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门-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裴莹忽然觉得胸膛之中有一股热血在沸腾,这是她从小的愿望,每当读到此句,她总有一种执剑出塞的冲动,虽然这是她的梦想,但是眼前这个英武的男子可以,而且他将是自己的。
  裴莹忽然抬起头,毫不犹豫地道:“你要我什么时候走?”
  “现在!”张焕温柔地一笑。
  。
  庆治十六年十月二十九,大唐皇宫发生地一场惊天大乱,天子李系被太后张良
  随即张良也畏罪自杀,消息传出,震惊了天下,就圆以国之大乱,北防回纥南侵为由,派八万山东军借道陈留,在阳渡过黄河,兵锋直取河东,第一站便是平阳郡,平阳郡刺史张若锦当即开城门欢迎山东军北上抗胡。
  与此同时,左相裴俊也以充实河东边防为由,派范阳节度副使裴仕率五万河北军从常山郡向河东进发,三天之内,连取朔郡、代郡、云中郡,段秀实派往此地的四万军在大将韩见的率领下,宣布服从裴相国的统一调度,加入河北军。
  河东风起云涌,局势巨变,眼看裴崔两家的兵锋即将在太原相撞。
  夜,长安下起了第一场冬雨,雨中夹杂着密密的雪点,寒冷而刺骨,一辆马车从裴府的大门前飞驰而过,门前又立刻恢复了寂静,可没多久,又一辆马车伴随着密集的马蹄声从远处快速向这边驶来。
  书房里灯光明亮,裴俊背着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这位左相大人非但没有为河北军势如破竹的胜利而高兴,反而脸上显得异常恼怒,他刚刚收到女儿裴莹写来地信,说要从戎出塞,为国建功立业。
  “胡闹!”裴俊重重地一拍桌案,将旁边的裴明远吓了一大跳,在他记忆中,一向温文而雅地父亲是头一次发这么大地火。
  裴俊气得胸膛起伏,十天前,张焕竟然在临走时把自己的女儿给拐跑了,并派人给自己送来一封信,使他不得不下令放张焕地天骑营出潼关,改成让他去河东郡阻挡崔圆北上,但事后,张焕并没有依约把女儿放回,而是带着她又渡过了黄河,可现在张焕居然放弃河东郡继续向北行,甚至连女儿也糊涂了,难道她不知道她是去送死吗?
  “父亲,孩儿觉得这或许也是件好事。”旁边的裴明远小心翼翼道:“那张焕不是没有诚意投靠父亲吗?若妹子在他身边,这样一来,他也会就顺理成章地成为父亲的人。”
  “顺理个屁!”吗?是河西,去河西是可以,可是要经过韦谔的地盘,那只鳄鱼怎么会放过到嘴的肥肉。”
  “可是年初是张焕不是。
  “你是真傻还是假傻?”家能走到今天,难道是靠善男信女得来?年初是他韦家受了重创,才不得已放下身段,况且那时还有张若镐在,韦谔也要给几分面子,现在崔、裴两家瓜分河东,他岂能不眼红,这个时候张焕去,正好给他填填牙缝。”
  裴俊又想起最宝贝的女儿在张焕手上,不由心急如焚,可此刻他也鞭长莫及,这可怎么办?
  “请父亲不要着急,孩儿觉得事情或许没那么糟糕。”裴明远看出了父亲眼中的焦急,便劝慰他道:“孩儿和张焕打过几次交道,其人深谋远虑,看人透彻,我以为他不会没有考虑到韦谔的野心,他应该有对策,而且孩儿以为他之所以走河东的真正目的并非只是借道。”
  说到这里,裴明远见父亲一言不发,心中有点胆怯,便停住话不敢再说,裴俊又瞥了他一眼,有些诧异道:“怎么不说了?”
  裴明远见父亲在听,他一颗心略略放下,又继续道:“我以为他真正的目的是想趁张破天在长安,河东大乱之时,趁机摄取张家的资产甚至河东军,以充实自己的力量。”
  裴俊的心里渐渐平静下来,儿子说得不错,就看他这次他和崔小芙联手干掉李系,嫁祸张良,张焕确实不同一般人,而且裴明远的话也提醒了他,恐怕张焕杀李系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制造乱局,趁机夺取张家的资本。
  如果真是这样,张焕此人就是一个非常厉害的枭雄之辈了,裴俊轻轻地捋着胡须,或许是自己多虑了,若女儿由此嫁给他,对裴家倒真是一件好事。
  他心放了下来,心思又转到了河东局势之上,眼看和崔家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冲突,如何妥善解决这个矛盾,这确实是一件极为棘手,且十分紧迫之事。
  就在这时,飞奔的脚步声从外面传来,只听管家紧张地禀报道:“老爷,崔相国来了,在门外求见!”
