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实修法--菩提妙道三处三善引导文-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己二、近边地狱之苦: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近边地狱的痛苦:近边地狱是位于无间地狱周围的十六个地狱,每一方有煻煨坑、尸粪泥、利刃原、无滩河四个,四方共有十六个近边地狱。无间地狱的众生在铁室中感受剧烈痛苦的业力稍轻,便觉得四方的门打开了,于是纷纷从地狱中出来,看见好似凉荫遮掩的妙壕,于是踏入,结果落入了煻煨坑中,被烧得肉焦骨烂。感到从中解脱出来,却又掉入酷似河流的尸粪泥中,被昆虫的铁喙刺入,十分痛苦。从中出来后前往悦意的草原,却步入了利刃原中,脚一落下便被剁成数段,抬起时又复原。从中解脱后看到茂盛的森林,便奔去,结果进入了剑叶林中,身体被风吹动的剑叶砍成数段,之后又复原。恢复后继续前行,听到山顶上曾共同相处的男人或女人呼喊自己的声音,于是向上攀爬。这时,铁针刺入自己身体,到达山顶时,被乌鸦、鹰鹫吸吮脑髓。又听见山脚下传来呼声,于是向下去,铁针又向上刺入,到山脚下拥抱自己曾喜欢的人时,结果全成了燃烧着熊熊烈火的铁男铁女,紧紧拥抱,在火中相互啃食。向前行进时,望见远处潺潺流淌的河流,欣喜踏入,结果热灰没过腰部,被烧得肉焦骨烂。往回逃时,两岸却被阎罗卒守护着。我们曾经也屡屡感受过这样的痛苦。因此,为摆脱此等痛苦,从今起我必须勤修正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二十五修法终 


  己三、八寒地狱之苦: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八寒地狱的痛苦:寒地狱的众生在雪山等冰雪地带以及风雪交加的地方,由于寒冷的侵袭,因身体上长出水疱而称为疱生地狱;因水疱破裂成伤口而称为疱裂地狱;因众生紧咬牙关而称为紧牙地狱;因众生发出阿啾啾的哀嚎声而称为阿啾啾(虎虎婆)地狱;因发出呼呼声而称为嚯嚯婆地狱;因众生伤口冻裂成四瓣青莲花形而称为裂如青莲花地狱;因伤口裂成八瓣莲花状而称为裂如莲花地狱;因裂成十六瓣莲花或三十二瓣莲花状而称为裂如大莲花地狱,此地狱众生被爬入伤口中的许多小含生所食,而感受着无法忍受的痛苦。如今我们未转生于如此痛苦的地狱中,理应生起欢喜心,并且应当勤修正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二十六修法终 


  己四、孤独地狱之苦: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孤独地狱的痛苦:孤独地狱的众生生处不定,有的夹在岩石间,有的冻结在冰块里,有的煮在沸水中,有的在寒冬的冷水里受苦,有的在烈火中燃烧,有的成为树干的形相,若被截断,则感受支离破碎的痛苦。也有许多转生为恒时被使用的陶器、门、篱笆、柱子、炉灶、绳子等形相,而分别感受各自难忍的痛苦,有的在铁室中感受日夜变异的痛苦。凡是生在高山海岸、冰雪等中的孤独地狱众生,都受到与人间相同以及其它诸多痛苦的逼迫。为不转生于此等地狱中,我必须勤修正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二十七修法终 


  戊二、饿鬼之苦: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饿鬼的痛苦:外障饿鬼身瘦肢细,听不到饮食声,恒受饥渴逼迫,他众损害,心不悦意,虽然看到大海与树林等,但赶到那里海已干、树已枯;内障饿鬼心肺燃火,烟从口鼻冒出;每一特障饿鬼身体上住有许多饿鬼饮它们的血,吃它们的肉,因而十分痛苦。为不转生于如此痛苦的饿鬼界,我必须勤修正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二十八修法终 


