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东1628-第5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种作业。

由于这个地区的农作物,主要以玉米和马铃薯为主,还配备了四部悬挂式玉米收割机和四部马铃薯收获机,在农田作业期间都可以由小四轮拖拉机或是手扶拖拉机进行拖拽作业。

海参崴汽车制造厂农机分厂研制的玉米收获机,是根据现代社会成熟的方案的基础上研制的,具有操作安全,使用维护方便,工作可靠,适用性强。能够适应不同行距、自然高度、产量、成熟程度甚至倒伏的玉米耕地。

而且收获损失小,落地果穗不大于3%,落粒损失不大于2%,籽粒破碎率低,不大于1%。还具备剥苞叶装置,在收获玉米的同时,将苞叶剥除干净。

马铃薯收获机主要用于马铃薯、红薯等地下薯类的收获、成堆等工序。收净率大于99%,破皮率小小于1%。根据耕地的不同情况,生产率能达到每小时两到三亩。

因为李老根所在的大队部农机中队属于试点单位,所以配备了的农机比较齐全。基本可以满足整个大队所有耕地在春耕期间的机械化作业需要。

公司还在支队部配备了一个农机中队,配备了蒸汽动力的一辆一百一十马力的大型拖拉机、两辆六十五马力拖拉机和一辆蒸汽卡车、一部蒸汽动力的挖掘机和一部蒸汽动力的装载机,以及一些小四轮拖拉机和三轮农用车。

支队农机中队主要任务除了支援支队下属个大队的农业耕作需要,还要负责本地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各种修缮防洪设施、农业灌溉排水等地方基建工作。

李老根所在的农机中队,每辆农用机械都配备了两名驾驶员,还配备了一个维修班组,共六名农机维修技术员,保障农机中队的正常运转。

在支队还修建了一个物资配给仓库,储存各个农机分队所需的燃料、配件等物资。由大队部根据情况,统一进行分配,各地农户们将会以租用的形式使用农机设备。

其实以远东各地区目前的情况,想要让广大农村地区普及了农用机械,确实不太现实。毕竟中原各地的土地情况都极为复杂。

未来公司将逐步向外东北、吕宋、印度、中南半岛等地区移民,在各地推广小型家庭农场的试点,最终实现在广大农村普及家庭农场、牧场的目标。

其实现代社会的中国农业,依然是以个体为主,规模小的小农经济模式。随着人口越来越多,过度的开发造成了包括荒漠化、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湿地开垦、灌溉土地的盐渍化,使得土地资源越来越差。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诸多客观条件造成了我们要用有限的耕地,养活不断增长的人口。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换了别的国家是不可想象的。

虽然国内农业资源丰富。但是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其中山地、丘陵和高原的面积就占了全国土地面积的66%,平地只有34%。

而且半干旱与干旱地区所占比重大,占了全国土地面积的50%以上。全国耕地面积一亿多公顷,主要集中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好在远东公司不存在这些问题,经过远东军多年的开疆扩土,公司目前已经几乎占据了整个欧亚大陆,别说这个时代中原地区的一两亿人,就算是现代社会中国的人口再翻上一番,也足够公司任意挥霍现在的土地资源。

公司农林部制定了庞大的农业发展规划,在西北、东北、华南边疆以及沿海和内地,利用国有荒地、荒山、滩涂,开垦和建立建立大型专业化、集约化国营农场。

在中原北方、中亚、东欧等地区的广袤草原,进行现代化大牧区建设。在南亚地区、中南半岛和东南亚地区大规模发展水稻种植业和热带种植园。

在交通相对便利,土地相对肥沃的地区,广泛发展家庭农场、牧场,不但可以提高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还能让所有的农民在自给自足的情况下,还能经营自己生产的各种农产品,让大家富裕起来。

今后公司还将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技术。将农业生产技术由传统经验转向现代科学,形成了一整套建立在现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农业科学技术和推广应用体系。

利用公司现代科技的基础,促进植物学、动物学、遗传学、物理学、化学等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育种、栽培、饲养、土壤改良、植保畜保等农业科学技术水平迅速提高和广泛应用。

