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1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的二爷,咱们得想想计策啊!”

刚刚说怂话的那位,听了沈振达的话,却高兴不起来,这云南道上混的,哪个不知道杨家的厉害?就怕到时候杨家插手,这永昌的事儿就难办了。

“金混秋,你好歹也是在云南混江湖的好汉,这杨家就这么厉害?狗屁!要不是他杨毅跑的快,老子就割了他的耳朵,把他送回昆明,当年老子没成势,让杨家老三割了耳朵,现在老子有的是人!

杨家怎么了?永昌的几万哨练,还干不过一个杨家,老子可不是沈聚成,他怕杨家,老子不怕!

永昌的事情,咱们就得硬着来,不然然林则徐那老匹夫各个击破,咱们全都得玩完!”

有了永昌的数万哨练,加上七把香会的实力,沈振达的心态也在慢慢的变化。

“沈老爷,此事还得琢磨一下,咱们要师出有名啊!林则徐手段强硬,而且还是云贵总督,手里握着云南的四万绿营,再加上贵州兵,咱们不能和他来硬的。

即使要来硬的咱们也得打好了名头,再屠一次回回怎么样?”

林则徐有杨毅、刘存仁辅佐,杨猛手底下有魏五、徐子渭,而沈振达也有自己的班底,前面那个金混秋是滇西本地的江湖客,而说话的这位,却是原永昌知府恒文的师爷张时重,恒文失势,他就没了靠山,利用沈振达解救恒文,就是张时重要做的事情。

“屠回?现在永昌的回回,也就大猫小猫两三只,这还是李恒谦等人招抚的那几十户人家,杀了也没什么油水,而且他们住在永昌县城,要想搜杀他们,就得先打县城,没什么便宜可占啊!”

沈振达也不是傻子,前次永昌屠回,那是迆西道罗天池大人,知府恒文大人首肯的,现在做这个只怕死的也快啊!

“哈哈……沈老爷有所不知,朝廷的大政在那里,只要咱们伪造一些公文发给朝廷,不怕他林则徐不帮着咱们做事儿。

回回造反那是常事儿,多扣一个屎盆子少扣一个屎盆子,是无所谓的,反正朝廷只会相信咱们。

到时候回乱再起,罗天池大人和恒文大人,就有望东山再起了,那可是咱们的大靠山,凭着哨练挡不住林则徐,但罗大人和恒大人复起之后,这永昌、这滇西,还不是咱们的天下?”

嘴上哈哈大笑,张时重却在心里讥笑沈振达这个傻子,他真不知道云南是谁说了算,对上杨家,别说永昌的数万哨练,就是把永昌的几十万老百姓全都变成哨练,恐怕也不是昆明杨家的对手。

杨士勤杨佛爷在滇西有多大的威名,张时重很清楚,不说杨家的人手,单单杨佛爷一句话,滇西的上百万百姓、山民,就敢拿起刀枪跟永昌的哨练玩命。

他沈振达真是疯了,杨家这两年在云南洒了多少米面,这个可是老百姓活命的根子啊!对付杨家二爷,这位怕是要找死啊!

第二百零四章哨练劫囚

“张师爷这话怎么说?林则徐帮我们?罗大人与恒大人东山再起?你细说说,我刚刚没听懂。”

沈振达能成为沈聚成的义子,一是因为沈聚成家的人丁不旺,另一个就是这沈振达会来事儿,精明就是沈振达窜到今天这一步的基础。

罗天池、恒文那是沈家的老关系了,如果他俩真能东山再起,那自己在永昌的位子就牢靠多了,一听张时重的话,沈振达的眼睛也亮了起来。

“呵呵……”

张时重微微一笑并不作答,而沈振达也是机灵,伸手就从桌下拿出一个小木箱。

“张师爷,这是百两黄金的谢仪,再者说了恒文大人复起,对您也是有好处的。”

沈振达虽然不明白张时重的意思,但罗天池与恒文的复起,却是他极度渴求的,林则徐在昆明搞东搞西,如果永昌屠回一案真的翻了,那他沈振达也跑不了。

从张时重的话里,他听出了死中求活的机会,这个机会把握不住,他就要下去继续给沈聚成当干儿子了,舍弃这个花花世界,沈振达还做不到。

“阻止永昌府所做的一切,押解的永昌案犯,破五之日要救出来,趁着势头咱们再入永昌,搞死那班回回,在滇西散播消息,激起回乱,然后就控制永昌地界的驿站,抢了永昌府的官印,咱们跨过昆明直接向朝廷告急。

