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再许芳华-第39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是岳母,依礼不能插手丧仪,二郎好歹喊我一声姑祖母,他的身后事由我坐镇也算合礼,你回去吧。”大长公主干脆利落地打发了黄氏,才对康王妃说道:“辰丫头有孕在身,许多事不能操劳,她那些妯娌要么脱不开身,要么就是没经过这一类事,都指望不住,还得劳动你协助过这一段儿,二郎的身后事就拜托给你。”
忙忙碌碌及到下昼,太常寺安排的主持丧仪之官员也已赶到,康王妃即安排着手布置灵堂,但让礼部官员为难的却是旖辰坚持要亲手替福王小殓,他们做不得主,只好请示大长公主。
大长公主眼见着旖辰并未悲痛欲绝,尚且坚强自抑,轻轻一叹,拉了孙女儿的手说道:“正该如此,才不愧是虞姓宗妇,是我卫国公府的女儿,去吧,好好送二郎最后一程,让他心无牵挂地走。”
可大长公主被旖景掺扶去了一处暂借歇息的客院后,到底忍不住咳喘了一阵,神情十分悲凉,旖景忙着替大长公主抚背,哽咽着说道:“祖母,您身子不好,不是说暂且瞒着您……怎么……”
“咱们国公夫人说瞒着的吧,她是这么叮嘱你二婶,让千万不能漏了口风,没这句还好,有了这句,你二婶哪还兜得住,可不就被我逼问了出来。”大长公主目光冷厉,到底忍住了悲痛:“我这就是老毛病,礙不得什么,我是担心辰丫头,她是个那样的性情,就怕她受不住打击……虽说刚才看着还好,但她是二郎的结发妻子,再怎么强忍,心里怎能不哀痛,景丫头,你得好好陪着辰儿,开解开解她,去吧,去陪着辰儿,别顾着我,祖母没事,这事不会这么过去,说不得接下来还会有风波,祖母还得留着这副身子骨做你们的倚仗,没这么快倒下。”
当旖景换好丧服再见旖辰时,她这才看见姐姐脸上有了泪痕,眼睛里也有了泪意,心里的酸楚再忍不住,搂住了旖辰的肩头:“姐姐,想哭就哭出来吧,憋着反而难受。”
“我不想哭,但忍不住……五妹妹,你姐夫昨晚还在劝慰我,他说若是当母亲的难过,腹中胎儿也会跟着难过,孩子那么小,他舍不得……五妹妹,我再也不想那么没用,什么都要王爷承担,我是他的妻子,是顺哥儿的母亲,我一定要保护咱们的孩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地长大,才不负王爷这些年待我的情意,王爷他是被人谋害,我也不能让他这么冤枉的走……五妹妹,你姐夫还没走远,我知道他还在看着我,若我还是这么懦弱,他又怎能安心。”
“所以五妹妹,我不能哭,你替我哭吧,我听着你哭,心里也好受些。”
旖辰一身丧服,面若苍纸,只有眼睛像是布上一层红雾般,手指下意识地掐紧了旖景的手臂,当听妹妹当真放声痛哭,眼泪浸湿了她的衣肩,指掌才缓缓放松,两行清泪终是淌落下来,眼里的红雾消散了,坦露出的是难以言说的悲痛,与悲痛底下隐隐的坚强。
“五妹妹,我真恨我自己,糊涂了这么些年,直到今日才清醒了些,到底是晚了,没有帮到王爷一分一毫,可我不想再让他担心,他在极乐,应当无牵无挂。”似乎喃喃自语,旖辰轻轻摇头:“五妹妹,继母她是心怀叵测的吧,她从前那些话我从没细想过,只以为她是为着我好,可听了王爷昨日那一番话,再听她今日那所谓劝导,我真的才清醒了。”

☆、第六百章 临别之遗,除夕时察

这日黄氏听闻噩耗后,原以为是庆王已经动手,哪知赶到庆王府,才听说这位竟然也身中剧毒生死攸关,一时大是惊惑,眼下她唯一的倚仗就是黄陶,而黄陶唯一能够翻身的期望就寄托在庆王身上,倘若庆王就这么丧命,黄陶兄妹的今后可想而知。
虽说濯缨园一案,黄陶对太子有护救之功,但天子并没有大肆表彰,也是因为接连发生那一系列的事由,让天子无睱顾及赏功,及到太子终于还是没逃过毒杀,黄陶就更不指望自己会被恩赏提携。
