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骑-第2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域大唐的军民一开始尊重张迈,只是尊重他是“长安特使”,尊重这个身份,等后来现张迈虽然武艺不行,但在城头表现得很积极武勇,才多了几分认同,但到碎叶焚城一战后,唐军上下所有人对于这位“特使张公子”就是由衷地钦佩了,因为他立下了赫赫战功!

因此,当张迈“不耻下问”,向唐军将领请教武艺的时候,郭洛、杨易等都很乐于教他。于是张迈就跟郭洛学刀,跟杨易学弓箭,至于骑术,虽然唐军之中论骑术最好的据说是杨定邦,但张迈却缠着郭汾教他。反正郭汾的骑术也不错哦,且有美眉做师父,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啊。

进入星火砦之后,他每天的锻炼行程都排得满满的。?

早上呢,先练骑马,算是一天的热身,和郭汾一起,两骑或一先一后,或齐头并行,在山坡山谷玩玩追逐,踏踏青,中间说点俏皮话把小姑娘的脸逗得通红。

“我明天不教你了!”每天练骑术练到最后,郭汾总是红着脸说。

不过第二日她还是继续教他。

每一天和郭汾在一起的日子是最开心的,虽然骑马也是个体力活,但是当不住有美女相伴,男女搭配,修炼不累啊。

可练完了骑术之后,倒霉开始了。

练箭,在张迈原有的概念中应该也不是件苦事,看电视里那些射箭的人,射得多轻松啊。特别是里写的“连珠箭”,拉风得不得了!

当然,以前只是听说,来到这个世界后他才真正地见到连珠箭,郭洛和杨易两人并立,在小树林边给他做示范,持弓稳如山停岳立,箭有如行云流水,将箭一支又一支地射出去,而且命中率还很不低,力量、气势无一不足,姿势更是帅得不行!

张迈看得跃跃欲试,等他们停下来就跑过去:“我来试试。”杨易帮他调整持弓的姿势,跟着手把手教他怎么拈箭,怎么射:“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儿,弓开有如满月,箭便如流星!”

结果一拉弓,郭洛杨易是会挽雕弓如满月,张迈却拉了个不规则的橄榄形,样子丑得不行!

郭汾在旁边划脸皮嗤笑着:“俏皮话说得那么溜,还以为你多厉害呢,却连弓也拉不开,阿汴也比你强!”

张迈脸上一热,郭洛道:“妹妹?”他比张迈小几岁,这几天混熟了,已经管他叫大哥了。就去取了个石数减半的轻弓来,说:“先用这把吧。”

现代都市人的营养通常过剩,可因为缺乏与天地对抗、在战场熬练的经验,体力跟大唐边疆将士真是没法比,虽然只是一把郭洛口中的“轻弓”,但拉起来还是有些吃力,但这回好歹还是拉开了,对着靶子瞄准——

倏——

咦,箭呢?

靶子上找不到。

“啊!谁偷袭我!哎哟,我的屁股!”

上文提到,星火砦的生活设施“基本齐全”,不过只是“基本”,锅碗瓢盆炉灶柴草屋都有了,厕所却还没有,所以军民内急了只好到小树林之类的隐蔽场所解决。

这时在密林里进行五谷轮回运动的人,蹲着的地方离靶子有十几步远呢,谁知道臀部还是中招了!幸好这一箭力道不足,但已经受伤不轻了。

“好像是……”杨易脸上露出恐怖的表情来:“我叔叔?”

张迈招呼了一声:“快逃!”

虽然逃了,但后来消息还是传了出去,此后这片小树林就成了内急禁地——当张迈练箭的时候。?碎叶军民虽然勇敢,但还是不大敢冒菊花被爆的危险。

第一次练箭还只是尴尬而已,但真正的苦头,却是进入练习状态之后,张迈以前实在没想到,持续地拉弓、射箭,竟然是这么累,比练马拉松还苦,当时还咬牙坚持了下来,可第二天醒来,他觉得两条臂膀都不是自己的了,那种酸楚的感觉直叫人难以忍受!

