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和那侯府世子认识,但怎么个认识法还不一定呢,不过一个小小的乡下人罢了,也就这两年做了生意,认了些人而已。
吴家奶奶鄙夷的目光扫过外面棚子里大声说笑的人们,眼神中也尽是嫌弃,心中的愤怒也是不住的往上涨。
“老爷,这苏家明显就是欺人太甚,竟然让我们和这些粗鄙的农户同席,一点都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简直可恶。”吴家奶奶压低了声音说着。
吴员外黑着脸没有说喧闹的吃着席面的人们,脚却怎么也抬不进去。
心里又何曾没气,只是人家不止财大还气粗,身后还站着个侯府,他们招惹不起。
王丰收朝这边撇了一眼,见是个衣着华贵的,站在门口却没有进宅子里,心里纳闷,却是上去热情的招呼了。
“这位老爷,里面还有空位,这一席刚刚开始,还没吃几筷子,快些坐下吧。”
吴员外看着那些吃的满嘴是油,手都用来抓肉的人们,脸色难看,尴尬的笑了笑。
“我们不是过来吃席的,就看看,看看。”吴员外说着,就拉了夫人赶紧离开。
让他们在这里吃饭,还不够恶心的。
吴家奶奶脸色难看的跟着离开,刚一出来,胃里就一阵翻滚。
“老爷,他们一定是故意的,我们回去吧,我看这苏家的人今个也都忙着呢,也注意不到我们这边,要不下次再来吧。”吴家奶奶劝着。
吴员外心里也不舒服的很,怎么说他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现在却连苏家的宅院都进不去,竟是还让他在外面和这些乡野村夫一块儿吃席。
吴员外点了点头,这头正要离开,却是有前来贺礼的人认出了他,见他不是从院子里出来的,疑惑了一下,想到他之前和苏家闹腾的事,心里冷笑了两声。
皮笑肉不笑的问道:“吴兄,你怎么从那里出来了?吃好席面了?”
吴员外抬眼一看,是和自己生意上不对付的,脸色更加难看的直接走了。
第299章:请个女夫子
苏巧巧这头一路疾驰到了自己的院子,刚进去就看到二楼平台上站着的身影。
竟是第一次后悔没有好好学轻功。
这样的话,她就可以直接从这里飞上去,出现在他的面前了。
苏巧巧站定看了一眼,脸上扬起一笑意,抬脚就要窜到屋里上楼去。
然而下一刻,二楼平台上的身影却忽然飞下,下一刻,苏巧巧脚下已经离地,被带到了半空中。
没有尖叫,没有害怕,她就这么默默伏在他的心口。
苏家的其他地方都喧嚣的很,但是这小楼是苏巧巧的闺阁。
虽然家里办着喜事,却也没人把客人往这边引。
外面也有几个丫鬟小厮护卫巡逻看着,不让误入的人进来,倒是有些闹中取静的感觉。
“你怎么忽然来了?”
苏巧巧仰着头问道。
在他的面前,这一刻的她好像变成了小女人,而不是那个带着一群大男人在田地建大展宏图的苏巧巧。
“大哥二哥成亲这么大的事,你说嗯?”
耶律辰轻轻的拥着她,声音低沉,即便是已经站在平台上许久了,手也还是不愿意放开怀中的这一方柔软。
苏巧巧心里暖洋洋的,默默点头,心里有太多的话想说,倒是有些无从说起,也忽然不想说了。
这一刻,她就想这么默默的呆在他的怀里,享受这一方温暖。
管他为何会忽然从塞外回来,管他这次回来又只能待多久。
她想他了,压抑不住的思念。
“辰。”
苏巧巧喃喃。
“我想你了。”
她的声音似是从心肺中发出的般,低喃却字字清晰。
耶律辰的身子颤了一下,环绕着她的双臂更加紧了。
唇缓缓的够起了迷人的笑,这么久以来的思念再也压抑不住的狂泄。
低头,一手捧起她的脸,唇就这么印了上去。
疯狂的肆夺,就在这两边树木已经枯萎的二楼平台上。
天空忽然下起了雪花,毫无征兆的第一瓣雪花落在了耶律辰的发丝上,紧接着,他的头上,额上,她的额上,肩膀上。
飘洒的雪花夹杂着丝丝冷风,但是这一刻的他们似乎看不见那飘洒的雪花,忘却了外面的喧嚣,忘却了天气的寒冷,忘却的时间的流逝。
吻天昏地暗!
