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大宋-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徐婆子来了精神。“四娘那可是邓州一等一的贤良小娘,找什么样儿的公子找不着?跟着马大伟吃糠咽菜,大郎这不是把人往火坑里推吗?”

    说着,徐婆子转向张老板,“我看钱家二公子就不错,钱家什么实力张老板可比我清楚,四娘嫁过去那可是有福了。”

    唐奕一声嗤笑,“钱二公子不错?您还真好意思说得出口。”

    “钱二公子在邓州是有了名的纨绔,仗着钱家在邓州的势力,欺民霸市,坏事做绝,邓州城里谁不知道?也就您这种搬弄事非的刁婆子才能厚颜无齿地夸出来吧?”

    徐婆子恨不得把唐奕哄出厅去。心说,这小孩牙子怎么这般讨厌,比那六姑婆难对付的多。。

    “那也比马家强!”

    实在无言反驳,徐婆子只得老生常谈,再次搬出贫富之别。说破大天,马大伟也躲不开一个穷字。

    转头对张老板道:“早间,老身回去和钱家太爷一回咱们这边的情况,钱老太爷立马让备下了千贯彩礼。现在,可就差您老一句话了。”

    张老板此时也是为难,钱二公子的为人他是知道的。但是,四娘嫁过去怎么也算是正室,而且以钱家的实力,就算钱二公子不是东西,想来四娘在钱家也能保得一生衣食无忧。

    再说,答不答应钱家另说,马家却是万万不行的。

    多少家公子求着要娶四娘去当少奶奶,傻子才把闺女往苦水坑里送呢。

    眼下只有把唐奕先打发走,至于钱家。,再容他细细思量便是。

    “贤侄请回。。。。。。。”

    唐奕一直观察张老板的神情,他一开口,唐奕就猜出了一二,急忙止住张老板的话头。

    “您莫要急着拒绝。”说着,唐奕从怀中取出那张早上就让六婶带过来的文书,送到张老板面前。

    “说到底,马大哥就是占了个出身不好,家资不丰的亏,你先看看这个再做决定。况且这是四姐姐一辈子的幸福,就算最后拍板的是您老,也总该问问四姐的意思吧?”

    张老板已经打定主意拒了马家的提请,不甚在意地接过唐奕递过来的东西随意扫了一眼。

    只是一眼,张老板目光就是一聚,骇然抬头看了唐奕一眼。

    “这。。。。这是?”

    唐奕坦然一笑,“您老细看。”

    张老板缓缓地把目光落回纸上,一字不落地把手中的东西看完,就捧着手里的一纸文书良久未动。

    他是万万没想到,唐奕会拿出这么个东西。

    徐婆妇狐疑地看着张老板,见他看了唐大郎递过去的东西脸色就不一样了。闹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也慢慢地凑过去,想看看那上面写的什么。

    “徐牙婆识字吗?”唐奕不咸不淡的一句话,让徐婆妇又悻悻然地退了回来。

    她还真不识字。

    正想怎么揶唐奕两句,张老板开口了。

    “徐家婶子且先回吧,老夫会慎重考虑,尽快给你一个回复。”

    “呃。。。。。”

    徐婆子一惊,“什么情况,刚刚不是还要赶唐大郎走,怎么一转眼就换成老身了?”

    “四福,替老夫送送徐婶子。”张老板不容有疑,直接让仆从送客了。

    。。。。。

第11章 亲成

    徐婆子怀着忐忑的心情被仆从送出了张宅,此时张家客厅之中就只剩下张老板与唐奕。

    “张老板看完了?”唐奕率先打破了沉默。

    张老板一声长叹,把文书小心放到桌上。

    “我比你父还有虚长几岁,叫我伯伯就好,老板倒显生分了。”

    “莫敢不从!”唐奕飒然一笑,“张伯伯!”

    “贤侄还真是舍得啊!”张伯又看了一眼文书。

    那是一张财产文书,上面写明,唐记食铺有一半的份子是马家父子的。而且,如果日后唐记再开分号,依然有马家一半。

    “小子早就说过了,我们虽是两家姓,但也早就亲如一家人了。唐记姓唐,还是姓马,没什么区别。自家哥哥,更谈不上什么舍不舍得。”

    张老板点了点头,马老三忠厚待人,这也是他应得的福报了。

    “可是我依然不能答应。。。。”张老板思量再三,还是不看好这门亲。

    唐奕没有说话,而是盯着张老板笑脸依旧。

    张老板被一个十四岁的娃娃盯得很是不自在。

    “伯伯。。。。这不是生意。”唐奕一句话,让张老板脸色瞬间煞白。

    “可是,为了小女的幸福,我不得不这样做,大郎理解吗?”