练箭虽苦,但论到体力耗费之大,又不如练刀。

传授刀法的时候,仍是郭洛杨易一起陪他,但主教的则是郭洛。

唐刀有大小长短之分,长大者为陌刀,短小者为横刀。当然,横刀的“短小”只是和陌刀这战场凶器相比较而言。

郭洛先取了一把陌刀来,此刀两面都是刀刃,是一种双刃刀,而且刀身极长,光柄就有四尺,张迈的身高是一米八五,郭洛的身材与张迈相当,但将陌刀一立,竟然比他自己还高得多!怕不有三米!把张迈吓了一跳:“这是刀吗?这么长这么大,怎么用啊!”试着掂一掂,入手十分沉重,怕不有四五十斤。《三国演义》中说关公的青龙偃月刀有八十三斤,但那是演义,且关公乃是名将,一支军队里出一两个这样武艺绝伦的人不奇怪,这陌刀却是大唐重步兵的配备,是一整个编制的武器,张迈想要是自己,手里拿着几十斤的东西,连行动都不方便,还怎么战斗?

“迈哥,你走开些。我演给你看看。”

张迈走开了几步,杨易又拉着他又走到几步外一块大石头上。郭洛这才挺立行礼,猛地举刀,跨步挥砍,再迈步,再挥砍,跟着便收刀了。动作十分简单。张迈一楞:“这就完了?”

“是啊。”

张迈见这刀这么长大笨重,拿起来都觉得吃力,换了自己别说要挥刀砍人,别伤到自己就好了,原先也猜到要挥舞这样的大刀不是大力士根本不行,而且动作也不可能很繁复,但又想:“这种刀,望上去是很恐怖,可在战场上有用吗?”

杨易似乎看出了他的怀疑,说:“迈哥你等等。”过了一会,竟找了十位将士来,每个人都拿着一把陌刀,为的是中年将领安守敬,他看了张迈一眼,问:“特使要检阅一下我等的陌刀刀法?”

张迈也实在想看看,就点了点头。

安守敬看起来是一名威武的武将,说起话来却颇雅:“陌刀为我大唐军中不传之秘,这些年咱们安西旧部万里播迁,文武两道存亡续断,不绝如缕,幸好陌刀刀法没有失传,且小一辈的少年学会的不少,也能聊慰祖先之灵了。若是旁人,此技不敢轻传,但特使要看,自然没问题。”挥了挥手,道:“儿郎们,站好了,让特使瞧瞧我们苦练的本事!”

十名将士齐声呼喝:“赫!领命!”

十人列队,排成一列,这次却是面对着张迈,站在二十步开外,安守敬猛地大喝:“起!”张迈就见到一片白光一闪,同时又听安守敬喝道:“进!”

这时正是午后,阳光正烈,刀身反射着阳光,望过去犹如一堵冰墙,尚未逼近,却已摄人心魂。

“杀!”安守敬大喝之后,十名将士齐呼——

“杀!杀!杀!”

大刀密进,就像一面刀墙一样推了过来,眨眼之间已经推到了张迈所站的石头前面,张迈只觉得眼前一晃,心里忽然生出大恐怖来:这刀墙离他虽然还有好几步的距离,但他却仿佛看到自己连同脚下的大石头都被硬生生剿碎的场面,一时间口干舌燥,喉咙里呻吟了一声,竟忘了对方只是演练,几乎就想逃走!可两脚却僵在那里动弹不得。

等他回过神来,安守敬已经带了人走了。

张迈忽然之间总算明白了大唐为什么能在冷兵器时代纵横无敌,别的兵种且不说,光是这恐怖的陌刀刀阵,若是有几百柄,横排推进,连人带马都要被剁碎!若是有几千柄同时动,野战之时只怕没什么部队能够抵挡?

何况唐军并不迷信单一兵种,而是用轻骑与陌刀步兵配合,以轻骑的灵活配合陌刀的犀利,那可是真正的梦幻组合!更何况在轻骑之外、陌刀之后,还有中华兵种中独步世界的强弩呢!

“若是有足够的财政支持,养出这么强大的一支部队,都不用火器,怕就足以纵横无敌了!”

冲新书榜ing,请大家记得投票支持^^

第十四章汾阳兵典

陌刀的威力虽然大,但短期间来说张迈知道自己是学不了的了,且不说技艺与气势,力量就跟不上。?因此郭洛先教他横刀。

横刀是短兵器,不过这是和陌刀相比较而言,其实也有两三尺长,张迈曾用它斩过回纥人的头颅,剁过回纥人的手掌——那是他初出茅庐第一功。只是当时是在混乱之中拼命,也没心思去品味这把刀,这时重新学习,再就近细看,忽然想起了什么一般,竟然脱口叫道:“日本武士刀!”因为这刀的制式与电视上常看到的日本武士刀竟有些相像,都是那么的锋锐,冰冷的刀刃上透着寒光。

郭洛杨易都有些奇怪:“什么日本武士刀?”日本他们是听说过的,知道那是一个岛国,常来大唐求学。

张迈心里马上反应过来:“对哦,这可是大唐啊,现在日本岛上那些猴子怕还刚刚在学着穿大唐衣服呢。”但这刀实在和他在影视作品中看到的日本刀相当的神似,一个思索,就领悟了过来:“对了!这横刀之所以像日本刀,一定是日本人来大唐求学,结果把我们的锻刀术也学去了。只不过奇怪,怎么我们这边反而失传了?”

