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纪元1912-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外贸易公司法国分公司的经理,他又需要负责中国工业品在法国的销售,可销售却总不尽人意。

法国是全世界的时尚之都,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只有商品成功进入法国市场才能进而进入世界市场,作为一个宁波人,吴启梁一直都想像那位同门叔伯吴锦堂在日本一般,在法国闯荡出一番成就,他甚至觉得自己肯定能做的比同门叔伯更好,因为当年他闯荡日本时资本不过千两,而自己却有公司,甚至半个中国的实业界作为后盾。

但,也就是在法国,在推销中国工业品的时候,吴启梁才发现,自己面对是是一个什么样的市场,这里一个成熟的工业国家,法国可以生产几乎所有的商品,而从中国的输入到法国的工业品,只有少数与法工业有竞争性的,主要棉纱品,玩具,瓷器,电灯,铅笔及少数几种制造品。

而事实,在这个时代的法国人以为对中国的贸易主要是法国以制造品换东方的原料,由中国输往法国的商品,和由法国输往东方的商品,前者以原料后者以制造品为主,而现在,中国制造品却要闯入法国市场,这是何其的困难,如何能让法国人接受来自“落后的中国”的工业制造品。

“关键就是要在心理折服这些法国人!”

“法国人的天性导致他们很容被一些华丽或者壮观的场面所感动,所以,我们必须要千方百计的想办法,给他们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观点的刺激和心灵的震撼,进而让他们接受我们的商品……”

想着董事长给自己的那份电报,那份电报没有告诉他如何推销中国制造,但是却再清楚不过的告诉他一个事件,毕竟要从心理着手。

华丽或壮观……

念叨着这么两个词,吴启梁的双眼却盯着眼前这栋曾经凭借着豪华如宫殿的装修而轰动整个巴黎,要修建一座比这里更能震惊整个巴黎的百货公司!

在朝着莱法耶特百货大楼走去时,在进门前吴启梁又盯视了一眼那句有名的广告。

“莱法耶特总有新鲜事!”

新鲜事,莱法耶特不仅是靠着他的豪华,同样也是靠着他的新鲜事去征服巴黎人,吸引他们在这里购物。

“劣质的中国制造不可能进入莱法耶特!”

想起月前和泰奥菲勒?贝德尔接触时,那个该死的犹太人自信满满的话语,吴启梁的脸露出一丝冷笑,无论是为了一口气或是为打开中国制造的市场,都要在巴黎办一家能够震憾整个法国的百货公司。

“但要用什么东西震憾整个巴黎呢?”

站在拜占庭式的巨型镂金雕花圆顶下,看着周围来往的人影绰约,每一往来客人都像赴一场中世纪的聚会,购物在这里变成真正成了一种享受,漫步其中,尽管不愿意承认,但是吴启梁却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想在豪华百货公司同莱法耶特百货竞争几乎没有一丝可能,这里太豪华,太奢迷,拜占庭式的奢华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展现,可以说想在豪华同他们竞争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能。

置身于那拜占庭式的巨型镂金雕花圆顶下,陷入思索中的吴启梁眉头紧皱着,而在他的身边不断的走过一位位衣冠楚楚绅士或盛装打扮贵妇人,他们就像……就像在参加一场宴会,似乎这里根本就是……

突然吴启梁的眼前一亮,他急忙冲出莱法耶特百货公司,在走出门的瞬间,他的眼前景色顿时发生了变化,他再回头朝莱法耶特看去。

“贵族的莱法耶特只属于少数人,可真正的市场在那?”

望着那一个个穿着普通的路人,那些最普通的法国人才是真正的市场啊!可怎么才能把商品卖给他们呢?

站于奥斯曼大道边的人行道,吴启梁整个人都陷入迷茫之中,此时他的脑海中只剩下一个念头,如何向巴黎的普通人推销中国的商品!

第213章新模式

第213章新模式(求月票!)

