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无疆-第5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遇越多的不怕死的苏军部队。
    于是乎,在希特勒的强势命令下,在无数德军后勤人员的努力下,德军动员了十万计的战俘参与到了前线的交通改善工程中来,根本不顾战俘死活的疯狂修复被苏军破坏的铁路和公路,同时德军动员了更多的列车向前线运送物资补给,同时还从国内征用了一大批重型卡车送往前线用于物资运输,另外一个举措自然就是加强空中补给,德国空军甚至从法国和英国的驻军中抽调了运输机,参与到了苏德战场前线攻击部队的物资空投中来。
    至于德国空军高价从共和国购买而来的中航C05…2型货机,则被充当战略运输机使用,而在寒冷冬天中,它们的飞行任务往往都是从德国国内空运前线部队急缺的物资,在飞抵乌克兰平原上空空域之后,再与直接在前线起飞的德国空军护航战斗机汇合,一同前往前线部队所指定的空投场,将两千多吨物资全部空投下去之后,便返回德国本土待命,等待下一次向前线空运急缺物资的任务。
    飞行速度快、巡航高度高、运载量大、飞行品质优秀……德国空军非常喜欢这些庞然大物般的洲际货机,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再加上高品质的材料,都让德军觉得所有的货机其机体结构和耐用度都是绝对的军用品质,而前线的德国陆军部队更是喜欢这些飞猝在天空中特别扎眼的超大飞行器,古德里安的装甲部队奋力向莫斯科发起进攻的日子里,他就曾两次请求过紧急补给,上午呼叫的物资补给,下午便空投下来,两千多吨物资如果用卡车运输,指不定要好几百辆汽车挣扎在泥泞的道路上好些时日才能送到他的手上,这还得考虑路况较好,而且没有游击队的破坏。
    然而,寒冷的冬天让东欧的气象条件非常复杂多变,并不是任何时候都适合大规模的物资空投,而德国陆军习惯的大开大合的闪电突击战,对后勤的要求极高,空中补给也绝非是全天候,更何况运力也并不庞大,自然不可能让数十万德军的进攻都依靠空中补给来满足后勤,因而在一月份这一寒冬最浓时期,最依仗后勤补给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暂缓了对莫斯科的攻势,德国南方集团军群也放缓了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力度。
    如果说德军是在等待天气转好,还不如说他们是在积蓄力量,疯狂的进攻作战早已消耗了太多的物资储备,尽管德国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就有所准备,不过空前的消耗还是让德国人有些吃不消,三大战役都对苏德战争最终胜利归属非常重要,不用多想,德军就知道同样会受到恶劣天气影响的苏军也在等待天气转好之后发起反攻,双方都在利用寒冬tiǎn着伤口,时不时主动出击一下sāo扰一下对手,静静的等候着决战的到来。
    所以,当共和国四月的春风已经吹绿了大江南北的时候,三大战场中最靠近北极的列宁格勒战场上,积压了一冬的积雪早已经开始消融,气温逐渐升高间,枪炮声也相比于以往更加密集了,在静默的城市里,偶尔响起苏联红军发起决死冲锋的“乌拉”叫喊声,那爆炒豌豆般的机枪扫射声催促着死亡的降临,莫斯科的苏联红军都已经换上了共和国卖来的一八式自动步枪,但列宁格勒的苏军苦于依靠湖面后勤补给困难,依然还在用着莫辛纳干步枪。
    狂暴的爆炸如同阵阵擂鼓声一样响彻城市,总爱依靠人海战术来淹没德军,进一步扩大自己对城市掌控面积的苏联红军,在督战队黑洞洞的机枪督促下,一bō又一bō的人浪向着德军的防线扑来,早已等候就位的德军很快枪声大作,同样还未来得及换装半自动步枪的德军,依然用这精度很不错的毛瑟步枪稳定射击,而作为重要火力的轻重机枪却毫不客气的喷溅子弹,嗖嗖嗖的扑向鲜活的生命,收割属于胜利者的果实。
    拖着尖锐的叫声,一枚枚炮弹在苏军中爆炸开来,依靠断璧残垣建立防线的德军相当稳固的防守着,凶猛的火力连续不断的收割着生命,当进攻的苏军最后一个躺在泥潭中挣扎的伤兵被德军的狙击手爆掉痛苦的脑袋,红白之物喷溅在了污垢的淤泥上,已经在这座城市里反复上演了许多次的德军反击又一次拉开帷幕了。
