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促使吴军在接下来的行军之中,不得不谨小慎微,以至于赶到郪县城下之下,合围蜀军主力的计划最张还是泡了汤。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并非是吴军的行军速度慢,而是阎宇意外的失手导致了堵截蜀军的计划失败。

    阎宇是陆抗密取西川的一个关键人物。早在去年魏人伐蜀之际,陆抗就开始谋划西进的宏伟蓝图,在他看来,这就是一个等待已久的机会。当然,陆抗最初的构想也并不是鲸吞掉整个儿的西川,他的目标,还仅局限于永安。

    永安不仅是西蜀的东大门,也是蜀国进攻荆州的桥头堡,一直以来。吴国在西陵驻守重兵,就是为了防范永安之敌,如果吴国能够夺取永安,不单是敲开了进入西蜀的大门,而且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整个荆州就不必再防御西面的潜在危险而将进攻的矛头直接对准襄阳地区。

    与阎宇的接触是陆抗刻意的安排,陆抗了解到,蜀将之中。阎宇算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大将,而且阎宇极具野心。并非是那种碌碌无为之辈,这样的人,是最擅于拉拢下水的。所以陆抗密切注意着阎宇的行程,趁其打猎之时,送还了一只狍子,搭上了阎宇。也不过是一坛好酒加上一个空头支票,陆抗就成功地拉拢到了阎宇。

    有阎宇的加入,陆抗的计划不但更为完美,而且陆抗的野心也就不再局限于永安一城了,他的胃口很大。大的要吞掉整个儿的益州。

    有阎宇的帮助,计划进行的十分地顺利,一直到青阳浦之战,可以用完美来形容,接下来,只要阎宇能诈开郪县的城门,一切就都水到渠成了。

    可就在最后的关头,阎宇诈城的行动没有成功,而且阎宇还莫名其妙的掉了脑袋,原本将要划归吴军编制的蜀军右军鬼使神差地又反正了回去,成为了守城的中坚力量。事发突然,陆抗被搞了个措手不及,到最后,他也没有搞清楚当时右军到底发生了何种状况,只是从一麟半爪的消息之中得知,刘胤率领少数的亲兵进入了右营,最后——阎宇被杀了。

    阎宇的死,对于陆抗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缺少了这么一个强力的外援,吴军的行动变得举步维艰起来,就拿郪城而言,目前来看,就是一道吴军无法逾越的屏障。

    退兵?陆抗更不甘心,已经打了距离成都只有三四百里的地方,吴军又占据着压倒性的兵力优势,眼看着就要成就不世之功,这个时候退兵江州,那不是扯淡吗?

    帐下诸将争得是面红耳赤,陆抗却没有理睬他们,他的目光,紧紧地盯着几案上的军事地图。因为在陆抗的心中,早已有了一个成熟而详尽的计划,虽然这个计划很可能在众人的眼中是疯狂的,但极具冒险精神的陆抗却不这样认为,平庸的将领才会按步就班循规蹈矩,真正有才华的将领往往在关键的时刻有那惊才绝艳的一笔,历史上项羽的破釜沉舟,韩信的暗渡陈仓,无不是神来之笔,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名将名战,战争才会不索然无味,变得精采纷呈。

    陆抗此刻就在谋划看他的大手笔。

    “大都督,唯今之计,我军该当如何?”留平争不出个所以然来,索性去问陆抗。

    陆抗微微一笑,并没有开口,而是将手指指向了地图上的一点。

    “涪城?”留平一眼就看到了那两个黑色的小字,他的脸色陡然一变。

    步阐和盛曼立刻是停止了争论,目光齐刷刷地盯在了地图之上,很显然,他们皆都是一脸的惊愕之色。

    “大都督的意思是要转攻涪城?这……这恐怕有些不可思议……”盛曼摇头道。

    涪城是川北重镇,是联结成都和剑阁之间的要隘,也是成都的北大门,从军事角度上来讲,涪城的得失关系到成都的存亡。但涪城在郪县的西北方向,陆抗意图绕过郪县,进攻涪城,似乎有些让人不可理解。本身吴军此次千里奔袭已经是算孤军深入了,如果再偷袭涪城话,漫长的后勤补给线很有可能成为硬伤,郪县的蜀军完全有可能出击截断吴军的粮道,彼时吴军深陷敌境,外无粮草,处境可想而知。(未完待续。。)

