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氏顿时不说话了。
她回去找金嬷嬷,烦躁道:“要是将三姑娘留下来,以后我还怎么拿捏二少爷和四少爷?可要是不留,江苏那个狐媚子要是和老爷生下庶子,嬷嬷,我们家的老爷可不是什么重情之人,我娘家那边又靠不上力,以后我和四姑娘可怎么办啊?”
金嬷嬷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但还是强打起精神来,道:“夫人只要对二少爷和四少爷三姑娘好些……”在金氏的眼光下,金嬷嬷的只好收回刚才的话,转道:“夫人还是去江苏吧,老爷一人在外也不方便,和同僚们的来往还得靠后院维系着,而且江苏离京城远,要是老爷能连任,那时四姑娘也长大了,说亲也方便。”
金氏皱起眉头,好像很不赞同。
金嬷嬷就叹了一口气,她是觉得江苏离京城远,四姑娘在江苏说不定能说一门好亲事,可金氏向来不是个能听人劝的。
元宵一过,金氏就带着四姑娘去江苏了,王化松了一口气,考虑了一下,还是将妹妹交给三叔婆教养,只是每隔一段时间,赵家都会下帖子叫三姑娘过去住一段时间。
而王仞因为有王化的监督,也老老实实地跟着念书,一时之间,王家倒是安静下来了。
王化得偿所愿,一大早就出现在朝阳院给王熙燕等人送行。
天气还冷着,王熙燕把佑哥儿抱得严严实实的出来,站在朝阳院门口,怅然道:“这一去怕是再回不来了。”
“妹妹要是想回来住,随时都是可以的,二哥让人给你打扫着。”
王熙燕微微摇头,“二哥哥的心意燕儿心领了,只是去了就是去了,再回来就是徒增烦恼了。”王熙燕笑着转身道:“二哥哥,你送我们上车吧。”
王化看了一眼朝阳院,点头。
王熙燕多少还是有些伤感的,她自出生起就住在朝阳院了,住了将近八年,人对固定的住所都有一种安全的感觉,王熙燕也不例外,即使内里是个二十多岁的灵魂,她还是对未知的未来有一些恐惧和茫然,这时,她有些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否是正确的,至少王家是她熟悉的地方……
“姐姐,”佑哥儿疑惑的拉着姐姐的衣袖,湿漉漉的大眼睛不解的看着她。
王熙燕心底的那丝怀疑顿时消散,脸上露出笑容,不管怎么说,佑哥儿的机会更大了不是吗?
“佑哥儿要听话,等一下我们去见姑妈和大姐姐。”
佑哥儿乖乖的点头,“听姐姐的话。”
这只是寻常的走亲戚,也不算是寻常的走亲戚,一大早,荣国府西角门就开了,见王家的马车过来,周瑞家的连忙上前行礼,“请老太太安,我们老太太一早就说有喜鹊叫呢,叫小的们都在这儿守着,果然,老太太这就到了。”
四叔婆矜持的笑道:“你们老太太的耳朵倒是灵,快那轿子来,我领着我们姑娘和少爷去给你们老太太请安去。”
“哎,”周瑞家的高兴地应了一声,等伺候四叔婆上轿后,这才过来扶王熙燕,一看王熙燕,虽然形容尚小,却脸颊微丰,肌肤胜雪,好一个端庄女儿,手里拉着位公子,更是精致漂亮,周瑞家的眼睛一亮,笑道:“这是五姑娘和五少爷吧,长得真漂亮,快,这天冷,先到轿子上。”
王熙燕微微颌首感谢,带着佑哥儿坐到了轿子上。
金氏的事本来还不知传遍京城,只是一些和王家来往密切的人家猜到一二,又因为和王家关系好,所以也没传出去,只是在府内逗女眷一笑,只是魏姨娘传信给二姑娘之后,这件事就被风吹般吹进了圈子里,贾家身处其中,想不知道也难。
王夫人对王熙燕有些恼怒,但送上来的银子没有往外推的理,也就答应了教养姐弟俩的事,可这些事并不能拿到台面上来说,至少不能让贾母知道。
所以贾母知道的是金氏苛待这姐弟俩,竟然趁王子腾不在京城的功夫悄悄地将两个孩子过继出去了,王家怕姑苏那边教养不好两个孩子,只是文书已经签下又不能反悔,只好将孩子寄养在贾家。
贾母一向看不上邢夫人这样的继室,听说金氏也是小门小户出来的,对她就厌恶了三分,带着怜惜了王熙燕和佑哥儿三分,等见到两个不过是七八岁的孩子进来,那女孩倒还罢了,长得端庄秀丽,脸如银盘,肌肤胜雪,养得倒是不差,只是那男孩,明明已经七岁,却只有五岁的样子,一张小脸也带着些病态的白色,贾母顿时心软了,只让他们磕了一个头,就连忙让人拉起来。
贾母将佑哥儿抱在怀里,怜惜道:“好孩子,今年几岁了?”
