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3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在泥泞之中,很难有速度,没了速度,就难以逃脱,一旦出了静海,再次被困,那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林吉李三人的攻势虽说凶猛,但佯攻依旧是主要的战法,想要破围,起码要等到地面封冻之后,但粮食却是个大问题,困守静海年余,三人和手下的太平军,几乎都到了极限。

而江宁、镇江,的江南江北两大营,局势也相当的不妙,石达开回兵天京之后,第一路派出的就是攻打苏浙的陈玉成部,陈玉成一动,向荣和托明阿都要跟着动,维持局势最好,但绝不能让长毛贼突入苏浙等地。

但两人的兵力终归有限,两大营的人马合在一起不过六万余,想要围堵三万人的陈玉成部,很难!

军机那边的告急文书不少,但所有官员的心思,却没落在战事之上,杨老三在两湖的大动作,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目光。

河道弊案,杨老三处理的太过离谱了,派遣大军到官员的原籍抄家抓人。闹出了一幕幕的惨剧。这对百姓来说只是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对大清的广大官员来说,这却是切肤之痛。

虽说恨不得杨老三死在九江,但这位想必是不怕诅咒的,依旧在九江玩的风生水起,断长江干流的折子,已经陆续的到了朝廷,到了朝廷的折子,也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截断长江千里航道。这是亘古未有之事,对此多半官员,都是不看好杨老三的,许多人参劾的折子已经写好了,只等着那边处置不力的时候,上折子了。

这次杨猛触及了太多官员的利益,许多小团体,也在朝野形成,他们现在只等着落井下石的机会了。

四色棍也有些不看好杨三哥,毕竟断流大江。是亘古未有之事,做不成是正常的。做成了就是奇迹,相对于奇迹,四色棍和一众军机,还是相信常理的。

四色棍这些日子,在上书房所议之事,大多是如何为杨三哥开脱罪责,参劾杨三哥的折子,军机已然压了几十份了,朝野之中的大势已现,那就是天下群臣,针对杨三哥。

这样的大势,对四色棍来说也是难以阻挡的,本想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杨三哥那边却是不让人省心,瞧最近两湖的折子,怕是要大张旗鼓的做事儿了。

一旦杨三哥败了,只怕天下群臣口中之话,就是杨老三奸佞,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了。

如今这局面,就是个僵局,杨三哥一人独对天下群臣的僵局,身为皇帝的四色棍,和执掌天下事的军机,现在也只能做个看客,待到结局的时候,支持胜利的一方。

杨三哥那边停不得,而天下群臣的悠悠之口堵不上,这样一个天大的僵局,可比长毛贼棘手多了!

分流的日子定好了,杨猛依旧坐镇九江不动,分流的大任他交给了官文和骆秉章、胡林翼三人,对此,杨猛是有十足信心的,三天!最多三天,长江干流的水位就会急速的下降,一旦上游无水了,九江这边的堤坝,也要动工了。

筑坝分流,用的也是最快的法子,沉船塞江,一艘艘装满了土石的江船,组成了两道浮桥,另外四座浮桥,是为民夫们筑坝准备的,两天之内筑起临时的堤坝,一月之内加固完毕,就是杨猛的命令。

现在荆州附近的几十万壮丁,等的就是湖广总督官文的命令,只要命令一下,直接就凿船筑坝!

“吉时已到!凿船分流!”

官文手里的三角龙旗一挥,数百两湖的官员,也跟着他撕心裂肺的喊了起来,数千老水手,得了命令之后,灌了几口老酒,纷纷的跳入冰冷的江水之中,分流开始!

一个时辰……两个时辰……,近千条江船慢慢的沉入水中,几十万民夫在六道浮桥之上摆起了一字长蛇阵,一筐筐的土石,慢慢的塞住了长江主航道。

由于水流的原因,荆州下游的江水变得浑浊无比,这可不是个好现象,虽说土石连带着竹筐一起被投到江里,但沉船的空隙之间,水流极为湍急,许多竹筐投入江里之后,不大的时间,就浮了上来,这是被冲散了啊!

从清晨到深夜,浮桥上的民夫,足足忙活了一整天,终是筑起了两道两里多长,三丈宽一丈高的两条大水坝!

“成了!”

三人之中最紧张的莫过于骆秉章了,他可不想把自己一世英名丧在这长江之上,清晨初到江边的时候,他是一脸的愁容,现在如今得了手下的禀报,骆秉章觉得自己一下就年轻了十余岁。

“还的看支流那边的状况呢!”

