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2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的好些。”

    陈瑞锦吐了口气,道:“也有理。”又问道,“怎么你们家竟这么看得起钟珩么?连你都舍得?”

    “可不么。”信真淡淡的道,“他年少有为呗。”

    “不说便罢。”陈瑞锦转身走了两步,道,“奉劝仙姑一句话。令祖父目光短浅;仙姑既脱了身,就莫要轻易回去了。”

    信真笑道:“我花了多大力气才逃到此处,岂能回去?你随意编排点子什么哄过钟珩去即可。”

    陈瑞锦点点头:“我知道。”遂跃出窗外。

    她并未离开,悄然伏在窗下。只听里头信真长出了一口气,念了声“无上天尊。”一时有侍女进来服侍她洗漱。旁人退去后,有人低声问道:“姑娘,你真的当道姑么?”

    信真笑道:“自然。从今往后我便脱身了。”

    那人道:“来日若有了好亲事,岂不让大姑娘得了去?”

    信真冷笑道:“好亲事?祖父是什么人我岂能不知?既是钟珩拉不上、庐王的亲卫营便拉不上,杜得渠自然不能放过了;大姐十成十要嫁进杜家的。祖父这是替自己挖坑呢。庐王虽小,建安那夫家不是好惹的。再说还有一个范诚。莫以为他老实,老实人不好对付。”乃拍了拍手,“横竖我躲出来了,今后堂堂正正管着女学堂,他们再如何并不与我相干。”陈瑞锦点了点头,悄然离去。

    她回到客栈告诉贾琮:“那个叫信真的道姑是曾家二姑娘,借钟珩当梯子逃家呢。你明儿跟钟珩随便掰吧。”将方才所见所闻从头说了一遍,转身回屋歇着了。

    贾琮怔了半日,摸着后脑勺:“我去写小说去得了,成日只管瞎掰。有什么好掰的,事实胜于雄辩。”

    次日他寻到钟珩,陈瑞锦昨晚怎么跟他说的,他一字不漏全倒给了钟珩。末了两手一摊:“喏,就是这样。人家困住家中无路可走,借你开了条道逃跑。”

    钟珩呆了片刻,摇头道:“我不信。她哄陈姑娘的。”

    贾琮耸耸肩:“爱信不信。”转身去寻钟威讨茶喝了。

正文 第337章

    却说陈瑞锦偷听到曾家要送女儿给杜得渠家,贾琮忙去寻钟威商议。钟威皱眉道:“他们倒是当真舍得。”

    贾琮道:“曾家在庐州地位太高了,您老如何应付?”

    钟威哼道:“应付什么?曾家有范诚有用么?”

    贾琮立时说:“开什么玩笑!连范兄一根手指头都比不上好么。”

    钟威饮了口茶淡淡的说:“那杜得渠比得上我么?”

    贾琮忙伸出一个大拇指来:“钟大叔您是一头猛虎,杜得渠不过是只猴子。再过些日子只怕他连钟大哥都比不得。”

    “却又来!”钟威擎着茶盅子道,“文系曾家比不得范诚,武系杜得渠比不得我与珩儿,理他们作甚。”

    贾琮想了想:“也是,他们爱干嘛干嘛。”遂撂下此事。

    才刚喘口气,外头有人进来向钟威道:“楚王来了。”

    钟威道:“早猜到他会来。听说庐州让寻常百姓念书不花钱、特来瞧瞧罢了,不必理会。”

    贾琮歪着脑袋想了半日:“楚王是老几来着?”

    钟威道:“老二。”

    “我记得这几位王爷里头有个爱念书的,忘了是谁。”

    “那是老七,齐王。”钟威含笑道,“已来过了,还特等钟珩回来拉着他套了半日的近乎。”

    贾琮拍掌道:“哈哈!说不定他回去也弄起义务教育来。”乃又道,“这个老二,我记得挺装的,收揽了些朝中要紧的大臣。”

    钟威道:“先义忠亲王、燕王和蜀王当年皆险些让他害死。”

    贾琮张了张嘴:“他一次搞死这么多?”

    钟威道:“不是一次,是三次。老二平素不出手,出手便是死手。其余那几位他从没动过。可惜这三位都阴差阳错没死成。”

    贾琮咂舌:“一个太子,一个最聪明,一个有军功。他没对付过太上皇么?”

    钟威道:“若依着真本事,太上皇在哥九个里头排在后头。”

    贾琮撇嘴道:“足见他没信过司徒磐会真心帮着太上皇。这一节上,他比许多人聪明。”

    钟威道:“若没有司徒磐,太上皇怕也难以撑住朝局。老二手中握着许多权臣。”

    贾琮打了个哈欠:“亏的他没上台。这货比晋王还阴狠,臣子但凡本事大些早晚让他弄死,那我真的只有移民美洲一条路了。”

    钟威瞥了他一眼:“没出息。他是没朝太上皇下手,若动了他早死了。你当刘登喜吃素的么?”

