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缘-第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此,郑娘子就推了一把她女儿,说:“下午不是你伺候的么?”

老太太道:“她小时候也是个淘气的,都不必管她。”又向紫薇招手,说:“到我跟前来。”

第一百零三章

紫薇一走;香橙便挨着黛玉,悄声说:“什么香的臭的都往姑娘跟前送。”

黛玉伸出一根白玉的手指;在她额头一点;笑道:“你说说,人家好好的女孩儿,比你差了哪里?”

红绡抿着嘴儿笑,低头瞧笼子里的兔子;见它们总算抬了头,挤在一起吃菜叶子,便也拿了一根伸进去。有了吃的,那两个小东西也不认生了。先头是递到嘴边才吃,到后来自个儿追到笼子边伸着嘴要吃的。

卢慧娴也过来凑趣;笑道:“倒还机灵;只是缺了些历练。”

黛玉不大在意,郑娘子就有些失望,但见老太太喜欢,又高兴起来,连忙递了个美人锤过去。老太太斜靠着,见紫薇跪在地上,就说:“搬个脚踏来。”便与郑娘子说话儿,郑娘子笑着说:“去年收了三千斤杏子,除了家里用的,亲戚们送了些,下剩的都给二爷送去了。老太太说好笑不好笑,二爷打发人送了一百银子来。”分给林琰的铺子,有一家是卖果脯的。

听言,老太太笑道:“原该如此。公是公,私是私。一百银子不多,哪里抿出一抿子也就有了。但他们父子若起了这个头,下头的人还不跟着学,往后还有什么规矩?私底下,他老子要给他一千还是一万,那就是他们父子的事了。”

郑娘子笑着点头,道:“谁说不是呢,多少人家,不就坏在这上面。”又说:“我们是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就拿给老爷,老爷也是说这个话。”

宁荣二府不就是如此?卢慧娴见她说话没个把门的,便扬声吩咐香螺,道:“你去厨房瞧瞧。”

郑娘子听见,连忙说:“姐儿快歇着,我去瞧瞧。”说完,又向老太太说:“瞧我,尽顾着说话,连时辰也忘了。”一阵风就走了,倒教她们好笑。

吃了饭,便去花房里逛,赏了一回花儿,回来便各自回了房。

次日卯初便起身,梳洗过,黛玉便往老太太处,卢慧娴见她来,笑道:“我还说教你多睡会子呢。”

黛玉笑道:“昨儿回去就睡了,今儿醒得也早。”又问:“老太太也起了?”

卢慧娴道:“正梳头呢。”

见几上一盘子月季花儿,道:“谁送来的?”

卢慧娴拣一朵桃红的在手中把玩,说:“郑娘子才送过来的。”

厨房里煮了碧粳小米粥,昨儿留的兔腿子肉用辣子炒了,花房里现成的菜蔬收拾了两样,三个人吃了便往槐树庄子去。

巳正两刻的吉时,她们辰初便到了。这边正坐席,尤氏忙把她们领到正房贾母这一桌。

史湘云和探春住一屋,饭毕,探春和宝钗等便拥着黛玉去她屋里。史湘云已经打扮停当,头上戴着花冠,穿着凤穿牡丹的大红嫁衣,上了妆,竟有些瞧不出从前的摸样。

见她们进来,喜之不尽,眉眼都笑起来,道:“总算你们来了。”又问黛玉,道:“林姐姐几时来的?”

黛玉正欲说,卫家的花轿到了。闹了一阵,尤氏进来叫了门,探春等人方开门,让卫家的喜娘进门。

惜春今年也到了要说人家的时候,贾母心里时时为她着急,看着史湘云有了归宿,却又舍不得,拉着老太太说了好些话,说得老太太心里也不好受。

中午吃了席,她们仍旧回来,老太太邀李婶同行。见她们有侍卫,李婶自是巴不得。

因喜李婶的为人,也想黛玉一人在庄子里十分无趣,便请李婶去家里玩。

素知林家和崔家交好,见老太太和气,不拿架子。先就有些意动,又见黛玉性情温和,与崔嘉怡极好,又是未来的北静郡王妃。与黛玉交好,将来两个女儿到了婆家,谁也不敢小瞧。她有心交好,只是不好意思开口,老太太主动提出来,如何不应?

还未到,方管事便迎上来,道:“老太太,五王爷那边的秦公公来了,说府里来了客,要借一盆垂笑,略摆一摆,迟些便送过来。可老爷不在,小的不敢做主。”

卢慧娴道:“从前可有这样的例?”

