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5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驾过了山海关,杨猛就没有那么多闲心思了,每日里徒步行军,扎营之后,打拳训练,有些事儿必须要做在前面,杨猛可不想不明不白的死在东北。

四轮马车在这次行军之中也算是出了力,有了平稳的马车,御驾行军的速度极快,如今的四色棍也不在乎什么繁文缛节,修道才是他的第一要务。

奉天有留都宫殿,也跟行宫差不多的性质,到了奉天杨猛一行人自然要入住留都的,见了鬼子六,这位大清恭王也是感慨良多!

“国公啊!悔不听国公当年之言,若是小王当日听了国公的劝诫之言,何来如此的境遇呢?”

挥了挥空空的衣袖,鬼子六也是满脸的悔意,肃顺之事,起于他奕?的野心,若是他不听从柏葰的谗言,或许宗室也不会顷刻之间凋零的。

如今再看杨老三,俨然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了,若是自己能等到这个时候,议政王的身份是少不了的,如今、如今他却是军中的囚徒而已!

“王爷,您这边也未必不可翻盘,据御医所言,福晋怀的很可能是男丁呐!

王爷,新八旗的战力,您应该是清楚的,您的机会在北方,若是能在北方重现先祖荣光,将来事,未可期啊!

重入八分,或是八王议政,未尝不是将来的路子,如今陛下枕于仙道,不怎么理政了,有些事儿大战之后,还得恭王做主啊!

如今,皇帝派了曾涤生、左季高入西北征俄,短短数月之间,左季高平西域四汗国,聚兵六十余万,曾涤生带着五万湘勇前去襄助,叶名琛、曾涤生、左季高之流,依然成了势。

王爷手里这只新八旗,如今对朝廷来说重要的很,如今战力倒在其次,重要的是战功,西北六十万人,依旧在扩军之中,东三省五十多万将近六十万,也差不多够了。

最近蒙古诸王拟发兵五十万征俄,一百七八十万大军的用度,惊煞活人呐!朝廷养不起这么多的人马,左季高在西北以劫掠为生,将来的蒙古兵,也差不多如此。

西北、草原、东北、江南,四大军团已经成了势头,算算何止两百万兵马呢?该着裁谁减谁,来路说了不算,战力说了也不算,说的算的是战功!”

鬼子六的消息渠道,早已被杨猛限制死了,自然杨猛说什么是什么,听了这些之后,尚算睿智的鬼子六,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

“国公,西北那边已经超脱出去了吗?”

鬼子六的话音儿,杨猛听得清楚明白,无非就是满人的江山,强过一国的尊严,予友邦不予家奴,这话管他是谁说的,大清就是这么做的。

处理国事以国为家算是好事儿,但割让利益的时候,以国为家,就贻害无穷了,私心谁也有,他杨猛的更大,看来为了后嗣的安稳,家天下这事儿是要不得了,不然后世之人知会惨遭屠戮而已,以杨家的财力,以及在西南的人心,分裂也不是什么难事儿,这样的把柄,还是要解决一下的,不然如今打下的国土再大,也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哼哼……超脱?有杨老子在,哪个敢超脱?京郊人马虽说只有三十余万了,但战力可是非凡的很呐!西北想要超脱?老子半个月的功夫,就能把六十万军队,变成西北荒漠的干尸,沙俄的事情,王爷只管放胆去做,国内有本公坐镇,量他们不敢造次!

西北是沙俄的腹心之地,必然会牵扯沙俄绝大部分的兵力,蒙古由中而出,也截断了沙俄主力东援的道路,此次征俄之战,本公可是筹划了许久,新八旗,必须要在北方建功,不然王爷对不起本公的一片苦心呐!”

瞥了鬼子六一眼,杨猛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不耐,旗人的江山,早就在肃顺作乱之时就没了,如今东三省的旗人,都是炮灰而已。

此次征俄之战,大战略上看似便宜了东北,实则是便宜了中路的蒙古兵,西北是沙俄的主力所在,而沙俄所谓的远东,也是有很强战力的,崇山峻岭,加上适宜的环境,鬼子六要想在远东建功,太难!

五十多万东三省的军队,一两年的时间怕是会被打光的,西北、蒙古、东三省三路,只有东三省这边有全军覆没的可能。

西北步步为营,想赢是不容易,但想败也不容易;中路的蒙古,往北基本都是无人区,他们所要克服的只是自然环境而已,破开了入主东欧平原的道路,才是中路真正危险的时候,但有西北的牵制,中路还算是安全的,唯有东北一路,孤军作战、翻山越岭,酷寒之中,稍有不慎,就是一个全军覆没的结局呐!

