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司棋回过头来看见扬起眉头,上前一步客气的道:“这位姑娘,这个位置是我们家姑娘的,您能不能换个位置?”
戴着帷帽的姑娘正摘下帷帽交给身后的一个丫头,听到司棋的话就回过头来看了她一眼,又越过她看了迎春和惜春一眼,目光在她们身上的衣服和头上的饰品一滑而过。
姐妹们因为是要出门,都换上了今春新做的春衫,惜春年纪还小,头上只带了两朵珠花,却显得娇俏可*,迎春却因为各种原因,头上的饰品很少,所以那人只是看了他们一眼,并没有说话。
她身后的丫头会意,就道:“这位姐姐说的好没道理,这凳子是护国寺的,怎么就变成你家姑娘的了?不过是谁来了谁坐。”
司棋向来是不让人的,闻言冷笑道:“自然是谁来了谁坐,但也有个先来后到。我们家姑娘要坐,我已擦干净了,你们一来了就坐上去,连我们一句话也不问,哪有这样子的。”
“这话可不对,我们进亭子里的时候这里可没人。”
“你!”司棋怒极,就要理论。
迎春见周围的人都看过来,连忙上前拉住司棋,道:“她坐就让她坐吧,我们只换一个地方就是了。”
“姑娘,这是我们先看上的,凭什么让给她们?我们荣宁二府也不是这么好欺负的。”
坐在上面的姑娘眉眼就跳了跳,用眼睛示意那两个丫头,丫头会意,就冷笑道:“管你们是什么府的,那也没有不讲道理的,我们姑娘进来的时候就是没人在里面,还没有说进了亭子没人还要高声问四周的人有没有人坐才坐下的道理。”
迎春面色涨得通红,对司棋道:“不过是一个位置,在哪里坐不是坐?你偏要在这里争,有这功夫早找到了位置了。”说着拉着惜春的手道:“四妹妹,我们换一个地方,她要争只管争去。”
司棋只觉得心寒,顿时没了争强好胜的心思。
惜春可没有迎春这么好说话,更何况,这几年她几乎是跟着黛玉熙燕长大的,不仅学了她们的本事,连她们的脾气也学了十成十,闻言冷笑道:“姐姐是好意,只是也要看别人愿不愿意领,司棋一早上前擦拭桌椅,这是有目共睹的,这位姑娘和两个丫头没看见倒也情有可原,我只是好奇,这是哪一家的姑娘,出门连个手绢都不带,进了亭子只管一屁股坐上去,也不怕凳子上脏了什么东西?二姐姐,我们可要时常记着老祖宗的教导,怎么也不能在外头丢这样的脸。”说着又转头对司棋道:“你再去找一个地方就是了,再用手绢细细地擦了,上面的灰尘什么的可别遗漏了,我和二姐姐都是*干净的,要是脏了,我可是不坐的。”
司棋见那位本来还端庄万分的姑娘脸上顿时青白交加,心中有些快意,也不看迎春,高兴地应了惜春一声,就要重新找一个地方。
如此围观的人哪里还不清楚,只怕是这位姑娘见人家将东西擦干净了,这才一屁股坐上去的。当即就有几人指着那人笑起来。
何淑媛脸上难看,狠狠地瞪了两个丫头一眼,实在是受不了众人的眼神,自己走了。
后面就有人认出她来,“那不是镇国公府的三姑娘吗?”
惜春拉着迎春的手离开,却不知后头有一位看了全程的太太感叹道:“可惜了。”
贴身的嬷嬷就笑问道:“太太可惜什么?”
“可惜那女孩年纪太小,和我们家谦哥儿不般配,那样一个脾气正正合我的胃口。”顿了顿,又道:“只是合我的胃口有什么用?只怕是不合谦哥儿的性子,你说我怎么就教出谦哥儿这么一个怪脾气来?我给他取名谦,就是让他为人谦逊,可你看他……以后要有怎样的女子才能忍得下他呀。”说着满心的担心。
贴身的嬷嬷道:“不能在门当户对里面找,在低一些的门第里总会找着的,太太也不用太担心,少爷不管是人品还是相貌都是不错的。”
太太摇头,“人品和相貌都没问题,只是这脾气却也是大问题,除非以后他媳妇万事不操心,不然一管事,俩人打起来还是轻的。家和才能万事兴,以后要这样,我们家别说兴盛,只怕保住家业都困难。都怪他爹,从小就这样那样的教他,惯得他一身的毛病。”
嬷嬷顿时不说话了,太太这样说自己的儿子自然可以,但她是下人,却没这个胆子。
她也就是发泄一下自己的情绪,说完之后就要带着自己的人往里面去一些,才走进桃林,就听到不远处一个轻柔的声音问道:“你怎么不让我出去帮帮二姐姐和四妹妹?”