    “理解!”

    “好!大郎是明白人,索性也不再藏着掖着,老夫就直说了,五成。。。。。不够!”张老板一字一顿地道。

    似是怕唐奕误会,张老板又道:“这确实不是生意。但仅凭你一间小食铺的五成份子,是养不活我闺女的。”

    “大郎!”张老板语重心长地道:“老夫之所以支开徐婆子,并不是认了马家这门亲,而是有些话还是咱们爷俩单独说的好。”

    “伯伯但说无妨。”

    “马老三有情有义,你唐大郎知恩能报,老夫心中敬重。但你也说了,这关系到小女一生的幸福。”

    张老板拿起桌上的文书继续道:“老夫不求小女攀上钱家那样的高枝儿,但也不希望她到了婆家还要为生计操劳。你这五成份子确实让老夫意外,但也只是意外罢了,别说是五成,就算是你把唐记都给了马大伟,一间小食铺能保我家四娘一生衣食无忧吗?”

    张老板已经尽量说的委婉了。说白了,话里的意思就是,你们娶不起我闺女,就别多费神了。

    唐奕高深地一笑。

    “小子斗胆问一句,您的福隆店月入几何?”

    张老板沉吟片刻,“平均下来,月入六十贯不成问题。”

    言语之中,不无得意之色。

    以宋朝的城镇生活水平,一个三口之家,就算双职工月入两贯钱已经足够生活了。他这间铺子能月入六十,可是不小的一笔银钱。

    “六十?那您知道我那间食铺月入几何吗?”

    “多少?”张老板下意识一问。心说,你要是有我福隆的一半,我就考虑考虑这门亲。

    “百二!”唐奕轻描淡写地吐出两个字。

    “多少!?”张老板腾地一声站了起来,一脸的不可至信。

    “这还是我怕累着了马伯、马婶,要是敞开了卖,月入二百也不是问题。”

    张伯颓然地坐回椅子。他哪能想得到,小小的一家生煎食铺会有这般盈余,简直就是抢钱。

    “卖几个油煎馒头就这么挣钱?”张伯有些不信。

    唐奕也不瞒他,直言道:“一文的本钱,两文纯利,一锅四十,一日五十锅。”

    张老板随着唐奕地诉说,飞快地在心中算计起来。

    “两文纯利。。一锅就是八十文,一天就是四贯!。。。。。”

    不算不知道,一算之下,把张老板吓的不轻,还真是月入百二贯。而且唐记收档早,是城里出了名儿的。要是延长营业时间,敞开了卖,还真能达到唐奕说的那个数儿。

    “张伯是做生意的,自然最清楚什么生意最赚钱,不是妓馆赌档,放利的当铺。而是垄断。”

    唐奕目光烁烁,“不管什么生意,只要是垄断,就是躺着都来钱的买卖。小子的食铺,生煎、清水泡菜、应时凉拌,全都是邓州独一份。而且不瞒您说,要是有了大本钱,小子还有更赚钱的买卖。”

    唐奕起身一拱手,”张伯伯放心,四姐进了我唐记的门,只能享福,断没有受罪之理!您要是还不放心,觉得五成少了,六成!实在不行,七成!”

    “够了。。。够了。。。”张老板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五成份子就相当于他福隆一月的盈余了,四娘要是过门,只会比现在过得更好。

