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商门娇-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5章 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江氏越过刚回府的杜振益,让她代表杜府随陆念稚来祖坟祭拜,不过是真假参半的由头,西府诸人看在眼里是什么感受,唐家诸人风闻入耳是什么念想,多半大同小异,只为她能名正言顺的出城,不必鬼鬼祟祟地偷溜,反而招惹人眼。

    其中弯绕陆念稚最清楚,现在却一副真要她进去祭拜的架势。

    要说做戏做全套,祖坟高墙灰瓦下除了她和陆念稚之外,只有一个信得过的老家丁,又没有外人,何必多此一举?

    杜振熙不解其意,定睛细看一门之隔的陆念稚,俊脸含笑神色诚挚,不像随口玩笑,做出邀请的长臂伸向她,手心朝上长指微蜷,保持着耐心十足的静待姿态。

    他背光而站,香烛暖光笼在他的大手上,光影一半明一半暗,投映得他掌心纹路明晰可辨,显得他的手即干净修长又干燥温暖。

    陆念稚的手,她很熟悉。

    曾握着她的手教她写字拨算盘,曾攥着戒尺打得她手心红肿,也曾将她抱在怀里圈在树上,揽着她的腰带她飞檐走壁。

    现在再次静静地摊在她眼前,仿佛不是在邀请她踏进尘封阴冷的堂屋,而似那晚灯会夜色阑珊,他伸出手来牵她,带着她疾走小跑,转眼就能闯进绚烂的闹市人流中。

    这感觉,很奇妙。

    杜振熙眨了眨眼,纷扰念头不过一闪而逝,几乎是发自本能的将手放进陆念稚摊开的掌心中,一经醒神才发现,陆念稚已经牵着她跨过门槛,并肩停在摆满牌位的香案前。

    此时此刻,她眼里看着陆家先人的牌位,心里的想法则和杜仁神同步了:杜振益马上就要当爹,杜晨舞和杜晨柳转眼就要出嫁,她也已经满十五岁,代杜府晚辈祭奠陆家先人,确是合乎情分。

    陆念稚是她的四叔,也是她的师父。

    天地君亲师,她跪陆念稚的先辈心甘情愿。

    杜振熙转过弯来,默然接过点燃的新香,想撩袍摆手却被陆念稚牵着不放,顿时嘴角一抽:还让不让她磕头上香了喂!

    “这些都是陆氏族人的牌位,你不必拜。”陆念稚牵着杜振熙又挪动两步,才笑着放开手温声道,“你只需拜这两块牌位。”

    赫然是陆念稚生父生母的牌位。

    杜振熙嘴角再次一抽,她该怎么称呼陆念稚的生父生母,叫伯父伯母好像不太对?

    只得含糊略过称呼,照着祠堂祭祖的说词无声默念,举香三拜完毕正要起身,就听身侧陆念稚口中念念有词。

    “先父母在上,不孝子念稚在下。虚度光阴二十七载,翻过年将满二十八整。”陆念稚垂眸低语,声线平稳音调轻缓,正正落进杜振熙耳中,“常言道三十而立。只求先父母再宽限两年,容我放纵心中念想。

    如果三十岁时,我还无法和心中挂念之人两情相悦,自会放下不该有的念想,不再蹉跎终身大事,定会另择大家闺秀成亲生子,为杜府四房、为陆家传宗接代,延续子嗣香火。”

    他说得很慢,几近一字一顿,语气柔和得像拂面的暖软春风,饱含着难以描绘的温柔情意。

    柔情之外,甚至还掺杂着一丝无奈一丝叹息。

    杜振熙不用竖耳朵也听了个清楚,先是好奇后是惊奇,大感陆念稚的话信息量好大,思路瞬间跑偏。陆念稚心中挂念之人,除了苏小姐还能有谁!

    这么多年不肯主动谈婚论嫁,收着一匣子苏小姐馈赠的旧物,原来不仅是放不下,听这话里话外的意思,竟是愿为苏小姐单方面守到三十岁?

    杜晨芭说得对,陆念稚不仅长情,还很深情。

    杜振熙表示想不到啊想不到,扶着膝盖起身,从善如流地任由陆念稚接过她手中新香,沉默着嵌进香炉里,趁机偷偷打量陆念稚。

    她记得江氏曾说过,即便陆念稚将来娶妻生子,前头三个嫡子都要随杜姓,嫡四子起才能随陆姓。

    这和肩挑两房无异。

    陆念稚也知道自己身上的子嗣任务相当重,所以才选在今天,顺势制造让她祭拜陆家先人的机会,故意说出这一番话让她听见,好借她的口转述给江氏,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想法吧?