1914年5月6日,在巴黎,上午九点,几乎每一个社区都传出了鞭炮声,往来的法国人大都好奇看着那鞭炮烟雾后的百货店,百货店的牌匾上赫然用中文和法文写着“家乐福百货”。

“欢迎光临今个家乐福开业,所有商品一率八折”

在一家规模中等的百货店开业,穿着西装的李幕不断的用有些生硬的法语和进入百货店的客人们打着招呼。

他的脸上带着笑,在巴黎的华人并不多,只有几千人,而其中不少都不会法语,也很难找一份象样的工作,谋生的主要手段便是做“提卖”,就是带着一些手绢、钥匙扣和各类小工艺品,走街串巷去兜售。

十几年前来到法国的李幕也干过提买生意,可半个月前,一切都改变了,中华商业协会垫资在巴黎办两百家百货店,百货店是商业协会垫资、商业协会还垫资铺货,甚至每个店还有五百法郎的经费,如果办成了,只要返还商业协会垫资,店也就归承办人了,以后“家乐福配送公司”还继续给各个分店铺货,唯一的要求就是,所有的家乐福百货店只能从家乐福配送公司配货,而几经选拔后,李幕有幸得到了其中一家百货店。

与法国人或犹太人的百货店开业不同,在百货店玻璃窗上用贴着全场优惠八折的海报,不**人看到海报后或听人介绍后,便涌进了百货店,百货店虽小,但商品却是非常齐全,而在街口还有几个人散着传单,无一例外的都是散发着家乐福百货开业优惠的信息。

每一张传单上无一例外的都用法文书写着这么一句口号。

“我们所提供的是整个法国最实惠、最优质的商品”

“走,我们去地铁站”

傍晚时分,吴启梁拉着穆扬新,这位公司刚派来的副经理朝办公楼对面的地铁站走去,在晚报送来之前,最容易收集信息的地方就是地铁站。

而穆扬新则一脸茫然的跟着这位不过比自己大两岁的经理,在地铁车厢中,不过是过了一站路,吴启梁便听见了大家对于家乐福的评论。

“听说了吗?今天巴黎有两百家家乐福百货店开业,所有商品八折优惠。”

“可不是,我去看了一下,就是一公斤猪肉都比肉店便宜12生丁,其它的也便宜很多……”

“是啊,是啊不会是骗人的吧从来没有什么东西会卖的这么便宜?”

“他们的号号就是提供全法国最实惠、最优质的商品”

听着他们的谈论声,吴启梁的唇角浮现出笑容的同时,又朝周围打量一下,果然所人都产生了兴趣,无论如何,至少这个车厢的人一定会去家乐福。

“知道咱们中国制造的优势在什么地方?”

吴启梁回头看一眼穆扬新,转用国语问道。

“应该是便宜吧”

思索片刻,穆扬新道出中国工业品的优势,尽管包括运费、关税,但是价格依然比法国货低,中国的劳动成本底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其中大多数商品,都是连云港的新式工厂生产,那些工厂的生产效率高于旧式工厂。

“没错,所以,咱们不要想着进什么老佛爷,不要想着和那些名牌货竞争,就像董事长说的那样,现在,现在咱们就是要用廉价让他们知道中国货、了解中国货,之后才能让中国货真正走进法国的千家万户”

“可,家乐福百货店内卖的还有法国货啊?”

穆扬新反问着,刚刚抵达巴黎的他根本就不知道家乐福百货店的运营方式,在他看来尽管那些百货店中中国货占了大半,但却还有很多法国货。

“而且他们的价格……”

“他们的价格是全国法国最便宜的”

吴启梁脸上露出了笑容,他不过是把中华贸易公司的购销方式运用到百货店上罢了,即便那些所谓的“便宜”的法国货,也不过不足市价一半进货的,以八折卖还有接近一倍的赚头的。任何人在普通商店里买的东西,都经过了多道的转手。首先,厂家卖给大型经销商,赚了一笔;其次,又经大型经销商转手给各个方面的中小型经销商,赚了一笔;然后,再由各个方面的中小型经销商转手卖给商家,又赚了一笔;最后,当人们又从商家买来,商家又再赚一笔。

一件普通的商品几经转手之后,价格自然很高,而中华贸易公司之所以能和竞争对手打价格战的根本原因就是厂家直接供货,完全取消了中间环节,现在家乐福百货销售的商品也是采用同样的原因,两百家百货店,所在社区居住着超过五十万巴黎人,这些巴黎人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日用消费品、食品。