    炮兵轰、机枪扫、坦克冲,在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与防守间,德军的进攻战术已经越来越简单,越来越直接,根本不管这城市里还有没有平民,反正他们接到命令就是射杀视线中每一个鲜活的苏联活物,最好连耗子也别放过。
    隆隆开动的德军坦克不断翻转向前的履带咯吱咯吱的咬合着泥泞的道路,街道两侧的建筑早已在炮火和轰炸中化为了废墟,在装甲车队两侧警惕前进的德军士兵都小心翼翼的,加装了防护钢板和推铲的先头坦克顽强勇猛的在前面开路,丝毫不顾这一路上碾碎了多少苏联红军的尸体,嫣红的鲜血和**被泥土混合后颜sè顿暗,而森森白骨却被坦克履带给卷起,又被碾碎,死亡的痕迹像是泼墨一般倾洒在城市里。
    几于掠过城市上空的德国空军轰炸机群,战斗机、俯冲式轰炸机等等,仿佛但凡能够飞上天的飞机都在进攻中登台亮相出来,在机腹下挂载的炸弹一颗颗被扔进昔日繁huā似锦的城市,鼓噪出一阵阵猛烈的爆炸声和建筑物坍塌声,偶尔还有那些玩特技的德军飞行员,从高空之上俯冲而下,发出震慑耳膜的尖叫声,将重磅炸弹扔进疑似敌军重要地下建筑的表面上,换来的是更为气势磅礴的爆炸,偶尔传来的巨大轰隆声,也就证明这些飞行员撞大运了,指不定炸掉了一个苏军军火库。
    进攻与防守,德军在气候回暖的日子里,似乎越来越喜欢进攻,而苏军的防守,似乎还将持续下去,就正如日军在澳大利亚疯狂的进攻一样,全然忘记了自己的身后,已经空出了偌大一片土地,像是虚无的战果,让人只能觉得赏心悦目。!。

第七十一章 转折之前
    ……破坏是为了和平存在,力量是为了生存而来,在这弱肉强食的战争时代,英勇的霸气掩盖胆怯的心态,不管先知是否存在,胜利与你同在!”1945年4月无疑是最为艰难的一个月,要“毕其功于三役”而快速解决掉苏联的德国,加大了对列宁格勒、莫斯科和斯大林格勒三大战役的投入力度,希望通过这规模空前的三大战役彻底消耗掉苏联的战争实力和信心,达到彻底击垮苏联的终极目的。
    列宁格勒是苏维埃十月〖革〗命的摇篮、莫斯科是苏联的首都、斯大林格勒是以斯大林名字命名的极为重要的工业城市,可以说围绕这三座城市而兴起的战役,苏联是万万也输不起,退无可退之下只能浴血抗战,用鲜血和生命来浇筑属于苏联红军的荣耀与胜利。
    从1945年8月8日就正式拉开帷幕的列宁格勒保卫战,到1946年4月8日为止,已经进行了两百多天拼命厮杀,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当初那初锐不可当、一往无前的气势也早已被糜烂的战局给消磨殆尽,多如蝼蚁的苏联红军根本不分军人和平民,看似一个弱不禁风的小孩都敢于拿起步枪向德军射击,三百多万的这座城市从战争爆发伊始便始终弥漫着硝烟和死亡。
    “要让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消失!”希特勒给德国北方集团军群下达的作战命令可以说简单到了极致,短短的一句话就等同于讲解清楚了作战目的和核心思想,德军进攻之时便毫无顾虑可言,只需要不断的推进、推进、再推进,任何出现在他们视线里的苏联人,不管有没有穿着军装拿着武器,都一律射杀,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便光荣完成了任务。
    然而,德军的凶残进攻并未吓到苏联军民。
    在1945年9月初德军刚刚从三面包围了列宁格勒,让城内的苏联军民只能通过拉多加湖和空中得到补给,看似岌岌可危的形势之下,城内两百多万苏联军民并未选择投降,任凭德军空投多少宣传单、扔下多少重磅炸弹和特种燃烧弹,城市废墟连绵之下,他们依然没有放弃抵抗,而为了让列宁格勒坚持下去,苏维埃战争国防委员会坚决的将西北战区最高司令伏罗希洛夫元帅撤职,让前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秘密进入列宁格勒,继续与德军作战。