方管事道:“不曾有,老爷说了,这边的花谁要也不给。”五王爷只说借,林海却并没说能不能借。可对方是五王爷,当今的哥哥,借了不还,难道还去要不曾。

卢慧娴沉吟着,也不知该如何办。若回了,五王爷脸上不好看;若是借了,开了这个口子,往后就不好再回别人。要紧的是,五王妃的娘家侄女儿是吴家的媳妇,五王爷又与忠顺王爷最好。除却已经没了的义忠亲王,原来就属忠顺王爷最得先帝的宠爱。

老太太道:“你过来可有人瞧见?”

方管事道:“秦公公来时,我在花房里,没和秦公公打照面。我们家的小子悄悄的去找我,我从侧边的小门出来的。原想回城找老爷,可巧遇见老太太。”

老太太道:“那就好。”又叫了周邦上前来,如此这般说了几句,方管事和周邦连连点头。

见车子停下来,黛玉和李纹李绮结束了话题,向外问道:“怎么回事?”听得是方管事来了,黛玉只当他是来迎她们,便没在意。

李婶和老太太卢慧娴一车,当时已经听到方管事的话,知道她们这会子必定要先处理这件事,她们母女不好在场。客套了两句,便跟随郑娘子下去安置,黛玉则引着李纹李绮姐妹两个去她房里说话。

小丫鬟倒了水来,黛玉三个梳洗罢,出来围着坐了,红绡沏茶来她们吃。

李纹见房里摆了几盆兰花,品种各不一样,且都是难得一见的珍稀名品,道:“这些都是林大人种的?”

黛玉看了一圈,点头应了个是,笑道:“我娘生前最爱兰花,尤其爱兰草。”

这个李纹李绮倒不知道,只以为是林海爱兰,原来是林夫人爱兰,天下竟有这等痴心男子,李纹一时想痴了。李绮推了她一下,向黛玉说道:“听说你们家里有一个暖房种兰花。”

黛玉道:“是有一个,就在这边,”说到这里笑起来,道:“说是我们家里的,可我也是第一回来。昨儿天晚了,也没瞧仔细,回头咱们再去逛。”

玻璃早就有了,林家就开了玻璃厂,卖得也便宜,小富之家都用得起。但能用来做房子的玻璃比平常镶窗户的玻璃要厚上七八倍,价格也要贵上许多,就不是一般用得起的了。

林家这个暖房就是玻璃做的,且不止一间,而是连通的五六间。厚厚的玻璃,不似窗户上装的那种玻璃通透,却也十分透亮,加之屋顶盖的全是玻璃瓦,整个屋子十分亮堂,跟在外面似的。

她们说了会子话,卢慧娴便过来,说:“我今儿就回去,两位妹妹好玩。在这里只当是在家里,缺什么要什么,只管和玉儿说,或是找郑娘子要。”又向黛玉说:“你有没有什么要我给你送来的?”

黛玉站起身,道:“说了玩几日,怎么就要回去?”

卢慧娴说:“飞儿和鸣儿都不省心,安哥儿也小,你二嫂子身子重,她自个儿还得个人看顾,凤儿一个人怎么忙得过来?我在这里,心里也念着,玩也玩不好。”又说:“你劝着老太太多玩几日,我问了太医,老太太的老寒腿,多泡些温泉水或者能好些儿。”

黛玉便不劝,道:“我知道的。”又说:“你路上仔细些儿。”便要送她。

李纹李绮也起身相送,卢慧娴拦着她们,说:“你们说话儿。”

黛玉笑道:“才我们说了去花房里瞧瞧,送了你,我们和老太太逛去。”

卢慧娴啐她一口,恼道:“我还说你舍不得我呢,我算是白疼你了。”

黛玉道:“我去瞧了,有好的回去时给你拿回去。”

卢慧娴才又笑起来,道:“算你还有良心。”

送了卢慧娴,黛玉就撺掇着老太太去暖房。老太太原不大想动,但见李婶也有些意动,遂同意了。

郑娘子在前头带路,见李婶看见暖房怔了一下,笑道:“我们才到这边当差那会子,还只当进了龙王的水晶宫,半天没回过神来。”

老太太笑骂道:“说今儿开了好花,我急着看花,你到站着嚼蛆。”

李婶笑道:“从前也听人说谁家用玻璃建了房子,我就想着,那不是水晶宫。今儿见了,果然如此。”

老太太道:“什么水晶宫,玻璃罢了。”

郑娘子笑道:“老太太这回来的时候好,正好两株垂笑开了,方才五王爷还打发人来借。”先还高兴,说到这里,语气就有些不快,“我们家里的进来一瞧,花不知被哪个淘小子摘去了。”

