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伐天下-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现在才意识到这一问题,有几个人已经露出了局促不安的神情,不过大多数人还是满不在乎的样子,只有那个相对瘦弱的年轻人脸上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不过我并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这次你们的无礼我就不追究了。但是若我不拿出点真本事来,想必你们也不会心服,用兵的能力在这饭桌上也没法表现,那就让你们看看我的功夫吧。”,话音刚落,只见赵抗人影一闪,不知何时已经闪到那个壮汉身后,抬起一脚就将他给踢了出去
  这下吴璘也傻眼了,一方面他是对赵抗的武功之高感到惊讶;另一方面他则是对赵抗居然和一个粗人动手而深感意外,毕竟赵抗可是皇子身份,这也太不成体统了吧!不过吴璘也明白,对付军中的“刺头”,来点硬的见效最快。
  “你耍赖,居然偷袭!”,那个壮汉身体确实结实得很,拍拍屁股又爬了起来,不服道。
  “孙瞎子,别闹了!”,这时那个一直沉默不语的年轻人发话了,“你是赢不了这位公子的,刚才他手下留情你没看出来吗?你若有刀在手,或许还能拼个平手,如果继续空手的话,就算你早有准备,也最多能撑过三招!”
  这下赵抗也有意见了,“什么?空手连我一招都接不了,拿了兵器就能和我抗衡?我不信!”。见赵抗要和那个“孙瞎子”比兵器,吴璘急了,“本来是介绍你们给赵公子认识一下的,却给你们搞成了比武都给我住手!”
  可那个年轻人却根本无视吴璘的权威,将一柄钢刀扔到了“孙瞎子”手里。而那“孙瞎子”刀一到手,整个人的气势完全不同了,原本粗鲁莽撞的眼神立时不见了,就像野兽盯紧猎物时那样,神情无比专注,令赵抗也感觉心中一紧,“有意思!”
  赵抗童身已破,以内外化肉体成钢的能力大幅度减退,不可能冒险去玩空手入白刃。他随手便折下一根桌腿当作短棍使用,然后故技重施,又要闪到“孙瞎子”背后偷袭,却见他头也不回,便向后看似随意地劈出一刀。
  “不好!”,赵抗发现自己就好像送上去被他砍似的,当下也没用桌腿挡格,而是气息逆转直接抽身回退。这一下在座的众人全都震惊了,他们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可以颠覆武学的常识,在高速移动中突然变向的。
  “孙瞎子”现在也完全冷静了下来,他发现在赵抗迅如鬼魅的身法面前,自己确实毫无获胜的把握,而且赵抗年纪还那么小,确实是值得吴璘如此看重。但就在他要开口道歉的时候,赵抗的“乌金鞭”呼啦一声甩了出来!“孙瞎子”现在虽然反应与出招速度提升很大,但是身体的移动速度却没有明显的变化,在赵抗击出的漫天鞭影面前根本无法抵挡,一会的时间就被卷了起来,然后又被扔了出去
  “孙瞎子”这下算是彻底心服了,至少在武功方面是这样,好在赵抗并不像外表那样年幼,要不然他真的要羞愤欲死了。“孙瞎子”在众人中武功算是出类拔萃的,见他都服了赵抗,其他人自然立刻转变了态度,只有那个年轻人除外,只见他淡然地说道,“的确很了不起,但是若放到战阵上,威力就没那么大了。”
  这话一出连吴璘都微微蹙眉,赵抗倒是不以为忤,笑道,“这位大哥说得没错,但是我身为全军统帅,一般情况下不可能亲临前线,学武只不过为了防身和健体而已,用不着我亲手杀人。”
  这下那个年轻人反而肃然起敬,拜服道,“如今年轻就武功出众,又能冷静自制而不亲身犯险,公子将来必成大器,南成此前多有怠慢,还望公子宽恕!”
  原来那个年轻人名叫郑南成,今年已经二十五岁了,赵抗淡然一笑,扶起他温言抚慰,看得吴璘也暗暗点头。郑南成可以说是众人中的领袖,他一心服自然不会再有谁对赵抗无礼,不过赵抗却看出他们言语中闪烁其词,其实并不是太想跟随自己。

第七十九章 厚 礼(下)
  “孙瞎子”性格憨直,他率先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那些所谓的义军,实际上无非是些贼寇而已,根本没什么前途。何况在金国境内想要发展壮大,实在太难了,百姓都只顾惜自己和家人的性命而不愿抵抗,就连当年王都统(抗金名将王彦)的‘八字军’,最后不一样没能坚持下来撤回了南方?我们是想杀金兵报仇,但也不想白白送死,而且死的时候身份还是土匪!”