    伏罗希洛夫元帅不敢妄自下达各种苛刻的命令,但深知丢小列宁格勒也就丢掉了整个红sè精神的朱可夫却充分认识到这场战争必需坚持下去的重大意义,而且离开莫斯科之前,斯大林就单独找朱可夫谈过列宁格勒的重要xìng,两人达成的共识便是,除非所有人都战死,否则列宁格勒必须坚持下去。
    生杀大权掌握于手的朱可夫也的确是一个极为狂暴的统帅,在他安排下通过水路进入城区的数万政治指导员,很快就分派到了各级作战部队充当“政治宣传兵”、“士气鼓舞员”、“督战员”等角sè,只有一把手枪的政治指导员往往比正式军官的权利都还要大,战场上直接枪毙军事指挥官的事情更是屡见不鲜,而他们那一张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也充分发挥了说教的威力,让所有苏联红军战士都觉得,伟大的斯大林正时时刻刻注视着他们一样,务必英勇、务必顽强。
    热血可以浇筑军hún,生命可以谱写篇章。
    朱可夫到来之后不久,德军也加大了对列宁格勒的战役投入力量,已经三面包围列宁格勒断绝了城市与外界陆路联系的德军,在德国空军优势之下,他们非常清楚苏军获得补给的重要途径已经只剩下了水上运输这一条路走,因而德国海军来了,他们带来了大量的海军舰载机,在拉多加湖上,与苏联海军之间展开了一次次特殊的海空作战。
    能在大西洋上消灭掉防空火力凶猛了不知多少倍的美国海军大西洋舰队的德国海军,在拉多加湖上的战斗可以说只能算是“1小菜一碟”苏联海军的战舰对于德国海军航空兵而言,简直就相当于是“实战练兵”深知苏德两国海军实力不是一个等级的朱可夫,果断的让苏联海军官兵上岸作战,连炮艇、驱逐舰等战舰上的火炮都给拆解下来,否则真要是被德国海军航空兵逮住,一颗鱼雷或穿甲弹就能让他们葬身湖底,还不如将这些火力凶猛的舰载武器用于陆上防御,像机关炮之类的武器,在巷战中火力尤为凶猛,着实提升了苏军的防御火力强度。
    只能趁着黑夜向列宁格勒运输兵力和补给的苏军,在口月下旬之后就一度处于相当艰难的状态,城外的防线早已被德军攻杀得七零八落,物资补给储备也并不充分,而且在城外防御作战,德军拥有装甲和炮兵火力优势,与其让士兵们趴在战壕里用步枪噼里啪啦的给德军坦克擦出火huā,还不如放德军进入城区来,限制德军的机动优势而作战,因而在10月初,列宁格勒的战事就基本转入了城市争夺战。
    惨烈的巷战无疑是煎熬生命的坩埚炉,从三个方向慢吞吞的实行突破的德军不慌不忙的前进,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就得到了命令,是要将列宁格勒从地球上抹去,所以一步一步前进间,也好彻底杀光,而另一方面的原因则是10月7日,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正式开打莫斯科战役,这无疑是北方集团军群后勤补给的一个坏消息,因而他们需要也是不得不“省吃俭用”亦步亦趋的徐徐推进,直到实现希特勒的伟大目的一抹掉。
    加装防护钢板和工程铲的坦克充当开路先锋、工程车辆跟进而步兵战车和履带运兵车紧跟在后,步兵亦步亦趋跟随车辆前进,德军在列宁格勒的进攻不再像以往那样,动辄以千米来计算突进纵深,而是以米为衡量单位,慢吞吞的丈量着城市的大小,一路上不断的爆破、掩埋,进攻的德军像是一把把大扫帚,所扫过的地方几乎都被夷为平地。
    原本打算要依托房屋建筑和废墟,通过地下排水管道网等与德军纠缠作战的苏军,万万没有想到德军竟然以这么一个“毁灭”xìng的推土机战术来作战,在刚开始的城市防御作战中,不少苏军都还听命等候在建筑内,亦或者是地下,可他们没有等到德军士兵,却等来了推土机或者爆破筒,有时候德军士兵似乎为了图方便,看准一个可以藏人的建筑物,直接用无后坐力炮或者火箭筒来上一下,藏在里面正准备要大战宏图的苏军士兵,连同平民在内很快就死翘翘,由始至终一枪没放。