佑哥儿抿嘴笑道:“六岁半了。”
“哟,还知道是半了啊,来,老太太给你糕点吃,以后就和姐姐住在这里好不好?”贾母见他笑得可爱,又往怀里揉了两分。
佑哥儿看向姐姐,王熙燕微微点头,佑哥儿这才拿起点心小心地吃着,贾母见了更是爱怜,也拉过王熙燕,上下一打量,笑道:“这孩子长得好,今年多大了?”
“回老太太,八岁了。”
“那和黛玉探春差不多大,回头你就有伴儿玩了,你们也不必拘束,只管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贾母看向四叔婆,笑道:“我就喜欢孩子,我家的孙子孙女都养在我膝下,两个孩子在我这儿,老妹妹只管放心,我定不叫人欺负了他们去。”
四叔婆感激道:“老姐姐还是这样爽利,也是我和三嫂精神不济,不说我,三姐姐今年就不怎么睡得下,家里的侄媳妇怕孩子们吵到她,都将孩子们排的远远的,再没有精神照管这两个孩子,只是这俩孩子实在好,交给他人我们生怕带坏了他们,这才想到老姐姐这里。”
贾母心中更加高兴,笑道:“老妹妹只管放心,要是想他们了,就到我这儿来坐坐,我们两个也唠嗑唠嗑。”
四叔婆点头应是。
贾母这才对王夫人道:“来,带你侄女认认府里的人,去告诉姑娘们,今天有贵客到,都不用上学了,要是宝玉回来了,也让他过来,对了,凤丫头呢?把她也叫来,她弟弟妹妹来了,怎么还往外跑?”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六章
“老祖宗,哈哈~~”爽朗的笑声从屏风后传来,王熙燕抿嘴一笑,她并不是第一次见王熙凤,可每次见面几乎都是在悲伤的时候,所以她是第一次听到王熙凤这样笑。
王熙凤看见佑哥儿和王熙燕坐在贾母身边,脚步一顿,继而飞快的走过来笑道:“才一时不到,老祖宗就说起我的坏话来了,”王熙凤拉过王熙燕,拍着她的手叫道:“好妹妹,可不能怪姐姐不去接你,是老祖宗想起了南边的一道吃食,想着四叔婆定也怀念,我不放心厨房里的人,这才去看了一遭,谁知道就回来晚了,你要怪,就怪老祖宗吧。”
“姐姐又说笑了,一来你是姐姐,我是妹妹,没有姐姐跑出去迎接妹妹的理,二来,你是为了老太太和四叔婆,长者为尊,妹妹自然更不会怪了。”
王熙凤挑眉,倒仔细地看起王熙燕来,王熙燕坦然的冲她一笑,王熙凤对她的印象倒好多了。
先前金氏的事情一出,她在贾家就丢了一个大脸,可是现在见王熙燕像是有一说一的性子,这就颇和她的脾性,倒把先前的小心思收起来了。才要打趣几句,就听贾母拍手笑道:“说得好,你们常说凤丫头是个会说的,我看她这妹妹也不差。”
王夫人笑道:“正好和凤丫头和老夫人作伴。”
“好,好,”贾母转头对四叔婆道:“老妹妹可不能舍不得。”
“舍不得也得舍得。”
“姑娘们来了,”一句话刚落,外面就传来叽叽喳喳的说笑声。
魏清莛想到那些传说中的女子,也不由的坐直了身子,仰着脖子看去。
一旁见着的贾母不由好笑,这丫头一定是关在家里没见过什么人。
帘子撩开,顿时满室生香,打头的是顾盼神飞的探春,后面跟着迎春和黛玉,惜春走在最后。
四个女孩看到王熙燕也是一愣,探春上前拉了王熙燕的手道:“这就是王姑娘吧,长得正好看。”
王熙燕抿嘴一笑,她是长得不差,可她们不也各有特色?
