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摆在徐武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于胡人,徐武本能地比较厌恶,这些茹毛饮血的蛮夷之族,怎可与我煌煌华夏炎黄子孙相提并论,向这样的对手屈膝而降,对于徐武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耻辱。所以,从徐武的内心之中,真的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还是倾向于向刘胤投降的。

    “降谁也绝不能降蜀!”别驾从事费平则是斩钉截铁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徐武倒是比较平静,没有吭声,将目光投向了费平,似乎在询问他的理由。

    费平当然早就准备了一套说辞,言辞激烈,神情慷慨地道:“我们大晋与蜀国素来是怨仇死敌,刘胤行奇弄险,偷袭关中,侥幸得手,致使我凉州与中原隔绝,鲜卑作乱之际,朝廷无法派出援兵,盖因刘胤之故,否则如何能让秃发树机能如此猖狂。其次,如果凉州尽归刘胤的话,雍凉一体,蜀国在关中再无后顾之忧,很可能会举兵东伐,犯我大晋之土,如此资敌之举,我等俱为罪臣矣。”

    条茂呵呵一笑道:“晋与蜀虽然怨隙,但某看来,还是费别驾与蜀国有刻骨深仇吧?”

    费平的父亲是费耀,费耀曾任后将军,在与蜀国的战争中为国殉节,对于费平而言,与蜀国倒真是国仇家恨集与一身,故而条茂才是出言如此说。

    费平瞪了他一眼,慷然地道:“费某与蜀国的恩怨不过是私仇,某岂是因私废公之人?降蜀危害之大,想必徐使君和条太守也是心知肚明,某所言,为国家计,绝不可降蜀!”

    条茂显然对费平的态度没有太在意,他们在一起共事良久,贾平的性格脾气条茂不是一清二楚的,准确地来讲,费平这类人又直又拗,专认死理。他缓缓地道:“那么费别驾的意思是投降鲜卑人更靠谱一点?”

    费平脸一红,直直地道:“某没这么说,只不过是两害相较取其轻而已。”

    条茂道:“费别驾此言差矣。我等身为凉州官吏,食朝廷俸禄,理应当为国尽忠才是,但我等死不足惜,若以姑臧城中的数万百姓来陪葬的话,罪莫大焉。鲜卑人之凶残狠毒,想必费别驾也是身有体会吧,上个月攻破宣威,尽屠城中百姓,何其地惨烈,如果此时我们献姑臧而降鲜卑的话,秃发树机能能否饶恕城中百姓,费别驾可有考虑?”

    费平道:“我们可下书给秃发树机能,提出保全姑臧百姓的要求,此刻刘胤大军临近,想必秃发树机能肯定会接受我方条件的。”

    条茂嗤之以鼻:“言而无信之人,又怎可相信,君不见西平之事乎?”西平之事指的就是姚柯力暗中勾结秃发树机能意欲借助鲜卑人之力拿下西羌王的位子,但最终却是秃发树机能背弃诺言,独吞了大小榆谷,条茂提及此事,自然是讲秃发树机能人品卑劣,不可相信。

    “你……”费平为之语塞,他又如何能保证秃发树机能的人品,毕竟那家伙劣迹斑斑,很难赢得别人的相信。

    徐武摆摆手,让两个人停止争论,道:“你们两个如此争执下去,又有何意义?究竟降谁,也从长远来考虑,凉州战祸连年,生灵涂炭,如果我们此降能让凉州百姓从此生活安定,免受刀兵之苦,那倒也是值得的。反之,如果未能让凉州百姓安居乐业的话,倒不如死战到底,为国尽忠。现在看来,鲜卑人不能灭刘胤,刘胤却可以灭掉鲜卑人,先降鲜卑人,是为一辱,再次为刘胤所败献降,此为二辱,诸位可愿承受这二番之辱?”

    徐武这话,是问给众人的听,在座之人除了费平条茂之外,刺史府的一应官佐俱都在场,闻徐武之言,都频频点头:“徐使君所言即是。”

    徐武做为凉州地区的最高统帅,他这么一开口,自然定下了向蜀国投降的决定,接下来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派出代表与刘胤接触。凉州的投降也绝不可能是无条件的,具体的条件还需要和刘胤那边接洽,接下来,还有一大截子的路要走,不过对于姑臧的百姓而言,已经可以看到和平的曙光了。(未完待续。)

