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第6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转身,便急命那名宫女和手下的医官道:“快!快去煎药并把它端来。”
  李系有些惊讶地看着那名宫女,在太极宫内居然还有如此美貌地宫女,他一直目送她的背影消失,这才定了定心神,随冯太医进内宫了。
  煎药室便设在宫殿右边的一间小房间里,医官随身带的一只小红泥炉燃烧着火炭,专门煎药的医官则小心翼翼地把握着火候,在他旁边,刚才那名宫女正端着两只小盅耐心地等侯着,她自然就是李翻云,自从和张焕达成默契,她便沉寂了,耐
  候着时机的到来。
  就在昨天晚上,张良的寝宫周围忽然多了数百名龙武军士兵,随后士兵簇拥一人离去,她便意识到,张良要行动了,紧接着张良遇鬼受惊,而天不亮时,一名宦官将一张纸条悄悄地塞给了她,纸条上笔迹娟秀,只有一句话,要她绝对相信太医冯元才。
  药罐中咕噜噜地沸腾起来,药香弥漫着整个房间,煎药医官紧张地把握着火候,十几名侍卫紧紧地盯着他地一举一动。
  “好了!”煎药医官低沉地喊了一声,动作异常敏捷地用一把弯钳将药罐夹起来,李翻云迅速上前将托盘递上去,就在医官正要滤药之时,旁边的侍卫头领却低声喊道:“等一等!”
  他使了个眼色,两名侍卫上前小心翼翼地同时用银针在药罐探了一下,仔细辨别银针颜色的变化,随即点了点头,示意医官继续。
  一股浓冽乌黑的药汁从滤网里流下,很快便倒了满满两杯,这时,两名侍卫再次上前,用银针探了探杯中之药,一切正常,这才结束了验试。
  李翻云不动声色地用盖子将两只药盅盖上,这才在几个侍卫的严密监视之下,端着药进了张良的内宫,内宫里十分安静,侍卫和宫人们远远地站在墙边,李系坐在榻前,正低声安慰太后,“请母后放心,朕已命段秀实从安北军挑选五千精锐南下,他们将和天骑营换防,张焕的天骑营朕决定让他去洛阳驻防,就在这几日。”
  张良叹了口气,她微微点头,表示感谢皇上的安排,这时,李翻云端着两只药盅慢慢走上前,一旁的宦官骆承恩急忙上前接过,李翻云则行了一个礼,要退了下去,李系又看了她一眼,低声问太后道:“这宫女是几时进宫地?”
  张良知道他的意思,便微微一笑道:“她叫孙七娘,是高陵县尉孙健地女儿,今年十八岁了,不久前才进地宫,很是伶俐,若皇上喜欢就带她去吧!”
  李系大喜,“儿臣谢过母后了。”
  张良笑了笑,对李翻云令道:“去!去收拾一下东西,准备随皇上回宫。”
  “是!”李翻云施了一礼,转身离去,这时骆承恩用一支细长的银调羹在药盅里搅了一下,跪下来将药盅递给李系,“请陛下试药!”
  按照礼制,当父母生病时,喝药之前一定要由守侯在榻边地子女先饮一口,这叫做试药,以示孝道,李系新得美人,心情大好,他欣然接过药盅,就在他正要喝时,旁边的宦官陈仙甫却忽然道:“陛下,这杯药有些凉了,对你胃不好,不如喝另一杯。”
  陈仙甫久居宫中,对宫中的各种阴谋诡计见得太多,别的不说,刚才冯太医说太后病危,可现在太后虽然脸色难看一点,但思路却很清晰,精神也不错,还能把宫女赏赐皇上,哪里是要死的样子,他心里便微微起了疑心。
  从李翻云进屋,陈仙甫一直便紧盯着这两杯药,就在骆承恩用银调羹拌药之时,他忽然发现骆承恩有个极为细微的动作,他的胳膊肘略略有些抬高,挡住了他手上的动作,这是个十分不合常理的动作,似乎害怕别人看见他调药的手,难道这药里有什么问题吗?
