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新梦-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凤姐儿就笑道:“这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他才几岁?不过得了个秀才就敢娶靠举人老爷了?”

贾琏冷笑道:“什么不知天高地厚?当年你三叔不也小小年纪就中了解元?他的儿子自然像他,要我说你也别小看了他,如今这几家的后辈,我冷眼看着,再没人能比得过佑哥儿了。”

凤姐儿就似笑非笑的看着他道:“如此说来,你也不如他了?”

贾琏坦然一笑,“这有什么好否认的?我读书本就不如他,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还在课堂上睡觉呢,哪里有志向去考什么秀才举人的。他是没有父母兄弟帮持,虽是世家子弟,却如同贫民一般无人扶持,不然他也断不会这么小就下这样的苦功夫的,像你三叔,当年不也是被你祖父给逼急了……”贾琏顿时察觉失言,只是要收回已来不及。

凤姐儿只是冷笑道:“是,我祖父是对三叔不好,三叔才成才的,那以后你要不要也对你儿子这样,说不定你儿子还能做个状元公呢。”

贾琏就讨好道:“好娘子,我又不盼着我儿子成状元公,自然是该怎么疼就怎么疼了。”又赌咒发誓一番,凤姐儿这才满意。

熙燕收到佑哥儿的信摇头失笑,“这孩子也太心急了些。”

黛玉却道:“不过是下场试试,反正又不花银子,且还能积累积累经验,不成也好煞煞他的傲气,我也觉得他太过急躁了些。”

“如此我就写信下去让林大哥多多照顾他。”

黛玉点头,“听说大哥如今在孙大儒的门下学习,他于八股文章上有奇解,佑哥儿跟着他也能多学些东西。”

“什么学东西?”宝钗撩开帘子进来,笑道:“才进来就见你们说的热闹,可是有什么喜事?”

熙燕就将佑哥儿的事说了,宝钗就合掌笑道:“那这可真是大喜事了,燕妹妹当真是好福气,有这样能干的弟弟,我怎么就没有一个呢?”

熙燕就笑道:“宝姐姐不也有一个哥哥吗?只听说过羡慕别人有哥哥的,没听说还羡慕别人有弟弟的。”

黛玉低了头笑。

宝钗就苦笑道:“妹妹何必挖苦我,我那哥哥是什么样子你们又不是不知道,我也就只有一个妈比你们强些,认真论起来,我们是一样的。”

黛玉没想到宝钗会说这样私密的话,就有些诧异的抬头看她。

宝钗已经拉了她们俩的手坐在榻上,道:“若认真论起来,我们这几个女孩中,也只有我们三个并*云命苦些,常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偏又不能对人说。你们俩倒还罢,平时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说个心里话也有人听。但我和云儿……”

宝钗就叹了一口气。

宝钗见俩人都不应声,心中就有些怨岔。

她处事讲究的是圆润,因此对谁都好,她自认对熙燕黛玉不错,特别是熙燕,她还是她的表妹,可却和黛玉走得最近,平时看着对她热情,却分得清清楚楚。

她本来是无所谓的,各人过各人的日子,但现在她在贾府的处境越发艰难了。

到今年九月,黛玉就要出孝了,而她也将近及笄,也可以说亲了。

宝玉对黛玉有情,这件事大观园里所有人都知道,她也知道。不过她更知道,婚姻是结两姓之好,在乎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以她要取得的是贾家家长的同意。

姨妈是没问题的,她本就属意自己,只是姨父不喜薛家,她看得出来,姨父更喜欢黛玉,老太太更不用说。

这三四年来她用了不少的法子,换来的却是贾母一日明显过一日的推拒,就连宝玉,如今见着她都有些躲闪。

她知道,再不能像原来一样想着讨好贾母就行了,也许宝玉的认同会给她加一份筹码。

她要和黛玉做朋友。做像熙燕一样重要的朋友。

宝钗知道黛玉最缺的就是安全感,缺的是亲人的那种关怀,只要她给予,时间长了,她自然就会认同她了。

宝钗正要说什么,就听外头春兰叫道:“姑娘,林姑娘,鸳鸯姐姐来了。”

宝钗到嘴的话只好咽回去,和熙燕黛玉一起起身,鸳鸯进来笑道:“原来三位姑娘都在这儿,老太太那儿做了好吃的,让我来叫你们过去呢。”

三人就随鸳鸯过去,屋里已经摆好了碗筷,鸳鸯快手快脚的替宝钗添了一副,笑道:“今儿老祖宗高兴,让大厨房做了三位姑娘喜欢吃的几样菜。”

“是啊,你们今儿就多吃一点,宝姑娘也多吃一点。”

宝钗笑着答应。

熙燕就问道:“可是有什么喜事?”