第624章 到底该降谁

    徐武点点头,就算条茂不说,徐武也明白现在是该做决断的时候了,刘胤的劝降书,是徐武接到的第二封劝降书,早在数月前,秃发树机能也曾下书劝降,不过那时姑臧之战刚刚开始,城中守备精良,徐武又岂会理会胡人的劝降。

    不过仗打了三个多月,姑臧的防御力量已经是消耗殆尽,依据魏国的律法,被攻过百日而救不至者,虽降,家不坐也。虽然现在改朝换代了,但晋国依旧是执行魏国的旧律,这条律法并没有什么改变,现在已经是超过了百日,就算武威举城而降的话,也不会再被追究责任了。

    徐武到不是贪生怕死,身为凉州刺史,自然要为武威的军民考虑这个问题,一旦姑臧城破,很可能会惨遭屠城,刘胤的蜀军徐武不清楚,但鲜卑人的凶残,却是徐武亲眼目睹过的,一旦姑臧陷落,必定是玉石俱焚,这种惨况,自然是徐武不愿意看到的。

    为了给城中的残军和百姓一丝生机,徐武已经决定在丧失最后的抵抗能力之前,献城而降,也许这不一定能平息攻城者的怒火,但也是唯一的希望了。

    更何况守城百日这一目标必须要达成才行,不光是徐武,凉州的许多官吏都有家室在关东,如果没有按照律法规定,那怕是早上一日投降,那么凉州这些官吏的家人都会受到牵连。

    而现在,百日的期限已过,晋军援兵根本就没有指望,姑臧城破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如果没有什么变数的话,徐武最终肯定是要向秃发树机能投降的,以此来换取城中百姓的平安。不过现在情况略有变化,刘胤的蜀军也杀到了姑臧城下,看来徐武能从是否题转到选择题上来了。

    究竟该降谁?

    这是摆在徐武面前的一道难题。

    对于胡人,徐武本能地比较厌恶,这些茹毛饮血的蛮夷之族,怎可与我煌煌华夏炎黄子孙相提并论,向这样的对手屈膝而降,对于徐武而言,这本身就是一种耻辱。所以,从徐武的内心之中,真的到了逼不得已的时候,还是倾向于向刘胤投降的。

    “降谁也绝不能降蜀!”别驾从事费平则是斩钉截铁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徐武倒是比较平静,没有吭声,将目光投向了费平,似乎在询问他的理由。

    费平当然早就准备了一套说辞,言辞激烈,神情慷慨地道:“我们大晋与蜀国素来是怨仇死敌,刘胤行奇弄险,偷袭关中,侥幸得手,致使我凉州与中原隔绝,鲜卑作乱之际,朝廷无法派出援兵,盖因刘胤之故,否则如何能让秃发树机能如此猖狂。其次,如果凉州尽归刘胤的话,雍凉一体,蜀国在关中再无后顾之忧,很可能会举兵东伐,犯我大晋之土,如此资敌之举,我等俱为罪臣矣。”

    条茂呵呵一笑道:“晋与蜀虽然怨隙,但某看来,还是费别驾与蜀国有刻骨深仇吧?”

    费平的父亲是费耀,费耀曾任后将军,在与蜀国的战争中为国殉节,对于费平而言,与蜀国倒真是国仇家恨集与一身,故而条茂才是出言如此说。

    费平瞪了他一眼,慷然地道:“费某与蜀国的恩怨不过是私仇,某岂是因私废公之人?降蜀危害之大,想必徐使君和条太守也是心知肚明,某所言,为国家计,绝不可降蜀!”

    条茂显然对费平的态度没有太在意,他们在一起共事良久,贾平的性格脾气条茂不是一清二楚的,准确地来讲,费平这类人又直又拗,专认死理。他缓缓地道:“那么费别驾的意思是投降鲜卑人更靠谱一点?”

    费平脸一红,直直地道:“某没这么说,只不过是两害相较取其轻而已。”

    条茂道:“费别驾此言差矣。我等身为凉州官吏,食朝廷俸禄,理应当为国尽忠才是,但我等死不足惜,若以姑臧城中的数万百姓来陪葬的话,罪莫大焉。鲜卑人之凶残狠毒,想必费别驾也是身有体会吧,上个月攻破宣威,尽屠城中百姓,何其地惨烈,如果此时我们献姑臧而降鲜卑的话,秃发树机能能否饶恕城中百姓,费别驾可有考虑?”