未来公司将充分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在广袤的国土范围内,逐步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高度商品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彻底改变中国千百年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

而且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与完善的加工、销售以及生产资料制造和供应系统紧密结合,最终形成农工商一体化。

当然,想要完成这一伟大的设想,还需要公司农林部的努力,并做好各方面的配套设施,为将来实现这一目标做积极的准备。

诸如化肥、农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食品加工、肉食加工、鲜品、冻品、罐藏、盐渍、干制各种配套产业。

还有交通设施的建设,完善农产品销售系统,以及各个地区建立完善的农机维修、配件、燃料供应链条,都不是短时间能够建立起来的。

公司现在进行大规模推广普及动力机械,也是将来完成这个大农业设想的奠定基础,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因为没有足够的农用机械,发展大型专业化、集约化国营农场和家庭农场,根本无从谈起。(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动力时代

虽然已经的春天,但是辽东的清晨依然阴冷。李老根将自己的那辆小四轮拖拉机反复擦拭了一遍,又将拖拉机各个部位仔细的检查了一遍,这才坐在了上面。

他双手握着方向盘看着远处的朝阳慢慢升起,心情感觉无比惬意。自从参加了农机驾驶员培训班,李老根就好像推开了一扇门,彷佛整个世界都变了另外的一番模样。

当李老根第一次看到那台巨大的铁牛,发出剧烈的轰鸣,冒着滚滚的浓烟,从他的面前隆隆驶过的时候,他被震撼的目瞪口呆。

这也完全颠覆了他的世界观,从来没有想到这个世上竟然还有这样强大的存在。当他通过了四个月的农机驾驶员培训班的考核,成为一名真正的农机驾驶员,驾驶着这头小铁牛在田野里呼啸而过,觉得他这辈子真是白活了。

李老根却极为迷恋驾驶拖拉机的感觉,虽然二十马力的小四轮速度很慢毫无推背感,可他却感觉自己好像在飞翔。

因为拖拉机几乎没有什么减震,驾驶员的座椅也不是那么舒服,如果开得久了,骨头架子都能被颠散了,没少被其他的农机驾驶员抱怨。

可李老根却非常享受在野地里颠簸的感觉,即便回到家以后,两个屁股蛋子都像裂了似的,他也从来不在乎。

“老李,今天来得够早的啊……”

从大队部走出了一个年轻人,笑呵呵的向他打着招呼,也打断了他纷乱的思绪。这个小伙子是大队部农机小队的维修技术员。

“嘿嘿……这不马上就要春耕了吗,我就合计着早点来看看……”李老根憨厚的笑着道。

这时,越来越多的人从大队部走了出来,在院子的水井旁边刷牙洗漱。大家对李老根已经见怪不怪,这个家伙天天大清早过来折腾,那辆小四轮拖拉机都快被他擦掉漆了。

就连大队长和教导员有事没事都愿意逗他几句,大家对李老根的印象很好,为人实诚厚道、踏实肯干,这样的人很难让人不生出好感。

大队长抹了把嘴上的牙膏沫,转身冲着李老根喊道:“老李,一会儿跟我去支队拉货……”

李老根听了连忙兴奋的嘿嘿笑道:“好嘞,我这就准备……”

他说完屁颠屁颠的跳下车,在车前车后忙活了起来。春节以后基本没什么出车的任务,这可把李老根难受坏了,天天一大早都得过来坐在小四轮拖拉机上过过干瘾。

大队长苦笑着说道:“老李,你着个什么急啊,你总得让我吃口饭再走吧。”

周围的人听了大队长的话,全都哈哈大笑了起来。李老根也憨笑着挠了挠脑袋,慢慢腾腾的爬上了小四轮。

“老根……早上在我们这里吃吗?”做饭的吴师傅探出头,冲着他喊了句。

“不了,我早上吃过了,我媳妇儿给我煮的面片儿,嘿嘿……”吴师傅摇了摇头,转身没了影子。

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小心的走出大队部,然后急火火的跑到李老根的身边,把两个热乎乎的煮鸡蛋塞进了李老根棉袄的兜里。