  戊三、旁生之苦: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旁生界的痛苦:住于大海、黑暗岛屿中的海居旁生多如酒糟,相互啖食,愚昧无知;鸟兽等散居旁生虽然生存在人间、天界,却受尽宰杀、役使、殴打、责打、损害等折磨,有无量痛苦。因此,为不转成如是痛苦的旁生,我必须精进修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二十九修法终 


  戊四(人类之苦)分二:一、根本苦;二、分支苦。 

  己一、根本苦: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人类的三根本苦。苦苦:诸如麻疯病人头上又长毒痈,一种病痛或不幸尚未解除,又遭受另一种苦;变苦:如迎娶新娘跳舞欢庆,结果惨遭房屋倒塌的不幸,当下的快乐瞬间就变为痛苦;行苦:诸如服毒或加害他人后世会受苦,凡将成为痛苦不幸的都是行苦。因此,为脱离如是痛苦,我今必须修持解脱道。 

  后行:将一切善根回向于众生。 


  第三十修法终 


  己二(分支苦)分二:一、四大瀑流;二、其余分支苦。 

  庚一(四大瀑流)分四: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 

  辛一、生苦: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生老病死四大瀑流中的生苦:中阴的寻香意识到处漂泊时,与父母的精血融合,于七七日中分别形成凝酪、疱膜等,直至形成身体,之后逐渐增长。住于母胎期间,感受臭气熏天、令人发呕、身体蜷曲之苦。因母亲衣食行为不当,时而如住火坑感到十分炎热,时而如落雪水中感到极为寒冷,时而如被高山所压感到沉重,时而如堕深渊感到恐怖,头足颠倒而瑟瑟发抖,痛苦不堪。降生时,如在众合地狱一般顷刻昏厥。落地后,身体被手接触时如同宝剑割肉一般无法忍受,沐浴时如同剥皮般痛苦,诸如此等痛苦无量。无论于何处出生都不离此等痛苦,因此,为不转生轮回,我现在必须精勤修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三十一修法终 


  辛二、老苦: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衰老的痛苦:人到老时,因体力丧失而难以站立,行动不便;因诸根功能丧失而眼观不清,耳闻不明,忆念模糊;因识力丧失而思维外散、心胸狭隘;因风脉减退而如孩童般无有主见,感觉粗大;因内在身心改变而遭受诸多疾病损害,令众人心不悦意,虽然口口声声说愿意死,实际上极为担心死去。此等痛苦不可胜数。因此,我现在就必须修持无老无死的菩提。 

  后行:回向善根。 


  第三十二修法终 


  辛三、病苦: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病苦:人在患病时,四大紊乱,病苦的感受极为强烈,身体改变,心不悦意,暴躁易怒。由于根力丧失而难以从床上立起,对一切皆不感兴趣,心烦意乱,因魔障违缘而突然一反常态,害怕死亡的痛苦极为强烈,极其难忍。因此,我今必须获得摆脱一切痛苦之甘露妙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三十三修法终 


  辛四、死苦: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死亡的痛苦:人在临死时,住最后的床榻,享用最后的衣食,言说最后的话语,虽为众多亲眷围绕也无济于事,感受着死亡的折磨,前面有迷乱的显现相迎,步入中阴的狭道中,身体的四大隐没,弃离今世的显现,赶赴后世之境。如同从酥油中取出毛一样丢下一切独自前往时,拥有多少食财却连一个食团也无权带走,无论拥有多少眷属却无有自由与一人同行,必须孑身前往,真是悲惨!今生从前的伏怨护亲、筹划处所与资具以及疼爱子孙眷属有什么意义呢?现在一切也一去不复返了。因此,我应当勤修无死解脱胜道。 