    费平道:“我们可下书给秃发树机能,提出保全姑臧百姓的要求,此刻刘胤大军临近,想必秃发树机能肯定会接受我方条件的。”

    条茂嗤之以鼻:“言而无信之人,又怎可相信,君不见西平之事乎?”西平之事指的就是姚柯力暗中勾结秃发树机能意欲借助鲜卑人之力拿下西羌王的位子,但最终却是秃发树机能背弃诺言,独吞了大小榆谷,条茂提及此事,自然是讲秃发树机能人品卑劣,不可相信。

    “你……”费平为之语塞,他又如何能保证秃发树机能的人品,毕竟那家伙劣迹斑斑,很难赢得别人的相信。

    徐武摆摆手,让两个人停止争论,道:“你们两个如此争执下去,又有何意义?究竟降谁,也从长远来考虑,凉州战祸连年,生灵涂炭,如果我们此降能让凉州百姓从此生活安定,免受刀兵之苦,那倒也是值得的。反之,如果未能让凉州百姓安居乐业的话,倒不如死战到底,为国尽忠。现在看来,鲜卑人不能灭刘胤,刘胤却可以灭掉鲜卑人,先降鲜卑人,是为一辱,再次为刘胤所败献降,此为二辱,诸位可愿承受这二番之辱?”

    徐武这话,是问给众人的听,在座之人除了费平条茂之外,刺史府的一应官佐俱都在场,闻徐武之言,都频频点头:“徐使君所言即是。”

    徐武做为凉州地区的最高统帅,他这么一开口,自然定下了向蜀国投降的决定,接下来还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忙,派出代表与刘胤接触。凉州的投降也绝不可能是无条件的,具体的条件还需要和刘胤那边接洽,接下来,还有一大截子的路要走,不过对于姑臧的百姓而言,已经可以看到和平的曙光了。(未完待续。)

第525章 脑洞大开

    打柴沟之战结束之后,蜀军的进军变得平稳了,鲜卑人除了小规模的滋扰之外,再也没有组织起任何大的攻势,蜀军一路兵抵姑臧城下。

    刘胤没有丝毫的大意,虽然大柴沟之战又一次大挫鲜卑人的锐气,但归根到底,却没有伤到鲜卑人的元气,鲜卑人的主力尚存,还是有足够的能力发动攻击的。

    刘胤对自己布出的这个战车阵还是有足够的信心的,历史上马隆仅仅统率三千五百人,孤军深入西北两千余里,竟然就将为祸河西近十年的秃发树机能给灭掉了,马隆最大的倚仗就是偏厢车,一直攻到秃发树机能的老巢,秃发树机能都想不出什么好的破解法子,所以这个战阵对付鲜卑人是相当有效的。

    当然,这个战阵也不是天下无敌的,首先偏厢车过于笨重,除了龟壳一样的防御之外,缺乏机动灵活,如果敌骑采用迂回避战的方式,偏厢车阵就会丧失作用。其次,偏厢车也不无坚不摧的,最起码刘胤就有摧毁它的手段,所以到了后世,火炮的盛行让偏厢车彻底地退出了舞台。

    不过,在这个时代,偏厢车还是有足够的战斗力,最起码是打得秃发树机能毫无办法,眼看着蜀军已经迫近到了姑臧城下,秃发树机能只能是退避三舍,将包围姑臧城的鲜卑军向后撤去。

    现在倒是形成了奇特的一景,姑臧城依然还是被重重包围着,但却是分为两个阵营,城北是秃发树机能的鲜卑军,城南是刘胤的蜀军,双方壁垒森严,互相对峙着。

    此刻的姑臧城,对于秃发树机能而言,就同是鸡肋般存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鲜卑人以骑兵为主,野战能力强,但若要说打攻坚战,就不是他们的强项了,所以面对姑臧城并不太多的守军,鲜卑人强攻了三个多月,始终也没有能拿下来,尽管秃发树机能也清楚,守城的晋军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但他却始终也找不到那根压倒骆驼的最后的一根稻草,眼睁睁地看着蜀军强势而来,逼近姑臧城。

    面对摆出战车阵的蜀军,秃发树机能真的是无计可施了,厚重的偏厢车弩箭射不穿,战马冲不过,连续地两次进攻,都让鲜卑人付出了极大的伤亡代价,饶是秃发树机能狡诈多谋,此时却也是一愁莫展。

    蜀军攻来,鲜卑人再想四面围城已经是不可能了,只好撤城南之兵,在城北扎下大营,暂且观望。

    如果刘胤是一支援军的话,那么秃发树机能的围城行动就已经是完全失败了,再扎营姑臧城下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但现在不同的是,刘胤并不是守军的援兵,其实刘胤和秃发树机能一样,也是守城方的敌人,正因为这个原因,秃发树机能才并没有撤走,而是选择了观望,或许他还指望着从中可以渔利一二。