“可不兴叫什么姑娘少爷的,你们还是以姐妹相称。”贾母就看向四叔婆。
四叔婆就笑道:“我们家燕姐儿是七月上的生日,听说三姑娘和林姑娘和燕姐儿是同一年的。”
王熙凤就跳出来拉过黛玉,“那妹妹就该叫她林姐姐,叫我们的三姑娘叫探春姐姐了。”
王熙燕重新与她们叫了,这才拉过佑哥儿,“这是佑哥儿,佑哥儿,叫姐姐。”
佑哥儿就乖乖的叫了一声“姐姐”,圆溜溜的眼睛却看着惜春。
王熙凤见了就笑道:“惜春可不是姐姐,是妹妹了。”
佑哥儿眼睛一亮,大声的叫了一声“妹妹”,就眼巴巴的看着她。
惜春躲在迎春身后,好奇的看着。
王熙燕就笑道:“我们家佑哥儿最小,现在终于要有比他小的了,他高兴。”
众人见这两个小儿模样,纷纷笑起来,贾母更是亲自逗了俩人几下。
见她们姐妹熟识了,这才要见王熙燕和佑哥儿带来的仆人。
为了不给贾家添麻烦,来之前,王熙燕将秋菊也安排到外面去了,身边只留下春兰一个大丫鬟,佑哥儿却带了大丫鬟红秀和小丫鬟文竹,再就是俩人的奶娘和专用厨娘魏富家的,当然,现在魏富家的没有用处,只能作为粗使婆子进门,王熙燕私底下再补给她月例。
贾母见到这些人就皱皱眉头,道:“这人也太少了,凤丫头,回头你就照她们姐儿几个给你妹妹安排,怎么也不能委屈了她,对了,”贾母想到什么,眼睛一亮,“这人还是用熟的好,你先前用的人要是还愿意跟着你,就把她们叫来,总比再叫一个去的好。”
庄嬷嬷心一跳,就恭敬地上前道:“回老太太的话,先前的人都打发出去了,只有一个叫冬梅的,她是王家的家生子,被放出去后一直没有派活计,她年纪又小,前一段时间倒是求过奴婢,只是那时要搬家,奴婢也不敢自专,姑娘又年幼,还请老太太替我们姑娘拿主意。”
贾母似乎很满意庄嬷嬷的恭维,问四叔婆,“这个冬梅还好吧?”
四叔婆怎么会去关注一个小丫头?闻言笑道:“她伺候主子这么多年,自然是个好的。燕姐儿既然把卖身契给了她,那就是她自己做主了,她要有心,回头再找她就是了。”
贾母点头,“既如此,回头你就把她领来看看。”
庄嬷嬷了却了一桩心思,恭敬地磕了个头。
王熙凤将王熙燕姐弟的住处安排在贾母的后罩房里,“这样老祖宗什么时候想妹妹和弟弟了,就可以看到了。”
探春几人也是放在贾母这里教养,王熙燕见黛玉好奇的看她,就友好的冲她笑笑。
黛玉一愣,继而也露出了一个笑容。
王夫人见了,不免心思微动,笑道:“老太太,这院子里的姑娘们多了,宝玉在这里难免冲撞,不如媳妇把他带出去,免得姑娘们出入还要忌讳他。”
“有什么可忌讳的,不过都还是孩子。”贾母淡淡的笑道:“不过宝玉的确打了,当初黛玉刚来的时候,我就怕她悲伤过度,这才将她放在眼皮子底下,既然现在有了燕姐儿作伴,不如就让玉儿随燕姐儿住去,你们姐妹也好亲近亲近。”
可以和自己的偶像亲近,王熙燕自然求之不得,她几乎是立刻的上前抓住林黛玉的手,生怕她跑了似的,“姐姐,以后你可要照顾妹妹呀。”
黛玉见她眼睛亮晶晶的,虽然心底对搬出去很有几分忐忑,但也不免展颜,心中想到:她也是刚搬的,而我好歹在荣国府呆了两年,总比她要强些,要是再露出颓样,难免让她心中误会。
这样想着,黛玉也扬起笑脸,“我也是要才搬过去,只是妹妹有什么不知道就问我。”
这样,在贾宝玉还不知道的情况下,黛玉就从隔间里搬了出来。
王夫人嘴角微翘,不再提让宝玉搬出去的话题。
四叔婆冷眼看着,虽然心里对贾母溺爱两个孩子的行为不赞同,但对王夫人耍心眼的事更加不悦,只是她们之间的关系到底隔了一层,她和贾母也只是年轻时候的交情,自从俩人守寡后就很少来往了,而且,一个是本家的侄女,她也很难开口说话。
四叔婆在临走前叫来王熙燕嘱咐,“我知道你是个聪明孩子,只是有时候真心比聪明更让人讨喜,以后你和人相处,要更多的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不可苛求他人。”
王熙燕知道她对她耍心眼的事可能有所察觉,虽然不喜欢对方意有所指,但抛开这些,这些话却真的是为她好。
王熙燕虚心受教。
王熙燕才送四叔婆出去,前面被贾政接待的王咏岩也要离开了,他感叹道:“这贾家怕是也不太平,燕姐儿也要小心。”
王熙燕笑道:“六爷爷放心,上面还有史太君在呢,有了这位老太太,什么事也冲不到我们这几个孩子面前。”
王咏岩点头,“我倒是听说过这位老夫人,是个睿智的人,此人有你三叔婆的决断,又有你四叔婆的智慧,你可不许再私底下胡乱招惹麻烦了。”
“六爷爷放心,我只要供弟弟上学,安心等爷爷来带我们出去就是,不过六爷爷和三爷爷也不急,我和佑哥儿会常写信给你们的。”
王咏岩点头,看了一眼贾府,想到刚才和他交谈的贾政,不免叹气,这荣华富贵怕是没守住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七章
“林妹妹,林妹妹,”宝玉闯进房间,看到黛玉正在整理书稿,眼圈忍不住一红,“妹妹,你怎么突然就搬出来了?”