也只能是庆王克承大统之后,他才有扶摇直上的机遇。
故而黄氏因为雪姨娘憋堵着的那口闷气,与对卫国公的怨恨,再被寄以厚望的庆王生死难卜这么一件变故刺激下,越发膨胀起来。
她以为旖辰原来刻板老实,兼着福王的突然离世,悲痛欲绝下,并不会听出她那番表面劝导实为摧毁的意图。
可世事往往这么出人意料,旖辰遭受重创之余,偏偏清醒得很,非但洞察了恶意,甚至还联想到黄氏从前那些“慈母劝言”。
“自从四弟妹怀着恶意散布我好妒不贤的话,兼着母嫔后来屡屡刁难,到我不慎小产,夫人她屡屡规劝,说对于女子而言,夫君的疼宠不过一时,指望不得一世,要站稳脚跟,还得依托着个好名声,王爷再不受重,也是皇子,虽是他有言在先,我也不该就真随了他,万一王爷将来后悔,我的名声也已经毁了,那时只怕就会更受刁难诟病。”
说这话时,旖辰目光冷冷:“我起初也听进去了,甚至不顾王爷意愿,想先给紫姝开脸……那丫鬟是个老实的,心里头惊惧得不行,还不敢违逆了我,只在萱叶面前哭诉,后来还是萱叶劝阻了我,说我若真如此,才是冷了王爷的心……五妹妹,我真可笑,连个丫鬟都比我明白点,正如你所说,哪个女子甘心与人分享夫君的情意,那些容忍妾室的女子,都是各有不得已的苦衷罢了,可我当时竟听信了夫人的话,以为终有一日,年华不在,便会色衰爱驰。”
“我竟然信不过王爷一片真诚相待,反而计较那些虚名儿,我真是辜负了他。”
旖辰轻轻摇头,似有冷嗤:“今日夫人那番劝言,句句都是说我今后凄苦无依,暗无天日,她那么一个八面珑玲长袖善舞的贤良人,难道不知这些言辞字字诛心?现在想来,不说旁的,咱们三叔待三婶如何夫人难道不知?可她偏不信任王爷也会如此待我,为何她这么以为?为何她从不敢劝你主动纳妾,无非是看我愚蠢,没有主见罢了。”
“五妹妹,我现在真希望今日是场噩梦,我宁愿有朝一日就算真如夫人所言,王爷会负誓与我离心,也许那时我会伤心欲绝,可总有年华老去渐渐生厌的过程,能给我漫长的时间去陪伴他……而不是这么短暂,命运给我与他相知相守的时间,就是这么短短几年……也许会遭到背弃,我也希望他平安的活着,能在我视线所及,耳畔所闻。”
若是时光重头,再不会拘于礼教,不会在意虚名,只随心所欲的相爱,可是时光永远不会回头了,旖辰明白,这不是噩梦,她的丈夫孤身陷在幽冷深寂里,再也不会归来,不会再温情注视着她浅浅的笑,不会再应和着她的呼息拥抱着她一同睡去。
他躺在那里,眉心怎么用力也无法舒展。
就算闭上眼睛,泪水还是止不住呀,她甚至错过了他最后的交待,唯有昨夜的字字句句,陪伴着她的残生。
旖辰轻轻一笑,朦胧着泪眼反而替旖景拭泪,然后深深地吸了口气:“五妹妹别担心,我不会继续懦弱,就算是为了不辜负王爷,今后也会好好生活……王爷的丧仪,一定要由我主持,还有……究竟谁是毒害王爷的真凶,我绝不会就这么放过!”
说这话时,旖辰依然还是维持着端庄的姿态,并没有咬牙切齿的怨恨,只是紧紧握住旖景的手:“我知道我不够聪慧,要察明真相为王爷血恨并不容易,所以五妹妹,你要帮我……康王负责此案,相信五妹夫也会涉及,但有蛛丝马迹,五妹妹只要听闻,不要瞒我,别因为担心我就隐瞒,我答应五妹妹,无论真相如何,我不会轻举妄动,因为我也要平安的活着,保护好顺哥和腹中胎儿。”
旖景很认真严肃地答应了旖辰的嘱托。
于是她当然没有放过虞沨。
其实就在这日傍晚,虞沨就赶来了福王府,带来的消息是康王已经察明毒药是落在两位皇子今晨所饮的茶水中。
“是鸩毒,庆王府的相关仆妇都被扣押,可严刑拷问下,没有人招供。”虞沨微微蹙眉:“经过搜察,竟然是在庆王书房的茶叶筒里发现了加了毒药的茶叶,也就是说,凶手范围不限于沏茶或者经手水源者。”
但凡有机会进入书房之人,都有可能趁人不备落毒,甚至还关系到王府采买、提供茶叶的商铺等,牵涉极广。
“庆王眼下如何?”旖景又问。
虞沨眉心蹙得更紧:“倒是暂时保住了性命,尚且没有清醒,据清谷先生所言能否好转还不一定,需要观察些时日。”