    “你且先回去,容老夫再想想。”直到此时,张老板依然十分犹豫。

    其实,不光是对唐奕,他爱女如命,不论哪家来提亲,他都是左思右量,举棋不定。至于唐奕说的,什么更赚钱的买卖,他压根就没信。

    唐奕一叹,他能做的也就这么多了。

    “那小子就先告辞了。不过,小子还是那句话,这是四姐的终身大事,还是问问四姐好些。”说完,唐奕转身欲走。

    “唐家小弟且等等。”唐奕刚一转身,一声清亮的女声叫住了他。

    唐奕一回头,就见一个秀丽的少女轻步走上厅来。

    “见过四姐姐!”唐奕看清来人,急忙问安。此女正是那位迷倒了半个邓州城的张四娘。

    “你出来做甚?”张老板嗔怪地白了女儿一眼。但言语之中的溺爱,就连唐奕这个外人也听得出来。

    张四娘先是看了唐奕一眼,微施一礼,随即就脸色红红的低下了头。

    在唐奕和张老板两人的注视之下,张四娘款款来到张老板身边,也不说话,低着头塞了一张纸条到张老板手中,就红着脸跑了。

    张老板打开纸,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有些不敢相信地望着张四娘离去的身影。

    只见那纸条上写个五个娟秀的蝇头小字:非马郎不嫁。

    。。。。。。

    好你个马大伟,看上去老老实实,却是个鸡鸣狗盗之徒,居然敢勾搭我宝贝闺女!

    到了这份上,张老板哪还看不出来,自家闺女肯定是和那马大伟早有勾搭。只不过,他任定了是马大伟勾搭四娘,而非什么情投意合。

    唐奕傻傻地愣在厅中,四娘把他叫住也不说事,又急匆匆地跑了,这是闹的哪般?

    “这是。。。。。这是何意?”

    “说,你是不是早就知道?”张老板恨恨地瞪着唐奕。这小子肯定是早就知道,不然哪会两次三番的来提请。

    “知道什么?”唐奕一脸的蒙逼。

    “当然是。。。。。。”张老板说了一半就咽了回去。让他亲口说出自家女儿与人勾搭,他还真说不出口。

    似是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张老板瘫坐在椅子上。

    “算了。。。。。

    事已至此。。。。。

    挑个好日子,让六姑婆来送庚贴吧。。。。。”

    。。。。。。。

    这张老头儿个就是个闺女控啊!

    唐奕出了张宅,不禁在心中吐槽,看张老板最后的样子,好像谁偷了他的宝贝似的。也不想想,闺女早晚不都是要嫁人的吗?

    解决了马大哥的心事,唐奕神清气爽,脚步轻快,一步三晃地往回走。

    不过没高兴多久,街上的春风一吹,让唐奕清醒了过来。

    他又想起另外一件事,上扬的嘴角渐渐收敛,心事重重的边走边沉思。

    范仲淹要收他做弟子了。。。

    而且。。。。。。他还答应了。。。。

    。。。。。

    对于一个生活大宋的人来说,最幸福的事是什么?

    万贯家财,妻妾成群?

    错!是做一个读书人!

    做大宋的读书人,简直太幸福了。

    南北两宋人人尊儒,别管你学的好,学的坏,只要你读书,那就是高人一等,走大大街上都倍儿有底气。

    这是一个不看脸,不看贫富,不拼爹,只重文教的时代。一个老童生胜过一群俊后生,穷秀才比富财主更有地位。

    而且,读书读的好,一旦高中进士,那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进士,是所有读书人的终极梦想,甚至是整个大宋朝的终级梦想。

    士大夫阶级是仅此于皇权的存在,就算你不当实权官,朝庭也会给你个闲职,躺在家里什么都不干就白拿工资。而且这个工资还不低,足够你花天酒地过完一生了。

    可是,平静下来的唐奕,却对这个至高无上的殊荣兴致缺缺。

    。。。。

第12章 做大宋的官

    在大宋做文官,不但工资高、福利高、地位高。更加变态的是,一但高中进士,那就算是拿到了免死金牌。

    宋朝不杀士大夫,终宋一朝,不管昏君,还是明主,竟然没杀过一个文官。这事放在别的朝代,简直就是不可想像的。

    在大宋,不管那些士大夫犯了多大的错,最多就是流放到边远之地继续当你的官,而且薪俸一分不少的照拿。

    近乎变态的恩宠,以至于大宋朝的文人都被赵家惯坏了。

    写个奏章骂你那算温柔的!

    朝堂上和皇帝正面硬刚,更是小儿科!

