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他有病得宠着治-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藏,拖着年迈老朽的身躯奔波流浪,只要能够替宁王保存最后一点血脉,再苦再难她也值得。
  偏偏孩子千辛万苦救活了,却因为当初摔坏了脑子,变成了一个可怜的痴儿傻子。
  “原来如此。”
  头顶的声音冻住了悲恸哭泣的邓婆婆,蓝漪对外人的目光视若无睹,他低声喃喃,面容慢慢狰狞:“没想到,居然还有人活着。”
  邓婆婆感受到笼罩在身上的阴影,她尖叫嘶吼,双手疯狂地在空中挥舞,像是攻击又像自卫。可事实上她根本看不清来人是谁,那是前来制压混乱的大内御卫,他们几个人控制癫狂的邓婆婆,几个人按住了蓝漪。
  花小术倏时睁大眼睛,想要靠近,却被人给拦住了:“蓝……”
  蓝漪捂住头部,声音轻得只有周围的侍卫听见了:“头好痛……”
  他突然屈膝跪在地上,周围的侍卫伸手要去搀扶,但是他却没有接过手,而是猝不及防地抓住那名侍卫剑,在对方无意识察觉之下拔了出来——
  “吵死了。”
  鲜血溅出,有胆小的人吓得尖叫,其他侍卫脸色瞬变,立刻退开几步抽剑回防,但是蓝漪的眼睛却定在了邓婆婆身上,三步并两步甚至以更快的速度抽剑向她刺去。
  花小术双瞳骤缩:“蓝大哥,不行!”
  “蓝漪,不行!”
  同一时间从不同方向传来喝止的声音,长剑高高扬向空中,在落下之前,离得最近的薛滢一咬牙一跺脚,奋力挺身抓紧他持剑的手臂:“快逃——”
  可邓婆婆没有动弹,她脸上淌着绝望的泪,伸手触摸怀中孩子的脸孔,可这时的她却发现蜷缩在怀中的孩子昂扬着头,不知何时起屈膝撑起半身,高高举起了双手,像是用力抓握着什么。
  那个粘人又乖巧的孩子没有像往常一样钻入她的怀里,而是对面向眼前的恶鬼,从嘴里吐出冰冷的话语,明明声音如此熟悉,语气却是陌生的,腔调极其古怪……
  “你杀了我家人,我就杀了你!”
  薛滢错愕地看见那个瘦小的人影扑了过来,手中的匕首刺入了蓝漪的腹中,血一点点地蔓延开来,染红了衣衫:“你——”
  顷刻有人冲向前,池镜狠狠推开池安,瘦弱的小身板被甩在了地上。邓婆婆尖叫一声,匍匐跌爬着不停呼唤他的名字:“安儿、安儿……”
  薛滢看向倒在地上浑浑噩噩的池安,邓婆婆正抱着他,悲恸欲绝痛不欲生,而她自己只能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蓝磬替蓝漪按住伤口的血,大喝道:“子昱,去把御医找来!快!”
  蓝漪低头看了眼匕首,皱眉想要拔掉,却被蓝磬制止了。他暴躁地奋力挥开两人的手,执意不肯松剑,竟仍要向池安与邓婆婆行去。
  池镜喝道:“蓝漪,别闹了!”
  “不能让他跑了。”蓝漪喃喃,双眼翻涌着猩红的芒光,青筋突起额穴鼓动,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我得杀了他!”
  “够了,真的已经够了。”蓝磬用力按住他的肩:“小漪,你什么也不需要做,有大哥和阿姐在,我们会处理的。”
  蓝漪不理他,气呼呼地扬剑,看见池镜要抢剑,立刻恶狠狠地瞪过去,蓄势发怒,忽觉后背一紧,他的整个人也随即僵住了。
  仿佛在这一刻浑身的力气被抽空,长剑松手,咣啷地掉落在地。
  蓝漪双膝一软,骤然脱力般跌坐在地。从背后拥抱他的人也跪在了地上,将脑袋抵在他的背脊,将身上的颤意通过彼此的温度传达过去。
  “你别动,我很害怕,想抱抱你。”
  “我知道你也很害怕,所以你也抱抱我。”花小术将脸贴在他背上,嗡声说:“没关系。”
  蓝漪捂着脸,痛苦地皱眉,摇了摇头,发出嘶哑的哽噎:“……小术。”
  “好痛,小术。”
  “我好痛。”


第92章 究竟谁没人性
  “你就是池安?”
