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苏大夫人也猜到了,这会儿她们估计也就看着是自由的,实际上已经被软禁起来了,或许这外面到处都是看着她们的人。
一想到这里,苏大夫人心里就一阵火气,她堂堂知府夫人,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窝囊气。
来的时候是为了查清楚苏巧巧一家到底有多少家底,可到了这儿,却是什么都干不了。
被羞辱不说,现在连离开都成了问题了,而且这身子也一直不好。
更可恶的是,李长东这个县官,竟然连顶头上司的夫人也敢囚禁在这里,当真是可至极。
而被软禁的李夫人并不知道,她的夫君,如今已经不是李长东的顶头上司了。
苏老爷子和苏老夫人这头刚刚回去,没两天,朝廷御史台就来了人,革职查办,现在还在梅江城呆着没走。
苏老夫人和苏老爷子回去后就病了。
苏家大爷,也就是现任的梅江城知府又被查办,苏家的所有人焦头烂额,也没空顾着这边了。
而苏家大爷还在等着苏大夫人和苏锦儿这头带着苏巧巧一家回去呢。
想着公主看苏巧巧一家人已经回到梅江城苏家,好歹也是朋友,动了他们,苏巧巧一家人也好不到那里去,念在这些朋友的面上,总会给他一些机会的。
可没想到,一直等到年三十,都没有等到苏大夫人等人回去。
苏宁海着急上火,就连忙派了人来长岭县。
可这人刚一进长岭县,就像是消失了一般,别说是找的苏大夫人和苏锦儿了,就是派去的人都联系不上了。
苏宁海着急的焦头烂额,一边要应付御史台的人,一边又要派人去接苏大夫人和苏锦儿以及苏巧巧一家。
可气的是,不管那一边都不顺利的很。
御史台的这些人又臭又硬,他找了那么多的关系都是一点用都没有,而苏家这边更是让人头疼,派去的人无一不是石沉大海。
和梅江城的苏家一比较,葫芦村的苏家却是热闹的太多了。
方珍珍认干亲的事情,年前就已经准备好的。
而苏巧巧一家没什么亲戚,年初二不由走亲戚。
李大人一家是在外地任职,老家都在别的地方,过年没回去,也不用走亲戚。
年初二一早,天还没亮,苏家就开始准备了起来。
方珍珍这边收拾妥当,就和苏书生,石云,苏巧巧等人一道儿去了县城。
一早上,李婉儿就带着人在县城门口等着了。
见苏巧巧等人的马车过来,连忙就迎了上来:
“石姨,巧儿,我爹娘这边都等着了,我过来接珍珍姐。”
认干亲也没有什么特定的习俗,主要就是敬认亲茶,和送认亲礼。
不过,毕竟是县老爷家里认亲,而且消息已经传出去了,所以初二这一天,长岭县有头有脸的人都过来了,倒也热闹的很。
苏家的马车进了李府。
方珍珍下了马车,就在李婉婉的带领下去了正堂。
不少人已经在那边等着了。
热热闹闹的敬了茶,李夫人亲自将一对镶金的翡翠手镯在了方珍珍的手上。
“珍珍丫头,以后就是我李家的大小姐了。”
方珍珍比李婉婉大了一岁,既然认了亲,自然也是名义上的大小姐了。
李婉婉就上来亲亲热热的唤了声:“大姐。”,方珍珍就把早已经准备好的认亲礼给了李婉婉。
却是一对红色的珍珠耳环。
白色的珍珠常见,红色的珍珠却是不常见的。
见方珍珍出手就是一对红色的珍珠耳环,众人纷纷惊诧。
一想,方珍珍也是苏家的养女,也就明白了。
苏家虽然还在葫芦村住着,但是整个长岭县却没有敢小瞧的,甚至都隐隐猜测,现在苏家的产业和长岭县的那些贵族也相差无几了。
可是,这会儿看方珍珍一个养女,出手就是一对红色的珍珠耳环,当下还是有些吃惊的。
试问,整个长岭县的贵女,有谁能像方珍珍这样出手阔绰?