“我趁老吴不注意,随手顺了两个鸡蛋,你在路上饿了垫垫饥……”

他说完不等李老根推拒,转身就跑回了大队部。李老根想说什么,但是看到那个小伙子已经跑进了大队部。他摸了摸兜里的两个热乎乎的鸡蛋,苦笑着摇了摇头。

李明和高建国等人已经乘坐飞艇回到了辽东,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以及公司各个部门的负责人分别赶到了辽东各个农机分队的试点地区,准备在春耕生产期间考察农机分队的情况。

因为距离春耕生产还有几天,公司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先期视察了各地的矿山、石场、林场、铁路工地和各个基建项目。

虽然公司对辽东、外东北地区广大农村的农机推广普及工作才刚刚开始,但是目前公司在各地的矿山、石场、林场、铁路工地和基建工地,已经基本普及了动力机械。

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海参崴汽车制造厂生产的一百一十马力蒸汽动力拖拉机、六十五马力蒸汽拖拉机,以及蒸汽卡车、自卸车、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压路机、混凝土搅拌机、平整机、道碴清筛机、自卸车、铲运机等建设工程设备,表现都非常稳定。

自从公司开始大规模推广普及了动力机械,各地的铁路工地和基建工地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十几倍,甚至数十倍,不但节约了大批的人力资源,各个工地的工期都极大的加快了完工的速度,各地矿山、林场和石场的产量也都有了显著的提高。

因为拥有了大批的一百一十马力蒸汽动力拖拉机、六十五马力蒸汽拖拉机和一百零八马力蒸汽卡车等大型机械,公司各部门都相应的调整了各自的工作计划,推翻了之前很多保守的想法,摩拳擦掌的想要大干一场。

虽然在推广普及动力机械的过程中,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经过近一年的磨合,通过各个部门的努力,总结了经验教训,最后都克服重重困难,使得动力机械的推广普及工作步入了正规。

随着各地动力机械在使用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越来越成熟,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少,公司也决定开始在辽东、外东北等地区的广大农村,大规模推广普及农用机械。

所以公司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通过在各地矿山、石场、林场、铁路工地和基建工地的视察,也都对公司生产的各种动力机械充满了信心。

大家看着一辆辆大型蒸汽动力的开车、拖拉机,装满了物资从他们的身边呼啸而过,所有人都激动的欢呼鼓掌,丝毫不顾及四处弥漫的灰尘沙土。

公司的员工们都来自现代社会,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大家也终于彷佛回到了从前,到处都是大批车辆和动力机械呼啸轰鸣的壮观场面,为此很多员工都激动得热泪盈眶。(未完待续。)

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视察

随着天气的逐渐转暖,辽东地区的春耕生产也快要到了,各地的农村也都开始忙碌了起来,为即将到来的春播做着积极的准备。

李老根倒是非常兴奋,大队部的农机小队这些天忙碌个不停,春耕前的准备工作非常多,所以他每天都要驾驶小四轮拖拉机,去支队拉物资。

有时候为了大队农机小队的工作,把家里的活都耽误了,使得李老根只能熬夜忙活。弄得家里的朝鲜女人天天脸拉得老长,埋怨他不顾家。

可李老根却依然我行我素,天天泡在大队的农机小队,让别的驾驶员回家,他自己把所有的工作都包了下来。

好在家里的朝鲜女人能干,白天一个人把活都干得七七八八,等李老根晚上回来两口子一起把春耕的准备工作基本都做完了。

李明和高建国、王和三人乘坐一辆农用三轮车,从沈阳出发一路北上来到了铁岭地区。这里的一个支队也是这次农机试点单位。

沿途看到各地的农村,耕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因为辽东地区每年都要进行秋翻,所以和以前相比,第二年的春耕的工作量要减轻不少。

大家这一路乘坐农用三轮车可遭老罪了,都被颠得欲%仙欲死,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呢,他们浑身上下就已经像散了架子似的。

离得老远就能听到前方传来一阵阵嗡鸣声,还有几簇浓郁的黑烟缓缓升起。高建国长出了一口气,咧着嘴说道:“总算是到了,若是再颠一会儿,老子的屁股都得被颠成八瓣。”