东北军团的进军,不可能跟西北一样步步为营,掠去东北头上的沙俄领土,是杨猛的底限,多路出兵清剿沙俄在这些土地上的百姓,就是鬼子六大军的责任,五十万大军,分散之后,多则万余,少则几千,全数扑上去的危险也大到了极点。

第八百五十五章先祖荣光(五)

“嗨!小王倒是忘了三哥的威名,有三哥这个柱国将,大清何愁没有中兴之望呢!”

听了杨老三的话,鬼子六也是悚然而惊,虽说是军中囚徒,但他还是有很多机会,接触东三省的满将的,尤其这次聚兵,是打着他恭亲王的名义,东三省的军中,鬼子六的三亲六故不少。

虽说没了宗室,但满汉不通婚,在东三省造就了许多皇家的远亲,鬼子六若是登高一呼,从者也是不少的。

东三省的五十万大军,看似在朝廷的掌握之中,但鬼子六能调动的人马也在半数左右,即使没有半数,三成还是有的,这就是他的底气,杨猛来了之后,鬼子六表现的不是很亲近,也是因为这样的底气。

但想到杨老三的凶恶,鬼子六也有些犯怵,杨老三能控制的军队只有京郊的三十万人马吗?那江南各地的驻军怎么说?

先祖荣光?现在已经不是八旗骑射的天下了,火器这东西,平常的百姓训练一两个月就能上战场,聚起了枪阵,再多马队也是废的,更不用说威力更大的火炮了,若是大清的先祖,遇上这样的军队,也只有军败身死的份儿!

康乾之时,百十门火炮就能打赢准格尔和沙俄,还能平定三藩,如今呢?单单东三省的新八旗,就有火枪六十余万支,大小火炮五六百门,西北那边怕是也如此吧?

本以为五十万大军,是个底牌,没想到在杨老三眼里。却屁都不是。有些事儿由不得鬼子六不信。英法联军多嚣张?不一样被杨老三收拾的废约,赔款?

纵横江南的洪杨又如何?如今也是死人一对儿,杨老三这潭水有多深,鬼子六不清楚,也不敢随意的试探,有了前次肃顺的教训,鬼子六在内心深处也是惧怕这个杨老三的,这杨老三心向皇兄。一旦与之对立,他奕?很可能会步肃顺的后尘。

“中兴?看的不是杨某的本事,而是王爷的本事,棋局杨某已经为王爷摆好了,能不能带着骁勇的新八旗,重新入关,大清能不能中游奋发,就看王爷的北征战况了!

若是新八旗重新入关,王爷自可想一想那盛世之况,若是不能。西北的曾左,杨某也不可能压制一世的!

洪杨之乱。已经动摇了社稷的根本,王爷不应该不清楚,东三省以北的沙俄疆土,王爷拿不下来,将来的时局堪忧呐!

不说这些了,福晋为了来见一见王爷,可是专程进宫求旨的,不然杨某也不能促成这样的局面,皇后那边,王爷还是要感谢一下的。”

**汤,灌下去就完事儿,杨猛还要理一理东三省的局势呢!鬼子六不可能不发展自己的势力,虽说这是变相的囚禁,但鬼子六这个大清亲王的名声在东三省好使呐!

“多谢三哥,小王省的!”

“王爷明白最好,此次会面之后,恐怕数年都难再见了,珍惜吧!杨某告辞!”

杨猛不想与鬼子六多做纠缠,如今他的事情也不少,东三省还有一部分影子没有被肢解,这次北上,影子的作用不小,有些事情杨猛还是要交代一下的。

在东三省的地面上,不比京师,杨猛行事要比在京师的时候,谨慎不少,奉天的宫殿,杨猛只找了一处别院居住,身边的女人也安排在了城外的军营之中。

“三爷,东三省影子首领杨六求见!”

“哦……这杨六是个代号吧?让他进来,睚眦上下,要注意一下周边的状况,城外的新军,三班轮换着歇息,就当做是战时吧!”

这次进东三省也是多少有些危险的,四色棍这货不理政务,容易被人发现端倪,杨猛带上皇后,也有遮掩的意思,但好在大清在东三省的政务,也荒废的厉害,四色棍不怎么搭理东三省的旗人,也没引起什么风浪。

但皇帝入住的时间终是有些短的,谁知道以后会不会有突发情况呢?