看来,这苏家的家产可是不少的,不然也不会对一个养女这么奢侈啊。
当然,这些也都是大家伙儿心里的想法,面上却是高高兴兴的说着恭维的话。
认亲礼本就简单,大家认了脸,吃了饭,也就陆续离开了。
苏巧巧等人这边也没有多呆,把方珍珍的嫁妆留下之后就回去了。
到时候发嫁要从李大人府上发嫁,嫁妆也都一块给带过来到了。
方珍珍则是留在了李家。
当晚,李夫人就拿着苏家给方珍珍的嫁妆找了李大人。
“夫君,你看看苏家的嫁妆,我这边在想要不要再添一些。”
因为之前就说好要认方珍珍做养女的,所以李夫人这边也是准备了嫁妆的。
可是,她准备的那些嫁妆也就是按照长岭县一般贵女出嫁准备的添箱嫁妆,现如今和苏家的一比较,却是有些拿不出手了。
李大人看了一眼,就道:“这种事还是夫人你来拿主意吧,不过,在我看来,不必增加的。”
李夫人皱了皱眉,疑惑的看着李大人,道:“哦?夫君倒是说说,为何?”
李大人笑了笑道:“苏家初八那天两个儿媳妇同时进门,这嫁妆估计也早都是算好的,若是我们这会儿擅自增加,到时候珍珍的嫁妆压过素素太多,面上难免难看。”
听李大人这么一说,李夫人也有些唏嘘:
“经你这么一提,还真是如此,若是添不好,让儿媳妇还没进门就有了矛盾可就不好了。”
李大人笑着摇了摇头:
“矛盾倒不至于,我看那方珍珍和秦素素的关系好着呢,苏家的大儿子和二儿子也是兄弟情深,就是外面的人看了难免多说。”
李夫人也点了点头,想了下就道:
“不如这样,咱们私下里给珍珍添一些,等到素素那边添箱的时候,再按照同分量添了,到时候两边好看了,我们嫁妆和添箱给的丰厚了,苏家这边也看的见。”
李大人点了点头:“还是夫人想的周到。”
第298章:成亲
转眼,就是初六。
因为是苏永寿和苏永安同时成亲,添箱也都得添两边。
葫芦村的人这头给秦素素添了箱,那头就把同等的添箱礼交给了王大娘等人,一起去了县城李大人府上,给方珍珍添了箱。
长岭县的人也都是见缝插针,很快也想通了其中关节。
给方珍珍和秦素素这头都是同时添箱。
虽然不认识方珍珍和秦素素是谁,但是,方珍珍如今是李大人府上的闺女。
而这方珍珍和秦素素二人又都是苏家出来的,也是娶进苏家。
而且还有人打听到,苏家给方珍珍的嫁妆,以及给秦素素的聘礼都是一模一样的。
这些人都是人精一样的,很快就想通其中关节。
本来是和李大人府上交好的,给方珍珍添箱,这头也都给秦素素添了箱。
而那些和李大人府上没关系,却和苏家有些生意往来的,也都动了心思,找了自家夫人,带了礼跑了葫芦村,又跑了李大人府上。
想着既能给苏家买了好,又能攀上李大人府上,也都乐呵的很。
于是,这还没成亲,方珍珍和秦素素的添箱就震惊了整个长岭县。
县里的大户人家,乡里的乡绅,都去给这两女添箱,可是被好生传了一番。
整整两天,葫芦村来人络绎不绝。
苏巧巧知道的时候,也是咋舌。
没想到让方珍珍认了李大人这一家干亲,却是造成了这样的效果。
这些人为了让两家的礼看向上想同,也算是给自家面子,竟是两边同时添箱。
倒是让方珍珍和秦素素的添箱成了从没有过的情况。
以往成亲添箱也就是女方的亲朋好友给添个嫁妆的,但是到了方珍珍和秦素素这里,倒是成了别样的景象。
不管认识的不认识的,竟是都跑来添箱了。
刚开始的时候,秦正还纳闷,等反应上来的时候,已经阻止不了了,只能任由事件发展。
本来,初六就可以简简单单完成的添箱礼,竟是到了初七还在继续,到了初七晚上,竟还有人过来。
苏书生,苏巧巧,和秦正等人都傻眼了。
事已至此,却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苏巧巧最后拍板:“他们既然喜欢送,那就收下吧,全部登记造册,日后再说。”
初八这一天。
迎亲的队伍早早出去,迎娶两位新娘。
因为是同时迎娶,吉时也都是一块儿,秦素素就从葫芦村发嫁,为了等吉时,苏书生会接了新娘子出去绕一圈,等了苏永安一起再回葫芦村。