  邓婆婆抱着池安,忽闻一声温柔的女声欺近。她怔愣抬头,发现对方已经来到跟前。近看着装打扮雍容华贵,饶是如此却未显一丝盛气凌人,声如涓流似水恬淡,令人心生好感,无法抗拒。
  池安那削瘦而尖细的下巴被抬了起来,失焦的视线顺势抬高,慢慢凝聚在眼前的女子身上。
  “长得真像你的祖父安宁王池宁,难怪……”
  他从未见过这样美的女子、从未听过这样温柔的声音,情不自禁陷了进去。然后迷迷糊糊间,听见对方一声笑,笑意微冷:“难怪小漪会生气。”
  池安感受到环抱自己的手臂收紧,邓婆婆的紧张情绪明显地传达过来,可他的目光却没有从对方的身上移开,喃喃低语:“你是谁?”
  “你问本宫?”蓝霓支膝缓缓站了起来,凉凉说道,居高临下地冷睨着他:“本宫是你仇恨的蓝家人。”
  蓝霓将目光移开,冷冷地横扫向没有离去的围观之人。她的目光太冷,以至于无人胆敢与她对视,纷纷避开视线。人群之中有人压低脑袋,想要离开此地,却被蓝霓一眼指了出来:“来人,抓住她。”
  皇后的命令无敢不从,御卫顷刻从人群之中挖出了试图逃离的女子。认出孙静蓉的人低呼惊叹,不认识的满目惊疑,孙静蓉狼狈地被押到了皇后跟前跪在地上,她挣脱不开,面上勉强维持平静,眼里已经摒射出滔天怒火:“娘娘这是何意?”
  “你问何意?”蓝霓冷笑:“你擅自带来的人疯癫成性,惊扰了众位的雅兴,还扰乱了春花宴应有的秩序。你可知宴上来宾皆是京师之中身份地位举足轻重之辈,倘若有所损伤,你又该当何罪?”
  孙静蓉隐忍怒意:“皇后娘娘说反了吧?在场诸位亲眼目睹皆可作证,看看真正疯癫成性的究竟是谁?!”
  蓝霓面不改色,无可无不可道:“既然如此,你便向在场诸位求证好了。”
  孙静蓉眉心一跳,举目四望,竟无一人胆敢站出来!其中一名小姑娘刚要张嘴,立刻就被家中长辈给按子回去。
  登时孙静蓉目露哀色,面上尽是悲愤与冤屈。
  或许是出于同情怜悯,又或许是有人后生无畏,竟当真有人站出来指证:“分明就是他先动的人,凭什么让人家无辜的小姑娘含冤受屈!”
  有一就有二,很快又有人站了出来,家中长辈竟是怎么按也按不住。
  孙静蓉大喜过望,底气又足了几分:“我根本就不认识这两人,你平白无故冤赖于我,莫不是心存私见,实为迁怒?!”
  这么一说,就有人开始交头接耳。
  很多人都知道孙静蓉是太后身边的人,她自小被当作皇后人选悉心培养,这些年来太后与皇后交恶,太后处心积虑想要废后另立,废的不就是这位蓝皇后,立的不正是这位孙小姐么?
  皇后此番行事动作可不够干净利落,明显得容易落人话柄。
  更何况,现在最大的问题可不在是谁将人带入此地,而是这一老一小的身份,以及背后牵扯出来的陈年旧案!
  孙静蓉原本并不想就这件事上出头的,但是既然皇后非要将她推向风尖浪口,那她索性豁出去,誓要据理到底!
  “这两人声称当年发生命案的宁王府所存活下来的余辜,娘娘为何不细究真假,却反而迁怒他人?莫不是正如他们所言,其实那桩惊天惨案正是你们蓝家的人所为?!”
  孙静蓉心中冷笑,今日之事众目睽睽,就不信蓝家还能够全身而退!
  蓝磬张了张嘴,却被蓝霓拦下。她面色疏淡,双唇启阖:“在你站在这里质疑本宫之前,你可曾问过太后、问过皇上,他们是否愿意将此事宣之于众?”
  此言一出,底下的人无不惊疑,宁王府之事当真与朝廷有关?孙静蓉神情莫测,看着蓝霓来到她的跟前,以咫尺距离轻声说:“孙静蓉,你明明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却胆敢说你是这个世界的女主。”
  “可其实你早就发现了吧?所以你才会那么地怨恨本宫,怨恨到失去理智,走出了这样错误的一步。”蓝霓露出讥讽的笑意:“孙静蓉,你已经不是女主了。至少,已经不再是这个偏离原轨道的新世界的真正女主……”
  孙静蓉的面容变得越来越扭曲,蓝霓早看出来了,只要牵涉到这个问题,孙静蓉就会变得竭斯底里、愤离失智。
  蓝霓相信孙静蓉说的话是真的,包括这里是一本书,孙静蓉是这本书的原女主,但是因为有她的意外存在,导致孙静蓉这个角色的命运改变,如今的这个孙静蓉已经不再是女主,根本不足为惧——
  蓝霓退了一步,又或者说被身后的一双手牢牢地锁入怀中,揽了回来。她回首看去,这个世上胆敢这般霸道放肆的也就只有皇帝本人了吧?