也就是说庆王这回的确是九死一生,在场十余个太医,诊断上当然没有可能造假。
“庆王昏迷不醒,无人知道今日姐夫找他究竟为何,两人之间说了些什么。”虞沨甚是一筹莫展,其实他最怀疑之人就是庆王,不过庆王同样身中剧毒,这实在让人难解疑惑。
而就是在当日傍晚,两亲王中毒案又有进展,当然是福王府的长史与一众属官经过商议之后,一致决定把艾氏投毒案向康王坦承,嫌疑人有了明确的指向,便是五皇子。
加入肖氏腌制的泡菜当中欲呈给旖辰食用的,刚巧也是鸩毒。
事涉皇子,康王当然要慎之又慎,亲自提审了艾氏,确定供辞。
从旖景口中得知此事的旖辰目瞪口呆,她直到现在,才知道自己险些被人谋害,而萱叶也再无隐瞒,把数日前福王怎么找她问话,怎么审问的肖氏一一交待出来。
虞沨甚是疑惑不解,分析道:“据萱叶所说,姐夫像是突然知道了此事,并且一早锁定艾氏就是真凶,他究竟是因为何故知情?更难以理解的是,当他察明此事,为何没有立即上报宗人府,反而是在次日面见庆王。”
旖景也认为福王与庆王的谈话就是关键。
可是这些疑点就连福王府的一众属官都解释不清,他们并不知道真相——是庆王把五皇子欲加害福王妃一事泄露给福王。
真相未明,两亲王中毒一事暂时没有声张,知情者仅限于部分官员,当然这事也掩盖不住,两日间就在贵族朝臣里悄悄传扬开来。
康王虽不敢妄断,却更不敢轻疏,当审问艾氏之后,立即将此事上奏御前。
德妃立即被禁于深宫,五皇子府也被宫卫隐秘地控制。
康王得授圣命,将五皇子一众幕僚扣押,让那艾氏一一辨认当初“集思广益”者是哪几个。
于是这才有个名叫周仲的幕僚跳将出来,说他本是福王安排在五皇子府的眼线,正是他把五皇子的阴谋提前告诉了福王,为了拿住五皇子的罪证,福王决定暂且隐忍不发,请君入瓮。
而他之所以直到这时才说出实情,只因并未得到福王知会,更不知福王已经遭受不测。
五皇子府一应仆妇、幕僚皆被扣禁入狱、严刑逼供,德妃娘家杨氏也收到牵连,满门入狱。
而这时,庆王府这边也有了进展,有个家仆总算耐不住酷刑,交待了他是五皇子安排的耳目,但对于在茶叶中落毒的事拒不供认。
可这人的确有机会出入书房。
并且也有幕僚交待德妃母子早有夺储之心。
五皇子府的长史官也终于耐不住刑,把这些年安排的耳目暗线统统交待出来,其中就有承认自己是耳目却拒不认罪的那名家奴。
而这时,九死一生的庆王也终于幽幽醒转,据他声称,当日二哥福王与他商议之事正是联名向父皇举报五皇子有不臣之心,说是察明毒害太子之真凶就是五皇子,而且五皇子早有预谋,欲将毒害太子之罪栽污给他,但二哥并未及说明确凿罪证,就与他先后毒发。
终于越来越多的五皇子亲信支持不住,纷纷供认。
虽然无一确实说明五皇子有毒害两个兄长的阴谋,不过对于他欲谋福王妃性命、嫁祸庆王刺杀太子一事供认无疑,事情似乎已经真相大白了。
天子强撑病体,亲自审问一应人证,最后,当然也没有放过五皇子。
父子之间的交谈无人得知详情。
远庆九年十二月,太子与福王先后出殡下葬,天子这回出人意料地将德妃母子密谋夺储、残害手足的案情公之于众,德妃赐死,杨家灭门,五皇子发配边疆蛮荒之地终身禁居,颁旨之日即行押赴,却在远庆十年秋季,刚到禁居地的五皇子即暴病而亡,这是后话了。
福王之子顺哥儿得天子赐名为堃,虽尚年幼,却继承其父王位。
一切似乎尘埃落定。
唯有虞沨越发孤疑,他知道福王甚至没有幕僚,对属官也说不上有多信任,于储位更是早有漠不关心的示意,又怎会莫名其妙地安插个耳目到五皇子麾下,并且还能得其信任。
但福王已逝,真相已经再不可察。
十二月转眼过去,远庆十年的新岁在这一系列风波恶浪中如期而至,一如那一世,整个锦阳京都沉静下来,再无普天同庆的盛会。
天子也因为诸多打击越发病重,十二月中旬之后,竟再也不能早朝。
储位依然悬空,以致百官诸贵议论纷纷。