  后行:回向善根。 


  第三十四修法终 


  己二、其余分支苦: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其余四种分支苦:怨憎会苦:遇到不喜欢的人,出现所担忧的损害,不愿意中遭遇痛苦和不幸;爱别离苦:亲朋好友死去或远离,一想起他(她)的优点、音容笑貌便悲伤难过;求不得苦:失去美好的事物,福德减少等,对不合意之事,都生起忧伤;近取蕴苦:色、受、想、行、识为自近取五蕴,它们作为痛苦之处、痛苦之所依、痛苦之来源,所以是苦之本性。例如,身上扎一个刺儿,色为刺痛;受为知痛之心;刺痛刹那连续为想;再次刺痛为行;知觉刺痛之相为识。身上的刺痛在心中产生的一切痛苦唯是在此五蕴上产生的。因此,为断除此等痛苦,我必须获得无有苦谛中有漏近取蕴苦之圣者智慧。 

  后行:回向善根。 


  第三十五修法终 


  戊五、非天之苦: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非天的痛苦:阿修罗因不能堪忍天人的福德而生起嫉妒,发动战争,极为苦恼。各个部落之间相互残害,身心不宁,非常痛苦。如同锅中炒谷物一般,恒时受苦。因此我今必须勤修寂灭之正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三十六修法终 


  戊六、天人之苦: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天人的痛苦:欲天的天众尽管享受瞬间的安乐,然而死亡时,以神通得知往昔的善根耗尽,将以不善果转生于恶趣,则会感受七天的死堕痛苦,此苦比鱼在热沙上翻滚之苦更为剧烈。色界、无色界众生虽然享受片刻的等持安乐,但善业穷尽,将因恶业感受恶趣的痛苦,诸蕴前后相结合感受行苦。所以,为脱离六道,我今必须勤修正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三十七修法终 


  丁三、推理今生来世: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如今已得暇满人身并且自由自在时,身体上落一火星的痛苦尚且不能忍受,轻微的寒冷饥渴疲劳之苦也无法堪忍,那么死后堕入地狱的寒热、饿鬼的饥渴、旁生受役使等剧烈长期的痛苦如何能忍受得了?现在一天中生病、痛苦也不能忍受,那么如何能堪忍无边轮回的痛苦? 

  后行:回向善根。 


  第三十八修法终 


  丙四(业因果)分三:一、不善业;二、善业;三、思维一切皆为业之自性。 

  丁一(不善业)分三:一、身不善业;二、语不善业;三、意不善业。 

  戊一、身不善业: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以杀生之业而感无论转生于何处,皆是短寿多病,处所也是深谷险地等危害生命不悦意的地方,感受三恶趣的痛苦等;以不与取之业而感转生到屡遭霜雹、饥荒灾害、贫穷落后的恶劣环境中,堕入三恶趣,尤其是饿鬼界等;以邪淫之业而感夫妻不和、怨敌众多,生于荒凉肮脏之地,感受恶趣之苦。因此,我从今以后必须断除身体的三种不善业。 

  后行:将善根回向于一切众生。 


  第三十九修法终 


  戊二、语不善业: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以妄语所感多遭诽谤,恒受他欺;以离间语所感眷属不和,饶益他人反而嗔如怨敌;以粗语而感所闻之语皆不悦耳,并且成为诤论之言;以绮语所感语言无力,颠倒错乱。若造此等恶业,则必定连续堕入恶趣等邪道感受痛苦。因此,我必须断除语言的四种不善业。 

  后行:回向善根。 


  第四十修法终 


  戊三、意不善业: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以贪心而感所想不能如愿以偿,而且不欲之事却临头;以害心而感恒时担惊受怕,恐怖不安;以邪见而感转生为不信因果恒持常断见的恶劣身体,并将流转于恶趣中受苦。所以,我必须断除意之三种恶业。 

  后行:回向善根。 


  第四十一修法终 


  丁二(善业)分二:一、随福德分善;二、随解脱分善。 

  戊一(随福德分善)分三:一、身善业;二、语善业;三、意善业。 

  己一、身善业: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断除杀生而感健康长寿;断除不与取而感受用圆满;断除邪淫而感夫妻和美,无有怨敌。即行持此三善业获得善趣安乐。因此,我必须行持身善业。 