  “贼寇只是掩饰身份用的,并不是一直当盗匪,在不久的将来,你们就可以重新扬眉吐气。至于我的军队有没前途,正所谓眼见为实,诸位还是去看一下再下结论也不迟。另外,听你刚才说你们都与金人有着血海深仇,现在全天下与金人有仇的何止千万,但为什么还是报不了仇?是因为他们都像你们一样等着朝廷下令,而不愿意主动承担那份重责,难道只是坐在后方发发牢骚,你们就能心安了吗?”,赵抗语音低沉而有力,重重地敲打在众人的心中。
  众人看过魔军的训练后,脑中几乎无一例外地闪过一个词——“惨无人道”,不过久经战阵的他们也确实感觉到了眼前这支军队可怕的潜力。郑南成低头不语,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问题,而其他人则更加不想为赵抗效力了。
  “你们觉得我很过分是吗?看起来是这样,但是他们每天在训练中死亡的人数其实远远比不上其他军队中因缺医少药而伤重身亡和病死的那么多,考虑到这点后,你们还觉得我的军队死人多吗?至于训练强度高到甚至有点血腥,这一点我并不否认,可是连血都没见过的兵,又怎么可能打败凶残至极的敌人呢?你们可别告诉我,只需要喊喊口号就可以了!”,赵抗厉喝道。
  众人都陷入了沉思,倒是一直沉默的郑南成回话了,“其实以常规训练法,循序渐进地来,也一样可以练出精兵。”
  “这我当然知道,但是你们考虑到了时间吗?要彻底打败金军,至少也要三十万精锐之师,如果按照常规的训练法,需要多少时间?回答我!”,赵抗盯着郑南成喝问道。
  “如果集中全国之力的话,大概要十年,如果还在的话,大概要七到八年。”,郑南成的额头冒出了冷汗,他终于意识到自己、以及以往的那么多名将遗忘的重要问题究竟是什么了
  赵抗当然知道他暗指的人是岳飞,但是现在他还没到平反的时候,当下立刻回到原来的话题说道,“十年十年能发生太多的事了,何况你说的是集全国之力,可能吗?就算这十年二十年里不老不死不病不退,那累计消耗的粮草都不知能多养活多少孩子了!这就是所谓长痛不如短痛的道理!时间越短,便越不容易碰到变数,而且这种方法同时还非常节省钱粮,和盲目追求速度的急功近利是不同的。对于你们,我并不勉强,愿意为了理想付出一切的,站到我身边来,注意,是一切;愿意服从我指挥的,站到我的左边;怕死的,站到右边!”
  结果大家几乎清一色地站到了赵抗的左边郑南成想了一会,最后也站到了人群之中,就这样问题解决了不过赵抗花这么多时间来进行交流也不算浪费,早点统一思想总比晚点好。
  虽然对这些人中一个理想主义者都没有比较失望,但这些人对手下严重缺乏中高级军官的赵抗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助力,据吴璘介绍说他们至少可以胜任千人队的长官。而且每个人还有自己的专长,比如真名叫孙二狗的“孙瞎子”(这绰号是郑南成起的,因为他觉得孙二狗长得很像大黑熊),在训练士兵上的能力不在吴璘本人之下,而年纪最大的李天保则是最稳重、经验也最丰富的一个。
  可是说到显然是众人领袖的郑南成,吴璘却是直到众人散去之后才与赵抗详谈。原来这个郑南成当初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某天在吴璘亲自视察的时候,训练中的郑南成中暑晕倒了
  爱兵如子的吴璘自然要亲自上前查看,可就在他派人找大夫时,郑南成却像没事人似的站了起来,“小人其实没有中暑,不过不如此便无法见到大人,想说的话便无处诉说。”
  “你一个普通的士兵,使诈戏弄本帅,难道就不怕死吗?”,吴璘虽然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有意思,但是军法的威严还是必须维护的。
  郑南成昂然答道,“方今天下战乱未休,人命贱如草芥,百姓流离失所,小人只怕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死却有什么好怕的呢?”
