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将军烈-第5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绾和常衮这次是死里逃生,根本就没想到出来之后还能再度围观,而且是直接去地方任一州太守,虽然现在太守的职权小了一半,但怎么说也还是地方行政最高官员,地位甚至比一地防御使还要高一些。

    杨绾和常衮喜极而泣,双双拜倒:“臣等遵命,定不负大王期望!”

    朱兄弟这次果然卖力,攻打营州李瑗部时竟然亲自带队攻城,悍不畏死,兄弟二人身上有好几处刀伤都依然坚持作战。

    到了十一月中旬,天气开始变冷的时候,张守瑜和朱兄弟终于攻破了营州城,杀死了李瑗及其所有部将和幕僚,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长安,赵子良终于好好高兴了一回,对卢龙的收复,终于使得大唐与渤海国的联系再度恢复,也使得大唐与新罗国的联系得以恢复,当这两国得知大唐已经收复了幽州和卢龙地区,当即派出使团前往长安朝见。

第1091章 矛盾(1)

    杨绾和常衮的事情只是一个小插曲,赵子良之所以给他们一个机会,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没有参加裴冕等人的密谋,另一方面这二人平日为官还算端正,没有什么劣迹。再者这二人确实有才干,在历史上这二位都是做过宰相的人,虽然说天下间最不缺乏的就是有才干的人,但如果是德才兼备的人就不多了。

    十一月初十日,杨绾和常衮才分贝启程去上任不过两天,李泌就来报告:“大人,卫州张镒派人来报告说他已经与李长春和许世则谈妥了,约定于十一月十六日进行交接。此前李长春和许世则一直在极力封锁田悦之死的消息,一直以田悦的身份分别向霍国荣、邢曹俊、孟希佑等魏博将军发布命令,维持着魏博的局面!”

    赵子良皱眉道:“张镒怎么不直接派人通知臧希晏?本王不是已经下令了吗?”

    李泌道:“河北河南的局势毕竟复杂,张镒小心一些也是正常的,而且据说张镒与臧希晏从前有些矛盾”

    赵子良想了想,当即道:“既然如此,迅速派八百里加急去通知臧希晏,把张镒与李长春、许世则交接的时间告诉他,剩下的事情就让他自己的去办吧!”

    李泌拱手道:“明白!”

    身在汴州的臧希晏接到消息后之后,立即开始安排人手到处散布谣言,短短两三天时间,黄河北岸的魏博各军营之中就收到了消息,这让魏博军中上下都忐忑不安,军中谣言四起,开始人心浮动。

    谣言毕竟只是谣言,消息没有得到证实的情况下,霍国荣、邢曹俊、孟希佑等人不得不一边极力稳定军心,一方面派人去魏州查探情况。没过几天,派去的人回来了,证实了谣言的真实性,这个消息虽然被霍国荣人等极力封锁,但还是很快传遍了军营,这下魏博军上下人心惶惶,许多人都开始收拾细软,随时准备逃走。

    十一月二十日,探子们向臧希晏报告了魏博军中的情景,二十二日,臧希晏率大军分多处地点渡河向河对岸的魏博军展开进攻,魏博军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霍国荣、邢曹俊等人无法控制混乱的军心,仗还没有开打,魏博军就先溃散了。

    朝廷大军乘胜追击,霍国荣、邢曹俊等人先后兵败被杀,孟希佑在逃跑的过程中被部下杀死,头颅被部下割下来到朝廷大军处领赏。

    十一月二十九日,臧希晏率大军抵达了博州,与张镒的永平军汇合。鉴于张镒曾经与臧希晏有矛盾,赵子良担心二人之间的矛盾影响平叛进城,委任高尚为特使,命其快马加鞭赶往博州居中协调各路兵马,督促各部兵马互相合作通力攻打叛军。

    原本按照赵子良的削藩令,永平军、河阳军、陈许节度使和淮南节度使都应该上交军政大权,不过赵子良鉴于这些节度使所辖地区都在藩镇割据的周边,而且张镒、李元淳、曲环、韦元甫等人对朝廷还算恭顺,每年给朝廷的赋税和进贡一分不少,因此赵子良暂时让他们暂时留在节度使的位置上,待平定了叛乱之后再交出军政大权,然后归朝。