李明和王和听了都哈哈大笑了起来,这一路他们也被折腾得够呛。现在终于到了,也都是松了口气。

反正他们心里都想好了,回去就算骑马,也不坐这个破玩意儿了,太特么遭罪了。

铁岭地区的管委会主席王辉昨晚就赶来了,他和支队部的干部已经知道几个常委要过来,所以今天都推了手上的工作,专门等在支队部等待着李明他们几个常委的到来。

此时他们正在组织支队的农机中队调试设备,几辆大马力的蒸汽拖拉机和卡车,都已经生火发动了起来,几个巨大的飞轮伴随着蒸汽机组的轰鸣,正飞快的旋转。

几辆大家伙的机头不时的喷出一股股蒸汽,场面显得非常壮观。这几天支队部热闹,天天周围都围满了附近的老百姓。

很多人都是起个大早,特意赶来看热闹的,都想看看传说中的大铁牛。这段时间支队来了几个大铁牛的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支队,甚至相邻的支队都有人赶过来凑热闹。

而且消息传得越来越悬,现在很多没见过这几个大家伙的老百姓,已经把这几辆大型蒸汽机械想象成了高达。

王辉听到了一阵农用三轮车的咆哮,转过身一看,连忙招呼大家迎了上去。他们都没想到几个常委居然坐这个破玩意过来。

农用三轮车的滋味,这些基层干部也都是深有体会,所以现在大伙乘坐农用三轮车的时候,都事先准备好厚厚的棉被铺盖,要不非得被颠傻了不可。

李明和高建国、王和三个看到了他们,就让农用三轮车停了下来,然后在王辉等人的帮助下,龇牙咧嘴的下了车。

“首长,我要是知道你们坐这玩意儿过来,就祝福你们带个软垫了,你们这一路也能少遭点罪。”

听了王辉的话,高建国一瞪眼,笑骂道:“你现在说这个有屁用,老子颠了一路还用你说。”

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

王和一边揉着屁股,一边冲王辉说道:“现在支队的工作很轻松吗?你们怎么都过来了,王辉,你和支队的两个负责人留下,其他人都回去工作吧。”

王辉嘿嘿笑了下,然后对旁边的一群支队干部挥了下手,大声说道:“都散了……散了……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李明板着脸对王辉说道:“公司已经三令五申,不准基层搞这一套,你们铁岭地区不知道吗?这个你一定要重视起来,我们远东的领导干部,不是大明的官老爷。”

此时的王辉已经被吓傻了,李明和王和刚才的话很重,让董事局的两个常委训一顿,那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王和看王辉的脸色有些苍白,笑了下道:“我们知道,大家的初衷还是好的,觉得不过来迎接一下,怕我们怪罪你们不尊重领导。这是人之常情,但公司传达的文件,已经数次宣布了这个规定,你们为什么都当成了耳边风。

如果下次再发现今天的情况,就说明你还抱着封建观念,还把自己当成大明的官老爷,那你也不再适合担任地区的领导工作。这一次你可不要再心存侥幸,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基层的监管力度,主要就是抓各地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

听了王和的话,王辉满脸涨红的点了点头。这次他算是见识到了公司董事局常委的威势了。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就已经让他们浑身上下都湿透了,双腿也都抖了起来。

而且旁边还站着一个公司有名的黑面神,若是他发起火来,那王辉今天可能都得摊在地上。好在高建国一直站在边上笑呵呵的看着热闹,倒是没有参与的意思。

李明转身看了眼王辉身后的两个支队负责人,他俩现在低着头装成两个鹌鹑,可也被吓坏了,天气还很凉呢,他们的脑门上已经满是冷汗。

“你们俩做为支队干部,平时要以身作则,别以为当了领导干部就真成官老爷了。哼……你们难道都忘了,几年前你们也是流民出身,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本。”

两个鹌鹑听了李明的训斥,都是两色苍白的不断点头,连说话都说不利索了。

旁边的高建国嘿嘿笑道:“行了,你们跟他们说得也够多了,他们几个听得进去就好。我跟你们说啊,现在可不是吓唬你们,公司马上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