  裴俊一怔,他随即哈哈大笑,连声吩咐道:“快开大门,欢迎崔相国的到来!”
  第一百二十七章 诡异的行棋
  吱嘎嘎!’裴府沉重的大门拉开了,发出刺耳的转动难得开启一次,长满了铁锈,崔圆背着手含笑站在台阶上,等待着主人来迎。
  这几日是崔圆十年来最舒畅的日子,他终于可以出兵河东,以最直接的方式实现自己筹划了近十年的梦想,富庶的河东终于易手,成为他崔圆的盘中美味。
  美味虽然可口,可惜不能独享,另一双筷子毫不客气地夺走了一半,不过崔圆并不因此恼火,如果裴俊袖手旁观,笑眯眯地看他独揽河东,那才是最不可思议的事情。
  崔圆很清楚,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成功,最终寻求一种平衡才是理智的做法,所以他今天为寻找这平衡而特地登门拜访裴俊,别的不用看,只看他开大门来迎接,便知道裴俊也是有心寻找这种平衡。
  “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裴俊大笑着从大门里迎了出来,“崔兄,你可是有两年未到我府里来了吧!该怎么罚你?”
  崔圆淡淡一笑道:“该罚的应该是裴相吧!难道你忘了吗?年初我还专程来求亲。”
  “是了!是了!”道:“我家那死丫头前几日被我责骂几句便跑回郡了。”
  “难怪崔宁说好久没见小莹了,原来是这样。”眯。“只是河东之路颇不太平,裴相可要多派一些人手。”
  裴俊见他渐渐转到了正题,便笑了笑道:“夜里寒冷,我却不让相国进屋,罪莫大焉。”
  他一侧身,做出一个恭敬地摆手姿势,“请!”
  崔圆拱手一笑,“恭敬不如从命。”
  二人说说笑笑进了裴俊的书房,书房里已经被裴明远收拾好,一盆碳火烧得正旺。使房间十分温暖,更关键是不该让崔圆看见的东西,此刻都踪影皆无。
  裴明远正要离去,却迎面遇到父亲和崔圆走了进来,他急忙上前施一礼,“侄儿参见崔世伯。”
  “哦!是明远,我们好久不见了。”
  崔圆见他要走,便笑了笑挽留道:“我和你父亲聊一些家常,你在旁边也无妨。”
  “这。裴明远有些不安地向父亲看去,两个相国谈话。他怎么有资格在旁边。
  裴俊眼睛里闪过一丝警惕,这崔圆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不知不觉下了套子,殊不知他今天有意无意的一个表示。说不定就会成为将来裴家内讧之根,但裴俊却不露声色,他温和地对儿子道:“既然崔伯父让你留下来,那你就在一旁侍侯吧!”
  裴明远答应一声,便垂手站立一旁,这时,两个侍女在坐榻之上铺了厚厚的软垫。又给端来了热腾腾的茶,崔圆端起茶杯轻轻呷了一口,一股暖流融入腹中,使他浑身舒坦无比,他点头笑道:“寒冷的冬夜,一盆碳火、一杯热茶,便足矣!”
  “崔兄伤势初愈还顶风冒雨前来拜访,裴俊感激不尽,不知崔兄可有什么要事?”裴不再寒暄。他开门见山便直奔主题。
  “其实也没有什么大事,近来朝堂之事弄得心里很烦。所以特地来找裴兄下一盘棋。”
  “下棋?”裴俊会意地笑了。他回头向裴明远点点头,裴明远立刻从书架上取了棋盘和棋罐。裴俊将白子向崔圆面前一推,笑道:“崔兄布局在先,我跟风在后,当让崔兄先行。
  ”
  “还是那句老话,恭敬不如从命。”崔圆接过棋,便在自己左角先布一子,随即裴俊也在自己右角布一子,两人皆不再说话,各自行棋如飞,脸色都渐渐变得异常严肃。
  旁边的裴明远却越看越心惊,倒不是因为二人争夺如何激烈,恰恰相反,实在是因为他们下得太诡异,按一般的下棋,应是针锋相对,边角必争,每走一步都会慎之又慎,可这两人下棋,只管走自己地一边,对方的那里连眼皮都不抬,最后棋面形成了一半黑一半白,就象两个孩童用棋子作戏,可偏偏这两人却是大唐最有权势的左右相国。
  裴明远忽然恍然大悟,他眼前哪里是棋盘,分明就是河东之地,崔家在南,裴氏在北,他们手中的棋子就是军队,而真正较量的地方是中间,裴明远的目光立刻紧紧地盯住中间那一长条空白之地,尤其正中间那一小块,应该就是太原。
  “裴兄,陛下已去了十日,却依然停柩太极宫,这实在是我们这些做臣子的耻辱,陛下一日不下葬,朝中局势就一日紧张,所有的官员都人人自危,不利于我大唐社稷的稳定,我想应该立即给陛下下葬,并让太子登基,裴兄以为如何?”