他不想却计较她过了年也才只有十四岁,还要半年才能及笄,她亦不想计较这里是在外面,被人看到会有损闺誉。
后面匆匆赶来的小九往上看了一眼,蓦地脸颊通红,转身,连忙打了个奇怪的手势。
小院的周围隐隐动了起来,有人影闪过,整个小院被彻底封锁,恐怕就是想进来一只蚂蚁都不容易。
小九默默的到了小楼下面,替他们守着最后一道防线。
雪来的突然,不过宴席没受到影响。
苏家大院内外依然热闹喧嚣。
妇女们围在一起说话,小孩儿拿着刚抢到的糖果高兴的吃着,帮忙的招呼着宾客,前来道喜的老爷贵妇们说着恭喜的话。
苏书生招呼了院子里面的客人,出来招呼外面临近村子里的客人。
站在门口,看着外面飘飘扬扬的雪花,他难得的笑了起来。
“瑞雪兆丰年,今年又是大干的一年。”今年的日子过的滋润,明年也只会更加的滋润。
身后,王大伯出现,听着苏书生的话,看着外面飘洒的雪花,也跟着笑了。
“是啊,明年咱们葫芦村会更好。”
“对对,咱葫芦村要不是地势原因,就冲现在村里的情况,都能变成镇了。”王丰收也从一边冒出来,笑着搭话。
葫芦村现在可是比镇上还要热闹一些。
每天早上,络绎不绝的车辆赶到葫芦村,一直到中午都还有车子过来。
门前的那条路以前又窄又差,现在又宽又好,即便是下了雨,在路上走都沾不到泥巴。
而村里的每一家生活也都过的好了,若不是三面环山,是这片的最后一个村子,村里的生意恐怕会更好,四面八方来的车辆会把整个葫芦村都包围起来。
苏书生听了却是摇了摇头,道:“我们葫芦村的地势这样的很好,依山傍水,日子也不差,安安稳稳的就好。”
若是可以,他倒是真想一辈子就生活在葫芦村,可是巧儿……耶律辰那样的身份,又对巧儿势在必得,这样的生活过起来恐怕也不易。
王大伯也跟着点头。
“是啊,生活安逸,人们富裕满足,还不用出去和外面的那些人应酬,那桃花源记中的生活也不过如此。”
苏书生听王大伯这么说,扭头奇怪的看了他一眼。
“什么桃花源记?”
他幼时也算是饱读诗书,为何从不曾听过什么桃花源记?
王大伯笑了,张口便道:“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桃花源记从王大伯这个才刚读书不久的人口中说出,实在惊奇。
王丰收和苏书生听得入迷,那里面的生活实在让人向往。
苏书生也入了迷,眼前似乎出现那夹岸的桃花,还有那热情好客的村民,再想想自己……过几日还得回去那让他痛苦的整个幼时生活过的地方。
半篇的桃花源记王大伯竟是就这样背了出来。
王丰收就笑着拍了王大伯的肩膀,道:“行啊,这才读书多长时间,就能背出这么好的文章,厉害,厉害啊,不过,那里面的生活可真是安逸。”
王大伯笑着摇头,道:
“是啊,巧儿丫头说我们现在的生活和那也差不多,我也觉得差不多,多好啊。”
“老人们带着小孩,也不用干活了,大人们每天作坊里做做活儿,聊聊天,每家的生活条件都差不多,没有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也不像之前似的为了一个鸡蛋都能脸红脖子粗的吵起来。”
说起这个,王丰收也是一脸赞同,唏嘘的说道:
“是啊,以前可真是为了一个鸡蛋,一捆柴火就能吵起来的,我娘那时候还为了一个鸡蛋给隔壁的大娘吵架。”
“现在……家里的鸡蛋随便吃,大娘家别说是掏我家一个鸡蛋了,就是掏一筐子的鸡蛋,我娘也不会心疼了,说不定隔天就能拾一篮子的鸡蛋给送去。”
“是啊,现在别说是去别人家掏鸡蛋了,就是在门口扔一篮子鸡蛋,说不定都没人要,都忙着做活儿挣大钱呢。”
王大伯也唏嘘的说道,以前的生活依然历历在目,不止是王丰收家被人摸过鸡蛋,他小时候还去别人家摸了鸡蛋烤了吃呢。
现在再看着着处喜气洋洋的样子,以及已经繁华起来的葫芦村,王大伯脸上扬起了幸福的笑意。
王丰收说的对,以前可真的是为了一点点小事都能吵起来。
无非是人们的日子过的太苦,哪怕是一个鸡蛋,那也是能让人吃饱能给孩子补充营养的东西。
被人拿走了,自然是不乐意的。
可现在,家里能吃的东西多,大鱼大肉不说每天有,但是想吃也不会忍着,自然不会为了一点点小东西再伤了和气了。
那边有人在喊王丰收,王丰收说了一声就匆匆过去了。
王大伯看着苏书生都没理会他和王丰收说话,一直一脸深思的模样,笑着问道:“你这是想什么呢?”