永昌府的事情不妨做的大一些,永昌城里还是有不少不愿意和咱们走在一起的大户,抢了他们。把责任推给回回。

永昌城里还住这几个退下来的士绅。他们对咱们也没什么好感。这次乘机一并处理了,以后咱们在永昌办事儿也会方便很多。”

张时重无疑是个好师爷,这计策毒啊!朝廷最怕的就是造反,无论是什么理由,造反都是朝廷铁定了心思打压的玩意,越过林则徐,有了朝廷的谕令,就不怕有人再办弄永昌一案的旧事了。

弄不好此前被革职的罗天池。和正在永昌大狱之中的恒文,都有复起的机会,这张时重也算是官场里的明白人了。

“可是……杀回倒是没什么,劫杀永昌府的大户,就怕……”

沈振达可不是傻子,张时重说的好像不错,可劫杀大户,这玩意招人恨,就怕到时候他沈振达在滇西人人喊打,永昌的数万哨练。可不都是金鸡村的,也不都是沈家的走狗。这么玩死的快啊!

“沈老爷,无毒不丈夫啊!不杀些大户,怎么能激起朝廷的重视?不杀些大户,怎么能让滇西,让云南的汉人同仇敌忾?

回乱光凭咱们,也就能引动千把人,如果加上滇西的汉人大户,那回乱就是实实在在的叛乱了,奉旨杀回,腾越一带的回回,可都是腰缠万贯的主儿,他们动了,咱们以后才有发财的机会。

永昌县城咱们必须要打进去,不然知府的大印不到手,这事儿办不成,等林则徐带着云贵的绿营来了,咱们手里这几万哨练,真不一定是他的对手。

沈老爷,好好想想吧!周日痒、刘书,能让你好过了?他们就是死,恐怕也会拖上沈老爷吧?”

张时重的最后一句话,还真是打动了沈振达,若不是怕死,傻子才坐团总的位置呢!

“这李恒谦和韩捧日,要是不识相,咱们就在破五劫囚,搜杀永昌府的大户,这事儿还得仔细计较一下,有些人能杀有些人不能杀,少杀比多杀要好的多。”

有些事情是瞒不住的,张时重在利用自己,沈振达也能隐隐的感觉到,搜杀永昌府的大户,这张时重八成是想捞一把滚蛋,这事儿要做,也得把他给拴在永昌,不然跑了张时重,自己就是那个倒霉蛋。

还是那句话,人大多不是傻子,只有个反应快慢之分,张时重要算计、利用沈振达,那沈振达何尝不是在利用张时重保命呢!

永昌一案绝对不能审,丁灿廷和杜文秀手里肯定有证据,林则徐号称林青天,审案子肯定有一套,周日痒、刘书等人到了大堂之后,肯定会把自己卖出去的,张时重的说法虽然有些险恶,但不做就是死路一条,做了未必不能趁势而起。

该如何抉择,沈振达心里已经有谱了,只是搜杀大户一事,还是要找些无依无靠的下手,现在保命才是正理,多发些财少发些财,与自己的小命一比,就有些无所谓了。

沈振达这话一说,张时重也有些失望了,看来只能做好离开云南的打算了,沈振达不上钩,罗天池和恒文,也就起不来了,至于他沈振达的结局如何,不是他能管得了的。

林则徐、杨猛、沈振达,各有各的算计,而新任的永昌知府李恒谦和永昌县令韩捧日两人,只能做下面劳碌的苦汉。

破五之日,永昌府李恒谦带着几十个衙役,押着周日痒、刘书等九名林则徐亲点的要犯,准备赶赴昆明。

出了永昌县城,走了四十多里路,李恒谦的心里才长出了一口气,哨练没有刁难府衙的人,看来他们也被总督大人给震慑住了。

日行四十里算是不错了,风平浪静的永昌,让李恒谦心情大好,衙役们头天出来,肯定有些不适应,早早安营扎寨才是正理。

风平浪静,这话能说出来,也只能怨李恒谦的修为不够了,永昌一案牵扯多少人,他这么大张旗鼓的押解人犯,真是在找死。

不等衙役们埋锅造饭,沈振达带着永昌的数万哨练,把押解的队伍,围了个水泄不通。

沈振达也算是永昌的一霸,一看来的是金鸡村沈老爷,衙役们也没了脾气。手里的家伙事一丢。就算是缴械投降了。

沈振达和张时重也算是狠人。直接把那几十个衙役给活埋了,放出来的九位要犯,当夜就聚在了一起,谋划着怎么再次引起回乱。

第二天,沈振达的手下扮作衙役,押着李恒谦赚开永昌县的城门,趁着蒙蒙的夜色,第二次永昌屠回也拉开了序幕。

被永昌府招抚的回回。本就是惊弓之鸟,不等沈振达的人手围住他们,这些回回就逃到了永昌县衙避难。

救出了原永昌府恒文,这位蹲大狱的朝廷命官,也算是精明,直接装晕躲过了沈振达等人,没了恒文这个主心骨,在张时重的策动之下,沈振达一不做二不休,一把火点了永昌县衙。永昌县令韩捧日连同一百多回回,全部葬身火海。