  崔圆一边说,手却在左边空白处点上一子,裴俊这时已不再另
  棋,而是紧靠在白棋旁边也下了一子。
  “我其实一直在想,当初我们同意陛下立一个三岁的孩童做太子是否合适,现在陛下不幸中途而去,太子年幼,自然由崔皇后行太后监国之权,别地都好说,我就是担心右相和太后都姓崔,这会让天下人议论相国,恐怕会有损于相国的名声。”
  裴俊说完此话,却不等崔圆落子,一气连下了十子,黑棋便占去了中间那个空白长条的一半,崔圆笑了笑,也不阻止对方不守规则地下棋,而是把左边这一块拱手让给了裴俊。
  裴明远暗暗点了点头,如果他没看错,父亲占去这一块应该就是汾阳郡和汾阴郡了,土地极为丰腴,号称晋中粮仓。
  此刻,棋盘上还剩中间和右边一块,右边那一块应该是绛郡和吕郡,绛郡是人口稠密之地,而吕郡是太行山区,人口虽少,但紧邻河北,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崔圆在绛郡上先下了一子,他淡淡笑道:“太后是太后,右相是右相,我大唐是国天下而非家天下,都姓崔其实也无妨,到是听说裴相国收了安北都护的数万兵,传出去还以为裴相擅自扩大范阳节度的编制,让我十分头疼。”
  他也不等裴俊落子,又连下三子,将的人口稠密绛郡收入囊中,这才微微笑道:“段秀实那里粮食稀少,确实也养不活八万军,这个便宜就让给裴相了。”
  裴俊也毫不示弱,他也摸出三子,将紧邻河北的吕郡占领了,冷冷一笑道:“其实彼此彼此,崔兄既然是借道陈留,为何又留下五千兵马驻守,也会让人联想翩翩,难道又是假道伐的典故重演么?”
  事关彼此的切身利益,两人都不再相让,这时,两人地目光都落在正中间那一小块空地上,那里就是北都太原,他们同时举棋,行到一半,却又放不下去,僵了一会儿,两人又不约而同地收回了手中之棋。
  崔圆淡淡一笑道:“适才裴相提到太子年幼不妥,其实这倒无妨,正好让良师从年幼起便细心教导,使我大唐将来出一仁德之君,倒是那礼部尚书张破天出身卑微,学识浅薄,比起张若镐差之千里,当初我就觉得大唐内阁之臣怎能由一个家族来内定,只是碍于皇上的面子不好反对,可现在皇上已不在,此事我就不得不重提,我准备召开内阁会议免去张破天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之职,保留其太尉,不知裴相是否同意?”
  旁边的裴明远心中叹息,人说实力是立足的资本,这话一点也不假,河东已被崔裴两家瓜分,张家大势已去,自然就不能挤身于内阁,张破天再次倒台也是情理之中。
  裴俊点了点头,他明白崔圆的意思,张破天既然出阁,就必须有一人来替,而这个新的礼部尚书就和太原之地形成了熊掌和鱼,二者不可得兼。
  “我同意崔相的意见,张破天应该出阁,但不知可否由小弟来推荐一人?”在裴俊看来,太原是鱼,而礼部尚书是熊掌,他自然要舍鱼而取熊掌。
  崔圆早有腹案,朝廷局势讲的是平衡,只有平衡才能稳定,现在自己已有王、杨两家在手,韦家中立,而裴俊只有淮南楚家,所以这个新的礼部尚书必须给裴俊。
  他崔圆现在极需要稳定地时局来消化已得利益,他便微微一笑,把手中的五枚棋子一齐填满了中间地空白处,“我同意由裴相国来推荐新地礼部尚书。”
  。
  崔圆已经告辞而去,残棋依旧未收,裴俊背着手默默地注视着棋盘,裴明远在后面垂手站立,他不敢打扰父亲的沉思,良久,裴俊把占据太原地五枚白棋轻轻拾起,太原还在张家手中,还有三万河东军未解决,现在还言之尚早。
  张破天在五天前离开长安奔赴河东,却出不了潼关,万般无奈,只得返回了长安,这样一来,太原就真成了案板上的鱼肉,裴俊眉头轻轻一皱,‘河东军可是有实力的精锐之军,难道真的要给崔圆吗?’