他的这猜测却也**不离十,日本在近代以后闻名于世的倭刀确实是从大唐横刀中演化而来,这时郭洛教他的刀法,也都是实战用的刀法,简单而迅猛,没有武侠片或者江湖卖艺人的那么多花哨招式,但威力极强,其中的“对击剑刀法”,由两人相对而立,双手握竹刀对击练习,又让张迈想起了日本的“剑道”。?!这大唐横刀乃是日本倭刀的祖宗,横刀刀法也是日本剑道的本源,只不过入宋以后不知何故,却渐渐将锻刀术连同刀法都丢了,反而是日本那边存留了下来。

练骑术、练弓箭、练横刀,只短短几天,张迈就觉得自己好像骨头都要被拆掉了,连续几个早上,他都趴在草席上几乎就不想起来了,但最后还是强迫自己起身!

“现在不趁着战争的空隙练好武艺,将来遇到强敌怎么办?”

有一天晚上实在撑不住了,生了投机取巧之心,去把自己那个背包的东西都倒了出来,可里头全部都是些旅游用品,并没有能够让他在这个乱世存活的东西,比较可能有用的,怕只有三张地图和那个望远镜,他心想:“我怎么这么倒霉,早知道会到唐朝来,就该带把冲锋枪来,至少带个左轮。”不过这个念头闪过之后便不免苦笑:就算是在现代社会里,在枪支管制那样严厉的中国,普通市民要搞一把手枪也难啊,更别说其它武器了。

“算了,还是靠自己吧,就算真带了把枪来,子弹也总有用完的一天。但武艺学会了,却是一辈子都受用!”

幸好这么咬牙撑了十几日后就开始觉得不那么难受了,张迈心中惊喜,知道是自己的身体开始适应这种强度的训练了。?

“莫非我的体力不知不觉间已经上了一个层次了!”

便试着去掂量了一下一柄陌刀,果然现入手比第一次接触时轻了些许——这当然不是陌刀轻了,而是张迈的力气增强了。

一现了自己的进步,又激了张迈的积极性,他竟然下了一个十天之前他不绝不敢下的决定:“既然这样,那接下来就再加强自己的锻炼强度!”

谷中的兵将、少年见张迈是钦差,又是文官,可为了唐军的未来也这么拼命地训练,个个都奋图强,唯恐落后。

只有郭洛见张迈如此努力,却忽然叹息,杨易见了问道:“怎么了你,迈哥进境很不错啊,你叹什么息?”

郭洛说道:“迈哥的武艺是一日比一日精熟了,这也是好事,只不过他毕竟是特使,是钦差,在军中也是监军,将来再有战事,不杀到最后一人也轮不到他冲锋陷阵,他武艺练得再精,对我们安西唐军来说也没有太大的作用。”

张迈本来正练横刀,听到这话停了下来,杨易也点头,说:“对,武艺是要练,不过我也觉得对迈哥来说更重要的应该是兵法。?”

兵法!

这个世界并不是修真者的世界,不是武侠者的世界!人的体力有其极限,张迈再怎么锻炼,最多也就是练成一个合格的军人,离真正要在这个世界安身立命所需要的本事还远着呢。

而且正如郭洛所说,张迈如今已经一只脚迈进了唐军决策层,在这个圈子里,对安西全军来讲,他脑袋里的东西可比他手脚上的力量重要得多了!

就像碎叶焚城一战,扭转整个局面的并非张迈的单人战斗力,而是那颠覆性的奇思妙想。只不过,那奇思妙想毕竟是灵机一动,不能确保以后每场战争张迈都能够来这么一下,所以还算不上是真本事。

“阿洛,你的意思是说,我现在更迫切的事情是提升我指挥作战的能力了?”谈到指挥作战,张迈觉得离自己好像有些遥远,来到这个世界后他深知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实际上对战争这回事他连门都还没入呢,作为一个士兵都还不够格,更别说做将军了。

见张迈为难,杨易却说:“迈哥,你也不用把这事看得太难,指挥打仗嘛,其实就四件事:第一,权柄;第二,威信;第三,头脑;第四,经验。”

必须有权柄,然后才有兵可带,必须有威信,士卒才会听话,至于头脑和经验,一属先天天赋,一属后天经历,对为将者来说都不可或缺。

“迈哥你四件事前三件都有了,现在只要把经验补足就行了,很简单的。”经过碎叶焚城一战,杨易倒是对张迈充满了乐观。

“经验,经验,那当然是最好的锻炼方法了,可现在暂时没仗打啊,怎么增加自己的经验呢?嗯,自己的经历是一种直接经验,先人的经历是一种间接经验,现在暂时没仗打,看来我在练习武艺之余,还得系统地读一下兵书。嗯,咱们谷中可有《孙子兵法》没有啊?”

