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生存手册-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下就想到了才进西偏院的那天晚上,二娘子送了六两银子,自己找出九姨娘留下的钱匣子,珍而重之地把这六两银子放进去的情景。


七娘子望着苍灰色的天空,唇角渐渐上扬,露出了一朵难得的灿笑。

#

七娘子今日到得早,大太太才起身洗漱,连大老爷都没有从外院进来。

“娘。”七娘子未语先笑,顺手就绞了手巾,代立冬递到了大太太手上。

又为大太太预备柳枝、牙粉,“今儿倒是来早了,赶了这个讨好的巧宗儿。”

大太太被七娘子逗得合不拢嘴,“哪有你这么会说话的!”

又问七娘子,“功课预备好了?可别又被黄先生留堂。”

七娘子在绣花上一直漫不经心,一个月总有几次要被黄先生留堂补功课。

七娘子不依,“娘笑话小七。”

两母女就亲亲热热地在东稍间里说话,七娘子相机服侍大太太穿衣匀面,她手脚利落,又服侍大太太惯了,大太太自然受用。

没多久,九哥也到了。

“娘!”他一边笑,一边进了东稍间,“昨儿您送来的莲藕,我吃着倒比夏天吃着都要香。”

“冬天里吃,自然滋味更足,本来五分的滋味,都要吃出十分来了。”大太太又被九哥逗得笑开怀,“功课都做了没有?”

“做了。”九哥眨巴着眼,“父亲前儿还说,叫我过了年就到张先生那里去读书呢,家学里的张先生这一科中了举,要回去读书预备春闱,就不教了。”

“噢噢。”大太太很高兴,“到张先生那里去也好。”

现在张、杨两家眼见就要有货真价实的亲戚关系,张先生对九哥的教育肯定是很上心的。

又好奇地问九哥,“这一科的解元是谁呀?”

七娘子唰的一下,就出了一脊背的冷汗。

乡试解元,虽然还不能说稳稳踏上官道,但总要比寻常举子更有知名度。

也不知道封锦的这个解元,到底是不是大老爷亲自操作出来的。如果是,大老爷又有什么目的……

七娘子却是一听这消息,就觉得心底有隐隐的不安。

如果只是第二名、第三名,倒都还好了。

否则,大太太也是迟早会知道的……以封锦银花案首的名头,能拖到今日,都算是很有运气的了。

九哥果然就愣住了。

嗫嚅了片刻,就要说话。

屋外却传来了六娘子与五娘子说话的声音。

“五姐的这件鹤氅真好看。”六娘子的赞美还是那么真诚。

还有大姨娘的轻笑声,“五娘子出落得越发明艳了!”

百芳园里的大部队来请安了。

大太太也就忘了之前的话头,带着七娘子并九哥出了东稍间。

“给母亲请安。”

“见过太太。”

“六姐早……”

一时间,屋内的问候声此起彼伏。

众人脸上都带了温煦的笑意。

这才是世家大族的做派。

没多久,大老爷和三娘子、四娘子前后脚也进了屋。

难免又是一番行礼寒暄。

大老爷心情不错,笑着向大太太说,“二弟传了信,说是要回来过年,已经上路了。恐怕进了腊月十八,就能到家。”

大太太也笑,“好,那今年过年人就齐全了。”

两夫妻就好像在拉一件最简单的家常。

几个女儿们却都听得一愣一愣的。

二老爷回来,肯定不止是回来过年这么简单。

五娘子和六娘子都给七娘子使眼色。

三娘子和四娘子就交头接耳,轻声议论了起来。

就连九哥都是面有沉吟之色。

大老爷却像是并没有把二老爷回乡的事放在心上,环顾了一圈,笑微微地问大太太,“张家定了明年元月二十九上门提亲,你晓得不晓得?”

三娘子顿时就起身回避进了西次间。

“嗯,李太太已经传过话来了。”大太太面色如常。

私底下,大太太虽然对三娘子的婚事也有所埋怨,但七娘子安慰了几句,也就看开了:以杨家今时今日的地位,就算三娘子说给张家二少爷,一样算是低嫁。而能和张家结上一门亲,九哥将来在朝堂里无形就多了几分助力。


99抬房

七娘子第二天早上见了大太太,难免就有些忐忑。

大太太却是面色自若,非但没有露出异状,还格外亲切地问七娘子,“腊月里要给九姨娘抬房,按例,是要给她在祠堂里添一尊牌位的,不过,九姨娘的生辰年月,家里是没有多少人知道的,你这个做女儿的,可晓得她是哪年哪月出生的?”

