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2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环视众人,“你们呢!?”

    “敢!”

    “有啥不敢!”

    一时之间,壮怀激烈、无不应是。都是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禁不起激,海娃子都敢,他们差在哪?

    唐奕听着这三十来个青年个个说敢,心中也是激荡非常。

    谁说宋人懦弱?谁说宋人无胆?大宋从来不缺勇者,缺少的,只是一个火种,一个燎天的火种。。。。。。

    “好!”唐奕闷喝一声。

    “随我回京,好好学本事。将来,你们就是大宋的英雄,不输狄汉臣,可比杨令公的英雄!!”

    “之日,我给你们立碑着说!”

    此话一出,众人更是眼中精光闪现。他们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靠海吃饭,靠海为生,何曾想过立碑着说的荣誉?

    “公子,俺想问问。。。。。。海的尽头有什么?”

    唐奕抬头,发现还是那个第一个说话的青年。抿然一笑,不答反问:“你叫什么名字?”这孩子挺机灵。

    “王则海,大伙儿都叫我海娃子。”

    “王则海。。。。。。”唐奕玩味地品着这个名字,扑哧一声就笑了。

    “海的尽头有无尽的宝藏,去把它带回来吧!”

    说完也不多留,让王咸英安排他们一同返京,自己和吴育继续逛船厂去了。

    。。。。。。

    回去的时候,吴育不禁好奇,“大郎怎么对那个什么海的尽头,似是十分热衷啊?”

    唐奕看了一眼吴育,“不是热衷,是可望。”

    “可望?”吴育不太明白。“可望什么?”

    “可望带回来的东西改变宋人的生活;可望远航的结果颠覆文人的认知!”

    。。。。。。

    其实,航向美洲,就算是不征服那里,也要把那里的东西带回来,这是唐奕一直以来都想做的事情。

    可是,这一点不比收复燕云,富宋图强来得容易。

    大宋的海贸虽然昌盛,但却是单向的,多为大食海商向宋地来交易,我们自己的海船却是从来没有去过那么远的地方。

    别说是大宋,就算是再后两三百年,号称远洋鼻祖的大明,郑和的舰队也只敢沿着大陆架一路探索。

    大洋深处,从来都不属于汉人,更别说航向美洲要穿越那片幽幽深蓝。

    如今的大宋航海技术,虽然有牟星术可以在海上准确地确定方向,但这是远远不够的。

    以唐奕的知识储备,他知道从东瀛以东,顺着北太平洋洋流加上西风带,一路顺风顺水倒是很容易就能穿越太平洋,到达北美的西海岸。

    可是,怎么回来,却是个问题了。

    他知道的,也仅限于这么一点点。最后到底是从南美经大洋洲、东南洲回来,还是继续向东,绕行非州好望角,沿着大陆架,经过欧州、中东,回来。。。。。。

    那就得靠船员们自己扔鞋来决定了。

    所以,为保万无一失,必须让船队有准确的定位方法才行。

    这三十来个青年,就是唐奕专门挑选出来,跟他回开封学习定位之术的。

    而唐奕懂的定位方法,其实也很简单六分仪。

    这玩意,只要是稍稍懂点物理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就是利用太阳与地球的夹角,配合时间来计算方位。构造也很简单,唐奕前世正好还看过一眼实物,想弄不出来都难。

    准确的计量时间问题,这个唐奕决定用沙漏来解决。就算有误差,也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现在,剩下唯一的麻烦就是,怎么让大宋的海员接受那些物理和几何知识。另外,还得让他们相信这世界是圆的。

    所以,唐奕要把他们带到回山去,先扔到民学里洗洗脑。

    唐奕必须要让他们相信地球是圆的,然后用海船去证明地球是圆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十七世纪,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从而为颠覆欧洲的宗教统治埋下了火种,人们开始更理性、更科学地看待这个世界。可以说,是现代文明的起点。

    那么,地球是圆的,能不能撼动中原大地千年来的儒家信仰呢?唐奕很期待。

    。。。。。。

    “改变生活,颠覆认知?”

    吴老头儿一看唐疯子又开始神神叨叨的了,尽说些听不懂的话,也就不想和他再说这个事儿了。

    话锋一转,“在登州也呆了几天了,差不多该回京了。”

    唐奕又看了一眼登州船厂,叹惜道:“回吧,呆着也没意思,谁让咱现在没钱呢!”