  后行:回向善根。 


  第四十二修法终 


  己二、语善业: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断除妄语而感得到众人赞颂、欢喜;断除离间语而感眷属、仆人和睦,受到恭敬;断除粗语而感所闻之言悦耳,倍受赞叹;断除绮语而感语言诚实,众人信赖。即行持此四善业成办语言善法与一切安乐。因此,我必须行持语善业。 

  后行:回向善根。 


  第四十三修法终 


  己三、意善业: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断除贪心而感如愿以偿;断除害心而感无有损恼;断除邪见而感受持正见。即行持此三善业可得到善趣之喜乐。因此,我必须行持意善业。 

  后行:回向善根。 


  第四十四修法终 


  戊二、随解脱分善: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无论任何善法都是可以摆脱轮回获得涅槃的。简而言之,虽然观待声闻、缘觉、圆满正等觉有三种解脱,但圆满正等觉最为究竟。因此,我今为获得佛果,必须以加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后行回向殊胜摄持而行十善、四禅、四无色、止观、四无量及六度等,若未圆满资粮,则不得佛果。所以,自己一定要作到刹那也不懈怠而修持正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四十五修法终 


  丁三、思维一切皆为业之自性: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轮回的苦乐及善恶趣都是由众生各自行善作恶所致,三菩提及其不同安乐也是由行随解脱分各自不同善业所得。此业如同画家,一者可变化多种多样;业如身影,紧随众生身后;业如不同身体之苦乐,自己所作不会落到他人头上,他人之业也不会落到自己身上;业如国王,猛烈的善恶业可将众生牵引到善恶趣中;范围广大如同虚空界;数量众多如同市场的商品;互不混杂如同锦缎花纹;黑白性质不变,如同青莲与睡莲。随着所积累之诸业而感相应之果。因此,我应当了知一切皆为业之自性并精进取舍善恶。 

  后行:回向善根。 


  第四十六修法终 


  丙五(依止善知识)分二:一、思维善知识之自性;二、修上师瑜伽。 

  丁一(思维善知识之自性)分三:一、思维差别;二、观察法相;三、赞颂功德。 

  戊一、思维差别: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思维善知识、恶知识之差别而取舍。若依止真实善知识,则自然会熏习上他的善妙功德,如朽木置于旃檀树林中,便会熏上它的芳香,因此,为了增上圆满善法,我应当依止善知识与善道友。若依止恶知识与恶友,则自然会沾染上他的过患,如同吉祥草在肮脏处被烂鱼所染。因此,为了减轻、断绝不善业,我必须弃离恶知识与恶友。 

  后行:回向善根。 


  第四十七修法终 


  戊二(观察法相)分二:一、共同法相;二、不共法相。 

  己一、共同法相: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思维善知识之共同法相:要到宝洲去必须依靠善巧的商主。同样,自己去解脱洲后获得佛果也依赖于上师善知识。因此,应当依止一位身语意行为无过、广闻多学、悲心强烈、具有无量智慧方便、能令与之结缘者入解脱道、能堪忍疲劳苦行功德圆满的上师。愿我速遇这样一位善知识并蒙受其慈悲摄受,愿我恒时不离上师。 

  后行:回向善根。 


  第四十八修法终 


  己二、不共法相: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察上师不共之法相:若想得到今生的圆满地位、财富需要依靠转轮王等贤善君主。同样,要想即生获得无上佛果与功德也必须依止成就者金刚持上师。因此,我应当依止一位灌顶圆满、誓言清净、精通续部窍诀、获得甚深念修之力、具有见解意趣等持之相、利他事业圆满的上师。愿尚未值遇者值遇上师,已经值遇者不离如是上师,愿我恒时令师心生欢喜、慈悲摄受。 

  后行:回向善根。 


  第四十九修法终 


  戊三(赞颂功德)分三:一、第一次第赞颂;二、第二次第赞颂;三、第三次第赞颂。 

  己一、第一次第赞颂: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如同昙花在世间上难得一现,佛陀出世极为难得,佛之大悲化身善知识也同样难遇。就以现今我们的吉祥怙主殊胜上师为例,真实的善知识具有无量功德之光芒。即救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