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最后的三国-第3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马隆早就防着这一手了,他的偏厢车阵的前面,挖出了一道不太深的小沟,尽管对于骑兵来说逾越这道小沟毫不困难,但对于任可战车来讲,却不可能轻易地越过来。

    甚至连对付偏厢车的天敌投石车,马隆都想好一个办法,那就是在阵前悬挂湿牛皮,来阻挡飞来的石块。

    至于这几十辆奇怪的战车,马隆实在搞不明白它们有什么用途,依靠人力推动,那就是形同龟速,这些战车根本就不可能逾越过偏厢车阵前面的那道壕沟,完全不会对偏厢车阵产生任何威胁。

    但蜀军似乎不会无缘无故地推出这些战车来,它们的出现,很可能暗藏着杀机,马隆越想不明白,就越觉得可怕,甚至有一种不祥之感笼罩在他的心头。

    眼看着这些战车越来越近,马隆似乎明白了些什么,脸色发白,嘶声力竭地大喝道:“快!快去挡住这些战车,千万不能让它们靠近!”

    但一切似乎都迟了,马隆的话音刚落,已经逼近到了晋军偏厢车只有几十步远地方的蜀军战车之中,突然地飞出了一些冒着青烟的竹筒。

    这些竹筒看起来毫不起眼,就是些普通竹子上砍下来的竹节,但它们在空中飞过,划出一道道诡异烟迹的时候,马隆的心头一阵冰凉。

    “是火器!快闪开!”马隆大叫着。

    晋军之中也有许多人知道蜀军火器的厉害,闻讯大骇,但他们根本就没有机会转身,那些竹筒手雷已经朝这边飞了过来。

    “轰隆隆!”就象是沉重的闷雷,在晋军阵地上响了起来,有的手雷落到晋兵的脚下,剧烈的爆炸直接就把晋兵的大腿给炸飞了,有的手雷凌空就爆炸了,横飞的弹片让周围几丈之内的晋兵都遭了殃,弹片所到之处,非死即伤,瞬间就可以倒下一大片。

    蜀军的火器袭击发生的十分突然,打了晋军一个措手不及,一连串地爆炸把晋军完全打懵了,抱头鼠窜,乱作一团。

    马隆骑在马上,被无头苍蝇一般的晋兵冲来撞去,引得马隆是勃然大怒,高声地喝斥晋兵保持镇定保持队形,但这个时候,马隆的命令并没有起到多少作用,晋兵仓皇逃窜,那里还能保持得住队形。

    蜀军的手雷虽然有不少落在了晋军的人群之中,但他们主要的攻击目标并不是晋军,而是晋军身前的那一道偏厢车阵,所以蜀军的火力大部分还是集中了偏厢车上。

    每辆战车的上面,都乘坐着四名火器营的士兵,两名负责点火,两名负责投掷,那些负责投掷的投手都是膀大腰圆的壮汉,抡起胳膊奋力一掷,可以将竹筒手雷投掷到三四十步远的地方。

    战车上的空间虽然不大,但乘载四个人和放置几十枚竹筒手雷还是蛮宽松的,在前南的挡板上留有观察孔,可以让投手瞧得见前方的状况而不至于露出头来遭到晋军弓箭手的袭击。

    这些投掷手都是训练有素的好手了,对于投掷距离的掌控也确实到了十拿九准的地步,基本上误差都不会超过一两步。

    这次攻击的目标是那些体积庞大的偏厢车,这更让投手是得心应手,那些投向晋军队伍之中的手雷完全是刻意的,好给晋军制造一些混乱,而大部分的火力都对准了偏厢车,这才是蜀军最主要的攻击目标。

    偏厢车虽然厚重,但终究是木制结构的,在手雷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中,顷刻间就散架了,木屑碎片漫天横飞,硝烟散尽,那一辆辆威武雄壮的偏厢车已经被轰成了一堆烂木头,变得惨不忍睹。偏偏火器营的投手并不停手,一枚枚的竹筒手雷,依然是不依不饶地掷了过来,将那些本已经散架的偏厢车轰成残渣碎屑。

    这时马隆的注意力才从混乱不堪的晋兵身上转到偏厢车的上面,那一声声剧烈的爆炸声似乎在告诉马隆,蜀军真正的攻击目标是那些偏厢车。

    但此刻的马隆却是无能为力,只能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心血化为了一堆木屑,他的心在滴血,他所有的骄傲,所有的成就,在这一刻都变成了泡影。

    马隆在研制偏厢车的时候,考虑到了所有的弱点并加以改善,但他却不经意间漏算了一点,那就是蜀军的火药,正是火药武器,让马隆的偏厢车处子秀成了最后的绝唱,也让马隆所有的梦想成为灰烬。

    那边遥遥观战的罗宪却是哈哈大笑,道:“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没有想到这坚不可摧的偏厢车在火器的面前,这么快就变成了一堆烂木头。诸军听令,任意攻击,踏平界桥!”