  “好大的口气!拉下去,重责一百军棍!”,吴璘喝道,但不经意间他却对军法官使了个眼色。
  虽然执法者手下留情,并未用上全力,但郑南成的身体算不上强健,一百军棍下来还是被打得皮开肉绽,但是这一过程中他连哼都没哼一声,脸上还露出了些微的笑意,因为他知道,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果然,郑南成的伤势还没痊愈,吴璘一纸调令下来,他便成了吴璘的亲兵。原来他出生在辽东,也就是说他当初是辽国境内的汉人,而他父亲则是辽军的中级军官,家境虽然算不上富裕,但是必要的教育还是负担得起的。由于金国灭辽后,对原辽国境内各族还是以安抚为主,并未像后来南下时那样烧杀淫掠,再加上辽国长期以来不断磨平当地汉人的民族意识,所以辽国灭亡时才四岁的小南成并没觉得受异族统治有何不妥。
  郑南成自小聪明,他的父亲对其视若珍宝,不惜花大价钱请来了燕京城内有名的大儒教他儒家经典,但是郑南成却对兵法更感兴趣,那个大儒在长叹“可惜”之后走人了。郑南成的父亲虽然很生气,但想到现在乃是战乱之世,学习兵法也很有前途,便没有多加干涉。可是郑南成才正式学了一年兵法就彻底失去了兴趣,当时才十岁的他说了句这样的话,“这些兵法书空有理论,却缺乏最基础的统兵、训练等内容,如果沉溺其中,只会越来越脱离实际,根本成不了真正的名将。”
  就在父亲气得想痛打儿子一顿时,小南成提出了一个要求,他要去军队里生活一段时间,以学习了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等实用内容。他的父亲实在是拿儿子没办法,便答应了他的要求,可他却没想到这会是他一生中最为后悔的事情

第八十章 寻路之旅(上)
  由于郑南成是长官的独生子,士兵们自然对他很好,而他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便和那些士兵吃同样的苦,即使中途退出也只是因为瘦弱的身体无法承受而已,这又令大家不禁对其刮目相看,他也第一次交到了朋友。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郑南成也渐渐发觉军中各族官兵的地位并非像他原先以为的那样平等,女真人的地位最高,而渤海人、高丽人、契丹人、奚人等其他胡族顺次降低,汉人则位于最下层,不过有南宋的降兵垫底,他们这些北方汉兵并没觉得难以忍受。某天,郑南成的一个朋友因赌钱的事与一个渤海兵发生争斗,事后本就受伤颇重的他捱了重重的一百军棍,没过几天就死了,而那个渤海军官则只被罚了半年的军饷而已。
  这件事令当时才十三岁的郑南成第一次注意到自己的汉人身份,虽然这件事很令人气愤,但一向冷静的他并没有冲动,在他看来这样做不过是多搭上一条性命而已。按郑南成当时的想法,以自己的才干将来登上高位并不难,到时候为朋友报仇岂不是简单得很?可是,在渐渐了解到军中胡族军官升迁要比汉将容易得多之后,郑南成才意识到自己最初的想法是多么地天真,而一年后发生的那件事则将他彻底推上了另一条道路
  郑南成并不是一个标准的正人君子,在他还没满十四岁的时候,就已经被死党拖去睡过营妓了。由于他长相俊秀,在金军的基层官兵中并不多见,再加上他性格温和,在金军中算是懂得怜香惜玉的类型,所以颇受那些营妓的喜欢。没过一年时间,年纪还小的郑南成就有了几个“红颜知己”,为此还常常被死党们取笑。
  但是没过多久,其中与他关系最好的那个营妓却无辜惨死,年仅十六岁的她实在受不了几个女真兵似乎无休止地蹂躏,结果被那几个因求huan遭拒而怒火中烧的家伙一顿皮鞭给活活抽死。郑南成闻讯赶来救人时已经晚了一步,却听到了一句影响他一生的话——“汉人的女子那么多,死一个有什么关系,等爷爷南下时再抓十个过来!”
  郑南成的涵养再好,也不过是个十四岁的热血少年,这下再也忍受不了,愤然抽刀将那几个女真兵全都砍死。完事后郑南成知道自己闯下了弥天大祸,略作掩饰后连家都没回就逃出了兵营。由于此事后来引起了颇大的余波,为了震慑军中心怀不满的汉兵,郑南成的全家数十口人全被处死
  郑南成是个聪明人,他出逃时自然想到了家人的结局,但就像当年的伍子胥那样,“与其留下和家人一起白白死掉,不如留着有用之身为家人报仇!”