老太太就皱了眉头,道:“可问出来了?”又说:“五王爷那里好好的说,可别教王爷误会了。”

郑娘子道:“省得,”又说:“正问着呢,这边平常人来人往的也多,忙起来时,也叫些小子进来帮忙,从来不曾有过这样的事。怎么偏巧这回五王爷来借花,就出了这样的事。”

老太太道:“许是不仔细,你们仔细寻访,若找到了,也别急着喊打喊杀的,先仔细问清楚,若情有可原,说几句也就罢了,若是有心,也要问清缘故,再酌情定夺。”郑娘子忙应了个是老太太说一句,郑娘子就应一句。

李婶听了,道:“老太太慈悲心肠。”

第一百零四章

郑娘子把一个姓覃的嫂子喊来后;便走了。

许多春兰都开了,没有垂笑君子兰;别的兰花也各有千秋;几个人流连忘返。郑娘子来请了两回,黛玉和李纹李绮仍旧不肯动,老太太就发话,说:“有的是时间;自家的东西,什么时候不能来,今儿看不完,明儿再来就是。”

李纹李绮都有些不好意思,忙走过来;黛玉才慢慢走来;笑道:“今儿头回见,不正新鲜么?”

老太太笑骂道:“没大没小,也不怕你婶子笑话。”

说笑着,众人出来暖房,便是园子。

晚饭摆在花厅,众人吃过,叙一回闲话,便散了。

回到房里,红绡迎上来,黛玉道:“预备水。”

香橙应了一声,领了几个小丫鬟进净房预备。

卸下镯子耳环等饰物,黛玉便去了净房。香橙伺候她更衣,黛玉道:“兔子可喂过了?”

香橙笑道:“喂了一遍。”略顿了顿,又说:“郑娘子打发紫薇送了菜叶子来,我想忘也忘不了。”

水温正好,就是硫磺味儿不好闻,黛玉趴在桶沿,笑道:“打发谁来不是来。”

香橙道:“可不是姑娘这个话,打发谁来不是来,怎么回回都打发她女儿来。若她打发别人来,我还高看她一眼。”

正说着,红绡走来,把温热的奶子递给黛玉,黛玉接过去慢慢吃着。红绡转头就说香橙,道:“别人话也没和你说几句,怎么就这么看不得人?我看,你是怕人家比过了你。”

香橙不服,顿时回道:“我怕什么,她比我好上千倍万倍,又与我有什么相干。”

红绡便扭头看一眼黛玉,又转过来看香橙,笑道:“既不相干,你生的什么气?”

一句话噎得香橙说不出话来,怔了一会子,道:“我说不过你,我铺床去。”跺跺脚,转身便出了净房。

看着她跑出去的背影,黛玉不禁笑起来,道:“她是替我着急,总怕我心软把紫薇留在身边。”

红绡道:“我知道,只是她这个性子……”又说:“紫薇颜色好……”

黛玉摆手,示意她不必往下说,道:“我心里有数。”说罢,把空碗递过去。

红绡接过去搁下,另接了水替她洗头。见黛玉不愿意说这个,也不勉强,转过话题,笑道:“从前也没听谁说过在西山打过紫色的兔子,王爷倒好运气。”

黛玉笑道:“有什么话就请直言,我们之间,你还有什么顾忌?”

红绡讪讪道:“我只是不知从何说起。”

黛玉道:“不知从哪里说起,那就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红绡顿了顿,才说:“我仔细瞧了那笼子,似乎不是外面卖的,只怕是特特寻来的。”

黛玉笑道:“许是家里旧时就有的,这也没什么,不过一个笼子罢了,也值得你记着。”红绡便不作声,洗完头发,便伺候她起身。

虽如此说,黛玉其实心里也明白,先时她是没想到。但就算想到了,又如何?这些王孙公子,哪一个不是三房五妾,今儿朝东,明儿朝西,要一个天仙来,也不过三夜五夕,就丢到脖子后头了,更有甚者,如孙邵祖,为妾为丫头,把正房奶奶看得连丫鬟也不如。水溶此时用心,却难保日后。

红绡的意思她也听明白,她和水溶的婚事是圣旨赐婚,将来好也罢歹也罢,必要过一辈子,把紫薇要到身边,也是防备着将来有这一天,知根知底的总比外头的强。

但,她不愿意。

次日,林琰便来接她们回去。

出了五王爷的事,也确实不适合再留在庄子上。便是林琰不来接,老太太也预备吃了中饭就回去。

若不是才进门,李婶当时就要走的,便说:“家里还有些事,我们这就家去了。”