    贾琮嘴角一抽:“说的也是。只怕刘登喜都巴不得老二先把那三位弄死,再搜罗点证据反手弄死老二。”乃揉了揉脑袋,“昨晚上没睡饱。钟大叔,我上后头睡会子。”打着哈欠往客房去了。

    他一喊困,钟威也觉得春困上头,遂掩了门于屋中小憩。才刚睡着,外头出事了。

    因楚王是要紧客人,依着茶楼惯例,是妙玉于隔壁静室烹茶、另有茶娘捧过去。妙玉茶艺高出去寻常茶艺师傅许多,精妙之处市井中人少有能品出来的。楚王今儿带了个儿子来,爷俩皆是茶道中人,大赞不已,非要见见这位茶艺师傅。茶娘忙说烹茶师父容貌丑陋、不便见人。楚王笑道:“无碍,我不怕。”茶娘无奈,只得去问妙玉。

    妙玉本就不见客的;自打早年遇上一回忠顺王爷,愈发怕了他们皇帝家的人,更是不肯出去。楚王来悦志茶楼无非是听说了钟家叔侄降山匪之事、好奇罢了。一个寻常的茶楼何尝放在眼里?他那儿子性子不好,恼道:“区区烹茶的倒是摆起谱来了。”乃命左右将茶艺师傅带过来。方才钟威说“不必理会”,故此这会子几个有本事的都不在,只有两个寻常的伙计在他们屋中服侍,压根儿拦不住楚王的人。妙玉就在隔壁尚不及离开,便被扯去楚王跟前了。无奈,只得合十行礼,不则一声。

    楚王与其子俱惊得倒吸一口:这两位都见过义忠王妃。屋中寂然许久,楚王指着她问道:“你是何人!”

    妙玉颂了声佛:“贫尼乃方外之人。”

    楚王便盯着她瞧,妙玉只垂目合十。屋中又静的诡异起来。

    此时已有茶楼的人喊了钟威起来,钟威匆匆赶了过来,向楚王道:“这位师父茶艺高超,我们茶楼特请她来烹茶。因她本是出家人,不便见客,遂只对外头说烹茶师父容貌丑陋。”

    楚王点头道:“你倒是当真有眼光。”乃站起来向妙玉作了个揖,“惊吓师父了,恕罪。”遂哈哈笑了几声,留下一大锭银子,领着人走了。他儿子频频回首,目光一道道打在妙玉身上,妙玉愈发惊魂不定。

    钟威何尝不知道他们认得义忠王妃?顿时犯愁。先宽慰了妙玉几句,转到后头将贾琮拎起来说与他听,道:“怕是要让楚王盯上了。”

    贾琮怔了怔:“她怎么这么倒霉,五行犯土,老惹上司徒家的人。”又侧头瞧了瞧钟威,“怎么她一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女人,同你们这好几个光棍混了两三年,没跟谁凑成一对么?好生奇怪。”

    钟威哂笑道:“我们谁见的美貌女子少?再说,纵开了茶楼,我们仍旧是武夫。她若在你们府里,保不齐会瞧上你们那位文曲星下界的神瑛侍者。”

    贾琮龇了龇牙:“说的也是。”原著不是瞧上了那一位么?“我倒是忘了你们文武不同路。钟大叔,你看楚王会来惹事么?”

    钟威忙说:“你赶紧把这个尼姑给我送走吧。楚王当年暗暗倾慕义忠王妃多年,定不会放过她。此人可比不得鄂王。”

    “哈?这么狗血!”贾琮两眼放光,“莫非义忠王妃是他初恋情人?”

    钟威道:“莫要胡扯,那时候钦慕太子妃的多了去了。妙玉只是容貌上与她姨母相似罢了,神韵全然不同。”

    “好吧。他今天带来的这个是世子么?”

    “不是。”钟威道,“是他第三子。世子这会子大约在楚国监国呢。”

    “这个三子人品、能耐如何?世子如何?”

    钟威瞥了他一眼:“打什么主意?”

