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2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确实有点过份了。。。。。。

    那怎么办才好呢?

    “唐子浩有功这是实情,我大宋不能寒了功臣的心,众卿可有好的办法?”

    有朝臣觐言,”要不,陛下准他出仕,许以封赏吧。“

    “不行!!”贾昌朝豁出去了,高声喝止。

    “此番大辽国书之事,虽已经算唐子浩自证,但去岁末,耶律重元助资一案还尚且未平,民间多有议论。”

    “准其入仕,恐难平百姓悠悠之口。”

    赵祯瞪了他一眼,贾昌朝就当没看见。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太过显眼,可是没办法,那疯子没当官儿都已经这样儿了,让他进了官身,真正开始摄政,那还了得?

    拼得被赵祯憎恨,也得把他拦在朝堂之外。

    文彦博冷笑着看着贾昌朝,这老货心里是怎么想的,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不过,不让当官是吧?好,我给你出一个更损的主意。

    “启禀陛下,臣有一策,应当可行。”

    赵祯面容一松,“文爱卿,请讲!”

    “陛下亲出,郊迎之,确有失礼度,荫其入仕也非上好时机。然,唐子浩立此奇功,陛下若不有所表示,不但寒了臣子的心,也让天下百姓耻笑陛下赏罚不分。”

    “依臣之见,既然陛下不能去,也不能郊迎,派皇族荫亲代行天子之仪,城门迎接,却是可行的吧?”

    朝臣们点头,这确实不过份了。

    而贾昌朝隐感不妙,文扒皮这是打的什么主意?不会是。。。。。。

    果然,赵祯一下就明白了文彦博的意思,似笑非笑地道:“如此甚好,我看。。。。。。”

    “就派汝南王府的宗懿、宗楚、宗实几兄弟,代朕相迎吧。。。。。。”

    贾昌朝眼前一黑,还不如御驾郊迎呢!

    心说,赵祯也不是个好东西,明知唐子浩出使之时与宗懿几兄弟有过那么一出,这是是明着打汝南王府的脸啊!

    。。。。。。(未完待续。。)

第522章 观澜造船监

    唐奕还不知道,如今开封从上到下,皆因他与辽人达成的协议炸开了锅。更有一场特殊的、符合他胃口的欢迎仪式等着他。

    此时,他人在登州已经停歇多日,并没有急于回京。

    一方面,是让吴老头儿缓一缓,接下来回京要走陆路,就没坐船那么轻松了。

    另一方面,则是唐奕借着好不容易出来的机会,办点“私人”的事情。

    吴育在登州馆驿歇了两天,见唐奕天天往外跑,早晚都见不到人,也是心中好奇。事实上,越是了解唐奕,吴老头儿对这青年就越发好奇。

    他到底有多少秘密?为大宋做了多少事情?可能,只有官家才能全部知道吧?

    今天唐奕又要出去,吴育呆得难受,非要跟着。

    唐奕一想也没什么,就让吴育同行。

    可是,吴育没想到的是,唐奕把他带到了兵部隶属的水军营造司。

    更没想到的是,营造司的衙门口儿不知什么时候变成唐奕的私产了,现在的水军营造司叫“观澜造船监”。。。。。。

    “这,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吴育看着海边忙忙碌碌、巨大无比的造船厂,一脸的震惊。此时,船厂之内至少有十余艘巨舰正在建造之中。

    这么大的营造司,是怎么到唐奕手里的?

    “此为兵部公产,即使归于私有,也要朝议方可决定,怎么老夫从未有印象?”

    唐奕咧嘴一笑,“您老可别觉得我占了朝廷的便宜,这船厂已经在我手里有四五年之久了。”

    “四五年!?”吴育更是迷煳。“这么长时间了?”