    他这些年不主动议亲,是因为放不下心中念想,时候未到吧?

    她手上残留着檀香味,也残留着陆念稚的掌心温度,杜振熙心头一软,默默蹭到陆念稚身边,握了握陆念稚的手蜷起手指牵住,低声道,“四叔,您说的话我听见了,也听明白了。您放心,我会转告曾祖母,她老人家如果知道您心里还惦记着苏小姐,一定会信守之前的承诺,不再干涉您的亲事。

    就像您说的,既然您自己已经划定了期限,曾祖母总能再保您两年清静。有她老人家在家中坐镇,别说再冒出个吴六娘、吴七娘之流,就算叔祖父、叔祖母还想打您的主意,也过不了她老人家那关。”

    说着顿了顿,拉着陆念稚背对香案,生怕被陆家先人听见似的悄声道,“苏小姐送您的那一匣子东西,我都好好收在箱底呢。哪天您放下了,我再代您处置干净。不过……”

    不过苏小姐举家入京为官后,应该遵循婚约,和陆念稚座师的同僚之子成亲了吧?

    算算苏小姐的年纪,孩子估计都能打酱油了。

    有夫之妇什么的,可不能挂在嘴边惦记。

    杜振熙微笑中透露着尴尬,用力握了握陆念稚的手,委婉道,“您只管在心里留个念想,我和曾祖母都会替您保密的。”

    心下忍不住叹,她身边人的情感历程果然都好精彩:沈楚其喜欢个姑娘不能说,杜晨芭暗恋陆念稚不可说,陆念稚牵挂苏小姐同样无法说。

    果然初恋令人刻骨铭心么?

    而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无怪乎陆念稚痴长他们一轮,遇上近水楼台、失之交臂的苏小姐,这么多年也放不下。

    精明老辣如陆念稚,也逃不脱商场得意情场失意的魔咒。

    杜振熙捧着颗恻隐之情泛滥的小心肝,强忍着才没出声安慰陆念稚。

    她觉得,陆念稚这样的人,不喜也不屑别人的同情。

    陆念稚确实不需要同情,话也确实是故意说给杜振熙听的,但要表达的,却不是杜振熙脑洞大开自行脑补出的意思。

    他想告诉杜振熙,他给自己和杜振熙都限定了时效,两年内不能两情相悦,他自然不会强迫杜振熙,更不会继续放纵自己,自会担起他身为杜府嗣子的责任和义务。

    喜欢上没有血缘的侄儿,内心怎么可能没有过挣扎和排斥?

    他的理智败给了感性,他先就输了一成,甘之如饴地为自己谋划、算计杜振熙的心。

    但杜振熙一句递一句的说的是什么鬼!

    现在不理解他话中深意也就罢了,等去过码头库房,总有杜振熙后知后觉,读懂他话外之意的时候!

    他心中笃定,才有意借机吐露心声,却不妨杜振熙开错心窍,口口声声攀扯出苏小姐。

    杜振熙的小脑瓜到底怎么长的,苏小姐又是什么鬼!

    他连苏小姐长什么样都记不清楚了。

    杜振熙倒比他更惦记苏小姐!

    陆念稚心念电转,足足静了半晌才想通透杜振熙的脑回路,咬牙一用力,恨不得顺手拎起杜振熙打屁股,问一问杜振熙是不是诚心想气死他!

    当年只身入京竞标皇商时费尽心机受过冷眼,他都没这么气过。

    原来被喜欢的人错待,才是最叫人气闷的!

    陆念稚大手一翻,反手握住杜振熙手,犹豫着要不要掐杜振熙一把发泄一下。

    杜振熙对陆念稚的气闷毫无所觉,本能觉得周身空气有点冷,皱眉呼痛道,“四叔?您捏痛我了。”

    她皱着眉头微微嘟着嘴,一副敢怒不敢言,半示好半隐忍的退让模样。

    实在是叫人恼不起来。

    对上这样一张暗藏同情不敢表露的小脸,陆念稚满心郁闷顿时灰飞烟灭。

    不是杜振熙的脑回路不正常。

    不正常的是他。

    换成他听同性长辈说这样一番意有所指的话,也不会立即联想到自己身上,将自己代入其中。

    杜振熙和他不同,欣赏的是曲清蝉那样的女子,从来不曾表露出一丁点偏好男风的倾向。

    但他已然不正常,害他不正常的杜振熙,也别想独善其身。

    至少在他定下的时限之内,杜振熙得陪他一起不正常。

    陆念稚很快重新摆正心态,气闷转瞬即逝,放松力道揉了揉杜振熙手,轻哼道,“知道痛就好。省得你自说自话得没完。”

    咦?