  李系微微一怔,他回头瞥了陈仙甫一眼,陈仙甫不等骆承恩动手,便一步上前端起了另一碗药,必恭必敬地递给李系,“陛下,请喝这一杯。”
  李系有些明白了,他眼睛里霎时闪过一丝怒色,但随即消失不见,他接过药看了一眼骆承恩,淡淡一笑道:“既然有两杯药,朕喝这一杯就是了,那一杯请给太后。”
  说罢,他揭开盖子吹了吹,象征性吮了一口,便把药盅放回原处,这时,张良和骆承恩同时脸色大变,张良是颓然地倒下,而骆承恩则浑身颤抖,手中的药几乎抖泼出来。
  李系哈哈一笑,“既然太后病势康复,那朕就先回去了,多谢母后的美意。”他站起来施了一礼,阴沉着脸转身便走,他刚走到门口,突然,李系脸色大变,他猛地用手卡住脖子,‘嗬!嗬!’地低呼两声便轰然倒下,他浑身抽*动、渐渐地缩成一团。
  “陛下!”
  “皇上!”
  。
  张良霍地翻身坐起,她惊讶得眼珠都快瞪出来,忽然,她也反应过来,皇上怎么能死在太极宫?
  第一百二十五章 玄武门之变(下)
  系之死俨如山忽然崩裂,瞬间让所有的人都惊呆了,眼睛都急红了,他声嘶力竭地指着张良大喊,“太后毒杀皇上!太后毒杀皇上!”
  他一边喊,一边跌跌撞撞向外跑,护送李系来的几十名侍卫杀戮之心大发,拔出长刀,狂吼一声向张良冲去,而站在张良身边的十几名侍卫也拔刀迎上,拼死保护张良的安全,寝宫里一片大乱,宫女和宦官们四处奔逃、躲藏,到处是哭喊之声。
  张良呆呆地望着眼前的混乱,她到现在还想不通为什么李系会喝了另一杯药而死去,这中间到底还藏着什么玄机?
  忽然,一片暖热的液体扑在她脸上,她顺手一抹,手中竟然是粘稠的鲜血,她一下子惊醒过来,眼看她的侍卫们已经快支持不住,张良的眼睛里不由闪过一阵惊惧,慌乱地向四周张望。
  “太后,到这边来!”元才正向她招手,她忽然想起那边有个侧门,张良不及细想,转身便向冯元才那里跑去,她却没发现,冯元才见她向自己这边跑来,脸上里竟微微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
  李翻云在离开寝宫后,便立刻向玄武门飞奔而去,张焕告诉她,一旦下手后就在此汇合,李翻云一路小心翼翼,避开了一个又一个地岗哨。此时已是换岗时间,劳累了一夜的士兵们正焦急地等待西内苑的士兵到来。
  玄武门位于西内苑和太极宫之间,而西内苑从唐初起,一直就是禁军的驻地,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就是在这里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事变,继而拉开了贞观之治的大幕。
  而此时,玄武门又成了两宫斗争的最后焦点,驻扎在西内苑的龙武军要进入太极宫,也只有这一条路。
  此刻。玄武门前也不再冷清,雄伟的城门关闭得严严实实,朱泚率领数千龙武军士兵已赶到玄武门下。
  朱泚也是一夜未眠,他一直坐镇帅帐,一个又一个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从太极宫传来,太后遇鬼、御医已经赶到、已经向大明宫派出第三批报信之人,而最后一个消息是李系进入太极宫,他便命令士兵开始准备,一旦张良得手,他便立刻率军杀向大明宫。但随后他地消息便断了。
  就在一刻钟前,他忽然接到岗哨的报告,说玄武门处发生了骚乱。朱泚立刻意识到了不妙,为防止意外发生,他特地在玄武门增加了防守,守城门的士兵足有三百人,发生了骚乱却没有人赶来报告,由此可见事情不会小。
  事情正如他所预料,玄武门已经被天骑营偷袭得手。就在李系前往太极宫的同一时刻,贺娄无忌便率一千天骑营的士兵以换防的名义进入了大明宫,只是他们并没有换防,而是从天骑营控制的玄德门登上了城头。
  玄德门是东宫和大明宫的分界处,也是去太极宫的必经之路,它和玄武门平行,高大而坚固的城墙将两座城门连成一体,它们相距约一里,虽然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阻隔。但镇守它们地两支军队平时也井水不犯河水,可今天却成了贺娄无忌偷袭玄武门的捷径。三百名龙武军士兵在一千从天而降的天骑营将士地围困下。成了瓮中之鳖,只是一场简单的战斗后。龙武军士兵或死或降,无一逃脱。
  “将军,好象城楼上是天骑营!”朱泚的一个副官眼光锐利,忽然认出了城楼上的士兵。
  朱泚大吃了一惊,无数个念头在他心中回转,他原以为是张良那边提前发动,太极宫被崔圆的金吾卫控制了,却万万没想到是天骑营的军队。
  ‘难道是张良失手了?’泚手,可天骑营也不会听从李系的命令,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将军,我们该怎么办?”几名军官齐声问道。
  “怎么办?”朱泚恶狠狠道:“天骑营造反,给我砸开城门!”