第308章 过草地(三)

    翻越雪山最后时刻的那次雪崩,给北伐大军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不过这种损失在进入草地的第九天,方才露出了它狰狞的面目。

    穿越草地无疑是此次北伐征程中最为艰险的一段路程,蜀军将士的体力和精力都已经达到了极限,急需补充高热量的食物和饮水,但正是到了这最关键的时刻,蜀军却断粮了。

    进入草地之前,刘胤已经将所有粮食分发了下去,连刘胤也无法知道,能不能靠着这些粮食走出草地,因为单单从草地的状况来看,和后世截然不同,不管是刘胤的亲身经历还是书本上的经验,到了这个时候,起不到一点的作用。整个穿越草地的行动,就是一场风险极高的赌博,赢了蜀军就有机会进军陇西,如果输了,那就会困死在草地之间,成为这万年污泥的一部分。

    但是走到这一步,刘胤是别无选择,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不管你愿意与否,都必须踏入这亘古以来无人敢穿过的死亡草地。

    就算是侥幸从草地中死里逃生的桑达重新踏上这块土地的时候,眼神之中还流露出无限的恐惧,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草地,在这片死亡的泥沼下,葬身着他数百位同族兄弟,这几乎就是他的梦魇,而踏上这片草地,无疑又将是他重回噩梦。

    连桑达自己都不确定,能否活着走出草地。

    相比之下,那些年轻的蜀兵则无畏的多,正应了那句无知者无畏的话。草地虽然艰险难行。但蜀军都保持着一颗乐观和积极向上的心态。只要能走出草地,就可以到达蜀汉王朝几十年孜孜以求的陇西,实现前无古人的旷举。

    在激励士气方面,右护军黄崇堪称是一把好手,虽然前途坎坷渺茫,在黄崇的激励鼓舞之下,蜀军整个队伍的士气高昂,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连刘胤也不得不佩服黄崇是搞政工的一把好手。搁到后世,绝对是一个最称职的军政委,这也是刘胤选择黄崇为副将出征的重要原因。也许黄崇冲锋陷阵方面不及傅佥悍勇,但在鼓舞军心激励士气,凝聚军队的战斗力方面,黄崇却是比傅佥更高明一些。

    但物质却是精神的基础,口号喊得山响,肚子里空空如也,士气还是要不可避免地跌下去。在草地中又艰难地行进了两日,蜀军吃光了一切可以吃的东西。甚到连驮运物资的军马军骡都被宰杀一空,虎骑营中也几乎看不到几匹马了。虎骑营这个番号在这个时候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了。

    其实那些骡马也没有多少的膘水,长途的跋涉已经让这些牲畜看起来瘦骨嶙峋,许多的骡马已经倒在了翻越雪山的征程之中,真正踏入草地的骡马数量已经是很少了。

    马是一种极为通人性的动物,尤其是是战马,和骑兵之间早已建了根深蒂固的友谊,当杀马的命令传达下来的时候,许多虎骑营的骑兵抱着战马是淆然泪下,恋恋不舍。

    刘胤当然也舍不得杀马,到达陇西之后,战马才真正将拥有用武之地,可是在草地之中,人才是刘胤需要考虑排在第一位的,马则处于次要的地位,在这困难的时候,刘胤就必须要做出选择,舍马而保人。

    这时极为悲壮的一幕,那些陪伴了骑手无数个日月的战马没有倒在战场之上,却死在了主人的屠刀之下,战马无尽地悲鸣着,似乎在倾诉着它们的痛苦和不甘,为了人类,他们奉献出了一切,在战场上,他们是冲锋陷阵的斗士,在行军途中,它们又是驮运辎重的牲口,而今天它们又将成为人类的口粮,从皮到骨,它们奉献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许多骑手掩面而泣,不忍目睹眼前那惨遭烈的一幕。

    草地的路似乎是无穷无尽的,越往前走,便越发地泥泞,到处都是深不可测的无底泥潭,稍微一个不留神,就很有可能被泥沼所吞没,在这草地上行军,死亡几乎成为了家常便饭,许多相孺以沫的袍泽在下一刻很可能就永远地消失在你的视线之中。

    见惯了太多的生离死别,许多人都变得麻木起来,因为不知道下一刻自己还会不会存在于这个世上,泪水流干了,伤痛遗忘了,只剩下迈着机械一般的步子,艰难地在泥泞之中前进着。