从永昌府衙得了李恒谦的官印。沈振达一不做二不休,把李恒谦也投进了火场。

控制了永昌之后,张时重也带人搜杀了十几家大户,本想捞些细软逃掉的张时重,被沈振达的人拦了下来。

恒文称病不出,自己又被沈振达给绊住了,无奈的张时重,也只能搏一把了,在他的策划之下,沈振达直接控制了永昌城的米粮,这下永昌城里的百姓,全部被沈振达等人给裹挟了。

一个为了生存,而短时间结盟的畸形利益团体也出现在了永昌,拒守沿江隘口,阻断朝廷的驿站,在张时重的指挥之下,沈振达的事情,也是做得有声有色。

永昌劫囚的事情,传到昆明,已经是半月之后了,这还是杨猛伪造的求救信,沈振达等人在永昌做得可圈可点,杨猛早就估算到了这个,林则徐接到这个消息之后大发雷霆。

本以为永昌的案犯还在押解的途中,没想到一个团总也狗胆包天,竟敢劫夺朝廷的钦犯,沈振达一伙的猖狂行径,也激起了林则徐的战心。

驻在昆明的官员,全部被叫到了总督府的正堂之上,林则徐要用兵,云南的乱局不用兵,不足以震慑,看来自己以前怀柔的法子,算是大错特错了。

“永昌团总沈振达劫囚一事,你们怎么看?”

恢复了生机的林老虎也是相当慑人,总督府的一应官员,就没几个敢接话的。

“林公,永昌之事繁杂,当细细的料理才是,沈振达一个山野粗人,不识朝廷法度,林公只要下道谕令,准保他乖乖的把人送来。”

说话的这位,不属于杨家,也不属于亲林则徐的官员,这位姥姥不亲舅舅不爱的夯货,本想着拍拍马屁,没想到却燃起了林老虎的怒火。

“山野粗人?我看他在永昌做得很好,劫囚这是山野村夫该做的事情吗?数万哨练就是他的本钱了?

这样的乱臣贼子,须得多调重兵,方足以弹压而资剿办!”

林老虎连剿办都说出来了,这是把永昌的哨练当做了乱军,开来刚刚消停不足一年的云南,又要陷入战乱了。

林则徐的狠话刚刚撂下,一份永昌府的求救官文也到了,林则徐拿起来一看,脸色瞬间就变了。

“杨大人,你那里能否从盐课的银子里给调拨十万两,作为平贼的钱粮消耗?”

林则徐的声音很压抑,说这句话的时候,还伴着‘咯吱咯吱’的挫牙声,也不知永昌那里报的是什么消息。

“可以!”

杨士勤的回答也简单,老三早已经预判了永昌之事,十万两对盐课来说,不算少也不算多,顺水的人情,不做白不做。

“大人,永昌之事不可仓促啊!”

“哼……仓促?你给在座的同僚读一读,沈振达这个乱臣贼子,永昌的哨练,这是在叛乱!”

林则徐怒从何来,杨猛很快就知道了,永昌的回回劫杀大户、烧毁县衙,永昌府李恒谦、永昌县韩捧日罹难,这份来自永昌的求救信,写的就是这些内容。

‘坏了!’

这是杨猛的第一想法,从永昌来的求救信,八成是出自沈振达之手,而自己没有得到永昌那边的消息,看来是沈振达封锁了永昌。

信鸽也是个稀罕的玩意,秦子祺驻在永昌的人手没有信鸽,只能向滇西传讯之后,由丁保钧给自己飞鸽传书,看来这沈振达也不是个简单的物件。

策动滇西回乱来自保,这位身后也有高人啊!

林则徐那里也是怒火中烧,前后两份不同的求救官文说明了什么?永昌府被沈振达那厮给控制了,永昌回乱再起,怕是他沈振达再次屠回吧!