  “你的身上,有血的味道。”
  很难得的皇帝对她露出了这般凝重的表情,恰到其份地应衬了此时此刻的场面与氛围。蓝霓笑了,她看见与皇帝一起来到这里的太后,伸手推开了他:“皇上也是来问罪臣妾的吗?”
  皇帝眉梢颤动,皇后已经退出他的怀抱,像是刻意的疏离,或者厌弃。
  一声巴掌惊起一片哗然,所有人都以为太后是来替孙静蓉撑腰的,可她不仅没有,反而二话不说上来就扇了她一巴掌。
  “姨母?”孙静蓉声音发颤,没等她落下泪来,太后竟毫不怜惜地执起龙头拐杖狠狠地往她身上打了下去。
  孙静蓉自幼得宠,人人皆知她是太后跟前的大红人,从未有人敢胆动她一根寒毛,却未料想到头来竟是被太后这个姨母亲手扇脸、亲自杖打!
  孙静蓉疼得哀叫,哭声悲恸,明眼人都看出来这不是惺惺作态,太后是运了十足的力道,竟是恼恨之极!人群之中有人挤身而出,这位华服夫人匍匐跪地,哭泣救饶:“别打了别打了,看在你我姐妹情意、看在静蓉侍候了您这么多年,求您饶了静蓉吧!”
  哭求太后的不是别人,她是孙静蓉的嫡亲生母,顺昌侯夫人霍氏。
  方才皇后刁难孙静蓉时,她隐忍不发,满以为只要她的嫡姐霍太后来了,必能叫皇后好看。却不想太后来了不是为孙静蓉出头,反倒是对孙静蓉大打出手!
  眼看太后不死不休,霍氏不得不冲上前为自己的女儿哭诉讨饶。
  太后脸色变了又变,心中恼恨交加。她何尝看不出今日这场闹剧出自孙静蓉的手笔?她只恨自己没能及早对孙静蓉道出当年旧事,或许不会出现今日这场闹剧。
  她又岂能想到孙静蓉为了对付蓝家,竟揪出此事来攻击皇后?!
  太后满面怒容,蓝霓却异常冷静:“母后何苦为难您这位视如己出的亲外甥女?倘若开诚布公能够抵消在座诸位的猜疑,那本宫认罪又何妨?”
  皇帝一震:“霓儿!”
  蓝霓没有看他,将目光扫向惊疑不定的太后,神情闪烁的池镜,缓缓落在了瑟缩一团的池安主仆身上:“池安,你不是被摔傻了么?即便已经治好了,可当年的你不过刚满周岁,你是如何记得深仇大怨,又是如何来到这里誓要报仇雪恨?”
  闻言的池安将脑袋从邓婆婆怀里探了出来,他迷迷糊糊地看向说话的人,又下意识看向了被太后打得遍体鳞伤的人……
  太后接触到他的目光,面色更加阴沉。而蓝霓似是早有所料:“既然你们声称宁王府的后裔,并且满门被屠惨遭灭门,为何当初不选择报官,而是无声无息地躲藏了整整十年?”
  “要知道当年的蓝家,权势可远不如你们宁王爷呢。”
  邓婆婆摇头,拼命摇头:“不要说了、不要再说了,我什么都不知道……”
  “为什么不要说?你们不是想申冤吗?”蓝霓淡淡说道:“既然你们有胆子现身人前讨要说法,正好本宫也有冤要诉,索性今日一并申了吧。”
  太后紧握龙头权杖,声音中透着警示:“皇后!”
  但是蓝霓熟视无睹:“你其实挺有自知之明,这些年来你俩主仆东躲西藏苟且偷生,你不敢说是因为你心知求诉无门,就算求助官府求助朝廷也没有用。若非护主心切迫不得己,想来你今日也未必把当年的事说出来。”
  “可你既然说了,为什么又不敢让别人继续追问下去?”蓝霓一步步逼近:“因为你也是知道当年内情的人吧?”
  蓝霓一点点地眯起双眼:“当年,你们都是怎么对我弟弟的?”
  太后频频向皇帝使眼色,但他没有去看,双目紧随蓝霓,伸手想要搀扶,只是指尖触碰很快就被她甩开了。他微微怔忡,看着蓝霓回首望着自己,通红的眼眶,双眼充斥着怨恨,以及不甘的脆弱。
  邓婆婆崩溃大哭:“不是我!我什么都没做!都是他们、全部都是他们干的!”