“东三省杨六拜见三爷!”

“嗯!起来吧!杨家人?”

影子在东三省的首领,年纪不大,也就三十岁左右,双眼之中精光四射,一看就是个不好对付的角色。

“属下是云南的彝人。”

“哦……东三省的天气还适应吧?”

“以前经常进出雪山,尚可!”

“嗯……恭王最近的动向如何?可有旗人主动靠向恭王?”

寒暄了几句之后,杨猛就切入正题了,那些人与鬼子六靠的近,那些人就是北进的主力,做了炮灰,只怨他们站错了队。

“三爷,这是名单!”

影子的效率与忠诚杨猛是认可的,接过那份名单之后,也不打开,直接就放在了桌面之上,这是东三省军团之中的新军将领们的差事,他看了名单也没多大用处。

“做的不错!杨六,我问你,这东三省的所在,哪一个族群,最适应寒冬?在北地有最强的战力?”

就如今的局势来看,谁来做炮灰倒是次要的,最主要的还是如何在冬季作战,八旗已经废了,杨猛要找适合冬季作战的人马,只能从东三省本地入手了。

“鄂伦春人!”

杨六思索了一下,给了杨猛一个比较合适的答案,一听鄂伦春这三个字,杨猛也来了兴趣,这一族好像是猎户啊!

“雪原狩猎的鄂伦春人?”

“三爷见闻广博,正是雪原狩猎的鄂伦春人!”

“他们现在有多少人?”

“两万余人。”

“数量少了一些,东三省还有能在酷寒之中,作战的族群吗?”

“除了鄂伦春,达斡尔也成他们的人数最多,大概十几万人,还有鄂温克与赫哲人,他们也是以游猎为生的族群,人口跟鄂伦春差不多,赫哲人在沙俄境内也有两三万的族群。”

杨六知道杨家三爷为何而来,影子的情报递上去之后,杨猛脸上的喜色,也多了起来。

“东三省的军中,有这几族的人马吗?”

“有!少则一两百人,达斡尔最多,万余人!”

“嗯!差事做的不错,再接再厉,此去沙俄,你所属的影子也要一同前往的,这几句话,三爷已经知道你是一个可以掌控大局的人,后面做得好,那边少不了你的职司!这事儿你直接给秦子祺说一下,三爷事多,以后怕忘了!”

杨猛说这话,倒不是单纯的为了拉拢杨六,新得的沙俄疆土,必须需要一个心狠手毒八面玲珑的人来掌控大局,身在影子之中,大局观不错,杨六无疑是个合适的人选。

“谢三爷体恤!”

“嗯!下去吧!”

杨六的话,给了杨猛另外的思路,鄂伦春与赫哲,是将来冬季作战的关键,有了他们的指导,丁泰辰那边再有些成就的话,这冬战之事也就成了。

歇了一夜之后,杨猛没有给鬼子六太多温存的时间,直接找上了门。

“三哥匆匆而来可有急事?”

被杨老三搅了温存的机会,鬼子六也多少有些不悦,但现在的杨老三,他这个亲王也吃罪不起,如今的杨老三跟议政王也差不许多了。

“嗯!急事儿!王爷的军中可有鄂伦春、赫哲、鄂温克、达斡尔族的人马?”

“嗯……应该有,当年这几族都是入了旗籍的,此次征兵,旗人优先,应该有这几族的人马!”

“这就好,王爷差人去聚兵吧!只聚这几族的人马,将来的冬战,就看他们的了!”

一听涉及将来的战事,鬼子六这边也加起了小心,这是振奋先祖荣光的时候,容不得麻痹大意啊!

“冬战?极北酷寒啊!三哥,这没什么问题吧?”

反应过来之后,鬼子六对冬战也提出了质疑,虽说没有经历过东北的酷寒,但鬼子六是听说过的,冬季打仗,悬呐!

“有问题也得硬上,打半年歇半年,还不如不打,冬战必须要进行,这几天你也别闲着了,与福晋见过面就好,王爷不缺女人的,福晋有孕在身,有些事儿也做不得,备战吧!”

杨猛虽说不介意刷锅,但他刷过的锅,还是不想让人接茬刷的,不然以后没法下嘴了。

“哦……还是三哥精通战事,小王之前还真没想过这些。

达斡尔就算了,那鄂伦春、赫哲、鄂温克三族,最善冬战,三哥的意思可是让他们教授大军冬战的本事?”