    唐奕解释道:“庆八年大水,朝廷欠了观澜航运百万贯的银钱,外加上千万石的赈济粮。后来,文扒皮那厮耍赖,硬拿原来登州和海州的水军营造司抵了欠款。”

    抬手一指整个船厂,“刚接手的时候可没这般繁荣,只有现在规模的五分之一,最多也就能保证三艘海船同时建造,船工也不过千人之数。”

    当年那两个破造船厂连五十万贯都不值,硬是让文扒皮抵了所有的债务,唐奕现在想起来都肉疼。

    “那现在呢?”吴育忍不住问。

    “现在?”唐奕露出得意之色。“单登州船厂就是熟工一万二千,在建的二级商船十三艘。”

    “海州比这规模还大,有两万船工,在建二级商船十一艘,还有三艘船长六十丈以上的巨舰。”

    “六十丈!?”吴育暗暗乍舌。

    他们去大辽所乘坐的就属于唐奕所说的二级商船,船长三十丈。在吴老头看来,那已经是当世巨舟,大宋造船水平的巅峰了。

    六十丈?大了可是整整一倍。

    “你,你弄那么大的船干什么?”

    二级商船就已经只能走长江水道了,像汴河、汉水这样的支流是进不去的。若再大,连长江都进不去,只能在沿海跑一跑。以老吴头儿眼光来看,纯粹是浪费。

    不想,唐奕目光一转,虚指眼前无边无际的蔚蓝,“用它征服大海!”

    “征服大海?!”吴育越发不明白唐奕所说。

    “四海之内,唯我皇宋是为教化之地,海内诸夷具属荒蛮,降服何用?”

    唐奕轻笑摇头,心说,就算解释你也不一定会认同,最后只说了一句,“我要把全世界的财富都搬回大宋!”

    说完,不再与吴育多说,大步进入船厂。

    吴育确实没太听懂,只觉这个唐疯子的脑袋非常人所能理解。见他动了,也只好急步跟上,倒要看看这船厂里都有什么。

    只是没想到,进到里面,迎接他们的,又是一个让吴育没想到的人物,王德用的四儿子王咸英。

    这位是正儿八经的朝廷供备库副使,属于兵部军需后勤的重要官员。他怎么跑唐子浩的船厂里来了,而且好像还挺熟的样子。

    好吧,不是熟的问题,而是这里根本就是他管着。因为唐奕一路参观视察,皆是这位王咸英讲解介绍。

    吴育觉得,这里面肯定有什么秘密,说不定又是官家与唐奕弄出来的什么见不得光的事情。用心地竖着耳朵听这两位都说些什么,看能不能从中了解一点唐子浩的秘密。

    “没想到你从大辽回来得这么快,幸好某早来了几天,否则大郎就得在登州等几天喽。”

    “海州那边怎样?”

    “不太顺,你说的那个什么拼接龙骨的法子,十几个老船工鼓捣了两三年了,还是没弄出来,目前也只能造五六十丈的船了。”

    “慢慢研究吧。。。。。。”唐奕叹气。“我也只是从书中听说过这种斜隼套接龙骨的方法,具体如何制作也一概不知。”

    吴育心说,王家老四这是专门给唐奕管船厂的?

    。。。。。。

    “那航路探得怎么样了?”

    “咱们的探索船队往北已经摸到了东瀛,但是听你的吩咐,再没往北走。水手在那里驻守了一年,也确如你所说,东瀛以东的海域,海流和风向都直指大洋深处。”

    “往南也找到了那个海外群岛,不过不叫吕宋。那里甚至根本就算不上个夷国,除了有点光屁股的土着野人,什么都没有。”

    说到这儿,王咸英一脸兴奋,“不过,那里确实有大量的铜矿,而且巨树遍地!”

    唐奕点头,自己对东南亚的史就像斜隼套接龙骨一样,并不太了解。原来,现在菲律宾群岛还没有国家,倒是省事儿了不少事。

    “嗯,先放着吧。也吩咐船队,别再出海了,等两年再说。”

    “为啥?”王咸英显然想不通。

    别的不说,单是南边群岛上的铜矿,就绝对值得立即派人开采。

    唐奕苦笑:“我也想现在就占了那个岛,但是,咱们现在没钱,运作不了啊。”

    王咸英无奈点头,脸上尽是惋惜。

    “那且先放着,来日再取!”

    。。。。。。

    吴育在边上听得直皱眉头,对于唐奕探索海外的事他倒没什么兴趣,主要是。。。。。。

    趁着王咸英与唐奕说话的空当,吴老头儿好奇地问唐奕,“大郎很缺钱吗?”

    这才是他最难理解的,唐子浩缺钱?说出去就是天大的笑话,谁不知道这小子穷的就剩钱了。

    不想,唐奕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说出去都没人信吧?不过,您老不信也得信,小子现在真的是太缺钱了!”