熙燕蹙眉,道:“我只是想看看二姐姐和四妹妹会怎样做,四妹妹果然没白学,只是二姐姐还是这样万事不管的性子,我听说,她和我们一起的累丝金凤早就她乳娘偷了拿出去当了,如今园子里谁不知道?偏她还两耳不闻窗外事,如今也就瞒着司棋,不然一旦让她知道了,指不定怎么大闹呢。”
黛玉走了两步,回头道:“二姐姐的性子再难调过来了,你何必去费心?”
熙燕微叹,“虽是如此,好歹姐妹一场,她这样的性子到了外面只怕被人剥皮吃了也不会言语,我只希望她能自强一些,靠人终究不如靠己,只是怕二姐姐一生都不会知道这个道理。”
黛玉不明白熙燕为何这样担忧迎春,只是她不说,她便不问。
黛玉不知道,熙燕却是明白的。迎春的悲剧,一半在贾赦和孙绍祖,一半却在自己,她的性子但凡改一些,难道孙家就敢这样?不过是吃准了她不敢闹,不会闹,而贾家不会替她出头罢了。
但若是遇上一个烈性的人,回娘家叫上一二兄弟,用布袋套了孙绍祖打一顿,只怕孙家也只能往肚里咽,只是可惜,迎春不开口,贾家就是有愿意出头的人也不会主动提出来的。
所以熙燕希望她能改一改。可如今看来,别人都欺负到她头上了,她不出头也就算了,竟然还拦着司棋,说出那样伤人心的话来,只怕以后司棋和底下的丫头心中有怨……如今迎春也就只有这几个丫头对她忠心不二,她要是连这也失去了……
熙燕摇头。
只是没想到惜春竟然学了她和黛玉的脾气,真真也是眼里不揉沙的了。和原书中写的清冷少女完全不一样了,果然,改造还是要从小时候开始。
熙燕住到贾家的时候惜春不过是和佑哥儿差不多的孩子,接受能力强,性子什么的正是养成的时候。只是可惜,那时候的迎春就已经那样了,虽然她一直有意无意的引导过对方,只是迎春很坚持的守着自己的堡垒,她根本就进不去。
不小心听到这番言论的吴太太眼中一亮。若论脾气,还是不远处的两位姑娘和刚才那位四姑娘最对她的脾气。但以后和儿媳妇过日子的是她儿子,不能她喜欢什么样的就给他娶什么样的吧?
对于这点,她已经深切体会到了。
而那位二姑娘,她就算心里再看不上,但也不可否认,再没有比这更适合他儿子的姑娘了,如果那位二姑娘的性子真的就像她们说的那样的话。
吴太太拉了拉自己的嬷嬷,走了几步,确保熙燕黛玉听不到后方道:“去打听打听那位二姑娘的身份,有没有定亲,平时是什么性子,快去。”
吴嬷嬷就有些犹豫,“太太,才我听说那两位姑娘是荣宁二府的,这可就是公爵了,只怕我们家的门第……”
吴太太不在意的道:“他们家早已不是公爵了,如今连侯爵都算不上了,那贾赦不过是一等将军,若是嫡女,我们家自然不敢求,只是哪家的嫡女是那样的做派?肯定是庶女。庶女,我们家还是有底气的。总之你先去打听了,要不要说亲还不一定呢。”
吴嬷嬷听了就赶紧追着刚才迎春和惜春等人消失的方向而去。她才也看明白了,林子里看不见的两位姑娘只怕聪明得紧,跟着她们风险太大,不如去跟当事人。可以更清晰的看见迎春的为人,而去对方一个是没能耐的,一个是年纪还小,就是发现了她也不怕,总有理由搪塞过去。
☆、第九十九章
黛玉走累了,正巧宝钗觉得些热;就提议道:“我们不如到前头去找老太太;也休息一下。”
熙燕点头,“我听说护国寺的斋饭很好吃;这次我们用过午餐再回去吧。”
前面贾母正巧碰到熟人;一行人在包下的院子里叙旧;见黛玉等人过来,就招手道:“快进来,给镇国公老夫人请安,也见见镇国公府的几位姑娘。”
熙燕和黛玉看到坐在镇国公夫人身边的何淑媛时眼里闪过诧异;只是很快就掩去。
贾母见只有宝钗黛玉熙燕和探春四人;忙问道:“其他人哪里去了?”