    贾琮咧嘴一笑:“好奇。”钟威便大略说了楚王的几个儿子。因楚王自家兄弟斗的厉害,他倒是一直替长子立着威,故此楚王之子没什么内斗,都专心扶持着世子。世子性子也比楚王好不到哪里去,只是因日子顺当,胆量比他老子大些。贾琮点点头,伸了个懒腰:“钟大叔,我忽然觉得,妙玉长得像她姨母,当真不错。”钟威瞥了他一眼。

    次日楚王便使了人来悦志茶楼提亲,问那个烹茶的美貌姑子叫什么,要纳她为妾。妙玉自然是不答应的。只是人家这回已将身份亮出来了,庐王的伯父、楚王。楚国比庐国大得多,庐王纵然想护着妙玉也没那个本事、何况妙玉不过一民女。明摆着就是以势压人了。钟威显见惹楚王不起,便硬着头皮打哈哈将楚王的人顶走了,回头与妙玉商议说,这会子大约京中已经安定,不如派个人送她回京城。妙玉早想回京了,立时答应。

    妙玉在京中那许多古董茶具,贾琮早使了人送还给她,只是她的丫鬟婆子还留在真无庵。此行匆忙,并未带着那些,只说来日送替她送回京中。她乃匆匆收拾了个小包袱,钟威派位兄弟驾车,立时送她出城。楚王既看上了她,又知道她不愿意,岂能不派人盯着?妙玉他们不过走了半日的路程,便让楚王的人拦住去路。人家几十个人,他们才两个人,不是白给么?那驾车的赶忙自己解开马溜走,将车和妙玉留在了大路上。

    楚王听说已生擒妙玉,哈哈大笑。什么学堂也不看了、小钟将军也不见了,立时领人离开庐州。与妙玉会和后,楚王好言哄了她半日。妙玉半分不搭理,只管垂头诵佛。楚王笑道:“不着急。美人儿,到了楚国你自然会回心转意。”遂欢欢喜喜领人往楚国赶。

    这一夜,正赶上春雨潇潇,楚王一行人宿于吴楚边境一处镇子。想着过些日子便可洞房花烛、楚王心中畅快,他儿子也恭喜父王新得美人,便多饮了几杯酒。又借着酒兴闯去妙玉屋子调笑了一番,见美人惊惧可怜的模样,愈发笑得震天响。

    忽闻一缕幽香飘过,楚王吸了吸鼻子凑过妙玉身边:“美人用的什么香。”

    妙玉只管诵佛,闭目不语。

    灯下看美人,越看越精神。楚王便有几分把持不住了。他因想着,横竖这女人是他抢来的,纵回到楚国去也一般得强迫与她。她是个姑子,平素不沾烟火;但凡得了**滋味,自然顺从了。乃走到门边,让看着妙玉的护卫上院子外头去。护卫都知道王爷要做什么,贼兮兮的笑了几声,口中还念“恭喜王爷”,哗啦啦的跑了。楚王笑呵呵阖上了门凑到妙玉跟前,捋着胡须笑道:“美人儿,择日不如撞日。古话说,**一刻值千金,不如咱们两个安歇了吧。”

    妙玉这会子早吓得魂都飞了,打了半日的颤,猛然闭目念起了经。

    楚王笑道:“美人既会念经,殊不知双修也是修炼?”遂一径宽衣解带。

    眼见楚王已走到跟前,妙玉两眼一闭,浑身绷紧,捏了两个绣花拳头预备挣扎。忽听轻轻的“扑哧”一响,并有闷闷的几声喘息。妙玉不禁睁眼一看——两个黑衣人立在眼前,一个捂住了楚王的嘴,一个抱着胳膊在旁看着,楚王胸口冒出来一小截剑尖。

    不多时,楚王气绝身亡。妙玉这会子才认出来,这二位她都在茶楼见过,是跟着贾琮来的,一个姓陈一个姓施。杀楚王的那位是陈姑娘,不知从何处取出一套黑色夜行衣丢给她:“师父快些换上。”

    妙玉也顾不得另外那位施公子是男人,匆匆换上了夜行衣。陈姑娘取了青皮包袱上妙玉的淄衣背在背后,施公子轻轻拎起了妙玉,二人互视一眼,飞身掠出窗外,眨眼在雨幕中没了踪影。

    不多时,三人便到了与客栈隔了两条街的街口,陈姑娘将包淄衣的包袱丢进马车,随手往地上撂下了妙玉戴的僧帽,驾车离去。施公子则拎着妙玉穿街越巷到了镇子另一头,有间农人的草棚子外头系着两匹马。二人钻进棚子,施公子道:“这夜行衣本是浸过油能防水的。”乃在棚中的草堆下头取了个包袱,并丢给妙玉一个斗笠,自己也戴了一个。二人立时出来上马,连夜冒雨而去。

    次日,亲兵发现了楚王的尸身,其子抚尸大哭。并发觉妙玉不见了,立时满镇子搜查,没过多久便寻见了妙玉的僧帽。又有人说昨晚听见有马车声从此处离去,并因下的雨不大,路上留着车辙子。楚王之子忙领人沿着车辙子追。追了大半日,追到一辆空荡荡的马车,里头撂着一个包袱,包袱中包着一件淄衣。乃回头在镇中搜查数日,再寻不出痕迹,亦找不着妙玉。无奈,只得拖着楚王之尸回国发丧。