  裴俊用眼角余光扫了一眼裴明远,见他似乎若有所悟,便淡淡一笑,问道:“你说说看,我们该怎样下这一步棋?”
  裴明远点了点头,他从一张红纸上撕下一角,揉成团,在太原的空白上一摆,“这枚棋子非黑非白,既然父亲一心想得到礼部尚书一职,最好不要再插手太原,那我们就不妨走这一步棋。”
  裴俊的眼睛慢慢眯了起来,闪过一丝难以捉摸的笑意,“这或许是一步好棋,不过我也想到了另一步。”
  第一百二十八章 枭雄本色(上)
  距太原约三十里的官道上,从南疾奔而来的天骑营忽伐,原本五、六天的路程,因为避让崔圆的山东军而绕了个大弯,足足走了十天,大队人马驻扎在百里之外,张焕则率三百名亲兵前往事先和李泌约好之处,苗家庄园。
  在三百骑清一色彪悍的队伍中,夹杂着一辆马车,马车里自然就坐着裴四小姐了,不过这位一心投军的千金小姐此刻并不在马车里,而是一身戎装,娇小的身躯骑在一匹十分高壮的大宛马上,对比度显得十分强烈。
  “裴四小姐,你还是回去吧!等我拿下河西,你再过来。
  ”一路上,张焕象和尚念经似的重复着毫无营养的话。
  裴莹耳朵里虽早已听出了老茧,不过她却不腻烦,依然笑吟吟道:“我不喜欢结局,我喜欢亲历过程,我要亲眼看你怎么拿下河西,说不定将来我还会写两首诗去长安广为流传。”
  自从渡过黄河后,这位裴家的明珠一反从前羞涩含蓄的性子,变得英姿飒爽,行事果断,绝不拖泥带水,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她的归去问题,按约定渡黄河前她应该在陕郡和张焕分手,返回长安,不料张焕一提到这个问题,她便粉脸一寒,丝毫不理会张焕,也不解释什么理由,一意孤行地随他北去;另一个是对张焕的称呼,过了黄河后,她便不再叫张焕将军,自做主张称他为去病兄,颇有一点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架势。
  一路同行。张焕也渐渐了解到了这个美丽女子性格坚韧的一面,她虽是左相嫡女,却能和男人一样骑马昼夜行军,脸颊削瘦了,眼睛熬红了,却从不抱怨一声苦,始终脸上挂着明媚地笑容,让天骑营的将士们也对她刮目相看,这个身材娇小的女人。竟会有如此坚强的意志。
  张焕忍住笑又道:“可是你这样跟着我,长安恐有流言坏你名声。将来某个大英雄想娶你,他一打听。哦!原来裴小姐曾跟一个张某某跑过,这女子可要不得。如此,不是害了你么?”
  裴莹秀美的柳眉一挑,“什么流言。我是投军报国,怕什么流言,难道你心里有鬼么?”
  “有一点点。
  “你。她在自己背上捶上几拳,惹得后面亲兵们一阵哄笑,好不羡慕地望着他们的将军。
  既然已经随行千里,张焕再无让她返回去的道理,好在裴莹十分聪明。从不让张焕为难,当张焕处理军务,斥责手下办事不力之时。她会消失无踪;可当张焕处理完军务,或在漫漫黑夜中行军之时。她又会悄然出现,用她女性特有的温柔,慰平这个年轻男子孤独的内心。
  又走二里,裴莹忽然遥指远处地一处院墙高耸的庄园问道:“去病兄,那里可是苗家庄园?”
  “是!”张焕笑着点了点头,才几个月时间,苗家庄园的围墙已加高加厚,周围皆挖了深深地水沟,看来上一次的夜战已经把他们吓怕了。
  这时,田庄地大门开了,十几匹马从大门里冲了出来,裴莹见了便笑道:“在马上赶了一天的路,也着实累了,我先歇一会去。”说罢,她十分轻巧地翻身下马,躲进了马车中。
  几匹马很快便奔至近前,为首之人正是给张焕整理文书的韩愈,近一个月前,他随李泌先走一步来到太原,今天一早得到张焕斥候地通报,特地赶到苗家庄园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