贾母瞪她,“什么喜事你还不知道?佑哥儿考中了秀才,这不是喜事?我本来还想特意办几桌子给他庆祝,偏这孩子又不回来,你姑妈也说等他回来了再庆祝,只是我想着这到底是一件喜事,就算现在不能摆酒,我们娘几个庆祝庆祝却是可以的。”说着给熙燕夹了一个鸡腿,又给黛玉宝钗夹了一个,这才示意动筷。

佑哥儿考中秀才的事传遍了贾府,一路走过去都是弯腰恭喜的人,熙燕干脆就让人换了一些铜板来发给大家,这才消停了些。

王夫人有些恹恹的,一回到院子就问道:“宝玉哪里去了?今天可上学堂了?”

彩云低头,回道:“二爷早上去了,下响说有些头疼就请假了。”

王夫人顿时将佛珠扔在桌子上,怒道:“什么头疼?定是那些人挑唆的,三头两日的头疼脑热,先前我见他都学好了,好好的办什么诗会,把一个好好的爷们又给勾引坏了,你去把袭人叫来,我有话问她。”

彩云只好领命而去。

袭人就拉了宝玉道:“佑少爷考了秀才,你比他还大了两三岁,也该进取进取,就算是为了太太。”

宝玉气得扭过身子去,用背对着袭人,道:“学那些有什么意思?我还可怜佑兄弟呢,小小年纪就成了老学究一般。说来也怪,他又没有父母逼着,燕妹妹也没有让他一定考功名的意思,不过是读书识字认些道理,偏他一心要考功名,难不成那些名利就如此重要?”

袭人失笑道:“我的爷,你那样想,不代表别人也那样想啊,更何况,读书本就是要考科举的……”

“你这话不对,”宝玉翻身起来道:“从来都是先有读书这档子事才有了科举这样的事,我只听过孔孟读书是为认字识理的,从没听说过读书就是为了做官的。这些都是后人强加上去的。

袭人不识字,她也不知道宝玉说得对不对,但在她的认知里,读书就是为了科举,科举就是为了做官,做官就是为了光宗耀祖,所以读书等于做官等于光宗耀祖。

宝玉一直说的那些她只能听个形,她只知道宝玉在骂那些当官的人,却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她也不用知道,她只要劝宝玉多多念书才是正经。

门外传来一声嗤笑,“宝二哥又在高谈大论了。”

宝玉抬头看去,正是黛玉,宝玉正要说什么,就见黛玉身后的熙燕宝钗探春等人,起身笑道:“怎么今儿这么齐了?倒像是我下帖子请的。”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有事混乱的一天

☆、第九十七章

宝钗道:“若不是我们来了还听不到这番论调呢;圣人先贤也是你这样议论的?照你这样说,那些当官的就没一个好的了?”

宝玉不在乎的笑道:“我只知原先并没有科举这一事;孔老夫子写的书,说的话也并不是为了让我们考试做官的。”

宝钗语塞。

熙燕道:“你这样却是一竿子打翻了一船的人。我只问你,你常说当官的是碌囊;你不愿当官,也瞧不起那些当官的人是与不是?”

“我并没有瞧不起他们,只不过是我的一点小见解……”

“你不用狡辩;你就是瞧不起他们;我们且如你的愿;天下所有的读书人都不当官了;天下所有的武夫也全都不守边了;且和你一样,每日在家里玩,饿了,吃父母的,寒了,穿父母的,天下都没了当官的人,大家且自治就是了,是与不是?”

宝玉张嘴,呆呆的道:“这自是极好的。”

熙燕就冷笑道:“既如此,我且问你,乡邻之间有人偷盗、杀人、放火,既已经没了衙门,那谁来管?自是百姓自己管理了,那就是谁的拳头大了谁说的算,你杀我父母,我便杀你全家,自此再逍遥自在的过日子;那些懒汉流氓没了钱有好什么要紧,只管去抢那些勤劳弱小的人便是,反正又没人管,*抢多少就抢多少。那么宝玉,你又有何能力能保得住你的东西呢?”