苏书生扭头看王大伯,疑惑的问道:“你那个桃花源记哪里看来的?”
这桃花源记写的好,按理说不应该籍籍无名才是,可他却从来没有听说过。
王大伯奇怪的看了他一眼:“有什么问题吗?是那日和巧儿丫头在大棚地里,她说的我听着挺好,就多问了她几遍,也不知怎么的,就给记住了。”
“巧儿说的,你背下的?”苏书生目露疑惑。
王大伯也奇怪,他不是自小读书,字认得几个,也都是最近几年才认的,对于诗词歌赋更是一窍不通,背东西也不如小孩子背的快。
但是,对于巧儿丫头说的这篇桃花源记,他却是一听就懂,说了几遍竟就记住了。
“可能是里面描绘的太好了,让人向往,所以不知不觉就记住了。”
王大伯笑着挠了挠头,颇有些不好意思的样子。
苏书生眼中疑惑散去,笑了笑,点头道:“的确很美。”
苏书生看了他的背影一眼,心中疑惑,难道这美的场景是巧儿丫头想出来的?
她也想打造一个这样祥和的地方?
王大伯去忙碌了,苏书生回头看看外面热闹的景象,招呼了众人,也进了院子。
找了一圈却没找到苏巧巧,叫了院子里的护卫,问道:“巧儿呢?”
护卫按照交代的说道:“小姐近日太过忙碌,这会儿身体不大得劲,说是去休息一下。”
苏书生皱了皱眉,就要去找石云,让去看看苏巧巧的情况,她这两日也实在是累着了,可别是不舒服了。
可这头刚走几步,王大伯就又追了上来。
“苏老弟,你等等,刚才村里的人找我说了件事,我琢磨琢磨还是找你比较好。”
“什么事?”苏书生问道。
王大伯看看四周,就道:“走,咱去你书房。”
见王大伯这么慎重,苏书生有些疑惑,带着他一起去了书房。
“王大哥,到底什么事?”
