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2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那长孙说死不肯去,闹了好几日。倒是白令仪次子之次子名叫白纶,向叔祖父说愿意护送郡主。

    白令恩本不愿意将这差事给白令仪的孙子,只是他瞧这孩子也可怜。此子幼年时全家随祖父发配北疆,母亲、长兄都于半路病死。后白令恩设法救了他们来岭南,其父续弦,另生了两个弟弟。平素虽也有丫鬟书童照应,难免受人冷落。白令恩权衡再三,难以决断。

    不过半日功夫郡主便已得知此事。左思右想了一整夜,天亮时分提笔给贾琮写了封信,命贴身的姑姑送去了香港的贾氏马行。

    过了两日,二更天时分,阖府都已入睡了。郡主忽听窗户响,“哒哒哒”的,忙坐了起来,喊道:“什么声音?”

    只听窗外有个女声道:“荣国府琮三爷求见义姐。郡主不必忧心旁人,都睡死过去了。”郡主抽了口冷气。她乃自己爬起来出帐探视,有月影透过纱窗投在地上,守夜的丫鬟静静无声,院中虫鸣不断。窗外那人又道:“请郡主燃起烛火,换好衣裳。”

    郡主窘然道:“我不会点蜡烛。”

    只听窗户“吱呀”一声开了,外头跃进来一条人影,就着月色向郡主行了个礼,待郡主看清楚她身形委实是个女子,她已转身直朝烛台处走去,显见知道烛台在哪里。不多时点着了蜡烛,这女子举着烛台送到木施旁的高案上。郡主只得自己换衣裳。她平素皆有人服侍,也不大会穿;那女子并不帮忙,只在旁站干岸儿。郡主觑了她一眼,抿了抿嘴没说话。

    费了老大力气换好衣裳,郡主又想起没人帮她梳头,看了看这女子依然笔直立着不动。遂轻叹一声,显见她也不会帮忙的。赌气随意篦了几下头,拿簪子略一插便罢,口里道:“我好了。”

    那女子点点头,移步打开门道:“三爷,郡主有请。”

    贾琮拭着汗从外头进来,一壁说:“都秋天了还这么热!好像香港已经是热带了。”乃向郡主作了个揖,“义姐好!我接了你的信,觉得你颇为犹豫。想了半日,还是来一趟。”

    郡主这会子才明白自己坐在梳妆台前,忙站起来走到书桌边,张了张嘴又不知说什么好。

    贾琮叹道:“许多事知易行难。义姐当了十几年的郡主,忽然要你独立起来,你也难做到。是我想得太顺溜了。义姐若想嫁人也没错。我今天临时查了下这个叫白纶的,义姐从前可认得他么?”

    郡主缓缓摇头:“不认得。”

    贾琮道:“他既不认得你,自然不是看上了你的人,而是看上了你的身份。你这身份,白将军在的时候还是有用的。或许此人也有本事,只是差一个机会。若能攀着你跳出来,让白家的长辈看到他,说不得还能有所作为。故此,你若嫁给他,但凡白令恩没死,白纶一定会对你好。而且你嫁给他会比嫁给别人——比如白家两房的长孙,过的好。因为白纶还要依靠你,那两位已用不着了。他们若终肯娶你,只能是被白将军逼的。”

    郡主默然。

    他又说,“嫁给白纶,也比嫁给旁人要少些威胁。白纶是白令仪次子之次子,且没有生母手足、继母不大管他。说白了,白家的纶二奶奶这个位置,少有别的女子想抢。纶二爷也不是什么惹眼的人物;你二人倘若和谐美满、简简单单过日子,也不会有人想谋算你们什么。”

    郡主淡然道:“纶二爷若想简简单单过日子,又何必争着送我去蛮部?”

    贾琮“啪”的拍掌:“原来你不傻啊!”

    郡主苦笑道:“兄弟想说什么直言便是。”

    贾琮耸耸肩道:“白纶,野心是有的,本事不知道。若空有野心没有本事,义姐不可嫁。他今借你做梯子在白家露了脸,本以为可得重用,却因本领不济白白牺牲了自己的婚事——牺牲这个两个字小弟没用错——来日必抱怨你颜面太薄,决计不会恨自己本事太差。”

    郡主皱眉道:“我也不知道他有没有本事。”

    贾琮接着说:“倘若有本事,还得弄明白他有没有良心。他借你当梯子上去,谁知来日会不会蹬掉你?这两样都得义姐自己去查看,或是到了蛮部请他们的人帮着查看。”

    “白将军已答应了让他送我去么?”