年轻力壮的胡林翼,可没有骆秉章那么多的兴奋劲儿,截江之事,如今只是开始,一旦支流崩溃,这两道水坝,还得炸掉。

“预计支流的江水,几日能到九江啊?”

瞪了一眼不说吉利话的胡林翼,骆秉章有些心惊胆战的问道。

“最多三日,三日之后,支流无事,才是真正的大功告成!”

望着夜色之中,灯火通明的两条巨龙,胡林翼也握紧了双拳,如今这局势,由不得支流崩溃呐!

“爷,前方已经断流了!”

“嗯!支流的状况如何?”

夜已深沉,但九江府衙却还是灯火通明、人头攒动,沿支流的电报局,每一份电报,也是让杨猛提心吊胆的物件,一旦支流崩溃,那麻烦才刚刚开始。

“水位涨势不明显,据西山那边的分析,自荆州到洞庭湖,当无大患,只要岳州一带的运河不溃,那此事就做成了。”

“成了?才刚刚开始呢!”

断流成功,杨猛算是有十足的把握,这河道工程,终不是面子工程,真正让人忧心的却是引水、开掘河道和筑坝!

三天的时间,先是荆州的长江大坝,后是岳州附近的洞庭湖大坝,略带浑浊的鄱阳湖水,顺着湖口进入长江下游,杨猛的心才算真正的安稳了。

据沿途所报,水位最高的支流,也不过刚刚触及新筑的坝体,看来,这临时的支流,还是有很大的富余量的。

“哼哼!这事儿成了,老子倒要看看,有多少王八蛋不知死活!”

第六百二十六章睚眦必报

大江截流成功,杨猛足足等了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一是让河道工程荆九段排水,并在一些地方简单的开挖一下,另一方面,杨猛却在朝廷,放出了一个烟雾弹,大江截流失败,支流全线崩溃。

想必这个时候,会有许多心浮气躁的蹦出来闹事儿,这批猴子,杨猛本就等着他们呢!固河修渠,需要的银子,是个天文数字,而大清的官员大多不干不净,正是最好的财源。

果然,杨猛的消息散出去之后,军机那边十几天的功夫,就多了百十份参劾杨老三的折子,但真正的明白人,还在观望之中,这些人就比较难对付了,但短期之内镇住他们,杨猛还是有些信心的。

半个月,河道工程,许多地段已经开始开挖河道了,人工的排水运河,大型的蒸汽水泵,运送淤泥的铁轨和卷扬机。

河道工程,不仅是一项水利工程,也是展现洋务之利的宣传工程,每一个工段,都有机器修造厂,趁着这个功夫,杨猛也在河道工程荆九段,开设了许多工厂。

短期之内,铁路是派不上用场的,驳船将是未来十年之内的主要运力,想要大规模的铺设铁路,怕是十年之内,也很难做到普及,毕竟,这火车、铁轨,可比驳船的技术含量高的多。

支流引水之后,官文、骆秉章、胡林翼,也是联袂到了九江,他们这次来九江,主要是巡视支流的情况。走了一遍之后。支流的情势大好。骆秉章、胡林翼的底气也就足了不少。

“恭喜部堂!贺喜部堂!大江分流成功,河道工程成功之日指日可待啊!”

刚刚进门,官文就开始恭喜贺喜了,他算是见证了杨老三的好狗运,这大江也能驯服,怕是这几年,杨部堂之锋,天下无人可撄呐!

“何喜之有?老子可听说近期有不少人参劾老子。你们三人看看,这两湖的地界,有没有他们的家人、故友、门生什么的,若是有,找个由头一律抄家灭门!

这断江流的折子上去之后,老子也不会和这些本主善罢甘休,不惹老子便罢!惹了老子,总要让他们灭门的!不然老子的诨号,可就白叫了!”

官文恭贺之后,却发现这位风头正盛的杨部堂脸色不好。一听他接下来的话头,官文的脸立马变得煞白了。

杨老三这王八蛋。这是要让他官文得罪天下的官员呐!找个由头抄家灭门,如今能抄家灭门的由头,怕只有勾结长毛贼了,这么做落人口实啊!

官文虽是武夫,可脑子不笨,这事儿是断然不能做的。

“部堂息怒,此事不可做!”