    另一头,陈瑞锦绕了个圈子与妙玉施黎回合,告诉妙玉道:“当日师父离开庐州的路正是往京城去的,楚国必然疑心,故此你回京不安全。岭南有白令仪白令恩两位大人,从前皆是义忠亲王旧部,白家还养着义忠亲王的一位郡主。不如送师父去那里,总比在京中燕王的地盘安全些。”妙玉连连称谢。陈瑞锦笑道,“亏得师父那些古董茶具没带在身边。不然倒是便宜了楚王。来日我们替你送去岭南。”妙玉赶忙又念佛称谢。

    他二人遂护送妙玉到了桐城,将此女交予贾氏马行,马行使人护送妙玉去岭南,并捎上贾琮的一封信。让他们先去两广总督府,王子腾见信便知如何行事了。陈施二人回到庐州,钟威等人刚把楚国派来查问妙玉来历的人糊弄走。他只说此女是路上救的,知道是苏州人氏、在苏州出的家。因茶艺实在好,方收留了她;旁的一概不知。因他们说的都是实话,便发了几个恶誓。楚人并不大信,只是没有旁的证据,暂且无法。贾琮笑道:“妙玉师父那张脸,大约是专业克死王爷五十年。”

    天下分崩后不过二三年,已死了两位王爷,都死得不明不白。鄂王还罢了,楚王之死却惹得诸王悉数加强戒备、再不敢随意白龙鱼服的去别国串门。红骨记的生意又好了许多。而楚国知道妙玉长得与先义忠王妃逼似,暗暗疑心到义忠亲王旧部头上去了。

正文 第338章

    却说楚王已死,其长子继位。贾琮闻讯时正在钟威跟前吃茶,脱口而出:“好!”

    钟威瞥了他一眼:“并不与你相干,弄死他作甚?闲的啊。”

    贾琮摆手道:“非也非也,楚王之死极要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因不喜欢晋王阴险,本想弄死他的。既是楚王凑到跟前来了,弄死楚王也是一样的。”乃饮了口茶道,“楚王既死,其子继位,便是纯天然的楚王。”

    钟威抬手给了他一下子:“说些人听得懂的!”

    贾琮揉着头瘪了瘪嘴道:“先头那位楚王本是先帝次子,一辈子致力于搞死大哥三弟六弟九弟当皇帝。虽后为楚王,常年习惯成自然,难免惦记搞死别的兄弟侄子一统天下。而新楚王从前只是个王爷的儿子,皇位根本轮不到他惦记。如今当上楚王,仅仅是楚国之主,一统天下的心思远远不及他老子。他继位楚主,多多少少会让其余诸王心中慨然:哎,楚王当真已经是楚王了啊——”

    钟威皱眉道:“你就那么盼着天下不归一统么?”

    贾琮懒洋洋道:“这会子天下一统,进退只看皇帝一个人拍脑袋,风险太大。再说,不分散帝权,如何消灭帝权?天下早晚会一统,不是现在,不是他们。”

    眼见庐州没什么事儿了,贾琮便欲领着人回去。刘戍这些日子同他们在一处玩得颇为开心,有几分舍不得,道:“你又上哪儿逛去?我同你一道去?”

    贾琮道:“你鲁国不管了?等你老子回来一瞧,你去外头玩儿去了,气得当场把你换掉也未可知。他又不缺儿子。”

    刘戍无奈,只得说:“来日拖拉机做出来给我打折。”

    “一言为定!”

    贾琮前些日子告诉他自己是“嗨爪”的儿子,刘戍拍案说:“我猜到了!”又问“嗨爪”是个什么意思。贾琮便说是他老子从前在西洋留学时取的西洋名字的谐音,还写了“hydra”给他。刘戍瞄了半日,收进怀中。

    几个人遂分道扬镳。刘戍回到鲁国,写信告诉刘侗说,周冀是红骨记的少东家,还得意洋洋显摆自己替自家弄到了在红骨记买东西打九折之惠。并细述庐州全民义务教育的好处,恳求他爹准许在鲁国依样画葫芦;朱桐柳骞二人也都赞此计花钱不多却有许多益处。刘侗是个武夫,掌管鲁国又名不正言不顺,缺的就是人才和民心,见信后拍案叫好,立时准了。柳骞遂将旁的事物挪给同僚,专心做义务教育学堂。刘侗见儿子靠谱,幕僚又专心扶持他,愈发安心在外头打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