    “没有,但早晚会答应。”贾琮道,“如今白令仪既死,于白家而言最怕的就是两房不合。送个甜头给大房也好。”

    郡主哼道:“我倒是成了甜头。”

    “我说大姐,还没弄明白自己的身份啊!接受现实是不太容易,也不至于这么难吧!”贾琮抽了抽嘴角,“能当甜头不错了好么?别的女孩子可都是当猪卖的。”

    郡主又不吱声了。许久才叹了一声:“从前我只当自己命好,不想仍是个命苦的……”说着倒是哽咽了。

    时值秋日,岭南气候又湿热,贾琮便有几分不痛快了,道:“您也算命苦?您那些白白丢了性命的姐妹呢?”又一指小塌上被他们拿掺了药的茶迷昏的丫鬟,“这位丫鬟姐姐呢?”

    郡主恼道:“岂能拿我比下人!”

    贾琮哼道:“当日上台的若不是老三而是其余几位,郡主这会子只怕在掖廷做苦力呢,一辈子别想见天日。”

    郡主噎着了。

    贾琮瞥了她一眼道:“郡主该不会暗暗有抱怨白家没好生教导儿孙、让他们敬你如真郡主吧。”

    郡主忙说:“焉有此念!”

    “没有就好。”贾琮懒洋洋的道,“白家真的对你很好了!人家并不欠你的,要欠也是欠你祖父的。把你养到这么大也足够对得起你祖父了。”

    郡主叹道:“事到如今,我想不嫁入白家只怕也不能了。”

    贾琮托着腮帮子道:“小弟给你出个招:你在蛮部多呆些日子。原本想呆两个月就呆半年,看那个白纶是个什么意思;或是露出话去,想在蛮部一辈子。咦,其实多留两年也挺好,可以教导那里的孩童读书写字。人么,与东西是一样的。但凡有人需要,就有用。”

    郡主迟疑道:“只是……我那两个京中带来的姑姑不许我与蛮人往来。”

    贾琮嗤道:“好大的脸面!又要靠着人家保命还看不起人家。义姐身为郡主若连这么点子小事也要受她们挟持,小弟上回就说错了。你与别的女子也没什么不同,也是猪。”

    郡主浑身一动。

    贾琮站起来拱手道:“我的话说完了,义姐自己想吧。”转身就往外走。

    郡主忽然说:“兄弟!”

    “嗯?”

    她指着立在一旁一动不动的那个女子道:“你这位女护卫功夫极好,可否送我?”

    贾琮懵了片刻,张大了嘴好悬没掉了下巴,半晌才拉了拉耳朵:“你说什么?!”那女子低眉一笑。

    郡主立时明白说错了话,叹道:“想必此女要紧,罢了,是我失礼。”

    贾琮瞧了那女子一眼,嘀咕道:“还笑!”她愈发笑出声来。贾琮乃朝郡主作了个揖,问道,“敢问郡主,可曾听说过台湾知府贾琏大人与福建巡抚黄文纲大人所签的条约?”

    郡主怔了怔:“什么?”

    贾琮哼道:“竟然不知道!果真白家在把你当猪养。”乃摆手道,“罢了罢了,肯为了这么点子小事跑来香港一趟,小弟我已经很对得起龚三亦了。”遂拿起脚来便走。那女子也跟了出去。

    郡主尚在发愣的功夫,贾琮又从门口探了脑袋回来:“这位姐姐也是国公府嫡女,家中有屋又有田,身份不比你低。郡主,人可以迟钝,但不要愚蠢。你比寻常女子、甚至比一些人家养来当猪卖的女子都缺见识。还望这次去蛮部,先学会自己点蜡烛什么的。不然真的很丢义忠亲王的脸。”方真的走了。

正文 第360章

    却说这一日广州城郊悄悄开了两家大工厂。一家王氏火柴厂,一家王氏肥皂厂。为了这个,王子腾与贾元春预备了将近两年。因知道自家儿子无能,王子腾将工厂交给小女婿执掌。王仁心中有些不痛快,气哼哼围着王子腾嘀咕。元春便亲领着他到厂子里跟在他妹夫汪鸿后头转了一日,把王仁眼睛都转晕了!自此再不提工厂之事。又过了半个月,王氏水泥厂也开工了。

    香港码头用上水泥多年,全国客商都见过。只是他们以为那玩意是石块,都暗叹齐整。星舰学院水泥研究所将配方改良了无数版,终得了现在的这种。广州立时开始以水泥混凝土铺路面,旋即是军用的快马道。这水泥的消息像刮风一样眨眼传遍全国。