而吴启梁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和那些法国厂家、农场签定供货协议,在中间环节消失源头供货的基础上,即便是出售的商品比市价低上40仍然有普通百货店的赚头。慢慢的当人们形成在家乐福购物的习惯之后,便可以大量使用中国货取代法国货,现在中国货是搭售,但短则半年,多则一年,中国货就会占据家乐福的柜台。

“可惜咱们的人太少,如果不然的话,我非得在法国所有的城市都开上家乐福……”

法国华人太少的现实让吴启梁无奈的叹口气。

“要是那样的话,我敢保证能挤垮所有的犹太商铺,能占领大半个法国的市场”

遗憾

想着可以原本可以轻松占领庞大的法国市场,但却因为在法国的中国人太少,不能开设更多的分店,吴启梁难免觉得有些遗憾,但在遗憾的同时却还有些担忧,也许忧虑更准确一些。

现在家乐福是胜在运营模式上,而这个模式外人只需要几个月就能窥见其中的奥妙之处,从而用同样的模式同家乐福竞争,尤其是那些犹太人,相比于中国人,那些犹太人在法国以及整个欧洲,生存了上千人,他们早已经构建了完整的商业网络,而杂货店、百货店又是大多数普通犹太人的生计,一但他们发现到家乐福廉价的奥妙,那些原本就以团结著称的犹太人联起手来,只怕,前景不妙啊

“经理,如果的确有利润的话,其实不一定非得让咱们中国人开,我觉得对咱们最重要的就是占有市场,所以咱们完全可以用法国人和他们的钱,去办新的家乐福,帮咱们占领市场?”

“你的意思是……”

穆扬新的话只让吴启梁的眼前一亮,用法国人和法国人的钱,去占领市场,抢在犹太人和本地商人反应过来之前,选择性的选择一些商人,对,加盟,就像盟友一样,让他们挂家乐福的牌子,然后由家乐福统一配货,统一定价,这样的话,节省资金不说,而且可以在短期内把市场扩展到整个法国,用低价挤垮部分零售商,占领部分市场,如果这些商店卖出的那怕只有一半是中国货,那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最重要的是还能建立一个完整的商业网络,这不正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事情吗?同样也是董事长要求的,没有什么可以同一个完整的商业网络相比,建立了法国的商业网络之后,可以顺其自然的在法属殖民地铺开商业网络。

似乎有搞头,何止是有搞头,根本就是大有可为啊

“咱们下一站下车,去电报局”

心下拿定主意,吴启梁的语间没有任何犹豫,或许这就是宁波人的优点,认准的事情绝不会耽搁那怕一分钟,这件事先向董事长汇报一下。

这是一座水上仓库,近二十米长的仓库,几乎完全建于大海,只有不过数米的方连接着海滩,此时天色微微放明,远入的海平线上,太阳甚至还未跃出海平线。

沁凉的海风迎面而来,悬在钢梁下的电灯泡散出橘色的光亮,而站在仓库两侧的通道上的人们则兴致勃勃的看着通道中央海水上浮动着的物体。

此时,一架飞机静静地泊在海水上。

“嗯,这就是水上飞机啦”

看着这架飞机,李子诚的声音听来颇为高兴。

“没准是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

机翼下方加装浮筒的叫做水上飞机,而机体本身就做成船型的则称之为飞行艇,不过这个时代,顶多也就只存在水上飞机。

站在浮筒上,正在检查着的飞机的冯如听到先生话后,便回头喊了一声。

“先生,四年前,法国的亨利?费勃就已经解决了水上飞机的起降问题,制成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

“呃……”

有些尴尬的李子诚笑笑,手一指飞机。

“那这至少是现在全世界最大的飞机”

对于这一点,李子诚倒是非常自信,眼前的这这架双翼水上飞机的机身约长有十一公尺,机翼下方带着二只浮筒,在浮筒的支撑下,看着这架水上飞机不由得会让人产生一种高高在上。

机首处向外突出的星型发动机前方是螺旋桨。铝制的机身上方发动机的后方则是驾驶员舱,占据机长三分之一的封闭式驾驶舱是前后双席。机翼、机身及浮筒上半部是深绿色的,下半部则是米白色。