    现在朝廷大军相继拿下了澶州、相州、魏州、州和博州,那么永平军、河阳军和陈许军等节度使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河阳节度使李元淳已经抵京半年,直到现在还没有安排位置,如果要把永平军节度使张镒和陈许节度使曲环调离,就得先安排李元淳。不过李元淳原来的职位是河阳节度使,如果要安排他,最少也要平级任用。

    赵子良想来想去,下诏令让工部左侍郎李栖筠升任工部尚书,任命李元淳为工部左侍郎。赵子良最烦的就是唐朝皇帝喜欢给大臣任命一连串的官职,真正实权的官职只有一个,其他都是虚头巴脑的,好听却屁用都没有,有的大臣则是一人身兼数职,而且还是实权衙门,有的大臣除了有实权官职之外,还摄御史中丞之类的官衔、检校工部尚书或检校刑部尚书,意思就是有工部尚书和刑部尚书的地位,却不管具体事务。这在赵子良看来华而不实,如果要提升某官员的地位,根本用不着授予虚职,直接提升爵位,平日里以爵位论地位高低,在公干时论官职高低,如此则可。

    前线的事情自然有张守瑜、高秀岩、臧希晏、李晟、薛谦训去领兵打仗,赵子良在长安也不能随便干涉插手,这样只会越帮越忙。赵子良现在的精力大部分都放在朝政上,特别是人事上。

    首先是朝廷人事,其次是地方官府的人事。吏治整顿、削藩和粉碎裴冕等人的密谋,一大批官员相继落马,特别是朝堂上已经没有宰相了,不论是朝廷各衙门,就是地方官府也出现了许多空缺,好在朝廷连续举行了两次制科,有一大批的进士进入官场,官员是不缺的,而又才能又有品德的人却不多。

    赵子良经过慎重考虑,任命了兵部尚书颜真卿、吏部尚书李岘、礼部尚书李揆这三人为宰相,分别为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和尚书左仆射,组成内阁,直接对他负责。三个人的内阁太小,但现在赵子良还不想把内阁的人数定得太多,人多了嘴就杂,他决定等平定了各地的叛乱之后再补充内阁人数。

    赵子良还是低估了前线各军互不统属对指挥作战的影响程度,同时也高估了臧希晏和高尚的协调能力,永平军和淮南军在抵达博州之后因为赏赐的问题出现摩擦,最终导致了大规模械斗,还打死打伤数十人。

    这次大规模械斗所造成的影响太大,直接造成了永平军节度使张镒和淮南节度使韦元甫之间的互相对立,械斗发生之后,高尚作为摄政王特使立即派人调查了解情况,但张镒和韦元甫互不相让,因为双方都都死伤不少人,都认为自己吃了亏,不服气,想要找回场子,于是还没等高尚派人调查结束,张镒又派出大批人马想要找回场子,毕竟魏博是他的永平军先进来接收的,他和永平军上下将校都认为自己是主人,而其他各军都是客人,现在淮南军以客欺主,实在太可恨了,张镒和永平军上下都咽不下这口气。

    淮南节度使韦元甫得知张镒带着大批人马杀自己的军营外,立马就炸毛了,都欺负到门口来了,这还得了?韦元甫当即下令淮南军全部集结准备迎战,双方剑拔弩张,随后都有可能开战。

    得到消息的高尚大惊失色,“什么?快,马上通知臧大帅,立即出兵阻止,如果迟了后果不堪设想!”

    侍从抱拳说道:“大人,臧大帅已经亲自率神策军赶过去了!是他派人来通报消息了,就是让大人尽快赶过去!”

    “快备马!”高尚大喊,迈步就向外走去,旁边侍从取出斗篷给他披上。

    高尚骑着快马在几十个侍从的保护下很快来到了淮南军营地,此时营地内外两军对峙随时都有可能爆发大战,而臧希晏则带着神策军在两军侧面,三军形成一个品字形。

    臧希晏看见高尚骑马赶过来,顿时松了一口气,立即打马迎上去抱拳道:“高大人,你可赶来了,你若再不来,老夫我真是弹压不住了!”

    高尚脸色很是难看,勉强拱手还礼:“臧大帅,你既然带人来了,为何还让他们继续对峙?”

    臧希晏道:“老夫可以让韦元甫把兵马散了,但是张镒不干啊,他又不归老夫管,老夫指挥不动他,况且韦元甫说得也对,如果他把兵马散了,万一张镒发疯,不顾一切下令冲进去,淮南军岂不是很惨?”