    。。。。。。(未完待续。。)

第523章 唐奕真缺钱

    唐奕现在真的缺钱,以至于海路这边的发展只能先放一放。

    。。。。。。

    “不瞒老相公,小子现在手底下的生意,已经大到没法再大。”

    “醉仙邓州酒市的年产量是一千一百万斤,整个荆湖两路的果品尽数聚于邓州,全都酿成了果酒,发往全宋。”

    “而开封娇白的年产量也超过了八百万斤的数量,大宋酒业协会的会员酒店,有四成的市场专卖娇白和醉仙。”

    吴育都听傻了,也就是说,醉仙和娇白的年产将近两千万斤。

    这是什么概念?按照娇白的利润来算,一斤就有五十到一百文的利润,两千万斤就是两百万贯。

    呵呵,吴老头这是不知道醉仙是什么利润。

    这还没完,唐奕继续算帐,“除了酒,华联仓储现在在全宋有两百七十多家分店,平均每个州就有四五家。遍布大宋的每一个角落,年入几百万贯跟玩似的。”

    “观澜运力掌控了大宋官粮、军资的运输,就算再不挣朝廷的钱,一年两三百万进项也是不难。”

    “再加上香料、肥皂、油蜡、回山街市,多了不敢说,小子一年进到手里的钱,抵上大宋一半的财税收入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什么?”吴育差点没跳起来。

    “一半。。。。。。一半!!?”

    大宋去岁财收三千八百万贯,也就是说,唐子浩的生意一年就有将近两千万贯的收入!?

    “你,你你。。。。。。”吴育惊惧莫名。

    “陛下怎会容许你如此搜刮敛财!?”

    吴育想不明白,就算唐奕再有功、再受宠,官家也不可能允许他把生意做这大吧?这已经到了唐子浩心念一动,就足以威胁大宋国本的地步了。

    。。。。。。

    “嘿!”

    王咸英在边上忍不往笑出了声儿,“陛下?陛下巴不得大郎再多挣一点呢!”

    现在已经不是前几年,不用那么太藏着、掖着了,而且吴育也不算是外人了,是以,王咸英这句就等于和他交底了。

    吴育也绝非笨蛋,王家老四这么一说,他还哪里猜不出来?

    “陛下。。。。。。陛下。。。。。。”

    “陛下是观、澜、山、长!?”

    “唉~!”王咸英拉长了调子。“我可什么都没说啊。”

    这一刻,王老四别提多得意了,赵祯才是观澜山长这个事儿,终于有机会拿出来显摆一下了。

    以前不让说,也不能说,全天下的人都只当王家是跟着唐奕发财,图的是黄白之物,也只有观澜商合自己人才知道,我们远比你们想像的要高尚得多、伟大得多。。。。。。

    我们是跟着官家一起图强图宋!

    。。。。。。

    吴育现在终于全知道了,为什么范仲淹的观澜书院他却只是副山长。

    为什么唐子浩疯颠狂邪有悖常伦,文扒皮、富彦国,乃至宋庠、庞籍等无一人不视而不见、听之任之;

    为什么唐子浩几乎垄断了大宋的航运、日杂百货、酒业等等,官家却一点都不生疑;

    为什么唐子浩可以冲破所有世俗之见、仁治之礼尽情地发挥他的才能。。。。。。

    原来,他早就给自己找到了一个最大的靠山

    赵祯!!

    如此一来,回头再想汝南王一家对唐奕的迫害;贾子明对他的构陷;朝中百官对他的弹劾;民间百姓对他的不理解,简直就都是笑话。

    他所做的一切看似疯颠,又有忤逆,可却都是帮官家在做,甚至那些骂名也是帮官家在扛。只要赵祯不疑有他,那特么当世之中,有谁能扳倒唐疯子!?

    观澜书院是在唐子浩发迹之前就建起来的,观澜山长之位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一直空缺的。

    也就是说,唐奕从还没开始办事之前就已经设好了局,给自己铺好了后路。。。。。。

    那时候他才多大?才十五岁啊!!

    吴老头怔怔地呆立了半天,方喃喃出声:

    “子浩。。。。。。天人也!老夫佩服。“

    唐奕看着吴育精彩至极的表情,心中也是通透非常。他可以为了那个目标不顾名声、恶评,但这却不代表他不享受这份伟大应该得到的赞美与崇拜。

    “老相公说什么呢?奕怎么听不懂?”意味深长地对吴育一笑。“我们可是什么都没有说,也什么都没有做!”