宝玉愕然。

“再说要是没了守边的将士,不说其他,北边的沙俄和未教化的部族就能打进来,他们可不像你一样主张无为而治,他们要的是粮食,是黄金和女人,所以照着他们的习惯,男人、老人和孩子全都杀掉,只留下女人和物资,宝玉,你觉得你逃得过那些铁蹄吗?”

不说宝玉,就是宝钗等人也面色苍白,熙燕见了就笑道:“你们怎么都被吓着了?我不过是假设罢了。才也说了除非所有的人都像宝玉一样,但想也知道,大家不可能都像宝玉一样的,朝廷还会存在,守边的将士也会依然守着,我们依然会在京城中过着自己的日子,有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众人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些,宝钗趁热打铁,“所以宝玉,以后不要再说什么碌囊的话,那些人未必就差。”

“就是,你就是不认同他们,你也没资格评判他们的选择,又不是天下所有的官都是贪官,也不是所有的官都像你想的一样无用。”现在朝廷党派林立,权利倾轧厉害,的确显得很混乱,但其中也不乏有志之士,那些一直受尽挫折都一直站立着的人都没说什么,一直享受着贵族生活的宝玉有什么资格这样抱怨?

宝玉低下头。

熙燕又道:“你什么都好,只是可惜也只有想法罢了。”

袭人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见宝钗脸上也赞同的样子,就知道燕姑娘说的话对宝玉有好处,想想也就没拒绝。

晴雯从外面进来,“袭人,太太叫你去呢,还没去,回头晚了又要说我们不得用了,什么都要靠你……”

转过屏风,这才看见很多人在,顿时有些讪讪,就推着袭人道:“还不快去?宝玉这儿有麝月呢。”

袭人连忙告罪一声往王夫人那儿赶去。

*云见宝玉不好意思了,就冲他吐吐舌头,道:“看你以后还敢乱说,燕姐姐训你还不够多?”

宝玉这才不好意思的笑笑。

黛玉却拿了一本《资治通鉴》过来递给宝玉,“在科举之前,国家是如何选用人才的?科举之后又是如何选用人才的?先不管现如今如何,我只问你,这两样哪一样比较好?你虽看不起《资治通鉴》,但好歹也看一看,你若是不服,也写出一本来。”

宝玉接过。

熙燕也真怕把他说恼了,反而适得其反,就转移话题道:“我们才说了如今天气正好,想要出去踏青呢,来问你要不要一块儿去。”

宝玉就好奇道:“要去哪里踏青?”

“我和林姐姐都只去过大悲寺,却听说护国寺旁有一放生池,又有成片的桃林和杏林,每年春天都有不少人去。”

宝钗就迟疑道:“护国寺来往的人多,园子里空旷的地方也不少……”

宝玉很兴奋,“园子里大家早就玩遍了,不如就去护国寺,我去和老祖宗说。”

*云早就意动,“我听说每年这时候护国寺都会把那里隔出来,只给我们闺阁女子和各家的夫人太太们去游玩,宝姐姐要是怕碰到陌生人,我们也可以带着帷帽去。”

*云还好,时常能跟着婶娘各处走走,但贾府里的女孩就很难有出门的机会。熙燕还好,每个月安平街那边的人都会来接她过去住两天,那两天她几乎是自由的,她也会时常叫了黛玉和三春陪她过去,趁机出去透透气。但也因为有她们在,熙燕能带她们去的地方也很少。

所以对这样出去的机会大家都很意动,就是迎春也难得的渴盼的看着宝玉。

宝玉顿时觉得责任重大。

所以在王夫人打算怎样激励宝玉努力读书的时候,姑娘们却让宝玉去和贾母请命要一起出去游玩踏青。

贾母向来好玩,又是宝玉的提议,见女孩们也闷坏了,就笑道:“我们都去,让你母亲和你们大嫂都去,凤姐儿也去,那孩子可怜见的,自去年起就没出去过,宽哥儿如今也满了百日,也让她出去松快松快。”就让鸳鸯去问凤姐儿。

李纨也觉得兰哥儿最近太过用功,想要他也轻省轻省,征得贾母的同意,他也去。生哥儿也要跟着去。

王夫人本来不愿宝玉去,只是见这次难得的全家同去,顿时也没了话说。只是才有了主意就遇上这样的事难免郁卒。

东府那边听说也跟着凑热闹,各房主子都要去。

这样一来,没有三两日竟是不能消停了,王夫人干脆称病撒手不干,所有的事情难免就堆在探春和李纨身上。

以往管理内院还好,如今出行却要和前院调配,探春一个姑娘家难免不便,李纨又冷不下脸来,一时有些乱糟糟的。

探春管家也有小几个月了,见此情况心中大怒,正要拿那些不听命令的仆从开刀,黛玉就拦住她道:“你如今再拿原先的那套对他们,他们心中难免怨岔,如今最好照着先例来,规矩如何就如何。让平儿去,她主子的余威在,他们再不听你再发落不迟。”