    王子腾之小女婿汪鸿性子沉稳,酒量极好。有位大海商极爱酒,某日与汪鸿对饮,谈笑间打了个赌,谁先醉谁光着膀子同粉头一道跳个舞。汪鸿使足劲儿一大碗一大碗的喝,偏那海商也不输给他,最后二人都倒了。酒醒后二人都指对方先醉、死不认账,终谁都没跳舞。

    不多时街头便有了个故事,据说便是汪鸿姑爷吃醉时对粉头说的。这水泥方子本是先义忠亲王下头一位幕僚家传的,因当年还在那幕僚祖父手中,没法子献上。义忠亲王将此事告诉了心腹白令仪。直至义忠亲王身死,那幕僚的老子仍在,拿不到方子。白令仪遂派了他弟弟白令恩领兵扮作匪人寻到那幕僚老家,杀尽满门,夺了水泥方子。白令仪为人谨慎,方子一直随身带着。前些日子他来广州香春楼宿粉头,谁知道那粉头竟是幕僚家中逃出的侄女。此女毒死了白令仪替满门报仇,临死前将方子从他身上搜出,藏回自己身上。可惜她自己也死了,方子让验尸的广州府仵作得了去,献给两广总督王子腾。

    白令仪之死本来就惹来了天下人留意,如今加上水泥方子就愈发热闹了。那白家养的郡主才刚到蛮部不过数日,此事便传进她耳中。她还将信将疑呢,那说给她听的小蛮女又跑了回来,拉着她道:“郡主姐姐!别告诉那个白少爷你知道这事儿,他不许人告诉你!”郡主抿了抿嘴,半晌才说,“好。”乃终于打定了长留蛮部的主意,不预备回白家了。

    王子腾比白令仪有个两好处,其一是不嫌钱多。白令仪得了这方子只做出极少的水泥来自己用,王子腾除去自用之外也卖给旁人。眨眼睛这水泥厂在广州城内的店面便被踏破了两条门槛。另一个好处是他没白令仪那么死藏着方子。没过多久,便有人从陆陆续续从水泥厂的工匠里头拼凑出了大略的方子。虽不齐全,总比没有好。不过三五个月之后,各处都有水泥作坊冒了出来。王子腾看着一大堆消息条子,不禁向贾琮叹道:“你小子好大方,当真舍得。”贾琮兴致勃勃的在地图上画圈子,道:“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工业化任重而道远。”此为后话。

    白家愈发恼火了。白令仪死后他们详查了府中下人,委实也查出了些探子,只是与刺客并无瓜葛。偏外头的谣言愈传愈真,实在没法子,白令恩想起贾琮当年在京中曾断过案子,遂写信烦他来帮着查查。

    贾琮旋即回信道:“术业有专攻,查案并非小侄所长,先南安郡王那件事乃误打误撞蒙上的。今有台湾府刑房吏董明先生,锐利机敏、明察秋毫、破案无数。就请他来查此案如何?”白家自然应了。

    数日后,潇。湘馆六扇门总捕头董明带了三名弟子赶到了香港。这三个孩子乃是他在承天府最拔尖的中学堂里头挑出来的,个个都看过《神捕福尔摩斯》、《小神捕柯南》等书,盼着有朝一日自己成为神捕。

    因白令仪早已下葬、那刺客什锦也被其子孙戮尸泄愤,董明已没法子查他二人中的是什么毒了。所余线索唯有那张“遗书”。

    当日贾琮等人都说那遗书是男子手笔,董明一瞧便说:“信是男子所拟,字是女人写的。”白令恩忙问缘故,他道,“有叹无悲、有愤无冤。信中遣词用字朴实老道,兼之二十几处典故运炼纯熟,并有八股之风,显见是个钻研过科考的。拟此信者少说有五十了。这字虽是馆阁体,笔意秀气,轻而不滞,是女子所书。女子不科考,少有练馆阁体的,然而擅书者要练也不难。再有,这一句,”他指着信道,“‘寒骨无坟,野人践踏。’裴铏所著《传奇》中《崔炜》一篇有述南越王墓之诗,曰‘古墓多年无子孙,野人踏践成官道’,便是这两句之由来。”

    白令恩没念过多少书,让他说糊涂了,苦笑道:“先生,老夫不甚明白这与刺客何干。”

    董明道:“而观这拟信之人所用其余典故皆正,唯此典出自志异之篇。何以这老儒会用此典?偏古之南越国就在岭南,国都便是今之广州。”