    陆念稚是被她说中心思,恼羞成怒了吗?

    这样别扭的陆念稚,倒是新鲜。

    杜振熙忍俊不禁,弯着眉眼道,“四叔,我不说就是了。”

    她保证仅此一次,再也不提苏小姐三个字了。

    她眼中的未尽之意表露无遗,一双黑亮大眼仿佛会说话。

    陆念稚读懂的瞬间,险些没忍住黑脸。

    开胃菜什么的小打小闹不够看,还是尽快去码头库房,给杜振熙下一剂强心针好了。

    省得没教会杜振熙开窍,他先就被杜振熙气死了。

    陆念稚出师未捷,果断决定速战速决离开祖坟,拉起风帽扣上杜振熙的小脑袋,将那张令他气笑不得的小脸遮去大半,才牵着杜振熙走向墙角后门,交待道,“路上别探头乱看,跟着我走。”

    错身经过假作忙活的老家丁身边时,又吩咐道,“去外头知会一声,告诉明忠,我和小七这就去码头库房。”

    老家丁心领神会,拎着茶水拐出门房,依着门柱子和明忠、竹开闲话,做出副招待留守在外小厮的热闹样儿,觑空低声转述陆念稚的话。

    殊不知明忠领会的是另一层意思,估摸着时辰抬了抬脚,留下竹开道,“我进去看看,别叫四爷、七少想使唤人,我们在外头听不见。”

    杜府祖坟左右还有别家的祖坟,此刻时辰尚早,时不时有人来人往,路过时各家下人之间少不得打声招呼闲聊几句。

    老家丁和竹开不做他想,只当明忠是为掩护主子,才在人前做足戏份,遂应和着由老家丁领着明忠转进祖坟。

    明忠一进祖坟,就寻了个借口撇下老家丁,顺着墙角后门,暗中离开祖坟。

 第126章 意料之外的真相

    明忠走得悄无声息,竹开毫无所觉,等了片刻不见明忠回转,自顾挪到停在门外的马车边,盘坐车辕搓着手望天,喃喃道,“今天这日头跟白挂似的,可真够冷的……”

    如果杜振熙在场,一定会跌声附和竹开的感叹,她跟着陆念稚拣着偏僻小路埋头闷走,路越偏人越少风也越冷,直将手炉往怀里贴,扯了扯陆念稚的大氅小声道,“四叔,您冷不冷?我还戴多了两个熏球,借您顶顶路上的冷风?”

    熏球机关精巧,内里嵌着极小的炭块,别在腰间即能做装饰还能保暖,杜振熙掀开披风露出腰间金三事儿,呛啷轻响间并列挂着两个小小熏球,大方任陆念稚借用。

    “我不冷,等拐过路口就能雇轿子坐,再忍一忍,嗯?”陆念稚替杜振熙掖好披风,拿温热的手背贴了贴杜振熙的脸颊,表示自己不用借助外物取暖,等走到路口雇上轿夫,就牵着杜振熙钻进同一个轿子并肩坐,笑道,“很快就能到码头,暂且挤一挤。你就这么怕冷?嗯?”

    杜振熙听这两声轻轻柔柔的嗯略懵圈,大感陆念稚自从求和抱抱后,和她独处时的言行越发亲密随意,一时生不出以往的排斥,一时又说不清是什么感受,尚未来得及答话,就觉得小脑袋上一重,陆念稚的大手隔着风帽,不轻不重的按在她的头顶。

    随即有暖流流淌,源源不断的传递向四肢百骸。

    杜振熙整个人都舒展开来,双眼晶亮的奇道,“怪不得您的手那样暖!四叔,这就是江湖传说的内力取暖吗?”

    又是江湖传说!

    陆念稚勾唇笑,揉了揉杜振熙的小脑袋,又去握她抱着手炉的手,“是不是比手炉还好用?”

    陆念稚的手,简直是天然暖炉!