探春想想也是,就将平儿请来到前面镇着,自己坐在屏风后面发号施令,如此,终于在天黑之前将事情安排妥当,明天只一早就可出发。

探春第一次主持出行的事,心中难免忐忑,一夜难于入睡,一大早就起来。

凤姐儿也起来了,看了儿子一回,听到外头响起来,就对平儿笑道:“我时常说她是个能干的,如今我果然没看错,以前我也就有母亲在身边指点才敢这样,如今太太称病,大嫂子是个绵软的,这个家说是她和大嫂子在帮着太太管,其实不过是她一人在卖力。”

“奶奶何必管这么多?如今哥儿虽然下来了,只是太医也说了,少说也有调养两三年,如今二姑娘还没说人家,要轮到三姑娘怎么也要一二年的时间,等到三姑娘说亲了,您就是想轻省也轻省不了,不如趁着这时候多休息,将身子养好再说。”

凤姐儿就倚在靠枕上道:“是啊,我如今是想通了,以前我一心为了府里,可也没见多少人领情,反而落了一身的不是,如今我也学乖了,如今府里的事且叫他们去折腾,我只在一旁看着。更何况,如今府里不过是寅吃卯粮,三姑娘是个有决算的,让她替我们把府里规整一下,将该省的省了,如此方好,所以下剩的一年正是关键的时候,你要注意些,凡是她提出来的你只管应承。正好,老太太将宝姑娘给革了,没了她在一旁讨人情,府里的事正好展开。”

平儿连忙应承。

等出了贾府,就不是探春的事了,东府那边的贾珍和尤氏主持,探春只管和黛玉宝钗等一块儿玩就是。

护国寺是京城最大的寺庙,每年来此烧香拜佛的香客不知凡几,而其中春天时候又正是踏青的好时节。护国寺为了方便女香客,就将后面放生池的地方隔出来,在一定时间内只接待女客,就算是世家公子压人,也是进不去的。

所以黛玉熙燕等人自是到后面去游玩,宝玉并兰哥儿等人却是和贾珍等一起在前殿游玩,轻易不能进后面的。

贾母就领着王夫人凤姐儿带着姑娘们到后面放生池里去,尤氏笑道:“那边已经安排好了,足足有十桶的鱼,老太太也去放两条。”

凤姐儿就笑道:“老祖宗哪里还用去放?那福气多得我都恨不得抢过两三分,偏老祖宗还去放生求福,不如就把您名下的那两条鱼舍了我吧,也让我偷偷老祖宗的福气。”

“我的福气多,我不放,偏不给你。”贾母回身对黛玉熙燕道:“回头你们替我放了,只管馋死她。”

黛玉和熙燕就笑起来。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还有一章,只不过要晚一些,大家可以考虑明天起床后再看。

这几天因为阿橙家有事,字数上没有达到要求,我会尽快在家事解决后恢复以前的字数更新的

☆、第九十八章

探春和宝钗*云去了桃林,迎春和惜春还在放生池;熙燕就和黛玉就坐在亭子里休息。

迎春才把一条鱼放进水里;回头就不见了亭子里的熙燕和黛玉,微微愣住;连忙拉了惜春道:“林妹妹和燕妹妹呢?”

惜春淘气的扔下一颗石子;不在意的道:“估计是到什么地方玩去了;你放心吧,二姐姐,老祖宗说过了今儿随便我们玩儿,等一下再去找她们就是了。”

迎春抬头去看;见四周都是或像她们一样大小的姑娘;或是带着帷帽的女子;或是梳头的太太夫人,的确不见一个男子,就松了一口气。

惜春跑累了这才拉了迎春道:“二姐姐,我们也去那儿坐坐吧。”

迎春点头,司棋就提前一步拿帕子将亭子里的桌椅擦拭干净,这才上前迎两位姑娘。

只是她才出亭子,一位戴着帷帽的姑娘就在两个丫头的簇拥下进了亭子,坐在了刚才她才擦干净的凳子上。

司棋回过头来看见扬起眉头,上前一步客气的道:“这位姑娘,这个位置是我们家姑娘的,您能不能换个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