看着苏永安和苏永寿二人坐着高头大马,后面跟着长长的迎亲队伍,石云就不由眼睛发酸,高兴的泪眼朦胧。
“巧儿,你知道不,娘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娶儿媳妇的时候,会是这样的胜景。”
石云语气有些哽咽,苏巧巧也笑着点头。
石云就拉着苏巧巧的手,激动的抹着眼泪,王大娘就在边上笑道:
“石云妹子,你可别哭,这大喜的日子哭了可不吉利。”
石云连忙摸了把发红的眼睛,笑道:“我这没哭,我这是高兴的了,我的两个儿子,可总算是成亲了。”
王大娘也跟着笑道:“是啊,永安这小子读书厉害,现在可是我们葫芦村唯一的秀才,永寿这孩子也是脱胎换骨了。”
说起苏永寿,边上其他人也道:
“是啊,现在说起永寿,我都还有些不可思议,以前都说他是被娘娘降罪的,憨憨傻傻的,可你看现在,人高马大,长的又好看,一表人才,谁还能响起以前他什么样啊。”
众人也都一阵唏嘘,苏永寿的变化,大家伙儿都是看在眼里的,也都惊奇的很。
边上有人就道:“那也是苏家风水好,有娘娘庇佑,你看石云妹子,都快四十的人了,可走出去,谁看着不是个二十多岁的少夫人?”
“还别说,这和巧儿站在一块看着倒像是姐妹了。”
……
众人你一眼我一语,乐呵呵的说着话,石云这头倒是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苏巧巧悄悄瞅了一眼石云,见她还真是面若少女,再看家里的几个丫鬟,也是一个比一个出落的漂亮。
就连家里的小厮,放出去,也是一流这长相。
在家里天天看着还没觉得,可这会儿被人一提起来,在一注意,还真是的。
不止是苏巧巧注意到了这点,其他人也都注意到了。
苏巧巧这边出去忙活了,其他人就笑着跟石云说道了起来。
“还别说,苏家风水就是好,你看那一个个的丫头长的多水灵,看的我都想娶回家去做儿媳妇了。”
有人就笑着说道。
这话刚出来,边上就有人嗤了一声:
“你还是别想了,人家苏家的丫头在苏家是丫头,可放出去了,那都是掌柜管事的,你觉得你家那小子能娶的上?”
说这话的人也就随口一说,可听这话这么一说,却是有不少都打起了注意。
这小姑娘一个个长的水灵,还都会识字算账,苏巧巧待她们也都不薄,看一个个打扮的跟个小姐似的,又管着苏家在外面的铺子。
苏巧巧她们是不敢想,那方珍珍和苏永寿苏永安如今也都不可能,那娶个苏家的丫头总可以吧。
以前,她们没想过要娶个丫鬟,也有些嫌弃丫鬟是奴籍,如今这心思却是活泛了起来。
苏巧巧和石云跟前贴身的丫头她们不敢想,那其他几个总能想想了吧。
这么一想,就有人跟石云打听了。
“石云妹子,你们家这几个丫头看着年纪都不小了,可有想过放出去?”
石云也没在意她们的话,更没想那么多,当下就道:“这些丫头都是巧儿丫头在管着呢,放出去估计是不大可能了。”
石云心想,这些丫头和小厮都是管着自家铺子的,估计日后也都是要配了家里的小厮的,不过这话却也不好当众说出来的。
听石云这么说,边上就有人说道了起来:“那也不成啊,再不嫁人可都是大姑娘了。”
石云皱了皱眉:“这事我给巧儿说说吧。”
“哎呀,石云妹子,这可不对,巧儿丫头毕竟还是个姑娘家,这些丫头们的亲事也不能和个姑娘家说吧。”
石云也皱眉,想着也是这么回事,就道:“那日后看看吧,有合适的就给介绍。”
石云这随口的一说,边上村里的不不少人心思就活泛了起来,家里有儿子没娶亲的就说起了自己儿子。
刚开始石云还不解这些人怎么无缘无故的说起了自家丫头们的亲事,这一听却是明白了。
倒也纳闷的很。
普通人家哪有人愿意娶奴籍的姑娘为妻的,听说大户人家的丫头要么送给了其他人做妾,要么就配了小厮。
怎么自家的丫鬟却是成了香饽饽了。
石云这头苦笑,苏巧巧这头刚进来,就听她们打起了自己这些丫头的注意,也纳闷的很。
她的这些丫头可是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这就有人惦记上了?