到底消息出来才不过一个晚上,知道的人怕也不多,众人脸上都带了惊容。

七娘子也货真价实地吃了一惊。

以大太太的心胸,怎么会这样轻易就接受了给九姨娘抬房的事?

这所谓的抬房,就是以生育独子的功劳,为九姨娘请封九品诰命,追赠一个诰命夫人的头衔。

从此以后,杨家大房的这些子女在祭拜祖先时,就要额外祭拜二娘,日后大老爷、大太太过身后,也要在合葬穴边上留一个□,给九姨娘栖身。

也正是因为抬房这轻飘飘的两个字后头,藏了这样多的意味,七娘子才不敢轻易应下大老爷的要求。

不要说九姨娘生前和大太太恐怕一直说不上和睦,就算是大姨娘、五姨娘要被抬房,大太太都不会轻易松口的吧。

怎么昨天还气得东摔西打的,今早就换出了另一张脸?

“怎么这么突然就……”五娘子却已经迫不及待地询问了起来。

大太太眼底就闪过了一缕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

“九姨娘生育了你弟弟,对我们杨家毕竟是有功的。”她笑着看了看九哥,“封个二房,将来我们九哥的出身就更高贵了。生母、养母都是正经的太太……”

这话,只怕是自我安慰吧。

七娘子只好轻描淡写地回答,“九姨娘是元德十三年出生的……几月几日,却也不晓得了。”

一边说,一边就给九哥打眼色。

九哥本来双眼闪亮,得了七娘子的眼色,倒是神色一整。

九姨娘被抬房,这对双生姐弟当然是最大的得益者。

但却唯独就是他们不好表现得太高兴。

“噢,”五娘子倒没有露出什么妒忌,她瞥了七娘子一眼,低头微微一笑。“那开春岂不是要派人到族里,再写一写族谱?”

大太太就笑,“是啊。”她慢慢地拿起了茶杯,“到时候,正好要和二房分家……也要把二房从我们家的册子里挪出去。”

虽说大太太看着没有什么不妥,但话里那股若有若无的恨意,却是怎么都掩饰不去的。

就不知道是针对二房,还是针对九姨娘,又或者,是针对大老爷,针对九姨娘的这对双生姐弟了。

七娘子就缓缓地长出了一口气。

心里不由就有些烦闷起来。

身后哀荣,到底有没有那么重要?

为什么大老爷一而再再而三的想要抬举封家?甚而在九哥成了嫡子,有了许家、秦家这些亲戚后,还要不依不饶地逼着大太太给九姨娘抬诰命?

她有点看不透大老爷的用意了……

大太太一说起分家,就连五娘子也不好接话了。

九哥更是眼观鼻鼻观心,一句话都不肯多说。

大太太就望着九哥怔怔地出起了神。

屋内的气氛,一时就有些尴尬,众人都有些走神。

几个姨娘眼底,都是毫不掩饰的羡慕。

做姨娘做到九姨娘这份上,虽然早逝,但也算是值了。

生育的一双儿女,都被写进嫡母名下,自己也被抬举成了二房太太——一个姨娘所求的,恐怕也就只有这些吧!

四姨娘更是满腹的心事。

虽说早绝了被抬举成二房的心思,但这并不意味着杨家有第二个太太出现的时候,四姨娘能无动于衷。

该不该向老爷撒撒娇,求个体面,让他捎带着也把自己提拔提拔,将来女儿出嫁的时候,面子上也好看些……

才这样想着,她就察觉到了两道清冷的视线。

四姨娘一个机灵,立刻清醒了过来。


七娘子正冲自己使眼色呢。

以四姨娘的机灵,又哪里不知道七娘子的意思。

“太太。”她低眉顺眼地开了口。

这时候,也就只有自己适合出面分一分太太的注意力了。

毕竟几个儿女都小,不好过多地议论抬房、分家的事,也没有多少事儿可以请教大太太。

唯独自己这里,是随时都可以拿出无数的由头请大太太做主,分一分大太太的心,让她没空钻牛角尖。

“前几日张家来人说,想把婚期定在明年夏天。”四姨娘一脸的谨小慎微。“可三娘子的嫁妆都还没开始准备……”

大太太一下就回过神来。

有些疲惫地长出了一口气。

“我正想着和你商量呢!”