《孙子兵法》乃是古往今来兵家第一典!说到要学兵法,谁都会第一反应地想到这本书。张迈以前读过一些片段,却没全书通读过,但郭洛却说:“《孙子兵法》是讲兵略的,里面没有涉及到具体战术。只读《孙子》,只怕也没有大用啊,只会流于纸上谈兵,所谓:知略不知术,到老一腐儒,知术不知略,沙场一武夫。战略战术,两者缺一不可。我看迈哥你眼界开阔,思路清晰,天赋高明,兵略应该可一读而通,反而是战术方面需要加强。”

“战术?还有专门讲战术的兵书?”

“嗯,有的,而且恰巧咱们军中就有一部兵法奇书!”杨易说着推了推郭洛,笑道:“阿洛,我看你时候把你家那部《汾阳兵典》呈现给特使大人了。”

张迈眼睛一亮,郭洛却颇为尴尬,杨易脸上有几分不怀好意的神情,挤兑他说道:“阿洛啊,虽然我知道你家把《汾阳兵典》看得比命还重,咱们两家这样的世交,你我又是这样的交情!你都不肯借给我!但迈哥是钦差啊,你对他都这么小气么!”

“《汾阳兵典》?那是什么兵书?我怎么没听说过。”张迈问。

“迈哥当然没听说过啦,那可是他们老郭家的家传至宝呢!藏得比什么都秘密!这部兵典是当年汾阳王郭老令公晚年时总结一生戎马,尤其是平定安史之乱时大小战役的种种经验,并综合我大唐自开国以来历代用兵实战战例而著成的一本大书!内中更有胡汉诸族、步骑弓炮、城池攻防、野战阵法等种种图说。可以说,这部兵典乃是集我有唐一代兵法战术之大成!嘿嘿,我现在说多了也没用,等逼得阿洛把书交出来,迈哥你自己看吧。”

张迈听得砰然心动,问道:“汾阳王郭老令公?莫非郭子仪……郭老令公?”

“不错!除了他老人家,还有谁能写出这样一部兵书呢!”

——————————今晚码得顺了些,提前更新。请大家多多支持。^^别望了投推荐票啊。^^

第十五章兵家无秘籍

张迈听说郭家有一本《汾阳兵典》,原来郭昕是郭子仪的侄子,郭子仪这部大书虽然没有公开刊刻,但郭昕仍然得到了一部并带到了西域。张迈便问郭洛要,郭洛道:“不是我不给,这本书实是在我爹爹手中。我虽也读过一些,可他也不让我带出门的。”

杨易道:“迈哥,你面子大,直接问郭伯伯要吧,他肯定得给你!”

在杨易的鼓动下,张迈便来寻郭师道,开门见山地跟他说要借《汾阳兵法》一观,说完这话心里有些忐忑,怕郭师道不肯给。毕竟这是人家的家传至宝啊。

哪知道郭师道呆了一呆:“《汾阳兵典》?特使要这个干什么?”

“我想学兵法。”张迈说。

“兵法?特使不是已经会了么?”

已经会了?张迈不明白郭师道的意思,从他的反应郭师道似乎看懂了他的意思,道:“特使跟我来。”竟然没有拒绝的意思。

张迈心中暗喜,暗想这钦差的身份真是不错!跟着郭师道进了里屋,郭师道打开一个五尺长、三尺宽、两尺深的大箱子来,打开了锁,里面尘土飞起,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几十本书页黄的大部头老书。?

“哪一本是《汾阳兵典》呢?”张迈问。

“哪一本?”郭师道一笑:“都是啊。这是其中一部分。”指着另外两只箱子:“这两箱也是。”

如果是在用qq聊天的话,张迈一定是马上给郭师道个吐血的表情。

他忽然想起电影《鹿鼎记》中那个情节:刘松仁扮演的陈近南指着山一般的书堆告诉周星驰扮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