    臧希晏说得也有一定的道理,他虽然是平叛元帅,可张镒却不在他的管辖之下,当初赵子良也知道张镒与臧希晏曾经有过矛盾,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所以才没有把永平军归元帅府节制,现在看来,即便如此也没有避免因为号令不统一带来的麻烦。

    永平军既然不归元帅府节制,张镒又与臧希晏有矛盾,当然不会买臧希晏的面子。

    高尚脸色难看,对臧希晏道:“臧大帅,韦元甫归你节制,你去告诉他,让他过来一趟,本官有话跟他说!”

    臧希晏答应:“好!”说完立即派人去军营召韦元甫。

    高尚又派亲兵侍卫去旁边的永平军军阵,吩咐一个亲兵道:“你去永平军,告诉张镒,就说本官说的,让他来一趟!你跟他说,本官是摄政王特使,全权代表大王,他若不来,就等于是公然违抗大王的诏令,一切后果由他自负!”

    “是!”

    不久,韦元甫和张镒分别带着一些亲兵赶了过来。张镒与臧希晏不对付,只对高尚拱手:“高大人!”

    高尚点了点头。韦元甫带着一些亲兵赶过来之后对高尚和臧希晏分别拱手:“高大人、大帅!”

    高尚脸色冷峻,语气也很带着寒意:“二位,为何要闹到如此地步?你们到底想干什么?胆子可以再大一些吗?”

第1092章 矛盾(2)

    韦元甫拱手道:“高大人,您也看见了,事情结束后我可没招惹他,是他姓张的先带兵马杀过来的,人家都杀到门口来了,我若不做出反应,等他带兵杀进军营内,岂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张镒当然也不会任由韦元甫一张嘴巴说话,他当即冷哼一声对高尚道:“高大人,不是我张镒小肚鸡肠,实在是这姓韦的欺人太甚,魏博地区本来就是我们永平军先进来接收的,各州所有叛军的财物都被我军收缴并储存起来,他们淮南军不经过我们同意就擅自闯入各州府库搬东西,这是明抢,这是土匪强盗行为,完全不把我永平军放在眼里,哪有这么欺负人的?今日我若忍了,日后还如何带兵?如果是高大人,你可咽得下这口恶气?”

    高尚举手挥下:“够了,本官先不管你们谁对谁错,没有命令擅自动兵就不行!张大人,韦大人,本官虽然是特使,但无权处置你们,不过本官的话在大王那里还是有些份量的,若你们不想本官在大王那里参你们一本,你们就给本官把兵马都撤了。张大人,请你下令先把兵马撤走,是你先动兵马的,你都杀到人家军营门口了,这总是事实吧?”

    张镒沉默了片刻,咬牙道:“高大人,张某可以先下令撤军,但如果他姓韦的却下令大军杀出来怎么办?那我永平军岂不是全完了?”

    高尚扭头看了一眼韦元甫,再回过头来对张镒道:“本官可以用人头担保,若韦大人的兵马冲出来,本官一定上奏摄政王,先斩他韦元甫,再自裁把人头送给你!”

    张镒看向韦元甫,狠狠的瞪了他一眼,随即对高尚道:“好,张某就信高大人这次!”说完对身边的一个亲兵吩咐,让其去传令撤军回营。

    传令的兵士走后,高尚再对韦元甫道:“韦大人,该你了,立马下令让兵马都散了,该干什么干什么!”

    韦元甫对高尚拱了手,对张镒狠声道:“今日看高大人的面子不跟你计较,哼!来人,传令让将士们都散了!”

    双方的命令很快传达下去,永平军先开始撤军,随后淮南军也在军营内散了军阵,对峙的紧张局面终于解决了,但事情还没有完。

    高尚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他这才察觉全身上下都汗湿透了,得赶紧换干净衣裳,不然在这寒冬腊月很快就会大病,他又等永平军走远后才对张镒和韦元甫道:“本官给你们两个时辰处理好军中事情,然后赶往府衙,上次双方械斗的事情已经查得差不多了,是时候有一个处置结果了!至于刚才发生的事情,因为你们是直接当事人,本官无权处置你们,因此本官会把这件事情详细上奏给大王,由大王来裁决!”