与四色棍相比,鬼子六这货精明的太多,杨猛起头他就知道结尾,达斡尔虽说也是东三省的土著,但冬战还是要看鄂伦春、赫哲、鄂温克三族的。

“正是如此,前些日子热河议事,蒙古王公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本公已经着令江南、西南官员,筹划解决之法了,若是这三族能有好的建议,咱们也一并加进去。

极北酷寒,咱们要想夺取沙俄的北方疆土,恢复先祖荣光,只有齐心合力才成,若是有了冬战的办法,那此次征俄之战,咱们大清有七八成的胜算!

东北、蒙古、西北,三路大军不停歇的作战,沙俄也得被撂倒呐!”

羽绒服、暖气再加上东北三族的生存经验,杨猛觉得冬战已经算是成了。

第八百五十六章民智无边

东三省的大军,虽说分布在东北各地,但奉天周边还是有几万人马的,找结个鄂伦春、赫哲、鄂温克三族的人,还是不难的。

但从军的都是些毛头小子,没有什么狩猎的经验,带着满心欢喜来到军营的杨猛,见到这一水儿的毛头小子,脸色当即就拉了下来。

不是杨猛不信任他们,而是林海雪原的生存经验,需要岁月的积累,这么些小犊子,能有多少经验,要是让他们来练兵,只怕东三省的五十万大军,都要葬身在北方的酷寒之中。

“三哥,这事儿不着急,正好这三族的年轻人在,让他们去族里,找一些经验丰富的老手就是了!”

见杨老三有些面色不虞,看了看三族一水儿的毛头小伙子之后,鬼子六也知道了问题所在,这猎场跟官场差不多,经验跟阅历很重要,精锐的猎手,最年轻的也在三十多岁,最好的猎手,多半是四十岁左右的,这些个十**二十郎当岁的毛头小子,吓唬人还成,真要耍手艺,他们差的远了。

“多多益善!据说沙俄的北方多沼泽、苔原、冻土地,冬日大雪之后,该如何在这些地方求存,直接让这些小崽子们带回族里,若是三族有现成的东西,有多少种类,带来多少种类,衣食住行骑马打仗的东西,一样儿也不能缺!

既然有了目标,这雪鞋、冰鞋、雪橇、爬犁,也一并安排人造了吧!如今还不到秋收的时候,东三省的百姓和军队。都加入进来。冬战的物资。不怕储备多了,就怕数量不足,正好趁着陛下在这里,王爷也要振奋一下东三省的人心呐!

此次北征沙俄,死人是少不了的,千难万险扛过去了,就是荣华富贵!

还有,赫哲那边不是在沙俄有族人吗?让他们探一探道路。若是有可能,大军与百姓直接投入山林,提前为北征开路!”

带着一颗火热的心,却被泼了一瓢凉水,杨猛差点就把持不住自己的怒火,冬战之事,这几天已经成了他的心病了,不除不快呐!

“三哥,不用这么着急吧?”

听了杨老三的话,鬼子六也有些眉头轻皱。倒不是因为杨老三颐指气使的态度,而是这杨老三根本不吝惜民力呐!这东三省是大清的自留地。旗人最多,普通旗人的生活也要强于中原的汉人,懈怠久了,杨老三这么劳师动众,只怕旗人的心里不满啊!

“急?再有三四个月,这头场雪就要下来了,此去沙俄,何止千里,今冬作战是不可能更改的,无论准备的妥当与否,东三省的新八旗,必须在今冬攻入沙俄境内。

王爷若是想吝惜民力,只管慢慢来,对蒙古王公那边,陛下有圣旨,就是用死人铺,也得铺出一条通向沙俄境内的道路。

王爷若是不想,五十万大军,在深山老林里,以身铺路,就不要吝惜民力了!

蒙古那边,京郊的二十万大军已经进驻,到了出兵的日子,蒙古诸王不动,从王爷到士卒一律斩杀,这就是圣旨,王爷这边不想来上这么一道圣旨吧?

陛下如今虽说一心修道,但对于国运还是极为在乎的,皇帝的眼中国运不在、修道不成,大清万事皇帝说了算,到时候,恐怕皇帝也不会区分什么满蒙回汉的!”

杨猛这也是实话实说,一旦万事俱备,杨猛这边就会下达一个出兵的圣旨,不走,那就等着死吧!蒙古诸王和新八旗,杨猛本就想在战争之中坑杀,若是他们不从,杨猛也不介意让新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