  “皇上,当太后私下与臣妾的母亲做交易时,你真的什么不知道吗?”蓝霓哑声道:“你不会不知道的,你只是没有阻止。你们明知她病了,却欺骗她、逼她……”
  蓝霓哂然:“你是知道的,小漪最听话了。只要是阿娘说的,他一定会照做的。”
  “所以他顶替池镜困在宁王府,那么小的孩子,关在暗无天日的牢笼,生噬亲母血肉,与尸骨同眠,受尽惨无人道的折磨,变成了人不人鬼不鬼的疯子——”
  “究竟谁没人性?”
  蓝霓一字一顿,寒声说了出来:“你们不救,他们不死,小漪怎能活着出来?”


第93章 太后她的私心
  安宁王池宁有着与他的封号截然不同的反叛与野心,早在先帝在位时期他就已经私下动作频频,因之手握重兵功勋赫赫,一时间谁也奈他不何。
  可惜先帝没来得及收他兵权便过早辞逝,少帝临危受命之后,宁王更加目中无人,曾不只一次当众表达不满不服。朝上不尊皇帝,朝下拥兵自立,正值内忧外患的当口,他的行事作为猖狂桀骜,动摇国本动摇人心,足以威胁根基不稳的年轻皇帝。
  事实上,宁王的反心迢然若揭。朝臣每日早朝,无一不在忧虑宁王什么时候就要以下犯上,将上面的孤儿寡母拉下丹墀,自立为王。
  时值边塞战事吃紧的当口,唯一有实力与之抗衡的的乔大将军却遭敌暗算意外身故,闻君噩耗的太长公主当场昏眩大病一场,乔渊披挂上阵接替父命,便是伺机已久的宁王的千载良机。
  问题就在于少帝不是没有别的兄弟,他们同样觊觎这个位置,轻易不可能让贤罢就。即便宁王势大无畏,如果师出无名,不可避免将成为揭竿而起的讨伐借口。
  上位者,有所争议在所难免,背地里别人怎么说都行,但不能变成一种明面上的风向与趋势。宁王有心要反,却未必真的想要成为人人得以唾弃的反王,所以他得找点名正言顺的由头,或逼皇帝禅位,主动让贤。
  太后面色阴沉,冷冷盯着皇后。
  她并不愿向世人披露当年的事,毕竟那都不是什么多光彩的事情。
  在当时,乔大将军意外身死,最大的助力太长公主深受打击一蹶不振。皇帝手中兵力匮乏,臣心涣散人人自危,叔伯兄弟狼环虎伺,个个都在觊觎她们的位置。
  为了保住已经到手的权势与荣华,她们可谓焦头烂额绞尽脑汁,直到霍家探得宁王盯上了她的嫡亲幼子,太后终于有了主意。
  当今圣上是正经从先帝手中接任大统,无有过失民心尚存,宁王再张狂也绝不敢明目张胆掀竿造反。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因势利导顺水推舟。他要抓人,人便让他抓,只要磨到乔家军回京护驾,未必能让宁王得逞,反而能够趁势反咬一口。
  当然,自己的亲儿子肯定是不能动的。那么问题就在于应该去哪找个听话的,又不容易引人怀疑的替代品?
  太后会想到蓝家,纯属机缘巧合。
  她的幼子自小极好乐理,为了满足他的要求,太后曾邀请从前在自己身边担任宫廷乐师的白夫人入宫授教。而她正是从白夫人口中无意间的抱怨得知,不知因何缘由蓝家少子不按规矩,频频出入馨艺园,给园内带来了不少困扰。
  白夫人的抱怨是说给太后听的,因为那位是皇后的弟弟,她不好出面得罪皇后,只好向太后出言提点。假如太后有心,自会为她作主的。
  这是白夫人的无意之举,却招来太后的有心惦记。
  池镜是先帝最小的儿子,因之身体孱弱鲜少出来露脸,知道他的人很多,见过他的人却寥寥无几。太后想到,皇后蓝氏这位弟弟正好与池镜年纪相近,因之种种原因,也是极少在人前抛头露脸,鲜为人知。
  如果将两人放在一起,未必有人认得出是谁与谁来,如果这个地方恰好便是馨艺园,掳错了人再顺水推舟,给外人解释,似乎就挺合情合理。
  遥记当年太子选妃,太子相中了蓝家的二姑娘,无论如何非她不娶。太后的应许夹带私心,一方面为了驯服太子,一方面也为了巩固霍家势力。
  那个时候太后已经拥有太长公主与乔将军的助力,她不愿给太子招来太强势的外家,以避免将来两家外戚互相碰撞争锋相对。
  蓝家是没落的望族,祖上曾经显赫一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