    晋军所倚仗的,就是偏厢车,如今偏厢车阵已经是支离破碎了,单凭那三万晋军步兵,是无论如何也抵不住蜀军九万铁骑的,所以这个时候罗宪下达了任意攻击的命令,也就是说蜀军骑兵可以不再排列任何的队型和战阵,让骑兵们自由驰骋,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这是胡人骑兵常用的战法,比较奔放,对于讲究战术战阵的蜀军骑兵来说,基本上很少采用,不过现在已经是无所谓了,没有偏厢车的保护,这三万晋军不过是待宰的羔羊,在蜀军骑兵的冲击之下全无还手之力,这个时候的自由攻击,更能激发起蜀军的斗志来,一边倒的杀戮往往更加地让人热血沸腾。

    经过昨天压抑的一战之后,蜀军骑兵此刻是完全地爆发了,千骑万乘,唿啸而至,对着晋军的步兵战阵发起了犀利的攻击,一匹匹的快马,如一支支的离弦之箭,向晋军阵地飞驰而来,在蜀军骑兵的强力冲击之下,晋军的队伍完全是支离破碎,瓦解冰消。(未完待续。。)

第1029章 逃之夭夭

    “马都督,快撤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副将看着晋军的阵形崩溃,急切地对马隆道。

    马隆这才回过神来,看到整个战场的形势已经完全脱离了自己的掌控,在呆在这里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在副将的保护之下,马隆拨转了马头,向着磐河方向逃去。

    晋军在磐河西岸列阵,却也不是背水而战,马隆在磐河上早就架好了几座浮桥,准备好了退路。

    当初马隆坚定的认为这条退路用不上,依靠偏厢车阵,晋军足以应对一切来犯之敌了,但万万没想到的是,仗刚打到第二天,马隆就不得不从原来认为不可能用到的浮桥上仓皇而逃。

    包括马隆在内的晋军诸将都暗暗庆幸,当初渡河之后没有拆掉这些浮桥是何等明智的举动,否则在蜀军骑兵的狂飙攻击下,只能是望河兴叹,坐以待毙,有这些浮桥在,还能让他们有机会逃出生天。

    晋军已经是兵败如山倒,面对蜀军骑兵如潮的攻势,根本就无力抵抗,主将马隆逃走之后,晋军更是群龙无首,拼了命地向浮桥方向逃去,他们现在只恨爹娘给少生了两条腿,跑在前面的,能踏上浮桥的,就算是捡了一条命回去,落在后面的,便会被蜀军唿啸而来的铁蹄踏成肉泥。

    在蜀军肆虐狂扫之下,晋兵们就连投降的机会都没有,铁蹄隆隆,践踏着一切可以践踏的东西,整个晋军的营地内一片狼籍。

    马隆逃到了磐河东岸,这才停下马来,不禁唏嘘而叹,败仗来得太突然了,前后都没有半个时辰,晋军阵线即宣告全面崩溃。马隆看着他精心准图示的偏厢车战阵冰消瓦解,痛心疾首,凄楚不已。

    “马都督,蜀人追上来了!”副将惊唿道。

    在西岸,蜀军的骑兵已经追杀到了磐河渡口,并试图抢夺浮桥,向东岸追击过来。

    “放火烧桥!”马隆当机立断,下达了烧桥的命令。

    蜀军的骑兵现在根本就是无敌的存在,也只有这些天然的河流可以迟滞一下他们的进攻,一旦被他们突破磐河防线,已经逃到东岸的晋军也就没有机会再逃跑了。

    这个时候马隆也顾不上浮桥上还有晋兵没有逃过来,便下令烧桥。晋兵们将桐油菜油一类能引火的东西往桥面上一浇,顺手就点起火来。

    烈火很快地就将浮桥给吞没了,那些还呆在浮桥上没有机会过河的晋兵都傻了眼,前面是烈火挡道,后面是追兵杀来,绝望之中,他们纷纷跳入了水中。水性好的还好点,可以游着到对岸去,水性不好的在水中扑腾几下就再无身影了。