王大伯甚少有这样凝重的时候,让苏书生不由起疑。
王大伯却是关上了门,笑道:
“其实吧,也没什么大事,就是外面人多,被人听去了,对咱村里女娃娃们的名声不大好。”
王大伯随口解释了一下,就接着说道:
“刚才村里的那些人在外面吃酒,吃着吃着就说起村里孩子读书的事。”
“这不,看你家巧儿、珍珍和素素都识字,还有我家那翠红都识字,这不,就有人想也让自己家的丫头识字。”
“这是好事啊。”苏书生笑道,村里的人都能读书认字才好嗯。
王大伯摇了摇头,道:
“好事却是是好事,可是这女娃娃读书,总得有人教吧,村子里就一个夫子,总不能让女娃娃们和男娃娃们一起读书,村子里的学堂可还有附近其他几个村子里的娃娃在读书呢,和女娃娃一起读书,传出去名声不好。”
这也是村里那些想让女娃娃读书的人所担心的。
自从村子里的生活越来越好,尤其是在苏永安考了秀才,现在方珍珍和秦素素又嫁到苏家之后,村里人的觉悟是越来越高,已经意识到了读书的好处。
男娃娃读书可以一展抱负,说不定还能考个秀才举人进士,弄个官儿当当。
女娃娃要是识得几个字也能嫁个好人家,就像方珍珍和秦素素那样。
苏书生皱眉想了一下,道:“这也确实是个问题,这样,我想想办法,看能不能找个女夫子回来。”
见苏书生这么说,王大伯一拍大腿,高兴道:“那感情好啊,哈哈哈,村里的女娃娃们可是有福气了。”
苏书生笑笑,没有在意,大户人家的女孩儿也是会找女夫子去家里教学认字,学习琴棋书画的,日后村里的女娃儿也能学,也是福气,
王大伯就接着说道:“那还是老办法,你负责找夫子,我负责修建学堂,等过了年开春,地解了冻就动工,你这边也块这点,我刚才问了,村里最少有十几个女娃娃都想认字呢。”
王大伯高兴的说着,想了下,又道:“那些大户人家的小姐不是还会琴棋书画嘛,你也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夫子,也请个过来,咱们葫芦村的下一代,不管是女娃娃还是男娃娃,那都一定是最优秀的。”
王大伯兴奋的说着,像是看到了葫芦村清一色优秀的孩子,考了秀才的考了秀才,嫁了好人家的嫁了好人家,整个村子都焕然一新的样子。
苏书生无奈的笑了笑:“你真以为女夫子是那么好找的?还要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见王大伯还要说话,苏书生连忙打断了他。
“好了好了,知道你是什么意思,我这边尽力去找。”他也想让葫芦村越来越好。
王大伯满意的点头,高兴的搓着手笑:“那这事儿就交给你了,咱葫芦村日子过的好,大家伙儿都认了字,都感念你们一家呢。”
“好了好了,多大年纪了还说这些煽情的话。”苏书生直接转身出书房。
王大伯跟在后面,依然笑呵呵的道:“嘿嘿,还别说,苏老弟你比以前笑的多了。”
第300章:搂个美男子睡懒觉
过了晌午,宴席之后,雪停了。
地上落了薄薄的一层,看着好看,也不影响行路。
宾客络绎告辞,葫芦村的人主动留下帮忙收拾,一直忙到天黑,也才大致收拾好。
石云又是招待宾客女眷,又是张罗事情,忙活了整整一天,到了这会儿也终于闲下来。
一想到两个儿子都成了亲,她就高兴的笑,也不觉得累了。
“巧儿呢?大半天都没看到她了。”石云拉了边上的小七问道。
小七连忙就道:“小姐说是累了,回去歇息了。”
石云皱了皱眉:“也是辛苦这孩子了,这两天也是忙进忙出的没个闲的时候,走吧,去厨房给她弄点饭菜,去看看她。”
这两日,大过年的铺子里的事情也停了,苏巧巧就在家里帮着石云忙活苏永安和苏永寿成亲的事。
小七见此,连忙就道:“夫人,小姐已经睡下了,刚才小九给她拿了饭菜过去。”
开玩笑,公子可在呢,夫人要是去了看到公子,还不知道什么反应呢。
而且公子每次来都是秘密,这会儿要是让夫人知道了,小姐那边还不知道怎么解释呢。
石云想想也是,小七连忙就道:“夫人你也快些歇下吧,这忙了一天也够累的,明儿一早两位少奶奶还要过来敬茶,夫人还得早起呢。”
石云在小七的劝导下,就要去休息下,而且身子也实在有些累了。
可刚走了两步,具停了下来:“不行,我得去看看去。”
小七吓了一跳,还以为石云要去看苏巧巧,正要说话,就听石云接着说道。
“这两孩子,刚成亲什么都不懂,我看看去。”说着,就往苏永安的院子走去。
小七跟在后面,嘴角有些抽搐,满头的黑线,她全是知道小姐那不安分的性子那里来的了。
不过这心也是稍稍放了下来。
与此同时,村子里也有好几个小子这会儿正偷偷摸摸的往苏永安和苏永寿的屋子外面汇聚。
村里有闹新房的习俗,也不是真的闹,就是蹲在墙角偷听,俗称蹲墙角。
但因为是苏家的两位少爷成亲,他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来,就只能偷偷摸摸了。
而且,苏永安和苏永寿可是从小和他们一块儿长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