熙燕笑道:“二姐姐和四妹妹在后面休息;云妹妹遇到了熟人,过去打招呼了,我和林姐姐有些累,宝姐姐也正想回来,我们就结伴回来了。”
贾母就嗔道:“还是小孩子,有什么累的?一定是躲懒来了。”
熙燕和黛玉俱都笑笑不说话。
贾母就对镇国公老夫人和镇国公夫人道:“我这个外孙女和侄孙女就是不能离得太远,不说她们心里惦记着这里,我心里也担心。”
镇国公老夫人就知道这两个女孩只怕是贾母最喜欢的晚辈,连忙拉过来看了看,就从手上褪下两只镯子给俩人,又给了探春和宝钗一人一块玉佩,镇国公夫人也赞了一回,给她们见面礼。
凤姐儿就连忙上前为她们和镇国公府的几位姑娘介绍,熙燕这才知道除了那位三姑娘何淑媛,其他都是庶女。
熙燕和黛玉因为先前的事对何淑媛印象不好,俩人打过招呼后就没怎么和她说话,只是淡淡的应和几句,倒是宝钗和她说得来,到最后探春也只是应几句,多数是和何家其他的姑娘说话。
吴嬷嬷想方设法和贾府的仆妇说上话,又一路观察了迎春的做派,心中有数后就返回来找吴太太。。luanhen。
吴太太淡淡的点头,道:“我们先回去吧。”
俩人带着丫头一路出了后面的放生池,才走到前面自家包的院子,就听到儿子在训斥丫头,“……我们自家就有蜜饯铺子,你们钱多了烧的,非要出来外面买?要是钱多了没处花也该花在自家的铺子里,你们偏要在那些小摊子上买东西。”
吴太太脚下踉跄,扶着吴嬷嬷的手就快步走进去。吴维庸正说得起劲,见母亲进来就上前行礼。
吴太太瞪了他一眼,挥手让那些丫头下去,等院子里只剩下母子俩的时候,吴太太就气得踢了他一脚,“你就是小气也该有个度,丫头们想怎么用自己的银子就怎么用,你一个做主子的管的也太宽了吧?”
吴维庸翻了一个白眼,不赞同的道:“娘,话怎么能这么说呢?我们家的蜜饯比外头的不知好多少,价钱也不比外头的贵……”
“好了,好了,”吴太太头疼的挥手,“我不管你了。”
吴太太在心里安慰自己,儿子这样总比别人家的儿子偷鸡摸狗、赌钱来得强吧?只是她要赶紧有个孙子才好,儿子教不好,她一定要把孙子教的玉树临风,风度翩翩,博学多才。
因为受了刺激,吴太太也不愿多等下去,才回到吴家就将吴嬷嬷叫来,“你都打听清楚了?可是个表里如一的?可别娶进门之后才发现不对,这样的事我们再经不起了。”
吴嬷嬷连连保证道:“我仔细地问了贾府的几个下人,她们都说那位二姑娘是个木头人,府里的下人暗地里叫她‘二木头’,应该不是假的。太太要是不放心,我再去打听打听。”
吴太太点头,“那就再去打听一下,等我们拿准了再说。”
吴嬷嬷连声应是。
鸳鸯给黛玉送几两燕窝过来,进屋看见众人都在,就笑道:“几位姑娘都在呢,晚上到老太太那儿去用饭吧。”见迎春也在,就笑着拉迎春道:“二姑娘在这儿正好,也少的我过去找您了,上次您给老太太做的那个抹额,老太太夸呢。只是我有几种针法不会,二姑娘不如到我那里去教教我。”
不说迎春诧异,就是众人听了也不解。
*云见她们走了,就好奇的道:“倒是奇了,鸳鸯姐姐还要像二姐姐讨教针法不成?”
