选择了富裕的那扇门。
上部 爱情程序第六章 建筑爱巢的基础(3)
“我推开了那扇门,发现我已走回了始点,那位身穿浅蓝色制服的守门人就站在我面前。他什么话也没说,彬彬有礼地递给我一个玫瑰色的信封。我打开一看,里面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您已经挑花了眼。人不是十全十美的。在提出自己的要求之前,您应当客观地认识自己’。”
这个故事说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恋爱中不考虑自身条件,过分挑剔苛求对方,只能会使恋爱失败。
年轻人的童话
年轻人,多半追寻的都是浪漫的爱。而青年心理学,在关于爱情的研究方面,是十分苍白而简单的,心理学知道的并不比小说家知道的更多。
在文学的现实的诸多例证中,我们看到,爱情,是一个年轻人的童话。爱情在年轻人的心中,是一个极度理想化的概念,如何使年轻人以一种现实眼光来看待爱,消除浪漫的因素,是心理学的首要任务。
当一个人有了爱情后,就会有这样的困惑:我是在体验一种真正的爱,还是仅仅是一种迷恋?并为这种迷恋浪费着时间,折磨着自己?
这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如果这是真正的爱情,你的心灵是能感觉到的。”很少有人能清楚地意识到是否真实,因此在爱情中,大多数人都是带着迷惘,在内心进行矛盾斗争。事实上,世上没有人能弄清楚爱情是如何开始的。爱情常常是慢慢滋长的,所以对于爱的迷惘是十分必然而正常的。
爱是一种积极的体验。人们对爱情的理想化会产生不现实的希望,通常会认为爱情应当是一种极其愉快的体验。
现实生活中,爱情可能带来极大的痛苦,还会带来一种极强烈的消极的情绪。同时,模棱两可欲说还休的情感在爱情中也是十分普遍的。
对于爱情的理想化,使人们对于所爱的人寄于过高的期望,对恋爱的人的要求也比较苛刻,对于恋人的错误也难以宽恕。
现实中,爱一个人常常是又爱又恨的,很多人都有这种矛盾的体验。爱情会给人带来一种难言的愤怒与烦躁,也会带来一种无比的快乐。爱情是一种极端的热情,它给人们一种或悲极或喜极的体验。
真正的爱情是永恒的。这句话是无可置疑的。虽然真正的爱是永恒的,但现实生活中,任何一个人,也不能指望它的永恒。如果你有这种奢望,过不久你就会发现,你是以一种有趣的方式维持着一个不要破灭的童话。
人们在短短的恋爱失败后,常常得出这样的结论:这个不是真正的爱情。拒绝承认这段恋情的价值,将关系的破裂与恋人的层次较低等同起来。然后以难以饶恕的坦然又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