    。。。。。。

    吴育一撇嘴,“就你这么个造法儿,多少钱也不够你折腾的!”

    唐奕嘿嘿直乐,“还是相公们惯着。不然,小子就算想折腾,也得有那个胆子不是?”

    吴育哭笑不得地指着唐奕,这小子气人是一把好手,拍马屁也一点不差。

    “明天就上路,临走老夫可是答应范公了的,要早点把你抓回去读书。”

    。。。。。。

    (未完待续。。)

第525章 司马光的选择

    看完了船厂,唐奕与吴育回到驿馆。歇息一晚,第二天如约上路,向着京城而去。

    颠簸多日,眼见就到了大名府境内,离京城也不足三天之期。

    吴育把唐奕叫到车里,这趟萧巧哥没跟着,没人给吴老头解闷,找唐奕这个倒霉孩子聊聊天,总比自己一个人闷着要强。

    。。。。。。

    “依大郎之说,若是顺利,能不能收回燕云,这两年就能有结果?”

    唐奕点头,“最多两年,这是耶律重元的最佳时机。一来,耶律洪基尚且立足未稳;二来,耶律洪基得了租地钱,再加上朝廷的税钱,一定会大肆扩充皮侍军,耶律重元越拖越没机会。”

    吴育点头沉思,唐奕发疯似的两头都给钱,就是要加速这个过程。

    “那收回燕云之后呢?”

    “之后?”唐奕玩味一笑。“相公觉得呢?”

    吴育知道,唐奕和赵祯打的都是改革的主意。

    “老夫不是问是不是要革新,老夫是想知道,你要怎么革新?”

    说完,吴育又补了一句,“像范公那次,出个《陈条十事》就想把祖宗规矩都换了,是万万不行的。”

    唐奕安慰道:“您老就放心吧,就算让我老师再来一次,他也不会再用老法子了。何况,陛下已经为此布局多年。”

    “那到底是怎么个章程嘛?”

    唐奕又是傻笑,“反正。。。。。。相公这两年千万别屯铜钱。”

    “嘶~!”吴育倒吸一口凉气。“你你,你们要从币制下手?”

    “嗯。。。。。。”

    吴育有点懵,币制?那不比范公那次还要难?

    唐奕道:“差不多今夏,朝廷就要先一步设立银法,把白银引入币制,逐步过度。等燕云一有定论,会率先推进纸币,彻底把屯钱之弊断绝。”

    “纸币!!”吴育声调都变了。

    孩子,你能不闹了吗?

    “怎么可能!?交子、宝抄,大宋不是没弄过,可是百姓都不认,且贬值之速非常理可期,要出大乱子的!”

    “您老放心,小子有办法让百姓认纸钱。而且,咱们要弄的纸币,与交子、宝钞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你。。。。。。”

    吴育正要再说几句,却闻车外有人通禀,说是大名府接使的官员到了。

    吴育一拧眉,这才刚到大名府地界怎么就来人接了?

    唐奕却不然,脸上一喜,“快请过来。”

    转头对吴育道:“多半是司马君实。”

    吴育一愣,司马君实?就是前两年,在汝南王闹得最凶的时候,参了唐奕一本的那个司马光?他来做什么?

    不过,看唐奕的样子,一点不像仇人相见的样子,也就静观其变,想看看唐子浩又搞什么明堂。

    等接使的人到了车前,果然是司马光。

    唐奕没把他当外人,也不管什么礼不礼的,撩开车帘道:“上车说。”

    司马光一看车上除了唐奕,还有吴育,尴尬地一拱手,“吴相公车驾,下臣怎敢逾越?”

    吴育不咸不淡地道:“上来吧,车上说话方便些。。。。。。”

    司马光没法推辞了,局促登车。

    可是一进去,就开始大眼瞪小眼。司马光不知道吴育与唐奕是什么关系,本来要说的话却是说不出来了。

    唐奕见他有些扭捏,笑道:“吴老相公不是外人,君实有话直说便是。”

    吴育却不干,“什么叫我不是外人?你跟君实很。。。。。。”

    说到一半,吴育一脸见鬼似的指了指司马光,又指了指唐奕,“你,你们是一伙儿的?”