    马隆也不是那种绝情无义之人,但现在情况紧急,他不得不采用如此极端的手段,蜀军骑兵来势很快,如果不能尽快地毁掉浮桥,蜀军骑兵顺着浮桥杀过来,那绝对是势不可挡的。

    马隆下令会水的士兵跳下去尽可能地把落水的晋兵救上来,可惜晋军之中全是北方兵,会水的很少,磐河上水流又很急,大部分落水的晋兵都被急流所卷走了。

    几座浮桥很快被火烧毁了,刚刚冲上浮桥的蜀军骑兵不得不退了下去,马隆也不敢再耽搁,引着撤下来的残兵望清河而走。

    这一役晋军可谓是损失惨重,几乎所有的偏厢车都被蜀军给摧毁了,三万人马折损超过半数,如果不是那几座浮桥的存在,马隆能不能逃脱都是一个问题。

    罗宪下令一方面打扫战场,一方面在磐河上重新架设浮桥,准备渡河追击,乘胜而进,拿下清河平原二郡。

    马隆原本依仗着偏厢车信心满满,踌躇满志,决心在清河平原一带与蜀军进行一番较量,但界桥一战,转瞬之间就把马隆的信心打没了,虽然马隆麾下还有五万多的军队,但如何抵御蜀军骑兵的进攻,马隆心中着实没底。

    论野战,清河平原一带地势平坦,正是骑兵作战的理想舞台,马隆的军队在蜀军骑兵的面前,根本无法匹敌,别说是兵力上处于劣势,就算再多个几倍的人马,纯粹是白给。如果据城坚守的话,蜀军火器营的威力,马隆已经是亲眼目睹了,凭着清河平原两座郡城的城防,根本就无法抵挡。

    逃回到清河的马隆思虑再三,决定放弃清河平原二郡,向青州方向撤退。首先,青州有黄河之险,马隆有信心凭借着黄河来挡住蜀军的铁蹄。其次,马隆他本身就是青州刺史,虽然借调到冀州作战,但朝廷也并没有免去他青州刺史的职务,返回青州,那完全是他的本职。

    清河平原无论如何是守不下去了,如果一昧死守的话,结果只能是丢城失地,把五万多的军队全部葬送在这儿,要知道此番马隆由青入冀,可是带着十万青州兵的,如果把这些青州子弟兵全部葬送在冀州,他也无法向青州父老交待。

    所以,拿定主意的马隆几乎是连夜出逃,他很清楚蜀军骑兵的恐怖,一道小小的磐河根本就不可能阻挡蜀军多长的时间,一旦被蜀军突破而来,蜀军骑兵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可能横扫整个清河平原。

    既然要走,那就绝不能拖泥带水,马隆下令晋军拥掉一切的军需辎重,轻装而行,连夜从清河逃向了平原。

    到达平原之后,更是马不停蹄,昼行夜奔,向着黄河渡口赶去。到达黄河渡口之后,马隆下令征调所有官船民船,没日没夜地抢渡黄河,将晋军一批一批地运送到黄河南岸去。

    正是凭借着马隆的果决坚定雷厉风行,晋军才得以顺利地完成了渡黄河的任务,当蜀军骑兵向着黄河大堤唿啸而来的时候,晋军士兵所乘从的最后一艘渡船堪堪地刚刚离开渡口,甚至蜀军弓骑兵射出的箭都能射到渡船上,还射死了好几名晋兵,但一切为时已晚,晋军大军已经是乘风破浪扬帆而去,罗宪在黄河北岸也只能是望河兴叹。(未完待续。。)

第1030章 强攻不成用智取

    跨越磐河清河一类的河流对于蜀军骑兵而言不算什么太困难的事,毕竟蜀军配备着舟桥部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搭建出供骑兵通行的浮桥来,但跨越黄河之类的大河,蜀军就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更何况马隆逃回青州之后,并没有将军队撤向青州腹地,而是沿河布防,在黄河南岸构筑河防工事,严防死守,防止蜀军偷渡黄河。

    黄河已经成为了晋军在青州最后的一道防线了,如果被蜀军突破黄河防线的话,整个青州包括充州、豫州的沦陷也只是时间的问题,蜀军骑兵加火器的组合,绝对是无坚不摧的,除了象黄河大江这样的天险,马隆还真不知道拿什么来挡住蜀军的进攻。

    罗宪此次出战清河平原,除了在界桥一战之中歼灭一万五千左右的晋军之外,其余各地,晋军是望风而逃,罗宪如入无人之境,轻而易举地就拿下了清河平原两个郡。

    不过歼敌不多还是让罗宪有所遗憾,毕竟按照刘胤的一贯战略方针是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攻城略地倒在其次,这次虽然顺利地拿下了清河平原,但马隆的主力也只损失了一小部分,大部分逃回了青州,这势必将会为蜀军下一步攻取青州制造了难度。