    德军的进攻效率虽然不高、耗费油料和弹药也很多,可值得称赞的便是部队的伤亡率着实很低,直到被逼无奈的苏联红军放弃了躲躲藏藏的战法,主动向德军发起反击,亦或者直接依托建筑、废墟、弹坑等等布置街道防线与德军交火,主动暴lù的苏军反而觉得这是一种不错的战术,因为双方的交战距离比较短,而且饱受轰炸和炮击之后的城市内地形特别复杂,所以在城外的德军远程炮兵们根本不敢贸然开火,进攻的德军只能依靠装甲车车辆的车载武器,以及迫击炮、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等武器支援作战,就连以往肆无忌惮的德国空军也不敢贸然投弹,苏联红军终于可以凭借人力优势而暂缓德军的进攻,可惜就是伤亡忒高。
    不要脸的怕玩横的,玩横的怕玩狠的,玩狠的怕不要命的,当数十万苏联红军都将生死置之度外之后,他们已经把自己当成了一具具尸体,然后才和德军死拼,每每到了德军庆幸又可以向前推进的时候,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苏军立刻又潮水般的向他们发起决死冲锋,尤为可怕的是,德军发现很多冲锋的苏军士兵手中连步枪都没有,手里紧紧握着几发子弹,当持有枪支的战友倒毙之后,他们就捡起步枪,装弹之后继续射击、继续进攻。
    死亡并不可怕,因为是死亡惧怕列宁格勒。
    拥有绝对人力优势的苏军一次次的用决死冲锋换来德军的暂时退却,而往往又需要大量的生命来填补德军反击之时的消亡,双方就这么你来我往的在列宁格勒城内纠缠不清,德军耗费的是无数的弹药和少部分的生命,而苏军则是用鲜活的生命来让时间继续前进,以证明又过了一天,列宁格勒都还未沦陷。
    寒冬的到来让苏军的艰难更是雪上加霜,拉多加湖在11月中旬就结冰,再也不能再夜间秘密运输物资和兵力的苏军,只能想方设法改造一部分雪橇车来担负运输任务,同时还在冰层进一步加厚之后,通过给汽车车轮加装防滑链的方式,来组织大规模车队向城内输送物资。
    结冰的拉多加湖看似对苏军补给有利了,可对于德军而言同样是有好处的,之前德军还因为没有水面舰艇,只能寄希望于海军航空兵能够炸掉更多的苏军船只,可结冰之后就不同了,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在11月20日开始,便不断组织装甲部队向拉多加湖上tǐng进,多次成功拦截了苏军的补给车队,将一吨吨朱可夫急需的物资给销毁在了湖面上,而到了1946年年初,德军还多次直接利用火箭炮群,动辄拉多加湖湖面上的冰层进行遮断式密集射击,漫天落下的火箭弹几乎将夜空点亮,凶猛而又绵延不绝的爆炸让趁夜运输的苏军补给车队损失惨重,更为糟糕的是,在德军大肆破坏之下,湖面的冰层被严重破坏,许多地方出现了肉眼看不到的冰裂,满载物资的汽车驶过,倏然之间便陷了进去,更有倒霉的直接连人带车随着咯吱咯吱破碎的冰层落入湖底。
    当然,德军之所以对破坏苏军后勤补给如此上心,因为他们在寒冬期间的攻势也处于几乎停滞状态,后勤部队调集了破冰船,通过海路为北方集团军群运送度过寒冬所需要的物资,并且还要为春暖huā开之后春季攻势囤积弹药物资。因而整个寒冬期间,北方集团军群在列宁格勒城内终于收敛了许多,但对苏军的后勤补给却是不断破坏,生怕朱可夫多得了一车子弹似的。
    同样,在十月初就急急忙忙向莫斯科tǐng进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也遭遇到了困难,随着部队不断向莫斯科tǐng进,遭遇到的苏军抵抗力度就越大,整个师一人不剩的牺牲在防线上的事情早已是屡见不鲜,根本不知道死字是如何写的苏军,像是杀不死的蟑螂一样,层层叠叠的活跃在〖中〗央集团军群进攻的道路上,一次次的攻克、一次次的休整,德国陆军〖中〗央集团军群终于领悟到了什么叫做“人海战术”上百万的苏联红军像是结成了一道道防御链条一样,牢固的将莫斯科给隔绝起来,让〖中〗央集团军群想要摘掉莫斯科这多鲜huā,就得先拔掉这些讨厌的刺儿。
    可天气很快转入了冬季,越往莫斯科进攻,德军就发现交通条件越发恶劣,雪huā洋洋洒洒的表演之后,被装甲履带车辆碾压之后便消融在在泥土,蹂躏成了稀泥巴,让主要依靠轮式车辆的步兵师和摩托化师难以前进,而担负后勤运输的车辆也相当艰难。
    不得已之下,德国空军只能tǐng身而出,从1945年11月到1946年的4月初,德国空军集结了两千多架飞机,在一百多天的时间里,组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