    杜振熙用心感受了一下,略舍不得避开陆念稚的手,等陆念稚的大手再搂上她的肩时,还主动往陆念稚身边靠了靠,暖得忍不住渭叹一声,小脸写着兴奋追问起陆念稚内家功夫如何博大精深起来。

    陆念稚心下又得意又好笑,搂着轻易被他带偏的杜振熙心满意足,见杜振熙微微偏着头红唇噏合,自顾自说得热闹,只觉说不出的可爱,脑中不其然盘旋起曾经困扰过他的梦境,又觉旖念丛生,竟生出亲一亲那张能说会道的小嘴的念头来。

    这念头来得突兀而不合时宜。

    陆念稚错开视线不再垂眸看杜振熙,暗道小不忍则乱大谋,此时还不是放手“欺负”杜振熙的时候。

    且再等一等。

    他一面平复旖念,一面心猿意马地回应杜振熙天马行空的问题,待得轿子停驻码头时,心思已经放到了正事上。

    码头远离广羊府背靠岭南海域,虽临近年关,但如他们这样来往的轿子并不少,或是商船东家亲来巡视、或是官府衙役露面巡查,除了赚辛苦钱的老少码头苦工,另有驻守库房的看门人各自负责一片区域,时不时来回走动。

    比起各大商铺渐次收摊的西市,码头依旧人来人往嘈杂而热闹,倒也不显得他们的到来打眼。

    杜振熙摘下风帽,不再刻意掩藏行踪,坦坦荡荡的跟着陆念稚七拐八绕,走向码头库房群一角,站定在自家库房前。

    杜府库房尘封已久,早就腾挪到不阻碍别家商船出入的偏僻角落,丈余高的厚重双扇木门紧闭多年,又巨型又沉重的锁头已有斑驳锈迹。

    杜振熙上前捧着大锁,听陆念稚咔哒一声打开锁,当先就跨进库房里,潮湿的空气混合着飞尘扑面而来,透着股常年缺失人气的霉味,呛得杜振熙忙掩住口鼻,陆念稚不受影响,只反手关上木门,不忘提醒道,“别弄出太大的动静,省得引来码头库房的看门人。”

    杜振熙了然,折身帮陆念稚一起推厚重得嘎吱乱响的木门,只当关起门来好办事,全不知她才一转身,陆念稚的目光就顺着将将合上的门缝,透过光束看定门外一处,嘴角翘起个得逞的弧度。

    目光触及之处种着阻挡海风的参天大树,树下露出一块熟悉的衣角。

    明忠掐着衣角,将刻意暴露的身形重新隐入树后,心知陆念稚已经看见了他,晓得他照着吩咐落后一步跟来,遂也不再往库房跟前凑,只专心藏在树后,望着渐渐西斜的日头发起呆来。

    杜振熙却没空发呆,直奔罩着油布的废旧商船而去,和陆念稚合力扯下大得吓人的油布,顾不上又被尘土呛了一脸,抬脚跨上商船,径直循着商船格局,矮身就钻进驾驶舱。

    当年杜府大爷遭遇海难的事江氏最清楚,杜振熙又仔细看过商船名册,要找对地方不难,不过翻了片刻,就找出当年的行船日志。

    破旧的日志几乎快要散架,上头的墨迹却没有随着光阴褪色。

    “四叔,真叫您说中了!行船日志后头附带的名册,才是当年跟船的完整名单!”杜振熙摸出陆念稚交给她的名册对比,指腹划过一行行墨迹,小脸先是一亮,“闽南唐家、柳家……怪道我们的人查不出唐家的真实祖籍,原来两家祖上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户,以打鱼起家,后来才改做贩货生意的……”

    随即小脸一凝,语气转而沉重而疑惑起来,“照着上头记载的行船内容,当年是大伯父下错指示,才导致航路有误,撞进海上凤眼连累一船的人都葬身大海的?这里还收藏着一份文书上,盖的是曾祖父的私印……”

    既然有老太爷的明文黑字,就代表杜府认下杜府大爷的失误,担起连累商船遭遇海难的责任,详细列着合伙跑船的各家损失,人命没法赔,能做的无非是出财物聊做弥补,安抚家人一去不回的遗孤。

    怪道老祖宗去后,杜府再经杜府大爷这一茬大难后,几近赔付泰半家底,很是青黄不接了一段时日。

    而唐家、柳家搭上杜府大爷的商船,几乎倾尽家财,如此大手笔的生意,唐柳两家出面跟船跟货的全是家中顶立门户的男丁,遭难后柳家至今名声不显,连查都查不出丁点风声,可见家中男人遇难之后,柳家就彻底败落了。

    而唐家只剩唐加明一个小辈男丁,唐加佳是遗腹子,迁居来广羊府才出生,柳氏能靠着孤儿寡母一步步在广羊府站稳脚跟,跻身十三行立起唐家门楣,靠的不光是自己和唐加明的生意头脑,只怕还有当年杜府赔付的不菲抚恤金,甚至可能融资了娘家柳家那一份财物,才能有这样厚的本金做唐家的立足根本。

    唐家一门老的老小的小,十几年内里艰难可想而知。

    但是……

    “但是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