    蜀军这次动用骑兵六个军,合计九万人马,当真有雷霆万钧之势,不过显然是雷声大雨点小,收获极为有限。其实这也无法怪怨蜀军的战力不足,恰恰相反,正是因为蜀军的战力太过强悍,搞得马隆根本就不敢再迎敌了,界桥一战之后,马隆是夺路狂逃,跑得比兔子还快,尽管蜀军的进展已经是极为神速了,但马隆还是逃之夭夭了。

    既然暂时无法渡河,罗宪也只得向刘胤请命,下一步该如何行动,毕竟九万大军搁在这儿,纯属浪费。

    刘胤暂时也没有渡河的打算,不解决掉盘距在邺城的羊祜,蜀军是不可能渡过黄河的,渡河作战,那将是要开辟一个新的战场,蜀军势必将全力以赴,而残留在黄河以北的羊祜的十万大军,终究是一个心腹大患,只有除掉这个后顾之忧,蜀军才有可能转战到黄河之南。

    所以刘胤下令罗宪从平原沿黄河西进,从东路围攻邺城。

    不过想要吃掉邺城的羊祜,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羊祜在邺城周围百里之内构筑的壕垒工事,在迟滞蜀军进攻方面确实是一绝,虽然蜀军已经在外围连续地进行填埋壕沟,但进展缓慢,如果真想攻到邺城城下,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的事。

    “文宣,这么打下去可不是个办法,进展太过缓慢了,不知何时才能攻到邺城城下,再过两个月就是冬天了,再打不下来的话,就只能退兵了。”傅佥说道。

    退兵就意味着前功尽弃,或许这正是羊祜最想看到的结局,但对蜀军而言,劳师动众,耗费颇巨,一旦退兵,整个冀州的形势或将变得无法掌控。

    但现在刘胤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羊祜深壕高垒拒战,根本就不给蜀军决战的机会,蜀军只能是步步为营地向前推进,每越过一道壕堑,必然要付出相当大的代价,这种攻坚作战,并不是刘胤所擅长的,无论是蜀军的骑兵优势步兵优势还是火器优势都无法发挥不出来。

    现在的蜀军,就如同是一个力大无穷的巨人,浑身有着使不尽的力气但却是无处发力,只能是按部就班地缓慢推进着,无计可施。

    刘胤紧蹙眉头,再这么打下去肯定是不行的,这种打法完全是拼消耗,且不说两个月的时间蜀军根本就不可能推进到邺城的城下,就算真的能拿下邺城,消灭羊祜,但蜀军的力量也必将消耗的差不多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这种打法,终究是不可取的。

    刘胤低声缓缓地道:“强攻不成,看来非得智取不可了。”

    傅佥眼前顿时一亮,急急地道:“莫非文宣你有妙策不成?”

    刘胤道:“妙策谈不上,只不过要看司马炎上不上钩了。”

    “此话怎讲?”

    “我计划率中军团从上党南下,直取河内,从小平津威胁洛阳,如果司马炎中招的话,定然会紧召羊祜回援洛阳,这样的话邺城之事便可轻易解决。当然,这也仅仅只是疑兵之计,现在我军尚无足够的实力渡河,未必能真正威胁到洛阳,如果司马炎不会就范的话,倒是一个比较难办的事。”

    傅佥沉吟了一下道:“这倒不妨一试,只要我军能真正威胁到洛阳的安全,势必会造成晋国朝中恐惶,司马炎也未必能坐得住啊。”

    刘胤道:“但愿如此吧。邺城这边就拜托岳父和罗都督了,你们只需保持围攻之势即可,同时要密切注意羊祜的动向。”

    傅佥点头称是,刘胤立刻召中军团的副都督黄崇和三位护军傅着、高远、罗袭前来,下令他们立刻拨营起寨,回师上党。

    傅着很纳闷地道:“姊夫,这么急着调兵回上党,难不成是上党那边又有大事发生了?”

    刘胤道:“上党无事,只不过邺城暂时攻不下来,大军云集于此毫无益处,我决定中军团从上党南下,直取河内,进逼洛阳,再开辟一条战线。”

    傅着一听便大为兴奋,这些天来蜀军进展缓慢,憋屈的很,刘胤决定进攻洛阳,这真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傅着立刻下去点集军队,准备出发。

    从邺城回师上党,还得走羊肠坂道,当初蜀军在羊肠坂击败司马骏之后,并没有顺势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