    那些骡马的骨与肉提供给的能量也很快地消耗殆尽了,饥饿就象是一场瘟疫,迅速地在蜀军队伍之中蔓延着,没有了食物的维持,蜀军的行进速度明显地降了下来,双腿如灌满了铅一般,在草地的泥泞之中艰难地挪动着。

    草地之中的污水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连续几日脚就浸泡在污水之中,许多士兵的腿上开始出现溃烂,伤口钻心的疼,不得不借助驻着的棍子才一步步地向前移动着。许多的士兵掉队了,诸葛尚的后卫营简直就成了收容所,将这些掉队的士兵结集到一处,相互扶持着向着进。

    白帝营已经是最后一支殿后的部队了,如果从白帝营的队列中再掉队,那等待他们的,只有被草地所吞没,消失的无影无踪。诸葛尚负责着最后的收容工作,尽最大的可能不让每个士兵掉队。但收容的掉队人员越来越多,诸葛尚的压力是越来越大,凡是调队的人员,基本上不是伤员就是病号,没有粮食,只能靠吃些野菜牛皮什么的,这些伤兵的状况越来越差,每一步都走得是举步维艰。

    对于担任突出开路的无当营来说,此时的日子也不好过,由于断粮,原本体力充沛的无当勇士们也变得疲惫不堪,步履变得迟缓起来。

    刘胤明白,如果再找不到粮草的解决办法,三万大军很可能就会覆灭在这一片泥沼之中,而现在在草地中获得粮草补给的可能性为零,秋后的草地各种野菜已经过了生长的季节,只能挖掘到一些野菜的根茎,没有任何的飞禽野兽,整个的草地除了荒芜之外就是苍凉。

    绝望在每个人的心中滋生着,谁也不知道走出草地的路在何方。(未完待续。。)

第309章 过草地(四)

    刘胤已经问过了桑达,这里距草地的边缘大概还有一百多里的路程,而且也是一段最难走的路,水草稀少,到处都是吃人的泥潭。

    刘胤也没有想到穿越竟然会遇到如此大的困难的,不是说红军穿过草地时只用了五天到七的时间吗,自己都已经走了十天,居然还没有走出草地,现在粮食吃光了,士兵们的体力也消耗殆尽,剩下一百多里的路程,几乎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在就连意志最为坚定的刘胤也不禁是为之动摇了,他设想过这将是一场最为困难的行军,但没有想到困难会如此之大,大到令他感到绝望。

    “文宣,事到如今,再想全军走出草地已无可能,乘着现在还能筹措到一些吃的,你应当先率几百亲兵,踏出草地才是。”傅佥走到了刘胤的身边,他也很清楚现在的状况,如果想保全整支的军队很困难,但率一支短小精悍的部队抢先突出草地,却并非是不可能的,与其在草地之中全军覆灭,倒不如安排一部分人先行突围出去。

    刘胤何尝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但这些士兵全是他从蜀中带来的子弟兵,身陷绝境,没有想着与士卒们同生共死而选择自己逃命,这样的行径刘胤是深为不齿的,就算自己这次能侥幸活下去,也必将这一辈子都活在痛苦和内疚之中。既然自己带他们走进了这片的绝地,就算是死,也要和子弟兵们死在一起。

    不过傅佥的话倒是提醒了刘胤。刘胤想了想。道:“岳父。你的建议甚好,只是我身为三军统帅,必于三军誓同生死,不离不弃,你和张乐赵卓他们先行准备一下,挑选出百十来人的小队伍,和阿坚雪舞他们,护送艾先生明天一早就单独出发。”

    傅佥不禁愕然了。这建议原本是他提给刘胤的,让刘胤率队突出去,但刘胤的态度决绝,反倒是把生的希望留给做为岳父的他和几个好兄弟张乐赵卓。

    还没等傅佥再开口,张乐赵卓已经走到近前,显然刘胤和傅佥的对话他们也都听见了,中气十足地道:“大哥,你不走,怎么好意思让兄弟去逃命?不是说好了要同生共死的吗,这里便是见证我们的誓死之盟!就算是死。我们也要在一块。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慷慨陈词。但却让刘胤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暖意,什么是真正的兄弟,兄弟就是患难之交,生死相随,在最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

    ”二位贤弟,让你们做先头部队是去探路的,给大部队找一条可以脱险的道路。”刘胤也只能是撒个小谎,想先将他们诳出草地再说。

    可张乐却不吃他这一套,咧着嘴哈哈大声道:“大哥,探路的事可以交给别人么,当初我们义结金兰之时,可是立誓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今天便有机会见证这一刻,我二人可是神往的很。”

    “好兄弟”,刘胤深吸了一口气,道,“今生能与二位贤弟结义,实是我刘胤的幸事。好,这让我们不离不弃,共同面对这一切,天下没有过不去的坎,誓死抗争,人定胜天!”