  只要不是金吾卫,他就还有机会。
  进攻地鼓声急促地敲响,数千名士兵如潮水般的涌上,他们没有攻城武器,便砍下一根根参天大树,简单地制成撞木,喊着号子,向沉重的大铁门冲去,这时城楼上的士兵忽然
  由百人变成了千人,箭如雨,密集地射向撞城的士兵
  只一轮箭后,第一批三百多名龙武军士兵一个不剩地被射死在城下,朱泚见状勃然大怒,他大声狂吼道:“给我放箭,压住他们!”
  同样密集的箭雨一齐向城楼上射去,箭如飞蝗,‘嗖!嗖!’地越过城垛,数百名龙武军士兵再一次呐喊着,抬着十几根撞木冲向城门,‘轰!’地一声巨响,第一根撞木撞上了城门,巨大而沉闷的响声传遍了整个宫城。
  大门晃了晃,紧接着第二下、第三下,一连撞了十余下,大门终于承受不住猛烈的撞击,门栓断裂,轰然被撞开了,异常兴奋的龙武军士兵如决堤地洪水,高举战刀,呼喊着涌进了玄武门。
  可朱泚却一动也没有动,他的眼睛闪过一丝惊惧,很明显,天骑营并非是被箭雨压得抬不起头,而是他们已经撤离了。
  “为什么?难道是金吾卫地军队已经到了吗?”
  他地马‘嗒!嗒!’地向后退着,一种深深的恐惧感笼罩着他地内心,他终于有一点明白了,天骑营的突然到来,极可能是他和张良都掉入了一个圈套。
  他眼睁睁地看着龙武军涌入太极宫,心中涌出了一种无能为力之感,他已经败了,他远远不是别人的对手。
  就在这时,太极宫内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足有万人之多,除了金吾卫不会再是别人,朱泚一掉马头,带着几十名亲兵拼命地向西内苑的后门逃去。
  。
  大明宫,三千名天骑营士兵已经汇聚到了重玄门附近,等待着主帅离开的命令,此时,张焕在和崔小芙作作最后的告别。
  崔小芙显得很轻松,并没有因为李系的死而难过,事实上这一天她已经等候了多年,大唐皇帝死了,太后也服毒‘自杀’,接下来便是她三岁的儿子登上大宝,而她将垂帘听政,直至儿子到二十岁,她还有十七年的时间,足够让她享受至高无上的权力。
  她很感激眼前这个年轻的将军,虽然她很希望他能留下来,但她也知道,无论是龙武军还是天骑营都必须在这次宫廷政变中消失,崔圆和裴俊容不下长安有第三股军队势力。
  既然他已效忠自己,那就应该让他永远效忠下去,成为自己掌握的一支力量,崔小芙微微一笑,对张焕道:“这次得张将军的保护,哀家深为感激,哀家希望与张将军的合作能够继续下去,相信张将军也需要一个为你撑腰的人,请张将军考虑一下。”
  张焕没有直接问答,他回头看了看李翻云,笑了笑问她道:“你可愿意留在娘娘身旁?”
  李翻云明白张焕的意思,她默默地点了点头,答应了他的安排,张焕随即对崔小芙道:“李翻云是我的亲姊,她可以代表我留在娘娘身旁,成为娘娘的得力助手,如果娘娘有什么事找我,可尽管告诉她。”
  崔小芙犹豫了一下,豫太子的长公主留在自己身边是否妥当,不过这个念头一转便消失了,张焕真要成为皇位的威胁,那简直比登天还难,暂时不须考虑此事,而且自己确实需要一个得力的助手,这个李翻云胆大心细,是个不错的人选。
  她便笑着点了点头,“咱们就说定了。”
  这时,一名宦官慌慌张张跑来,“娘娘,崔相国和裴相国联袂求见!”
  “哀家知道了,请他们稍候!”崔小芙回头便笑着向张焕挥了挥手,“去吧!该出发了。”
  张焕深深地吸了口气,最后对崔小芙道:“请娘娘好好照顾她,告诉她,我一定会实现曲江池畔的誓言!”
  说罢,他翻身上马,马鞭一指重玄门,对三千儿郎下令道:“出发!”