  但是当郑南成进入当时已经被战火蹂躏地残破不堪的中原地带后,他才发现原来战争中像他这样的遭遇实在是太普遍了,甚至家族全灭的也比比皆是。不知不觉中郑南成心中的家仇渐渐淡去,倒是一种责任感开始萌芽,“一定要平定乱世,扫除不公,即使最终力有不逮,我也要竭尽所能试一试!”
  郑南成可不是一个那种书读傻了的人,不会相信对那些战犯们讲道理会换来和平,而对金军颇为了解的他也知道花钱买和平只能短期见效,长期来看反而是资助敌人来对付自己。对于自己要做的事,郑南成早就有了明确的想法,那就是用战争去争取和平!
  对于金军的优劣之处郑南成算是颇为了解,所以他那时并未觉得打败金军有多么困难。但是当他接触到宋军之后,郑南成简直无法将其和军队联系起来,在他看来大部分的宋军战斗力恐怕还不如盗匪呢!而当他来到南方以后,他便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了,南宋大部分居民的生活富裕,根本不愿意当兵,以致于军队中大部分兵源不是来自于囚犯,就是混饭吃的,战斗力能强吗?只有那几支兵员以北方难民为主的精锐,战斗力才能和金军抗衡,明白这一点后郑南成先后加入了韩世忠和岳飞的军队,期间他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却发现了一个他无法解决的难题
  韩世忠的军队纪律比较涣散,但是靠着他个人的勇猛和不时闪光的奇谋,总体而言还是胜多败少,可是郑南成不过是个小小的士兵,没机会接近韩世忠本人,在这种军队的基层实在是学不到多少东西。而韩世忠在水军方面倒是真材实料,这才是郑南成在其军中逗留超过一年的根本原因。但不管怎么样,郑南成并没有学到他想要的“百战百胜”之道,因此他找机会开小差走人了,不久他便加入了名声更大的岳家军。
  岳家军的训练极其严格,但对心志坚毅的郑南成来说,这倒还能适应,而从基层切身感受到的练兵方法也令他获益良多,可是岳家军却有不少在他看来很不合理的地方。岳云曾经在一次训练中坠马,岳飞为此大发雷霆,本来想要将其斩首,在诸将苦劝后改罚一百军棍。对于这件事,大多数人都以此作为岳飞军纪严明和不徇私情的明证,但是郑南成却有不少疑惑。至少他并没发现有一条军规规定训练中坠马要斩首,当然,郑南成并不是“背嵬军”的成员,也许他们的军纪特别严格也说不定。但即使这样,他也还是不解,因为坠马有很多可能的原因,大部分都与骑手无关,即使是最精锐的骑兵也不能保证一定不出现马惊失足的情况,这种完全不可预测的情形居然要处死骑手,简直是莫名其妙。要都这样搞,估计没几个人敢骑马了,而事实上因这种原因受罚的似乎也就岳云一个,其他人出现这种情况最多被训斥一下。
  而那些评价就更没道理,若军法没有那样规定,岳飞如此处罚儿子,那就是执法过酷,可没什么好大肆渲染的。而若军法有那样的规定,岳飞在众将劝说下将其改成一百军棍,那就又是徇私了,怎么能说是不徇私情呢?正因为这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郑南成想当然地认为岳飞不过是牺牲儿子,以增加他个人的威望而已。不过日后当他听到居鹏亲口讲出此事的真相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理解的全错了
  郑南成不久之后离开岳家军与此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岳家军虽然威名赫赫,但并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军队,才是最根本的原因。郑南成最推崇的军队是东晋北府兵和战国时期的秦军那样的,它们的强大是军队本身强大,而不完全取决于主帅。

第八十一章 寻路之旅(中)
  无论统帅是谢玄、刘牢之还是刘裕(北府兵的巅峰是在他手上达到的,但是从此之后便不再有北府兵,因为刘裕成了皇帝),北府兵都毫无疑问是当时天下的第一强军。而像陈庆之的“白袍军”之类的军队,虽然一度所向披靡,但只要主帅一死,立刻就从历史上除名,这才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根本原因。
  人的生命很脆弱,可能病死、可能战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