骆秉章一听这话,也是急了,河道工程本就得罪了不少人,杨猛要是再来打击报复这么一手,怕是得罪的人更多。

“好!你们不做!那老子来做!你们把断江流这篇文章做好就是了,都给老子滚蛋!”

杨老三一怒,官文三人也是无可奈何,只有灰头土脸的离开九江了。

可这三人到了各自的官署之后,才知道这杨老三的行事速度有多快,十几位涉及到参劾杨老三的官员,真是被抄家灭门了。

事情是水师团练做的,而证据也是铁证,沟通长毛贼,与匪首有书信来往,抄家的结果,也是金银珠宝一堆,这些事儿多半不是真的,但两湖算是半个战区,杨老三还有个钦差协办江南军政头衔,这事儿他还真是做的。

事情已经做了,这三位也只能,依着葫芦画瓢,在官署之内,再次审了一遍死人,做成铁案之后,自然要据折上奏的。

这事儿也只能这么办了,不然怎么办?与杨老三死磕?这江南的地界,谁有那个本事呢?

官文三人,没曾想到,杨老三如此的睚眦必报,之前看杨老三,这人还是很大气的,看来这位钦差杨部堂只是对自己人大气,对外人,可就不是什么好人了。

断江流的折子,是两湖官员一同的政绩,自然要好好经营的,官文等人的折子到了京师,许多人也知道中了杨老三的圈套。

如今大江截流,又不是热点了,热点是官文三人,处置的那十几个两湖官员,在官场打混的都是人精,这十几个官员,是为什么被抄家灭门的,许多人都清楚。

这次抄家,虽说只是抄的他们在两湖的家业,但许多东西,都是解释不通的,别的不说,单说那个血政吧!一个狗屁学政,能有多大的油水,上任不过半年,贪墨三万余两,这事儿是扯犊子的吧?

想要解释这事儿,也容易,就是杨老三在打击报复!

截江成功,四色棍自然是大喜过望,可他没想到是,杨三哥后续的折子,杨三哥只字不提截江的事情,只是一气儿发了上百份折子到了京师。

这上百份折子,全是参劾的折子,哪个在之前参劾了杨三哥,杨三哥就参劾哪一个,这参劾的条目也是令人发指,针对一百多人的参劾折子,本来一份就够了,可杨三哥弄了一百多份内容一模一样,只有参劾之人不同的折子。

参劾的内容,只有两条,也简单的令人发指,一是诟病地方大员,二是贪赃枉法。

诟病地方大员,自然指的是杨三哥了,这贪赃枉法一节,却是让人哭笑不得。

杨三哥的折子里,除了贪赃枉法四个字之外,具体的罪状一点没有,但处理的手段却有一个,核对家资、家产,核算俸禄,只要是挣不来的,说不明白的财物,都算是贪赃所得。

杨三哥的要求也简单,一旦涉及贪赃,就是抄家充劳役。抄家所得支付河道工程的款项。至于人犯。一律到河道工程上充劳役。

这折子打击面太大,虽说没有什么大员,但百余人能据折奏事的官员,对朝廷来说也是一股大势力了。

若是按着杨三哥清算家资的说法,这些人恐怕都得被抄家充劳役。

至于为什么要把折子分成百份,军机和四色棍也清楚杨猛的目的,这百余人在一个折子里,有法不责众一说。一人一份折子,你朝廷怎么处理吧?

只怕杨三哥要是紧咬住不妨的话,以后军机天天都得处理百份折子,人的脾性,有时候一眼可辨,杨三哥这人什么都好,只是这心胸窄了一些,有仇必报对朝廷来说可不是什么好脾性。

杨猛大举参劾官员的事情,一时间也掀起不小的浪潮,杨老三颇有一副御使的鬼样子。风闻言事呐!但比对家资,怕是很多人都说不明白这事儿。上折子的那些人,怕是多半要被抄家的。

果然,这样的折子,只是一个开始,从普通驿站到四百里、五百里、六百里、八百里加急,杨猛同样的折子天天上,怕是朝廷不允他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河道工程部议的赏赐还没下来,军机那边已经被成堆的折子,闹得心惊胆战了,这杨老三歹毒啊!

朝廷不允了他,怕是江南所有的驿马都会被他的折子占用的,一旦前线有了急报,驿道不通的话,那就耽误大事儿了。

看着一份份一模一样的折子,彭蕴章等人比对了一下,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就是怒火万丈啊!杨老三这个王八蛋的折子,竟是印的!