    张镒和韦元甫互相对视,恶狠狠的瞪着对方,然后各自冷哼一声,打马转身离去。

    臧希晏看着二人走远,冷笑着对高尚道:“高大人,今日你总算知道这些节度使有多么放肆了吧?你可是大王特使,他们都敢无视你的存在而动刀兵。别看老夫身为平叛元帅,如果不是我资格老,韦元甫根本就不会鸟我这个元帅,平日老夫下的军令,韦元甫从未不折不扣的完成过,如果不是为了团结,老夫早就不会容忍他这么嚣张了,置于张镒,此人的跋扈你也看见了,老夫也可没有冤枉他吧?现在老夫终于理解大王为何要下这么大的决心削藩了,连他们这样的对朝廷称得上还算恭顺的节度使都嚣张跋扈成这样,可见其他不服从朝廷调遣的节度使有多可恨了!”

    高尚道:“臧大帅,风凉话就不要说了,这话你跟本官说说也就算了,别当着其他人说,如果传到张镒和韦元甫的耳朵里,不知道又会生出什么事端出来!现在是平叛的关键时刻,还是以大局为重,尽量不要说一些影响内部团结的话!”

    在接下来的府衙会议上,高尚向张镒和韦元甫通报了调查结果,然后给出了处理意见,毕竟发生械斗的双方兵将分别是张镒和韦元甫手下的人,他不能越过这两人去处理。

    “韦大人,你麾下的将军陈四才和两个校尉先带兵闯入了博州府库抢走了大批财物,他们是否受了你的军令?”

    韦元甫哪能承认是自己下令干的,立马摇头道:“韦某怎么可能下达这样的令?”

    “这么说陈四才等人就是擅自行动了,公然闯入府库抢劫官府财物,这形同造反,按照军法当斩,本官的意见是对陈四才等几个主要将校进行处斩,其他参与的兵士全部发配安西!”

    高尚说完又问张镒:“张大人,带兵与淮南军发生械斗是不是你下的军令?”

    张镒权衡了半响摇头:“不是!”

    高尚道:“据调查是你的麾下将军吴宝带兵闯到了淮南军军营并先与对方对峙,而且先动手,然后在发生了大规模械斗,本官的意见是把吴宝等几个主要将校进行处斩,以儆效尤,其他参与的兵士全部发配岭南!二位大人,本官的建议,你们以为如何?”

    张镒想了想,抬头道:“高大人,这些将校兵士们在平叛过程中都是立过大功的,这么处置他们是不是太重了?”

    韦元甫也不同意高尚的处理意见,同样反对道:“不错,就这么杀了有功将士,我恐怕会招致其他将士们的不服!”

    高尚的脸上变得难看,这二人尽然如此公然的袒护犯错的属下,而且当面反驳他,高尚冷声道:“那么二位认为怎么做才能对那些受害的双方将士们有一个交代?怎么做才能对军法有一个交代?怎么做才能对朝廷和摄政王有一个交代?二位不会以为这件事情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吧?去年凤翔节度副使沙吒利策动兵将对抗朝廷旨意,惹得摄政王雷霆震怒,最后凤翔军除了节度使李抱玉得以幸免之外,其他人一万余人全部被处死的消息你们应该听说了吧?你们应该明白惹怒摄政王和朝廷的后果有多严重!如果本官刚才所说的这些人不死,那么事情一旦闹到朝堂上,死的可就不止这些人了!二位可要考虑清楚!”

    臧希晏看着高尚把张镒和韦元甫二人压制得死死的,吓得二人额头上直冒冷汗,不由心中诽腹,果然还是读书人的嘴巴厉害,三言两语就把这两个桀骜不驯的节度使吓成这样。

    张镒先顶不住压力,妥协了:“好吧,就按照高大人的意思办,张某会下令军中军法司执行!”

    “好,到时候通知本官一声,本官会派人去观刑!”高尚点点头,打破了张镒想要在行刑时搞鬼的想法。

    “韦大人,你怎么说?”

    韦元甫也只能硬着头皮答应:“就按照高大人的意思办吧,届时韦某会派人通知大人!”

    械斗事件虽然有了处理结果的,但是张镒和韦元甫二人带兵对峙的事情还没完,而且让两人在这里统兵,平定李宝臣的事情只怕无法进行下去,高尚考虑到这里,当晚就写了奏章,第二天早上派八百里加急快马向长安赶去。

    沿途虽然有风雪阻路,但高尚和臧希晏的奏章还是很快分别送到了长安,赵子良看过奏章之后勃然大怒,拍着案桌对众臣说:“真是岂有此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