三娘子养在偏房,她的嫁妆,大太太的确是要和四姨娘商量着办的。

几个女儿就势起身告辞。

连姨娘们也都各自散去。

大太太就起身把四姨娘带进了西次间。

“三娘子是偏房庶女里第一个出门子的。”大太太开门见山。“我想,就比初娘子再减一等吧,公中出四万两银子,也够得上一份丰厚的嫁妆了。再多,张家的大少奶奶脸上也就太过不去了。”

张家大少奶奶的陪嫁,拢共只有几千两银子。

这倒是出乎四姨娘的意料。

她还以为大太太只会出两万两银子。

自己自然也是有私房钱贴给三娘子的,一来一去,至少有五万两银子的陪嫁……李家的几个庶女,嫁妆全折了现银,统共也不过是七八千两。

不想大太太在银钱上着实大方,居然一次就许了四万两银子的花销。

见好就收,四姨娘也不敢露出不足之色。

“太太贤惠!”她恭恭敬敬地拍马屁。“奴婢代三娘子谢过太太。”

大太太不禁苦笑起来。

终于是稍微露出了心中的不甘与怨愤。

“不贤惠……又能怎么样?”

四姨娘就吓了一跳。

自打自己过门,就没有和大太太这样说过话。

两个人见了面,从来都只是笑里藏刀,针锋相对……

大太太这还是第一次在她面前露出了软弱。

“太太……”四姨娘欲言又止。

“生不出儿子,就是这样悲凉……”大太太死死地盯着手里的账本。“将来连这个家都是九哥的,抬举个姨娘,又算什么?别说是抬举成二房,就是抬举成大房,我除了笑,除了好,还能说个不字?”

“太太……”四姨娘就有些尴尬起来。“您也别想太多了,九哥将来就算继承家业,还不是要顺着您?”

一时倒有些心酸起来。

大太太再怎么消沉,也是嫡母。

将来只要九哥不想背个不孝的名头,肯定是要好好奉养大太太,为她养老的。

毕竟说起来,大太太从小把他养育长大,又把他写到了自己名下,对他是仁至义尽。

自己呢?

两个女儿一出嫁,就是泼出去的水。

年纪渐长,失宠是眼见的事。

难道也要学大姨娘、五姨娘,一心吃斋念佛,战战兢兢,见了谁都是一脸的笑?

还不是要讨好七娘子,讨好九哥,以便将来能在他们手底下讨到不错的生活……

也难怪大太太要点头了。

自从大太太把九哥写进自己名下的那一天起,这内院,就已经是双生姐弟的天下了!

就连说一不二的大太太,都要在九姨娘的诰命上让步。免得得罪了九哥,在母子间种下嫌隙……

大太太也慢慢地长出了一口气。

一时间,看着四姨娘都少了几分憎恶。

“说到底,是我们杨家子嗣不旺盛。”她倒多了几分真诚,“将来三娘子到了张家,别的不说,一定要先生几个儿子,说话做事,才有底气。”

想到二娘子,又伤心起来。

二娘子今年五月生了个大胖小子,却没有站住,才过满月,就夭折了。

四姨娘就只好打叠精神安慰大太太,“您这是感伤了,我看着九哥很好,是个贴心的孩子!”

两个人正在说话,就听得外头传来了低低的说话声。

未几,立冬就掀帘子进了西次间。

“二老爷到了!”她低声回报。“眼下正在外院,等老爷回家。”

大太太霍地就站起身来。

又不由和四姨娘交换了一个眼色。

没想到二老爷杨海西回来得这么快。

#

虽说已经进了腊月,但衙门里不封印,大老爷也没法空闲下来。

一年到头,衙门里的僚属也忙得够呛,也要送上年礼,送几席尾牙酒,再放人回去过年。

今儿个大老爷就是为了张罗这事,早上连内院都没进,就去了总督衙门。

二老爷一进府门,就到外偏院小书房门外跪了下来。

“什么?”大太太难免有三分吃惊,“就跪了下来?”

王妈妈也不免有些钦服。

二老爷不愧是大老爷的亲生弟弟。

“是。”她轻声细语,“听说今早才到苏州的,连衣服都没有换,家门都没有进就过来了。走路还一瘸一拐的,好似在马鞍上磨坏了腿……”

大太太就有些烦躁,“这……没被人看着吧?”