而在机体侧面漆着**徽记,而在在它的垂直尾翼则另外写上了“水攻1”,没错,这就是一架攻击机。

这架飞机完全是按照Ar…95水上侦察/鱼雷机的图纸制造的,虽说没有一丁点的“自主”含量,但在这个时代仿制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捷径,至少这架飞机的制造成功,使得自己拥有了一座飞机制造厂,尽管只有六名工程师、43名德华大学在校生组成的见习助理以及257名工人,每个月至多只能建造十架水上飞机。

但无论如何,现在中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飞机制造厂,生产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远远领先于世界水平的飞机,而且是一种极为特殊的水上鱼雷机。

此时,单看这架飞机,或许任何人都想不到,对于连云港的工业能力而言,单就是生产这么一架飞机,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尽管连云港拥有机器、拥有图纸,但这一架飞机却集中了**下属二十一家企业,共同攻关才提供了除无线电台之外的机载设备。

从发动机到螺旋桨,再到各种异型型材、再到诸如高度表之类的座舱仪表,可以说,这架飞机的制造成功,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提高了**下属企业的技术水平。

而这正是仿制工程最大的优点,相比于可以在短期内拥有一种产品,最重要的是可以拥有一批却发熟练的工程技术人员,尽管真正的中国技师依然很稀少。

“他肯定是最大的”

从南京来到连云港的韩武的声音听来颇为高兴,站在仓库里仰望着这架飞机时,他的眼中尽是这架飞机飞行于天空的模样。

“相信我,这架飞机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它不仅可以做长程飞行,而且还可以在实施鱼雷攻击。”

李子诚克意压低了自己的声音

鱼雷攻击,这正是自己选中Ar…95水上侦察/鱼雷机,只是因为它可以实施鱼雷攻击,而这正是连云港所需要的,现在连云港或许可以制造大型海防火炮,但那太费时,而且海防要塞太过“刺眼”,嗯,就像后世的那句话说的那样。

低调是为了随时可以高调。

至少现在,还不是高调的时候。

更何况,相比于动辄三百毫米的海防巨炮,飞机的制造成本更低,更有效,飞机不仅是一种防御武器,而且还是一种进攻型武器,尤其是在不久之后,飞机完全可以派上大用场。

“鱼雷攻击?”

韩武惊讶的问道,而李子诚则是点点头:

“没错,就是鱼雷攻击,有了它,这海上的威胁便不再是什么威胁总算是能睡着踏实觉了”

在说话时,李子诚禁不住长出一口气,打从自己上了日本人的黑名单,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再过几个月,欧战打响,没有英美德法的钳制与平衡,日本借着进攻青岛德军的名义,在自己的连云港登陆,而现在,有了鱼雷攻击机,要担心的反而应该是日本人。

别说日本的军舰,就是全世界的军舰,这会也没有装防空炮的。面对飞机实施鱼雷攻击,军舰完全就是任人鱼肉,眼前的这架鱼雷攻击机会开启海防的新模式,使世界海战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而这个空对海的时代则是由中国人开启的。

这时冯如轻轻敲着机身,然后看着已经走过来飞行员,头戴皮制风帽面戴风镜的朱斌侯。

“怎么样?紧张吗?允章”

朱斌侯没作声只是径自将防风镜的束带扣紧一些,满面尽是即将试飞的亢奋。他先站到浮筒上,再踩着机体下方的踏脚处一攀,便翻到下机翼上面,再从那儿爬进驾驶座。

相比于冯如这位工程师,出身富家的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陆上能驾车,海上能驾艇,天上能驾机。他非常向往能在天空驾驶飞机飞行。在国内少数人赴欧学飞行的影响下,去年他再度前往法国学习飞行,开始在慕连航空学校,后来在微拉库相航空学校学习飞行。四个月前,刚刚完成全部学业的他,接到其父朱志尧的电报,说在连云港有一份与飞行有关的工作,于是他便来到连云港。

作为连云港第一名真正的飞行员,一来到连云港,他便在中华飞机制造公司担负起试飞以及新飞行员的培训,而这一次新型飞机试飞,他更是当仁不证。

“今天天气好、视野好、风又平稳,是个飞行的好日子。”

头戴飞行帽朱斌侯在扭头说话时,看到一旁的电影摄像机,便冲着镜头咧嘴一笑,当他把视线朝董事长看去时,却看到董事长冲他微微点下头,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