    刘胤听到秃发树机能驻兵城北的消息,微微一笑,秃发树机能还真指望着蜀晋两军鹤蚌相争,他好渔翁得利,只怕他的如意算盘要落空了。

    刘胤在城南并没有急于攻城,而是扎好营寨,深堑高垒,壁垒森严,先在姑臧城下站稳脚跟,而后派人给凉州刺史徐武下书,劝其归降。

    能不能劝降徐武刘胤并没有把握,此前刘胤也收集过关于徐武的一些信息,知道徐武是徐邈之子,这个徐邈也算是一个厉害角色,治理凉州颇有建树,不过徐武的能力能不能及得上乃父,存疑。不过能在这个多事之秋出任凉州刺史的,必然是司马家可以信赖的心腹之人,徐武已经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坚守姑臧一百余日,说明此人性格极为坚韧,绝不是那种轻易就可以屈服的人。

    不过,一座城池能在敌我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守得百日,想必也是强弩之末,在这种情况下,守将的意志出现动摇也不是不可能的,反正也是试探性的,如果遭到拒绝的话,刘胤倒是毫不介意用武力来攻取姑臧。

    信使派出不久,刘胤很快就得到了回讯,徐武将派出使者前来蜀营。虽然说凉州方面并没有说是降是战,但从徐武派出使者来接洽一事,可以看到这至少是一个积极的信号,否则的话徐武根本没有必要派使者来,而是直接拒绝刘胤的劝降。徐武模棱两可的态度,正印证了刘胤的想法,现在姑臧的形势确实是刻不容缓了。

    出乎刘胤的意料,凉州方面派出的使者居然是武威太守条茂,如此重量级的代表,也正恰恰反应了徐武的心态,看来他还是倾向于献城而降的。不过他既然派条茂来,很显然主要的目的还是要谈判的,最起码不会是无条件的。

    刘胤在帅帐之中接待了条茂,双方寒喧片刻,很快就进入了正题。

    条茂提出三个条件,第一,凉州的各阶官吏全部留任;第二,凉州现有的军队体系全部保留;第三,不改旗易帜,凉州刺史部依然保持晋国名号,凉州疆域归晋国和蜀国共治。

    条茂提出三个条件来,大帐内的空气陡然变得冷峻起来,陪同刘胤接待条茂的高远和傅募神色明显地不善,冷冷地看向条茂,便欲出言喝斥。这三个条件办到的话,还能算是投降吗?

    刘胤给高远和傅募递了一个眼神,两人这才没有开口。刘胤看向条茂,这家伙神态倨傲,似乎是有恃无恐。

    刘胤暗自冷笑一声,这徐武得开多大的脑洞,才会想得出这三个条件来,如果说前两个条件算是比较苛刻,但尚能在接受的范围,那么第三个条件完全是不能容忍的,继续保留晋国的旗号,这不是扯淡吗,刘胤西征的目的何在,就是要从晋国的手中夺下河西四郡,为关陇之地打造一个稳定的后方基地,徐武想在凉州维持现状,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阁下认为凉州还有资格谈这样的条件吗?”(未完待续。)

第526章 三个条件

    刘胤没有动怒,相反的,他的表情异常地冷漠,虽然说谈判可以漫天要价就地还钱,但凡事总得有个底线,只要是未触及底线非原则性的问题,刘胤也不会拒绝,但是底线以下的东西,那只能说一声对不起了。

    条茂自然不会自己提出这些条件,他不过是一个传声筒,所有的条件都是凉州刺史徐武决定,虽然条茂从内心深处也感觉到有些过份,话说这是在谈投降条件吗,看起来真的不象。不过既然是徐武的命令,条茂也只有无条件地执行,何况他内心之中也是赞成徐武的,就算要降,那也要降得有些骨气。

    说到底,他们还是有所倚仗的,正是因为这些倚仗,所以才底气十足。

    条茂呵呵一笑道:“刘都督应该知道,姑臧城的防御是何其坚固,鲜卑人没日没夜的攻到三个多月,至今仍是毫发无损,这凭这座坚城,刘都督认为没有资格吗?”

    刘胤冷笑一声:“条太守以为姑臧城和长安城比得了吗?”

    “那当然比不了,长安城可是关中第一城……”条茂话说了一半,攸然地住了口,是啊,姑臧城如何能同长安城相比,长安可是前汉的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