    司马光知道吴育说的是当年帮汝南王参唐奕那件事,不由尴尬地点了点头。

    唐奕嘿嘿真笑,显摆道:“怎么样?咱这手以毒攻毒可还入得相公法眼?”

    吴育气结,“简直是无法无天!”

    唐奕不接,知道吴老头儿不是真看不惯。转向司马光,“倒是这两年委屈了君实兄。”

    纵使司马光养气功夫再深,也忍不住瞪了唐奕一眼,要是车上没有吴育,司马光都想掐死唐奕,特么把老子扔在大名府快两年了,你也没个动静。

    可是,谁让老相公在呢?得顾忌体统。

    “无妨。。。。。。”

    唐奕笑意更深,知道司马光心里委屈,“近几日就会有旨意下来,君实可以回京了。”

    司马光心中一喜,但仍是压着激动,“全听陛下差遣。”

    唐奕听着别扭,“你别老绷着,多年旧友,却是生份了。”

    “陛下说了,给你两条路,让你自己选官,够意思了吧?”

    司马光更是一颤,自己选?扯蛋吧?

    “哪两条?”

    唐奕道:“第一条是起居注编撰。怎么样?可还满意?”

    “。。。。。。”

    这特么不是满意,是太满意了。

    起居注编撰,故名思意,就是专门跟在皇帝身边,记录皇帝的一言一行,虽然官职不大,但是。。。。。。

    除了大监李秉臣,离赵祯最近的臣子就是这个位置了,实打实的天子近臣。从大宋开国至今,坐过这个位子的,基本都是将来的宰相。

    皇帝这回还真是“够意思”。

    可是,司马光何等人物?越是这个时候,越是冷静。

    “那第二条呢?”

    唐奕一瞬不瞬地看着他,“驻辽通政使!”

    此话一出,连吴育都有点皱眉,怎么会是这个职务?

    通政使的官阶很高,正二品,司马光只是中级官员,显然是不够资格的。而且,赵祯能把起居注交给司马君实,说明对这个年轻官员很是看重。

    如今他外放多年,本应回京练,却又发配到大辽去远离朝局,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司马光眼睛一眯,看着唐奕,半晌才漏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这第二条是你加上去的吧?”

    他就说皇帝怎么会这么离谱,让他自己选官?

    “没错。”唐奕大方承认。

    “为什么?”

    “因为大帆鼓胀、乘风破流之机,唯缺一块震得住场子的‘压仓石’!”

    “哦?”

    唐奕索性全说了。

    “给你交个底,朝廷在智取燕云,此时与大辽的关系十分微妙,急需一个八面玲珑之人去左右周旋。既要稳住辽帝,又要确保起事之时辽朝各个贵族之中不出现一心抗宋的局面。还要。。。。。。”

    “还要什么?”

    “还要临危不乱!因为我不敢保证,气急败坏的耶律洪基会不会杀了宋使出气。”

    “。。。。。。”

    “。。。。。。”

    吴育心说,没你这么吓唬人的,说的这么明白,谁还敢去?

    可是,他不知道对面坐的是司马光。

    司马光听完,脸上没有一丝惧意,反问道:“为什么选我?”

    “因为满朝上下,只有你有这个本事!”

    “我可从来没出过使。”

    唐奕笑了,“我相信,我认识的司马君实,不是俗人!”

    “那如果我去了,有什么资源?陛下肯给我多大的空间?”

    “华联铺的暗线、萧英、萧惠两家,还有突吉台、纳齐耶两部,都会从旁暗助。你在大辽一切做为,陛下绝不过问!”

    司马光不说话了,低头沉思。

    唐奕静静地看着他,“怎么样?可有定论?”

    司马光抬起头,双瞳之中精光暴敛。

    “我选。。。。。。出使!”

    。。。。。。(未完待续。。)

第526章 迎接

    唐奕并没有在大名府停留,司马光也只是与唐奕在车中续谈片刻,就下车目送出使的大队人马继续返京。

    等司马光走了,吴育才意味深长地对唐奕道:“你从哪儿掏换出这么一个奇才?”

    唐奕一挑眉头,“哦?”

    “您老怎么看出这是个奇才了?”