    一个不爽,追到后宫去,指着皇帝的鼻子继续喷的,也不是没干过。

    反正死不了,最多就是,皇帝实在看你不爽,把你打发出京,而且,因为顶撞皇帝而被贬出京,不但不是什么坏事,反而被认为是大大的光荣,人人视之为骄傲。

    范仲淹就曾经因为顶撞上司,三次被贬出中枢。而三次为他送行的人都说了同一句话,“范君此行,尤为光耀!”可见当时的文官狂到什么地步。。

    久而久之,文官胆子肥的没边儿,仁宗皇帝经常被包拯、唐介这些谏官喷得满脸吐沫星子;文彦博、韩琦这些宰相,更是时常顶得仁宗话都说不出来。

    大宋第一斗士寇准的名号是怎么来的?就是和皇帝正面硬刚刚出来的!

    有一次,寇准向宋太宗汇报工作,太宗闲他絮叨起身欲走,寇大仙直接上去把太宗摁在龙椅上说:“不行,你必须听完再走!”

    这要放在汉唐明清,谁敢这么干?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比这更牛的事,寇大仙也干过。澶渊之战,真宗皇帝是寇准强拉硬拽上了战场的,寇准是连哄带骗加威胁,才把真宗送到了澶渊城头。

    议和的时候,真宗对前去谈价钱的曹利用说:“岁币百万可许。”

    意思就是说,花钱买和平,老子认了,一年一百万,不用回禀,你直接就可以拍板儿了。

    曹利用领命出了皇账,转过头寇准却对曹利用道:“超过三十万,我剁了你的脑袋!”

    这要是放在别的朝代,只要曹利用把这事跟皇帝一说,寇准脑袋就搬家了。皇帝说百万,你还敢有异议?这是大不敬,大逆之罪。

    但是。。。。。

    但是曹利用怂了,真就没听真宗的,而是死咬了寇准的三十万没放。。

    于是,就有了银十万,绢二十万的澶渊城之盟,换了北宋百年的边境和平。

    比起明清的文臣不是诏狱构陷,就是夹着尾巴做奴才,宋朝的文官简直幸福的没边儿。做宋朝的官,不仅有权,而且有钱,更加有尊严!

    唐奕一想到有机会和这些大牛人一样做官,而且做的还是大宋的官,说不动心,那是扯蛋。

    。。。。。。。。。。

    但是,为什么唐奕还是一幅兴致缺缺的样子呢?

    主要有两点:

    其一,别看唐奕是个高科技人才,但是扔到大宋就特么是半个文盲。别说什么之乎者也他一概不会,就连汉字也有一半是认不全的,想要当官,他必需要从头学起。

    前世短暂的一生几乎都耗费在了学业之上,现在让他再去抱着经史子集回一次炉,他还真不太愿意。

    最主要的是,没有认同感。

    不得不说,儒学确实是一门高大上的学问,至少指引了华夏两千多年的文明走向。但它再怎么高大上,也只是一门的哲学。

    以后世科学的眼光来看,儒学可以当做信仰,但却无法真正的认识这个世界,解读这个世界。指望着一门哲学,一种信仰就把全天下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现实吗?

    显然不现实,而且还有些幼稚。

    另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那个要把他引入汉学殿堂的人是范仲淹。

    以范仲淹的学识和名声,用十年时间把唐奕送到那个权力中枢显然不算什么难事。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唐奕才一时无法释怀。

    此时唐奕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那个老人。

    现在是庆历六年,还有六年的时间。六年之后,这位忧国忧民的老人将走完他辉煌的一生。

    他的政敌用权力这把杀人不见血的刀,慢慢地把老人推向了死亡的深渊。

    在马车上时,知道对面坐的老人就是范仲淹,唐奕兴奋的什么都忘了。自然是范老说什么,他就答应什么。但是现在,逐渐冷静下来,他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了。

    这位老人可以向一个刚刚结识一天的蒙童许下一个锦绣前程,不是因为善,更不是冲动。唯一的理由就是,他爱国。他在这唐奕身上看到了希望,大宋的希望。

    但是,唐奕却很清楚,大宋的未来,也许并不在朝堂之上,范仲淹的未来,也不在朝堂之上。

    。。。。。

    昏昏愕愕地想了一路,唐奕终于回到了唐记食铺。

    一进店,就见马家三口,还有六婶全都等在那里,就连孙郎中听说了这档子事儿,都凑了过来。

    “怎么没生意?”此时正是晌午客多之时,但唐奕发现,店里除了他们五人,空荡荡的。。

    “哪还有心意顾及生意!?”孙老头儿心急火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