贾宝玉已经九岁了,九岁,在这个时代算是一个大孩子了,可在王熙燕眼里,这还是个小孩子,至少动不动就哭什么的实在是太正常了,可想到贾宝玉的性子,王熙燕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她第一次看到这么有趣的孩子。
听到笑声,贾宝玉这才发现屋子里还有别人,扭头看去,就见王熙燕正笑盈盈的看着他,“这位就是宝哥哥吧,正是闻名不如见面,妹妹在家里时就时常听人说起宝哥哥。”
贾宝玉微微不好意思,却将刚才的情绪收起来了,好奇的问道:“你就是王家的表妹?”
“可不就是燕妹妹,你莽莽撞撞的跑进来,我是习惯了,可要是冲撞了燕妹妹怎么办?”黛玉点了一下宝玉的额头,嗔道:“呆子,还不快陪不是。”
贾宝玉从善如流,“好妹妹,刚才是我莽撞了,还请你见谅。”
“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以后宝哥哥再进来可要让人通报一声才行,我们女孩子怕羞,林姐姐,你说是不是?”
林黛玉也觉得宝玉这样不好,连连点头,“就是,你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
贾宝玉连连称是,倒把原来的初衷给忘了,见王熙燕和林黛玉要布置屋子,连忙要帮忙。
这间屋子分成了东西两间,中间是隔出来的套件,黛玉让人在这里摆了一张塌,又摆了些小巧的桌椅,宝玉跟在后面拿了花瓶和几幅画做点缀,这样一布置,整个屋子都亮堂起来了,显得灵动了不少。
王熙燕见了不免感概,才j□j岁的年纪就这样厉害,再长大些还了得?别人或许觉得这种本事不免有些纨绔,可从现代来到这里的王熙燕却知道,这也是一种本事,现代的人有特意去学室内设计的,其实和现在俩人正在做的也差不多,可那些人是特意去学的,而宝玉和黛玉的这种却属于本能,这本来就是他们的生活。
王熙燕自认比不上俩人,也就让他们布置了,不仅如此,她还拉上俩人去佑哥儿的屋子,让他们也给佑哥儿布置,“他现在还小,我又不懂这些,你们帮忙看着,以后佑哥儿不仅要读书还要习武还要玩耍,你们可不能将他的屋子变成书呆子的屋子。”
这几句话得了宝玉的话,他兴奋地跳起来道:“这个好,这个好,我那里还有不少东西,回头我拿来,一定给五弟弟布置一个好房间。”
王熙燕却板着脸道:“我可不要你的东西,本来就是为了考验你们的,要是什么东西都应有尽有,那还有什么意思?你们只能拿现成的东西,而且还不能全照着你们的心意来。”
林黛玉偏头问道:“这是为何?”
“你们想,这个屋子是谁住的?”
“啊,我知道了,要问过我们的屋主才是啊,”黛玉左右看看,找不到佑哥儿,问道:“佑哥儿呢?”
“他睡下了,反正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办成的事,你们先商量着来吧。”
“商量什么事?二哥哥,你们躲在这里说什么?我们在前面都找不到你们。”探春带着姐妹几个过来,刚好听到最后一句。
贾宝玉好容易找到一件新鲜的事情做,自然要和姐妹分享。
探春听了也心动不已,拉着王熙燕要去看他们带来的东西。
其实王熙燕从朝阳院带出来的东西不多,不过后来三叔婆和四叔婆怕在贾家面前丢人,所以从私库中拿了一些东西过来,不贵重,但也精致。
几人挑挑拣拣一番,都拿出了自己心仪的东西,和旁边的人商量着要把东西安置在哪里。
黛玉就不小心开了一个箱子,看到里面满满的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