    他一个弟子不禁说:“先生,拟这信的老儒该不会就是广州人吧。”

    董明道:“保不齐就是。且我看他信中一股怀才不遇之感,不如请王子腾大人帮个忙,看可能寻出此人来。”

    白令恩忙说:“我与子腾乃多年老友,此事他定不会推脱。”

    不多时,广州街头有传言,王子腾大人因偶然听了几句不知哪里摘来的句子,觉得极好,想找作者,命人四处打探。果然,不过三日功夫便有个老儒生找上总督府来。此人五十二岁,自打三十岁开始考举人一直未中,家中贫寒,替人写信抄书为生。只是略一审问,他是被人雇佣的,全然不知道自家写的文字被何人所买。

    董明笑道:“如此轻易被哄出来的岂能是探子?”遂快马赶往广州。

    才一见那老儒生就知道他只是寻常百姓,乃宽慰几句,细问雇佣者形容举止等。雇佣者是个女子,四十来岁,因说自家与人有仇,雇这老儒生写篇狠厉些的文章,她好拿去吓唬仇人。董明又将那遗书给他瞧,问可与他写的一样。老儒生立时指了十来处改动来。董明瞧这些改动之处,除去白令仪、香春楼的名字等非该不可之处,还改动了拟写信人的年岁,从‘二十余’改作‘十八’。想必原先定下的死士是个二十来岁的女子,后来改成了那个叫什锦的粉头,十八岁。他又走了一趟檀度庵,细问庵中见过那个假扮外地商妇见妙玉的女子,容貌身量气度皆与雇老儒生的女子相似。

    董明遂回到白家,向白令恩道:“敢问白令仪大人可曾得罪过哪家王爷没有。”

    白令恩道:“早年我们兄弟跟随义忠亲王,难免得罪王爷。莫非?”

    董明遂说了那信中的改动,道:“足见幕后之人少说预备了两个美貌的女死士,还都长得与那位檀度庵的师父有几分相似。寻常人家哪里弄得来?”

    朝廷争斗,不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白令仪得罪的王爷不少、早年在朝堂上让他弄得家破人亡的人家也不少,保不齐逃了什么人出去、投靠了哪家王爷。从仇家上头暂寻不出头绪来。白令恩又问:“那抄录的女子呢?”

    董明道:“她既抄了白大人的名字,不会是街头雇来的,定为他们自己人,保不齐便是那个已死的粉头什锦。”他轻叹一声,“将‘二十余’改作了‘十八’。”

    此事又打了死结。因事情过去太久,纵是董明也查不出别的了,只得歉然而去。

    一回潇。湘馆,董明便寻贾琮说了经过,末了道:“那雇老儒生写信、去檀度庵放风声的是楚国贵女,杀白令仪的八成是楚王。”

    “果然是他们。”

    “三爷知道?”董明皱眉道,“为何不让我告诉白家?”

    贾琮道:“猜的,楚王与白令仪有仇。”是被我坑的。“只是还有个疑点。楚王手里不会少了能写之人,为何要去广州雇个儒生?”

    董明道:“这一节我也不明白。”

    贾琮伸了个懒腰:“罢了,以后再查。横竖现在还不到让白令恩与楚王为敌的时候,再过些日子。”

    董明皱了皱眉:“三爷既不预备让白家知道真相,还派我过去详查作甚?”

    贾琮道:“我们知道真相后,便握有主动了。时机成熟再设法告诉他们不迟。”

    “三爷只怕没安好心。”

    贾琮耸肩道:“我好心只安给自己人。”乃转身缓缓的道,“台湾府想不被人吞了,除了有林黛玉贾维斯那样的好人,也得有贾琮这样的坏蛋。失去人性会失去很多,失去兽性会失去一切。”抬脚走了。出了门趁转身之机拿余光扫一眼董明,见他还愣在原地不动,便知道自己装逼功夫并未退步。

    另一头,鲁国的朱桐已大略猜出了“齐爷”的身份,又跟京城的贾环等人通了通气,愈发笃定了,便与柳骞商议如何处置,总不能白供锦乡伯府的大爷吃了这么多天的饭。

    柳骞道:“若说用鬼主意,你我都不擅此道,问问神盾局那位。”朱桐遂依言给施黎去了信。

    施黎得信时才刚从柳湘莲家回来,且才刚在他们家看到了早年贾琮留下来的绿林评话,一时起了兴致,干脆亲自去了鲁国。

    这天晚上,韩奇正要入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