    吴育道:“司马君实这名字老夫早有耳闻。据传,学问深厚、通古博今。今日一见,别的不说,这份沉稳与果断也绝非常人所及。”

    唐奕已经把话说得再明白不过,当下使辽,不说九死一生也是十分危险的。可那个司马光竟然毫无惧色,冷静地权衡手中资源,然后一反常态地选择这条险路。

    当真就是艺高人胆大了。

    唐奕笑道:“那相公觉得,这个人选的可有错失?”

    吴育略一沉吟:“年轻一辈的官员之中,倒是一时想不出比他更出色的了。”

    唐奕笑意更深,当然找不出,这位以后可是和王安石刚正面的存在。

    吴育看着唐奕那个得瑟样子,心里好笑。这一趟出来之前,吴育还不愿意和这小子一起,倒是没想到,这么轻松就把差使办完了。心情大好之余,不由想调侃唐奕几句。

    “再有三天可就回京了。”

    “啊,对呀。”唐奕下意识应着,不明白这老头说这个做甚。

    “回京之后得好好用功了吧?”

    “怎么了?”

    “再有一年多可就开始大考了。”

    “。。。。。。”唐奕脸色由好转坏。

    吴育看唐奕越来越精彩的表情,心里更是痛快。

    “某些人可是夸下海口,中状元的啊。。。。。。”

    “切!”

    唐奕一甩袖子,好像车上还有第三人一般,嚷嚷道:“这老头好生讨厌,得离他远点!”

    “哈哈哈!”

    看唐奕逃似的跳下马车,吴育捋着胡须大笑,总算占了一回便宜。

    三日之后,使辽车驾终于回到开封。

    多日来,唐子浩与辽人谈判,为大宋争来两城土地之事,早就在开封传开了,这可是大宋多少年都没有过的大好消息。是以,得信儿的百姓尽数聚于城北的封丘门,迎接使团的归来。

    唐奕安于马上,离得老远就见到城门前的人山人海。人群簇拥之中,尽是红绿官袍的京属官员,心里登时那叫一个美啊。

    路上就得了信儿,赵祯办了件“正事儿”,让汝南王家的那几个傻货来接他。这两天,他可是憋足了劲要治治那几兄弟。

    可是离近了,终于能看清接使官员的面容了,那几兄弟没看见,倒是见到了排在最前面的别外一个人范纯仁。

    唐奕一喜,哪还有心情管那几头腌货,打马急行,脱队而出。到了城门下,翻身下马,朝着范纯仁就奔了过去。

    “二哥!”

    范纯仁也迎了上来,露出久别重逢的欣然笑意。

    “臭小子,真成大人了。”

    二人上次见面还是四五年前在杨州,一晃却是这么多年过去了。

    唐奕嘿嘿直笑,“什么时候回京的?怎不事前招唿一声?”

    “你使辽之后陛下才下的旨召我回京,前天刚到。”

    “迁了礼部郎中兼任贡院检校官,这不,正好带行职责,来迎接使团了。”

    唐奕听着,暗暗撇嘴,礼部郎中。。。。。。也就马马乎乎吧。

    范纯仁可是皇佑元年的状元及第,这都六年头上了,才回京混个礼部郎中,确实不算皇恩隆厚。

    “怎么没进翰林?”

    范纯仁知道他心里想什么,“陛下确有让我进集贤殿之心,但为兄没接旨,想在下面在练几年再说。”

    唐奕点头称是,趁着年轻在基层部门多练一番,确实比在馆阁里啃经史、吊书袋,要强得多。

    这时,唐奕才又想起那几兄弟,左右看看,“那几头呢?陛下不是让他们来接使吗?”

    范纯仁苦笑,“你呀,看来就是没变,得理不饶人。”

    凑到唐奕耳边,“在后头猫着呢。。。。。。”

    说完,又怕唐奕太出格,叮嘱了一句,“差不多得了,别太过。”

    唐奕咧嘴一笑,“特么这几天饭都没吃好,就等这一出顺气呢,哪能便宜了他们。”

    。。。。。。

    范纯仁无语摇头,让开位置也就由他去了。

    然后。。。。。。

    然后唐奕就扯开嗓门儿,嚷开了。

    “赵宗懿!!赵宗实!!人呢?出来让大伙儿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