说了玩几日,结果才歇了一晚,她们做主人的就先要走。老太太心里过意不去,道:“才来,也没好生逛逛。”

李婶笑道:“怎么叫没玩好?从前没见过的,也都见过了,这还叫没玩好。”

老太太倒不好说什么,只说:“来日再请你们。”

二月就完了,转眼就是三月,也就没多少日子了。

还没到日子,卢慧娴便已忙得团团转。家里的事要先安排好,到了日子,哪些人迎客,哪些人倒茶,哪些人管这一处,哪些人管那一处,菜单子才拟好了,又觉着不好,又要重新拟,等等不能一一尽述。

眨眼间,已是十二日。

黛玉一夜不曾好睡,四更方尽,才睡去,就被红绡喊起来。迷迷糊糊被扶着进了净房,一股香风袭来,黛玉方才清醒些儿。浴桶中灌满了水,上面浮着桃花。一旁,架子上搭了几条大红的毛巾。架子旁边是一张杌子,杌子上放着叠得整整齐齐的大红衣裳。那是她亲手做的,袖口裤脚绣着百合花,寓意百年好合。

“大奶奶二奶奶来了。”听见,黛玉扭头看去,便见卢慧娴和挺着大肚子的陈氏携手走来。

黛玉就要上前扶陈氏,道:“二嫂怎么来了?天还早,怎么不多睡会子?”卢慧娴长嫂行母置,今儿要伺候她沐浴。

陈氏忙摆手,道:“今儿你最大,站着别动,这么多丫头,哪里还要劳动你。”又说:“今儿你出了这道门,就是别人家的媳妇了,往后要再如从前一样说笑就不能了,我心里舍不得你。”几句话下来,眼圈就红了。

眼泪顿时滚落下来,黛玉一手拉着卢慧娴,一手拉着陈氏,道:“我也舍不得老太太,舍不得爹,舍不得两位嫂子。”她一哭,陈氏眼中的泪水顿时也落下来。

卢慧娴也红了眼圈,强撑着,笑道:“你们这是做什么,大喜的日子,该高兴才是。”便拿帕子替黛玉拭泪,道:“快别哭了,仔细眼睛肿了,就不好看了。”又说陈氏,道:“姑娘大了总要嫁人的,难不成留在家里做老姑娘,不是耽误了妹妹一辈子?何况,妹妹嫁得也不远,若想见了,我们坐了车去,也不过半个时辰。你瞧瞧你,来时说得好好的,要高高兴兴的,怎么你倒先哭起来,招得妹妹心里也不好受。”

陈氏低了头拭泪,道:“见了妹妹,我就没忍住。”说罢,也强露了个笑脸,说:“都是我的不是,正是大嫂子说的这个理。”又说:“等会子还有得忙呢,我去瞧瞧,看舅太太起了没。”

沐浴毕,卢慧娴扶着她缓缓出来,便见老太太坐在上头,崔嘉怡挨着老太太,陈氏和崔太太在底下,四个人正说得热闹。黛玉快步上前,道:“老祖宗怎么也来了?这时节天还冷呢。”

崔嘉怡比她更快,跑过来拉着她的手,上下打量一回,道:“往日你总不爱穿红,我看,你穿红的才好看。”说罢,扭头看向正看着这边笑的老太太和崔太太陈氏说:“老太太,娘,二嫂,你们说是不是?”

崔太太点点头,笑道:“这一身确实适合玉儿。”又说:“都不是外人,别多礼,仔细湿了衣裳。”崔嘉怡也拉着她不许她行礼。

两家极好,知崔太太说的是实心话,黛玉便没多客套,自往梳妆台前坐了,香橙又拿了几条帕子送过来,与红绡两个擦头发。

头发还未干,贾母和邢王二位夫人来了。

黛玉忙起身迎到门前,道:“老太太和舅母怎么不多歇会子?”

贾母笑着拉住黛玉的手,眼中含泪,道:“一转眼,我的玉儿也要出阁了。似乎,昨儿才送你母亲上轿。”

提起贾敏,黛玉瞬间就红了眼圈,崔太太笑道:“亲家老太太来了,快进请来坐。”说着,便引着贾母去外间坐,又扭头吩咐红绡,道:“快扶你们姑娘进去,赶紧换条巾子,仔细湿了衣裳。”

贾母也才瞧见,连忙催她进去,道:“至亲骨肉,不讲这些。”

进来大家见了面,重新坐下,丫头们倒了茶来,贾母端了茶,向崔太太笑道:“今儿又要烦扰你了。”

崔太太笑道:“怎么叫烦扰?我是巴不得。”

崔太太上面公婆俱在,娘家父母也齐全,育有两子两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