见苏巧巧进来,打听的也不好打听了,石云松了口气,暗暗想着,得找个机会问问巧儿对这些丫头是怎么打算的。
众人又说了会儿话,这头宾客却也陆续来了。
石云这边也不好再陪着村里的人说话,去外面招待宾客了。
苏家这一年生意做的好,附近知道消息的。不管是有没有下请帖的都过来了。
一时间,葫芦村外面停满了马车,在后面来的马车直接进不来,只能步行进来。
王丰收等人就招呼了人,把马车腾了位,不然,等下结亲的花轿进不来,耽搁了吉时可就麻烦了。
虽然来的人多的有些出乎意料,但好在苏巧巧这边也是早有准备。
外面的晾晒场上早就搭了棚子,搬了桌椅。
一看来的人实在多,各家各户干脆回去搬了自己家的桌椅过来,放在外面。
县城里和镇上以及各地来的贵人们就给安顿在了院子里。
村子里的人就自发在外面吃个喜酒,倒也热闹的很。
不知谁喊了一声:“新娘子来了!”
大家伙儿都起身去看。
这几天,都知道秦素素的添箱礼气派,可当那一长溜的嫁妆进了葫芦村的时候还是让人瞪大了眼睛。
女孩们羡慕的眼都红了。
“这么气派,这得多少抬嫁妆啊?”
“听说苏家给秦夫子这边下聘礼的时候,都有铺子和庄子呢,估计方珍珍这边的嫁妆也有。”
“左口袋掏到右口袋,能不舍的?”
……
众人议论着,不止是葫芦村的人,附近村子也都有人来了,这会儿倒是说什么的都有。
最前面的是苏永安和苏永寿两个骑着高头大马的新郎。
后面是并排进来的花轿,再后面就是一抬又一抬的嫁妆,排了长长的队伍。
两边看热闹的人就数着。
“一抬,两抬,三抬……十五抬……三十抬……三十八抬……整整三十八抬嫁妆……竟然,这可是丰厚了。”
“何止是丰厚,整个长岭县头一份吧。”
“这可厉害了,咱葫芦村出名了!”
……
葫芦村的人议论纷纷,外面来的宾客更是瞪大了眼睛。
葫芦村的人可以说是没见过世面,可是他们却是知道的,看这嫁妆的规格,别说是长岭县了,恐怕就是梅江城也是数得着的。
当然了,那声势浩大的添箱礼占一份,但是苏家给的嫁妆也绝对不少。
热热闹闹的拜了堂,两位新娘就被送去了新房。
这边开席,苏永安和苏永寿忙着敬茶,苏巧巧正打算去新房转转,然后晚上再带一众小孩闹腾闹腾。
而小九却是在苏巧巧的耳边轻语了几句。
苏巧巧身子微微颤抖了下,看着小九的目光更是一脸的喜色。
“真的?”苏巧巧激动的拉着小九问道。
小九也是开心的点头:“恩恩,公子就在小楼那边,小姐快去吧。”
苏巧巧脚下生风的走了。
而苏巧巧这头刚走,吴员外带着夫人也到了。
吴员外带着夫人上了礼,却都没被请进宅子里。
吴家奶奶气的脸色涨青,正要发作,吴员外却是狠狠的瞪了她一眼,拉着她就去了外面的棚子里。
“今儿我们是来示好的,可别坏了事。”吴员外低声叮嘱。
吴家奶奶也知道现在发作不得,但是心里也是不岔的很,觉得是自家老爷有些太草木皆兵了。
就算和那侯府世子认识,但怎么个认识法还不一定呢,不过一个小小的乡下人罢了,也就这两年做了生意,认了些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