而除夕当晚,萱叶终于才告诉旖辰,福王遇害当日交待给她的那一句话。
“王妃,当日王爷嘱咐,若他遭遇不测,待到远庆九年除夕夜再转告王妃,让察看当年王爷所赠的第一份生辰礼。”

☆、第六百零一章 留书提醒,事实真相

回到十一月的那个深夜,当福王与一众属官亲自提审艾氏,回到内书房后,其实一个人默坐着沉思了良久,几经犹豫迟疑,还是决定写下这一封书信。
他隐隐有种感觉,看似真相大白的艾氏投毒案后,隐藏着他不能洞悉的凶险,他那位四弟心机深沉,绝不像表现出来那般光明磊落,这回“大发善心”将老五的阴谋揭露,所图似乎不像是利用他的手铲除老五这么简单。
老四意在帝位,相比老五,自己才是那个最大的障碍。
想到这里,福王实在忍不住苦笑,他从没想过自己这么一个多余的,饱受小看的皇子,有朝一日竟能成为让老四、老五心神不宁的绊脚石。
不过福王还是趁了老四所愿,并没把他提前知会老五欲害旖辰的阴谋透露,是因为他感觉到如果透露,会给旖辰带来新的凶险。
老四忌惮的是他,不应该是旖辰,还有牙牙学语的顺哥儿。
如果他当真遭遇不测,什么都不知道的旖辰并不能给老四带来任何威胁,他的妻儿才能安全。
但是福王总有些不踏实,因为他并不能洞察那凶险的实质,他想,倘若老四真有恶意,那么一定已经迫在眉睫,他当然不愿意就这么丢下深爱的妻儿,可万一发生了难以避免的祸事,他再不能保护妻儿,就算在这一轮风波中妻儿不至受到牵连,可旖辰毫无防范的话,将来也会受到旁人的蒙蔽欺哄,中了暗算。
福王是怀着极其复杂又极其无奈的心情提笔,留下一封书信。
他想如果自己遇害,那么到除夕时,应当已经有了定论,那时旖辰若还安好,看了这封书信也不会改变什么,不知老四、老五谁会因为此事获益,可旖辰若毫无防范,将来只怕难以自保。
手里的笔墨落下时,福王很自责,他想他如果更强大一些,,就不会这么为难,这么无可奈何。
他是真不愿有朝一日,让他的辰儿独自展开这封书信,他能想到她当时的伤心欲绝,孤独无依。
所以他写道——今日所书,实不愿吾妻有日得见。
因为那时,他已经不在人世了。
不能再替妻儿遮风挡雨,不能在她需要时给予依靠,不能再拥抱着她,不能再坐在她的身边,逗弄着他们可爱的儿子,憧憬将来。
然后他把那一日庆王忽然拜访,揭露五皇子意欲毒害旖辰的阴谋一一写来。
他叮嘱他的妻子,也许他会突然遭遇刺杀,如果察明真凶是五弟,你要相信事情并非如此单纯,千万要防范四弟,不要相信他的话,但是辰儿,不要想着再追究此事,不要想着替我复仇,因为我最希望的事,就是你与孩子们一世平安。
他写完这信,心潮难平,那时的福王实在未曾预料死亡的陷进当真狰狞布成,就在他与庆王会面之时。
可正是因为这一丝隐隐的预感,当他临行前,没有忘记叮嘱萱叶,强调无论如何也得等到除夕再转告王妃。
他是害怕预感成真,旖辰悲痛之余看见这一封信,会轻举妄动,反而引来祸患。
他最后能为她做的事,唯有这么一件。
当日,福王将密封的信函放在婚后他送给她的第一份生辰礼——盛放着碧箫的锦盒内时,内心极其不安。
而这时,旖辰打开锦盒拿出信函,眼见那熟悉的字迹与谆谆叮嘱时,更是泪如雨下。
可哭过之后,旖辰也开始了沉思。
旖景告诉她,事情决非表面这般简单,庆王势必隐瞒了什么,因为福王决不可能安排耳目潜伏五皇子府邸,也不可能联合庆王检举五皇子,这不是与世无争的福王行事风格。
果然,这其中庆王说了谎话,此事是由他先挑发,可最终他却成了清白无辜。
旖景说这事最大获益者正是庆王,但让人不解的是,庆王也的确中了鸩毒,让人不敢质疑。
难道为了谋害王爷,庆王竟抱着玉石俱焚之心?旖辰连连摇头,不,庆王与王爷无怨无仇,他的目的是帝位,决非与王爷同归于尽。
这一晚旖辰彻夜难眠,她做不到遵循王爷的交待,只暗暗戒备,而不将真相公布,可她实在想不通庆王在此事件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