永昌府李恒谦、永昌县韩捧日的死,也有很大的疑点,历次回乱,回回从来不杀朝廷的高官,这次死了李恒谦和韩捧日,八成是沈振达的跟脚。

云南,尤其是永昌悖乱至此,是林则徐想不到的,杀官就是造反,这沈振达真是生了一颗狗胆。

第二百零五章总督副将练总

永昌的消息前后相悖,大堂上的许多官员,都露出了难色,这里面的道道还是可以摸得清的,永昌府、永昌县双双罹难,这事儿做的太拙劣了。

而云贵总督林则徐,不是贺长龄,从他的表情看,沈振达耍的戏法已经被戳穿了,接下来会怎样?

云贵总督带着绿营兵马绞杀永昌的数万团练,这样规模的戡乱,朝廷那边能允吗?

万一绿营兵败了,这云南将是谁的天下?永昌哨练吗?沈振达吗?

一前一后两道消息,林则徐该信哪一个,在座的云南官员,帮他选择了后者,永昌哨练的人数太多,加上他们是坐地户,戡乱,不能从他们身上下手,一旦戡乱失败了,整个云南都要陷入糜烂之中。

这个时候,没人会去管事情的真假,涉及到身家性命,混淆是非又能如何呢?

“传令!贵州绿营的抚标、提标、镇标精锐,一个月之内到昆明驻扎。总督府所辖的督标,整备行装粮草,不日发兵永昌。”

林则徐的一道军令,可是吓坏了在座的云南官员,剿办永昌哨练,那就是上刀山下火海啊!进去一个死一个,根本没有什么侥幸,这事儿做不得。

“大人……”

“大人……”

……

在座的几位明眼人,同时起身想要劝诫一下林则徐,有些事情就是这样,难得糊涂,你事事较真。最后不仅自己得倒霉。在座的这些也一个跑不掉啊!

“哼……不要说了。你们想说什么,本督清楚。事情成不成要看督标的战力,就让杨副将说吧!”

不等这些人开口,林则徐的大手一挥,就截断了他们的话头,这事儿不能犹豫,一个小小的练总,都敢无视朝廷。他林元抚不知道也就罢了!知道了,这样的人就得绞杀!

杨猛得了林则徐的将令,微微思索了一会儿,没做什么解释,而是向林则徐开口问到:

“总督大人,不知是要平回乱还是平哨练?”

事情出乎意料,杨猛心里也升起了杀机,沈振达该死,辅佐他的那个更该死,策动回乱。也不知他们使了什么手段,就怕滇西的回回忍不住啊!

“平回乱你怎么做?平哨练你又要怎么做?”

杨猛的这一问。也是埋着伏笔的,林则徐的意思他清楚,现在要做的是,改变在座官员的想法。

“杀!”

杨猛的回答简单,林则徐和有些官员的脸色却变了。

“怎么个杀法?”

这杨老三果真是个杀才啊!那事儿岂是他林则徐能干的?杨猛的意思林则徐很清楚,一个杀字,不论是回回还是哨练,都要死上几千上万的。

“若想平云南回乱,就要杀光云南的回回,若要平滇西哨练,大军到时,哪个还敢拿着刀枪,就杀哪一个。”

杨猛的话有些冷酷无情,这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滇西的回回不淡定,杜文秀等回回高层,无法控制大局,杨猛也不介意举起屠刀,云南的百姓很多,至少有六百多万,不能因为一部分人,让整个云南陷入战乱之中。

而永昌的哨练要平定,就简单多了,杨猛估算着,连带着七把香会,杀个几千上万人,就差不多了。

“杨副将,你这是什么意思?全境搜杀有伤天和,朝廷也不会允许的,回回在西北人口多的是,你这么做了,朝廷怎么做?”

云南的官员,并不都是杨家人,而亲林则徐一系的官员,多是老吏清官,指责杨猛他们可没什么惧怕的。

“快速平乱的法子,只有这么两个,前一个耗时颇长,怎么也得一年半载,而且风险不小。后一个法子就简单多了,连带着走路,三个月的时间,永昌的数万哨练,本将保管杀他们一个服服帖帖。

总督大人,该怎么做,末将就听您的军令,您说杀谁就杀谁,本将可以保证,督标所过之处,无人再敢叛乱!”

永昌之事,杨猛都想到了,连沈振达策动回乱都想到了,可事情的发展还是超出了他的预判,李恒谦和韩捧日被杀,弄不好就会引起朝廷的注意。

依着朝廷的方略,一句夷性犬羊,回乱势必再起,杨猛现在恨不得立马带着督标前去永昌平乱,云南是杨家的云南,云南的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