  一队队士兵鱼贯驶出了重玄门,外面是一望无际的森林,崔小芙直到最后一名士兵在她视线消失,这才有些忧虑地对李翻云道:“哀家很是有些担心,他带这么人,极可能出不了关中。”
  李翻云淡淡一笑,“请娘娘放心,我这个弟弟从来都是谋定而后动,他有办法出得去。”
  第一百二十六章 魔高一丈
  俊是正在前往官署的路上得到了太极宫事变的消息,使他立刻意识到,这就是崔圆出兵河东的契机,时机梢纵即逝,几乎没有丝毫犹豫,裴俊当即写了一封信交给一名心腹侍卫道:“你火速将这封信给裴明远,命他发加急鸽信到常山郡。”
  侍卫刚要走开,裴俊又忽然叫住了他,他低头沉思片刻,又果断地下令道:“立刻派人去潼关告诉马大帅,若天骑营借道,只准张焕带百人出关,否则,给我全部就地消灭。”
  交代完毕,裴俊加快了马车速度,向大明宫飞驰而去。
  与此同时,裴莹在两个丫鬟的簇拥下也从府中快步走出,这两天她心事重重,又是喜又是忧,喜是张焕终于答应迎娶自己,让她在极度沮丧中又忽然看到了希望,她和长孙依依不同,长孙依依对张焕的好感是源于对方大破回纥都城,是传说中的英雄,这一种喜欢有点盲目,如果张焕本人十分龌龊、和这英雄的称号完全不配的话,那长孙依依的喜欢就会变成坠入地狱般的失望。
  但裴莹却不同,张焕的出色表现在她看来是理所当然,在她心中挥之不去的是张焕在船中那一刀,凌厉、霸气,裴莹看到了一种气吞山河的气势,使她刻骨铭心、难以忘怀,就从那一刻起,她的一缕情丝便悄悄地缠绕张焕身上,不过现在张焕答应娶她。又让她有点忧虑张焕地态度,他明显是为了一种利益而答应迎娶自己,并非是出于真心喜欢。
  裴莹走到府外,刚才有家人来报,长孙依依有一封信要亲手交给自己,她左右看了看,却没有看见长孙依依的马车,倒是在大街对面有几个骑兵若无其事地向这边探头探脑。
  “裴小姐,是我找你!”一个低沉的声音从她身后穿来,裴莹霍然转身。只见一个带着斗笠的男子倚在石狮上,他身材高大,斗笠压得很低,遮住了他的大半个脸庞,只露一轮毛刺刺的下巴。
  虽然看不见他的脸庞,但裴莹的心还是剧烈的跳动起来,她已经听出,这个男人正是她刚刚想到的张焕。
  “你。了。
  张焕取出一块银牌,笑了笑道:“我和裴相达成意向。他让我去河东郡,可又担心潼关的军队不放我出去,所以我想请小姐帮忙。陪我一起出关。”
  裴莹吃了一惊,她向后急退一步,去几百里外的潼关?张焕这是想把自己当人质啊!
  张焕知道她在想什么,他淡淡一笑依然不紧不慢地道:“裴小姐请不要害怕,我若有心绑架你,那只需邀你去曲江池游玩,你说是吧!”
  裴莹听他说的有理。心稍稍放下,她是个极聪明的女孩,见张焕戴一顶斗笠遮住面孔,便知道他恐怕是真有了难处,便沉吟一下道:“既然你有爹爹的银牌,虽然不能调兵,但借道出潼关是绝对没有问题,马叔叔不会为难你。”
  “我知道裴相放我出去问题不大,可我还带有三千军。这恐怕就有一点困难了。”说到这里,张焕把斗笠略略掀起。露出了他的脸。他诚恳地对裴莹道:“不瞒裴小姐,我要去的地方不是河东郡。而是去河西,我想夺回吐蕃占领的大唐土地作为我的根基,所以这三千军对我极为重要,恳求裴小姐帮我这个忙,出了潼关,我会派人送你回来。”
  说完,他目光炯炯地向裴莹望去,裴莹被他灼热地目光看得脸更加红了,但她的心却在异常敏锐地判断张焕话中的真假,这个人情对她来说不大也不小,既然她与张焕已经有了婚约,那陪他出关也是理所当然,只是她不能容忍欺骗。
  张焕虽是张家人,但覆巢之下,河东已经没有他地立足之地,而他要去河西,要么走陇右,要么借道河东绕远路,走陇右当然不可能,凤翔他就出不去,所以他才会投靠父亲,所以他才答应娶自己,裴莹当即作出判断,他说的是真话,他是要去河西!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裴莹忽然觉得胸膛之中有一股热血在沸腾,这是她从小的愿望,每当读到此句,她总有一种执剑出塞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