堂堂一个翰林老爷,这么大冷的天跪在院子里,连衣服都没有换,一身的狼狈。

着实是有些惊世骇俗了。

万一被来访的客人看着了,回去一传,又不知道要传出什么花样来。

王妈妈摇了摇头,“张总管在外偏院呢,已是把闲杂人等都摒出去了。”

她有些犹豫,“不过……张总管请了几次,二老爷都不肯起来,说是就要在这跪着等老爷回来。”

大太太不禁无语了。

“也该派人去和老爷说一声。”她也乱了方寸。

虽说两夫妻也推演过二老爷的反应,却没想到,小叔会单刀直入……

四姨娘也是眼神连闪。

蓦地就起身告退,“太太这里忙,奴婢就不添乱了……”

“嗯,你回去歇着吧。”大太太也有些心不在焉的,“等开春了再来说嫁妆的事,也不迟的。”

四姨娘就出了正院,缓缓踱进了百芳园。

远远的,还能听到小香雪那头银铃一样的笑声。

六娘子又在荡秋千了……五娘子和七娘子,只怕也在她身边吧。

她就直接进了七里香。

“姨娘!”三娘子一见她进屋,就丢下了手边的书卷。“太太怎么说?”

一脸待嫁女儿的患得患失。

四姨娘看着这张喜气的圆脸,心底蓦地一片宁洽。

当时决定和七娘子联手,真的没有走错。

“太太给了你四万两银子做陪嫁!”

三娘子捂住嘴,半日才尖叫起来,“四万两!四万两!”

“死丫头!”四姨娘倒吓了一跳,“小点声!你是怕别人不知道?”

三娘子顿时就低了声,却仍是遮不住的喜庆,“四万两!”

四姨娘也忍不住盈盈的笑,“没想到太太这样的大方……不过,到了夫家,你也不要傻乎乎的把自己的底全露出来,尤其是你未来的那个大嫂……”

又细细地嘱咐了三娘子许多话。

三娘子却又哪里听得进去?满心里都是那四万两的陪嫁,笑意都快从天灵盖上冒出来了。

对四姨娘的叮嘱就有些不耐烦,“是是是,知道啦,一定为四妹留意人家……一出嫁我就开始相看!”

出嫁的姐姐为妹妹说人家,光明正大。

四娘子的婚事也就不至于拖成个老大难了。

四姨娘透过看了看冷冷清清的西厢,再环顾了热热闹闹的东厢,就无声地长出了一口气。

“姨娘能为你打算的,也只有这些了……”她语带感伤,“到了娘家,你的体面就得你自己来挣!”

三娘子早已扳着手指盘算了起来,一脸的似听非听。

四姨娘就摇着头出了七里香,又往小香雪走了几步。

“大雪。”叫住了迎面而来的大丫环。“五娘子、七娘子在你们小香雪么?”

大雪就站住脚笑微微地答,“五娘子在的,七娘子今儿身子不大舒服,就没有过来。”

是不舒服,还是有话要嘱咐九哥……

四姨娘就站住脚思忖了起来。

旋即,又自失地一笑。

以七娘子的聪明,就算现在再去讨好她,怕也是不顶用的了。自己又何必巴巴地报消息,上赶着讨好?

更何况,恐怕这送信的活儿,也早都有人抢去了……

四姨娘猜得不错。

七娘子的确就身在东偏院里。

“我也不管你想什么。”她又不厌其烦地交代九哥,“今晚你就腻在娘身边,把从小到大的往事,一件件地说给娘听……”

九哥也是一脸的不耐烦。

“知道啦。”又埋怨七娘子,“难得进东偏院来,说的又是这么扫兴的事!”

七娘子板起脸。

“从小到大,对你尽心尽力,为了怕你继承家业不够名正言顺,私底下花了两万把你塞到自己名下……你却因为生母要被抬房,欢欣鼓舞,忘了孝顺养母。这话传出去,多不好听?”

有些事就算明知做作,也都要敷衍。

就算大太太和九哥情浓意洽,从没有什么龃龉,这时候九哥不去安慰,她也难免有些心凉。

更何况这两母子之间也是矛盾重重,恩怨纠缠……

“我什么时候说过我不会孝顺娘了?”九哥是真有些烦躁了,“好像我多小肚鸡肠,只念生恩,不念养恩似的!——总之,这事你就别管啦!”

又来了。

七娘子不禁扶额。

九哥什么都好,就是过于聪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