    “臭小子!”吴育笑骂一声。“还与老夫卖弄起来了。

    唐奕嘿嘿直笑,“反正相公心中有数就好,别给我满天散去就行。”

    吴育一立眉毛,“老夫是那般不知轻重之人吗?”

    唐奕不语,只是轻笑,要是不知,也不会跟你说这么多。

    正要与王咸英去别处,“回来!”吴育叫住他。

    “你小子挣了这么多,怎么还嚷嚷着没钱?”

    唐奕一声哀嚎,“我的老相公啊,我挣的是不少,可是我花的也多啊!”

    可算找着个发泄的了,冲到吴育面前,掰着手指头数了起来,“宋辽大道,要钱吧?”

    “通济渠,要不要钱?”

    “华联仓储,两三百家门店两年之间铺起来的,还没到回钱的时候,要不要钱?”

    “造船厂,要不要钱?”

    “耶律洪基一百万、耶律重元三百万,要不要钱?”

    吴育跟着他数,是挺花钱的。。。。。。

    他是见过通济渠和宋辽大道的,光这两项就是个无底洞。

    可是,不对啊?

    “宋辽大道和通济渠不是已经由朝廷接手了吗?以前你可以把钱都花了进去,可是以后却不用你再出一分。”

    唐奕看着吴育,“没错,这两项是不用我花钱了。今年开始,除了给辽人的钱,所有进项都能攒下来。可是。。。。。。”

    “可是,这个钱不能动,得存下来。”

    “为什么?”

    唐奕不答,因为这个钱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大钱,到时能不能够用,就连他现在也是没底。

    。。。。。。

    吴育见他不想说,猜想可以涉及到机密大事,也就不再多问。

    随着唐奕沿着船厂的岸边走到一处板房,此时,板房门前已经有三十来个精壮汉子等在那里,见唐奕等人到来,皆是挺直了腰杆,排排而站。

    王咸英指着这三十来个人道:“都在这里了,一半是登州挑来的,一半是海州和南边精选而来。都是十六到二十岁的壮小伙,而且家里都是渔户海工,从小就在海船上长大,精于远航。”

    唐奕走到那些人身前,看了他们一会儿,“你们都是大海的儿子,出过海吗?”

    众人一愣,“当然出过。”

    唐奕点头,“嗯,不错。”

    “那,最远的,走过多远?”

    。。。。。。(未完待续。。)

第524章 海的尽头

    “那,最远的走了多远?”

    唐奕这么一问,一众大小伙儿们倒是一愣,顿了一下,其中一个才得意地出声。

    “回禀公子,小人随船厂的探索队去过吕宋,应该是最远的了。”

    唐奕点头,“想没想过,去更远的地方!”

    “更远?哪儿?”

    “往东,海的尽头。”

    那小伙子脸色一白,“老人们说,那是海龙王的地盘,有大鲲守护,去不得的。”

    唐奕笑了,鲲者,大鱼也,多半说的就是鲸。

    “怕吗?”

    小伙子皱着眉头,沉吟了一下,“且问公子,俺们将来也能开上船厂里的大船吗?”

    “能!”唐奕笃定道。“此次带你们入京,就是让你们学习在海上不迷路的法门。将来,你们这些人就是船厂里那些大船的领航员,带着汉人的荣耀,走到海的尽头的引路人!”

    青年听得热络,“那俺敢!”

    “好样的!”唐奕一声赞叹。“不过,有些话要现在说明白了,远洋之举,非是找个吕宋,或是去东瀛矮子家门口转一圈那么简单。”

    “往东,不光有大鲲为伴,还有巨浪暗礁,无数未知的凶险,甚至可能迷失海上,渴死、饿死!”

    “很危险,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你们还敢吗?”

    “若是胆怯,现在退出为时不晚!”

    。。。。。。

    “敢!”还是刚刚那个小伙子。又咬牙说道:“能上那么大的海船,死了也值!”

    “不错,是条汉子!”唐奕再赞。

    环视众人,“你们呢!?”

    “敢!”

    “有啥不敢!”

    一时之间,壮怀激烈、无不应是。都是血气方刚的大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