    六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起风了?”傅佥站在一旁,忽然道。

    刘胤抬起头,果然看到旌旗朝着东南方向飘去,草地上时不时的也会刮起狂风,但大多数的时候,草地刮来的风大多是东风、南风,很少有刮西北风的。此刻居然会刮起西北风,倒让刘胤微微地感到诧异。

    西北风是冬季的风,比想东南风来,既刺骨又寒冷,时入十月,也就进入了冬季,刮点西北风倒也不令人感到意外,不过在草地之上,还须小心防范才是,西北风带来的极度严寒,对身处困境的蜀军而言,不吝是又一个打击。

    刘胤传令诸营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所幸跨越大雪山的时的冬衣还不曾扔掉,有这些衣服在,足以能对付这场西北风所带来的严寒。

    狂风卷集着雪花,铺天盖地而来。

    “下雪了!”刘胤心中突然地感到,莫不是上天正在帮他?现在的刘胤,就是等待着一场大雪,一场足够改变他命运的大雪,“但愿这场雪不要停下去。”

    大雪整整的下了一夜,到第二天的时候,整个的草地都笼罩在了一片白茫茫之中。

    此次北伐,已经不止一次地遭遇过暴风雪了,在雪山之上,就曾经几次和暴风雪不期而遇,但刘胤的心情却是截然不同的,在大雪山之上,渴望着雪可以停下来,而现在刘胤只希望雪越下越大才更好。

    在暴风雪中捱过艰难的一夜之后,蜀兵们欣喜地发现,整个草地进入了冰封时期,那些稀烂的淤泥在冰雪之下,冻得**的。

    难道真是冥冥之中有上天的眷顾?

    刘胤望着那苍茫无垠的冰封雪飘之景,心情无比的激动澎湃,天若有情啊!

    “大哥,这老天爷还真是照顾咱们呐,天降大雪,冰封了草地,真是助了咱们一臂之力!现在草地都冰冻了起来,咱们可以一口气走出草地了!”张乐颇为兴奋地道。

    赵卓略有些担忧地道:“只是大军已经断粮了三日,虚弱不堪,恐怕一天也赶不了多少的路,风停之后,冰雪也未必能坚持多久,只怕冰消雪化,前功尽弃。”

    草地上的气候大家都已经领教过了,阴睛不定,冷暖变幻,气候变化之快往往让人措手不及,一会儿还温暖如春,一会儿就冷如三九,现在突降大雪,冰封了沼泽,但谁也不知道云开日出之后,这种冰封状态会持续多久。

    现在唯一的目标就是趁着大自然的恩赐,赶快地离开这个死亡草地。

    不过饥饿和虚弱变成了蜀军的大敌,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候拖住了大军的后腿,就算是一百多里的的冰面,现在蜀军的这种状态,也很难完成。

    刘胤的脸上略过坚毅的神色,沉声地道:“将我的座骑牵过来!”(未完待续。。)

第310章 走出草地

    刘胤的这匹坐骑跟着刘胤也有些时日了,第一次出门到青城山,刘胤骑的就是它,在其后的南征北战之中,便再没有离开过刘胤的身边。

    这一匹玉花骢是马王妃特意为刘胤挑选的坐骑,蜀地不曾出产好马,当年威震天下的马家骑兵所乘之骑皆是来自凉州,但时过境迁,马超去世之后,曾经盛极一时的马家劲骑最后也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那些曾经驰骋于战场之上的凉州骏马也逐渐地老死。但马府还是保留了一些凉州马的遗种,和矮小的川马比起来,这匹玉花骢的确可以称之为骏马,通体雪白,极是雄壮,刘胤对这匹马也是特别的钟爱。

    亲兵很快地就将玉花骢牵了过来,马儿极是温顺乖巧停在了刘胤的面前,刘胤默默地抚摸着玉花骢的鬃毛,神色黯然。

    众将都知道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