宝钗仔细一想,顿时心中了然,复杂的道:“只怕二姐姐是好事将近了。”
黛玉和*云俱都不解,更遑论还小的惜春,探春思索片刻,便也明了,就笑道:“怕是二姐姐要说婆家了。”
黛玉就怅惋道:“只不知是什么人家讨得二姐姐去。”
这话一出,除了熙燕无惧,惜春懵懂,其他几人俱都思及自身,顿时都有些意兴阑珊。
熙燕和黛玉就送几人离开。
迎春是几人中第一个说亲的,她还被蒙在鼓里,其他人却已经纷纷打听起来了。
探春上午走,下午就来找熙燕和黛玉,“我打听过了,说亲的还是薛姨妈呢。”
黛玉就惊奇起来,“也没听姨妈和宝姐姐说起啊。”
“听说是人家一早就来相求的,也只是请薛姨妈说一说,成不成另说,谁知老太太却很喜欢,当即就要见那位吴夫人。还要亲自相看那位吴公子呢。”探春说到这里就看了一眼熙燕,“也是我的私心,二姐姐是我们头一个出嫁的,我们本是一体,以后我是一定要对她看齐的,只是外头人是什么样子,只怕就是一眼也未必看得出什么。老太太纵然是个火眼金睛的,只是这世间的人要是装起来,只怕外面这样的人就是十年八年的也未必看得清。我知道燕妹妹在外头有些人手,只希望你能帮着打听打听,这吴家到底如何,那位吴太太和吴公子又如何。”
就算探春不说,熙燕也是要去打听打听的,闻言立马点头道:“你放心,回头我就让人去打听。只是这吴家到底是什么人家,怎么请了薛姨妈做媒?”
“说来也巧,这吴家和薛家一样,都是皇商,只不过薛家在绸缎宫花这些上头,他们家却是包了宫里的食材,别的倒还罢,听说他们家的蜜饯之类的东西却是一绝,这几十年来宫里用的一直是他们家秘制的,所以和薛家倒有些来往。这次就直接找上了薛姨妈。”
熙燕知道了他们家的情况,要找起来就容易得多。
皇商吴家并不难打听,他们家两年前就出过一件大事。熙燕听到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庄管事也知道熙燕为什么要打听这个,脸上有些讪讪,道:“姑娘,要不和老太太提醒一下,这吴家也算不上是良配了。”
熙燕则摇头,脸上怪异的道:“这可未必,甲之砒霜,乙之蜜糖。再打听打听吧,看看吴家的诚意,说不定这吴家就是二姐姐的良配也说不定。”
庄管事不能理解,女人会觉得这样的男人是良配?那位张家的姑娘可是连洞房都没入就离开了。之后说的人家在听了这些之后可都是告吹了。姑娘竟然觉得这样的人还算良配?
探春跳起来,“你说什么?那吴维庸娶过亲?”
熙燕面色怪异道:“新娘子没有三朝回门,更没有祭祖,也算不上娶亲吧?”虽然在现代来说,双方已经有了婚书,也已经举行婚礼,但在古代来说,得祭祖再住了对月之后才算是夫妻吧?
熙燕道:“听说他们并没有入洞房。”
“那就更不能嫁了。”探春道:“连洞房都没入,可见那人的脾性,二姐姐性子绵软,总不能让人欺负了去。”探春脸上微红,觉得一个未出嫁的女孩说这个话题有些难为情。但她说的原也没有错。
她与迎春都是庶女,如今贾妃虽是她同父姐姐,但她毕竟是庶出,若论身份,迎春比她还高一层,若是她嫁的不好,那她更不用说了。
探春对嫁得好,并不是只指对方的家世之类的,相比这些,她希望家族能够多考虑一些她们的实际情况,就是嫁给一穷二白的人也不怕,只希望那人有本事,本性也不差。不然,他纵是皇亲国戚,嫁过去只受苦,那还有什么意思?
熙燕就面色怪异道:“其实那人的脾气我们可能忍受不了,但二姐姐却未必,而且你说,二姐姐的脾气谁又受得了呢?”
探春奇异道:“二姐姐还有脾气?”
黛玉就拍手笑道:“绝不就绝在这没脾气上头?”
探春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
熙燕就叹道:“每每遇上二姐姐,我就总是想要打她一顿,我觉得哪怕是个泥人,你也该有三分的泥性才是啊,偏偏二姐姐修炼的连那三分泥性也没了。”
探春顿时默然。心中哪里还不明白。
心中想,若是二姐姐当了主母,只怕家中不是一般的乱,连自己的乳娘丫头都管不住,不管,那满府的奴才还有谁听她的?她若是自己受了委屈自己忍了也就罢了,怕就怕别人因为她受了委屈,到最后里外不是人还是轻的,只怕会落得众叛亲离的下场。
探春想着打了一个寒颤。却想起熙燕好像并不是很反感这门亲事,就好奇的问道:“那这个吴公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黛玉也好奇。
作者有话要说:今晚只有一章,明天尽量五千送上
☆、第一百章
中国向来讲究男主外女主内。贾赦和贾珍各种不靠谱;贾政各种刻板严肃,但也没见他们会为了给仆妇发月银的事和夫人们讨论。王夫人心急深沉;凤姐儿强势;但也从没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