只是这木版是高手所刻,不细看的话,还真是难辨真伪,将十几份一样的折子一比对,墨迹都是一般无二,不是印的是怎么来的?

按说杨老三这么做有些欺君,但这事儿还真不好细究,那边百余官员的事儿还没弄明白呢!计较杨老三的折子,怕是这百余官员,一个也逃不过抄家灭门的结局。

“彭师傅,此事如何处理,你要拿个章程出来!”

望着彭蕴章差人抬过来的一堆折子,四色棍也很是无奈,真要按着杨三哥的意思比对家资,那事情就大了,不处理,杨三哥怕是不会轻易的善罢甘休,怎么做,他是没招了,只能将这事儿推给军机喽!

“陛下,这是杨部堂那边请求调派人手的折子,先期选的三十人,都是之前参劾过杨部堂的。”

杨猛现在在众人的眼里,就是一个得势的真小人,除了弹劾之外,他也开始向朝廷要人了,要的这些人,可都是曾经弹劾过他的,杨猛的意思,明明白白的摆了出来,敢弹劾老子,老子报复死你们!

混官场的,最不怕的就是正人君子,第二个不怕的就是伪君子,但官场上的真小人,却是人人都不想去触碰的存在。

杨猛现在就是实实在在的真小人,而且摆明了态度要报复,这三十人若是调去了两湖,怕是难逃抄家灭门的下场。

“彭师傅,这事儿当如何处置呢?”

看了名单,四色棍也有些挠头了,显然朝廷的推脱,惹得杨三哥不满了,他要亲自动手,杨三哥如今是江南的顶梁柱,换别人上去,怕是做不成杨三哥的营生。

由得他胡闹,也不是个法子,虽说抄家是个发财的路子,但你总不能把所有的朝臣都抄家一遍呐!

“陛下,让他们自行调解可好?”

弹劾杨老三之事,如今已经成了闹剧,朝臣们弹劾杨老三的东西,查无实据,但杨老三弹劾朝臣贪赃枉法,要比对家资,却是朝臣们好大的一个漏洞,若按杨老三折子里的意思,许多人都逃不掉的。

杨老三的手段看似胡闹,但却给了朝廷解决此事的办法,若是杨老三正正经经的来,这事儿才是真正的没有余地了,将此事做成一个闹剧,怕是杨老三这厮要敲诈人呐!

“自行调解?杨三哥那边……”

朝廷的事情,让臣工们自行调解,这事儿好说不好听呐!但这却是最好的法子,虽说心里有些腻歪,但四色棍还是觉得此事可行。

“陛下,杨部堂那边不依不饶,而且是印的折子,只怕一开始杨部堂也没打算深究,这事儿说不得只是杨部堂为河道工程筹钱的法子而已。”

彭蕴章这话一说,四色棍当即就笑了,关心则乱,原来杨三哥的目的还是敛财呐!

“嗯!这事儿就不要发谕令了,至于这些参劾的折子,朕不知道!”

一点就透,细看此事,杨三哥如此咄咄逼人,却原来是为了银子,怨只怨那些人倒霉,让他们自己去满足杨三哥的胃口吧!

散了上书房议事,彭蕴章也做了一把好人,将消息漏出去之后,身在九江的杨猛,几天的功夫,就接到了几十份求饶的书信。

“照着他们家资的八成标价,给了银子,此事算是过去了,没有银子的,没有书信的,都给老子调来两湖,老子要拿着他们点天灯!”

参劾闹剧,也算是来得快去得快,朝臣们出了好大的一滩血,杨猛得了几百万两的银子,同时也在朝野之中,立下了一个睚眦必报的恶名。

河道工程在快速的进行之中,天京那边却出了了不得的消息。

第六百二十七章大营双破

太平军之前的攻势,基本都集中在西征之上,北伐?基本就是个笑话,劳而无功而已!西征的主要对象就是湘鄂皖赣,自打杨猛坐镇武汉三镇以来,太平军在两湖节节败退,不得已将主要的经略目标,放在了皖赣二省身上。

自左骡子入安徽、曾涤生入江西以来,这两省的太平军虽说尚能支撑,但颓局已现,为救曾涤生,向荣的异动,也让杨秀清将目光转向了苏浙二省。

江南江北两大营,战术意义不大,摆在天京城外的这两大营,虽说看上去像个笑话,但两大营的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